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负数教学设计优质课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优秀9篇)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优秀9篇)认识负数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结合熟悉的事例,经历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简单事物的过程。
2、进一步认识负数,初步体会用正、负数可以表示意义相反的量并会运用。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用正、负数表示事物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珠峰、吐鲁番盆地的海拔表达方法,进一步认识正数和负数。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
珠峰的海拔高度是多少?谁来读一读这段介绍。
2.今天老师还带来一张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请看。
从图上,你看懂了些什么?(把自己的观察发现先放在心里)3.我们再来看新疆的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
你又能从图上看懂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回答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4.对,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地方会用到负数,请看这是妈妈12月份家庭收支记录。
(打开书)二、设计记事卡1、观察收支记录,了解其中的内容。
2、讨论有没有更好的记录方法。
3、提出“设计一张记事卡,记录家庭收支情况”小组合作完成。
4、交流设计记事卡。
5、评价学生设计的记事卡,说一说各有什么特点,使学生了解,用负数表示支出钱数的记录方式较简单。
三、典型事例师: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许多事情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
1、教师介绍教材中用正、负数表示的典型问题。
2、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
四、练一练1、让学生自己填空。
2、先了解养鸡场的记录内容,其次设计表格,最后交流设计的表格,鼓励学生算出目前有鸡蛋的千克数。
3、鼓励学生给自己家设计一张记事卡。
五、问题讨论1、先看图了解奶奶取款时发生了什么情况?2、讨论“结余—200元”是什么意思?3、推算一下奶奶卡上原来有多少钱?教学后记:通过吐鲁番盆地、楼房地下层等典型事例,让学生了负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设计记事卡,使学生了解可以用正负数表示收入和支出,让学生明白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优秀5篇)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优秀5篇)认识负数教学设计篇一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认识负数》。
1.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正数、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一步加深对负数的认识。
3.让学生经历创造符号表示相反意义量的过程,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相机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4.通过介绍古代中国认识和使用负数的情况,使学生体会到中国古代文明对于数学发展的卓越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
理解负数的意义,进一步建立数感。
课前谈话:生活中为了表示物体的个数,出现了自然数;在具体操作时,以某一单位测量出现不够一个单位时又出现了小数,为了表示两个意义不同但数值相同的两个量时,又产生了一种新的数,板书课题。
一、自主创造,引出新数。
1.师: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班的学生都发生了变化,学校也发生了变化,请同学们看看老师的这些信息:(1):班级的成员也发生了变化,咱们班这个学期转走了三个学生,转进一个学生。
(2):学校图书室转进100本新书,又借出100本书。
(3):小明把自己的压岁钱存进银行800元,又取出100元做零用钱。
师:同学们,你们看看这些量是什么样子的?(是意义相反的量)。
要区分相反意义的量,同学们有没有好办法呢?为了清楚地区分是转进100夲书还是借出了100本书,同学们想出了各种方法,你们真会动脑筋,真会创造。
2.怎样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呢?历史上的数学家们对这个问题也进行过长期的探索和研究。
(出示数学史课本第四页“你知道吗?”)二、初识负数,学会读写。
1.同桌讨论举出相反意义的量,然后用加“+”或“-”的方法来表示。
交流汇报。
2.介绍课本第4页的《你知道吗?》以及正、负数的读写法。
3.你们还能再说出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吗?还有吗?有多少个?同学们,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们又创造了负数。
认识负数教案优秀5篇

认识负数教案优秀5篇认识负数教案篇一知识与技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尝试、比较、探讨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正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正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难点:对相反意义的量的理解和对“0”的认识。
教学设计:一.游戏激趣,感受相反1.师: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截然相反”。
老师发出一个口令,你们执行出与口令相反的动作。
2.其实,我们周围很多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存在相反的情况,请看大屏幕。
3.你能试着举出这样的例子吗?二.尝试记录,探究新知1.有时候,这些相反的情况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组成了“相反意义的量”。
2.你们能帮老师把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快速、准确、清楚的记录下来吗?3.学生拿出白纸,选择自己喜欢的。
方式记录数据。
妈妈9月赚了1500元,10月亏了200元。
仓库昨天运出800千克货物,今天运进1690千克货物。
天气预报显示今天的最高气温为15摄氏度,最低气温为零下1摄氏度。
明明的体重增加了3.6千克,莉莉的体重减少了0.7千克。
4.交流讨论各种方法,并挑出哪种方法既快速又明了,而且数学味最浓。
板书这种方法的结果。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分清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通常把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的,另一种与它相反意义的量规定为负的。
5.认识正号、负号,学习正数负数,了解其读法和写法。
并判断正负号是否可以省略。
6.抓住一个数字-2,来研究到底为什么要用负数。
学生把你心中的—2用图画表达出来。
7.讨论0所在位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8.正数、负数及0在温度计上的分布如果加上箭头,这样的直线就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数轴了。
三.借助实例,解释应用1.生活中学生见过的负数2电梯中的正负数(出示“电梯按钮”幻灯片)看电梯的按钮,说—1和+1表示的含义、区别。
《认识负数》数学教案

《认识负数》数学教案《认识负数》数学教案(精选10篇)《认识负数》数学教案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负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
