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数字式传感器
2025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13章交变电流电磁振荡和电磁波传感器第33讲电磁振荡与电磁波课件

二、电磁场与电磁波 1.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磁场产生__电__场____,变化的电场 产生___磁__场___(如图所示)。
2.电磁场:变化的电场和磁场总是相互联系的,形成一个 __不__可__分__割____统一的电磁场。
3.电磁波
(1)产生: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由近及远地向周围传播,形成了电磁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应用)(多选)如图所示,在内壁光滑、
水平放置的玻璃圆环内,有一直径略小于玻璃圆环内径的带正电的小
球,正以速率v0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若在此空间突然加上方向竖直 向上、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成正比例增加的变化磁场,设运动过程中小
球所带电荷量不变,那么( CD ) A.小球对玻璃圆环的压力不断增大 B.小球受到的磁场力不断增大 C.小球先沿逆时针方向做减速运动,过一段
3 电磁波的特点及应用
(基础考点·自主探究)
1.几种电磁波的产生机理、主要特性和用途
电磁波谱 无线电波 红外线
波长
大于 760~1× 1 mm 106 nm
可见光 400~ 760 nm
紫外线 5~
370 nm
X射线 波长 更短
γ射线 波长 最短
宏观 产生 机理
LC振 荡电路
一切物体 都不停地 发射红外 线
3.电磁波与机械波的比较 (1)电磁波和机械波都遵循波长、波速、频率的关系公式 λ=vf ,电磁 波进入介质遵循公式 n=vc。 (2)机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3)电磁波只能是横波,而机械波可以是横波,也可以是纵波。
【跟踪训练】
(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只要空间某处的电场或磁场发生变化,就会在其周围产生电磁 波 B.电磁波在真空中自由传播时,其传播方向与电场强度、磁感应 强度均垂直 C.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可以实现无线通信,但电磁波不能通过电 缆、光缆传输 D.电磁波可以由电磁振荡产生,若波源的电磁振荡停止,空间的 电磁波随即消失
几种新型传感器简介

4
§13-2 超导体传感器 13被测量→ 被测量→超导体电特性变化 一.超导红外传感器
受红外辐射的超导体电导率 受红外辐射的超导体电导率 发生变化
可在烟雾、 可在烟雾、粉尘环境中工作
光照
二.超导可见光传感器
约塞夫逊效应(不加电压) 约塞夫逊效应(不加电压) 可见光照射→ 可见光照射→ 约塞夫逊结电流变化
7
§13-3 液晶传感器 13液晶受电、 液晶受电、磁、热、声作用→ 声作用→ 液晶光学特性变化
一.液晶的光学特性
▲双折射:两折射光偏振方向正交 双折射: ▲二色性:白光经液晶反射和透射成不同颜色 二色性: ▲旋光性:具有改变偏振光振动方向的性能 旋光性:
二.液晶电磁场传感器
▲集成电路印刷板图形检测
2.结构 2.结构
▲表皮指纹状感受触觉 ▲表皮小凸点状感受滑觉
21cgq12_1
18
§13-5 微机械传感器 13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微机械、 微机械、微系统
▲构成: 构成: 微型机构、微型传感器、 微型机构、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 和相应的处理电路等几部分。 和相应的处理电路等几部分。 目前主导产品: ▲目前主导产品: 压力传感器、加速度计、微陀螺仪、 压力传感器、加速度计、微陀螺仪、 墨水喷咀和硬盘驱动头等。 墨水喷咀和硬盘驱动头等。
尺寸: 3.尺寸:微机械陀螺的平面外轮廓的结构参数 厚度仅为2μm. 双音叉结构) 2μm.( 为1mm2 ,厚度仅为2μm.(双音叉结构) 文献:振动轮式硅微机械陀螺的直径为1 ,厚 文献:振动轮式硅微机械陀螺的直径为1 mm ,厚 度为19μm ,宽度为 宽度为5μm ,电极间距为7μm. 电极间距为7μm 度为19μm ,宽度为5μm ,电极间距为7μm.
数字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

数字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
数字温度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温度的装置,它能够将温度转化为数字信号输出。
这类传感器通常使用特定的敏感元件,如热敏电阻(PTC或NTC)、热电偶或热电阻(如铂电阻)等。
对于热敏电阻传感器,它的阻值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通常情况下,热敏电阻是一个负温度系数(NTC)电阻元件,即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数字温度传感器通过测量热敏电阻的阻值,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输出,从而得到温度值。
热电偶则是利用两个不同材料的导电性质差异以及温度变化引起的电动势变化来测量温度的传感器。
当两个导电材料的接触点处于不同的温度下时,会产生一定的电势差。
通过测量这个电势差,可以计算出温度值。
而热电阻则是利用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变化来测量温度的传感器。
最常用的热电阻材料是铂电阻(Pt100或Pt1000),其电阻值与温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将热电阻放置在待测温度环境中,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可以通过查表或计算得出温度值。
通过将热敏电阻、热电偶或热电阻连接到一定的电路中,数字温度传感器可以将温度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出。
这些数字信号可以通过一定的标准协议传输,如I2C、SPI或UART等,从而
