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冠状动脉疾病

合集下载

【儿童疾病常识】冠心病1

【儿童疾病常识】冠心病1

冠心病的症状及预防(coronaryarteryheartdisease,CHD)简称冠心病(guānxīnbìng),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IHD)。

症状表现胸腔中央发生一种压榨性的疼痛,并可迁延至颈、颔、手臂、后背及胃部。

发作的其他可能症状有眩晕、气促、出汗、寒颤、恶心及昏厥。

严重患者可能因为心力衰竭而死亡。

心血管内科症状体征多在活动时出现胸痛、胸闷,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可缓解,多持续几分钟至十几分钟。

疾病分类(1)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2)心绞痛型(3)心肌梗死型(4)缺血性心肌病型(5)猝死型身体检查心电图动态平板实验64排双元CT冠状动脉造影疾病用药辛伐他汀硝酸甘油阿司匹林倍他乐克卡托普利阿托伐他汀钙片薯蓣皂苷片冠心病分类世界卫生组织对冠心病分类如下:(1)无症状性心肌缺血(2)心绞痛(3)心肌梗死(4)缺血性心肌病(5)猝死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又叫无痛性心肌缺血或隐匿性心肌缺血,指确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心电活动、左室功能、心肌血流灌注及心肌代谢等异常),但缺乏胸痛或与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

心绞痛型:是指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症。

相关整本阅读:/ebook/adac620283c4bb4cf7ecd131.html心肌梗塞(死)型:是指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斑块或在此基础上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缺血性心肌病型:是指由于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纤维化,从而产生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受损,引起心脏扩大或僵硬、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临床综合症。

猝死型:目前认为,该病患者心脏骤停的发生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痉挛或微循环栓塞导致心肌急性缺血,造成局部电生理紊乱,引起暂时的严重心律失常(特别是心室颤动)所致。

【儿童疾病常识】冠心病3

【儿童疾病常识】冠心病3

冠心病的并发症一、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塞的最常见并发症,尤以室性心律失常居多,是急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急性心肌梗塞常见和重要的并发症。

三、冠心病并发心源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是指直接由于心室泵功能的损害而导致休克的综合征。

预防1合理饮食,不要偏食,不宜过量。

要控制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多吃素食。

同时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限制体重增加。

2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紧张;保持足够的睡眠,培养多种情趣;保持情绪稳定,切忌急躁、激动或闷闷不乐。

3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活动,增强体质。

4多喝茶,据统计资料表明,不喝茶的冠心病发病率为3.1%,偶尔喝茶的降为2.3%,常喝茶的(喝三年以上)只有 1.4%。

此外,冠心病的加剧,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及血栓形成有关。

而茶多酚中的儿茶素以及茶多本酚在煎煮过程中不断氧化形成的茶色素,经动物体外实验均提示有显著的抗凝、促进纤溶、抗血栓形成等作用。

5不吸烟、酗酒:烟可使动脉壁收缩,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而酗酒则易情绪激动,血压升高。

6积极防治老年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与冠心病关系密切。

7预防冠心病应积极降压。

下列病人达标血压应为130/80mmHg,包括:糖尿病、慢性肾病、冠心病(CAD)等危状态、颈动脉病(颈动脉杂音、超声或血管造影证实有颈动脉异常)、周围动脉病、腹主动脉病。

Framingham危险评分≥10%。

无以上情况达标血压为140/90mmHg。

有心肌缺血表现病人,血压应慢慢下降,糖尿病人或>60岁者舒张压(DBP)低于60mmHg要小心降压。

老年高血压病人脉压大者,收缩压(SBP)下降时,DBP也会降得很低(<60mmHg)。

要密切注意心肌缺血症状。

很老的老年人(>80岁者),降压治疗能减少脑卒中危险,但是否能减少CAD,还不肯定。

冠心病患者莫忘常补水水有止渴、镇静、稀释血液、散热、润滑、利尿、运送营养等功效,已有研究证明,水与老年人冠心病发作密切相关。

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的研究进展

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的研究进展
医 学 信 息 i ii i: !i i j i iii !i i i i


2 i 篓



;: ! : j !

