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主要农作物审定品种
陇鉴117品种简介

陇鉴117品种简介(原创实用版)目录一、陇鉴 117 的背景与来源二、陇鉴 117 的特点与优势三、陇鉴 117 的种植技术与注意事项四、陇鉴 117 的市场前景与应用领域正文陇鉴 117 是我国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培育的一种优质小麦品种。
该品种的诞生,旨在为我国粮食生产提供更加优质、高产的农作物品种,助力农业发展。
陇鉴 117 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与优势。
首先,陇鉴 117 具有高产性。
经过多年种植实践,陇鉴 117 的亩产可以达到 600 公斤以上,较其他小麦品种有明显的产量优势。
其次,陇鉴 117 的品质优良。
该品种的小麦面粉蛋白质含量高,面筋质量好,适合制作各类面点,尤其适合制作高品质的面粉。
再者,陇鉴 117 的抗逆性强。
在种植过程中,该品种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强,对干旱、寒冷等环境因素的适应性好,降低了种植风险。
在种植陇鉴 117 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
陇鉴 117 适宜在秋季播种,播种时间一般在 9 月下旬至 10 月中旬。
其次,合理密植。
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合理安排种植密度,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产量。
再次,加强田间管理。
要及时进行施肥、灌溉、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保证作物的生长发育。
最后,适时收获。
在小麦成熟期,及时进行收获,以保证小麦品质。
陇鉴 117 的市场前景广阔,应用领域广泛。
首先,可以作为粮食作物,为我国粮食生产提供支持。
其次,可以作为饲料作物,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优质饲料。
此外,陇鉴 117 还可以用于制作面粉、面条等各种面点食品,满足人们对美食的需求。
总之,陇鉴 117 是一种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的小麦品种,值得在我国广泛推广种植。
甘肃省农牧厅关于第29次农作物品种审定结果的通告

甘肃省农牧厅关于第29次农作物品种审定结果的通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农牧厅•【公布日期】2014.03.17•【字号】甘农牧发[2014]66号•【施行日期】2014.03.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甘肃省农牧厅关于第29次农作物品种审定结果的通告(甘农牧发〔2014〕66号)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14年1月19-20日在兰州召开了第29次会议,会议审定通过了小麦、玉米、马铃薯、油菜、胡麻、棉花和大豆7种主要农作物新品种48个,现予通告。
附件: 1、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29次会议审定品种目录2、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29次会议审定品种简介甘肃省农牧厅2014年3月17日附件1:附件2、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29次会议审定品种简介1、小麦(1)审定编号:甘审麦2014001品种名称:定丰17号选育单位: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品种来源:以核1为母本,CMS85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原代号200311-9。
特征特性:春性,生育期98-105天。
幼苗直立,叶色深绿,株高90-96厘米。
长芒白穗、穗纺锤形,穗长9.4-10.0厘米,穗粒数37.0-42.0粒。
白粒角质,千粒重41.6-44.6克,容重758-811克/升。
含粗蛋白16.41%,湿面筋34.8%,沉降值37.5毫升。
抗锈性经接菌鉴定,苗期对混合菌表现中抗,成株期对条中32号、水4、水5表现免疫,对条中33号、贵22-9、贵22-14及混合菌表现中抗,总体表现中抗。
根系发达,抗倒伏能力强。
产量表现:在2011-2012年全省水地春小麦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364.4公斤,较对照陇春23号增产5.0%,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45.1公斤,较对照增产7.52%。
栽培要点:3月中下旬播种,亩播量35万粒。
适宜范围:适宜在我省定西、临夏、兰州海拔1700-2200米、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上地区种植。
甘肃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引种审批细则

