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角法:运筹学表上作业法初始基可行解的确定

合集下载

运输问题 表上作业法

运输问题 表上作业法

A B C 销量( 销量(bj)
第一步:从表4 中找出最小运价“1”, 第一步:从表4-1中找出最小运价“1”, 最小运 价所确定的供应关系为( ),在 价所确定的供应关系为(B,甲),在(B,甲) 的交叉格处填上“3”,形成表4 的交叉格处填上“3”,形成表4-2;将运价表的 甲列运价划去得表4 甲列运价划去得表4-3.
8.伏格尔法 8.伏格尔法
伏格尔法的基本步骤: 伏格尔法的基本步骤: 1.计算每行、列两个最小运价的差; 1.计算每行、列两个最小运价的差; 计算每行 2.找出最大差所在的行或列 找出最大差所在的行或列; 2.找出最大差所在的行或列; 3.找出该行或列的最小运价 确定供求关系, 找出该行或列的最小运价, 3.找出该行或列的最小运价,确定供求关系,最大量 的供应 ; 4.划掉已满足要求的行或 4.划掉已满足要求的行或 (和) 列,如果需要同时划 去行和列, 去行和列,必须要在该行或列的任意位置填个 0”; “0”; 5.在剩余的运价表中重复1~4步 在剩余的运价表中重复1~4 5.在剩余的运价表中重复1~4步,直到得到初始基可 行解。 行解。
2.表上作业法与单纯形法的关系 2.表上作业法与单纯形法的关系
表上作业法中的最小元素法和伏格尔法实质 上是在求单纯形表中的初始基可行解; 上是在求单纯形表中的初始基可行解; 表上作业法中的“位势法” 表上作业法中的“位势法”实质上是在求单 纯形表中的检验数; 纯形表中的检验数; 调运方案表中数字格的数实质上就是单纯形 法中基变量的值; 法中基变量的值; 调运方案表上的“闭回路法” 调运方案表上的“闭回路法”实质上是在做 单纯形表上的换基迭代。 单纯形表上的换基迭代。
甲 A B C 销量( 销量(bj) 表4-14 A B C
两最小元素之差

运输问题-初始基可行解的确定

运输问题-初始基可行解的确定
销地 产地
B1
4
B2
12
B3
4 3
B4
11 9 6 14
产 量
A1 A2
A3
销 量
8
2
8
10
16
10
② ④
6
8 5
4
11
x32
22
48
8

14 6 ③
12 8
表 3-2
销地 产地
B1
4
B2
12
B3
4 3
B4
11 9 6
产 量
A1 A2
A3
销 量
8
2
8
10
16
10
② ④
6
8 5 14 6 ① ③
4
11 12 8 ⑤ 14
表上作业法
计算步骤: 1、给出初始方案 2、检验是否最优 3、调整调运方案 , Go to 2
一、给出运输问题的初始可行解(初始调运方案) 下面介绍三种常用的方法。
最小元素法 西北角法 沃格尔(Vogel)法
1。最小元素法 思想:优先满足运价(或运距)最小的供销业务。
表 3-2
销地 产地
B1
11
产 量
1
2
3
A1 A2
16 9 10
0 0 1 1 1 2
A3
销 量 列 罚 数
6
8
22 48
14
8 2 2 14 5
14 6
3 3
1 2 3
销 地 产地
行罚数
B1
4
B2
12 10 5
B3 4 3 11 12 1 1 1
B4
11

2014运筹学-03-2表上作业法

2014运筹学-03-2表上作业法

销地
B3 3 x14 8 B4 10
供应
7 4
需求
3
6
5
6
20
元素差额法(VAM法) 例 设有A1, A2和A3的产品需要运到B1, B2, B3 . 元素差额法是在最小元素法的基础上改进的 和 B4四个销地,求如何调运使总运费最少? 在确定产销关系时,不从最小元素开始,而 从运输表中各行各列的最小元素和次小元素 产地 销地 供应 B1 B2 B3. B4 之间的差额来确定产销关系
2
5
×
3 差 额
3
8
4
4
×
6
2 1
1
1 5
2 8
3 2
初始调运方案为
2 3 5 9 7 1 2 5 4 3 2 4 88
作业: 用元素差额法求解下列问题的调运方案
产地
B1 A1 x11 A2 x21 A3 x31 7 x32 1 x22 4 x33 3 x12 9 x23 10 x34 B2 11 x13 2 x24 5 9
初始总运费为
5 9 4 7 3 1 2 2 3 4 4 2 100
作业: 用最小元素法求解下列问题的调运方案
产地
B1 A1 x11 A2 x21 A3 x31 7 x32 1 x22 4 x33 3 x12 9 x23 10 x34 B2 11 x13 2 x24 5 9
供 应
9 9-3 9-3-6 5 5-2 5-2-3 7 7-1 21
3
A2 A3 需求
1
6-6 6
初始调运的运费为
3 2 6 9 2 3 3 4 1 2 6 5 110

