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学高中语文诗歌部分老马憎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雪白的墙教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人教选修《中国诗歌散文欣赏》课件 老马 憎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雪白的墙

加点字 读音
祷.告
dǎo
黄陂.
pí
陂 陂.陀 pō 陂.塘 bēi
绷.架 bēnɡ
绷 绷.硬 bènɡ
绷.脸 běnɡ
加点字 读音
窗棂.
línɡ
骤.然
zhòu
臂 手臂. bì 胳臂. bei
呜咽. yè
咽 咽.喉 yān
咽.气 yàn
-9-
老马 憎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雪白的墙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2.写汉字 词语 róu 捏 杂 róu 猿 náo huánɡ 虫 huánɡ 惑 城 huánɡ là烛 là梅 举 cuò
易错字 揉 糅 猱 蝗 惶 隍 蜡 蜡 措
课前学习 课堂深入 课外读写
词语 易错字 点 zhuì 缀 拾 duo 掇 chuò泣 啜 闪 shuò 烁 lì石 砾 lì树 栎 ānɡ 脏 肮 kànɡ 俪 伉 火 kànɡ 炕
-13-
老马 憎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雪白的墙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赏鉴
课前学习 课堂深入 课外读写
2.在《憎恨》一诗中诗人“憎恨”什么?诗人是如何表现这一主题的? 提示:(1)联系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来看,该诗写于 1941 年,正值抗日战争 时期,山河破碎,民生艰苦。全诗最具有“憎恨”色彩的诗句当属“杀死那些专 门虐待青色谷粒的蝗虫吧”,诗人痛恨这些有攻击性的、残忍的“蝗虫”,这也 暗示着对侵略者的憎恨,对当时险恶的生存环境的憎恨,憎恨破坏了人们平 静安宁生活的一切,憎恨战争的烽烟正毁灭那一个个如梦般的“童话”,使诗 人无心写作。 (2)诗人通过两组截然相反的意象群的对比、否定句式的连用、长短句 式的交错使用等表现“憎恨”这一主题。
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5单元老马憎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雪白的墙训练含解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老马憎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雪白的墙错误!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关于《诗经》的注释、注解、翻译、解读的作品________,周振甫先生的《<诗经〉译注》,就是我们古典诗词爱好者熟知常用的一本。
周振甫先生有不少著作,在学术界颇有声望,且作为中华书局的老编审,他一生勤苦校书,________,在典籍译注上也有较大成就。
()。
《〈诗经>译注》是他较有代表性的译注作品,成书于周老晚年。
此书2002年由中华书局推出后,至今已重印四次。
《〈诗经>译注》是《诗经》的全译本,周振甫先生逐一介绍了每一诗句中重要词语的读音、释义.而且,书中每首诗下面都有题解,阐明了诗作的时代背景、诗旨,并给出了鉴赏和翻译.细读可以发现,其译文内容在信、达的基础上力求其雅,还________地以现代民歌译古代民歌,每句对译,附有原文,便于读者比照读本。
在书中,周振甫先生善于采纳古今《诗经》注家之长,并________.无论是解题还是注释,他都表述得简明而精致,还被收入了《十三经译注丛书》,是古典文学爱好者不可不备的基本读本。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恒河沙数乐此不疲独树一帜水乳交融B.铺天盖地津津乐道独树一帜融会贯通C.恒河沙数乐此不疲独出心裁融会贯通D.铺天盖地津津乐道独出心裁水乳交融C[恒河沙数:形容数量极多,像恒河里的沙子一样。
铺天盖地:形容声势大,来势猛,到处都是。
语段中说的是关于注释、注解、翻译、解读《诗经》的作品很多,并没有“声势大,来势猛”之意,使用“恒河沙数”更合适.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
语段中说的是周振甫十分热爱编审工作并沉浸其中,应用“乐此不疲”。
独出心裁: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来指想出来的办法与众不同.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指自成一家。
语段中形容的是“以现代民歌译古代民歌”这一与众不同的做法,应用“独出心裁”。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1.5.2 老马 憎恨

易错字 憎 赠 增
加点字
读音
窗棂.
