2兆瓦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研制介绍-杨振河解析

合集下载

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概述

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概述

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概述永磁同步发电机是一种以永磁体进行励磁的同步电机,应用于风力发电系统,称为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

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一般不用齿轮箱,而将风力机主轴与低速多极同步发电机直接连接,为“直驱式”,所以称为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以下本章除特指外均简称为永磁同步发电机。

一、永磁同步发电机的特点1.与传统电励磁同步发电机比较同步发电机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交流电机,其显著特点是转子转速n与定子电流频率f之间具有固定不变的关系,即n=n0=60f/p,其中n为同步转速,p为极对数。

现代社会中使用的交流电能几乎全部由同步发电机产生。

永磁同步发电机是一种结构特殊的同步发电机,它与传统的电励磁同步发电机的主要区别在于:其主磁场由永磁体产生,而不是由励磁绕组产生。

与普通同步发电机相比,永磁同步发电机具有以下特点:(1)省去了励磁绕组、磁极铁芯和电刷-集电环结构,结构简单紧凑,可靠性高,免维护。

(2)不需要励磁电源,没有励磁绕组损耗,效率高。

(3)采用稀土永磁材料励磁,气隙磁密较高,功率密度高,体积小,质量轻。

(4)直轴电枢反应电抗小,因而固有电压调整率比电励磁同步发电机小。

(5)永磁磁场难以调节,因此永磁同步发电机制成后难以通过调节励磁的方法调节输出电压和无功功率(普通同步发电机可以通过调节励磁电流方便地调节输出电压和无功功率)。

(6)永磁同步发电机通常采用钕铁硼或铁氧体永磁,永磁体的温度系数较高,输出电压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导致输出电压偏离额定电压,且难以调节。

(7)永磁体存在退磁的可能。

目前,永磁同步发电机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如航空航天用主发电机、大型火电站用副励磁机、风力发电、余热发电、移动式电源、备用电源、车用发电机等都广泛使用各种类型的永磁同步发电机,永磁同步发电机在很多应用场合有逐步代替电励磁同步发电机的趋势。

2.与非直驱式双馈风力发电机比较虽然双馈风力发电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机型,但随着风力发电机组单机容量的增大,双馈型风力发电系统中齿轮箱的高速传动部件故障问题日益突出,于是不用齿轮箱而将风力机主轴与低速多极同步发电机直接连接的直驱式布局应运而生。

MW级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设计

MW级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设计

未来,需要进一步开展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优化设计和应用研究。例如, 通过提高发电机的额定功率和降低制造成本,可以进一步提高其经济性;还需 要加强该技术在不同环境和气候条件下的适应性和稳定性研究,为直驱永磁同 步风力发电机的广泛应用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谢谢观看
展望未来,风力发电技术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随着技术 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MW级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研究也将不断 深入。未来的研究将更多地如何提高发电机的效率和可靠性,降低制造成本和 维护成本,
以及如何更好地与电网进行连接和控制等方面的问题。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技 术的发展,将这些技术应用于风力发电机设计中也将成为未来的一个研究方向。
2、结构简单:该技术不需要增速齿轮箱,减少了机械损耗和故障率。
3、维护方便:由于结构简单,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维护工作量较小, 降低了维护成本。
4、适应性强:该技术适用于不同规模的风电场,能够满足不同需求。
三、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 应用场景
1、大型风电场: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适用于大型风电场,能够满足大规 模电力输出的需求。
MW级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设计
01 一、确定主题
目录
02 二、编写大纲
03 三、详细设计
04 四、结果分析05 五来自总结与展望06 参考内容
一、确定主题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风力发电技术得到了持续 发展。其中,MW级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由于其高效、可靠、维护成本低等 特点,成为了风力发电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次演示将详细介绍MW级直驱永磁同 步风力发电机的设计过
2、效率评估:通过对比不同设计方案和不同制造工艺下的发电机效率,选择 最优方案和工艺。

