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宗教关系的多向度追问

合集下载

法律的宗教分祈

法律的宗教分祈

法律的宗教分祈一般说来,法律作为一个社会的实证的规范或规则体系,它们约束人们的行为,保护人们的权利,例如,不可偷窃,禁止欺骗,借东西要还,签约必须履行,等等,这些都与现实的人类社会的生活有关,看上去与宗教或形而上学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它们或者是由国家或政府的立法机构颁布,或者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通过习俗、惯例等演变而成,但是,这些不同的各种奇样的立法规则、法律条文乃至习俗惯例、礼仪制度等,当追溯它们的正当性的,或者说当询问它们为什么要求人们遵守或服从的时候,就必然涉及到形而上学乃至宗教问题。

为什么人们要遵循法律的规则呢?为什么禁止偷窃、抢劫呢?对此可以有各种解释,可以从经济利益、社会安全、官方意志等角度来看这些问题。

但是,有一个最根本的角度就是这些法律无论它们来自哪里,通过什么形态颁布,都首先或基本的在于它们是否有正当性(legitimacy),即是否是正义的法律,这是最关键的。

一个非正义的法律很难要求人们遵从,法律之所以成为法律而不是一伙强盗的命令,最实质性的原因在于它们是正当的,具有着法律的乃至超越时空的正义性。

不可说谎,严禁偷盗,履行契约,不可侵犯他人的财产等诸多古老的训诫,之所以在几千年的人类历史上为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人们所遵从,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它们是正当的,超越时空的,具有着普遍的正义性。

正义性往往与宗教相关联,探讨法律的形上学基础,追溯法的价值根基,必然要涉及法律与宗教的关系。

正义有多种形态,有道德的,法律的,宗教的,有个人的,群体的,有形式的,内容的,等等。

法律的正义主要体现为形式和程序的正义,古希腊、罗马思想家们对此就有深刻的论述,例如,亚里士多德就区分了自然、法律与德性等三种基本的正义形态,罗马法学家对于法律正义也有充分的论述,他们的理论直到今天仍有指导性意义。

但是,法律乃至社会正义只涉及现实的正当价值,它们并没有说明为何是正义的,或者说没有开启超验正义的维度,没有阐释为什么人们之间要相互平等对待,要尊重人的生命和价值,要按照普遍性的程序和形式处理司法纠纷,法律权威要建立在正义的本性之上,一个政府不可野蛮地使用暴力,等等。

古代印度法与宗教的关系

古代印度法与宗教的关系

古代印度法与宗教的关系
古代印度的法律和宗教密不可分,宗教对印度法律的影响深远。

在印度的宗教中,种姓制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印度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且宗教法律在很多方面都比民法更高等,因此印度宗教和法律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古代印度的宗教法律与印度教密切相关。

印度教对个人责任和个人贡献执行了极其严格的规定,在新教徒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

印度教中的三种中心式信仰分别是婆罗门教、尼采教和耆那教,每一种信仰都规定了自己的种姓制度,《吠陀》经中和婆罗门经中记录着印度的刑法和民法等。

此外,印度教规定的神律精神更是深入人心。

神律是印度教命令最高且最神圣的规则,民间在奉祀神仙、神祇、地主神等等方面也呈现出强烈的所有制形态,而这种所有制在印度法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法制史&法律与宗教的关系

法制史&法律与宗教的关系

法制史&法律与宗教的关系法律是对权利、义务进行分配并解决社会纠纷的一些行为规则和制度。

它用于调节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但主要限于那些对他人利益或公共利益产生影响的行为和关系。

宗教是人们的一种内心确信,是人们关于社会生活的终极意义和目的的直觉知识,以及对此终极意义的个人信仰。

二者的区别:第一,产生的方式不同。

法的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而宗教规范则由宗教领袖假托神的名义而制定,它被视为神意的表现,第二,实现的方式不同。

法之所以为法在于它要由国家强制力来作为最后的保障。

宗教规范的实现,则主要依靠教徒的自愿或自我强制第三,制裁的程序不同。

法的规范体系的存在与司法机构的存在是分不开的。

认定一个人的行为是否违法,应当负什么样的法律责任,这都必须由特定的组织机构来进行。

而宗教规范体系则并不要求一定有这样一个唯一有权作出决定的机构。

第四,作用的范围不同。

首先,法的规范只调整那些对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具有较高价值的社会关系;而宗教规范则覆盖了全部社会关系。

其次,法的规范一般只规范人的外部行为,只要行为上无过错就不予追究,而不问主观上是否有恶意;宗教规范不但规范人的外部行为,而且更侧重于规范人的内心活动,行为上无过错而心存恶念仍然是不允许的。

