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认识负数教案优秀5篇

认识负数教案优秀5篇认识负数教案篇一知识与技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尝试、比较、探讨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正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正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难点:对相反意义的量的理解和对“0”的认识。
教学设计:一.游戏激趣,感受相反1.师: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截然相反”。
老师发出一个口令,你们执行出与口令相反的动作。
2.其实,我们周围很多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存在相反的情况,请看大屏幕。
3.你能试着举出这样的例子吗?二.尝试记录,探究新知1.有时候,这些相反的情况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组成了“相反意义的量”。
2.你们能帮老师把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快速、准确、清楚的记录下来吗?3.学生拿出白纸,选择自己喜欢的。
方式记录数据。
妈妈9月赚了1500元,10月亏了200元。
仓库昨天运出800千克货物,今天运进1690千克货物。
天气预报显示今天的最高气温为15摄氏度,最低气温为零下1摄氏度。
明明的体重增加了3.6千克,莉莉的体重减少了0.7千克。
4.交流讨论各种方法,并挑出哪种方法既快速又明了,而且数学味最浓。
板书这种方法的结果。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分清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通常把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的,另一种与它相反意义的量规定为负的。
5.认识正号、负号,学习正数负数,了解其读法和写法。
并判断正负号是否可以省略。
6.抓住一个数字-2,来研究到底为什么要用负数。
学生把你心中的—2用图画表达出来。
7.讨论0所在位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8.正数、负数及0在温度计上的分布如果加上箭头,这样的直线就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数轴了。
三.借助实例,解释应用1.生活中学生见过的负数2电梯中的正负数(出示“电梯按钮”幻灯片)看电梯的按钮,说—1和+1表示的含义、区别。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方案优秀4篇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方案优秀4篇认识负数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认识负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负数,感受负数的实际意义;会正确读写正、负数;初步感知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的关系;知道负数都小于零,正数都大于零。
2、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会用正负数的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多媒体出示沈阳大雪时的一幅照片)师:这是沈阳大雪时的一幅照片。
猜猜看,这时的气温可能是多少度?(指名口答)(评:以温度引入负数,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猜温度”既能服务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借助经验,自主探究1、认识温度计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借助温度计来测量温度。
(多媒体出示温度计图)你了解温度计吗?把你了解的情况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温度计上有两种计量单位:一种是摄氏度,一种是华氏度。
我国统一使用摄氏度。
师:[多媒体出示标有沈阳温度读数(零下20℃)的温度计]谁能读出图中沈阳的温度?说一说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指名口答)师:(多媒体依次出示读数为零下22℃、零下18℃的温度计图)这时的温度又是多少呢?你能说说是怎样看出来的吗?[评:认识温度计是本环节的教学要点,而正确地读出温度计所示的零下温度又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通过零下20℃、零下22℃、零下18℃的对比练习,既突出教学要点,又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2、教学例1。
(1)教学正、负数读写法谈话:同学们,咱们幅员辽阔,南方和北方在气温上有很大差异。
当沈阳还是千里冰封的世界时,南京和海口的气温又是多少呢?咱们一一下。
(多媒体出示三幅温度计图:沈阳零下20℃;南京0℃;海口零上20℃)师:从这几幅图中,你能看出南京和海口的气温吗?你能说说怎样看出来的吗?你还能得到哪些重要的数学信息?(小组讨论、指名汇报交流。
)师:沈阳和海口的气温一样吗?为什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这两个不同的温度吗?(学生记录后,展示、交流。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优秀4篇)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优秀4篇)《认识负数》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认识负数》是在学生系统地认识整数、小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负数的认识,使学生明白数不仅包括正的,还有负的,从而使学生对数的概念形成一个完善、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今后进一步认识负数打下基础。
在生活中,由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有时仅仅用已学过的数(即正数)已经不能明确地表达意思了,于是产生了负数。