甘肃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引种审批细则为了落实甘肃省农牧厅《关于贯彻执行<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的通知》(甘农牧发〔2014〕125号)精神,切实做好主要农作物品种引种工作,特制定本细则。
第一条在全省范围内从事农业科研、生产和经营的单位和个人,从我省相邻省、自治区引进种植已经相邻省审定(包括国家级审定)属同一适宜生态区主要农作物品种的,均适用本细则。
第二条与我省相邻的省、自治区,指新疆、青海、宁夏、陕西、四川、内蒙古6个省(自治区)。
第三条由相邻的省、自治区引进我省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指:稻、小麦、玉米、马铃薯、油菜、棉花、大豆和胡麻。
第四条申请主要农作物品种引种,应在该作物播种60日前,向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提交以下材料:1、甘肃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引种申请书(样表附后);2、相邻省、自治区或国家级审定证书复印件;3、相邻省、自治区或国家级审定公告复印件:4、相邻省、自治区或农业部指定单位的抗病性鉴定报告复印件;5、有资质检测机构转基因检测报告复印件。
6、品种和申请材料真实性承诺书第五条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对符合引种条件的品种,委托该品种审定省、自治区适宜种植区与我省相邻的同一生态区市、州种子管理机构主持进行生产试验和抗病性鉴定试验,试验期限为1个生长周期。
第六条试验方案由被委托市、州种子管理机构主持制订,并报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审查备案。
生产试验,按照当地主要生产方式,在接近大田生产条件下进行,试点不少于5个,每试点面积不小于300平方米。
对照品种同省区试同类型品种试验相同。
抗病性鉴定,由被委托主持试验的市、州种子管理机构从试验种子中提取种子,交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指定的抗病鉴定单位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
鉴定病害种类按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规定执行(如玉米为茎基腐病、大斑病、穗腐病、丝黑穗病、矮花叶病、红叶病)。
第七条被委托主持试验的市、州种子管理机构,从试验用种子中提取国家和省样品库保存的标准样品种子,在试验播种后1月内送省种子管理局。
甘肃省农作物种植结构情况

甘肃省农作物种植结构情况甘肃省是我国的重要农业大省之一,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合理调整和优化对于该省农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甘肃省农作物种植的主要品种、产量及调整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甘肃省农作物种植以粮食作物为主,主要包括小麦、玉米、大豆等。
其中,小麦是甘肃省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年均种植面积超过1500万亩,产量稳定在1000万吨以上。
玉米是甘肃省第二大粮食作物,年均种植面积约500万亩,产量在400万吨左右。
大豆是近年来种植面积逐渐增加的农作物,年均种植面积为300万亩左右,产量在200万吨左右。
除了粮食作物,甘肃省还种植了丰富的经济作物,如油菜、红枣、苹果等。
油菜是甘肃省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年均种植面积超过300万亩,产量在200万吨以上。
红枣是甘肃省的特色水果,年均种植面积约300万亩,产量在150万吨左右。
苹果是甘肃省种植面积最大的水果作物,年均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产量在150万吨以上。
在促进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甘肃省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一方面,加大技术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生产力。
甘肃省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广优良种子、绿色防治技术等,提高农民种植技术水平,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调整主粮比例和经济作物比例,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甘肃省鼓励农民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积极开拓内外销渠道,提高农作物的价格,增加农民的收入。
此外,甘肃省还注重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通过调整农田结构,增加不同品种的种植面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甘肃省也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鼓励农民参与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加强农业产业链的整合和延伸,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综上所述,甘肃省农作物种植结构不断优化和调整,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比例逐渐协调,农业综合效益得到了提高。
在未来的发展中,甘肃省将进一步加大科技支持力度,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加强市场导向,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甘肃省农牧厅关于第三批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登记结果的通告

甘肃省农牧厅关于第三批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登记结果的通告
甘农牧农〔2010〕145号
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10年3月4-5日在兰州召开了第25次会议,会议通过了全省第三批认定登记的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83个,现予通告。
二0一0年四月二十一日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批非主要农作物认定登记品种目录及简介
甘肃省农牧厅关于第四批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登记结果的通告
甘农牧发〔2011〕59号
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11年1月15-16日在兰州召开了第26次会议,会议通过了全省第四批认定登记的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103个,现予通告。
二0一一年三月四日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批非主要农作物认定登记品种简介。
农作物优良品种介绍