管理运筹学之第七章 运输问题

管理运筹学之第七章 运输问题

2、判断是否最优;——闭回路法、位势法
3、若不是最优,进行调整,直到找到最优解。
例:某公司有三个生产厂商和四个销售公司,运价,产量, 销量如下表: 运
销 地
B1
3 1 7 3
B2
11 9 4 6
B3
3 2 10 5
B4
10 8 5 6
产量
7 4 9 20|20



A1 A2 A3
销量
1、确定初始基本可行解——西北角法 运
目标函数:
min f
c
i 1 j 1
m
n
ij
x ij
约束条件:

j 1 n
x ij s i ( i 1, 2 ,..., m ) x ij d j ( j 1, 2 ,..., n )

i 1
m
x ij 0
注意:
运输问题可能的一些变化:
1、目标函数是求最大值。如运输公司要求营业额最大化。
销 地
B1 2 10 7 2
B2 11 3 8 3
B3 3 5 1 4
B4 4 9 2 6
D 0 0 0 4
产量 7 5 7 19
A1 A2 A3 销量
例:有三个地方B1、B2、B3 分别需要煤3000、1000、2000吨, 由A1,A2两个地方来供应,其供应量分别为4000,1500吨,其 运价如下表:
1 广州
2 大连
解:Xij表示从I到j的运输量。
min f 2 x13 3 x14 3 x 23 x 24 2 x 35 6 x 36 4 x 45 3 x 37 6 x 38 4 x 46 6 x 47 5 x 48 4 x 28

运筹学【运输问题】考研必备

运筹学【运输问题】考研必备

22
13
12 0
最小元素法(2)
1 6 1 8 2 5 3 22 9 4 7
2 5
3 3
4 14 1
132 712来自10 62715
19 13 12 0 13 0
最小元素法(3)
1 6 1 8 2 5 3 22 9 4 7
2 5
3 3
4 14 1
13
2 7
13
10
12
6
27
2
19 13 0 12 0 13 0
解: 西北角法
销地 产地
B1 6 4 7 2
B2 5 4 6 4
B3 3 7 5 3
B4 4 5 8 4
产量
A1 A2 A3
销量
4 6 3 13
(1) 从图的西北角开始, 填入a1与b1较小的值,b1=2, 即从A1运 给B1(2吨)B1已满足, 划去b1列, 并将a1=4-2=2
销地 产地
B1 26 4 7 2-2
例2
供应地 运价 销售地 1 a1=14 供 应 量 1 6 7 5
b1=22
a2=27
2
a3=19
3
3 8 4 2 7 5 9 10 6
2
b2=13
销 售 量
3
b3=12
4
b4=13
解:
初始基础可行解—最小元素法(1)
1 1 6 7
2 5
3 3
4 14
2
8
4
2
7
27
15
12
3 5 9 10 6 19 13
如何调运产品才能使总运费最小?
销地 产地
B1 6 4 7 2
B2 5 4 6 4

第二节运输问题求解表上作业法

第二节运输问题求解表上作业法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当某个非 基变量增加一个单位时,有若干个基变 量的取值受其影响。
22
这样,利用单位产品变化(运输的 单位费用)可计算出它们对目标函数的 综合影响,称这个综合影响为该非基变 量对应的检验数。
上面计算的两个非基变量的检验数
为 24 = -1,22 = 1。
闭回路方法原理就是通过寻找闭回路 来找到非基变量的检验数。
表4-11 初始基本可行解及检验数
销地
B1
B2
B3
B4
产地
A1
3
11
3
10
[1] [2]
4
3
A2
1
9
2
8
3 [1]
1 [-1]
A3
7
4
10
5
[10]
6 [12]
3
销量
3
6
5
6
产量 7 4 9
20(产销平衡)
25
显然,当所有非基变量的检验数 均大于或等于零时,现行的调运方案就 是最优方案,因为此时对现行方案作任 何调整都将导致总的运输费用增加。
mn
Min f = cij xij
i=1 j=1
n
s.t.

j=1
xij
si
i = 1,2,…,m
m
xij =dj j = 1,2,…,n
i=1
xij≥0(i=1,2,…,m;j=1,2,…,n)
40
2.运输问题求解
—表上作业法
只要在模型中的产量限制约束(前m
个不等式约束)中引入m个松弛变量 xin+1 i= 1,2,…,m 即可,变为:
第二节 运输问题求解 —表上作业法

运筹学第三章 运输问题

运筹学第三章 运输问题
则称该运输问题为产销平衡问题;否则,称 产销不平衡。首先讨论产销平衡问题。
8
1.运输问题模型及有关概念
表4-3 运输问题数据表
销地
产地
A1 A2

