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药剂学实验报告

药剂学实验报告

药剂学实验报告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制剂和合理用药的学科,药物制剂的质量是关乎患者用药安全和疗效的重要因素。

而药剂学实验报告就是作为药物制剂质量保证和质量检验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一、实验目的药剂学实验报告的编写是为了记录药物制剂制备、标准化和检验过程中所获得的数据和结论,以便对制剂的质量进行评价和控制。

因此,实验目的就是明确、具体的写明我们这次药剂学实验所要研究的问题。

二、实验原理在药剂学实验中,实验原理是实现实验目的的基础。

原理的说明应尽可能地精确、简练明了,不要出现过多的冗言,难点应予以重点阐述。

三、实验操作实验操作环节最为重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验结论的可靠性都取决于操作步骤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因此,在实验操作部分中,要详细地描述实验操作的流程和主要步骤,并给予合理的实验条件,以保证各项实验指标数据的准确性。

四、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是整个药剂学实验报告的核心部分。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应该紧密围绕前面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依据实验所得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得出合理的结论和判断。

在具体分析数据时,应注意过去实验数据,综合考虑到实验方法与条件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提出合理的结论或建议。

五、实验结论实验结论是药剂学实验报告的最后一部分,应针对实验目的,以解答问题、判定性质为主,而且应提出可以操作性好的决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六、参考文献在药剂学实验报告中,参考文献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是对我们所做实验的知识背景和学科和新进信息的介绍和参考。

参考文献的编写方法应按照所选举的文献的类型和期刊的书写规范要求来编写。

总之,药剂学实验报告是药物制剂制备和质量控制的重要参考依据,要求内容准确,语言简练。

在药剂学实验报告的编写过程中,我们要建立科学精神,认真负责地开展每一项实验,以求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验结论的可靠性,不断提高药剂学实验技能和水平。

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5

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5

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5
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5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药物的制备方法;
2.学习中药药剂学的基本原理;
3.了解中药药剂的制备工艺。

二、实验器材和试剂
1.实验器材:电子天平、研钵、研杵、量筒、试剂瓶、移液管等。

2.试剂:黄芪、山药、枸杞子、红枣、蜂蜜、酒精。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
1.准备药材:将黄芪、山药、枸杞子、红枣分别称取适量。

2.研磨药材:将准备好的药材放入研钵中,用研杵研磨成细粉。

3.配制药剂:将研磨好的药粉加入适量的蜂蜜和酒精,搅拌均匀。

4.药剂细化:将搅拌均匀的药剂倒入量筒中,用酒精对药剂进行细化混合。

5.过滤药剂:将混合好的药剂过滤掉残渣,获得药液。

6.包装药剂:将药液装入合适的容器中,并封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制备了一种中药药剂,该药剂由黄芪、山药、枸杞子、红枣、蜂蜜和酒精组成。

药剂的配方和制备工艺确保了药剂中药材的活性成分得以充分提取,药剂具备了一定的药理活性。

六、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中药药剂学的基本原理和制备方法。

中药药剂的制备需要考虑药材的配伍规律和活性成分的提取,通过合理的配方和制备工艺,可以制备出具有一定药理活性的中药药剂。

七、实验心得
本次实验让我深刻了解了中药药剂学的重要性和实际操作技巧。

制备中药药剂需要仔细控制药材的比例和配伍规律,同时还要注意制备工艺的影响。

通过实际操作,我对中药药剂的制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加深了对中药药剂学的兴趣。

中药药剂实验报告表格

中药药剂实验报告表格

中药药剂实验报告表格中药药剂毕业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实习时间:实习地点:指导老师:实习课目:实习主要内容:散剂、煎膏剂、丸剂的制备实验一散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一般散剂的制备方法。

(2)熟悉散剂等量递增的原则。

二、实验仪器、试剂和药材1.仪器:粉碎机、药筛(80目,100目)、瓷研钵、烧杯、天平2.药材:滑石30g,甘草5g,朱砂1.5g三、实验内容益元散制法:(1)水飞朱砂成极细粉。