小 儿 川 崎 病 冠状 动脉 损 伤 的研 究 进展
陈 萍( 综述) 李 小敏 ( 校) 审
【a e ̄ -R 2 ] 76 【 文献标识码】 D 【 文章编号】O 6— 99 2 1 }8— 33— 2 10 15 (0 1o 07 0
表达 , E一选择 素 、 管 细胞 黏 附分 子 一1 V A 一1 、 如 血 (C M ) 细胞 间黏 附分 子 一1 IA 一 )l 。进一 步研 究 表 明 CMO (C M 1 _ 4 J I L—C 4 D 0能 引 起 趋化 蛋 白 表达 。 如单 核细 胞趋 化蛋 白 一1 巨噬 细胞炎 症 蛋 白 一1和趋 化 因 子 R N 、 A - E ,I O信号 已经 与慢 性 炎 症 性 疾 病 的发 病 机 制 有关 , 括 自身 免 疫 包 重并发症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发病率 已超过风湿性心脏病而成为小儿主 T S CM 变 肿 D0 要 的后 天性 心脏 病 【 。K D会 多侵 犯 冠 状动 脉 导 致 冠 状 动 脉损 伤 (oo c1 性 疾 病 、 应性 脑脊 髓膜 炎 、 瘤 和 动脉 粥 样硬 化 。研 究 表 明 C 4 L " - nr r s n A s , 分 患 儿形 成 冠 状 动 脉瘤 ( A , 中少 部 分 a a yei sC L )部 y lo C A)其 C4 D0可 能是 K D冠 状 动脉 扩张 免疫 机制 的 重要 通路 之 一 ,D C 4+ T细 IO 患 儿冠 状动 脉可 发生 狭 窄或 血栓 。现 将 国 内外 有 关小 儿川 崎病 及 冠状 动 胞 表 面 CM L的表达 可能 更关 键 。 4 K D冠状 动脉 损伤 的影 像学 诊 断 脉 损伤 的进 展综述 如 下 : 诊 断 冠状 动脉 损 伤 (ooa rr i sC t ) cr r atyl o As 的金 标 准 是 冠 状 动 ny e e n s 1 I) 发病率 u 的 但 有创 伤性 、 度 复杂等 原 因 , 难 在儿科 开 展 少 。 目前 川崎 病 即皮 肤粘 膜 淋 巴 结综 合 征 , 自从 16 97年 发 现 第 一 例 K 至 脉 造影 , 由于风 险 大 , D T E) 检 无 然 今 , 界各 地均 有报 道 , 洲 高发 , 年我 国 的 K 世 以亚 近 D发 病率 逐 渐上 升 。 常 见 的诊 断方 法是 二维 超 声心 动图 ( D , 测方 便 、 损 伤性 , 而 对 l T 由于其病 因不 明 ,J 4 D多年 来 K 尚无 可 以早 期确 诊 的检验 手 段 , D 目前 该 病 于 冠状 动 脉 远 端 病 变 的观 察 受 到 限 制 。 陈媳 等 _ 开 展 多 层 螺 旋 c MST) D并 C A 诊 断 , C Ls MST可 清 晰 显示 冠 状 动 脉 近 端 及 远 端 病 的诊 断方 法仍 然 需 要 依 靠 临床 表 现 , 近 年 不 完 全 K 而 D有 增 多趋 势 。 ( C 对K 精 钙化 部 位 , 评 价 K 患 儿 对 D 部分 K D患 儿可 出现 冠 状动 脉损 伤 , 国内报 道 K D发生 冠状 动 脉病 变的发 变 情况 , 确测量 和 了解 冠 状 动脉 扩 张程 度 、 生率 为 1 .% 一 6 86 2 % J D并发 的冠 状动 脉瘤 可造 成 冠状 动 脉狭 窄 引 并 C L 。K A S治疗 疗效 的随访 有主要 意 义 。国外 也 有大 量 报 道 M C S T适 用 诊 尤 有 0 ; r T 起缺 血性 心脏 病 , 致 心 肌梗 塞 和猝 死 。小 于 6个 月 或 大 于 7岁 的 K 断 阻塞 性冠 状 动脉疾 病 , 其 是 冠 状 动 脉 钙 化 , 效 率 达 9 % L ] 与 传 导 D 所 发生 冠状 动脉 瘤 的发病 率 高 , 因与该 年 龄段 患儿 临 床症 状不 典 型 , 断 统 冠状 动脉 血 管造影 显 像基 本相 同 , 以在一 定 程 度 上 可替 代 冠 状 动 脉 原 诊 治疗 时 间相对 较 晚有关 l 。