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高中英语“阅读品格”研究述评
英语阅读教学在国内外的研究概览:以高中为例

英语阅读教学在国内外的研究概览:以高中为例引言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拓展知识视野以及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高中阶段为例,对英语阅读教学在国内外的研究进行概览,旨在为英语教师和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启示。
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研究在国内,英语阅读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策略研究:国内研究者探讨了多种教学策略,如任务型教学、合作学习等,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兴趣。
2. 教材与资源开发:研究者对高中英语阅读教材的选取、编制和评价进行了探讨,以期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资源。
3. 教师专业发展:针对英语阅读教学,研究者提出了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的建议。
4. 评价体系: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也是国内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国际研究在国际上,英语阅读教学研究同样涵盖了多个方面:1. 阅读理论:国际研究者基于认知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探讨了阅读过程的本质和影响阅读能力的因素。
2. 教学方法:国际研究者推崇学生中心的教学方法,如拼图法、讨论法等,强调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动性和互动性。
3. 文化因素:国际研究者认为,文化背景对英语阅读教学具有重要影响,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 技术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研究者开始探讨如何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效果。
启示与建议综合国内外研究,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和建议:1. 多元教学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 优化教材与资源:选择和开发适合学生的英语阅读教材和资源,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3. 加强教师培训:定期组织英语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为学生的英语阅读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4.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英语阅读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研究评述

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研究评述简介本文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研究进行评述,旨在探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国内研究概况国内的英语阅读教学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方法:研究者探索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阅读策略指导、素材选择等,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 教材开发:研究者致力于开发符合学生需求的英语阅读教材,注重内容的选取和语言难度的控制。
3. 阅读策略:研究者研究了不同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推测、总结等,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和速度。
4. 影响因素:研究者探讨了影响英语阅读教学效果的因素,如学生的研究动机、阅读惯等。
国外研究概况国外的英语阅读教学研究也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教学策略:国外研究者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如SQ3R阅读法、KWL法等,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果。
2. 跨学科研究:一些研究者将英语阅读教学与其他学科进行结合,如心理学、认知科学等,以探索更深层次的阅读理解机制。
3. 科技应用:国外研究者借助科技手段,如电子阅读器、在线阅读平台等,提供更多个性化和互动式的英语阅读教学方式。
4. 跨文化比较:一些研究者通过跨文化比较研究,探索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英语阅读教学差异和共性。
研究趋势目前,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正向以下几个方向发展:1. 个性化教学:研究者越来越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探索个性化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2. 科技融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研究者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科技与英语阅读教学的结合上,以提供更灵活、高效的教学方式。
3. 跨学科研究:研究者将进一步拓展研究范围,与其他学科进行跨界合作,以发现更多关于英语阅读教学的新理论和方法。
结论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未来的研究应注重个性化教学、科技融合和跨学科研究,以推动英语阅读教学的发展和改进。
---(Word count: 196)。
英语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英语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综述关于英语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研究很多,并且也取得了很多非常有影晌力的成果,下文将就英语阅读教学在国内外的研究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英语阅读教学的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英语阅读教学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其中Robert.M.Gay(1犯6年)提出的通过阅读教写作,将读写结合于英语阅读教学中;在1967年学者Goodman提出了有名的"Psycholinguistic Model of Reading"即"也理语言阅读模式",该一模式也被称作是"Top-Down"-种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Pattern-Model在课堂上出现了,这是将读写教学结合,用读写引导阅读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在1977年学Rumhart提出了" an Intera如ve Model of Reading。