将温度值传送给其他的设备或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
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作业

目录第三章 (5)3-1.什么是应变效应?什么是压阻效应?利用应变效应和压阻效应解释金属电阻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5)3-2.试述应变片温度误差的概念,产生原因和补偿方法。
(5)3.试用应变片传感器实现一种应用。
(6)第四章 (6)4-1.说明差动变隙式电感传感器的主要组成、工作原理和基本特征。
(6)4 -3.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有哪几种结构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6)4-10.何为涡流效应?怎用利用涡流效应进行位移测量? (7)4-11.电涡流的形成范围包括哪些内容?他们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7)5.用电感式传感器设计应用 (8)第五章 (8)5-1.根据工作原理可以将电容式传感器分为哪几类?每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8)5-9.简述差动式电容测厚传感器系统的工作原理。
(8)第六章 (9)6-1.什么叫正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什么叫纵向压电效应和横向压电效应? (9)6-3.简述压电陶瓷的结构及其特性。
(9)3.利用压电式传感器设计一个应用系统 (10)第七章 (10)7-4.什么是霍尔效应?霍尔电势与哪些因素有关? (10)7-6.温度变化对霍尔元件输出电势有什么影响?怎样补偿? (10)第八章 (11)8-1.光电效应有哪几种?相对应的光电器件有哪些? (11)8-2.试述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光敏晶体管和光电池的工作原理,在实际应用时各有什么特点? (11)8-6.光在光纤中是怎样传输的?对光纤及入射光的入射角有什么要求? (12)8-7.试用光电开关设计一个应用系统。
(13)第九章 (13)9-1.简述气敏元件的工作原理 (13)9-2.为什么多数气敏元件都附有加热器 (13)9-3.什么叫湿敏电阻?湿敏电阻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14)第十章 (14)10-1.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具有哪些特性? (14)10-2.图10-3中,超声波探头的吸收块作用是什么? (15)10-3.超声波物位测量有几种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15)10-5.已知超声波探头垂直安装在被测介质底部,超声波在被猜测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1460m/s,测得时间间隔为28μs,试求物位高度? (15)第十一章 (15)11-1.简述微波传感器的测量机理。
化学传感器的介绍

(2)瓦斯报警器 适用于小型煤矿和家庭。它由气敏元件和电位器RW组成气
敏检测电路,555和其外围元件组成多谐振荡器。
(3)酒精测试仪 •用来探测汽车尾气的浓度,也常用来制作酒精测试仪。
(4)自动换气扇 采用气体传感器对厨房内的的可燃性气体进行检测,根
据检测结果对换气扇进行控制的一种自动装置。它由气敏传 感器、TWH8751开关集成电路、电源及换气扇等组成。
(2)湿敏传感器的分类 水分子易于吸附在固体表面并渗透到固体内部的这种特
性称之为水分子亲和力。利用这一特性制成的湿敏传感器称 为水分子亲和力型传感器。而把与水分子亲和力无关的湿敏 传感器称为非水分子亲和力型传感器。 (3)对湿敏传感器的基本要求 •①能满足所要求的湿度测量范围,且响应迅速 •②在各气体环境中特性稳定。 •③受温度的影响小,能在-30~100℃的环境温度中使用。 •④不受尘埃附着的影响。 •⑤工作可靠,互换性好,制造简单,价格便宜。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MOSFET场效应管是利用金属栅上所加电压大小来控制漏源电 流的;ISFET则是利用其对溶液中离子有选择作用而改变栅极 电位,以此来控制漏源电流变化的。敏感膜涂覆在MOS管的栅 极,对某些离子存在时改变栅极电位。
离子场效应管的结构示意图
外围共ET具有以下特点: (1)ISFET具有MOSFET一样的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的特点。 (2)ISFET是全固态化结构,体积小、重量轻、机械强度高。 (3)敏感膜很薄,≤100nm。水化时间很短,响应速度很快。 (4) ISFET是利用半导体集成电路工艺制造的,易将信息转换 放大与敏感器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系统智能化、小型化。 (5)由ISFET的结构特点可见,离子敏感材料与场效应晶体管的 漏源之间是互相绝缘的,是依靠敏感膜与绝缘体界面电位变化 来控制沟道中漏源电流变化的。
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3章 第4讲 传感器 实验: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

