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声叠韵诗

合集下载

PPT《关雎》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详解(《诗经》简介,双声、叠韵,重叠词)

PPT《关雎》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详解(《诗经》简介,双声、叠韵,重叠词)

男 女 恋 爱
全诗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 韵和重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 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
语 言 优 美
《关雎》的内容其实很单纯,是写一个“君子”对 “淑女”的追求。
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 着觉;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 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
理 想 婚 姻
古之儒者重视夫妇之德,有其很深的道理。 在第一层意义上说,家庭是社会组织的基 本单元,在古代,这一基本单元的和谐稳定对 于整个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意义至为重大。
和 谐 稳 定
在第二层意义上,所谓“夫妇之德”,实际兼指 有关男女问题的一切方面。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礼运》), 孔子也知道这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饮食之欲比较 简单(当然首先要有饭吃),而男女之欲引起的情绪 活动要复杂、活跃、强烈得多,它对生活规范、社会 秩序的潜在危险也大得多。所以一切克制、一切修养, 都首先要从男女之欲开始。
追 求
窈窈窕窕淑淑女女,,钟钟鼓鼓乐乐之之。。
看谁背得快 1.分章背诵,每章读3遍,背1遍
2.抓住主人公的思想变化: 爱慕——相思——追求
3.抓住诗歌的语言特点: 复沓(重章叠句)
《国风·周南·关雎》这首短小的诗篇,在中国 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它是《诗经》的第一 篇,而《诗经》是中国文学最古老的典籍。
虽然从性质上判断,一些神话故事产生的年代 应该还要早些,但作为书面记载,却是较迟的事情。
所以差不多可以说,一翻开中国文学的历史,歌。此诗 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
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 陪君子的联想。
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 对女子疯狂地相思与追求。

双声叠韵在诗词中的运用及其韵脚问题

双声叠韵在诗词中的运用及其韵脚问题

双声叠韵在诗词中的运用及其韵脚问题在我以前写过的诗歌格律的作文里,我早已说过了什么是双声与叠韵的问题。

那么现在我们回顾一下:双声就是两个字同声母,叠韵就是两个字同韵母且声调一致。

当然也有非双声、非叠韵,那就是不完全相同,甚至是相近的。

对于这个,我也没搞懂,下面会有非双声与叠韵的词语出现,请留意就是了。

现在我们看看双声的词汇有哪些:丁(dīnɡ)当(dānɡ)、淋(lín)漓(lí)、辗(zhǎn) 转(zhuǎn)、颠(diān) 倒(dǎo)、踌(chóu) 躇(chú)、踟(chí) 蹰(chú)、鸳(yuān) 鸯(yānɡ)、参(cēn)差(cī)、蟋(xī) 蟀(shuài)、嗫(niè) 嚅(rú)(这两个是非双声)等等,不一列举。

叠韵的有:惨(cǎn)淡(dàn)、人(rén)生(shēnɡ)、婆(pó)娑(suō)逍(xiāo) 遥(yáo)、猖(chānɡ) 狂(kuánɡ)、优(yōu) 游(yóu)、蹉(cuō) 跎(tuó)、逡(qūn) 巡(xún)、依(yī)稀(xī)彷(pánɡ) 徨(huánɡ)、徘(pái) 徊(huái)、绸(chóu) 缪(móu)、其中加粗的颜色字体就是非叠韵。