líng
骤.然
zhòu
栅
铁栅.栏 zhà 栅.极 shān
词语
huǎn huǎn 潺 yuán 名 yuàn
易错字 缓缓 湲 媛
-10-
老马 憎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雪白的墙
Y H 预习导引 UXIDAOYIN
核心归纳
EXINGUINA
J佳作赏析 IAZUOSHANGXI
臧克家
-3-
老马 憎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雪白的墙
Y H 预习导引 UXIDAOYIN
核心归纳
EXINGUINA
J佳作赏析 IAZUOSHANGXI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绿原(1922—2009),原名刘仁甫,湖北黄陂人,“七月派诗人”之一。 作为一个富于进取精神的诗人,绿原的诗歌创作一开始就从现实生 活中吸取自己有待酝酿的诗意,立志回避和戒除对于西方颓废风格 的生硬模仿。有诗集《童话》《又是一个起点》《集合》等。
-2-
老马 憎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雪白的墙
Y H 预习导引 UXIDAOYIN
核心归纳
EXINGUINA
J佳作赏析 IAZUOSHANGXI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著名诗人、学者。第一部诗集 《烙印》,大多取材于农村生活,对农民的悲惨命运寄予了无限的 同情,他被誉为“农民诗人”。除诗集《烙印》外,还有《罪恶的黑手》 《自己的写照》《泥土的歌》《宝贝儿》《冬天》等诗集,散文集 《乱莠集》《我的诗生活》,诗论集《学诗断想》《克家论诗》等。
-9-
老马 憎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雪白的墙
Y H 预习导引 UXIDAOYIN
【优化方案】 高中语文 诗歌部分 第五单元 老马 憎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雪白的墙 同步精品实战

【优化方案】2013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五单元老马憎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雪白的墙同步精品实战演练轻松闯关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基础考查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都不.相反的一组是( )A.藩.篱吐蕃.繁.衍生息三番.五次B.肮.脏亢.奋引吭.高歌沆.瀣一气C.点缀.拾掇.啜.泣不止半途辍.学D.缓.缓支援.流水潺湲.妖童媛.女解析:选B。
A项,fān/bō/fán/fān;B项,ānɡ/kànɡ/hánɡ/hànɡ;C项,zhuì/duo/chuò/chuò;D项,huǎn/yuán/yuán/yuàn。
2.以下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尖厉经历淅淅沥沥再接再励B.晴空清净山青水秀晴天白日C.粗暴爆怒一曝十寒飞瀑流泉D.手臂譬如作壁上观鞭辟入里解析:选D。
A项,“再接再励”应为“再接再砺”;B项,“山青水秀”应为“山清水秀”,“晴天白日”应为“青天白日”;C项,“爆怒”应为“暴怒”。
3.依次填入下方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沿着主干道缓缓前行,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是这平淡的桂花奉献给人们诱人的芬芳。
①桂树如同一把撑起的伞,在细细绿叶中隐藏着一簇簇米黄色的小桂花②沿着鹅卵石铺成的甬道踏入桂园,香味更加浓烈③干道两边的法国梧桐像欢迎首长的兵士一样挺立着,高大宏伟④迎面扑鼻而来的是一股浓郁的奇香,循香寻觅其源,方知有桂园⑤树干粗壮,孔武有力,树叶顶风起舞⑥树冠像一把巨大的伞,铺天盖地A.④①②③⑤⑥B.③④②①⑤⑥C.③⑤⑥④②①D.④②③①⑥⑤解析:选C。
根据前后连贯的准绳,首句“沿着主干道缓缓前行”后应连接③句,⑤⑥句应连接在一同,从树干、树叶到树冠,并紧跟在③后,成为第一层次;第二层次从④句知有桂园到②句踏入桂园,最初①句“在细叶中隐藏着小桂花”知应紧跟末句。
《老马》《憎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雪白的墙》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然记起。
庭院后沙滩上,鸳鸯双栖双宿,水池里已一片昏瞑, 夜幕笼罩了大地。风起了,刹那间吹开云层,月光如泻透 露出来;而花朵被风吹动着,竟自在月光照射下舞弄着婆 娑的影子。进得屋子,拉上重重帘幕,纵使密遮住的灯仍 摇摇晃晃,风并未停止。人们刚刚静了下来。经过这场无
人 教 版 语 文