Am
销量
B1 B2 … Bn
c11
c12 … c1n
c21
c22 … c2n
┇ ┇ ┇┇
cm1
cm2 … cmn
b1
b2 … bn
产量
a1 a2

am
设 xij 为从产地 Ai 运往销地 Bj 的运
式(4-8)中的变量称为这个闭回路的顶点。
22
1.运输问题模型及有关概念
例如,x13, x16, x36, x34, x24, x23 ; x23, x53, x55, x45, x41, x21 ; x11, x14, x34, x31等都是闭回路。
若把闭回路的各变量格看作节点, 在表中可以画出如下形式的闭回路:
得到下列运输量表:
4
1.运输问题模型及有关概念
Min Z s.t.
= 6x11+4x12+6x13+6x21+5x22+5x23 x11+ x12 + x13 = 200
x21 + x22+ x23 = 300
x11 + x21 = 150
x12 + x22 = 150
x13 + x23 = 200
2.每列只有两个 1,其余为 0,分别 表示只有一个产地和一个销地被使用。
7
1.运输问题模型及有关概念
一般运输问题的线性规划模型及求解思路
一般运输问题的提法:
假设 A1, A2,…,Am 表示某物资的m个 产地;B1,B2,…,Bn 表示某物资的n个销地; ai表示产地 Ai 的产量;bj 表示销地 Bj 的 销量;cij 表示把物资从产地 Ai 运往销地 Bj 的单位运价(表4-3)。如果 a1 + a2 + … + am = b1 + b2 + … + bn

运筹学-表上作业法

运筹学-表上作业法

B1
B2
B3
B4
产量
A1 3
11
3 4 10 3 7
A2 1 3 9
2 18
4
A3 7
4 6 10
5 39
销量
3
6
5
6
Z=4×3+3×10+3×1+1×2+6×4+3×5=86
13
2.确定初始基本可行解
为保证基变量的个数有m+n-1个, 注意:
❖1、每次填完数,只能划去一行或一列,只 有最后一个格子例外。
B1
B2
11 = 1
3
12 = 2 22= 1
B3
B4
4
3
1
24 = -1
31 = 10
6
33 = 12
3
3
6
5
6
产量 7 4 9
❖最优标准:所有检验数ij ≥0
27
3.最优性检验 ❖2、位势法
❖ 闭回路法的缺点:当变量个数较多时,寻找闭回路以及计算 两方面都容易出错。
位势法检验步骤:
❖ 1)设产地Ai对应的位势量为ui ,销地Bj对应的位势量为vj; ❖ 2势)U由i ,ijV=Cj ,ij-(即UCii+j-V(j)Ui,+利V用j)对=基0,变令量U而1=言0;有ij=0,计算位 ❖ 3)再由ij=Cij-(Ui+Vj)计算非基变量的检验数ij
❖2、用最小元素法时,可能会出现基变量个 数还差两个以上但只剩下一行或一列的情 况,此时不能将剩下行或列按空格划掉, 应在剩下的空格中标上0。(退化的基本可 行解)
14
2.确定初始基本可行解
B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筹学》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P79例1,表上作业法,运用西北角法确定初始基可行解。

西北角法是从西北角(左上角)格开始,在格内的右下角标上允许取得的最大数;然后按行(列)标下一格的数;若某行(列)的产量(销量)已满足,则把该行(列)的其他格划去;如此进行下去,直至得到一个基本可行解的方法。

西北角法的例子:P79例1
从表1中可知,总的产量=总的销量,故产销是平衡的。

第一步:列出运价表和调运物资平衡表。

运用表上作业法时,首先要列出被调运物资的运价表和供需平衡表(简称平衡表),如表1,2所示。

第二步:编制初始调运方案。

首先在表2的西北角方格(即左上角方格,对应变量x11),尽可能取最大值:
x
=min{3,7}=3
11
将数值3填入该方格(见表3)。

由此可见x21,x31必须为0,即第一列其他各方格都不能取非零值,划去第一列。

在剩下的方格中,找出其西北角方格x12,x
=min{6,7-3}=4
12
将4填入它所对应方格,第一行饱和,划去该行。

再找西北角方格x22,
x
=min{6-4,4}=2
22
将2填入x22所对应方格,于是第二列饱和,划去该列。

继续寻找西北方格为x23,
x
=min{5,4-2}=2
23
将2填入x23所对应方格,第二行饱和,划去该行。

剩下方格的西北角方格为x33,
x
3=min{5-2,9}=3
3
将3填入x33所对应方格,第三列饱和,划去该列。

最后剩下x34方格,取x34 = 6。

这样我们就找到了m+n-1=3+5-1=7个基变量,它们为:x11= 3,x12= 4,x22 = 2,x23 = 2,x33 = 3,x34 = 6。

显然它们用折线连接后不形成闭回路。

这就是西北角法所找初始基可行解,所对应的目标值为:
2×200+1×250+3×150+1×150+3×250+3×300+4×200=4000
我们找到的初始基可行解可通过各行方格中数值之和是否等于产量,各列方格中数值之和是否等于销量来简单验证。

利用西北角法找初始基可行解简单可行,但也存在问题。

例如在表3中可见c
= 4,单价高于该行其他各方格,最简单想法是单价小的情况下多运些货物,35
这样总运费会更小些,最小元素法就改进了西北角法的缺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