农作物优良品种介绍1.小麦品种XC-6:是武威市农科所粮作室通过北育南繁育成的春小麦新品种。
株高85厘米左右,抗旱、抗倒、口紧、落黄好、千粒重53克,容重815克/升,平均亩产达到500公斤,是一个加工强筋通用粉的优质春小麦新品种。
陇春23号:春性,生育期为105天。
株高110厘米左右,穗纺锤形,红色,长芒。
穗长10~12厘米,小穗数13.6个,穗粒数37.9粒。
籽粒大、长圆形,红粒,角质,千粒重50克。
加工品质极优。
抗条锈病,灌浆落黄好。
陇春24号:普通春小麦,幼苗半直立,芽鞘绿色,叶耳白色,叶色深绿,旗叶上举,叶片宽窄适中。
穗形长方—纺锤,长芒,株高78—80cm,株型紧凑,群体结构好,成穗率38—47.2万穗/亩。
每穗平均结实小穗13个以上,穗长7.5—8.2cm,穗粒数36—48个,籽粒白色角质,千粒重40.6—56.9g,容重768—815g/L。
生育期90—103天。
2.玉米品种公明一号:是公明公司沈阳鸿丰农业高新技术研究所2000年组配的玉米新品种。
二00四年在全省参加初试的86个品种中位居第一。
生育期126天左右,株高260厘米,穗位高110厘米,穗长24-26厘米,穗行数18或20行,千粒重400克。
果穗纺锤型,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应种在平肥地块,亩保苗3500株左右。
公明六号:是公明公司沈阳鸿丰农业高新技术研究所2001年组配的玉米新品种。
生育期125-128天,株高260厘米,穗位高100厘米,穗长26-28厘米,穗行16或18行,行粒50粒,千粒重450克,出籽率86%,籽粒金黄色、马齿型、抗大、小斑病、丝黑穗病,亩保苗3500株左右。
公明十号: 是公明公司沈阳鸿丰农业高新技术研究所2002年组配的玉米新品种。
生育期128天,株高260厘米,穗位高100厘米,果穗长筒型,穗长28厘米,穗行粒18或20行,行粒50粒,千粒重400克。
单穗粒重340克,籽粒金黄色,马齿型,抗- 1 -大、小斑病及丝黑穗病,亩保苗3500株左右。
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批非主要农作物认定登记品种简介

附件2: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批非主要农作物认定登记品种简介1、大麦(1)认定编号:甘认麦2012001品种名称:甘垦5号选育单位:甘肃省农垦农业研究院品种来源:从美国引进的大麦高代材料NDL6-1中系统选育而来,原代号垦黑糯1号。
特征特性:春性,多棱裸大麦,生育期90天左右。
株高45.0-53.0厘米,地上5节,穗下节长22.4厘米,分蘖2-3个。
穗长5.3厘米左右,穗粒数55个,千粒重28-30克。
籽粒短圆,种皮深紫黑色,腹沟较浅。
灌浆后期颖壳全变黑后籽粒和芒全变黑。
支链淀粉含量98.94%,不溶性膳食纤维12.95%,粗蛋白12.48%,粗脂肪2.2%,氨基酸含量13.66%。
抗条锈病。
产量表现:2009-2010年多点试验,平均亩产386.4公斤,较对照奥比黑增产66.8%。
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71.4 公斤,较对照奥比黑增产59.1%。
栽培要点:在张掖、武威于三月上旬至中旬,土壤解冻10厘米左右时即可顶凌播种。
亩施总氮12-15公斤,氮磷比为1:1.2-1.4左右,其中三叶一心期结合灌水亩追肥尿素4-6公斤,全生育期灌水定额为400-450方/亩,灌水3-4次。
播种前用3%的敌萎丹悬浮种衣剂按种子量1‰拌种或包衣,防治条纹病。
适宜范围:适宜在我省张掖、武威等地种植。
(2)认定编号:甘认麦2012002品种名称:陇啤1号选育单位:甘肃隆源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从匈牙利品种Jaxana中选择的变异单株培育而成的常规种,原代号为XYL-601。
特征特性:二棱皮大麦,春性,生育期110天左右,属中熟品种。
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株高70-85厘米,茎秆黄色,地上茎5节,穗全抽出,闭颖授粉,穗长方形,长芒,黄色锯齿;粒色淡黄,椭圆形,粉质,浸出率可达82.4%。
中抗条纹病。
产量表现:在2008-2009年多点试验中,平均亩产577.6公斤,较对照甘啤4号增产10.54%;在2008年-2011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445.41公斤,较对照甘啤4号增产11.62%。
机收玉米新品种敦玉27的选育