直驱风力发电机

直驱风力发电机
• 金风62/1200风力发电机是外转子型,转子位于定子 的外部。由于采用这种永磁体外转子结构,与同类电励磁 风力发电机相比,金风62/1200风力发电机组的电机的尺 寸和外径相对较小。下图显示了两种结构的对比。图中两 种结构的气隙直径是相同的,因此功率输出也是相同的。 金风62/1200风力机外转子直径仅仅比气隙直径大了 几厘米,而一般的电机结构高出气隙直径很多。电机直径 小带来的好处就是重量轻,易于运输。
主要零部件
变距系统设计方案 • 驱动装置: 采用三个相互独立的变 频调速电机传动机构。 • 后备储能单元: 采用大容量电容, 免维护,可靠性高。 • 传动方式: 同步齿型带,免维护, 成本低。
主要零部件
机舱底座
主要零部件
轮毂
永磁电机效率对比
1.2MW永磁直接驱动风机功率曲线
发 电 量 对 比
成本问题
由于稀土永磁材料目前的价格还比较贵,稀土永磁 发电机的成本一般比电励磁式发电机高,但这个成会在 电机高性能和运行中得到较好的补偿。在今后的设计中 会根据具体使用的场合和要求,进行性能、价格的比较, 并进行结构的创新和设计的优化,以降低制造成本。 无可否认,现正在开发的产品成本价格比目前通用 的发电机略高,但是我们相信,随着产品更进一步的完 美,成本问题会得到很好的解决。美国DELPHI(德尔 福)公司的技术部负责人认为:“顾客注重的是每公斤 瓦特上的成本。”他的这一说法充分说明了交流永磁发 电机的市场前景不会被成本问题困扰。

因此,必须建立新的设计概念,重新分析和改进磁 路结构和控制系统;必须应用现代设计方法,研究新的分 析计算方法,以提高设计计算的准确度;必须研究采用先 进的测试方法和制造工艺。
永磁材料的技术性能与退磁曲线的形状, 对电机的性 能、外形尺寸、运行可靠性等有很大的影响,是设计与制 造永磁电机时需要考虑的十分重要的参数。对于不同的情 况, 不同的场合, 应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和永磁材料。图 给出这几种永磁材料的退磁曲线(还受温度影响)。

2 MW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电磁设计

2 MW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电磁设计

2 MW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电磁设计
吕雨农;彭晓;王步瑶;刘万太
【期刊名称】《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6(026)001
【摘要】通过应用传统电机电磁计算方法确定了2 MW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初始电磁方案,并确定了发电机的几个主要的设计参数,对Ansoft Maxwell软件中的RMxprt电机设计模块所建立的发电机模型进行仿真和分析,通过对此仿真分析结果和电磁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反馈到发电机初始电磁方案中,进行相应的修正和完善,得到了符合设计要求的发电机电磁方案和主要电磁参数仿真结果,验证了2 MW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设计的有效性.
【总页数】4页(P15-18)
【作者】吕雨农;彭晓;王步瑶;刘万太
【作者单位】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信息学院,湘潭411101;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信息学院,湘潭411101;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湘潭411101;湘潭机电技术学院,湘潭4111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315
【相关文献】
1.5MW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的电磁设计与计算 [J], 李春林
2.2.935MW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电磁设计与仿真 [J], 温嘉斌;李金泽
3.3 MW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电磁设计与仿真 [J], 刘军伟;李华阳;钟云龙;崔明;卢江跃
4.全球首台12MW半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在中车株洲电机下线! [J],
5.国内首台6MW海上半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在中车株洲电机下线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研制成功2MW级永磁直驱式风力发电变流器