第4讲传感器实验: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目标要求 1.掌握制作传感器常用元件:光敏电阻、热敏电阻、金属热电阻、电阻应变片、霍尔元件的基本特性及工作原理.2.探究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传感器应用的一般模式.3.能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考点一常见的传感器一、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1.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能够感受诸如力、温度、光、声、化学成分等被测量,并能把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为便于传送和处理的可用信号输出.通常转换成的可用信号是电压、电流等电学量,或转换为电路的通断.把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测量、传输、处理和控制.传感器应用的一般模式如图所示:2.传感器的核心元件(1)敏感元件:能直接感受或响应外界被测非电学量的部分.(2)转换元件:能将敏感元件输出的信号直接转换成电信号的部分.(3)信号调整与转换电路:能把输出的微弱的电信号放大的部分.3.传感器的分类工作原理举例物理传感器利用物质的物理特性或物理效应感知并检测出待测对象信息力传感器、磁传感器、声传感器等化学传感器利用电化学反应原理,把无机或有机化学物质的成分、浓度转换为电信号离子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等生物传感器利用生物活性物质的选择性来识别和测定生物化学物质酶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细胞传感器等二、常见敏感元件1.光敏电阻(1)特点:光照越强,电阻越小.(2)原因:光敏电阻的构成物质为半导体材料,无光照时,载流子极少,导电性能差;随着光照的增强,载流子增多,导电性变好.(3)作用:把光照强弱这个光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2.热敏电阻和金属热电阻(1)热敏电阻热敏电阻一般由半导体材料制成,其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明显,温度升高电阻减小,如图甲所示为某一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曲线.(2)金属热电阻有些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样的电阻也可以制作温度传感器,称为热电阻,如图乙所示为某金属导线电阻的温度特性曲线.(3)作用:热敏电阻和金属热电阻都能够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注意:在工作温度范围内,电阻值随温度上升而增加的是正温度系数(PTC)热敏电阻器;电阻值随温度上升而减小的是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器.3.电阻应变片(1)电阻应变片的作用:电阻应变片能够把物体形变这个力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2)电子秤的组成及敏感元件:由金属梁和电阻应变片组成,敏感元件是应变片.(3)电子秤的工作原理金属梁自由端受力F⇒金属梁发生弯曲⇒应变片的电阻变化⇒两应变片上电压的差值变化1.传感器是把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的元件.(√)2.传感器只能感受温度和光两个物理量.(×)3.随着光照的增强,光敏电阻的电阻值逐渐增大.(×)4.电子秤所使用的测力装置是力传感器,它是把力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霍尔元件的应用霍尔元件是根据霍尔效应原理制成的一种磁敏元件.一般用于电机中测定转子的转速,如录像机的磁鼓、电脑中的散热风扇等.(1)霍尔元件的工作原理:E、F间通入恒定的电流I,同时外加与薄片垂直的磁场B时,薄片中的载流子就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向着与电流和磁场都垂直的方向漂移,使M、N间出现电压(如图所示).(2)霍尔元件在电流、电压稳定时,载流子所受静电力和洛伦兹力二力平衡.(d为薄片的厚度,k为霍尔系数).其中U H与B成正比,所以霍尔元(3)霍尔电压:U H=k IBd件能够把磁感应强度这个磁学量转换为电压这个电学量.例1(2022·重庆卷·11)某兴趣小组研究热敏电阻在通以恒定电流时,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实验电路如图所示,实验设定恒定电流为50.0μA,主要实验器材有:恒压直流电源E、加热器、测温仪、热敏电阻R T、可变电阻R1、电流表A、电压表V.(1)用加热器调节R T的温度后,为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50.0μA,须调节________________(选填一种给定的实验器材).当R T两端未连接电压表时,电流表示数为50.0μA;连接电压表后,电流表示数显著增大,须将原电压表更换为内阻____________(选填“远大于”“接近”或“远小于”)R T阻值的电压表.(2)测得R T两端的电压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可得温度从35.0℃变化到40.0℃的过程中,R T的阻值随温度的平均变化率是____________kΩ·℃-1(保留2位有效数字).答案(1)可变电阻R 1远大于(2)-1.2解析(1)由题知恒压直流电源E 的电动势不变,而用加热器调节R T 的温度后,导致整个回路的总电阻改变.而要确保电流表的示数仍为50.0μA ,则需控制整个回路的总电阻不变,故须调节可变电阻R 1.连接电压表后,电流表示数显著增大,则说明电压表与R T 并联后R 总减小,则根据并联电阻的关系有R 总=R T R V R T +R V =R T R T R V+1,则要保证R 总不变,须将原电压表更换为内阻远大于R T 阻值的电压表.(2)实验设定恒定电流为50.0μA ,由题图可得温度为35.0℃时电压表的电压为1.6V ,则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热敏电阻R T1=32kΩ;温度为40.0℃时电压表的电压为1.3V ,则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热敏电阻R T2=26kΩ,则温度从35.0℃变化到40.0℃的过程中,R T 的阻值随温度的平均变化率是k =ΔR T Δt=-1.2kΩ·℃-1,负号表示随着温度升高R T 的阻值减小.例2为了节能和环保,一些公共场所用光控开关控制照明系统,光控开关可用光敏电阻控制,如图甲所示是某光敏电阻阻值随光的照度变化曲线,照度可以反映光的强弱,光越强照度越大,照度单位为:勒克斯(lx).(1)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动势为3V ,内阻不计,当控制开关两端电压上升至2V 时,控制开关自动启动照明系统.要求当天色渐暗照度降至1.0lx 时控制开关接通照明系统,则R 1=________kΩ.