另外,我们也要知道一点,叠韵的“韵”一般也不计较韵头。

如婆娑里,我们只算o,,惨淡里,我们只看n。

等等。

那么什么是韵头?就是把韵母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韵头、韵腹、韵尾。

我们拿上面的例子举证,彷徨的“徨”huang拼音里的u就是韵头,韵腹是a,韵尾就是ng。

有人会疑问了,为什么不说p,这是声母啊。

在吕叔湘先生撰写的《语文常谈》一书里,他已经将这些分门别类了。

古汉语通论 双声叠韵

古汉语通论 双声叠韵

分化成两类的,首先是照穿床审禅 四个字母,其中一类接近精清从心, 是齿音;另一类接近端透定泥,是 舌音。 唐宋以后的喻母在上古也分为两类: 一类与匣母相同,另一类接近定母。
《诗经· 周南· 关雎》:“参差荇菜,左 右流之。”朱熹注:“参差,长短不 齐之貌。” 这种词,古人称为“连绵字”。连绵 字虽然也有不属于双声叠韵的(如浩 荡、滂沱),但是,属于双声叠韵的 连绵字占绝大多数。
?知识在今天是叠韵在上古却不是识字属有韵尾k的职部知字却属没有韵尾k的支部今天的广州话反映这种情况
第六单元 古汉语通论
第十六节 双声叠韵
什么是双声叠韵呢? 所谓双声,指的是两个字的声母相同。 所谓叠韵,指的是两个字的韵(不是 韵母)相同。 例如,在现代汉语里,“珍珠”是双 声,因为“珍”和“珠”的声母都是 zh;“光芒”是叠韵,因为“光”和 “芒”的韵都是ɑnɡ(韵头不同也算 叠韵)。
还有一些经常用在一起的同义词 或近义词也往往有双声叠韵的关 系。例如: 双声:玄黄、说怿、洒埽(同 “掃”)、饥馑、亲戚、妻妾、 肯綮 叠韵:涕泗、经营、贪婪、刚强
值得注意的是:双声叠韵的分析是和 语音系统的描写相联系的。前人对上 古声母和韵部的分合,看法不尽相同, 因此在具体分析某字是否双声叠韵时, 看法也就不完全一致。例如脂微不分 的古音学家就认为“伊威”不但是双 声,而且是叠韵;质月不分的古音学 家就认为“栗烈”、“觱发”也都是 双声兼叠韵。
名词解释: 字母:古代的字母就是声母,古代 没有拼音字母,所以只好找出一定 的汉字作为代表,这些声母的代表 字称作字母。据说唐末和尚守温首 创字母,他参照佛教梵文,创制三 十字母。
这三十六字母大致反映了唐宋时代汉 语声母系统的情况。至于上古的声母 系统,据初步研究共有三十二个。拿 三十六字母来比较,有的要合并,有 的压迫分出一些。 合并的有两类:一是知徹澄娘要与端 透定泥合并,都是舌尖音;二是非敷 奉微要与帮滂並明合并,都是双唇音。

诗经二首关雎蒹葭

诗经二首关雎蒹葭

诗经二首关雎蒹葭诗经二首关雎蒹葭导语:诗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诗经二首关雎蒹葭,希望大家喜欢。

关雎先秦:佚名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①关关:水鸟鸣叫的声音。

雎(ju)鸠:一种水鸟。

②洲:水中的陆地。

③窈窕(yao tiao):内心,外貌美好的样子。

淑:好,善。

④君子:这里指女子对男子的尊称。

逑(qiu):配偶。

⑤参差(cen ci):长短不齐的样子。

荇(xing)菜:一种多年生的水草,叶子可以食用。

⑥流:用作“求”,意思是求取,择取。

⑦寤(wu):睡醒。

寐(mei):睡着。

⑧思: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服:思念。

⑨悠:忧思的样子。

⑩辗转:转动。

反侧:翻来覆去。

琴瑟:琴和瑟都是古时的弦乐器。

友:友好交往,亲近。

⑿毛:拔取。

【译文】关关鸣叫的水鸟,栖居在河中沙洲。

善良美丽的姑娘,好男儿的好配偶。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采。

善良美丽的姑娘,醒来做梦都想她。

思念追求不可得,醒来做梦长相思。

悠悠思念情意切,翻来覆去难入眠。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采。

善良美丽的姑娘,弹琴鼓瑟亲近她。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取。

善良美丽的姑娘,敲钟击鼓取悦她。

【读解】民间的歌,唱出的是百姓的心声,唱出的是对生活真实体验的实实在在的道理。

它的动人之处是道出了凡胎肉身的我们都能体验到的人生经历和道理,它的光辉使文人的矫柔造作和酸腐之气显得苍白贫血和令人作呕。

老百姓的歌跟老百姓的话一样,朴实、真切,一针见血,有血有肉。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千古不易的真理,自然的法则。

好男儿见到好姑娘砰然心动,好姑娘见到好男儿倾慕不已,这是最合乎自然,最合乎人性的冲动,才是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怪事。

韵味无穷的叠字诗(6)

韵味无穷的叠字诗(6)

韵味无穷的叠字诗(6)所谓“叠字”,就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的字重叠而成的词。

通常称其为“叠字词”,又称“重言词”,它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造句修辞手法。

诗文中将具有某种含义的字重叠使用,既可以蕴造出一种双声和迭韵的音乐美;又能强化思想情感的表达,突显意境,渲染气氛,最终达到增强作品对读者的感染力。

在中国的古代,很早就将“叠字词”运用于诗的创作中。

我国第一部诗选《诗经·卫风·硕人》中,就有这样的句子:“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朅揭揭。