)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
(板书:相反。
)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课件播放图片。
)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二、教学新知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课件出示)。
①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③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1.8千克。
④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
(补充板书:相反意义的量。
)(2)尝试。
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3)展示交流。
……2.认识正、负数。
(1)引入正、负数。
谈话: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板书:+6-6),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绍: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六。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方案优秀4篇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方案优秀4篇认识负数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认识负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负数,感受负数的实际意义;会正确读写正、负数;初步感知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的关系;知道负数都小于零,正数都大于零。
2、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会用正负数的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多媒体出示沈阳大雪时的一幅照片)师:这是沈阳大雪时的一幅照片。
猜猜看,这时的气温可能是多少度?(指名口答)(评:以温度引入负数,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猜温度”既能服务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借助经验,自主探究1、认识温度计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借助温度计来测量温度。
(多媒体出示温度计图)你了解温度计吗?把你了解的情况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温度计上有两种计量单位:一种是摄氏度,一种是华氏度。
我国统一使用摄氏度。
师:[多媒体出示标有沈阳温度读数(零下20℃)的温度计]谁能读出图中沈阳的温度?说一说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指名口答)师:(多媒体依次出示读数为零下22℃、零下18℃的温度计图)这时的温度又是多少呢?你能说说是怎样看出来的吗?[评:认识温度计是本环节的教学要点,而正确地读出温度计所示的零下温度又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通过零下20℃、零下22℃、零下18℃的对比练习,既突出教学要点,又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2、教学例1。
(1)教学正、负数读写法谈话:同学们,咱们幅员辽阔,南方和北方在气温上有很大差异。
当沈阳还是千里冰封的世界时,南京和海口的气温又是多少呢?咱们一一下。
(多媒体出示三幅温度计图:沈阳零下20℃;南京0℃;海口零上20℃)师:从这几幅图中,你能看出南京和海口的气温吗?你能说说怎样看出来的吗?你还能得到哪些重要的数学信息?(小组讨论、指名汇报交流。
)师:沈阳和海口的气温一样吗?为什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这两个不同的温度吗?(学生记录后,展示、交流。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优秀4篇)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优秀4篇)《认识负数》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认识负数》是在学生系统地认识整数、小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负数的认识,使学生明白数不仅包括正的,还有负的,从而使学生对数的概念形成一个完善、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今后进一步认识负数打下基础。
在生活中,由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有时仅仅用已学过的数(即正数)已经不能明确地表达意思了,于是产生了负数。
学生在感知了负数的产生之后,由于生活经验,已经见过负数的存在,于是在这种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尤其是在温度中,深刻体会了负数的意义,从而为下节课系统认识正负数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生活中的负数之前,学生已经系统认识了整数和小数,并且对分数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知道这些已学过的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
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可能在某些地方已经知道了负数的存在。
基于这样的学习起点,本节课必须在学生认知冲突产生矛盾的前提下让学生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并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负数的意义。
同时在本节课上也应尽量通过数学思想的渗透,使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正、负数打下基础。
设计理念:一、注重体现数学知识形成的逻辑性。
新知的形成往往是在旧知的迁移或是与旧知产生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形成的。
本节课我就合理采用后者的呈现形式,让学生在记录一组信息时,强烈感受到仅仅用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能清楚地表示一对相反意义的量了,于是体会到了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并感受符号化的思想,体会到数学的简洁性。
同时通过生活经验的感知和内化,理解了负数的意义,又沟通了正数、0、负数三者之间的联系,使知识形成完整的结构。
这样的知识形成过程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符合数学知识和思维的逻辑性。
二、注重体现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的紧密性。
《新课标》中提出: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可见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有多重要。
本节课我先结合地震引出负数,再联系南方大雪灾,让学生在雪灾的场景中对比正、负数;还让学生举一举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负数,唤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4篇)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4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这里作者为大家分享了4篇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希望在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篇一【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123-124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二十五第1、3题。
