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教案第1章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

电工基础教案使用教师:xxx教学重点及学时安排第一章 认识电路1、 “理想电路模型”概念的建立。
2、 理解理想元件与电路模型、线性电阻与非线性电阻的概念。
3、 理解、欧姆定律(全电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1、 了解电路的组成、电路的三种状态和电气设备额定值的意义。
2、 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电动势、电流、电压、电位、电阻、电能、电功率。
3、 掌握、欧姆定律、最大功率输出定理,了解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第二章 简单的直流电路1、 运用电阻串联分压关系和并联分流关系解决电阻电路问题。
2、 熟练分析计算电路中各点电位。
3、 应用支路电流法分析计算简单的复杂电路。
1、 掌握电阻串联分压关系和并联分流关系。
2、 学会分析计算电路中各点电位。
3、 掌握万用表的应用。
第三章 复杂的直流电路1、基尔霍夫定律及其运用,学会运用支路电流法分析计算简单的复杂电路。
2、电压源、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3、掌握戴维宁定理及其应用1、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及其运用,学会运用支路电流法分析计算简单的复杂电路(只含两个网孔)。
2、掌握电压源、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3、掌握戴维宁定理及其应用4、掌握叠加定理及其应用。
第四章 电容1、 理解电容的充放电过程。
2、 初步建立交流电路的概念。
1、 理解电容的概念及其计算。
2、 掌握电容器串、并联的性质及等效电容的计算。
3、 了解电容充电和放电过程,电容充放电过程中能量转换规律。
第五、六章 磁场与电磁感应1、 用愣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动势方向。
2、 自感现象、互感现象及相关计算。
1、 了解载流体与线圈产生的磁场,会用右手定则判断其磁场方向。
2、 理解磁感应强度、磁通、磁导律、磁场强度的概念。
3、 理解电磁感应现象,掌握产生电磁感应的条件及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
4、 *理解自感、互感现象,了解自感现象和互感现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与危害。
5、 了解线圈中磁场能的概念,及在电路中磁场能与电能的转化规律。
第七、八章 正弦交流电路1、 理解相位差的概念。
电工学 电路基础简明教程 第1章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
功 率 的 计 算 1) u、i取关联参考方向
2) u、i取非关联参考方向 p吸 =- u i 例 U = 5V, I = - 1A i + u –
+
u
i
p吸 = u i
例 U = 5V, I = - 1A
–
P吸= UI = 5× (-1) = -5 W p吸< 0 ,说明元件实际发出功率 5W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
单位时间内电流做的功称为电功率,用“P ”表示: UIt W P = t = t = UI 国际单位制 U :V,I:A,电功率P用瓦特W。 用电器铭牌数据上的电压、电流值称额定值, 所谓额定值是指用电器长期、安全工作条件下的最 高限值,一般在出厂时标定。其中额定电功率反映 了用电器在额定条件下能量转换的本领。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
例、 右下图电路,若已知元件吸收功率为-20W, U I + 电压U=5V,求电流I。
元件
解: 由图可知UI为关联参考方向,因此: P -20 I= -4A U = 5 = 例、右下图电路,若已知元件中电流为I=-100A, 电压U=10V,求电功率P,并说明元件是电源 还是负载。 解:由图可知UI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因此: P = UI = 10×(-100) = 1000W 元件吸收正功率,说明元件是负载
+
U E
RL
_
b
–
电位V是相对于参考点的电压。参考点的 电位:Vb=0;a点电位: Va=E-IR0=IR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
为描述和表征电荷与元件间能量交换的规模及 大小,引入电路物理量电压、电位和电动势。 Wa-Wb 电压的定义式为: Uab = q 电位的定义式为: Va = 电动势的定义式为: 单位换算: Wa-W0 q 三者定义式 的形式相同 因此它们的 单位相同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第一章第一节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迁安职教中心机电工程系
第一部分:导课
图1-1电能与生活