庶姜孽孽”。

在著名的古诗《青青河畔草》和《迢迢牵牛星》中,也有这样的句子:“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魏晋南北朝以后,“叠字诗”的手法臻于成熟,出现了工整而标准的创作体制。

唐宋以后,在诗词中使用得更加频繁。

宋元以来,大量地延用在了词曲中。

我们所说的“叠字诗”,通常都是指两字叠。

此外还有少量的三字叠和多字叠。

“叠字诗”的分类。

就一个诗句来讲,凡在一句诗中含有一组叠字的叫单叠句;在一句诗中含有两组叠字的叫双叠句;在一句诗中含有三组叠字的叫三叠句。

就一首诗来讲,凡在一首诗中,每一句都含有叠字词的,称为全幅式叠字诗;凡在一首诗中含有五组及五组以上的叠字词的,或在一首诗中含有二分之一及以上的叠字句的,称为半幅式叠字诗;凡在一首诗中,所有的字全部都是叠字,没有一个孤字;或者除极少的虚词以外,基本上没有孤字的,称为纯幅式叠字诗;凡在一首诗中,有的句中含有单叠字,有的句中含有双叠字,有的句中不含叠字,称为混合式叠字诗。

凡在一首诗中,第一句和最末句含有叠字,其余的句子不含叠字的,称为首尾复字诗。

下面让我们来对各种“叠字诗”进行欣赏:〈一〉、全幅式五言叠字诗:虽然都是五言叠字诗,但根据诗意的需要,“叠字词”在诗中的位置,却是千姿百态,各有不同。

下面是唐朝著名诗僧寒山的《杳杳寒山道》,所有的叠字都在每句诗的句头: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双声与叠韵 连绵词

双声与叠韵   连绵词

双声叠韵双声与叠韵“双声”、“叠韵”的名称起于晋宋之际。

姚秦时鸠摩罗什所译《涅槃经》“悉昙章”就有“双声”、“叠韵”的名称。

到宋齐以后,文人学士对双声叠韵已经矢口可辨。

《南史·谢庄传》说:王玄谟问庄何者为双声,何者为叠韵。

答曰:“玄护为双声,碻厫为叠韵。

“王玄谟曾与垣护之一征魏(公元450),败于碻磝,所以谢庄“玄”、“护”二字和“碻厫”地名以为讥笑。

随口应对,毫无拘碍,足见他辨析声韵非常娴熟。

“双声语”又称“体语”。

梵文“悉昙章”称声母(即辅音)为“体文”,“体语”的名称即由“体文”而来。

如《北史·徐之才传》说之才“尤好体语。

公私言聚,多相嘲戏”。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说梁财颙“好为体语,因此切字皆有纽,纽有平上去入之异”。

所谓“纽”即同一声母,“纽有平上去入”就是同纽的四声字,如“真轸震质”“章掌障灼”,四声不同,而声母相同,因此后代也称声母为“声纽”。

把声母相同的字组成一句话,就是“体语”。

双声和叠韵的道理很简单,宋齐以后文贵骈俪,辞尚华靡,在声音上也特别注意属对。

上句用双声字,下一句往往用叠韵字相对,诗歌中最为突出。

到了唐代,近体律诗形成,一联之内,双声对双声,叠韵对叠韵。

调高律谐,务求精细。

我们可以举杜甫诗为例:《野人送朱樱》: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

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忆昨赐霑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

金盘玉筯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

《咏怀古迹之四》: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长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惠义寺园送辛员外》:双峰寂寂春台,万竹青青送客杯。

细草留连..侵坐软,残花怅望近人开。

同舟昨日何由得,并马今朝未拟回。

直到緜州始分手,江边树里共谁来。

《咏怀古迹之二》: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关雎的押韵情况

关雎的押韵情况

关雎的押韵情况
《关雎》是《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

全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章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

此诗首章以关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配君子的联想。

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的相思与追求。

全诗在结构上采用了重章叠唱的形式,每一章都有些句子重复咏唱。

这体现了《诗经》民歌的特点,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

从押韵的角度来看,《关雎》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全诗采用了双声叠韵的押韵方式,如“参差”、“窈窕”等,使得整首诗的音韵非常和谐。

此外,诗中还运用了“之”字和“兮”字的韵脚,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总之,《关雎》的押韵方式非常独特,既体现了古代诗歌的韵律美,又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水准。