而 男 性 患 儿冠 状动 脉扩 张 及 冠 状 动 脉 瘤 的 造影 术 , 用 M C 6 J 采 S T方 法观 察 K D随 访 患 儿 , 有助 于预 测 预 后 , 出 现冠 若 状 动脉 钙化 则 预 示 不 久 有 冠 状 动 脉 阻 塞 可能 , 及 早 采 取 措 施 预 防 。 可 发生 率均 明显 高 于女性 患 儿 。 MS T是 目前 一种 新 型的非 侵 人性方 法 。 C 可准 确测 量 冠 状 动脉 内径 , 显示 2 K D冠状 动脉 损伤 的特 点 精确 反 映冠 状 动 脉 夸 张程 度 、 化 部位 , 钙 K D病 理过 程是 以血 管 内皮 细胞 的免 疫激 活 为特 征 , 致系 统性 血管 冠状 动 脉近 端及 远端 病变 情况 , 导 D患 儿和 C t 治疗 疗效 的 随访有 价值 。 A s 炎 或冠 状动 脉 瘤。事 实 上所 有 的归 于川 崎病 的发 病与 死 亡都 与心 血 管系 对评 价 K 临床应 用 现状 统 有关 。最 常 见的异 常 涉及 冠 状动 脉 , 中在 未 经 治疗 的急 性 期 患儿 中 5 丙种 球 蛋 白的 I 其 自 19 年丙 种球 蛋 白作 为川 崎病 的首选 治疗 方案 被 广泛 应 用 后 ,i 91 J I 有 将 近 2 %发 生冠 状 动脉 瘤 。C A的病理 包括 早 期 (O天 内 ) 5 A 1 动脉 周围 % 巨 炎 及动 脉 内膜炎 , 着全 血 管炎 和 血管 周 围炎 伴 随着 由于 内膜 增 生 性 崎病 冠状 动脉 并 发症 的发 生 率 降 至 5 以下 , 大冠 状 动脉 瘤 的发 生 率 紧接 % 川崎 病死 亡率 亦 由 2 %降 至 0 1 一 .% , 具 体药 理 机 .% 0 2 其 炎 症形 成 的动脉 瘤及 狭 窄 。差不 多在 第 1个月 肉 芽肿性 脉 管炎 为 主要 改 降至 1 以下 , D9日之 内使 用 丙 种球 蛋 白可 有效 地 防 止 变 , 逐 渐地发 病第 2个 月 转变 为 纤 维 变性 瘢 痕 。 修复 过 程 产生 的血 管 制至今 尚未 阐明 。通 常认 为 K 但 内壁狭 窄通 常导 致冠 状 动脉 堵塞 和 心 肌梗 塞 。持 续 存 在 C A者 3 % 发 冠脉瘤 的形成 。超 声心 动 图证 实早 期应用 丙种 球蛋 白可预 防冠 状动 脉 受 A 9 但 0日后 有 症状 者 治 疗 仍 有 效 。临 床 已证 明 , K 在 D早 期 生 心肌 梗 塞 。Mah w等 跟 踪 研究 发 现 12 K 患者 及 2% 持 续 存 累 , 给予 发病 1 te t .% D 5 5 2% 在 C A及狭 窄者 做冠 状 动脉 搭桥 术 后 的总 死 亡率 为 0 8 。 巨瘤 ( A .% 内径 静脉 输注 丙种 球 蛋 白可 以使 冠 状 动 脉 病 变 的 发 生 率 1% 、0 下 降 至 % 但其 机制 仍不 十 分清 楚 。研究 表 明 静脉 丙 种 球 蛋 白使 用 时  ̄8 m) C A中最 严 重 的 , 些 损 伤 一 般 不 可 能 消 散 , 可 能 形 成 血 5 左右 , m 是 A 这 更 剂量 与 C L相关 , A 使用 丙种 球 蛋 白越 晚 , 量 ≤l/g发 生 C L的可 剂 gk A 栓 、 裂 或最终 变 成狭 窄 , 后 较差 。K 破 预 D心 梗 患 儿 有典 型 心 电 图及 心 肌 间 、 0 m / g. d 连 用 4—5 1 , 3较 酶 变化 。尽 管某 些 临床 因素 可 以预报 冠 状疾病 增 高的危 险 性 , 没有 K 能性 越大 。 国 内应用丙 种 球蛋 白一 般 以 4 0 s k 但 D 多 。而 国外 多用 丙 种 球 蛋 白 单 剂 每 日 2/ g治疗 K 疗 效 优 于 分 次 给 gk D, 急性 期足 够 敏感 的评 分 系统基 于其危 险性 选择 性 治疗 。 药 。最 近 的报 道 _ l 提示 对 大剂 量丙 种球 蛋 白无反 应 者 加用 甲基 泼 尼 松 3 K D实验 室检 查 与冠 状动 脉 损伤 的相 关性