情春风的吹刮,明天恐怕花朵要片片飞落,铺满园中小路。
《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出版,引起较大反响。
其大部分代表作,如《鱼儿三部曲》《海洋三部曲》 《 这 是 四点 零 八 分的 北 京 》《 相 信 未来 》《 烟》《 酒 》 《愤怒》等,都完成于1965年至1969年间,但是他的诗歌 从风格来看与当时的主流诗歌格格不入,并给后来的诗歌 写作以巨大影响。他纯净的抒情体现出平民风格,诗歌语 言节奏铿锵易于朗诵。
人 教 版 语 文
想活动,还写了所见的晚景之凄寂,是宋词中名篇之一,
也是张先享誉之作。
第五单元 苦难的琴音
我端着酒杯仔细聆听,数声《水调歌》悠悠的乐曲。
从午宴的醉意中醒来,我满怀忧愁还没消退。年年都送春
归去,青春年华什么时候才会回来?傍晚独自照镜,更感 伤美好年华如水流逝,从前种种风流韵事,而今不过是徒
产生如梦如幻的感觉。
C.梦幻空间以想象空间为依据,它们都与现实空间存 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D.想象空间能够超越人们感到不自由的现实空间,能 让人在其中感到自由。
第五单元 苦难的琴音
【命题分析】
此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
态度的能力。
【解析】 A项,“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差别越大,越
人 教 版 语 文
人 教 版 语 文
老马拉大车是北方农村常见的景象。
第五单元 苦难的琴音
高中语文诗歌5老马、憎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雪白的墙、同步练习新人教选修

高中语文诗歌5老马、憎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雪白的墙、同步练习新人教选修高中语文诗歌5老马、憎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雪白的墙、同步练习新人教选修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絮聒.(guō)揉.(róu)成横.(hèng)竖B.后裔.(yī)虐.(nüè)待肮.(āng)脏C.蝗.(huáng)虫晚祷.(dǎo)骤.(zhòu)然D.缀.(duō)扣子风筝.(zhēng) 窗棂.(líng)C(A。
横:héng,B。
裔:yì,D.缀:zh uì)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所以,当许多人正在热情高歌“山寨经济〞时,我更愿意关注“山寨〞背后是否有谋杀,关注抄袭者弹冠相庆....的背后,创造者是否血流成河。
B.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山核桃对身体有很大的保健功效,争相购买,使山核桃市场变得火爆异常,山核桃也成了掌上明珠.....C.“围绕一个汉字,通过趣味的表达方式,发掘汉字背后的微言大义....,让孩子和家长一同看,一同收获.〞在徽商大会的众多文化产业项目中,安徽电影制片厂拟推出的动画片《漫画汉字》吸引了记者。
D.在当下历史文化的热潮中,《征服者帝国:中西文明的不同命运与选择》以透彻的思辨、力透纸背....的激情笔墨,以中西方文化、历史相互比较的大视角、大历史观独树一帜,引领历史文化阅读新潮流。
B(A。
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B。
掌上明珠:比喻极受父母宠爱的儿女,也比喻为人所珍爱的物品。
C.微言大义:精微的语言和深奥的道理。
D。
力透纸背:形容书法遒劲有力,或形容文章深刻有力。
)将臧克家的《老马》(甲)和宋代李刚的《病牛》(乙)对照阅读,然后答题。
老马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诗歌部分马憎恨之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雪白的墙

之二略读老马憎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雪白的墙我崇拜高尚的生命的秘密。
我崇拜这生命在降生、成长、战斗、伤残、牺牲时迸溅出的钢花焰火。
我崇拜一个活灵灵的生命在崇山大河,在海洋和大陆上飘荡的自由。
是的,生命就是希望,它飘荡无定,自由自在,它使人类中总有一支血脉不甘于失败,九死不悔地追寻着自己的金牧场。
美字体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赏美文臧克家:天地为笼交麻雀臧克家居住的小四合院中,有一群“特殊的客人”在院子里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它们就是臧老呵护备至的麻雀朋友。
四十多年来,不管风霜雨雪,不论多忙多累,臧老每天总是按时为这些麻雀朋友送食送【课内挖掘】这个单元的诗歌都包孕着丰富微妙的人生体验和社会内涵,诗人通过自我感受与个性的张扬概括民族、时代的苦难。