学生在感知了负数的产生之后,由于生活经验,已经见过负数的存在,于是在这种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尤其是在温度中,深刻体会了负数的意义,从而为下节课系统认识正负数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生活中的负数之前,学生已经系统认识了整数和小数,并且对分数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知道这些已学过的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
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可能在某些地方已经知道了负数的存在。
基于这样的学习起点,本节课必须在学生认知冲突产生矛盾的前提下让学生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并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负数的意义。
同时在本节课上也应尽量通过数学思想的渗透,使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正、负数打下基础。
设计理念:一、注重体现数学知识形成的逻辑性。
新知的形成往往是在旧知的迁移或是与旧知产生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形成的。
本节课我就合理采用后者的呈现形式,让学生在记录一组信息时,强烈感受到仅仅用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能清楚地表示一对相反意义的量了,于是体会到了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并感受符号化的思想,体会到数学的简洁性。
同时通过生活经验的感知和内化,理解了负数的意义,又沟通了正数、0、负数三者之间的联系,使知识形成完整的结构。
这样的知识形成过程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符合数学知识和思维的逻辑性。
二、注重体现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的紧密性。
《新课标》中提出: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可见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有多重要。
本节课我先结合地震引出负数,再联系南方大雪灾,让学生在雪灾的场景中对比正、负数;还让学生举一举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负数,唤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认识负数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认识负数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够正确识别和表示负数。
2. 让学生掌握负数的运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负数运算。
3. 培养学生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负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2. 负数的运算方法(加法、减法、乘法、除法)3. 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负数的定义、表示方法以及运算方法。
2. 难点: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负数,理解负数。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合作中探讨负数的运算方法。
3. 采用多媒体教学法,生动形象地展示负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天气预报,引导学生发现气温低于零度时的表示方法,引出负数的概念。
2. 讲解负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讲解负数的意义,让学生掌握负数的表示方法。
3. 探究负数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负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方法。
4. 练习巩固:布置一些有关负数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的找零、计算温度变化等。
6.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辅导。
7.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负数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和家庭作业,评价学生对负数的定义、表示方法和运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注重评价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负数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 关注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
2.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练习。
3. 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认识负数(教案)

认识负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负数的概念,掌握正负数的概念;2、掌握负数的减法和加法;3、举一些简单的例子,让学生了解负数的应用,形成对负数的初步认识。
二、教学重点1、负数的概念;2、负数的加法和减法。
三、教学难点1、负数的概念;2、负数应用的初步认识。
四、教学过程【活动一】启发问题1、小学生有没有学过负数?你们知道什么是负数吗?【活动二】知识讲解1、引导孩子们进行对自然数和整数的认识;2、介绍负数的概述,引导孩子了解负数的有意义在何处;3、介绍负数减法和加法。
【活动三】例题训练先举个例子:假设你身上有3块钱,你却欠爷爷5块,你头上会有几块钱呢?分别用减法和加法方法来解决。
注意:此处加减法的讲解后面进行,此处只是鼓励孩子们思考,了解应用。
【活动四】各种方法演示1、演示用数轴的绘制负数运算方法。
2、演示负数的减法与加法。
【活动五】课后作业1、背诵几个数的快速表达。
2、完成练习题。
