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2015年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第三次科技革命(含答案)

合集下载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练习:第三次科技革命(解析)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练习:第三次科技革命(解析)

中考复习专题训练:第三次科技革命一、选择题1.(·成都)3月,围棋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狗”,大胜韩国围棋世界冠军、职业九段棋手李世石,轰动一时。

与“阿尔法狗”直接相关的技术是()A. 生物技术B. 原子能技术C. 信息技术D. 航天技术【答案】C【解析】【分析】“阿尔法狗”是一款围棋人工智能程序,由位于英国伦敦的谷歌旗下的公司开发,这个程序利用“价值网络”去计算局面,用“策略网络”去选择下子。

是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所以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新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下列生活场景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有关的是()A. 坐火车旅行B. 开汽车上班C. 用电灯照明D. 在太空授课【答案】D【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太空授课”判断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当代计算机技术与先进通信技术的结晶,是电子信息时代的产物。

计算机网络技术以电子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与不断升级为前提,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也是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之一。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

应重点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本题把第三次科技革命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要注意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

3.我们在上网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病毒,请问计算机病毒是指一种()A. 破坏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程序B. 人为制造的破坏计算机系统的程序C. 由操作者传递给计算机的病毒D. 由计算机本身产生的破坏程序【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

计算机病毒是人为制造的破坏计算机系统的程序。

【点评】掌握计算机病毒。

4.世界上第一台能够实际运用的数字是电子计算机,它占地面积170平方米,重约30余吨,是个庞然大物,它诞生于()A. 1935年B. 1945年C. 1955年D. 1965年【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1945年。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三次科技革命试题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三次科技革命试题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精品文档下载【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三次科技革命”复习题一.选择题部分1.第一届世博会于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展会期间可能出现在的先进交通工具是:2.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海外殖民战争B .工业化及城市化C .资产阶级革命D .第一次世界大战3.如今汽车已逐渐走进中国寻常百姓家。

追根溯源,这得益于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中诞生的“流水线生产方式”,由此开始大批量生产汽车。

为汽车的发明作出突出贡献,被称为“汽车之父”的是:A .卡尔·本茨B .亨利·福特C .莱特兄弟D .法拉第 4.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

其中属于右图中人物的创造是:A .改良蒸汽机B .研制汽车C .发明白炽灯D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5.1820年7月18日,美国商人乔治·麦卡尔前往英国洽谈一笔业务,下列行为他能够做到的是:A .出发前他给客户发了一份电报B .他预定了去英国的船票C .因时间关系,他后来改乘飞机D .他给客户送了一台笔记本电脑6.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平民伤亡惨重。

爱因斯坦听到消息后说:“人类打开了潘多拉这个魔匣”。

那么,打开这个“潘多拉魔匣”的钥匙是: A .牛顿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B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C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D .网络信息技术7.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高科技手段,向世界阐述了中华文明的演进和人类文明的交融,它所应用的现代科技核心成果是:A .航天技术B .生物工程技术C .电子计算机技术D .电灯照明技术8.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1946年,美国制成了第一台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

以上史实说明:A .战争客观上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B .科技革命是战争的导火索C .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D .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9.第三次科技革命似惊雷闪电迅速席卷整个世界,其影响之大是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可比拟A B C D的。

2015年中考历史热点复习专题七 2016年我国将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与中国科技革命、三次科技革命

2015年中考历史热点复习专题七 2016年我国将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与中国科技革命、三次科技革命

2015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七 2016年我国将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中国科技革命、三次科技革命热点材料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于2014年9月10上午开幕,中方大会主席杨利伟透露:2016年我国将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并发射神舟11号载人飞船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

解读:材料表明我国科技的进步。

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水平是国家竞争力的体现。

本专题梳理了中国科技的发展情况及三次科技革命,让考生对本专题进行系统复习。

专题概述要点整合线索一 中国科技革命四大发明造纸术西汉时,人们开始用麻造纸,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造纸术;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