【儿童疾病常识】冠心病2

【儿童疾病常识】冠心病2

临床症状根据其临床症状,冠心病可分为5型:1.心绞痛型:表现为胸骨后的压榨感,闷胀感,伴随明显的焦虑,持续3到5分钟,常发散到左侧臂部,肩部,下颌,咽喉部,背部,也可放射到右臂。

有时可累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这些部位而不影响胸骨后区。

用力,情绪激动,受寒,饱餐等增加心肌耗氧情况下发作的称为劳力性心绞痛,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缓解。

有时候心绞痛不典型,可表现为气紧,晕厥,虚弱,嗳气,尤其在老年人。

根据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稳定型心绞痛指的是发作一月以上的劳力性心绞痛,其发作部位,频率,严重程度,持续时间,诱使发作的劳力大小,能缓解疼痛的硝酸甘油用量基本稳定。

不稳定型心绞痛指的使原来的稳定型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增加,或者新发作的劳力性心绞痛(发生1个月以内),或静息时发作的心绞痛。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前兆,所以一旦发现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2.心肌梗塞型:梗塞发生前一周左右常有前驱症状,如静息和轻微体力活动时发作的心绞痛,伴有明显的不适和疲惫。

梗塞时表现为持续性剧烈压迫感,闷塞感,甚至刀割样疼痛,位于胸骨后,常波及整个前胸,以左侧为重。

部分病人可延左臂尺侧向下放射,引起左侧腕部,手掌和手指麻刺感,部分病人可放射至上肢,肩部,颈部,下颌,以左侧为主。

疼痛部位与以前心绞痛部位一致,但持续更久,疼痛更重,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有时候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容易与腹部疾病混淆。

伴有低热,烦躁不安,多汗和冷汗,恶心,呕吐,心悸,头晕,极度乏力,呼吸困难,濒死感,持续30分钟以上,常达数小时。

发现这种情况应立即就诊。

相关整本阅读:/ebook/9bc439f34028915f814dc235.html3.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很多病人有广泛的冠状动脉阻塞却没有感到过心绞痛,甚至有些病人在心肌梗塞时也没感到心绞痛。

部分病人在发生了心脏性猝死,常规体检时发现心肌梗塞后才被发现.部分病人由于心电图有缺血表现,发生了心律失常,或因为运动试验阳性而做冠脉造影才发现。

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检测结果分析

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检测结果分析
维普资讯
20 0 2年第 4 2卷第 9 山东 医药 期

临床 研 究 ・
川 崎 病 患 儿 冠 状 动 脉 病 变 检 测 结 果 分 析
庄建新 汪 翼 于永 慧 韩秀珍 韩 波 ( 山东省 立 医院 山 东济 南 2 0 2 ) 5 0 1
川崎病 ( KD) 称 皮 肤 粘 膜 淋 巴 结 综 合 征 又 ( L ) 是一种 以全身 血管 炎 为 主要 病理 改 变 的急 Mc s , 性 发热 性 出疹 性小 儿疾 病 , 主要 累及冠 状动 脉 ( A) c , 急性 期 可致 冠 状 动脉 扩 张 、 冠状 动 脉瘤 , 后期 可引 起 冠状 动 脉 狭窄 、 栓性 梗 塞 , 血 甚至 心 肌 梗死 。 我们 采 用 超声 心 动 图技 术对 7 O例 KD患 儿 的 心脏 结 构 ( 特 别是 C 内径 ) A 进行 检 测 , 旨在 探 讨 KD 患 儿 C 病 A 变 的发 生情 况 , 临床早 期 诊断 和治疗 提供依 据 。 为 1 资料 与方 法 l l 临床 资料 _ 本 组男 5 例 , 1 l 女 ; 9例 年龄 1 月 个 至 l 1岁 , 均 3 1 平 . 8岁 , 中 4岁 以内 5 例 ; 程 3 其 O 病 天至 3个 月 , 中 3 7 3 其 ~ 天 2例 , 2 ~1 5天 3例 , 3 ~ O 天 l 例 , 个 月 3 。0例 均符 合 日本 川 崎病研 究 2 ~3 例 7 委员 会 1 8 9 4年修 订 的 KD 诊断 标 准 , 中具 备 诊 其 断标准 中主要 表现 6项者 4 3例 、 项 者 1 5 8例 、 项 者 4 7例 、 者 2 ; 备主 要表 现 4项 和 3 的 9 患 3项 例 具 项 例
般 的临床检 查方法 多不 能发 现 , 冠状 动脉 造影 术最