(2)滑石、甘草各粉碎成细粉。

(3)将少量滑石粉放于研钵内先行研磨,以饱和研钵的表面能。

再称取朱砂极细粉1.5g置研钵中,逐渐加入等容积滑石粉研匀,倒出。

取甘草置研钵中再加入上述混合物研匀。

按每包3g分包。

四、散剂的常规质量检查1.外观检查散剂应干燥、疏松、混合均匀、色泽一致。

2.均匀度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检查,取供试品适量,置光滑纸上,平铺约5cm2,将其表面压平,在明亮处观察,应色泽均匀,无花纹与色斑。

3.水分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照水分测定法(附录ⅨH)测定。

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过9.0%。

4.装量差异依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 B检查,单剂量包装的散剂,照下述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检查法:取供试品10袋(瓶),分别称定每袋(瓶)内容物的重量,每袋(瓶)装量与标示装量相比较,按表中的规定,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袋(瓶),并不得有1袋(瓶)超出限度1倍。

实验二煎膏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掌握煎膏剂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仪器、试剂和药材1.仪器:电磁炉、锅、纱布若干2.药材:益母草125g,红糖31.5g三、实验内容益母草膏制法:取益母草洗净切碎,置锅中,加水高于药材3-4cm,煎煮两次,每次0.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1.21-1.25(80-85℃)的清膏。

称取红糖,加糖量1/2的水及0.1%酒石酸,直火加热熬炼,不断搅拌,至呈金黄色时,加入上述清膏,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1.4左右,即得。

工业药剂学实验报告册

工业药剂学实验报告册

工业药剂学实验报告册实验名称:药剂的酸碱滴定实验目的:通过药剂的酸碱滴定实验,掌握药品酸碱性质的测定方法,了解药品的酸碱性质对其配伍的影响,为合理药品配伍提供参考。

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电子天平、酸碱滴定仪、自动滴定仪;2.试剂:硫酸、氢氧化钠、酚酞指示剂、甲基橙指示剂。

实验原理:药品的酸碱性质对其溶解度、稳定性、药效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

药物在溶液中可呈现酸性、中性或碱性,通过酸碱滴定实验可以确定药品的酸碱特性。

实验中使用滴定管将碱溶液滴入酸性溶液中,或将酸溶液滴入碱性溶液中,滴定至中性时则称为酸碱中和点。

通过控制滴定溶液的酸度和碱度,可以确定药品的酸碱性质。

实验步骤:1.准备药剂溶液:取一定质量的药品样品,溶于适量的溶剂中,制备出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药剂溶液。

2.酸碱滴定实验:分别取一定量的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加入适量的指示剂。

使用酸碱滴定仪进行滴定操作,记录滴定的滴数。

3.实验数据记录:记录每个药品样品的滴定数据和对应的药剂浓度。

4.数据处理:根据滴定数据计算出药品的酸碱度,绘制酸碱度与药剂浓度的曲线图。

5.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和曲线图,分析药品的酸碱特性并进行讨论。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数据记录和数据处理,得到了不同药品样品的酸碱度数据和曲线图。

根据曲线图的形状和酸碱度的数值,可以判断药品样品的酸碱特性。

实验结果显示,药品A呈现酸性,药品B呈现碱性,药品C呈现中性。

实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药品A适合与碱性药剂配伍,而不宜与酸性药剂一同使用。

药品B适合与酸性药剂配伍,不宜与碱性药剂混用。

药品C则可以与酸碱都相配伍。

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药品的酸碱滴定实验,成功测定了不同药品样品的酸碱性质,并得出了药品的配伍原则。

酸碱滴定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药品酸碱性测定方法,对于合理药品配伍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药品的酸碱滴定实验,掌握了药品酸碱性测定方法,了解了药品酸碱性质对配伍的影响。