…………………………………………
第一课时
图1-3电能的生产
由于资源分布不平衡,电能产生后一般都要经过远距离传输才能输送到用电能传输网络简称电网。
目前我国电网按地域分为华北电网、
华中电网、华东电网、西北电网和南方电网。
我国西部地区能源丰富而用电较少,电力消费相对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
图1-4电能的输送
从发电站出发的电能,一般都要通过输电线路输送到各个用电地方。
根据
图1-5台式电工实训台网孔板式安装实训室。
电工基础——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教案

科目:《电工基础》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第一节电路教学目标:掌握电路的组成以及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了解电路图符号。
教学时数:2课时授课人:刘红玲教学重点:电路的组成,三种状态教学难点:三种状态的判断教学过程:一、电路的组成1.电路由电源、负载、导线及控制和保护装置按照一定的方式组成的闭合回路,叫做电路。
2.电源在电路中提供电能的装置叫电源.常见的电源有干电池、蓄电池、光电池、发电机等。
3.负载把电能转变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装置称为负载。
也常称它们为用电器。
如电灯、电铃、电炉、电动机等,都叫做负载或用电器。
4.导线连接电源与负载的金属线称为导线。
它能把电源产生的电能输送到负载,常用铜、铝等材料制成。
5.控制和保护装置用来控制电路通断,保护电路安全,使电路正常工作的装置。
如开关、熔断器(保险丝)、继电器等。
二、电路的工作状态电路的工作状态有以下三种:1.通路状态(也叫有载状态)电源与负载接通,产生电流,并向负载输出电功率的状态。
2.开路状态(也叫断路状态)电路断开,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
通常有两种情况:①电源开路;②部分电路开路。
3.短路状态(也叫捷路状态)电路中任何一部分被电阻等于零的导线直接连通,使该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为零,这种现象叫短路。
通常也存在两种情况:①电源短路;②部分电路短路。
三.电路图将电路中的实际元件用规定的图形符号表示出来的电路连接图,称为电路图。
常见的标准图形符号如图:四.小结:电路的组成,状态,符号五.作业题:1.电路的构成主要分几部分?各叫什么?2.电路的工作状态有哪三种?3.请分别画出电压表、电流表、可变电阻、可变电容、熔丝和电感的电路图符号。
4.分别写出SI单位中的7个基本单位。
六.作业问题反馈:第二节电流教学目标:1、了解电流产生的条件和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计算公式。
2、了解参考方向的概念。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重点:电流的定义,计算,方向的判断。
教学难点:电流的方向。
授课人:刘红玲教学过程:一、电流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电工基础 白乃平 第1章

1.1.3 电路模型
实际电路可以用一个或若干个理想电路元件经理想导 体连接起来模拟, 这便构成了电路模型。
1.2 电流、 电压及其参考方向 电流、
1.2.1 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带电粒子(电子、离子等)的定向运动, 称为电流。用符 号i表示, 即
∆q dq i = lim = ∆t → 0 ∆ t dt
i(t) + + us - - u(t) us(t)
us(t)
Us 0
Um
0.5T
T t
0
t
(a)
(b)
(c)
图 1.7 电压源电压波形
图 1.8 是直流电压源的伏安特性。
U
Us
0
I
图1.8 直流电压源的伏安特性
电压为零的电压源相当于短路。 由图1.7(a)知, 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
p = us i
A
B
A
B
+
u
-
u
(a)
(b)
图1.3 电压的参考方向
元件的电压参考方向与电流参考方向是一致的, 称为关联参 考方向。
i
+
u
-
图1.4 电流和电压的关联参考方向
1.2.3 电位
在电路中任选一点, 叫做参考点, 则某点的电位就是由该点 到参考点的电压。
Va = U a 0
如果已知a、 b两点的电位各为Va#, Vb, 则此两点 间的电压
开关
小灯泡 Ri
S
干 电 池
+
Us
R
-
(a) (b)
图1.1 电路的组成
1.1.2 理想电路元件
在一定条件下对实际器件加以理想化, 只考虑其中起主 要作用的某些电磁现象。 理想电路元件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简称为电路元件。 电阻元件是一种只表示消耗电能的元件; 电感元件是表示其 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而可以储存磁场能量的元件; 电容元件 是表示其周围空间存在着电场而可以储存电场能量的元件等。 对具有两个引出端的元件, 称为二端元件; 对具有两个以 上引出端的元件, 称为多端元件。
电工基础教案1.docx