(2)某同学为了测量光敏电阻在不同照度下的阻值,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电源(E =3V ,内阻未知),电阻箱(0~99999Ω).实验时将电阻箱阻值置于最大,闭合S 1,将S 2与1相连,减小电阻箱阻值,使灵敏电流计的示数为I ,图丁为实验时电阻箱的阻值,其读数为________kΩ;然后将S 2与2相连,调节电阻箱的阻值如图戊所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恰好为I ,则光敏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kΩ(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答案(1)10(2)62.540.0解析(1)电阻R1和R0串联,有U1R1=U0R0,U0=2V,U1=3V-2V=1V,当照度为1.0lx时,电阻R0=20kΩ,则R1=10kΩ.(2)题图丁所示电阻箱读数为R2=62.5kΩ,题图戊所示电阻箱读数R2′=22.5kΩ,本题采用等效替代法测电阻,前后两次电路中的电流相等,则电路中的总电阻相等,则有R2=R0′+R2′,所以R0′=40.0kΩ.例3(多选)如图是霍尔元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果用d表示薄片的厚度,k为霍尔系数,对于一个霍尔元件d、k为定值,如果保持I恒定,则可以验证U H随B的变化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工作面是指较大的平面)()A.将永磁体的一个磁极逐渐靠近霍尔元件的工作面,U H将变大B.在测定地球两极的磁场强弱时,霍尔元件的工作面应保持水平C.在测定地球赤道上的磁场强弱时,霍尔元件的工作面应保持水平D.改变磁感线与霍尔元件工作面的夹角,U H将发生变化答案ABD解析将永磁体的磁极逐渐靠近霍尔元件的工作面时,B增大,I恒定,由公式U H=kIB d知U H将变大,选项A正确;地球两极的磁场方向在竖直方向上,所以霍尔元件的工作面应保持水平,使B与工作面垂直,选项B正确;地球赤道上的磁场沿水平方向,只有霍尔元件的工作面在竖直方向且垂直于南北方向时,B才与工作面垂直,选项C错误;改变磁感线与霍尔元件工作面的夹角,B垂直工作面分量的大小发生变化,U H将发生变化,选项D正确.考点二实验: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一、门窗防盗报警装置1.实验目的:了解门窗防盗报警装置,会组装门窗防盗报警装置.2.电路如图所示.3.工作原理:闭合电路开关S,系统处于防盗状态.当门窗紧闭时,磁体M靠近干簧管SA,干簧管两个簧片被磁化相吸而接通继电器线圈K,使继电器工作.继电器的动触点c与常开触点a接通,发光二极管LED发光,显示电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当门窗开启时,磁体离开干簧管,干簧管失磁断开,继电器被断电.继电器的动触点c与常闭触点b接通,蜂鸣器H 发声报警.干簧管在电路中起传感器和控制开关的作用,继电器则相当于一个自动的双向开关.4.实验器材干簧管SA、继电器、发光二极管LED、蜂鸣器H、电源、导线若干、开关、电阻R、小磁体.5.实验步骤(1)连接电路前,要先判断一下干簧管是否可以正常工作.用磁体直接靠近干簧管,观察簧片能否正常工作.(2)确定各元件可以正常工作后,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3)接通电源后,将磁体靠近和离开干簧管,分别观察实验现象.二、光控开关1.实验目的:了解光控开关电路及控制原理,会组装光控开关.2.电路如图所示.3.工作原理:当环境光比较强时,光敏电阻R G的阻值很小,三极管不导通,发光二极管或继电器所在的回路相当于断路,即发光二极管不工作;继电器处于常开状态,小灯泡L不亮.当环境光比较弱时,光敏电阻R G的阻值变大,三极管导通,且获得足够的基极电流,产生较大的集电极电流,点亮发光二极管或驱动继电器吸合而点亮小灯泡L.4.实验器材发光二极管LED、晶体三极管VT、可调电阻R1、限流电阻R2、光敏电阻R G、集成电路实验板、直流电源、导线若干、黑纸、小灯泡L.5.实验步骤(1)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2)让光敏电阻R G受到白天较强的自然光照射,调节电阻R1使发光二极管LED或小灯泡L 刚好不发光.(3)遮挡R G,当光照减弱到某种程度时,就会看到发光二极管LED或小灯泡L发光.(4)让光照加强,当光照强到某种程度时,则发光二极管LED或小灯泡L熄灭.6.注意事项(1)安装前,对实验器材进行测试,确保各元件性能良好后,再进行安装.(2)光控开关实验中,二极管连入电路的极性不能反接.(3)如果实验现象不明显,可用手电筒加强光照,或遮盖光敏电阻,再进行观察.例4在实际应用中有多种自动控温装置,以下是其中两种控温装置:(1)图(a)为某自动恒温箱原理图,箱内的电阻R1=2kΩ,R2=1.5kΩ,R3=4kΩ,R t为热敏电阻,其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如图(b)所示.当a、b两点电势φa<φb时,电压鉴别器会令开关S接通,恒温箱内的电热丝发热,使箱内温度提高;当φa≥φb时,电压鉴别器会使S断开,停止加热,则恒温箱内的稳定温度为______℃,恒温箱内的电热丝加热时R t的取值范围为______.(2)有一种由PTC元件做成的加热器,它产生的焦耳热功率P R随温度t变化的图像如图(c)所示.该加热器向周围散热的功率为P Q=k(t-t0),其中t为加热器的温度,t0为室温(本题中取20℃),k=0.1W/℃.当P R=P Q时加热器的温度即可保持稳定,则该加热器工作的稳定温度为________℃;某次工作中,该加热器从室温升高至稳定温度的过程中,下列温度变化过程用时最短的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序号).A.20~24℃B.32~36℃C.48~52℃D.60~64℃答案(1)25R t>3kΩ(2)70(68~72均可)B解析(1)由电路图可知,当满足R1R3=R2R t时,即R t=3kΩ时φa=φb,此时由题图(b)可知温度为25℃,即恒温箱内的稳定温度为25℃;恒温箱内的电热丝加热时,R t的取值范围为R t>3kΩ;(2)P Q=0.1(t-t0)(W),P Q与温度t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由图可知,当温度为70℃左右时,发热功率和散热功率相等,即此时物体的温度不再变化;由图可知,四个选项中,32~36℃时P R-P Q最大,即该过程用时最短,故选B.