4世纪外传到朝鲜,7世纪传到日本,12世纪传到欧洲。

为欧洲近代文明的产生创造条件。

印刷术隋唐时期出现雕版印刷,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868年印制的《金刚经》;北宋时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并传到日本、朝鲜,15世纪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它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

指南针 战国时期出现司南;北宋时期发明指南针,之后发展成磁针和方位盘合为一体的罗盘,并开始用于航海和军事。

南宋时经阿拉伯人、波斯人传入欧洲,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火药 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在炼丹过程中发明的;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制造出“火箭”。

宋代广泛运用于军事。

蒙古军队西征大量使用火炮、火枪,13世纪,火药传入阿拉伯,14世纪传入欧洲;它改变了欧洲人的作战方式,使欧洲的骑士“走出了城堡”。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古代医学华佗 东汉杰出的医学家,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发明了“麻沸散”,被称为“神医”。

张仲景 东汉杰出医学家,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被尊称为“医圣”。

李时珍 明代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著有《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科学著作 《九章算术》 成书于东汉,总结周秦到汉代数学成就。

出现了负数运算,一元二次方程的运算方法,它的出现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专题14 三次科技革命-2年中考1年模拟备战2015年中考历史精品系列(解析版)

专题14 三次科技革命-2年中考1年模拟备战2015年中考历史精品系列(解析版)

☞解读考点知识点名师点晴第一次工业革命1.开始: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上半期,英国的棉纺织部门2.含义:指生产领域里革命性的变化。

3.原因:(1)根本原因:英国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2)直接原因:18世纪,英国的海外市场迅速扩大,手工工场生产的产品供不应求,推动了生产技术的改进。

4.简要过程:(1)开始的标志: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2)发展:瓦特改良蒸汽机(最主要标志)。

①时间:1785年。

作为动力带动机器,首先在纺织部门使用。

②意义: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3)扩展:交通工具的发明和使用。

①火车: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机器;1825年,“旅行者号”火车机车在英国的第一条铁路上试车成功。

(影响:火车的发明和使用,促使铁路交通迅速发展,人类迈入了火车时代,迅速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

)②轮船(汽船):1807年,由美国人富尔顿制造。

(4)完成:1840年前后,英国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在英国完成。

法国、美国随后也完成工业革命。

5.历史意义:(1)最大的后果: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2)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①对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影响: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

②对世界格局变化的影响: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确立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第二次工业革命1.时间: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2.标志(1)开始的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

电力作为相对清洁的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取代蒸汽机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主要标志: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领先的国家:美国和德国。

3.特点:(1)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电力和石油);(2)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内燃机);(3)新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汽车、飞机);(4)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明与应用(电报、电话)等。

中考历史第期黄金知识点系列三次科技革命4(1)

中考历史第期黄金知识点系列三次科技革命4(1)

学习资料专题三次科技革命聚焦考点☆巩固基础一、工业革命:1. 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2. 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3.主要国家:英国。

4. 主要成就:(1)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称为_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2)英国机械师瓦特借鉴前人的成果,改进了蒸汽机_。

1785年年以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使用,受到广泛的欢迎。

(3)英国机械师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1825年年,这列“旅行者号”的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

(4)美国的富尔顿发明轮船。

5.新能源:煤炭6.动力:蒸汽机7.特征:人类迈入“蒸汽时代”。

8.结束的时间和标志:19世纪世纪上半期,英国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

此后法国、美国也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

9.影响: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 开始时间:19世纪70年代2. 主要标志: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3.主要国家:美德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走在其他国家前面。

4. 主要成就:(1)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的耐用碳丝灯泡。

(2)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

(3)1885年,卡尔•本茨试制汽车成功。

(4)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研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

5.新能源:电力和石油6.动力:电力和内燃机7. 特征: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8.影响: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1. 开始时间: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2. 主要标志: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3.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初三历史第三次科技革命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历史第三次科技革命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历史第三次科技革命试题答案及解析1.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办,假如你作为中国代表参加1900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世博会,你可能会看到的科技成果有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三次科技革命的有关知识内容。