它们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时代与个人命运是如此息息相关。
虽然每首诗的写作时间与空间是确定的,但其中表现的忧患意识,流露的忧郁情感,蕴含的时代内涵,却超越了具体的时空,产生了巨大的情绪冲击力,激起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共鸣。
【课外应用】请围绕“环境与命运”这一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河的两岸河的两岸,一岸堕落,一岸超越。
——题记有个故事说,上帝把两粒种子撒在沙漠,一粒种子在沙漠中抱怨,终于死亡,化为沙粒;一粒种子努力寻觅生长的条件,终于长成一棵胡杨树,化为一片绿洲。
曾在街头看见托碗行乞的残疾人,蓬头垢面,将残缺的肢体炫耀似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脸上是麻木的表情,眼光迷茫空洞。
放下一元钱,回到学校,翻开课本,正是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心中莫名地生出一份伤感。
“我用轮椅丈量生命”,振聋发聩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脑中浮现的是残奥会上那些拼搏的身影。
我突然明白:人生的河有两岸,一岸堕落,一岸超越。
不记得是范进中举的狂态,还是张继枫桥夜泊的行吟;不记得是一朝踏尽长安花的傲颜,还是挂印而归的坦然。
只知道他们都曾走进科举的大门,一些从此挤进侯门,在风花雪月中做尽阿谀奉承之事;一些归隐田园,在风和日丽中彰显闲适恬淡之情。
高中语文 诗歌部分 第5单元 老马 憎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雪白的墙分层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

老马憎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雪白的墙(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5分) A.峥.嵘狰.狞慎.重缜.密周全B.诅.咒趔趄.狙.击神情沮.丧C.讥诮.眉梢.俏.丽峭.拔刚劲D.辍.学啜.泣拙.劣相形见绌.解析A项,zhēnɡ、zhēnɡ、shèn、zhěn;B项,zǔ、qie、jū、jǔ;C项,qiào 、shāo、qiào、qiào;D项,chuò、chuò、zhuō、chù答案 B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5分) A.绸缪迂回矫揉造作瞠目结舌B.氤氲殷红因势利导一蹴而就C.颠簸竣工关怀备至顶礼摩拜D.桀骜静谧一叶扁舟拾人牙慧解析C项,摩—膜。
答案 C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5分)①经过长时间的演变,鲸和海豚的四肢也逐渐______成了鳍状。
②在家庭浓厚的美术氛围的________下,小林也深深地爱上了绘画。
③爷爷说他忘不了那一段令人________的往事,也忘不了曾帮助过他的人。
A.蜕化熏陶辛酸B.退化熏陶心酸C.退化熏染心酸D.蜕化熏染辛酸解析“退化”指进化过程中部分器官变小、简化,功能减退甚至消失,符合语境,故排除“蜕化”。
“熏染”为贬义,应排除。
“辛酸”与“令人”不搭配,应排除。
答案 B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5分)A.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高校面临的共同课题,是涉及诸多方面的系统性工程,需要长期探索和深入研究,不可能一挥而就....。
B.烟草制品利用“技术进步”增加烟草制品吸引力,扩大烟草制品的消费,显然是在危害和损害人体健康,这与我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南辕北辙....。
C.本市多家保险公司的有关人士表示,在为保险事故车辆定损时,他们已开始参考《保险事故车辆定损标准》执行,但本市各类汽车修理厂却仍在各行其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错误!【画面内容】多好的草也有瘦马碧草如茵的原野上,远处一匹匹膘肥体健的骏马正悠闲自得地吃着草。
然而就在近处,一匹瘦骨嶙峋的马横卧在地面上。
【寓意点评】要有所作为,光有优越的条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努力。
错误!农民诗人——臧克家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
从小喜爱古典诗词,18岁以前一直生活在农村,对农民的悲惨处境有较多的了解。
这段农村生活成为他以后创作的深厚基础。