五、教学方法1、通过启发问题激发孩子们兴趣。
2、以节点为主要目标。
3、通过例题训练,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
4、通过各种方法演示,让孩子们形成完整的思维逻辑。
六、板书设计1、认识负数2、负数减法和加法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数和负数的认识得到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学生们对应用数的含义和应用数的方法也有了更深入和全面的认识。
同时还通过各种例题训练,培养了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
我认为今后教学中,我们将更加注重对应用数的讲解,使学生们了解更多应用数的概念和方法。
八、教学延伸1、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列出一系列与负数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们自己找出答案,帮助其更好的理解负数的应用。
2、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游戏,如负数填空、负数加减、负数数轴游戏等,让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加深对负数的理解。
3、教师可以将负数与数学中其他内容进行联系,如绝对值、小数、分数等,帮助学生们在学习中形成更完整、更广泛的数学知识网络。
九、教学效果通过此次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对负数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能够准确地表述负数的含义,并能够灵活运用数轴的绘制方法来表示、比较和运算负数。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认识负数》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认识负数》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课本第1—3页的例1、例2“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1—6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负数,能认、读、写负数。
学会用正数、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创造符号表示相反意义量的过程,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相继发展的符号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介绍古代中国对负数的.认识和使用情况,让学生体会到中国古代文明对数学发展的卓越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现实生活中认识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能够比较0、正数、负数的大小。
教具准备:温度计、图片教学过程:一、巧设问题,感知引入—引出负数1、热身游戏《截然相反》。
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语言,说一句相反的话。
比如:上—下,向前走2步—向后退2步,存入300元—取出300元等等。
2、在春节去爷爷家拜年时,爷爷给小明100元压岁钱,但在回家后,小明将这100元钱捐给了希望工程。
你能帮小明做一下压钱的账目记录吗?(引出正、负数数学史话)二、体验内化,探究新知—认识负数1、放映中央电视台某日的天气预报,观察上海、北京的气温图,掌握正负数的读法、写法。
小结:零上5摄氏度记作:+5℃零下5摄氏度记作:—5℃。
“+5”读作正五,是一个正数,+5也可以写作5;“—5”读作负五,是一个负数。
人们是利用什么工具来测量温度的呢(介绍温度计)?并让学生拨出上海5°c和北京—5°c,也就是零下5°c。
小结:(1)要在温度计上表示温度,首先要确定0°c的位置。
(2)温度中,0°c是区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零上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表示。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精选7篇)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精选7篇)认识负数教学设计精选篇1教学内容:课本第1-3页的例1、例2“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1-6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负数,能认、读、写负数。
学会用正数、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创造符号表示相反意义量的过程,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相继发展的符号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介绍古代中国对负数的认识和使用情况,让学生体会到中国古代文明对数学发展的卓越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现实生活中认识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能够比较0、正数、负数的大小。
教具准备:温度计、图片教学过程:一、巧设问题,感知引入—引出负数1、热身游戏《截然相反》。
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语言,说一句相反的话。
比如:上—下,向前走2步—向后退2步,存入300元—取出300元等等。
2、在春节去爷爷家拜年时,爷爷给小明100元压岁钱,但在回家后,小明将这100元钱捐给了希望工程。
你能帮小明做一下压钱的账目记录吗?(引出正、负数数学史话)二、体验内化,探究新知—认识负数1、放映中央电视台某日的天气预报,观察上海、北京的气温图,掌握正负数的读法、写法。
小结:零上5摄氏度记作:+5℃零下5摄氏度记作:-5℃。
“+5”读作正五,是一个正数,+5也可以写作5;“-5”读作负五,是一个负数。
人们是利用什么工具来测量温度的呢(介绍温度计)?并让学生拨出上海5°c和北京-5°c,也就是零下5°c。
小结:(1)要在温度计上表示温度,首先要确定0°c的位置。
(2)温度中,0°c是区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零上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表示。