我国研制成功2MW级永磁直驱式风力发电变流器

网的坚 固性 建设 ,实现 大区域 电网 的互联 ,保 证 电
网的协 调发 展 ,为实 现大 区域 电网智 能运 营创 造条 件 ;同时要 加强地 区配 电网 的结构 优化 升级 ,适 应
未来 分布 式 电源 、微 网 的连接 。
重要 。通 过 智 能 监 测 技 术 获 得 精 确 的 系 统 实 时 数
实体 电网作 为 S 的物 理 载 体 ,是 实 现 S 的 G G 基础 。必 须 加大 骨干 电 网的建 设 ,尤其 是特 高 压 电
网的建设 , 以构 成坚 强 的 电网构架 ;加强 大 区域 电
互 动化 ,主要 依靠 信 息平 台 的建设 和信 息通信 技术
实现 。S 是一项 长 期 的 系统 T 程 ,其 基 础 是 多种 G 高级 技 术在 电力 系统 中 的应用 ,该 基础 的奠定 尤为
和储 能行 为 ;并 结 合智 能分 析 T具 ,用友好 的可视 化方 法提 高运行 人 员 的操作 水平 ,从 而将 电 网建设
成 为 紧随 时代发 展 的更 加安 全稳 定 的坚强 S G。
参考文献 :
[] 肖世杰 1 构 建 中国 智 能 电 网 技 术 思 考 [] 电 力 系 统 自动 化 . J
第 3 期
张 静 芳 :智 能 电 网 的基 础 条 件
2 4 先进 的 电力设 备 .
率 、电能 利 用 率 、供 电 质 量 和 可 靠 性 等 方 面 的性
能 ,实现 S 是经 济 和技 术发 展 的必 然 结果 。智 能 G 的基 本特 征 是 能 够 实现 信 息 化 、数 字 化 、 自动 化 、
d )高效 能 源 材 料 技 术 。 主要 包 括 太 阳 能 电 池 相关材 料 ,燃料 电池关 键材 料 ,高容 量储 氢 、高 效 二次 电池 材料 ,超 导关 键材 料及 制备 技 术 ,以及 高

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性能研究

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性能研究

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性能研究摘要:现代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趋势为一是无刷化,二是采用取消增速机构的风力机直接驱动低速发电机,其中最典型的是直接驱动永磁风力发电机。

本文以输出功率1.5 MW,转速为20 r/min,120 极378槽的内置式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为例,通过场路结合法分析了发电机在空载、额定负载、短路情况下的运行性能。

最后比较和分析了极弧系数、负载变化以及每极每相槽数对永磁同步发电机性能的影响,为今后电机参数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性能前言永磁直驱同步风力发电机是由风力直接驱动发电机进行发电,亦称无齿轮风力发电机。

这种发电机采用多极电机与叶轮直接连接进行驱动的方式,免去齿轮箱这一传统部件。

由于齿轮箱是目前在兆瓦级风力发电机中属易过载和易过早损坏的部件,因此没有齿轮箱的直驱式风力发电机,具备高效率、低噪声、高寿命、体积小、维护成本低等诸多优点。

一、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运行性能分析采用RMxprt软件对功率为1.5 MW的直驱式永磁风力发电机进行设计,确定电机尺寸为:定子外径3 620 mm,定子内径3 324 mm,转子外径3 182 mm,铁心长度1 140 mm,永磁体材料为Nd-FeB,永磁体厚度25 mm,气隙长度6 mm。

RMxprt软件得到的永磁风力发电机的性能指标列于表1。

1、空载特性图1 给出用Maxwell2D软件得到的转速为20 r/min时的空载相电压波形,其空载线电压为1 194.9 V,而用RMxprt软件计算的空载基波感应电压为1 021.9 V,两者差值是由于其它次谐波所造成的。

图2所示为空载电压的谐波分量分布情况,3次谐波为其谐波中最大,总谐波畸变THD为11.91%,可以采取优化永磁体形状等一些设计方案来降低THD。

空载齿槽转矩如图3所示,表明120极378槽设计方案的齿槽转矩脉动小,风机叶片的转速脉动也随之减小。

图4给出了空载时的磁力线分布情况,可以看到磁力线合理地分布于定子齿部和转子轭部内,永磁体间漏磁很小,定子齿部磁密较大。

1.5 MW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综述

1.5 MW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综述

1.5 MW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综述作者:杨斌山陈早康来源:《硅谷》2013年第16期摘要风能是一种丰富、清洁和可再生的一次能源,实现可靠、高效、经济的“风能-机械能-电能”的转化和输送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针对风力发电控制问题,综述了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现状,分析了1.5 MW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的结构及原理,阐述了发电机组的并网技术。

关键词风力发电;直驱永磁;并网中图分类号:TM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6-0010-021 风力发电简介风能跟太阳能一样属于一种可再生资源,具有清洁、丰富、一次性等特点,在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它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被广泛重视的能源。