川崎病并巨大冠状动脉瘤1例

川崎病并巨大冠状动脉瘤1例
2 . × 1 。 L, 中 性 粒 细 胞 7 . % , Hb 1 2g L,P 5 78 0/ 51 2 / IT 4 9
越 长 ,并 发 巨大 动 脉 瘤 的 可 能 性越 大 ,造成 长时 间 发 热 的原
因系 未 及 时诊 断和 早 期 应 用 静 脉丙 种 球 蛋 白 ,而 出现 严 重 冠
脉瘤 进 行 研 究 分 析发 现 :延 误 诊 断 、确 诊 前 单 独使 用 糖 皮 质
激素 和血 沉 ≥ 1 0 mm/ 0 h为 J 崎 病并 发 巨大 动 脉 瘤 的 独 立 危 I I
热 病 容 ,稍 疲 乏 ,全 身 皮 肤 未 见 皮 疹 ,无 “ 疤 反 应 ” 卡 ;浅
表 淋 巴 结无 肿 大 ;球 结 膜 充 血 ,无 明显 分 泌 物 , 口唇 皲 裂 ,
状 ,伴 有 胸 、腹 部 皮 疹 , 于 当地 医 院按 “ 炎 ”经 输 液 抗 感 咽 染 治 疗 ( 应 用 “ 皮 质 激 素 ” 后 上 述 皮 疹 消 退 ,仍 反 复 未 糖 ) 发 热 。2d前 出 现 口唇 皲 裂 、 舌 红 ,为 进 一 步 治 疗 转 我 院 。 既 往 无 特殊 病 史 。人 院查 体 :体 温 3 . 8 0℃ , 神 志 清 楚 ,发
1 8 7
福建医药杂志 21 年 8 00 月第 鲞箜 塑 !
』 ! !垒 !
! ! : !! :
Hale Waihona Puke ・病 例 报 告・
川 崎 病 并 巨大 冠 状 动 脉 瘤 1例
福 建 医科 大 学 附属 漳 州 市 医院 儿 科 ( 州 3 3 0 ) 漳 6 0 0 何金水 谢 扑松 林 伟 华 周 冰新
C反应 蛋 白 、低 蛋 白血症 和低 钾 血 症 等 可能 是 巨大 动 脉 瘤 发

儿童冠状动脉疾病32例临床分析

儿童冠状动脉疾病32例临床分析
2 wee r t s e t ey r ve d Re u t T i y t h l r n w r n old i h s su y i cu i g 2 ls a d 1 e ls 01 r e r p ci l e iwe . s l 1 o v s hr — t wo c i e e e e r l n t i t d n l d n 0 ma e n 2 f mae d e a e o 1 mo t o 1 e r .T e da n sswa sa l h d o h a i o C , c o a do r p y,6 一l e C ra g o rp y g d f m n h t y a s h ig o i r 8 se t b i e n t e b ss fE G e h e r ig a h s 4 si T o n i ga h . c
治疗 1 , 2例 介入治疗 1 , 例 术后 随访仅 1 例存 在少量残余分 流 ; 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瘤 6例 ( 88 ) 出现左心扩大 、 1. % , 心肌
缺血征象 , 予长期抗凝等治疗 ; 家族性 高胆 固醇血症 3例 ( . %) 表现为 冠状 动脉粥样硬 化性 心脏病 , 降胆 固醇 、 善 94 , 予 改
Ano a i s o o o a y a t re n c i r n: na y i f 2 c s s m l ft c r n r re i s i h l e a l s s o 3 a e e he d
C N HO GMe.A L g LU Yn — n l iG l n .H N e,UJnw , E Yn0 eatetfP dar ado g , iH N i I igl g J Me,U - g C E GP i u —u H a D p r n o eitcC rioy n o N l o S m i l

冠状动脉扩张

冠状动脉扩张

所患疾病:川崎我家宝宝刚满一岁,2月15日开始发高烧,2月19日确诊川崎,当天检查心脏彩超左右冠状动脉都扩张到4mm,经过住院治疗,掉丙球,服用阿斯匹林和潘生丁,28号出院,3月3日复查心脏彩超,左为4mm,右又扩张到6mm,现在一直服用阿司匹林和潘生丁,一天两次一次1粒。