例5为了建设安全校园,某校物理教师带领兴趣小组的学生,利用光敏电阻和电磁继电器,为学校教学楼内所有楼梯口的照明灯安装了亮度自动控制装置.如图甲所示为他们设计的原理图,R0为光敏电阻(阻值随亮度的增加而减小),R1为滑动变阻器,电磁继电器的衔铁由软铁(容易磁化和消磁)制成,R2为电磁铁的线圈电阻,K为单刀双掷开关.(1)为使楼内亮度降低到一定程度照明灯自动点亮,亮度升高到一定程度照明灯自动熄灭,单刀双掷开关应置于________(选填“a”或“b”).(2)为了提升校园安全系数,使照明灯在不太暗的时候就点亮,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应____________(选填“调大”或“调小”).(3)已知直流电路中的电流达到10mA时电磁继电器的衔铁正好会被吸下,R0从正午最亮到夜晚最暗的阻值变化范围为50~200Ω,R2约为5Ω,直流电源电动势E=3V,内阻r约为1Ω,现有三个最大电阻阻值分别为100Ω、300Ω、3000Ω的滑动变阻器,为实现调控目标R1最好应选择最大阻值为________Ω的滑动变阻器.(4)兴趣小组同学想要对原设计进行改进,使亮度降低到一定程度触发衔铁吸下,请你在图乙的虚线框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重新连接直流电路中c、d、e、f、g、h各点,以实现这一改进目标.答案(1)b(2)调大(3)300(4)见解析图解析(1)亮度降低R0变大,电流减小,电磁继电器力减小,衔铁被放开,此时照明灯应被点亮,所以单刀双掷开关应接b.(2)电磁继电器的衔铁被吸下或放开有一个电流的临界值,对应一个总电阻的临界值,所以滑动变阻器调得越大,对应R0的触发值越小,能使照明灯在不太暗的时候就点亮.(3)电动势为3V,触发电流为10mA,可得对应总电阻为300Ω.滑动变阻器选100Ω,R0可触发的阻值范围约为194~200Ω,范围太小,对应亮度太低;300Ω的阻值足够调控,对应R0触发值范围足够大;3000Ω阻值太大,对于某一亮度对应阻值的调节不精准.(4)为了实现“亮度降低到一定程度触发衔铁吸下”可让R0与电磁继电器并联,这样亮度降低时R0增大,电磁继电器中的电流增大,可触发衔铁被吸下,电路图如图.课时精练1.(多选)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用半导体材料做成的热敏电阻浸泡到热水中时,电流表示数增大,则说明()A .在温度越高时,热敏电阻阻值越小B .在温度越高时,热敏电阻阻值越大C .半导体材料温度升高时,导电性能变差D .半导体材料温度升高时,导电性能变好答案AD 解析由电流表的变化判断半导体的电阻的变化,温度升高时,电路中总电流增大,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总电阻减小,则温度升高,热敏电阻阻值减小,半导体材料导电性能变好,故A 、D 正确.2.(多选)霍尔元件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块通电的铜板放在磁场中,铜板的前、后板面垂直于磁场,板内通有如图方向的电流,a 、b 是铜板上、下边缘的两点,则()A .电势φa >φbB .电势φb >φaC .电流增大时,|φa -φb |增大D .其他条件不变,将铜板改为NaCl 溶液时,电势结果仍然一样答案AC 解析铜板中的自由电荷是电子,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由左手定则可判断出电子因受洛伦兹力作用向b 侧偏转,所以φa >φb ,故A 正确,B 错误;设前后板面间距为d ,因|φa -φb |=U H =k IB d,所以电流增大时,|φa -φb |增大,故C 正确;若将铜板改为NaCl 溶液,溶液中的正、负离子均向b 侧偏转,|φa -φb |=0,即不产生霍尔效应,故D 错误.3.如图是利用太阳能给LED 路灯供电的自动控制电路的示意图.R 是光敏电阻,R 0是保护定值电阻,日光充足时,电磁继电器把衔铁吸下,GH 接入电路,太阳能电池板给蓄电池充电,光线不足时,衔铁被弹簧拉起,与EF 接入电路,蓄电池给LED 路灯供电,路灯亮起,下列关于该电路分析正确的是()A.该光敏电阻阻值随光照强度增大而增大B.增加电源电动势可以增加路灯照明时间C.增大保护电阻R0阻值可延长每天路灯照明时间D.并联更多的LED路灯可延长每天路灯照明时间答案C解析日光充足时,电磁继电器把衔铁吸下,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控制电路中电阻变小,电流变大,衔铁被吸下,则当日光充足时光敏电阻R阻值减小,故A错误;电动势增大,电阻不变情况下,电流增大,电磁继电器把衔铁吸下,减少了路灯照明时间,故B错误;增大保护电阻R0,减小了电流,延长了照明时间,故C正确;LED灯的盏数不影响控制电路,考虑蓄电池容量一定,可能减少照明时间,故D错误.4.(2022·河北卷·12)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废弃电饭煲的部分器材自制简易电饭煲,设计电路如图甲所示.选用的器材有:限温开关S1(手动将其按下,开始持续加热煮饭,当锅内温度高于103℃时自动断开,之后不能自动闭合);保温开关S2(当锅内温度高于80℃时自动断开,温度低于70℃时自动闭合);电饭煲的框架(结构如图乙所示).自备元件有:加热电阻丝R(阻值为60Ω,用于加热煮饭);限流电阻R1和R2(阻值均为1kΩ);指示灯L1和L2(2.5V,0.6W,当电流低于30mA时可视为熄灭);保险丝T.(1)按照兴趣小组设计的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多选).A.按下S1,L1和L2均发光B.当锅内温度高于103℃时,S1自动断开,L1和L2均发光C.保温过程中,S2自动在闭合、断开状态之间交替切换D.当锅内温度低于70℃时,S2自动闭合,L1发光,L2熄灭(2)简易电饭煲制作完成后,试用时L1始终不亮,但加热和保温功能均正常.在不增加元件的前提下,断开电源,使用多用电表判断发生故障的元件.下列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填写各步骤前的字母).A .将选择开关旋转到“×100”位置B .将两支表笔直接接触,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向欧姆零点C .调整“指针定位螺丝”,使指针指到零刻度D .测量指示灯L 1两端的阻值E .将选择开关置于OFF 位置或交流电压最高挡操作时,将多用电表两表笔与L 1两端接触,若指针如图丙所示,可判断是________断路损坏;若指针如图丁所示,可判断是________断路损坏.