再次,法的规范无条件地约束全体社会成员;而宗教规范只能约束自己的教徒,对于没有选择该宗教信仰的人毫无约束力。

第五,规范的形式不同。

法的规范通过规定出明确的权利和义务来给人们的行动指明方向,它有权利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两种基本形式。

宗教规范则以强调人对神的服从义务为主,因为人在神面前是没有权利可言的。

故宗教规范大多是义务性规范。

二者的联系:首先,法在起源阶段同宗教有着一致性关系,每一种法律体系确立之初.总是与宗教典礼和仪式密切相关;其次,在人类早期阶段,公共权力借助于神的力量的支撑,君主为了论证自己统治的合法性,往往把其统治的渊源归结于上帝、归结于神;再次,宗教同法的价值有某些相通之处,两者的出发点和目的都包括“使人向善”,使社会有其秩序而不发生混乱,甚至使人们精神上有所依*与寄托;最后,法和宗教都是实现社会控制的规范体系。

法律论文:浅析法律与宗教的关系及其对推进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

法律论文:浅析法律与宗教的关系及其对推进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

法律论文:浅析法律与宗教的关系及其对推进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摘要:法律与宗教是维系社会的两种基本手段,宗教对法律的影响直接触及到社会的制度层面与价值层面。

推进我国法治建设、实现依法治国,必须加强法律信仰,形成法律至上的权威。

关键词:法律;宗教;法律信仰;法治建设有人群的地方就须有法律,法律使人们生活有序。

有苦难的地方就需有宗教,宗教为人们提供一种心理上的慰藉;它们彼此处于对立之中:法律以其稳定性制约着未来;宗教则以它的神圣观念向所有既存社会结构挑战。

然而,它们同时又互相渗透,互相延伸,共同保障人类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

一、法律与宗教互相联系交织难解首先,法律在起源阶段同宗教有着一致性关系。

在古代,僧侣与立法者及法官们的职能常有相一致的地方。

法律由习惯发展而来,而许多习惯是依靠宗教实现对社会关系的调整。

在原始社会,伴随着物质生产劳动的发展,人类社会意识已经产生,但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领域,并且非常朦胧而肤浅。

人们对自然力的敬畏,对物质生产劳动中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的制定与执行,都以十分粗糙、简陋的形式表现出来。

人类最初的习惯或法律都与原始的崇拜、宗教、艺术等社会意识混沌地交织在一起。

其次,法律在发展的过程中与宗教相结合共同担当某种职能。

一切古代的法律几乎都具有更为广义的神权政治的属性。

在人类早期阶段,公共权力借助于神的力量的支撑,那时的君主为了论证自己统治的合法性,总是把其统治的渊源归结于上帝、归结于神。

《汉谟拉比法典》把古巴伦国王汉谟拉比称为神的代理人,是诸神把国家交给他进行统治。

中国历代的皇帝自称是“天子”,是“奉天承命”,统治子民。

古希腊人的法律观念中也包含了宗教,宗教教条是其重要的内容。

再次,宗教同法律的价值有某些相通之处,两者的主要倾向相似,都是使人向善。

孟德斯鸠指出:“宗教和法律的主要倾向应该是使人成为好公民。

”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法律除了制度属性以外,也是一种意识形态,所以,它们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某种联系。

法律怎样被信仰——谈法律与宗教及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法律怎样被信仰——谈法律与宗教及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法律怎样被信仰——谈法律与宗教及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 ,美国比较法学家和法制史学家伯尔曼的这句话,在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一句引用率相当高的箴言。

这句箴言对我们的法学家是一种启迪,引发了许多感悟。

人们据此论证,若要建设一个法治社会,必须建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使法律成为人们的信仰,溶入到血液中,落实到行动上。

人们发现,中国的落后,就在于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没有对法律的信仰,我们过于注重道德和政治(权力)的作用,过于强调情理法的结合,法律在我们的社会调整中并没有起到至上的作用。