1930年至1934年,进入山东大学学习,在新诗创作上得到了闻一多的鼓励和帮助。
1933年出版的第一部诗集《烙印》,大多取材于农村生活,对农民的悲惨命运寄予了无限的同情,艺术上具有朴实、严谨、含蓄、凝练的特色,受到茅盾、闻一多等人的好评。
全面抗战前,诗人还有《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等诗集。
全面抗战期间,出版了《从军行》《泥土的歌》等诗集。
抗战后又有政治讽刺诗《宝贝儿》《生命的零度》《冬天》等诗集。
新中国成立后任《诗刊》主编,出版《臧克家诗选》《学诗断想》《诗与生活》等诗文选集。
著名诗人翻译家——绿原绿原(1922—2009),原名刘仁甫,湖北黄陂人。
1941年开始发表诗作,同年进入复旦大学外国文学系学习。
在胡风主编的《希望》上发表诗歌,成为著名的“七月派”诗人。
1954年出版诗集《从一九四九算起》。
1955年因胡风案受牵连,被禁七年。
他在遭受命运打击以后仍然顽强地坚持诗歌创作,历史风云和德国论著的研读迫使他冷静思考,也使他后期的诗作带上了强烈的思辨色彩,凝练而深沉。
有诗集《童心》《又是一个起点》《集合》《人之诗》《我们走向海》《绿原自选诗》,散文集《苜蓿与葡萄》,译作《浮士德》《里尔克诗选》等。
新潮诗歌第一人——食指食指,本名郭路生,1948年生,山东鱼台人。
15岁开始诗歌创作。
1964年在文化补习班接触了当时前卫的秘密文学团体“X诗社”及“太阳纵队”中的文学青年。
1968年到农村插队时作了各种体裁和风格的诗作,他的许多诗歌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知青中传诵。
1979年他的作品终于在《诗刊》上首次公开发表,引起各方关注。
1988年,他的第一本诗集《相信未来》面世。
1992年,《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出版,引起较大反响。
他纯净的抒情体现出平民风格,诗歌语言简练、节奏铿锵,易于朗诵。
代表作《鱼儿三部曲》《海洋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相信未来》《烟》《酒》《愤怒》等。
朦胧派代表诗人——梁小斌梁小斌,山东荣城人,1954年生于合肥。
1972年开始创作诗歌。
1979年经诗人公刘介绍到北京参加诗刊社举办的首届“青春诗会”。
同年10月,在《诗刊》上发表《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雪白的墙》等作品,它们后来被列为新时期朦胧诗代表作,选入高中语文课本。
1984年提出“必须怀疑美化自我的朦胧诗的存在价值和道德价值”的观点,其间创作《断裂》组诗。
近年出版思想随笔集《独自成俑》《地主研究》《梁小斌如是说》等。
被中央电视台评为年度诗人。
错误!《老马》这首诗写于1932年,是臧克家诗集《烙印》中流传广泛、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作者曾说:“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我对蒋介石政权全盘否定,而对于革命的前途,觉得十分渺茫。
生活是苦痛的,心情是沉郁而悲愤的。
”作者亲眼看到了一匹命运悲惨令人同情的老马,不写出来,心里就有一种压力。
诗人捕捉这一常见的农村景象,用以象征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历史负荷和苦难历程,引人思考和关注。
通过赏析这首诗,我们能够更具体地感受到臧克家30年代新诗创作的成就和特色。
《憎恨》《憎恨》是绿原1941年写的,当时诗人虽然才19岁,就像那刚刚结穗灌浆的谷粒,但诗人并没有沉溺在年轻人所常有的童话般的意境中,而是以他特有的敏感感受到了“那些专门虐待青色谷粒的蝗虫”一样的反动暴政,诗人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你让他怎能不“憎恨”呢?于是诗人便以他特有的社会责任感和特有的勇气向复杂而严酷的现实突进了。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1968年底,上山下乡的高潮迭起,20岁的诗人也加入这个大潮中。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写的是诗人告别北京时的悲壮场面。
诗人谈到这首诗的写作经历时说:“在去山西插队的火车上(火车四点零八分开),我开始写这首诗。
当时去山西的人和送行的人都很多。
再有,火车开动前的声音,让我的心也跟着一颤,然后就看到车窗外的手臂一片。
一切都明白了,‘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因为户口也跟着落在山西)。
”《雪白的墙》本诗写于1980年,浩劫已经过去,诗人想到一个时代已经结束,心中充满着对未来的憧憬。
梁小斌与其他在“文革”中成长的作家一样,也有一种强烈的“伤痕”意识,这在该诗中有着具体而明确的表现。
诗以刚刚结束的“文革”的历史作为背景,叙述者以儿童的身份出现。