机收玉米新品种敦玉27的选育罗致春 李剑明 庞自学 胡海鹏 张天一(甘肃省敦煌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酒泉 735000)摘要:敦玉27是甘肃省敦煌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以早熟、耐密、抗倒、宜机收为育种目标,以自选系DH5599为母本、常规系LH52为父本,进行杂交组配选育出的适宜机收的杂交玉米新品种,2018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玉米单交种;甘肃省;敦煌种业;机收玉米玉米是甘肃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种植面积最广泛的粮饲兼用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00万hm2 左右,约占全省粮食种植面积的35%,在甘肃省的粮食生产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1]。
随着甘肃省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大适宜全程机械化生产玉米品种的选育力度,特别是选育耐低温、抗干旱、抗倒伏、成熟期易脱水的中早熟耐密植宜机收玉米品种,是目前玉米育种的主要任务[2]。
敦玉27是甘肃省敦煌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用自育系DH5599为母本、常规系LH52为父本组配的玉米单交种。
2018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玉20180043。
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稳产、优质、抗逆性强、脱水快、宜机收等特点,是甘肃省首批审定的机收品种之一,适宜在甘肃省河西中晚熟玉米区机收种植[3]。
1 亲本来源及特征特性1.1 母本 DH5599是以美国杂交种为基础材料经多代自交选育而成。
该品种幼苗叶鞘紫色,苗期叶片浅绿色,早发性极强,株高190cm,穗位高80cm,株型半紧凑,茎秆坚韧,叶片上冲,全株18片叶,雄穗分枝4~7个,花药绿色,花丝浅紫色,穗长12.7cm,穗粗4cm,穗行数14~16行,穗轴红色,果穗筒型,子粒黄色、偏硬粒型,行粒数23粒,百粒重39.7g,春播生育日数为123d。
抗倒伏,抗玉米大斑由新4095作父本组配的玉米品种新单65,2016年参加国家良种重大科技联合攻关玉米机收组区域试验,因表现优异,2017年晋升国家良种重大科技联合攻关玉米机收组区域试验第2年,和生产试验同步进行,目前已完成试验程序,并完成报审程序,有望通过审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主要农作物审定品种引种备案申报书
作物种类:
品种名称:
审定编号:
引种者(盖章):
联系人: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
电子邮箱:
填报日期年月日
目录
1、甘肃省主要农作物审定品种引种备案表 (1)
2、拟引种备案品种适应性试验总结报告 (1)
3、拟引种备案品种抗病性鉴定报告…………………………
4、拟引种备案品种审定证书复印件……………………………
5、引种者经营许可证复印件…………………………………
6、转基因成分检测报告………………………………………
7、其他材料…………………………………………………
8、拟引种备案品种简介………………………………………
甘肃省主要农作物审定品种引种备案表
二、拟引种备案品种适应性试验总结报告
(包括试验目的、试验概况、试验管理、试验结果与分析、风险提示等)。
三、拟引种备案品种抗病性鉴定报告
四、拟引种备案品种审定证书复印件
五、引种者经营许可证复印件
六、转基因成分检测报告
七、其他材料(具有植物新品种权的品种,还应当出具品种权人同意引种的相关证明)
八、拟引种备案品种简介(包括品种名称、审定编号、引种者、育种者、品种主要性状、主要栽培措施、引种适宜种植区域、适应性试验结果、主要优缺点、风险提示等及预防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