这种押韵方式对于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遗产之一。

双声叠韵词的作用

双声叠韵词的作用

双声叠韵词的作用双声叠韵词,指的是在单个词语中,同时出现两个相同的韵母。

这种词语的使用极为普遍,不仅在文学创作中常用,也在口语交流中屡见不鲜。

下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双声叠韵词的作用。

一、鲜明的语言表达双声叠韵词的使用,在语言表达上具有极为鲜明的特点。

因为这种词语的韵母重复,使得单词更具韵律和美感,同时也使语句更加生动有力。

这些特点在文学创作中被频繁使用,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双鹤归西江》中,他运用了“去去,休说去;来来,何必来”的手法,使得整首诗显得深情脉脉,情感流露。

二、加强文学表现力双声叠韵词的使用可有效加强文学作品的表现力。

例如,在杜甫的诗中,他用“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句子,表达了他对友情的思考和感怀。

这种手法可以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更加易于产生共鸣和理解。

三、增强口语交际效果双声叠韵词在口语交流中也有其独特的作用。

在讲话中,使用这种手法可以增加语言的韵律,使语言更具气势,并有助于增加听众的注意力。

此外,还可以在面试和演讲中运用双声叠韵词,从而使自己的表现更加得体自如。

四、增强记忆效果在背诵、学习中使用双声叠韵词,可以增加记忆的效果。

因为这种词语具有独特的韵律特点,有助于加深记忆深度和持久性。

例如,小学生在学习《天地玄黄》时,由于这首诗用了大量的双声叠韵词,使得学生更加易于记忆。

综上所述,双声叠韵词在语言表达、文学创作、口语交际和学习背诵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多留意这种词语的使用,以充实自己的语言技巧,同时也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双声叠韵诗每句都有双声字或叠韵字的诗。

又叫反舌诗、吃语诗。

有人与所谓的八病作对,一首诗兼用双声叠韵,每句如果都如此的则称为“双声叠韵诗”。

待宴咏反舌诗沈约假客不足观,遗音犹可荐。

幸蒙乔树思,得以闻高殿。

所谓反舌就是使双声叠韵在诗句中交替出现,有意违反大韵、小韵,正纽、劳纽,逆“四病说”规范而动的诗体。

出重围和傅昭诗沈约鲁连扬一策,陈平出六奇。

邯郸风雨散,白登烟雾维。

排云出九地。

陵定振五卮。

第一句鲁与六、扬与一皆双声,第二句出与六叠韵、陈与出双声,第三句邯郸叠韵,第四句雾维双声,第五句排地叠韵,第六句振卮双声、陵定叠韵。

奉和鲁望叠韵双声二首?双声溪上思唐皮日休疏杉低通滩,冷鹭立乱浪。

草彩欲夷犹,云容空淡荡。

此首前几句双声,后一句叠韵。

经字韵诗(又名“吃语诗”) 苏轼江宁高居坚关局,耕犍躬驾角挂经。

孤航系柯菰茭隔,茄鼓过军鸡狗惊。

解襟顾景各箕踞,击剑高歌几举觥。

荆筓供脍愧搅聒,乾锅更戞甘瓜羹。

折桂令?拜和靖祠双声叠韵元?乔吉至当时处士山祠,渐次南枝。

春事些儿,枫渍殷脂。

蕉撕故纸,柳死荒丝。

目寒涩雄雌鹭鸶,翅参差母子鸬鹚。

再四嗟咨,拈此髭,弹指歌诗。

2、五叠韵诗五言诗中每句的五个字都叠韵的为五字叠韵诗,简称五叠韵。

其中有全诗叠一个韵母的。

五字叠韵诗萧衍后牖有榴柳,梁王长康强。

偏眠船舷边,载匕每碍埭。

六斛熟鹿肉,暯苏姑枯卢。

南北朝时的梁武帝很喜欢文学,有一次他出题让几个大臣一起作诗,要求是五个字必须迭韵。

梁武帝自己先写了一句:“后牖有朽柳”;很快,其中一个大臣刘孝绰写下了“梁王长康强”;然后轮到沈约,他写了“偏眠船舷边”;庾肩吾写了“载匕每碍埭”;后来的徐摛写的是“六斛熟鹿肉”,何逊想了老半天,用曹操的典故,写出了“暯苏姑枯庐”;再轮到吴均,他沉思了好长时间,也作不出来。