风能的蕴藏量十分大,全世界范围内拥有的风力资源的总量大约有2.74×109 MW,在这些总能中绝大多数能够被我们加以利用,超过能够被开采利用的水资源十倍多全球目前有三大风力发电市场,它们分别是美国、德国、西班牙,而中国一直有储量很大的风能,因为中国国土面积的广阔,所以这些能源的分布很广,再加上我国近几年风电产业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将成为全球排名第四的风力发电市场。

在现在的中国,风力发电行业将会拥有一个十分广阔、充满生机的发展前景,并将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状态中。

现在风电装机国产化以及规模化的不断实现,让风力发电的成本有了降低的可能,所以风电产业将成为一些人实现财富梦想的投资目标。

西部地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占总国土面积总数的15%,该区因为其得天独厚的地质条件,可产生丰富的电力资源。

在新疆,可以开发利用的风区总面积超过了14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达坂城、罗布泊、塔城老风口以及小草湖等地,这些风区可装机总量大约在7900多万以上。

新疆凭借着丰富的风能资源形成了对国内外风电企业具有强大吸引力的风电市场。

有关部门对此做了初步的规划,要在2020年实现风电装机总容量千万千瓦余的突破,达到新疆风电可以大规模向外输送的目标。

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自抗扰控制

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自抗扰控制
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自抗扰控制
电工电气
(2017 No.8)
设计与研究
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自抗扰控制
曹梦莹1,余淼2,李娟1,王晨豪1,徐怡雯1
(1 扬州大学 水利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 2 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 扬州 225129) 摘 要:针对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系统存在的建模误差、内部模型的不确定性、外界环境的多重扰 动等问题,提出一种不依赖于数学模型、抗干扰能力强且易于实现的复合自抗扰控制方法。该方法以实 现最大功率跟踪为控制目标,采用自抗扰控制,基于最佳叶尖速比调控电机转速,利用扩张状态器实时 估计系统总干扰, 且通过前馈通道进行干扰补偿, 从而提高转速跟踪能力, 并结合传统 PI 进行反馈控制, 来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风速情况下,相比传统的 PI 控制方法,自抗扰控制 方法能够更好地实现系统的最大功率输出,有效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 关键词:自抗扰控制;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最大功率点跟踪;最佳叶尖速比 中图分类号:TM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175(2017)08-0001-07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of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Win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CAO Meng-ying1, YU Miao2, LI Juan1, WANG Chen-hao1, XU Yi-wen1 (1 School of Hydraulic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225127, China; 2 Jiangsu Survey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Co., Ltd, Yangzhou 225129, China) Abstract: Considering the problems such as modeling error, internal model uncertainty and multiple disturbance of external environment in th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win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this paper proposed a complex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method with high performance of anti-interference which was independent of mathematical model and easy to implement. To track the maximum power, the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was used to adjust the motor speed based on the optimum tip speed ratio, the extended state observer was used to estimate the total disturbance of the system in real time and the interference was compensated through the feedback controller to improve the speed tracking capability. The system was combined with the traditional proportion integration (PI) control to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system opera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different speeds, compared the traditional PI control method, the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method can realize the maximum power output of the system, which improves the robustness and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of the system. Key words: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win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optimum源,其能量的转化和利 用对解决能源短缺、 优化环境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风能的开发利用, 世界各国都进行了深入研究, 对发电的质量和效率,以及发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采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兆瓦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研制介绍
北京湘电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由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出资组建的风力发电合资公司,从荷兰引进了风力发电系统的成套技术,其中发电机为ABB生产的永磁直驱发电机。

由于ABB 公司无法保证按时供货而且电机价格昂贵,风力发电合资公司委托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开发替代现有ABB电机的永磁直驱发电机。

在设计上,集合了国内优良资源,组成产学研一体的设计团队,采用先进的有限源分析方法,着重解决了磁钢化学退磁、减小定位阻力矩、减小谐波在转子中损耗以及参数优化等技术问题。

在工艺上,对定子热套浸漆、定转子装配进行了工艺研究。

经过样机试验,效果较好。

一.风电发展现状
1. 国外风力发电机的发展现状
2. 国内风力发电机的发展现状
3. 预测
4. 风力电机发展趋势
二.湘电2兆瓦风力发电机介绍
1. 电机技术要求
2. 电机主要结构
电机结构主要由前端盖、定子、转子、后端盖、主轴承、和锥形支撑等6大零部件组成。