药剂学实验报告

药剂学实验报告

药剂学实验报告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进步,药物在人类生活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药剂学作为药物研究和开发的基础学科,对于药物的制备、稳定性、疗效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在此,我们将分享一份关于药剂学实验的报告,旨在探究药物的理化性质和制剂特点。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药剂学实验,深入了解药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其在制剂中的应用。

实验一:药物溶解度的测定在这一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广泛应用的氨咖黄敏片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采用逐步稀释法,测定氨咖黄敏片的溶解度。

结果表明,该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为X g/mL。

这一实验结果对于后续的制剂研发提供了参考。

实验二:药物稳定性的研究药物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为了研究药物的稳定性,我们选取了利巴韦林注射液作为对象,进行了灭菌、加速老化和稳定性测试。

结果表明,利巴韦林注射液经过灭菌处理和加速老化测试后,在常温下存储半年,其稳定性基本保持不变。

实验三:药物制剂的制备药物的制剂是指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合、进行制备和改良的过程。

本次实验我们选择了利巴韦林阴道泡腾片作为制备对象。

通过制备过程,我们成功将利巴韦林注射液转化为阴道泡腾片,并且通过质量控制的方法确保了该制剂的稳定性和疗效。

实验四:药物制剂的评价在制剂研发过程中,对药物制剂的质量进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选取了盐酸右美托咪定滴眼液进行了评价实验。

通过测定其pH值、滴定滴数、含量一致性以及外观和稳定性等指标,我们对该制剂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并确保了其符合药典标准。

总结:药剂学实验报告通过一系列药剂学实验,对药物的理化性质和制剂特点进行了深入探究。

通过测定药物的溶解度、研究药物的稳定性、制备药物制剂以及评价药物制剂的质量等步骤,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药物的性质和制剂的特点。

这些实验结果对于药物研发和制剂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和降低不良反应提供了有效的科学依据。

药剂实验报告

药剂实验报告

药剂实验报告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药剂学实验报告小组: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药剂学实验须知药剂学实验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主要方式之一。

通过实验课不仅能印证、巩固和扩展课堂教学内容,还能训练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良好的实验作风。

为保证实验课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目的,实验中必须做到以下六个方面:1.预习实验内容通过预习,明确实验目的与要求,对实验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合理安排实验顺序与时间。

要明确每个处方中药物与辅料的用途。

2.遵守实验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保持实验肃静,未经许可,不得将实验室物品带离实验室。

3.重视药剂卫生进入实验室必须穿整洁的1白工作服。

先将工作台面擦洗干净再开始做实验。

实验过程中应始终注意台面、地面的整洁,各种废弃物应投入指定位置,不能随手乱丢,更不能弃入水槽内。

完成实验后,应将容器、仪器清洁,摆放整齐,台面擦净,经教师同意后方能离开。

值日生负责整理公用器材,清扫实验室,关好水、电、门、窗。

4. 细心操作、勤于思考称量药品、试剂时,要在称量前(拿取时)、称量时和称量后(放回时)进行三次核对。

称量完毕应立即盖好瓶塞,放回原处。

对剧毒药品更要仔细核对名称与剂量,并准确称取。

实验中要严格控制好实验条件,认真操作每一道工序,以保证成品质量。

实验成品应标明名称、规格、配制者、配制时间,并交教师验收。

实验中遇到问题应先独立思考,再请教他人。

在实验中逐步形成整洁、细致、严谨、冷静、2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实验风格。

5.正确使用仪器、注意安全使用仪器时要按使用方法正确操作,不熟悉操作方法时,应在教师指导下使用。

各种仪器、容器使用时要注意轻拿、轻放,用毕要清洁后放回规定位置。

6. 写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考察学生分析总结实验资料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方面,亦是评定实验成绩的重要依据。

药剂学实训报告

药剂学实训报告

药剂学实验报告北京大学药学院药剂学系2002年11月实验一溶液型和胶体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内容与操作(写清处方与处方分析、关键操作步骤、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四、实验结果(一)薄荷油增溶相图的制作:根据所得实验数据计算出各组分的百分组成,填入表1-1绘制薄荷油-吐温20-水的增溶相图。