梁武帝觉得很可笑,假装吓唬他们说:“何逊不逊,吴均不均,宜付廷尉。

”题贺知章故居唐温庭筠废砌翳薜荔,枯湖无菰蒲。

老媪宝葆草,愚儒输逋租。

雨中期垂钓唐温庭筠隔石觅屐迹,西溪迷鸡啼。

小鸟扰晓沼,犁泥齐低畦?奉和鲁望叠韵双声二首?迭韵山中吟唐皮日休穿烟泉潺湲,触竹犊觳觫。

荒篁香墙匡,熟鹿伏屋曲。

奉和鲁望叠韵吴宫词二首皮日休侵深寻嵚岑,势厉卫睥睨。

荒王将乡亡,细丽蔽袂逝。

枍栺替制曳,康庄伤荒凉。

主虏部伍苦,嫱亡房廊香。

全部每句五字同韵。

叠韵山中吟唐陆龟蒙琼英轻明生,石脉滴沥碧。

玄铅仙偏怜,白帻客亦惜。

陆龟蒙的《叠韵山中吟》。

第一、三句用平声韵,第二、四句用入声韵。

每句五字同韵。

叠韵吴宫词二首陆龟蒙肤愉吴都姝,眷恋便殿宴。

逡巡新春人,转面见战箭。

红栊通东风,翠珥醉易坠。

平明兵盈城,弃置遂至地。

山居叠韵宋陆游禽吟阴森林,鹿伏朴樕木。

呜呼吾徒愚,仆仆逐肉粟。

联翩怜鸢肩,覆悚速戮辱。

艰难还山间,独欲足畜牧。

跻梯栖西溪,筑屋宿北谷。

光芒常当藏,椟玉触俗目。

作者赞美大自然的自由与和谐,感叹宦海风波险恶,令人苦不堪言,通过一番痛苦折磨,才认只到隐居的好处。

最后以切身体会告诫世人应该韬光隐晦,免招俗人之忌。

此诗为五言排律叠韵之始。

送王平仲二首金王寂《拙轩集》卷二潦倒少铄铄,耀儒馀遇迂。

半面便健羡,无渠吾胡娱。

袖手久不偶,铺书如枯株。

落寞各作恶,呼车姑须臾。

放浪囊肮脏,囊装将长扬。

偃春晚倦献,倘佯藏光芒。

着雨苦龃龋,苍茫荒羊肠。

黯淡厌渐险,仿徨伤王阳。

吴宫词明?高启(季迪)宴前怜婵娟,醉媚睡翠被。

精兵经升城,弃避愧对泪。

(中吕)粉蝶儿>真新闻神俊门煌(叠韵体)姚抡元真新闻神俊门煌,凭英明敬呈精酿。

望唐疆凰唱鸯翔,亮强章,创榜样,芳香常荡。

养樟桑畅漾乡邦,唱康庄党匡航向。

拗口诗:诗中以同声或是同韵为全诗拗口诗二首流星雨其一斗酒绣楼头,幽洲骤又秋。

留侯谋纽绶,旧友奏勾愁。

此诗全叠一韵母,甚难。

暮宿(同韵诗)如影暮入葫芦谷,驻足蜀黍熟。

叔徒箍鹿兔,夫妇煮乳猪。

古木无腐蛀,枯竹吐露珠。

筑屋如故土,吾宿不孤独。

3、叠韵诗叠韵诗,全诗各句所用的字的韵部均相同的诗,又叫韵字诗、同韵诗。

全诗各句所用的字的韵部均相同,以期造成绕口令般的效果。

叠韵是指两个或几个韵母部分相同的音节连在一起构成词或词组。

如果五言诗中要求每句的五个字必须迭韵的叫五字叠韵诗。

阳翟新声王融怀春发下蔡.含笑向阳城。

耻为飞雉曲,好作鵾鸡鸣。

一、二句的怀与蔡、发与下、向与阳,三四句的为与耻、雉与鸡,或连贯或间隔,都是叠韵。

咏杂花诗何逊井上发新花.谁言不经染:已如薄紫拂,复似浓红点。

状锦无裁缝,依霞有舒敛。

诗中一二句的发与花、言与染,三四句的如与拂、已与紫、浓与红,五六句的锦与缝、无与舒,皆是间隔叠韵。

叠韵诗仙乐集卷之一神山无为应缘长生子刘处玄造年春后又花残,景凋零木草全。

道慧灵无好丑,了真清意辩愚贤。

人背剑游云洞,达士携琴住锦川。

近终南筠万倾,好来世外论长年。

粉蝶儿元梨园黑老五从东陇风动松呼,听叮咛定睛睁觑,望苍茫圹广黄芦,却樵夫遇渔父。

递知机携物,便盘旋千转前湖,看寒山晚关滩渡。

此曲意在写景,而笔法上除韵脚及第四句“却樵”二字外,每字都用叠韵字,近乎绕口令,妙趣横生,饶有兴味。

4、首尾叠韵诗每句的首字与尾字都同韵。

日本僧人遍照金刚《文镜秘府》中所引唐代的首尾叠韵诗看河水漠沥,望野草苍黄。