即相互作用阅读理论;在1980年学者Stanovkh 提出了"an Interactive-Compensation Model of hdividual Differences"即阅读能力的交互补偿模式:接着是在巧83年由学者Carrel和Eisterhold共同提出的"Schema Theory"即现在很有名的图式理论;在上个世纪90年代保罗等提出将批判性思维教学引入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其后便有许多学者进行相关研究;Wmiam Grabe和Fredricka.L.Stoller在《阅读与教学一书》中,英语词块的方法被引入到英语阅读教学中并取得了显着效果;1990年,学者O’Malky和学者Chamot提出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词汇教学策略,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情感策略等等;1995年学者Stoffer提出了关于词汇的记忆应当强调语境的真实性,因为巧有这样才能有助于词汇的学习;2002年,学者Nagy和学者Sokmen分别提出了隐性词汇教学与显性词汇教学的方法,前者认为词汇教学要依靠语境,而后者则认为要将词汇进行单个的记忆;同年,学者Lee在西班牙对某学校一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任务型英语教学实验,发现任务型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2007年,学者Bill Van Patten指出通过交流或者互动的方法可W有效地促进语言学习者对于语言的进一步理解;同年,学者Jane Willis和学者Dave WiUis在其著作"公〇喊庶sA-公知麟"中提出了任务型英语教学方法实施的基本框躲这一框架的提出对该方法的进一步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化该W后也有很多学者进行英语教学的研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方法有;任务型的教学方法、基于内容的教学方法和整体型教学方法。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综述本文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总结了近年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趋势。
国内研究综述在国内,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方法:研究者们探索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基于任务的教学法、合作研究法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法等。
这些方法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兴趣。
2. 课堂环境:研究者们关注了课堂环境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影响。
有效的课堂管理和师生互动可以创建积极的研究氛围,促进学生的研究效果。
3. 研究策略:研究者们研究了学生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研究策略,如词汇研究策略、阅读技巧和阅读推理等。
了解学生的研究策略可以帮助教师设计更有效的教学活动。
国外研究综述国外的研究也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1. 语篇理解:许多研究关注了高中生对英语语篇的理解能力,并提出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估工具,以促进学生语篇理解能力的提高。
2. 多媒体阅读:一些研究聚焦于多媒体环境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和互动研究平台,教师可以提供更生动和丰富的阅读材料,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动机。
3. 文化意识:研究者们认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通过引入不同文化背景的阅读材料和文化解读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综合以上国内外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兴趣。
- 良好的课堂环境有助于创造积极的研究氛围。
- 学生的研究策略对于高中英语阅读的成功至关重要。
- 引入多媒体和跨文化元素可以增强教学效果。
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并设计出适合不同学生群体的阅读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张三. (2018).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进展[J]. 外语研究,25(2), 10-20.- Li, M. & Wang, L. (2016). Cultivating cultural awareness through high school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Language Teaching and Linguistics Studies, 32(4), 78-89.。
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研究评述

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研究评述国内研究概述在国内,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阅读策略教学:研究者探索了不同的阅读策略对学生阅读理解的影响。
他们发现,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使用预测、推断、概括等策略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2. 词汇教学:许多研究关注如何教授学生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读的英语文本。
3. 语篇理解:这方面的研究探讨了学生如何理解并解读连贯的英语语篇。
研究者研究了语篇结构、主题句、上下文等因素对学生阅读理解的影响。
4. 阅读能力评估:一些研究关注如何准确地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以便教师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国外研究概述国外的英语阅读教学研究也涉及了多个方面:1. 跨文化阅读:研究者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策略使用。
他们发现,跨文化因素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2. 多媒体阅读:随着技术的进步,研究者开始探索利用多媒体资源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他们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多媒体教材对学生阅读理解的效果。
3. 阅读教学策略比较:研究者对比了不同的阅读教学策略,探讨了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以帮助教师选择合适的策略。
4. 阅读理解困难因素:一些研究聚焦于阅读理解过程中的困难因素,如词汇障碍、语法障碍和修辞障碍等,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阅读困难并提供针对性的教学。
综上所述,国内外的英语阅读教学研究涉及了多个方面,包括阅读策略教学、词汇教学、语篇理解以及跨文化阅读等。
这些研究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帮助他们设计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
探究国内外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