【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和理解负数的意义,了解负数的产生与作用,感受负数使用带来的方便。
2.会正确地读、写正、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负数的意义和负数的读法与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游戏:《我变,我变,我变变变》老师说一句话,请同学们说出一句和它意思相反的话。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1.教学例1.(1)课件出示: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一个场面:哈尔滨零下6摄氏度至3摄氏度。
你能用自己的方法来表示这两个温度吗?学生思考后反馈,教师适时点拨、评价和引导。
教师小结:(2)巩固练习。
同学们,你能用刚才我们学过的知识,用恰当的数来表示温度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完成第123页下图的练习。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集体订正写得是否正确,并让学生齐读。
2.自主学习例2.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请看。
(课件演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课本第124页上图的左部分,数字前没有符号)从图上你看懂了些什么?引导学生交流: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
我们再来看新疆的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
(课件演示吐鲁番盆地的海拔情况,课本第124页上图的右部分,数字前没有符号)你又能从图上看懂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精选7篇)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精选7篇)认识负数教学设计精选篇1教学内容:课本第1-3页的例1、例2“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1-6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负数,能认、读、写负数。
学会用正数、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创造符号表示相反意义量的过程,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相继发展的符号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介绍古代中国对负数的认识和使用情况,让学生体会到中国古代文明对数学发展的卓越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现实生活中认识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能够比较0、正数、负数的大小。
教具准备:温度计、图片教学过程:一、巧设问题,感知引入—引出负数1、热身游戏《截然相反》。
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语言,说一句相反的话。
比如:上—下,向前走2步—向后退2步,存入300元—取出300元等等。
2、在春节去爷爷家拜年时,爷爷给小明100元压岁钱,但在回家后,小明将这100元钱捐给了希望工程。
你能帮小明做一下压钱的账目记录吗?(引出正、负数数学史话)二、体验内化,探究新知—认识负数1、放映中央电视台某日的天气预报,观察上海、北京的气温图,掌握正负数的读法、写法。
小结:零上5摄氏度记作:+5℃零下5摄氏度记作:-5℃。
“+5”读作正五,是一个正数,+5也可以写作5;“-5”读作负五,是一个负数。
人们是利用什么工具来测量温度的呢(介绍温度计)?并让学生拨出上海5°c和北京-5°c,也就是零下5°c。
小结:(1)要在温度计上表示温度,首先要确定0°c的位置。
(2)温度中,0°c是区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零上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表示。
(3)0是正负数的分界线,所以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三、回归生活,拓展应用—应用负数电梯中的正、负数:去五楼开会和到地下二楼,应各按那些键?海拔中的正、负数:(因为学生对海拔并不熟悉,所以先利用课件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海平面,什么是海拔高度等)让学生知道高于海平面用正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用负数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
要和方便。
2.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数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揭示相反意义的量
1.玩一玩:相反的游戏。
2.说一说:照样子写反话,再与附近的同学或家人一人说一句,另一人说反话。
向前走100米(向后走100米);小明存入银行200元,();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5米,冬季水位();③本学期我校五年级转进2名学生,六年级;。
(揭示:相反意义的量。
)二、揭示正负数
师:你会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比如,我们以最后一个信息为例:“本学期我校五年级转进2名学生,六年级转出2名学生。
”五六年级学生增减变化情况表年级人数五年级2人,六年级
师:你觉得这样能表示清楚吗?请你想个办法试着表示。
汇报、展示。
介绍:数学家们也对这样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介绍负数的历史: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九章算术》用“红和黑”两种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两种相反的量。
1700多年前,我国数学家刘徽除了用两种不同颜色来区分外,还用摆放位置的正与斜来区分。
到了十三世纪,
人们开始用画斜杠的方法来表示,还用加符号的方法来表示。
师:在这些方法中你最欣赏哪种方法?
介绍:400多年前法国数学家吉拉尔首次用“+”和“-”来表示,一出现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一直沿用至今。
师:用吉拉尔的方法进行表示,五年级的变化记着+2人,六年级记着-2人。
我们把这些数贴到黑板上。
会读这个数吗?符号叫作正号,读作正二,+2,也可以省略“+“号写成2。
像+2或者写成2,像这样的数,我们称为正数。
师:这是什么数?会读吗?像负二这样的数我们称为负数。
(板书:负数)
这个符号称为负号。
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负数。
(板书课题)
三、用正负数来表示气温和海拔高度
1.回顾温度计
师:气温的测量中,我们常常用到正数和负数。
这是一个温度计,你们会看
温度计吗?
师:温度计的左边表示摄氏度,右边表示华氏度,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在温测气温时用华氏度,我们国家是用摄氏度来计量温度的。
师:为了便于大家观察温度计,我把它放大拉近。
我们发现温度计上有大格,还有小格。
比如,这是1大格,它表示多少摄氏度呢?这是1小格,它表示多少摄氏度呢?
师:温度计上有两个10,它们表示相同的温度吗?比如,水银柱对着上面的一个10表示多少摄氏度?如果水银柱对着下面的一个10呢?
师:看来同学们对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掌握得不错。
2.记录温度
师:老师还收集了三个城市去年冬天某一天的气温,想请你拿出作业纸来进行记录记录。
师:我们来看同学们记录的情况。
师:我们来比较一下:在这两个温度计上,水银柱都指着4摄氏度,为什么一个是+40C
、一个是-40C呢?
