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阅读专题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名著阅读》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名著阅读》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名著阅读》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部编版八年上册指定阅读应考的名著1.《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斯诺)2.《昆虫记》(作者:法布尔)二、实战过关练习(一)《红星照耀中国》本书(原名《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由于斯诺在西北红色区域的冒险中引起的激情和对中国人民的热爱,他用了后半生的几乎全部精力,对中国问题作继续的探索和报道。

《西行漫记》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该书不断地再版和重印,教育了千百万读者和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使它成为享有盛誉,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

一、简答题1、苏维埃政府对农民最有重要意义四项举措:【答案】重新分配土地,取消高利贷,取消苛捐杂税,消灭特权阶级。

2、在来到中国进行国际援助的众多国际友人中最杰出的三位美国记者是谁?他们记录中国历史的著作是什么?【答案】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尼姆威尔斯《续西行漫记》,哈里森福尔曼《北行漫记》。

3、毛泽东认为中国人民能够消耗和打败日本军队的三个条件是什么?【答案】一,中国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全世界结成反日统一战线;第三,目前在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下受苦的被压迫各国人民采取革命行动。

4、简要叙述红军长征的经过。

【答案】红军一共爬过 18 座山脉,渡过 24 条河流,经过 12 个省份,占领过 62 座大小城市,突破 10 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开进和顺利穿过 6 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

5、简述《西行漫记》一书中斯诺的彭德怀印象?【答案】①乐观、豁达、勇敢的精神品质。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名著阅读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名著阅读

专项复习八:名著阅读(一)《红星照耀中国》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国人______(人名),题目中“红星”象征着__________。

2.《红星照耀中国》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和朱德是其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3.《红星照耀中国》是按照___________顺序编排的,记录了作者的行程见闻。

在叙事中,作者使用第__________人称,将自己的感受融入书中,增加了真实感。

4.埃德加·斯诺及其夫人海伦都曾在不同场合承认,《红星照耀中国》的诞生是与两个中国人有关的,这两个中国人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5.红军在井冈山运动时期采取的四个口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红军”正式定名是在1928年,它的全称是____________,其前身是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的____________。

7.“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中的“大迁移”是指()A.国民革命军北伐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8.《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斯诺可能报道了()A.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C.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胜利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9.阅读下列选段,回答问题。

我看到有许多人都已饿得半死,我知道那个人的米仓里有一万担大米,可是他却一点也不肯帮穷人的忙。

我生气起来,便带领农民攻打他的家,他们把他的存粮都运走了。

我事后想起来也不知自己为什么这样做。

我只知道,他应该把米卖给穷人,要是不卖,他们把米拿走是应该的。

期末专项复习:名著导读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期末专项复习:名著导读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名著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阅读下面节选自法布尔《昆虫记》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五月的上半月刚过,豌豆象的尖兵已到,它们在长有蝴蝶般白翅膀的豌豆花上安营扎寨。

过些时日,豌豆象产妇就把卵托付给了新生豆荚。

一个幼虫得有一粒豌豆,这是必需的定量,但豌豆象妈妈在一个豆荚上产下的卵总是超量,而且常常是大大超过可食的豌豆粒的数量。

一粒豆子上总有五到八个卵,有时甚至有十个。

真是僧多粥少!是什么原因让豌豆象妈妈昏头昏脑地把孩子生在缺粮的地方?不少昆虫妈妈用大量产卵的办法来抵消意外死亡的损失,以保持平衡,但豌豆象也许不是这样的。

1.下列与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语言风格不一致的一项是()A.尖腹蜂这个冒失鬼遇上隧蜂看门人,受到严厉惩戒,赶忙溜之大吉。

B.萤火虫在对蜗牛施行麻醉手术时,动作麻利,快如闪电,立竿见影。

C.小蝎体色在这时呈现,肚腹和尾巴染上金黄,钳子是晶莹的琥珀色。

D.马经常光顾我家,它们飞到饭桌上,尝尝桌上的葡萄是否熟透了。

2.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为不断扩大“一带一路”的国际感召力,努力塑造可信、可敬的中国形象,八(1)班拟开展“红色故事大家讲”活动,小语同学选取了以下内容参与演讲。