露停君子树,霜宿女姓姜。

第—句的‘河、漠,水、沥’,第二句的“苍黄”,第三句的“露树”,第四句的“宿、女”都是迭韵,而且四句的首字与尾字即“看沥、望黄、露树、霜姜”也都同韵,所以此诗又称“首尾迭韵体”。

5、同音诗每句都有几个同音字,甚至整首都是一个音组成,后者可看而不可读。

钟情丽集明无名氏一自往年边扁便,无奈鳞鸿专转传。

劝君莫把海山盟,移向他人擅闪善。

夜抱美人参禅杯空人醉(复同音体) 烈火实验室点云越峰月意朦,花前禅定蝉语声.茅蓬家舍佳人伴,联诗九转酒酌清.医学(同音诗)理想之心薏苡医痍疫,艾亦医疑癔。

轶艺易移逸,益宜贻裔依。

熙戏犀西溪犀,喜嬉戏。

席熙夕夕携犀徙,席熙细细习洗犀。

犀吸溪,戏袭熙。

席熙嘻嘻希息戏。

惜犀嘶嘶喜袭熙。

诗事三江有月嗜使石狮虱试势,时施释示弑师诗。

世诗视事适时式,事事是诗师视时。

接龙流水有情嗜诗始视十世史, 誓拾逝事释失时。

适市识师是施氏, 使试石矢弑势狮。

戏为仿作诗史同音体(《星星集》)张兵诗是事史史是诗,实事适史史是实。

是史是诗使士使,识士拾时试事师。

6、首字半音诗著名诗人林辉突然失踪了!林辉的夫人张敏邀请名侦探阿吉侦办此案。

在经过了一番询问之后,阿吉得知林辉在失踪前曾与同为诗人的好友曹健大吵过一架。

事件的起因是林辉当面指责曹健剽窃他人的诗作当作自己的作品。

不过,后来林辉公开表示这是一场误会,是自己错怪了曹健,并在失踪前亲笔写了一首诗给曹健赔罪。

“诗?”阿吉似乎很有兴趣,“怎样的诗?”“就是这首。

”张敏一边说着一边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稿纸,“这是我在我先生抽屉的最里面找到的。

”“最里面?既然是赔罪诗,应该是要给别人看的,他竟然将它放在抽屉的最里面?”阿吉感到很奇怪,于是看了看这首诗:首字半音诗——致曹健涕泪沿面下,懊忿往心流。

仰君高洁义,错恨把君仇。

鸥鸟失群伴,似比我心揪。

今思君善语,行行耳旁收。

悟己惹飞祸,呕心为君愁。

“好奇怪的诗,总觉得用词有点怪怪的。

”阿吉边说着边将诗又读了一遍。

这时他发现这稿纸的背面还写了一些字,他翻过来一看,上面写着:“以音品诗,偶留奇废,取前舍后,声韵相合”。

“难道说,这诗是……”阿吉突然灵光一现,“是暗号!这诗中暗含了林辉失踪前留下了的讯息!可这首诗里到底暗示了些什么呢?”阿吉又将诗读了一遍,突然,他的目光停在了诗的标题上。

“‘首字半音诗’?……原来如此。

那么……原来是这个意思……‘悟己惹飞祸,呕心为君愁’,林辉似乎真的感觉自己要出事了……哎……”那么,你知道这诗中的玄机吗?答案他要杀我。

解法首字半音,取首字拼音一半,取前舍后,所以是取前面一半。

偶数留着,奇数不要(错cuo,今jin 为三个字母,奇数,不要)涕泪沿面下, ti 偶数留并去尾得t懊忿往心流。

ao 偶数留并去尾得a仰君高洁义, yang 偶数留并去尾得ya错恨把君仇。

cuo 奇数舍去不要鸥鸟失群伴, ou 偶数留并去尾得o似比我心揪。

si 偶数留并去尾得s今思君善语, jin 奇数舍去不要行行耳旁收。

hang 偶数留并去尾得ha悟己惹飞祸, wo 偶数留并去尾得w呕心为君愁。

ou 偶数留并去尾得o合起来就是:ta yao sha wo(他要杀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