表1-1称重记录及各组分百分组成计算图1-1薄荷油增溶相图(二)薄荷水:比较三种处方不同方法制备的异同记录于表1-2中,并说明各自特点与其适用性。

表1-2不同方法制得薄荷水的性状处方i滑石粉轻质碳酸镁活性炭 ii吐温80 iii吐温80与90%乙醇ph 澄清度嗅味(三)复方碘溶液:描述成品外观性状,观察碘化钾溶解的水量与加入碘的溶解速度。

(四)胃蛋白酶合剂:描述成品的外观性状(五)甲酚皂溶液:描述成品的外观性状,所制得的成品能否加水任意稀释而得澄明溶液?五、讨论六、思考题篇二:药剂学实验报告一、目的要求(1)掌握一般散剂的制备方法。

(2)熟悉散剂等量递增的原则。

(3)了解散剂的常规质量检查和包装法。

二、本实验所需仪器、试剂和药材1.仪器:粉碎机、药筛(80目,100目)、瓷研钵、烧杯、天平2.药材:滑石粉、甘草、朱砂三、实验内容[处方]滑石30g,甘草5g,朱砂1.5g。

[制法]滑石、甘草各粉碎成细粉。

将少量滑石粉放于研钵内先行研磨,以饱和研钵的表面能。

再称取朱砂极细粉1.5g置研钵中,逐渐加入等容积滑石粉研匀,倒出。

取甘草置研钵中再加入上述混合物研匀。

按每包3g分包。

四、思考题1、等量递增法的原则是什么?当药物比例量相差悬殊时,取量小的组分及等量的量大的组分,置于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加入与混合物等量的量大的组分稀释均匀,如此直至加完全部量大的组分,混匀,过筛。

2、散剂中如含有少量挥发性液体及含有酊剂、流浸膏时应如何制备?散剂中如含有少量挥发性液体及含有酊剂、流浸膏时可视药物的性质、用量及处方中其他固体组分的多少而定。

《药剂学》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实验

《药剂学》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实验

《药剂学》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本实验掌握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方法和制备过程的各项基本操作。

2. 掌握如下基本操作技能:上皿天平的选择及其使用方法、玻璃量器的的洗涤及其使用方法、固体药物的称量、溶解、过滤;液体药剂的量取;搅拌等规范化操作。

二、基本概念和实验原理概念:溶液型液体制剂是指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相直径小于1nm)溶解于适当溶剂中制成的澄明的(均匀、透明、无可见微粒、纤维等异物)液体制剂。

可供内服与外用。

配制环境要求:口服及外用溶液制剂属于非无菌药品,其配制过程须在D级环境下完成常用溶剂:纯化水、乙醇、甘油、丙二醇、液状石蜡、植物油等。

常见剂型:溶液剂、芳香水剂、甘油剂、醑剂、糖浆剂特性:分散相为分子或离子状态,直径小于1nm,无界面,均相液体,形成真溶液,属热力学稳定体系,扩散快,能通过滤纸和某些半透膜。

制法:溶解法、稀释法、化学反应法工艺流程:药物称量或量取----溶解或稀释----过滤----质量检验---分装(必要时灭菌)---贴标签---贮存剂型质量要求:应为澄明液体,即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外观应均匀、透明,无可见微粒、纤维等。

三、实验药品与器材药品:纯化水、薄荷油、精制滑石粉、碘、碘化钾、蔗糖、乙醇、樟脑、硼酸、甘油器材:上皿天平、乳钵、具盖玻璃瓶、滤纸、量杯、量筒、漏斗、玻璃棒、烧杯、投药瓶、瓶签、瓶塞、蒸发皿、沙浴、电炉、铁三角架、温度计。