我现在很担心冠状动脉继续扩张,不是说一般恢复期很少再会扩张吗,向我宝宝这种情况冠状动脉还有可能恢复吗?大夫:冠状动脉属于中度扩张,需要继续服用抗凝药物,长期门诊随访心脏超声和心电图.还是有可能恢复正常的.问:沈大夫,您好,感谢您百忙之中给我留言。

我还想问几个问题:1、阿司匹林和潘生丁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是碾碎吃还是整片吃效果好,另外,我孩子比较小,不愿意吃药,用果汁,糖水带药可以吗?2、我宝宝1岁,现在吃阿司匹林和潘生丁需不需要再加点肝泰乐。

3、向我家孩子的情况,冠状动脉中度扩张一般恢复需要多长时间呢,如果恢复的慢或者不恢复,会不会对孩子以后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期待您的答复,谢谢。

答:阿司匹林和潘生丁是饭后吃比较好,尽量整片吃,可以和在稀饭或米糊中喂下去。

实在不行可碾碎吃。

一般需加用肝泰乐。

冠状动脉扩张恢复时间因人和病情而异,无法准确估计,对孩子影响一般不大。

需要随访心电图和心脏超声。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问:沈大夫,您好,感谢您每一次的耐心答复。

我宝宝发病一个月后又复查的心超,现在两边冠状动脉都是4mm,和出院时相比(左为4mm,右6mm),一边恢复了2mm,一边仍然没有恢复。

请问沈大夫,怎么治疗了一个月左边的冠状动脉一直都没有恢复呢?接下来我们还要多久复查一次比较合适呢?答:冠状动脉恢复的时间因人而异,有时候会很长时间,您孩子的恢复应该还是不错的,可以1个月后继续复查超声。