第一节电路一、电路的组成1. 电路:由电源、川电器、导线和开关等组成2. 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画图讲解)。
(1) 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如:干电池、蓄 电池等。
(2) 用电器:把电能转变成其他形式能量的装置,常称为电源负 载。
如电灯等。
(3) 导线:连接电源与用电器的金属线。
作用:把电源产生的电 能输送到用电器。
(4) 开关:起到把用电器与电源接通或断开的作用。
二、电路的状态(画图说明)1. 通路(闭路):电路各部分连接成闭合冋路,有电流通过。
2. 开路(断路):电路断开,电路中无电流通过。
3. 短路(捷路):电源两端的导线直接相连。
短路时电流很人, 会损坏电源和导线,应尽量避免。
三、电路图1. 电路图:用规定的图形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2. 几种常用的标准图形符号。
-----------------------------------------------------------------相连接的导找不相连挨的旨线第二节电流一.电流的形成1.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提问)2. 在导体中形成电流的条件 (1) 要有自山电荷。
(2) 必须使导体两端保持一定的电压(电位差)。
二、电流1. 电流的大小等丁•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与通过这些电荷量 所川时间的比值。
1=生t2•单位:1A = lC/s ; 1mA = IO'3A ; lpA=10“A新课的闭合回路。
it电丄 按地固定电闭可受电PRu1=—— R2.单位:U—伏特(V);/ —安培(A);/?—欧姆(G)。
注:⑴R、U、/须屈于同一段电路;(2)ffi /?=—,但绝不能认为R是山(/、/决定的;R(3)适用条件:适用丁•金属或电解液。
例3:给一导体通电,当电压为20V时,电流为0.2 A,问电压为30 V时,电流为多大?电流增至1.2 A时,导体两端的电压多大?当电压减为零时,导体的电阻多大?二、伏安特性曲线1.定义:以电压为横坐标,电流为纵坐标,可画出电阻的“一/关系曲线,叫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商城职高电工基础教案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1电路教学目的:授课形式:1.理解电能应用及优越性2.理解理想元件和电路模型的概念讨论、讲授3.了解电路组成、电路三种状态及特点教学重点:授课对象1.电路及各部分的作用2.电路的三种状态教学难点:理解理想元件及电路模型的概念教学内容参考教法课程介绍:作为新设课程应让学生对学生对学科有初步认识电路基础(电路理论)是研究电路组成及所需遵循规律的科学。
而电工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其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继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学习意义:电能应用的广泛性并具有无可比拟优越性从生活、学习、国防及科技等方面加以说明优越性体现在:[1]便于转换; [2]便于传输和分配; [3]便于控制学习方法:[1]理解物理概念、基本理论、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2]通过习题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
培养分析和应用能力;[3]通过实验巩固所学理论、训练操作技能、培养实践能力和严谨科学作风。
可结合投影加以说明由简单的手电筒为例引入课题:电路板书一.电路的组成:[1]电路:由实际元件按一定方式连接,以形成电流的通路。
一般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等组成的闭合回路分类:一类是对信号的变换、传输和处理电路(一般意义下弱电)例:测量、放大电路一类是对能量的转换与传输及分配电路(强电)例:变压器、发电设备结合实用手电电路说明:实物结构图投影电路组成:电源、连接导线、控制器件和负载,均为实际元件{1}电源:其它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简介含交流电源的交流电路、只含直流电源的直流电路。
{2}用电器:(负载)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设备,例白炽灯、电吹风等{3}导线:由金属线,铜或铝等材料制成,起连接电路、输送和分配电能作用{4}控制设备—开关: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在电路中往往还存在保护设施,起到电路异常时保证电路安全。
[2]理想模型意义:电路理论内容包括分析和研究电路中所发生的电磁现象与过可简介电源的分类:交流、直流电源常见直流电源:干电池、蓄电池及稳压电源等程,探讨电路的基本规律和计算方法。
电工基础第1章

上式反映了路端电压与电源输出电流之间的关系,也称为电源的外特 性:随着电源输出电流的增大,加在外电路电阻两端的路端电压会降低。
例:电路如图所示,求路端电压U是多少?