(3)0是正负数的分界线,所以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三、回归生活,拓展应用—应用负数电梯中的正、负数:去五楼开会和到地下二楼,应各按那些键?海拔中的正、负数:(因为学生对海拔并不熟悉,所以先利用课件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海平面,什么是海拔高度等)让学生知道高于海平面用正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用负数表示。
认识负数教案优秀3篇

认识负数教案优秀3篇《认识负数》数学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负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
)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
(板书:相反。
)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课件播放图片。
)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二、教学新知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课件出示)。
①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③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1.8千克。
④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
(补充板书:相反意义的量。
)(2)尝试。
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3)展示交流。
……2.认识正、负数。
(1)引入正、负数。
谈话: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板书:+6-6),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绍: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六。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
“+”是正号。
像“+6”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椒江区云健小学丁丹娟【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第2~5页“负数”。
【教材分析】负数这个教学内容是学生“数”概念认识的一次拓展。
认数的范围从算术的数拓展到有理数,丰富了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
教材中没有出现正式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性第介绍了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
关于数轴的认识,书上也没有出现严格的数学定义,也是描述性的定义,只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在数轴上表示正数和0的经验,迁移类推到负数,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
【学情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数学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
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以往负数的教学安排在中学阶段,现在安排在六年级下册主要是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
今天将六年级下册的学习材料让四年级学生上,起点非常难把握。
根据简要的前测,发现四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负数有了少许的认识。
本节课,将从数据分类入手认识负数,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今后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理解正数、负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通过多元表征相反意义的量,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3. 感受正、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数形结合、一一对应思想。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的意义和“0”的内涵。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课件、学习纸【教学过程】课前游戏:师:我们先来玩个游戏,游戏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
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听明白了吗?课件出示:(1)白天(黑夜);(2)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3)电梯上升5层(电梯下降5层);(4)气温是零上15℃(气温是零下15℃);(5)在银行存入1000元(在银行取出1000元);(6)小红表现好加了10分(小红表现不好扣了10分);(7)商场赚了5200元(商场亏了5200元);(8)顺时针旋转90度(逆时针旋转90度)。
师:同学们的思维很活跃、反应很敏捷!真棒!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一、数据分类,认识负数1.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负数。
听说过负数吗?在哪听过?2.(指着黑板上贴着的数字)师:黑板上的这些数中,有负数吗?(板书:负数)谁能上来找出负数?(根据学生回答,把负数卡片贴在黑板左边)3. 师:从哪儿看出,它们都是负数?(生:因为他们前面都有个减号;因为他们前面都有个负号。
)4.师:在减法运算中,这是减号;而在负数中,它可不是减号,而是负号(板书:“-”负号)。
这些负数,你们会读吗?(板书:负二)(其余指名读,男女生读,全班齐读。
)5. 师: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有负数,必然会有——正数(板书:正数)。