(用电路中的元件符号表示)答案(1)CD (2)CABDE L 1R 1解析(1)按下S 1后L 2支路被短路,则L 2不会发光,A 错误;当锅内温度高于103℃时,S 1断开,而要温度降到70℃以下时S 2才会闭合,则此时L 2可能发光,此时电路中R 与R 1和L 1的串联部分并联,并联的整体再和L 2、R 2串联,R L ≈10.42Ω,则回路中并联部分的电阻R 并≈56.64Ω则回路总电阻R 总=1067.06Ω则回路总电流I 总=220V R 总≈0.21A 则L 2一定发光,此时并联的整体的电压为U 并=I 总R 并≈11.89V则流过L 1的电流为I L1=U 并R L +R 1=11.891000+10.42A ≈0.012A 流过L 1的电流小于30mA ,则L 1熄灭,B 错误;由题知,S 2在锅内温度高于80℃时自动断开,锅内温度降到70℃以下时S 2自动闭合,C 正确;当锅内温度低于70℃时,S 2自动闭合,L 2支路被短路,则L 2不会发光,此时电路中R 与R 1和L 1的串联部分并联,则此时流过L 1的电流为I L1′=E R L1+R 1=2201000+10.42A ≈0.218A ,此时流过L 1的电流大于30mA ,则L 1发光,D 正确.(2)多用电表的操作步骤为:调整“指针定位螺丝”,使指针指到零刻度——机械调零;将选择开关旋转到“×100”位置——选挡;将两支表笔直接接触,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计指向欧姆零点——欧姆调零;测量指示灯L1两端的阻值——测量;将选择开关置于OFF 位置或交流电压最高挡——关闭多用电表.故正确顺序为CABDE.由于使用时L1始终不亮,但加热和保温功能均正常,则说明R、L2、R2、T均正常,若指针如题图丙所示,可看出L1两端有1100Ω左右的电阻,则说明L1始终不亮的原因是L1断路损坏;若指针如题图丁所示,可看出欧姆表的示数几乎为零,但由于R L=10.42Ω,此时选用的是“×100”挡,则说明灯泡L1正常,则说明L1始终不亮的原因是R1断路损坏.5.(2023·四川遂宁市模拟)高速路入口都安装有称量汽车重量的地磅.如图甲所示是某工厂生产的小型地磅结构图和电路图,其中R是压敏电阻,质量m0=500kg的秤台平放在压敏电阻上,被称汽车停放在秤台上.已知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26V、内电阻r=10Ω,电流表量程为0.3A、内阻R A=10Ω,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500Ω.如图乙是压敏电阻的阻值R 随压力F变化曲线.某设计人员对电流表上刻度重新赋值,使之能够从表盘上直接读出秤台上汽车的质量,他先后进行了以下操作.重力加速度g=10m/s2.(1)断开开关S,撤去秤台上的汽车,把多用电表的旋钮旋到欧姆挡“×10挡”,通过正确调零后,用红、黑表笔接在压敏电阻两端,多用电表的表针指到如图丙所示位置,则压敏电阻R此时的电阻值为________Ω.(2)闭合开关S,设计人员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读数为0.10A,并在此处标注为0kg,则此时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电阻值为________Ω;2500kg处应标注在________A处.(3)设计人员按上述操作逐个刻度赋值后,经长时间使用,发现电池的电动势略有减小、内电阻有所增大.他重新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秤台空载时电流表读数仍为0.10A,然后再去测量汽车的重量.您认为现在的测量值相比汽车真实重量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答案(1)160(2)800.13(3)偏小解析(1)欧姆挡选择“×10挡”,则阻值为16.0×10Ω=160Ω.(2)当仅有秤台时,压敏电阻的阻值为160Ω,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 =I (R +R ′+R A +r ),解得R ′=80Ω,2500kg 的物体在秤台上时,此时压力为(2500+500)×10N =3×104N ,压敏电阻的阻值约为100Ω,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 =I 1(R 1+R ′+R A +r ),解得I 1=0.13A.(3)根据E =I (R +R ′+R A +r ),可得R =E I-R ′-R A -r ,电池的电动势偏小,则相同的电流下,R 的阻值偏小,结合题图乙可知汽车的质量的测量值偏小.6.(2023·上海市模拟)力传感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见的一种传感器,它通过敏感元件把待测力这一物理量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来进行测量.(1)如图(a)所示,R 1、R 2、R 3、R 4为四个完全相同的应变片,弹性梁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形变时,应变片随之被拉伸或压缩,拉伸时电阻值变大,压缩时电阻值变小.现将R 2、R 3两个应变片粘贴在弹性梁的上表面,R 1、R 4两个应变片粘贴在弹性梁的下表面.当弹性梁右端受力向下弯曲时,R 2、R 3的电阻值________,R 1、R 4的电阻值_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采用如图(b)所示的电路图测量电路,已知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不计.每片应变片的初始电阻为R 0.当弹性梁右端受到外力作用,四个应变片电阻变化量的绝对值均为Δx ,则A 、B 两端的电压U AB =______.(2)如图(c)所示为半导体薄膜压力传感器的电阻值R 随压力F 变化的图线.读图可知,压力为1N 时该图像的斜率为__________kΩ/N ,压力为5N 时该图像的斜率为________kΩ/N.要使传感器对力的变化测量较为灵敏,应选择在区间__________(选填“1N ”或“5N ”)附近.答案(1)变大变小Δx R 0E (2)24 1.751N 解析(1)当弹性梁右端受力向下弯曲时,R 2、R 3拉伸,电阻变大,R 1、R 4压缩,电阻变小.R 1两端电压U 1=R 0-Δx 2R 0E ,R 3两端电压U 3=R 0+Δx 2R 0E ,所以U AB =|U 1-U 3|=Δx R 0E .(2)压力为1N 时该图像的斜率为k =58-102kΩ/N =24kΩ/N ,压力为5N 时该图像的斜率为kΩ/N=1.75kΩ/N,要使传感器对力的变化测量较为灵敏,则压力改变量相同的k′=26-128情况下,电阻变化大,即斜率大的更灵敏,故在1N附近.。