为了使我们的社会走向现代化,实现依法治国,就必须让法律成为圣经,成为社会中唯一具有权威性的规范和机制。

对民众,需要的是为权利而斗争;而法律职业共同体应该以道德无涉、价值无涉为口号。

法治成为我们时代最美好的理想,然而曾几何时,法律成了道德和情理的对立物,拔地而起的法律因为缺乏“力度”,孤独地与不信仰法的社会奋战着,显得那样无奈。

“以德治国”的口号,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意识形态上的偏激,但也同时带来了它的副作用——我们社会特有的逆反心理被调动起来了,法学界对道德等社会规范的排斥更带上了一些社会批判的味道 .在关于《婚姻法》的修改和此后的有关案例讨论中,很多法学界人士(乃至社会)明显地表示出一种非道德化的倾向,对于法院某些依据公共道德规范作出的判决,表示出极大的不满,认为这是以道德取代法律,以社会效果取代法律自身的判断,并愤愤不平地要为那些“二奶”、“第三者”的名誉权讨个说法 .随着民法典编纂的日臻完成,分析注释法学必然将走向新的兴盛,这是否预示着新的一轮非道德化的法律思潮即将到来?法律的信仰是否必然以非道德化为前提或代价?伯尔曼的《法律与宗教》是在他1971年的一系列公开演讲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

作者的主要观点是,法律与宗教是两个不同然而彼此相关的方面,是社会经验的两个领域。

尽管这两个方面不容混淆,但任何一方的繁盛发达都离不开另外的一方。

宗教与法律

宗教与法律

浅析宗教与法律法律通常被看作是一种程序,它的作用是通过权义务的分配来解决纠纷创造合作。

而宗教则被认为是对世界的本原和归宿的探求。

二者代表了人类生活中的两个层面,法律代表着秩序,宗教意味着信仰。

如果没有法律人类就无法维持现有的社会秩序,而失去信仰则无法面对未来的世界。

法律与宗教看似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通常认为,现代的法律是用以贯彻特定政治,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工具,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具体化,与人生意义和目的、世界本原和归宿等一系列的概念没有关系。

这种看法实际上是将法律与宗教各自局限于一个狭小的空间里。

因为实际上,法律不只是一套规则,更是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作用的活生生的程序。

同时,宗教也不仅仅是一套仪式,更是对世界各种神秘价值的信仰。

而将法律与宗教串连在一起的正是人类活生生的个体。

所以我们说宗教与法律是一对矛盾,二者对立统一于人类的现实生活。

宗教为法律注入神圣性的因素,同时法律为宗教添加了必然的社会性。

在人类所有的文明里面,法律都与宗教共享四种要素,即仪式,传统,权威和普遍性。

它们体现了法律与某种超验价值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得法律与宗教相通。

它们所引发的,不是宗教或法律的推理与判断,而是个体的一种主观上的法律情感,是把法律所体现的正义视为世界归宿的构成因素的充满激情的信仰。

这就是法律信仰。

所谓法律信仰就是赋予法律以生命力的主体的态度,归根到底,也是法律之所以为法律,而具备合法性的根本原因。

同时,它也是法之所以具有合法性的内在结果和外在根据。

我们很难想象,假如一部法律缺乏必要的信仰,那么它怎么可能是有效的法律,怎么能使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尊奉呢。

反过来说,如果大多数个体都遵守一部法律,那么这其中必定存在着信仰的因素。

只有外在的强制与内在的信念合而为一,才能共同构筑起法律的力量与品质。

正是法律信仰将法律的外在力量与个体的内在伦理品质完美地融为一体,而使法律真正成为法律。

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法律信仰是一种与人生的托付相联系的、充满激情的神圣体验。

宗教与法律的关系毕业论文

宗教与法律的关系毕业论文

宗教与法律的关系毕业论文宗教与法律的关系摘要:宗教与法律是一个古老而复杂的关系,它们在许多方面相互交织。

本论文旨在探讨宗教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它们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案例研究,可以发现宗教对法律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并且法律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和塑造了宗教的实践。

然而,宗教和法律之间的关系也存在着冲突与争议,如何平衡宗教的自由与法律的规范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关键词:宗教,法律,关系,影响,冲突,平衡引言宗教和法律是人类社会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宗教是人们对生命和存在的根本问题的思考和回应,而法律则是社会秩序和规范的体现。

宗教和法律之间的关系是多方面的,既有相辅相成的一面,也有冲突和对立的一面。

本论文将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宗教与法律的关系,并探讨它们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宗教对法律的影响宗教对法律的影响可以追溯到古代。

许多古代文明都以宗教为基础建立了自己的法律体系。

例如,古代埃及的法律是由宗教法典“摩西十诫”所规定的,古希腊罗马的法律也受到宗教信仰的影响。

宗教被视为道德和伦理的指南,它对法律的制定和执行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宗教对法律的影响也可以在现代社会中看到。

许多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保障了宗教信仰的自由,并在法律中体现了宗教的价值观。

例如,美国宪法中的宗教自由条款保障了公民的宗教信仰和实践的自由。

在一些国家,宗教组织还具有法律地位,可以进行自我管理和内部规则制定。

法律对宗教的影响法律对宗教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它的制定和规范上,还体现在它对宗教实践和行为的约束上。