四、实验内容1.薄荷水【处方】薄荷油 0.2ml纯化水 q.s共制成 100ml【制法】取薄荷油置乳钵中,加精制滑石粉1.5g,研匀,加少量纯化水,移至具盖玻璃瓶中,加纯化水100ml,振摇10min,用水湿润的滤纸滤过,初滤液如浑浊,应重新滤至滤液澄清,再自滤器上加纯化水使成100ml,搅匀,即得。

【性状】本品应为无色澄明或几乎澄明的液体,有薄荷清香气味。

【作用与用途】本品为芳香调味药,驱风药。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0~15m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剂学实验报告北京大学药学院药剂学系2002年11月实验一溶液型和胶体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内容与操作(写清处方与处方分析、关键操作步骤、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四、实验结果(一)薄荷油增溶相图的制作:根据所得实验数据计算出各组分的百分组成,填入表1-1绘制薄荷油-吐温20-水的增溶相图。

表1-1称重记录及各组分百分组成计算图1-1薄荷油增溶相图(二)薄荷水:比较三种处方不同方法制备的异同记录于表1-2中,并说明各自特点与其适用性。

表1-2不同方法制得薄荷水的性状处方pH 澄清度嗅味I滑石粉轻质碳酸镁活性炭II吐温80III吐温80与90%乙醇(三)复方碘溶液:描述成品外观性状,观察碘化钾溶解的水量与加入碘的溶解速度。

(四)胃蛋白酶合剂:描述成品的外观性状(五)甲酚皂溶液:描述成品的外观性状,所制得的成品能否加水任意稀释而得澄明溶液?五、讨论六、思考题实验二混悬剂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内容与操作(写清处方与处方分析,关键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四、实验结果(一)记录亲水药物与疏水药物的实验结果1、亲水性药物:2、疏水性药物:(二)炉甘石洗剂1、制备炉甘石洗剂,比较不同稳定剂的作用,将实验结果填于表2-3。

表2-3 沉降体积比与时间的关系沉降体积比F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绘制炉甘2、据表2-3数据,以H/ H石洗剂各处方的沉降曲线,得出结论。

(三)复方硫磺洗剂记录硫磺洗剂各处方样品质量情况,讨论不同润湿剂的作用,制定复方硫磺洗剂的制备工艺,并选择稳定剂,制成稳定的复方硫磺洗剂。

五、讨论六、思考题实验三乳剂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内容与操作(写清处方与处方分析,关键的操作与注意事项)四、实验结果1、记录不同乳剂的性状2、乳剂类型的鉴别(1)稀释法(2)染色镜检法3、用司盘-80(HLB值为4.3)和吐温-80(HLB值为15.0)配成6种混合乳化剂各5g,它们的HLB值分别为4.3、5.5、7.5、9.5、12.0及14.0。

计算各单个乳化剂的用量(g),填入表3-1中。

表3-1 混合乳化剂组成表混合乳化剂HLB值4.35.5 7.5 9.5 12.0 14.0司盘-80(g)吐温-80(g)4、乳化鱼肝油所需HLB值的测定 6支具塞刻度试管经振摇后放置不同时间,观察并记录各乳剂分层后上层的毫升数,填于表3-2。

表3-2各乳剂经放置后上层毫升数混合乳化剂HLB值4.35.5 7.5 9.5 12.0 14.0放 5置 10时 30间 60(min)五、讨论六、思考题实验四抗坏血酸注射液的稳定性试验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内容与操作四、实验结果1.整理表4-3,4-4,4-5的记录,并对结果进行讨论。

表4-5金属离子的影响与络合剂的作用2.整理表4-6的记录,并以pH为横坐标,3小时的透光率为纵坐标作图,同样以pH为横坐标,3小时的含量为纵坐标作图,并讨论实验结果。

六、思考题1. 根据实验结果,讨论易氧化药物注射液的处方设计方案。

2. 对于易水解的药物,实验应如何设计?重点考察那些因素的影响?3. 通过上述实验,参考有关资料,综合考虑各因素的影响,自行设计1~2个抗坏血酸注射液最佳处方及最佳工艺条件。