问:沈大夫,我们家孩子今天又做了彩超,右边上次做是4,隔了20天再去复查,现在又扩张到5了,(从发病到现在检查的时间和情况分别是:2月18日,左4右4;3月3日,右6左4;3月6日,右5左4,3月13日,右4左4;4月2日,右5,左3.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巨大冠脉瘤(>8mm),主张阿 司匹林与华法林联合治疗。
低分子肝素经皮下注射给药安全,无 需定期监测。部分学者提倡在婴儿治 疗中可运用低分子肝素代替华法林。
Takayasu动脉炎
1.又称高安血管炎、无脉症、特发性主动脉炎,是 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2.主要侵犯大动脉及其分支,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 炎症闭塞性疾病。可引起相应组织、器官的缺血 性症状及无脉症;
辅助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表现
1. 冠状动脉瘘因瘘管粗细不等、瘘口大小不一、血管走行复杂多 变等原因,有时对于超声诊断具有一定困难。
2. 冠状动脉造影能准确地显示冠状动脉瘘起始部位,形态及血液分 流部位和分流程度,从而对本病作出准确的诊断,因此冠状动脉造影 是诊断冠状动脉瘘的金指标。其主要表现为异常的冠状动脉及其分 支增粗、迂曲,严重者可以呈瘤样扩张,通过异常的通道,血流可 分流入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心脏大静脉及冠状静脉。
• 临床分型 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4 种类型: 头臂动脉型(主动脉弓综合征) — 头部、上肢受累 胸-腹主动脉型 — 下肢受累 广泛型 — 广泛受累 肺动脉型 — 肺动脉受累为主,单纯者少见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非特异性
1. ESR:反映TA活动的重要指标,疾病活动时,ESR增快 2. CRP:临床意义同ESR,为反映疾病活动指标之一 3. ASO:部分近期有链球菌感染者可出现阳性反应 4. PPD:部分患者有结核感染或活动性结核,PPD可呈阳性 5. 其他:少数患者在疾病活动期白细胞增高或血小板增高,也为炎
体征
心前区可闻及Ⅱ-Ⅲ级连续性杂音,有时可伴有局 部震颤,杂音最响部位与动脉瘘口部位有关。如冠 状动脉-右室瘘,杂音以胸骨左缘第4、5肋间为著; 冠状动脉-右房瘘,杂音以胸骨右缘第2肋间为著。
辅助检查
心电图:无特征性改变。三分之二患 儿有心电图改变,包括心肌缺血、心 梗、心脏大、心律失常
胸片:三分之二患儿可见心脏肥大, 16.5%患者肺血增多
辅助检查
心电图显示:Ⅰ、avL、 V5、V6出现异常Q波。
辅助检查
超声心动图特征性表现
1. 左冠状动脉与主动脉无正常连接,右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可 正常或轻度增宽;
2. 肺动脉左侧或后侧近肺动脉瓣处探及异常血管开口或异常注入 肺动脉的连续分流信号,以舒张期为主,流速一般不超过 2.5m/s;
3. 左冠状动脉内血流逆向灌注;
临床表现
球结膜充血 草莓舌
口唇皲裂 颈部淋巴结肿大
临床表现
肢端膜状脱屑
肢端硬性肿胀
皮肤多型红斑
卡介苗接种处红斑
辅助检查
典型川崎病超声心动图表现
1. 冠状动脉炎:二维上可见冠状动脉壁的灰度增强、扩大、发生率 约为50%。
2. 冠状动脉瘤:可单发或多发,远端动脉瘤常与近端动脉瘤并存, 孤立性远端动脉瘤罕见,动脉瘤可呈囊状、梭状或管状,严重 者可发生血栓,管腔闭塞及心肌梗死,少数发生瘤体破裂。
结构性异常
冠状动脉瘘
1. 指左、右冠状动脉主干或其分支
直接与心腔或大血管异常交通。
2. 由Krause于 1865年首次描述, 占 先天性心脏病的0.4%,是冠状动脉 先天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几乎占 一半。
3.该病主要为先天性,也可为获得 性,如外伤、感染或医源性等。
冠状动脉先天畸形
先天性冠 状动脉瘘
3. 缺血性改变:可表现为节段性或整体心肌收缩功能减弱,心脏射 血分数下降。
4. 其他:可显示室壁瘤、室间隔穿孔、乳头肌断裂及乳头肌功能不 全。
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冠状动脉增宽
冠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增宽
治疗
对于轻度冠脉病变,在运用小剂量阿 司匹林时,可联合运用其他抗血小板 药物,如潘生丁、氯吡格雷等。
右冠状动脉-右室瘘
辅助检查
冠状动脉CT表现
1. 受累的冠状动脉和/或其发出的侧支血管瘤样扩张或局限性狭窄, 迂曲走行形成血管网,并最终汇入异常心腔或血管;
2. 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可出现“射血征” “射血征”指异常分支血流经瘘口呈柱状喷射入背景呈低密度的肺
动脉内。
冠状动脉-肺动脉瘘
1. 图1 A-C示冠状动脉-肺动脉瘘,A、B示左、右冠状动脉圆锥支发出侧枝血管于肺动脉周围形成畸形血管团;C示迂曲血 管团末端形成局限性瘤样结构在肺动脉主干内形成典型“射血征”。 2. 图2 A-C示右冠状动脉-肺动脉瘘,A示右冠状动脉圆锥支分别向后、前发出两支,向后者迂曲走形,末端向前膨大形成 瘤样结构;向前者血管分支增多,迂曲走形,形成畸形血管团,注入肺动脉主干;B、C示迂曲血管团末端形成瘤样结构 并以窄束血流汇入肺动脉主干,形成典型 “射血征”。
临床表现
1. 持续5d以上的发热、球结膜充血、皮肤黏膜弥漫 性潮红、颈部淋巴结 肿大、指(趾)端硬性水肿及膜 样脱皮为主要表现;
2. 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较为突出及严重,主要累及 中等大小的血管
3. 冠状动脉受累较为突出:冠状动脉扩张、瘤形成 、狭窄、血栓及心肌梗死等
4. 有一定病死率,甚至导致患者猝死。
3. 主要类型: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最为常见; 右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 左冠状动脉回旋支异常起源于肺动脉; 双侧冠状动脉均异常起源于肺动脉; 附加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 最为常见
临床表现
常见临床表现
婴儿在出生后2-4个月即可出现喂奶或排便时呼 吸困难、烦躁、哭闹、面色苍白、大汗,甚至意 识丧失等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表现,易被误认为 为婴儿胃肠绞痛。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 最常累及右冠
状动脉,约占60% ;累及左冠状动脉, 约占40%;累及双侧者不足5% 。
瘘口开口最常位于右心室,约占45%; 其次为右心房,约占25% ;肺动脉约占 15% ; 开口于左心房和左心室不足10 %。
临床表现
症状
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取决于分流量的大小及方向。 一般在儿童期多无症状,成年后可出现心悸、乏力、 心绞痛,活动后气促和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心力衰竭 表现。
尖部室壁瘤; 4. 可继发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表现为心内膜增厚,回声增强。
冠状动脉异常起源超声心动图检查
辅助检查
CT及冠脉造影可直观显 示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 动脉;右冠状动脉扩张, 血流经侧枝循环流入左 冠状动脉。
Hale Waihona Puke 治疗冠状动脉异常起 源患者明确诊断后 均应尽早手术治疗。
分布与走形 异 常
冠状动脉心肌桥:
后天性-冠状动脉疾病
Takayasu动脉炎
川崎病
儿童超重与肥胖、 吸烟、遗传等高危 因素与成人冠状动 脉粥样硬化性心脏