法律对宗教实践的规范不仅可以保护公民的宗教自由,也可以保护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

在某些情况下,法律也可以限制宗教自由。

例如,在某些国家,一些宗教实践可能被认为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如少数民族的传统宗教实践。

在这种情况下,宗教和法律之间存在冲突,需要权衡个人的宗教自由与社会规范的平衡。

宗教与法律的冲突与争议尽管宗教和法律在某些方面相互促进,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冲突和争议。

宗教对法制的影响

宗教对法制的影响

中西方法律思想的共通之处中西法律思想存在许多的共通之处,不管是两者的历史渊源还是思想价值体系,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我此次论述将着眼于中西法律思想形成和完善的过程,看这两个不同的法律体系都是怎样共同受到宗教的作用的。

说到中西法律思想的共通之处,宗教因素影响是不可或缺的。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这两种法律思想都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宗教思想观念的影响,但这影响结果又各不相同。

所以我将从中国和西方不同时期宗教对法律思想的影响展开阐述,通过举例来说明我的观点。

首先,中国传统社会具有政教分离的特点,宗教在人民生活中也不如西方社会受到重视,所以宗教对法律的影响看似是不明显的。

但实际上宗教与传统法律却有着深层的联系:中国法律原初形态与宗教不分,法律运行中神灵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而汉代提的出“则天立法”,使宗教成为历代政治中法律权威性和神圣性的合理来源;随着宗教的世俗发展,善恶报应的宗教信仰成为传统法律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中国古代早期法律的形成与发展,法律与宗教紧密结合,主要通过“神意裁判”表现出来,即为鬼神定罪的审判方式。

在发生难以解决的是非争执又无力通过人的行为来查明事实真相时,人们便祷求于神,以图通过神的意志来辨明是非。

夏以前就有獬豸断案的传说,獬豸作为一种神兽,是宗教初级的一种图腾崇拜,人们相信它代表着公平与公正。

后来中国治狱官吏的法冠、法袍上都绣有獬豸图案,即表明人们对执法公正的期望。

春秋战国以来,法家提倡强权政治与控制,法律被视作统治者实行压迫的工具。

汉初基于对秦亡的反思,统治者选择了从“天”那里获得法律神圣性、权威性来源,“则天立法”成为论证国家公权力和社会秩序的合理性与正当性的有效途径。

董仲舒综合了阴阳五行家、道家和儒家等观点,从天人感应的角度系统地阐释了“则天立法”的内容,“天”不仅是宇宙世界的主宰神和缔造神,也是社会正义的创造神和仁义道德的化身。