2 4V
I
解: U IR
E
U R
1 1Ω
ER R rO
ro
1Ω
24 11 22V
11 1
也可这样计算:
U
E
Uo
E
I
ro
24 24 1 11 1
一、电路
1、概念
电路又叫电网络,它是电学的研究对象。 根据电路的功能不同,可将电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用于能量转换、传输和分配的电路,它是电工技术的研究对象; 第二类是用于信号处理的电路,它是电子技术的研究对象。
2. 电路的组成(重、难点) 一般由电源、负载、导线和控制部分组成。图a所示的电路是一 个小灯泡照明电路。这种电路通常用于手电筒中,如
三. 路端电压及电源外
在下图所示的全电路中,电流在电源内阻和外电路电阻上都要产生电压,
内阻上产生的电压为:
U o I ro
I
外电路电阻上产生的电压为: U IR
E
R
U
U被称为路端电压(或端电压)。
ro
将
I
R
E
ro
变形可得:
E IR I ro U Uo
所以路端电压为: U E Uo E I ro
塑料 陶瓷 云母
1.6×10-8 1.7×10-8 2.8×10-8 9.8×10-8 1.14×10-7
3.5×10-5 0.60 2300
1015~1016 1012~1013 1011~1015
导电能力很强,称为导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工基础
第一节 电路
一、电路的组成
手电筒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用电器,同学们手电筒的电路图,观察此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
1.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等组成的闭合回路。
2.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
(1) 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如:干电池、蓄电池等。
(2) 用电器:把电能转变成其他形式能量的装置,常称为电源负载。
如电灯等。
(3) 导线:连接电源与用电器的金属线。
作用:把电源产生的电能输送到用电器。
(4) 开关:起到把用电器与电源接通或断开的作用。
巩固:观察下列连接,哪些是电路
二、电路的状态
1.通路(闭路):电路各部分连接成闭合回路,有电流通过。
思考、提问
观察
由学生观察
得得出电路
有哪几部分组成,并指出
讲解
练习巩固
提问回答
2.开路(断路):电路断开,电路中无电流通过。
3.短路(捷路):电源两端的导线直接相连。
短路时电流很大,会损坏电源和导线,应尽量避免。
巩固:判断下面各是什么电路?
通路断路
短路短路
三、电路图
1.电路图:用规定的图形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2.几种常用的标准图形符号。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提问)
2.在导体中形成电流的条件
(1) 要有自由电荷。
(2) 必须使导体两端保持一定的电压(电位差)。
二、电流
1.电流的大小等于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与通过这些电荷量所用时间的比值。
I =
t
q
2.单位:1A = 1C/s;1mA = 10-3 A;1μA = 10-6A
例题:有一导体在2 分钟的时间内有60C的电荷通过导体的横截面,则这段时间内通过导体的电流为多少?
3.电流的方向
(1)实际方向的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2)参考方向:
a.任意选定的电流方向称为电流的参考方向或正方向。
如图所示:
b.参考方向可用箭头表示,也可用字符I的双下标表示,如图所示可用Iab表示电流的参考方向可由a指向b
c.在某一选定的参考方向下,如经过计算其电流为正值,表示参考方向与电流真实方向一致,如果电流为负值表示电流的参考方向与真实的方向相反。
如:某电路中电流为I=-3A,说明电流I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d.只有数值而无参考方向的电流是无意义的
e求解电路时,必须首先选定电流的参考方向,且认为电路中所标电流方向都是电流的参考方向讲解其公式
说明其单位
引出例题
教师帮助学生进行分析
学生思考己知量求解未知量
重点讲解电流的方向,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引出例子
a b
I
(1)符号:R (在电路中的图形符号: )
(2)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 常用单位:千欧——k Ω,兆欧——M Ω 换算关系:1 k Ω=103Ω,1 M Ω=103
kΩ 典型例题:
1.有两根同种材料的电阻丝,电阻之比是4:3,横截面积之比是3:2,则它
们的长度之比是2:1
分析:由电阻定律R = ρ S
l
得 R1:R2=2:1
巩固练习:P 书15 (4)
2.有段电阻是16Ω的导线,把它对折起来后作为一条导线用,电阻值是4Ω
分析:电阻定律R = ρ S
l
电阻丝对折前后体积不变,长度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面积变为原来的2倍,则对折后的电阻为4Ω
巩固练习:有一根10Ω的电阻丝,若将其从中间对折后并成一根新导线,其阻值为:2.5Ω 3.有一根10Ω的电阻丝,将它均匀的拉长为原来的2倍,拉长后电阻丝的阻值为:40Ω
分析:电阻定律的应用,电阻丝拉长后长度变为原来的2倍,面积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倍(此处学生理解有些困难,可用一条面来比喻,越来越长的情况下它的横截面积会变小),则拉长后的电阻值为40Ω
通过电阻定律公
式分析得出结果
电阻定律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
快速进
行回答
练习
习题(《电工基础》第2版周绍敏主编)
1.是非题(4) ~ (7)。
2.选择题(3) 、(4)。
小结
1.电阻定律的内容;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2.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
3.伏安特性曲线。
布置作业 习题(《电工基础》第2版周绍敏主编) 3.填充题(5) 。
4.问答与计算题(2)、 (4)、 (5) 、(6) 。
小结1.电能和电功的计算。
2.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的概念。
3.焦耳定律的内容。
布置作业习题(《电工基础》第2版周绍敏主编)
3.填充题(6)~(8);
4.问答与计算题(7)、(8)。
课题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
课型
复习课
授课班级授课时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