2.1 电机结构二维示意图
1.前端盖;2.定子;3.转子;4.后端盖;5.主轴承;6.锥形支撑2.2 电机结构三维示意图
电机整体示意
电机分解示意
3. 电机主要参数
电机型号 GPM-1-2000 电机型式 永磁同步 防护等级 IP55 冷却方式 风冷 绝缘等级 F
符合标准
GB755-2000
环境温度(外部空气) 40 ℃ 相对空气湿度 100 % 安装最大海拔高度 1000 m 工作制 S1 额定功率
2110 kW 额定功率因数 0.97 额定电压 660 V 极数 60 相数 2×3 频率 11.25
Hz 额定电流 2×924.775 A 额定转速 22.5 rpm 效率 95
% 额定转矩
933228
N.m
前端盖
锥形支撑
主轴承
转子
定子
后端盖
接法YY
转子重量11118.25 kg
电机重量47291 kg
转动惯量28059 kg.m2 4. 电磁性能分析
4.1 静态磁场分析
4.2 短路性能分析气隙磁密分布
磁密分布
电机二维1/6分析模型磁力线分布
4.3 永磁体去磁分析
分析永磁体在额定负载和6相短路时去磁情况,此工况下绕组磁场分布用于退磁。

4.4 发电性能分析—空载
4.5 发电性能分析—独立负载
4.6 发电性能分析—接电网(负载2MW)
结论:通过对2MW60极永磁同步发电机的磁路分析,发电性能分析,论证了该永磁发电机的性能如下:
1)当发电机单独负载2MW供电时,电机效率大于95% 。

2)当发电机与电网连接时,可在满载范围内保证高的发电性能指标(电机效率大于95.5% )。

3)6相突然短路时,永磁体不会退磁。

5. 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1 多方案比较
结论:在试制造设计阶段,设计团队对以上提出的方案,分别从电磁性能、定子结构和定子绕组、转子结构、电磁场分析以及仿真分析验证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证,最终采用了方案八。

该方案在体积上和ABB相当,并且考虑到没有此类电机的设计生产经验,而且该方案电机的磁密、电密、热负荷都留有较大裕度。

5.2 防磁钢退磁
5.2.1 永磁电机退磁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大电流冲击退磁:
由于现在的控制器采用了矢量控制技术,电机在起动过程中以额定电流恒定力矩起动,没有电流冲击。

由于电机最大电流发生在故障状态下三相短路时的短路电流,因此,在设计时只要保证校算短路状态下磁钢工作点在磁钢工作曲线拐点以上,就能保证电机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大电流冲击而退磁。

现在磁钢在额定使用温度下,拐点基本在0.2以下,只要设计合理完全能满足电机要求。

2)高温退磁:
主要控制电机热负荷保证电机温升小于磁钢使用温度。

采取措施减小高次谐波在磁钢表面中的涡流损耗,保证磁钢温度。

3)化学退磁:
以上二种退磁都是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的,只要设计得当,保证材料性能,就能防止退磁发生,均与磁钢寿命无关。

只有化学退磁是逐步发生的,直接影响磁钢的使用寿命。

磁钢的化学失效主要源于磁钢中的稀有金属和氢元素的化学反应,从而使磁钢失效。

在空气中存在的氢气以及在潮湿状态下存在的氢离子与磁钢接触,是造成磁钢失效的主要原因。

5.2.2 磁钢的化学失效及其解决方法:
要想解决磁钢长期化学失效的问题,首要的是要做好磁钢的防护。

磁钢在出厂前已经根据设计的防护要求,做好了防护层。

在保证磁钢防护层完好的情况下,是可以保证磁钢的使用寿命。

可是如何保证磁钢在装配过程中保护层不受损伤,是工程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目前,在大型永磁电机中,还无法实现转子整体充磁。

普遍采用先充磁后装配的工艺方法。

使用这种方法时,尽管采用工装或专用设备,但由于磁钢强大的电磁吸力,无法绝对保证磁钢保护层不被划伤。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主要采用如下方法,解决磁钢保护层在装配中的划伤问题。