家族性高胆 固醇血症
川崎病
川崎病
1.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2. 一种非特异性的全身性血管炎,主要累及中小动脉, 尤其是冠状动脉,可引起冠状动脉瘤以及冠状动脉狭窄、 血栓、闭塞,从而进展为缺血性心肌病、心肌梗死等; 3. 儿童最常见的后天性冠状动脉疾病。
➢ 部分冠脉走形于心肌内,心肌收 缩时这部分冠脉受压
➢ 根据狭窄程度可分为三级: <50%—Ⅰ级,50%—75%—Ⅱ级, >75%—Ⅲ级
➢ Ⅰ级不需要治疗; Ⅱ级可用β-受 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治疗, 若效果不好,可行手术治疗;Ⅲ 级需行手术治疗
数目异常
-单—冠状动脉 ➢ 最罕见的冠状动脉变异之一; ➢ 占先天性心脏病的0.03%; ➢ 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符合上述6 项中的3项者可诊断。 此诊断标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 别是90.5%和97.8%。
2006年,欧洲风湿病联盟 及欧洲儿科风湿病学会诊 断标准
主动脉或者其主要分支的影像学 检查结果异常,同时伴有至少下 列4条诊断标准中的1条: (1)外周动脉搏动减弱伴有或不 伴肢体间歇性跛行; (2)双上肢收缩压差大于10 mm Hg; (3)大动脉及(或)其主要分支听 诊区可闻及血管杂音; (4)高血压(以儿童的正常参考范 围为依据)。
治疗
• 治疗应首先判断疾病是否处于活动期,根据病情轻重选择用药 • 活动期病例--激素+免疫抑制剂
强的松0.5-1.0mg/(kg·d),逐渐减量至5-10mg/d后维持一段 时间;甲氨蝶呤,10-15mg/(m2·次)口服,每周1次。 • 病情难予控制且反复活动者(如高热不退、动脉阻塞症状加重者) 甲泼尼龙+环磷酰胺 以控制活动,延缓进展,对大多数患儿有 效 • 控制感染--抗结核/抗链球菌/抗病毒 • 对症治疗--扩血管/强心/利尿/抗凝/溶栓等 治疗 • 慢性静止期且阻塞症状严重影响功能者
3. 20%累及冠状动脉。
临床表现
• 全身:发热、食欲不振、多汗、体重下降、肌痛、关节炎、结 节红斑等,可急性发作,也可隐匿起病
• 局部: 病变近端高血压,远端缺血。按受累血管不同有头痛、 头晕、晕厥、视力减退、四肢间歇性活动疲劳,肱动脉或股动 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颈部、锁骨、下腹部、肾区血管杂音,两 下肢收缩压差>10 mm Hg
4. 室间隔内无或有少量冠状动脉侧支血流 —— 由于幸存至1岁以后的患者均已拥有足够的侧支循环,因 此该征象可作为1岁以后患者超声诊断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最 显著标志
辅助检查
超声心动图非特征性表现
1. 左室乳头肌(主要是前外侧乳头肌)缺血性纤维化,回声增强, 增厚率降低,可伴二尖瓣脱垂和反流;
2. 左室扩大,心功能低下; 3. 室壁运动异常,尤以左室前壁、侧壁明显,部分患者可合并心
分类
冠状动脉疾病
先天性 冠状动脉变异
后天性 冠状动脉疾病
先天性—冠状动脉变异
变异
起源
分布与走形 数目
结构
起源异常
冠状动脉异常起源
1. 一种少见的冠状动脉先天畸形,发病率在新生儿约1/30万,占 先天性心脏病的0.24% —0.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