剩下的这些数,你觉得哪些是正数?同桌之间先交流交流(指名说出:正数)。
6. 师:看来+2、+9.2、+137是正数,没有争议。
能说说理由吗?(生:因为它们都有正号)不是加号?(板书:“+”正号)你们能读出这三个正数吗?(板书:正二)(其余指名读,全班齐读。
)7. 师:看来,争论的焦点主要在4.5和100上了。
这两个数算什么呢?(生:我们觉得4.5、100不是正数,因为它们没有正号;生: 4.5和100虽然没有正号,但它们都比0大。
只要是比0大的,都是正数;生:其实,我们发现,正号写与不写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正号可以省略不写。
)8. 师:你能具体说说吗?(生:比如+2、+9.2、+137其实就是2、9.2、137,而4.5和100也可以写成+4.5和+100。
)(贴出数字卡片:2)9. 师:真好!既然正号可以省略(板书:“+”可以省略不写),那负号——(生:负号不能省!负号一省,就成正数了。
)(板书:“-” 不可以省略)10. 师:那“0”是什么?是负数吗?(生:不是)是正数吗?(生:也不是)11. 师:那“0”到底是什么?这个“0”我又应该放在哪里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分界点;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如果排排队,“0”比负数——大;“0”又比正数——小(板书:负数<0<正数)。
12. (出示空白卡片)师:我这儿还有一个数,能看出这个数吗?(不能)一般人当然看不出来,我告诉你,它比0小5,你们知道它是几吗?如果它和0之间相差2,它又是几呢?二、渗透反义,理解负数1. 师:你能在这个温度计上找到2℃和-2℃吗?(出示没有0刻度的温度计)2. 师:现在呢?(出示有0刻度的温度计)请在学习纸第一题的温度计上标出2℃和-2℃。
3. 师:温度计上有两个2℃,如何区分呢?(生:零上两格是2℃,零下两格是-2℃。
)4. 师:先找什么?再怎么找?0有什么作用?(0有分界的作用。
)5. 师:你知道2℃和-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课件出示:2℃表示零上2℃,-2℃表示零下2℃。
)学生一起读一读。
6. 师:-2℃的负号能去掉吗?(不能)为什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7. 师:虽然零上2℃和零下2℃距离0℃都是2℃,但加上一个数学符号就区别开来了,是不是很简洁呢?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出零上7℃和零下7℃吗?零上13℃和零下13℃呢?你有什么发现?(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那0呢?(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0……分界点(结冰点))8.师:如果将温度计倒过来变成这样的一条数轴,你还能找到刚才我们说的-2吗?2呢?怎么看出来的?(小结:为了研究方便,数学上通常把0的右边规定为正,用箭头做个记号。
)9. 师:你还能在数轴上找到这样几个数吗?(课件出示:+3、-3、8、-8、+2.5、-2.5、6和-6)(学生独立尝试,指名一生上台板眼,师巡视指导)10. 师:+3是怎么找的?(往0的右边数3格)-3呢?(往0的左边数3格)他们和0的距离都是——3格。
6和3比,离0越来越——远了,那-6呢?(离0也越来越远了)如果右边这里是+10,左边一定会有?(-10)右边有个+100?(左边有个-100)左边有个-1000?(右边有个+1000)左边有个-20000?(右边有个+20000)你有什么想法?(这些数都是一对一对的;直线上有这么多的正数,就会有这么多的负数和它对应。
)11. 师:往右看,能看到终点吗?(不能)为什么?(因为没有最大的数)那么往左看,能看到终点吗?(也不能)左右两边都没有终点,但是数轴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它很孤单,是谁?再一次说明?(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2. 师:这条数轴上的2和-2除了可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还能表示其他的什么吗?(地上2层和地下2层,多了2和少了2,赚了2和亏了2……)零上和零下,地上和地下,多了和少了,每组的意义都是相反的,这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2和-2表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
(板书:两种相反意义的量)13. 师:下面的这些数你能理解吗?(课件出示:电梯按钮、存折、试卷等)14. 师:以前的学习中,当测量中无法用整数表示时,我们就认识了分数和小数,现在有一组相反意义的量,一个量用以前学过的正数来表示,那么与它相反意义的另一个量就需要用一种新的数——负数来表示。
三、联系生活,凸显“0”的内涵1. 师:下面这些相反意义的量,你能用正数或负数记录下来吗?课件出示:(1)一年级转入3人记作+3人,二年级转出3人记作()人。
(2)妈妈把车停在商场地下1楼记作-1楼,再到地上4楼买衣服,记作()楼。
(3)一个人体重增加1.5千克记作+1.5千克,体重减轻0.8千克记作()千克。
(4)向东走10米记作()米,那么向西走15米记作()米。
A.独立完成;B.集体校对,最后1小题,学生可能会出现相反的记法。
C.讨论交流:最后1题两种不同的记录方法谁是对的?(两种都是对的)D.师小结:只要规定合理,两种都是可以的。
看来规定哪个为正是非常重要的。
E.师:像这样两个表示相反意义的量,你还能说出一对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1)(课件出示图片)师:规定是什么?(海平面高度看作是0米。
)(2)(完成相关练习)师:高于海平面为正,低于海平面为负,那0呢?(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3. (1)师:既然有规定,如果-2这样表示:思思数学考试成绩可表示为-2分。
你觉得可能吗?(不可能,考试成绩不可能是负数;可能是离满分还差2分;可能比达标分少了2分……)(2)师:给你个信息,四(3)班同学数学平均成绩是95.5分(课件出示)。
你知道了什么?(以四(3)班数学平均成绩为标准,记作0分,那么思思的考试成绩可表示为-2分)你知道思思考了几分吗?(93.5分)如果以90分为标准呢?(+3.5分)(3)师:同样是思思的成绩,怎么一会儿用正数表示,一会儿用负数表示,你有什么想法?(4)师:看来以谁为“0”作标准非常重要。
(5)分别出示三条数轴,变化“0”的位置,“-2”和“2”分别在哪里?4. 师:好一个变化多端的“0”啊!“0”变化了,就会引起正、负的变化。
四、课堂总结,回顾历史1. 师:学到这儿,你觉得你了解负数了吗?2. 结合介绍负数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