结合电机设计中减少高次谐波在磁钢中的涡流损耗,采用冲叠一体的工艺方法,用矽钢片制造磁钢盒,使磁钢在不充磁状态下与磁钢盒进行装配,用环氧漆整体灌封后进行充磁。

这样既保证了磁钢保护层不被划伤,又进行了二次保护,进一步加强了磁钢的固定。

使得在下一步的磁极装配中,磁钢的保护层不与任何接触面产生滑动摩擦,避免磁钢保护层的划伤。

具体工艺过程见图1和图2:
1
2
图1
1. 冲叠一体的磁钢盒
2. 未充磁的磁钢
图2 磁钢嵌入磁钢盒
将图1中所示的未充磁的磁钢,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到已经冲叠为一体的磁钢盒内,组成磁极。

安装完毕后,用环氧漆将磁极整体灌封。

最后进行充磁。

5.2.3 结论
通过以上工艺处理的磁极,经过试验证明,磁钢的保护层完好。

可以防止电机产生化学退磁。

同时这种装配结构还可以方便的进行永磁电机转子磁极的更换。

经过在湘电2MW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中使用,效果良好。

5.3 定位阻力矩
永磁电机由于转子上有磁钢,因此本身有一定的阻力矩。

作为直驱风力发电机,此参数直接影响系统的起动风速。

我们通过改变槽数和等效极弧系数,通过有限源磁场分析、计算满足整机要求。

电机三维电磁场分析模型
齿槽转矩曲线
5.4 减小转子谐波损耗
结合磁钢的防护,将硅钢片冲叠一体的工艺方法制造成磁钢盒,然后将磁钢安装到磁钢盒中,使磁钢磁路在磁钢盒中形成回路,此方法有效减少谐波损耗。

经试验,转子温度较低;通过对转子谐波损耗的分析,该结构有效的减小了转子的谐波损耗。

磁钢盒如下图。

5.5 主要工艺研究
5.5.1 定子热套工艺
1)由于电机的散热方式为自然风表面冷却,因此机壳和定子铁心外圆接触的面积越大,电机散热的效果越佳。

由此,工艺要保证电机机壳和定子铁心的外圆的加工精度。

2)选用合理过盈量,可以保证电机的最大扭矩。

3)根据电机选用的过盈量,对机壳和定子铁心的变形量进行校算,得出电机机壳和定子铁心的变形量小于0.3mm。

●有限元模型
●等效应力
●接触面压力
热套温度210℃。

结论:经过有限元分析,机壳和定子铁心的过盈量满足输出力矩的要求;机壳和定子铁心的变形量小于0.3mm,不会影响电机性能。

5.5.2 定子真空压力浸
电机定子铁心的体积大,在浸渍过程中,存在定子铁心槽内挂漆量不足的问题,这将影响电机定子的绝缘。

为了保证挂漆量,采用旋转烘胚。

5.5.3 设计转子装配专用工装
由于转子本身的带磁问题,在转子安装到定子上时,装配过程会引起转子与定子的磕碰问题。

磕碰会损坏转子铁心,甚至会破坏磁钢表面防护层,最终将会影响电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这种安装上的磕碰问题,设计专用工具。

6. 结论
本电机方案,无论在设计还是在制造上,均充分考虑了试制时间紧迫的情况。

为最大限度满足市场需求,增大研制的成功率,本方案采用工厂较为成熟的传统结构和工艺。

通过样机的试制,型式试验分析,本电机在性能上均满足了整机对电机的技
试验项目设计值保证值试验值定子绕组相电阻
0.00604 0.0055
15℃(Ω)
额定电流(A) 2×981.5 1854.6
额定电压(V) 660 660
功率角(degree) 38.3 -44.5
额定功率(kW) 2110 2110 2110
效率(%) 95 95 96
功率因数(超前) 0.98 0.97 0.972
额定转速(r/min) 22.5 22.5 22.5
定子绕组温升(K) 105 74.13
基波空载电压(V) 630 650.9
波形畸变率(%) 0.463 5 0.353
齿槽力矩(N.m) 3657 6000 5401
噪声功率级[dB(A)] 107 98.77
最大振动值(mm/s) 2.8 1.5
在随后的风场测试和运行中,电机能满足整机对其的技术要求和设计要求,效果良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