题文中的四幅图分别是:①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珍妮机和蒸汽机;②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汽车;③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计算机,再看题文要求是参加1900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世博会,因此1900年不可能看到计算机。

故有③的选项不对。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蒸汽时代”的到来·珍妮机的故事、瓦特和蒸汽机;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人类迈进“电气时代”·汽车和飞机的问世;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2.下表反映的是世界航天技术领域的部分重大成果。

它不能说明()B.美苏两国在空间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C.中国在空间技术上奋起直追D.世界大国在航天技术方面紧密合作,共存共荣【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史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认识。

题干中的发明苏联、美国、中国的成就都是独立存在的,看不出世界大国在航天技术方面紧密合作,共存共荣。

中国的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说明中国在空间技术上取得一定成就。

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第三次科技革命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革新往往带来社会的巨大变革。

人类历史上三次剧烈的科技革新带给中国的是不同的挑战与机遇。

结合已学知识回答问题:【第一次:沉溺美梦】(1)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分别有什么影响?(4分)【第二次:失之交臂】(2)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加紧侵略和瓜分中国。

请举出一例证明。

历史中考专题训练题:三次科技革命(材料题)

历史中考专题训练题:三次科技革命(材料题)

历史中考专题训练题:三次科技革命(材料题)一.【科技革命】(6分)材料一:清朝后期,统治者正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等待“四方来朝”时,等来的却是英国的“坚船利炮”。

(1)请问英国的“坚船利炮”是哪一事件的重要成果?这一事件使得世界面貌发生了怎样的改变?(2分)答:工业革命。

(1分)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1分)材料二:1894年,美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首位。

1910年,德国工业总产值居世界第二位。

(1分)(2)美德两国工业总产值能够跃居世界前两位的关键性因素是什么?(1分)答:抓住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科技。

材料三:1956年,党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

1985年我国开始实施农业科技的“星火计划”。

1986年底,制定《中国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即“863计划”。

(3)请举两例说明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

(1分答: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袁隆平培育“籼型杂交水稻”、发射神舟系列飞船等;(任意两点即可,2分)(4)综合上述材料,英美的发展历程给我们的思考与启示是什么(1分)答:民族解放,国家独立是国家国家发展的首要条件;先进制度代替落后制度是社会发展必然趋势;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开放性题,有理即可)二、{科技的力量】(共7分)材料一:在唐宋两代,中国的工程师掀起了发明的热潮,中国引领着全世界的科学技术。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1)列举三项唐宋时期“引领着全世界”的科技发明。

(3分)答:列举:火药武器(或火药应用于军事);活字印刷术;航海罗盘(或指南针应用航海)。

材料二:8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出现了三次全球性的科技革命,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世界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结合史实,回答下列问题: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带来了怎样的变化?﹙2分﹚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1分)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

初三历史第三次科技革命试题

初三历史第三次科技革命试题

初三历史第三次科技革命试题1.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A.二三十年代B.四五十年代C.六七十年代D.晚期【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史实的识记。

依据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一子目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中的内容:“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弹、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这次科学技术革命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

”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故选B。

【考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内容和影响。

2.下列技术不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出现的有()A.计算机技术B.航天技术C.克隆技术D.飞机制造技术【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史实的识记。

依据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一子目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中的内容:“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弹、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这次科学技术革命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

”可知,原子弹、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出现的,因此ABC选项都是。

D选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就出现了,因此不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出现的,故选D。

【考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内容和影响。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A.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B.生物工程技术的广泛使用C.航天技术的广泛使用D.原子能的广泛使用【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史实的识记。

依据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一子目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中的内容:“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次科技革命【2015 贵州铜仁】11、沪昆高铁贵阳北至我市玉屏东于2015年6月开通,该列车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它先进技术,使列车运行更加安全、快捷。