探究国内外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引言英语阅读教学在高中教育阶段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关系到学生英语成绩的提升,还影响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外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分析其教学方法、教材使用、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差异,为我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国内外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国内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1. 教学方法:国内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以教师为主导,采用讲授、提问、讨论等教学方法。
近年来,随着任务型教学法的推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参与度有所提高。
教学方法:国内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以教师为主导,采用讲授、提问、讨论等教学方法。
近年来,随着任务型教学法的推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参与度有所提高。
2. 教材使用:国内高中英语阅读教材种类繁多,包括人教版、外研版、北师大版等。
教材内容多以经典文学作品、时文新闻、科普文章为主。
教材使用:国内高中英语阅读教材种类繁多,包括人教版、外研版、北师大版等。
教材内容多以经典文学作品、时文新闻、科普文章为主。
3. 评价体系:国内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评价体系以考试为主,主要包括月考、期中考、高考等。
评价方式多以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等客观题为主。
评价体系:国内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评价体系以考试为主,主要包括月考、期中考、高考等。
评价方式多以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等客观题为主。
国外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1. 教学方法:国外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探究式、讨论式、合作式等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实践,提高阅读技能。
教学方法:国外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探究式、讨论式、合作式等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实践,提高阅读技能。
2. 教材使用:国外高中英语阅读教材丰富多样,涵盖文学作品、报纸杂志、网络文章等。
教材内容注重时代性、文化性和实用性。
教材使用:国外高中英语阅读教材丰富多样,涵盖文学作品、报纸杂志、网络文章等。
教材内容注重时代性、文化性和实用性。
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国际与国内研究综合评述

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国际与国内研究综合评述引言阅读是语言研究中最为重要的技能之一,尤其是在高中阶段。
本文档将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国际与国内研究进行综合评述,以期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参考与指导。
国际研究1. 阅读理解策略国际研究发现,阅读理解策略的教授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
例如,自上而下的阅读策略,包括预测、扫描和略读,以及自下而上的阅读策略,包括词汇识别和语法分析,都是有效的阅读理解策略。
2. 词汇教学词汇是阅读理解的基础,国际研究强调了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研究表明,通过上下文线索、词根词缀分析和词汇联想等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词汇。
3. 阅读材料的选择国际研究指出,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阅读材料对于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非常重要。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阅读水平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国内研究1. 读思结合教学法国内研究发现,读思结合教学法对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具有显著作用。
该教学法强调在阅读过程中将阅读与思考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过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是近年来国内研究较多的一种教学方法。
该方法主张学生在真实的研究任务中运用语言,通过完成任务来提高语言能力。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将阅读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阅读兴趣和效果。
3. 跨学科教学国内研究还关注了跨学科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例如,将英语阅读与历史、科学等学科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综合评述综合国际与国内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阅读理解策略的教授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理解策略。
2. 词汇教学应成为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阅读材料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国内外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分析

国内外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分析研究背景英语阅读教学一直是英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国内外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国内研究分析在国内,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方法:研究者探索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如直接教学法、交际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等。
研究表明,任务型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效果显著。
2. 词汇教学:词汇是阅读理解的基础,因此词汇教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研究者提出了多种词汇教学方法,如词汇拓展法和词汇归纳法等,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