【片段一】他的相貌并不动人,身材矮胖,但有铁一般的臂膀和腿。

他的衣、食、住都同士兵一样,共尝士兵们的艰苦,早年往往赤脚走路。

他喜欢在军营里散步,跟士兵们坐在一起,说故事,同他们玩耍。

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也不错。

【片段二】在体育上他是很活泼的,很好的骑手,这一半因为他是一个不吸烟者和节欲者。

有一天在红军第二师演习的时候,我们必须要爬一座很高峻的山。

“跑上山顶去!”他突然这样对我和他的气喘着的总部人员喊着。

他像一个兔子一样地跳着跑开了,到山顶的时候他远超过了我们一行人。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中考《八年级上册名著阅读》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中考《八年级上册名著阅读》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

八上名著阅读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考对名著阅读的考查重点与基本题型。

2.掌握答题方法。

3.积累八上名著相关知识,应对考试。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名著阅读中的答题方法。

积累名著相关知识。

三、教学方法:交流讨论法,总结归纳法,思维导图法。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考纲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本节课的名著阅读复习主要是应对第6题题型。

利用周末完成七下名著阅读的复习、整理,为下阶段名著的文段阅读训练作铺垫。

五、教学过程:引入授课: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形式多样的名著阅读题。

(一)名著阅读考题类型:题型:主观题和知识识记类客观题考点:1. 文学常识2. 作品主体内容概括、作品的思想意义3. 主要人物与相对应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14. 个性化阅读的感受和对作品或人物的评价5、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二)名著阅读题答题模版1.概述类题目:筛选信息;抓住要点;组织语言。

2.仿写类题目:内容一致;修辞一致;结构一致;立意一致。

3.点评类题目:表观点,举例子,作分析。

特别提醒:注意审题。

(三)我们还要做什么?复习名著内容,应对中考。

指引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对七下名著进行归纳和整理。

(四)布置作业:1. 复习八上名著。

2. 结合语文课本、手上的名著,归纳整理,完成表格。

23。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第6单元 名著阅读1 专题一 《朝花夕拾》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第6单元 名著阅读1 专题一 《朝花夕拾》

专题一《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名著导读作家作品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小说之父,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少年时代在家塾学习诗书经传,喜欢野史杂录和民间绘画艺术。

1898年就读于洋务派创办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数月后重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路矿学堂,开始接触新学。

1902年到日本留学。

1909年夏回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

辛亥革命后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

1911年用文言写了第一篇小说《怀旧》,思想特色和艺术风格,都与后来小说相同,捷克学者普实克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

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朝花夕拾》是一本内容丰富的散文集,堪称散文中的经典之作。

它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通过深入鲁迅先生的心灵世界,从而了解鲁迅先生的深刻思想。

阅读提要《朝花夕拾》是一本内容丰富的散文集,作者在以儿童的目光追忆往昔的同时,又以成年人的眼光来做出新的评论,提供了一个关于风俗、琐事和人物美丑的价值观念。

《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偶时嗷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阿长与<山海经>》——记叙了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她赠送给“我”《山海经》之举使“我”对她充满尊敬和感激之情。

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五 名著阅读作业

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五 名著阅读作业

②示例:“长征”以严肃的历史责任感记述了长征这一
人类历史上的惊人壮举。作者通过采访、实地调查等
方法,以客观、真实的态度叙述历史。红军转移的浩
大场面,在作品中得到真实而翔实的再现,令人震动
和感慨。同时作者特别讲究挖掘与披露众多生动细节
Hale Waihona Puke ,注重对历史事件中人物心理活动的描摹和对历史环
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的渲染,表现了那一群人
人教山西 八年级上
专题五 名著阅读
习题链接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红星照耀中国》 1 见习题 2 见习题
《昆虫记》
5 见习题 6 见习题
答案显示
3 见习题 4 见习题
7 见习题
期末专题训练
《红星照耀中国》
1. 1937年,美国作家__埃__德__加__·_斯__诺__的《红星照耀中国》 在英国一经问世,立即轰动世界,畅销海内外,并多次 翻译再版。从此,西方人才开始了解___中__国__共__产__党__人的 真实生活。
返回
6.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题。 农夫们看见它半身直起,立在太阳灼烧的青草上,
态度很庄严,宽阔的、轻纱般的薄翼,如面膜似的拖曳 着,前腿形状如臂,伸向半空,好像是在祈祷。在无知 识的农夫看来,它好像是一个女尼,所以后来,就有人 称呼它为祈祷的螳螂了。
(1)本段文字选自法国昆虫学家_法__布__尔___(人名)的《昆虫 记》。
角度二:
举例:
示例一:语言之美——作品语言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 充满了盎然的情趣。 把蟋蟀的住宅比喻为“家”,生动形 象;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就像一个人在精心设计自己的住 房,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 示例二:人文之美——作品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 作品中将蟋蟀拟人化,从蟋蟀身上理解人的精神品质。比如 蟋蟀的洞穴会随天气的变冷和身体的长大而加大加深,告诉 我们生活中要学会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改变。