请问计算机网络技术属于下列哪次科技革命成果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D.以上都不是【2015 厦门】30.QQ与微信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平台主要得益于A.蒸汽时代的到来 B.电气时代的到来C.网络技术的发展 D.报刊事业的发展【2015 贵州安顺】7、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发展最为迅速,应用最为广泛的是A.原子能 B.电子计算机 C.航天技术 D.遗传工程30.(2015厦门)QQ与微信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平台主要得益于(C)A.蒸汽时代的到来 B.电气时代的到来C.网络技术的发展 D.报刊事业的发展20.(2015泉州)科技革命推动社会发展。

下列职业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相关的是(C)A.电力工程师B.汽车司机C.软件工程师D.飞机驾驶员(2015佛山)15.“自动控制技术是在无人直接干预的情况下,采取对控制信息进行测控、变换、传递和计算,用以达到对被控对象实现自动化的功能技术,企业节约了劳动力成本。

”材料表明自动化技术(C)A.是造成工人失业的根本因素B.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C.源于现代计算机技术 D.是现代生物工程的重大突破25.(2015广东) “互联网+”是今年大热的概念。

它指的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即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渗透、融合和颠覆,促使传统行业改造升级,催生新兴产业。

“互联网”最能反映的当前科技发展的特点是(B)A.科学技术不断转化为生产力 B.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多个领域的革命C.新技术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 D.科学成果不断涌现48.(2015娄底)下表所列举的19世纪晚期的科技发明及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表明人类开始进入(B)19世纪70年代电话进一步普及,耐用电灯开始走进千家万户19世纪80年代发电站广泛建立,电风扇、电动缝纫机、电焊机被发明并走进人们的生产生活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信息时代D.数字时代35. (2015连云港)右侧为美国1997年和2006年三大产业占GDP比例示意图。

导致图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D)A.全球经济区域化的加强B.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发展C.联合国积极作用的发挥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19.(2015苏州)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说,全球化时期最明显的衡量标准是速度——特别是商业、旅行、通信和革新的速度,最经常问的问题是:“你和谁相连?怎样相连?”这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A)A.计算机互联网技术 B.原子能技术C.航空航天技术 D.生物工程技术25.(2015盐城)在1999年以来短短十几年时间里,我国“神舟”系列飞船实现了从无人到有人,单人到多人的重大突破。

这一成就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D)A.计算机领域 B.生物工程领域 C.原子能领域 D.航天技术领域19. (2015扬州)今天,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更便捷,可以进行电子商务、实现远程教育、发送电子邮件等。

这说明我们的社会进入了(D)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钢铁时代D.网络时代17年份1960年1970年1980年1990年2000年高收入国家40% 38% 36% 34% 31%中收入国家28% 34% 43% 37% 36%低收入国家22% 27% 37% 36% 43%据表可知,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

以下对此解释比较合理的是A.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反映B.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C.发达国家经济结构升级D.低收入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取得重大成果14. (2015荆门)能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伴随着科技的发明创造,能源逐渐被人类开发利用。

下列能源利用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C)A.煤炭——电力——原子能——石油B.煤炭——原子能——电力——石油C.煤炭——电力——石油——原子能D.煤炭——石油——原子能——电力13.(2015黔东南) “科技是把双刃剑”,科技在给人类造福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隐患。

下列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带来消极影响的是(D)A.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和海啸导致了核泄漏 B.美国通过网络大量窃取中国经济和军事信息C.北约使用精确制导导弹在阿富汗造成平民伤亡 D.中国多地因大量使用煤炭而使空气污染加剧20. (2015海南) 空闲时聊聊天,吃饭时拍个照片发朋友圈,看到二维码扫一扫据统计,目前国内外微信活跃用户已达5 亿人,微信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种便捷的交流方式源于(D)A. 航天技术的进步B. 生物技术的突破C. 新材料技术的应用D. 网络技术的发展二维码微信23.(2015永州)三位同学在一起讨论有关科技革命的话题,以下是他们谈话内容的片断:甲:科技革命成果的商品化周期只需要3~5年;乙:新技术之间联系密切,相互促进;丙:在经济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占80%。