3. 阅读策略:研究者还研究了不同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推测和推理等。
这些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所阅读的内容。
国外研究分析在国外,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研究方向:1. 阅读理解:研究者关注了阅读理解的过程和策略。
他们探讨了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通过提供背景知识、进行预测和使用标记等。
2. 多媒体教学: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研究者研究了多媒体教学对学生阅读理解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3. 跨文化阅读:由于英语是一门国际语言,研究者对跨文化阅读也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们研究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的阅读惯和阅读策略,以提供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结论国内外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表明,教学方法、词汇教学和阅读策略等方面都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高中英语“阅读品格”研究述评
摘要:笔者通过在国内外学术网站上检索和查询英语阅读品格的相关文章,对
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在综述的基础上,对英语阅读品格的培养研究做出述评,旨在为今后的研究和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启发。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素养;阅读品格
国内“阅读品格”是“阅读素养”(Reading Literacy)这一概念的衍生物,“阅读素养”最早由IEA(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于1991年提出。
[1] 以王蔷为代表的国
内专家在对“阅读素养”这一概念内涵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并分析了构成我国中小学
英语阅读素养的基本要素,将“阅读素养”分为“外语阅读能力”和“外语阅读品格”。
一、国外研究现状
1.国外“阅读素养”概念界定
国外并没有英语“阅读品格”这一概念的系统的专项研究,但国际评估项目(PISA、PIRLS、NAEP等)对“阅读素养”的内涵界定却是所有“阅读品格”有关内容
的研究源头。
(1)PISA所给的定义
PISA的阅读评价(包括PISA2000,PISA2003,PISA2009,PISA2015,PISA2018)特别关注学生的阅读素养是否能满足以后的工作生活需要。
[2]
(2)PIRLS所给的定义
PIRLS 2011将"阅读素养"界定为:个人理解和运用社会所学要的或个人认为有
价值的书面语言的能力.PIRLS2016根据信息化教育的发展趋势,彰显了阅读素养对
所有阅读者及各类文本的普适性,特别是对电子化文本阅读的适用性。
(3)NAEP所给的定义
NAEP阅读素养概念的发展可分为2个阶段,1992—2007年阅读素养评估框
架认为阅读素养是“理解和运用书面文本愉悦身心、进行学习、参与社会和实现目标”。
NAEP2009和NAEP2015的阅读素养评估特别注重学生对文章和语篇的整体
概念的把握。
这三项国际测评项目所给出的阅读素养理念都对我国外语英语教育教学改革
与发展都带来了重要启示与影响,也为我国关于阅读品格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2.国外关于“阅读品格”的相关研究
国外虽然没有“阅读品格”的系统专项研究,但是对包含“阅读品格”的构成要
素研究由来已久。
阅读素养中的阅读能力偏向于语言认知因素,而阅读品格则更加关注语言中
的情感因素.Chall(1983)强调了阅读活动中情感态度因素的重要性。
然而,早期阅
读研究主要围绕阅读能力展开,对阅读品格的关注度远远亚于阅读能力。
1985年,随着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正式提出情感过滤假说,在语言学习的研究中,情感因
素如动机、焦虑、兴趣、态度、个性等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
21世纪初,人们考虑到阅读活动的多重目的,提出“阅读素养”不仅包括小读
者构建文本意义的能力,还应包括他们通过阅读进行学习、参与社会、获得审美
体验的能力。
这些无不体现了阅读兴趣、阅读态度、阅读行为等关于阅读品格的
组成要素.PIRLS(Mullis et al.,2009)对英语阅读品格的研究包括内在心理范畴和外在的行为范畴两方面,其中前者包含阅读态度、阅读动机、自我评估等内容,后者,
也增加了阅读包括英语频率、阅读量等内容.而在《PISA2018阅读素养框架(草
案)》中,PISA2018除了确定阅读素养定义外,还特地强调要建立一个全面而系
统的阅读策略体系,如文本处理策略和任务管理策略,体现了对学生参与阅读的
指导,即通过运用这些策略,除了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
助学生形成好的阅读习惯和获得好的阅读体验。
从上述的内容来看,虽然国际上对阅读品格的研究尚不明确,但其基于阅读
素养进行的一系列测评和研究以及近年来国外率先提出来的思维导图、绘本阅读、语篇意识、主题阅读、分级阅读、持续默读等先进的阅读培养方法和途径也对我
国的研究和实践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总结
综上所述,国际权威的评估机构对阅读素养的研究开展较早,在许多方面为
我国展开关于英语阅读品格的研究都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
国内在英语阅
读品格方面的研究则是围绕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基于王蔷、陈则航教授及其
团队关于英语阅读品格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一系列实证方面的研究。
其中取得的一
些研究成果也为探究英语阅读品格的培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和指导。
从以上分析中也可看出,国外的研究对象更倾向于阅读素养整体,涵盖了不
同国家阅读素养现状的比较和分析,对阅读素养的研究比国内的开展时间更早,
内容也更为全面。
由于是中国化的产物,国外对阅读品格的研究本就很分散,侧
重点和中国学生的阅读现状也有很大不同。
同时,英语在国外,尤其是教育相对
而言较发达的英美,是作为母语的存在,而英语在中国,是作为很重要的第二外
语存在。
除此之外,国内对高中生英语阅读品格的培养研究更多的是对现状的调查,对提升阅读品格提出方法和途径,尤其是对高中生英语阅读品格的实证研究
少之又少。
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确定的背景下,学界的研究应该注重倾向于从核
心素养的整体出发,将高中英语阅读品格培养研究切切实实帮助高中教师和学生
落到日常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Ina V.S. Mullis & Michael O. Martion. PIRLS 2016 Assessment Framework 2nd Edition[M]. IEA, 2016.
[2]贴近学生的真实阅读:国外阅读评价分析——以PIRLS、PISA和NAEP为例[J]. 杨清.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05)
[3]基于“阅读日志”的高中生英语阅读素养培养途径[J]. 徐佑玲. 师道?教研. 2018(08)
[4]通过英语小说阅读教学培养高中生英语阅读品格的行动研究[J].刘圆圆.英语教师. 2019(02)
基金项目:合肥师范学院2020年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编号:2020ysj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