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专题三:名著阅读

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专题三:名著阅读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你发现他们成为“红小鬼”后有 了哪些变化? 变化:①生活方面:他们能吃饱,有衣穿,不再 遭受剥削和虐待。②精神方面:愉快(开心),生气勃勃, 有人的尊严(自尊心)。
二、《昆虫记》阅读练习
7. 《昆虫记》又名《__昆__虫__物__语____》或《_昆__虫__学__札__记___》, 被雨果誉为“__昆__虫__的__史__诗____________”。
___小__甲__虫_____“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 碎了心”;等等。
12.请阅读下面选段,然后答题。 红蚂蚁会去偷别人的小孩来侍候自己的家庭。它们
抢劫邻居不同种类的蚂蚁,把别人的蛹运到自己窝里。 不久后,小生命从蛹里出来,新生的异族就成为它们家 中积极干活的佣人。 (1)选段出自____法____国著名__昆__虫____学家法布尔的
专题三 名著阅读
一、《红星照耀中国》阅读练习
1. 《红星照耀中国》真实记录了__1_9_3_6_年__6_月__至__1_0_月___(时间段) 在中国__西__北__革__命__根__据__地____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 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 袖、红军将领的情况。_毛__泽__东__和__周__恩__来___是斯诺笔下最具 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 A) A.法国 法布尔 C.英国 笛福
B.法国 儒勒•凡尔纳 D.丹麦 安徒生
10. 下列关于《昆虫记》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昆虫记》是一部科普作品,堪称“科学与文学完 美结合的典范”,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 自然万物的赞美,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 B.这部作品的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他足足花 了三十年时间写成这本巨著,罗曼•罗兰称他是 “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

2019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阅读试题(有答案)

2019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阅读试题(有答案)

2019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阅读试题(有答案)【精品】2019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阅读试题(有答案)8年上册名著阅读专题(有答案)XXX、《红星照耀中国》(一)XXX在第五次战役中对红军发动了大约九十万军队,其中也许有四十万——约三百六十个团——实际参加了赣闽苏区的战争和对付鄂豫皖苏区的红军。

但是江西是整个战役的枢纽。

红军在这里能够动员一共十八万正规军,包括所有后备师,它还有大约二十万游击队和XXX,但是全的XXX中制造的。

XXX采取了新战略,充分利用他的最大有利条件——优势资源、技术装备、外面世界的无限供应(红军却同外面世界隔绝)机械化战术,一支现代化空军,可以飞航的作战飞机近四百架。

红军缴获了少数几架XXX的飞机,他们也有三、四个飞行员,但是他们缺乏汽油、炸弹、机工。

过去经验证明,进犯红区,企图以优势兵力突袭攻占,结果要遭到惨败,XXX现在改用新的战略,把他大部分军队包围“匪军”,对他们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

因此,这基本上是一场消耗战。

1.文段选自《》,作者是美国战地记者_________________。

2.红军在第一次反“围歼”时取得了宏大的胜利,这要归功于红军在反“围歼”前创造了哪些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简要说说红军在第五次反“围歼”中失败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中国采用游击战的主要原因,”XXX开始说,“是因为经济破产,特别是农村破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阅读专题
《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
1.《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国昆虫学家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

2. 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却只能在阳光下活五个多星期;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精确地“剪”下大小适当的圆叶来做巢穴的盖子。

3.法布尔一反常规,用和的方法来研究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

这种敬畏生命的情怀,给《昆虫记》这部科学著作注入了灵魂和生气,使之成为“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鲁迅语)。

4.《昆虫记》的魅力还源于高超的写作技巧。

它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还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的世界,读来情趣盎然。

在作者的笔下,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咬伤的小麻雀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的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5.《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的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之美誉。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
1. 国记者深入延安,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

2.《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首先在于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和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他还搜集了大量有关的第一手资料,首次向全世界全面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


3. 《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还在于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