诗的最大艺术特点在于诗歌中闪烁出的自我感受,诗中的“我”怀着童心向妈妈述说了所看见的粉刷一新的雪白的长长围墙。
然后“我”面对此情此景,脑海中浮现出对过往的回忆并对未来寄予了美好的祝愿。
[整体·感知]《老马》《老马》全诗通过描写一匹衰老的瘦马的生活遭遇,形象地展示了老马苦不堪言的悲惨处境,揭示了它坚忍的性格特质,表达了诗人对古老的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和忍受苦难的中国人民的关注。
《憎恨》《憎恨》通过一连串的否定词,揭示了当地没有“群花”“红雀”“繁星”“月光”“风”“野火”的社会现实,抒发了诗人对安宁和平美好的世界被人为地破坏的愤怒以及对罪恶世界的仇恨,表现出一种在血与火的战争环境中的可贵的社会使命感。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通过对北京知青坐“四点零八分”的火车离开北京时和亲朋在车站分别的场面描述,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即将离别亲朋的知识青年对故乡、对母亲的眷恋,对不可知的未来的恐惧,生动地表现了发生在二十世纪60年代末北京火车站那稍纵即逝的情景,冷静客观地反映了当时青年在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情况下的迷惘心态,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民族命运的关注。
《雪白的墙》《雪白的墙》中诗人用象征的手法,以儿童的视角、感受和语言,选取日常化的意象,表现了对久已失落的某种美好事物重现眼前的欣喜,对纯洁美好的理想,对充满友爱和温暖的人与人的关系的礼赞。
[文本·精析]一、阅读《老马》,理解下列句子的含意。
1.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这两句实写装车,一个“扣”字,一个“垂”字,把老马负重受压的惨状刻画得极为生动、深刻。
主人的冷酷和老马的痛苦,都包含在其中了。
2.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这几句写扬鞭出发。
前两句是虚写,刻画老马的悲愤而又无望的心理。
后两句实写,“一道鞭影”,活现出主人的凶狠、无情。
在这样严酷的压迫下,在“前面”等待老马的又是什么呢?诗人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二、阅读《憎恨》,理解下列句子的含意。
3.好久好久,/这日子/没有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当一个安宁和平美好的世界被人为地破坏了之后,诗人就不可能平静了,诗人就“憎恨”了,因此诗人用一句分割而成的三行短句抒发心头的愤恨。
这种由缓而促的节奏变化和戛然而止的情调,更强烈地表现了作者对那个罪恶世界的仇恨。
如果我们把这三行改成一句“好久好久这日子没有诗”,其抒情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有人说合适的形式可以增添诗歌的内容美,绿原的《憎恨》所采用的这种自由诗形式也就成了《憎恨》内容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取用自由体进行创作这是“七月诗派”的共同特点,在绿原笔下又是诗人个性的充分体现。
4.杀死那些专门虐待青色谷粒的蝗虫吧,/没有晚祷!/愈不流泪的,/愈不需要十字架;/血流得愈多,/颜色愈是深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诗人以他特有的敏感感受到了“那些专门虐待青色谷粒的蝗虫”一样的反动暴政,于是诗人便以他特有的社会责任感和特有的勇气向复杂而严酷的现实突进了。
作为被“虐待”者,诗人不是去“流泪”,不是去“晚祷”,不是跪拜在十字架下祈求上帝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是为了“杀死那些专门虐待青色谷粒的蝗虫”,诗人不惜“流血”。
在诗人看来,“血流得愈多”,愈是深沉地反映、记录了那个时代。
5.不是要写诗,/要写一部革命史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诗句展示出诗人的诗人本色、战士性格和哲人风度合而为一的形象。
对于当时的他来说,他已深深意识到反抗、斗争已经成了压倒一切的任务了。
诗句传达出诗人强烈理性思辨的色彩,使诗歌呈现出哲理化倾向。
三、阅读《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理解下列句子的含意。
6.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它除了表示一个具体的时间和一个充满意识形态的城市这两个基本事实外,还隐含着第三个事实:四点零八分是一次列车的始发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