他们讨论这一话题的中心是(B)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 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内容17. (2015济宁)在人类科技发展的历程中,出现过下列科技词语,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B)①电子计算机②力学三定律③相对论④电气时代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②①③④ D.②③④①20.(2015济宁)下列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A.主要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B.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C.它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D.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其核心25. (2015云南)1969年,美国宇航局阿姆斯特朗在登上月球时说:“对于一个人来说,这不过是小小的一步,但对人类来说却是巨大的一跃。

”这“巨大的一跃”发生的背景是(D) A. 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B.第一次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D.第三次科技革命29.(2015莱芜)(13分)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改变社会,科技改变世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

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1)材料一中的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对“东方”的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二从19世纪70年代起,西方国家需要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开展殖民活动,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

在全世界领土已被瓜分的情况下,中国成了它们掠夺的中心。

(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是哪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用史实说明“中国成为了它们掠夺的中心”。

(4分)材料三(3)材料三中的图片,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哪些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请列举中国在这次科技革命中取得的两项成果。

29.(13分)(1)蒸汽时代。

影响:英国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力的广泛应用。

史实:列强发动了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领域:生物工程、计算机、航天技术。

成果: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神舟飞船系列、籼型杂交水稻等。

(2分。

符合题意,答出两项即可)35. (2015齐齐哈尔)科技改变世界,科技引发革命。

回望历史,可见一次次科技革命,改变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引起国家力量兴衰演变。

探究一:中国篇(1)北宋时期哪项科技发明,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1分)大大促进了文化传播的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是谁?(1分)(2)1964年10月,我国哪项重大科技成就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地位?(1分)(3)培育出“东方魔稻”,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谁?(1分)探究二:欧美篇(1)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哪个国家?(1分)从此,人类社会进入什么时代?(1分)(2)在第二次科技革命浪潮中,出现的新式交通工具有哪两种?(2分)(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1分)感悟: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1分)35.探究一:(1)指南针(1分)、毕升(毕昇)(1分)•(2)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原子弹爆炸成功)(1分)(3)袁隆平(1分)探究二:(1)英国(1分)、蒸汽时代(1分)(2)飞机(1分)、汽车(1分)(3)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1分)感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变革;科学技术使人类社会生活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等。

(答出其中一点或符合题意即可得分)(1分)33. (2015郴州)(12 分)有人说美国是一个没有童年的国家。

在很短的时间里,美国完成了从建国到强盛的华丽转变,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二百多年前的美国是通过什么战争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而建国的?(1 分)领导人是谁?(1 分)请对他进行简要评价。

(3 分)(2)美国独立后,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美国是通过什么战争解决这一矛盾的?(1 分)其领导人是谁?(1 分)他通过颁布哪两个文件扭转了战争的局势?(1 分,答一个即可)(3)美国在三次科技革命中都有重大发明。

请写出美国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实现人类飞天梦想的成果及其发明者。

(2 分)(4)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你觉得美国的崛起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借鉴意义?(2 分)19.(2015吉林)历史课程承载着传承人类文明优秀传统的重任。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古代文明】⑴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

写出一例亚非地区古老而神秘的文字。

(1分)象形文字、楔形文字。

(一例即可)⑵古代埃及文明的标志之一、国王的陵墓和权力的象征是什么?(1分)金字塔。

【近代文明】⑶“不是复古而是创新”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是什么?(1分)文艺复兴。

⑷推翻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沉重打击神权统治根基的科学巨著是什么?(1分)《物种起源》。

【现代文明】⑸国际互联网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什么社会?(1分)信息化社会。

⑹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跻身于世界现代文明行列,取得了很多科技成就。

写出一例有关原子能或航天技术领域的成就。

(1分)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2003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

【感悟文明】⑺你对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发展有什么认识?(1分)科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人类文明的35.(2015厦门)(10分)世界一体化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