第13章ADDA转换

第13章 A/D、D/A转换技术及其接口设计
第13章 A/D、D/A转换技术及其接口设计
1 2 3
物理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 模数转换及应用 数模转换及应用
2
NUIST
13.1 物理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
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工业控制和参数测量时,经常遇到的是一些连续变化的 物理量,例如:温度、压力、速度、水位、流量等,这些参数 都是非电的、连续变化的物理信号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IRF=-Iout1,若取RF=R, 则Vout= IRF * R = -1.625VREF = 16.25 V
17
缺点 在权电阻解码网络中,假如采用独立的权电阻,那么对于一个 8位的D/A转换器,需要8个阻值相差很大的电阻(R,2R, 4R,…,128R)。由于电路对这些电阻的误差要求较高,因 此使制造工艺的难度也相应增加。 在实际使用中,使用更多的是T形电阻解码网络。
21
12.1 数模转换应用
数模转换器性能参数 转换精度 是某一数字量的理论输出值和经D/A转换器转换的实际输出 值之差 一般用最小量化阶距来度量,例如±1/2 LSB(Least Significant Bit) 也可用满量程的百分比来度量,例如0.05% FSR(Full Scale Range)
20
12.1 数模转换应用
数模转换器性能参数 分辨率 是D/A转换器模拟输出电压可能被分离的等级数,输入数字 量的位数越多,输出电压可分离的等级越多 理论上以可分辨的最小输出电压与最大输出电压之比表示 D/A转换器的分辨率 对于一个N位的D/A转换器,它的分辨率为1/(2N-1) 8位D/A转换器的分辨率为1/255
22
要注意转换精度和分辨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转换精度指转换后所得的实际值相对于理想值的接近程 度,取决于构成转换器的各个部件的精度和稳定性。 分辨率指能够对转换结果发生影响的最小输入量,取决 于转换器的位数
第13章 传感器特性的线性化及温度补偿

传感器特性的线性化及温度补偿
第十三章
传感器特性的线性化及温度补偿
13.1传感器特性的线性化及温度补偿
一. 模拟线性化
1.开环式非线性特性补偿
x
u1
u2
传感器
放大器
非线性补偿
u0
第十三章
传感器特性的线性化及温度补偿
U1
U2
x
U0
第十三章
传感器特性的线性化及温度补偿
2.闭环式非线性特性补偿
x
da0 (T ) dT
da1 (T ) d (T )
第十三章
传感器特性的线性化及温度补偿
第十三章
传感器特性的线性化及温度补偿
c
b
U 02
a
U 0 U 1
RF 1 R11
Ui
U 01
U0
U i1 Ui2
RF 1 // RF 2 R11
Ui
RF 1 // RF 2 R12
UR
U0
RF 1 // RF 2 // RF 3 R11
Ui (
RF 1 // RF 2 // RF 3 R12
xk
( y i y k )( y i y k 2 ) ( y k 1 y k )( y k 1 y k 2 )
x k 1
( y i y k )( y i y k 1 ) ( y k 2 y k )( y k 2 y k 1 )
xk 2
RF 1 // RF 2 // RF 3 R13
)U R
第十三章
传感器特性的线性化及温度补偿
斜率渐增型折线函数电路
u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章 数字式传感器
13.1.2 光栅传感器的组成
光栅读数头: 利用光栅原理把输入量(位移量)转换成响应的电
信号;光栅数显表: 实现细分、辨向和显示功能的电子系统。
标尺光栅的有效长度即 为测量范围。指示光栅比标 尺光栅短得多,但两者一般 刻有同样的栅距,使用时两 光栅互相重叠,两者之间有 微小的空隙。 标尺光栅一般 固定在被测物体上,且随被 测物体一起移动,其长度取 决于测量范围,指示光栅相 图13 – 3 光栅读数头结构示意图 对于光电元件固定。 1. 光栅读数头
W
图13 – 1 透射光栅示意图
第13章 数字式传感器
2. 光栅测量
W 莫尔条纹:把两块栅距相等的光 栅 1 、光栅 2 面向对叠合在一起, 光栅 1 中间留有很小的间隙,并使两者 d d 的栅线之间形成一个很小的夹角θ, f f 这样就可以看到在近于垂直栅线 d d 方向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 在d - d线上,两块光栅的栅线 f f BH 重合,透光面积最大, 形成条纹 d d 的亮带, 它是由一系列四棱形图 光栅 2 案构成的; 在f - f线上,两块光栅的栅线 错开,形成条纹的暗带,它是由 图13-2 光栅莫尔条纹的形式 一些黑色叉线图案组成的。
激励时加上等幅等频,相位差为 90°的交流电压,即分别以
sinωt和cosωt来激励,这样,就可以根据感应电势的相位来鉴别 位移量, 故叫鉴相型。
第13章 数字式传感器 当正弦绕组单独激励时励磁电压为us=Um sinωt,感应电势为 式中,k为耦合系数。
es kUm cost sin
图13-11 圆感应同步器示意图 (a) 定子; (b) 转子
第13章 数字式传感器 13.3.2 信号处理方式 按信号处理方式来分,可分为鉴相和鉴幅方式两种。它们的 特征是用输出感应电动势的相位或幅值来进行处理。下面以长 感应同步器为例进行叙述。
1. 鉴相方式
滑尺的正弦、余弦绕组在空间位置上错开 1/4 定尺的节距,
第13章 数字式传感器
莫尔条纹测位移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 位移的放大作用 之间的关系为 莫尔条纹的间距BH与两光栅线纹夹角θ
BH
W sin
2
W
(13 - 1)
θ 越 小 , BH 越 大 , 这 相 当 于 把 栅 距 W 放 大 了 1/θ 倍 。 例 如 θ=0.1°,则1/θ≈573,即莫尔条纹宽度BH是栅距W的573倍, 这 相当于把栅距放大了573倍. (2) 莫尔条纹移动方向 如光栅1沿着刻线垂直方向向右移动 时,莫尔条纹将沿着光栅 2 的栅线向上移动;反之,当光栅 1 向 左移动时,莫尔条纹沿着光栅2的栅线向下移动。 (3) 误差的平均效应 莫尔条纹由光栅的大量刻线形成,对线 纹的刻划误差有平均抵消作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短周期误 差的影响。