则天立法无疑是权力的宗教表达形式,其所象征的天人关系表明,天是人类行为的仲裁者、赏罚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 : 杨建军 ( 1969 - ) , 男, 陕西勉县人, 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法学博士, 吉林大学法学院博士后流 动站研究人员, 研 究方 向 : 法理学。
52
同体。在人类社会的早期 , 同一部落、 村社或城邦的人们往 往共同尊奉 着同一神灵 , 这种 信仰以 及相应 的集体祭 祀仪 式维系着各村落或者部 落的同 一性。其次 , 宗 教为人 类的 共同生活提供 了一 套共 享的 知识 体系。 借助 这套 知 识体 系 , 人们可以解释社会上的恶、 无序、 苦难等社会现实 , 可以 理解和预测他人的行动方式 , 从而维护社会的 秩序。其 三 , 宗教为人类 社会安排了 一种差序 格局 , 为社 会等级结 构提 供了正当化理由。世界上的各大宗教的教义都论证了不同 社会等级安排的合理性。 其四 , 宗教为 人们对 现有的 社会 秩序的不满提供了一个 合理 的宣泄口。世界上的宗教几 乎都会指出 现世 社会 的不完 满状态 , 同时 又为人 们描绘 了 另一个 尽善尽美的 未来世 界 , 指 出通过 现在的 忍耐可 以换得某种美好的天堂 未来。正是 在这个 意义上 , 马 克思 把宗教称为 精神 鸦片 。其五 , 宗教是 人类社 会规范 体系 中的重要的一种 , 它与其他社会规范处于相互补充、 相互支 持的关系中 [ 1] 。而法律也 强调对 于社会 秩序的 维护、 社会 团结的促进、 社会行为的安排、 矛盾纠纷的化解等等 , 可 见 , 法律与宗教具有很强的意义关联。 事实上 , 所有的宗教都包含了试图解释世界和人类起 源的宇宙论。大多数宗教 都研究苦 难的含 义 , 并至少 在这 个意义上提出了生命意 义问题。 [ 2] 从更 深层次 上来思 考 , 人类的 起源 与 未来 的问题或多或少会涉及到每个人的 生活方式 , 该问题并不存在客观确定的答案 , 在一定意义上 说 , 它属于信仰问题。宗教则为人类的生存世界的 起源与 未来 问题提供了一种解说 , 如基督教的 创世说 以及人类 的永恒存在的观点。人类的自我认识与世界观的形成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对人类 起源 与 未来 问题的回答。而这一 问题对于理解法律同样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倘若不结合人 类的起源与未来、 人的生与死的意义问题 , 就难以回答何为 正义 , 何为法律的正 义。而科学 并不能 提供该 问题的 全部 答案。所以 , 对法律问题 的思考 就不可 避免地 与对宗 教问 题的思考联 系起来了
收稿日期 : 2008 - 03 - 14
以被培植与传承 , 对宗教 的信仰 后来则 被移情为 对法律 的 信仰 ; 从功能上来看 , 法律和宗教都有凝聚和 调试社会等功 能 , 成为共同维系社会的 纽带 , 只不过 , 法 律主要 是维系 人 际关系的外在纽带 , 而宗教则主要是沟通人们心灵的桥梁。 但是 , 这种外在与内在的划分只是为了解释与说明的方便 , 从人类生活秩序的 建立来说 , 法 律与宗 教则都是 社会秩 序 赖以形成的根基 , 二者存在着多向度的关联。 一、 法律与宗教的意义关联 作为一种社会规范 , 宗 教主要 从以下几 个方 面引导 着 人们的社会行动 : 其一 , 宗教是一种整合社会 的力量和连接 社会的精神力量 , 它使得 单独的 个人团 结成为一 个社会 共
第 26 卷第 8 期 20 0 8年 8 月
河 北 法 学
H ebei L aw S cience
Vol . 2 6, N o. 8 A ug . , 2 0 0 8
法律与宗教关系的多向度追问
杨建军
( 西北政法大学 , 陕西 西安 710063)
摘 要 : 作为共同调整人类社会的规范 , 法律与宗教存在着千丝万缕、 多个 向度的联系。从目的 指向来看 , 法 律与宗教 都 关心人类生存的方式与意义 ; 从思想和制度角度来看 , 法律 中的许多思想 和制度都发源 于宗教和 宗教规范 ; 从 西 方法治建设的演进历程来看 , 西方法治的形成 得益于人 们从内心 真正信仰 宗教权威 与规范的 传统 ; 从 功能上 来 看 , 法律和宗教都有凝聚和调试社会等功能 , 共同成为 维系社会的纽带。当 下中国 , 深刻认 识宗教与 法律的多 向 度关系之于落实依法治国以及正确应对宗教社会问题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 法律 ; 宗教 ; 法律信仰 ; 法治 中图分类号 : D F0- 0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2 - 3933( 2008) 08 - 0052 - 05
作为共同调整人类社 会的规 范 , 法 律与宗 教 存在着 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人 们在内心 是否真 正接纳 宗教 , 宗 教都是我们这个社会不 可回避 的组成 部分。而法 律 , 则早 已成为现代社会最主要 的调整 规范。今天 , 置 身于东 西方 宗教相互交 融的时代 , 面对形 形色色 的新兴 宗教在世 界各 地如雨后春 笋般地发展 , 以及 社会生 活的世 俗化和宗 教信 仰多元化共 时发生与存 在的现象 , 作 为法律 人我们不 得不 去关注法律与宗教的关 联。从终极 意义上 来说 , 法律 与宗 教都关心人类生存的方式与意义 ; 在思想和制度上 , 宗教曾 经是法律的 思想发源地 和制度的 供给者 之一 ; 从法治 建设 历程来看 , 在西方 , 借助于 人们的宗 教情怀 , 法 治的信 仰得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Law and Religion
YANG Jian - jun
( N ort hw est U niversity of Politics and Law , X i an 710063 China) Abst ract: As the standard w hich bot h adjust t he human societ y, t he law and t he religion have complicat ed relations in many ways. A s t heir aims t he law an d th e religion bot h care about t he w ay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human -beings exist ence. So many t hought s and syst ems in law originat e f rom t he religion and t he religious standards . In the w estern history, the format ion and evolut ion of the rules of law benef it f rom the belief of religious aut horit y and t he t radit ion of abidance the standard. The law and the rel igion both have t he same funct ions as a social link . N ow in China, prof oundly a correct cognit ion to t he relat ion bet w een t he religion and t he law has a s ignif icant significance t o running t he count ry according to law and t he solut ion of t he religious questions. Key words: law ; religion; legal belief ; rule of la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