3.用正负数记录海拔高度
师:在温度计上有正负数,在海拔高度也有正负数。
解说:描述地貌的高低需要一个标准,这一个标准就是海平面高度。
不同的国家对海平面高度规定不一定相同,我们国家是把黄海海面平均高度作为海平面高度的。
科学家把某一地点与海平面比较得到的高度称为这个地点的海拔高度。
师:比海平面的高度高,你这里的珠穆朗玛峰,用什么数来表示?吐鲁番盘地比海平面的高度要低,你觉得它的海拔高度用什么数来表示?
师:给你具体的信息,出示问题,请你把它记录下来。
汇报,我们把这两个数也贴在黑板上。
四、在分类和数轴上进一步认识负数
1.在分类中认识
师:这些数比较乱,你能不能给它们分分类?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
汇报,说一说你为什么这么分?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为什么你们不把0单独成一类呢?
师:我们来回顾一下,我们用温度计来表示气温的时候,00C以上的温度,我们用正数来表示,00C以下的温度我们用负数来表示;同样在研究海拔高度时,我们把海平面作为基准线,高于海平面的,用正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用负数来表示。
而如果海拔高度和海平面的高度相同,我们就用0来表示。
师:这样看来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把正数和负数分开了,所以它应当单独成一类。
师:我们先来看正数,你还能举出几个正数吗?说得完吗?说不完怎么办?(在后面加上省略号)我们还可以用集合圈,把这些数圈出来,它们就表示正数。
(板书:正数)
同样我们也来举几个负数的例子,说得完吗?我们也加上省略号。
我们也用集合圈把这些数圈出来,它们表示负数(板书:负数)。
2.用数轴表示
师:正数和负数的关系,我们还可用数轴来表示。
一起看,这是一个未完成
的数轴,如果我们1写在0的右边第1格,那2写哪儿?3呢?依次写下去。
师:请大家思考一下,-1写在哪里?(0的左边第1格)-2呢?依次写下去,这就构成了数轴。
师:仔细观察数轴,你还会有新的发现。
先看正数这边,如果从0开始向右看,你发现了什么?再负数这边,如果从0开始向左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师:如果联系起一起看,你能发现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吗?揭示:负数<0<正数。
师:通过数轴,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发现这0是正数吗?是负数吗?出示:0既不是正数,
也不是负数。
师:完成练习1,找找自己的家。
五、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1.电梯里的负数
师:同学们,推开生活的大门,其实负数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一起来看:在电梯里能找到负数吗?如果张叔叔要上五楼开会该按哪个键?李阿姨去地下二层取车,又该按哪个键?2.存折里的负数
师:这是一个存折。
在上面能找到负数吗?我们其中的几个数放大。
认识它们吗?谁来读一读?
师:猜一猜:逗号后面的两个0表示什么意思?
师:谁来说一说+2500表示什么意思?-550呢?
3.股票里的负数
师:在股市里面也有正负数。
我们一起来看老师发现在“日涨跌”这一栏里有正数和负数的身影。
我选择其中的几个数,比如-0.23,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揭示:-0.23表示这支股票每股跌了0.23元。
师:那这里的0.02表示什么意思?(表示这支股票每股涨了0.02元)这当然是我们所愿意看到的。
师:这里还有0.00元,又表示什么意思呢?(表示这支股票没有涨,也没有跌)
4.运动比赛中的负数
师:在一些运动比赛中也会用到负数。
比如:张军和李钢走路。
师:提到运动,他大家一定很熟悉。
老师这里有一则刘翔参加比赛的信息。
出示:风速怎么会为负呢?
师:风速为负,说明刘翔是逆风跑的,如果风速为正,那说明了什么?
师:可以想像,如果风速为正,刘翔的成绩会更好。
但老师告诉了,风速如果正得过多,有些运动比赛的记录就不会予以承认了。
5.产品说明书上的负数
师:产品说明书上也有负数,我们一起来看,能找到负数吗?“500±2”表示什么意思呢?500我知道,表示这袋果冻的重量为500克,那±2呢?(果冻的重量可以比500克多2克,也可以比500克少2克,都算是合格的。
)
师:你认为哪一袋是不合格的?
6.身高与负数
选择2位同学了解身高,如果以其中某位同学的身高作为基准,记着0cm,另一名同学怎样表示?反过来呢?选择3位同学,如果以最高的同学的身高为基准,记着0cm,另外两位同学的身高怎样表示?如果以最矮同学的身高为基准,记着0cm,另外两位同学的身高怎样表示?如果以中间同学的身高为基准,记着0cm,另外两位同学的身高怎样表示?
六、总结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