2x uo Uo U m sin 2 W
(13 - 2)
式中: uo——光电元件输出的电压信号; Uo——输出信号中的平均直流分量; Um——输出信号中正弦交流分量的幅值。 输出电压反映了位移量的大小。
第13章 数字式传感器
正最 大 输出 电压 uo Um Uo a b c
(13-7) (13-8)
uc U c cost
第13章 数字式传感器 它们分别在定尺绕组上感应出的电动势为 es=kωUs sinωt sinθ ec=kωUc sinωt cosθ 定尺的总感应电势为 e=es+ec=kωUs sinωt sinθ+kωUc sinωt cosθ =kωUm sinωt(cosφ cosθ+sinφsinθ) =kωUm sinωt cos(φ-θ) 式中把感应同步器两尺的相对位移 x=2πθ/ω 和感应电势的幅值 kωUm cos(φ-θ)联系了起来。
第13章 数字式传感器 2. 鉴幅方式 如在滑尺的正弦、余弦绕组加以同频、 同相但幅值 不等的交流激磁电压,则可根据感应电势振幅来鉴别位移量, 称为鉴幅型。 加到滑尺两绕组的交流励磁电压为
us U s cost
式中 Us=Um sinφ; Uc=Um cosφ; Um——激励电压幅值; φ——给定的电相角。
当磁头对准磁化区时,磁路饱和,输出电压很低,如磁头对准非
磁化区,它就类似于变压器, 输出电压会很高,因此可以区分 状态“1”和“0”。几个磁头同时输出,就形成了数码。 电磁式编码器由于精度高,寿命长,工作可靠,对环境条件 要求较低,但成本较高。
第13章 数字式传感器
13.3 感 应 同 步 器
13.3.1 结构原理
第13章 数字式传感器
(1) 辨向原理
3 1 2 4
BH 4 B B
u
u1
3W 4
u2
0 W W
4 2
W
x
A
u1
u 2
Y1 A
A
u1 u 2
A
Y2
1 、 2 —光 电 元 件 ; 3 、 4 —光 栅 ; A( A )—光 栅 移 动 方B 向 ( ; ) —A 与 ( B )对 应 的 莫 A尔 条 纹 移 动 方 向
光电式编码器
第13章 数字式传感器
13.2.1 光电式编码器
2
48 C6 32
4
5
1
0
C1
3 1 —光 源 ; 2 —透 镜 ; 3 —码 盘 ; 4 —窄 缝 ; 5 — 光电 元件组
16
图13-6 光电式编码器示意图
图13-7 码盘构造
第13章 数字式传感器
48 R6
32
0 R1
二进制码当某一较高的数码改变时, 所有比它低的各位数码均需同时改变。如 果由于刻划误差等原因, 某一较高位提前 或延后改变,就会造成粗误差。 可用循环码代替二进制码 , 是一种无权 码。对于n位循环码码盘,最小分辨率 α=360°/2n。
感应同步器有直线式 和旋转式两种,分别用于 直线位移和角位移测量, 两者原理相同。
e
1 W 4
(a ) x
Us
Uc 余弦绕组 (b )
图13-10 长感应同步器示意图 (a) 定尺; (b) 滑尺
正弦绕组
第13章 数字式传感器
sin cos cos
sin
sin
cos
cos
sin (a ) (b )
当余弦绕组单独激励时(励磁电压为uc=Umcosωt), 感应电
势为
ec kUm cost sin
e es ec kU m cost sin kU m sin t cos kU m sin(t )
按叠加原理求得定尺上总感应电动势为
式中的 θ=2πx/ω称为感应电动势的相位角,它在一个节距 W之内 与定尺和滑尺的相对位移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每经过一个节距, 变化一个周期(2π)。
图13 – 5 辨向逻辑工作原理
第13章 数字式传感器 (2) 细分技术 所谓细分,就是在莫尔条纹信号变化一个周期内,发出若干个 脉冲,以减小脉冲当量,如一个周期内发出n个脉冲,即可使测 量精度提高到n倍,而每个脉冲相当于原来栅距的1/n。由于细分 后计数脉冲频率提高到了 n 倍,因此也称之为 n 倍频。细分方法 有机械细分和电子细分两类。
第13章 数字式传感器
电磁式编码器的码盘上按照一定的编码图形,做成磁化区
(导磁率高)和非磁化区(导磁率低),采用小型磁环或微型马 蹄形磁芯作磁头, 磁环或磁头紧靠码盘,但又不与码盘表面接
触。每个磁头上绕两组绕组,原边绕组用恒幅恒频的正弦信号激
励,副边绕组用作输出信号,副边绕组感应码盘上的磁化信号转 化为电信号,其感应电势与两绕组匝数比和整个磁路的磁导有关。
第13章 数字式传感器 13.2.2 磁编码器 由磁鼓与磁阻探头组成
2 3
多极磁鼓有两种:一种是塑 磁磁鼓, 在磁性材料中混入 适当的粘合剂,注塑成形; 另一种是在铝鼓外面覆盖一 层粘结磁性材料而制成。
N NS
SN
NS SN NS
S
4 1
多极磁鼓产生的空间磁场由 磁鼓的大小和磁层厚度决定, 1 —磁鼓;2 —气隙;3 —磁敏传感部件;4 —磁敏电 磁阻探头由磁阻元件通过微 细加工技术而制成,磁阻元 图13 – 9 磁编码器的基本结构 件电阻值仅和电流方向成直 角的磁场有关, 而与电流平 行的磁场无关。
第13章 数字式传感器
第13章 数字式传感器
13.1 光栅传感器 13.2 编码器 13.3 感应同步器
第13章 数字式传感器
13.1 光 栅 传 感 器
13.1.1 光栅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a b
1. 光栅结构 光栅:在镀膜玻璃上均匀刻制许多 有明暗相间、等间距分布的细小条 纹,又称为刻线 a为栅线的宽度(不透光), b为栅线间宽(透光), a+b=W称为光栅栅距(光栅常数)。 通常a=b=W/2, 也可刻成a∶b=1.1∶0.9。
第13章 数字式传感器
感应 同步器
13.3.3 感应同步器位移测量系统
参考 信号 0 脉 冲 —相 位 变 换 脉 冲 发生 器 门 sin 激 磁 供 电 线 路 cos 放大 整形
指令 信号 1 误差 信号
鉴相 器
反馈 信号 2
可逆 计数器
译码 显示
图13 –12 鉴相测量方式数字位移测量装置方框图
16
图13-8 6位循环码码盘
表13-1 四位二进制码与循环码对照表
第13章 数字式传感器 循环码是一种无权码,这给译码造成一定困难。通常先将 它转换成二进制码然后再译码。 按表13 -1 所列,可以找到循环码和二进制码之间的转换关 系为 Rn Cn (13-3) Ri Ci Ci 1 或 Ci Ri Ci 1 式中: R——循环码; C—二进制码。 用与非门构成循环码 -二进制码转换器,所用元件比较多。 采用存贮器芯片可直接把循环码转换成二进制码或任意进制码。 如要求有很高的分辨率时,码盘制作困难,圆盘直径增大, 而且精度也难以达到。这时可采用双盘编码器, 它的特点是由 两个分辨率较低的码盘组合成为高分辨率的编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