实验五注射剂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操作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 记录维生素C注射液澄明度检查结果,可列表如下。

表5—3 澄明度检查结果检查总数(支)废品数玻屑纤维白点焦头其它总数(支)成品数(支)成品率(%)六、思考题1.影响注射剂澄明度的因素有哪些?2.维生素C注射液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是什么?应如何控制工艺过程?3. 溶液的pH值、灭菌温度和灭菌时间对维生素C注射液的制剂质量有何影响?4.请找出你制备的注射剂中出现废品的原因。

实验六滴眼剂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操作四、实验结果与讨论记录并整理实验结果:将滴眼液质量检查结果填入表6-1中,并分析产品质量情况,讨论废品产生原因。

表6-1 产品质量情况合格(支)不合格(支)澄明度产品应得数(支)产品实得数(支)成品率(%)六、思考题1.氯霉素滴眼液中的硼酸和硼砂起什么作用?2.滴眼剂中选择抑菌剂时应考虑哪些问题?3. 对于不耐热药物的滴眼剂应采取什么方法灭菌?4. 滴眼液制备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怎样控制其质量?实验七颗粒流动性的测定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操作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 将测得锥体高、底半径计算得休止角,填入表7-1中。

表7-1休止角测定结果(n=3)润滑剂重量*r h tanαα硬脂酸镁滑石粉微粉硅胶空白颗粒0.10 0.30 0.50 0.700.901.002.003.004.005.00 0.10 0.30 0.50 0.70 0.90*每50g颗粒中加的润滑剂或助流剂的重量2.以休止角(α)为纵坐标,润滑剂或助流剂用量为横坐标做图,确定最佳用量。

3. 讨论粉末与颗粒的流动性,以及在颗粒中加入润滑剂或助流剂后,改善颗粒流动性的情况。

五、思考题1.颗粒的流动性在片剂的制备中有何意义?2.分析上述颗粒流动性测定结果与辅料性质的关系。

3.若颗粒粒度不同,对于休止角和流动速度有何影响?实验八片剂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操作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阿司匹林片处方与处方分析外观片重差异溶出度硬度(kg)结论2.维生素C片处方与处方分析外观片重差异崩解时间硬度(kg)结论3.维生素B片1处方与处方分析外观崩解时间含量均匀度硬度(kg)结论五、思考题1. 湿法制粒制备阿司匹林片为何加枸橼酸?可否加硬脂酸镁作为润滑剂?2.片剂的质量检查项目有哪些?3. 小剂量片制备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4. 小剂量片的处方组成、工艺过程及质检标准与大片有何不同?5. 若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片剂,是否需要检查片重差异?实验九软膏剂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内容与操作(一)油脂性基质的水杨酸软膏制备1.处方及处方分析2.主要操作与注意事项(二)o/w乳剂型基质的水杨酸软膏制备 1.处方及处方分析2.主要操作与注意事项(三)w/o乳剂型基质的水杨酸软膏制备1. 处方及处方分析2.主要操作与注意事项(四)水溶性基质的水杨酸软膏制备1.处方及处方分析2. 主要操作与注意事项四、试验结果(二)软膏剂中药物释放速度的比较表9-1 各种软膏基质不同时间释放溶液中水杨酸的浓度(mg/ml)时间(min)油脂性基质O/W乳剂型基质W/O乳剂型基质水溶性基质5102030456090120150表9-2 各种基质水杨酸软膏的累积释放量(mg)时间t(min)t油脂性基质O/W乳剂型基质W/O乳剂型基质水溶性基质5102030456090120150180五、讨论六、思考题实验十栓剂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内容与操作(一)乙酰水杨酸置换价的测定(二)乙酰水杨酸栓剂的制备1.处方与处方分析2.主要操作及注意(三)吲哚美辛栓剂1.处方及分析2.主要操作与注意事项(四)洗必泰栓剂1.处方及分析2.主要操作与注意事项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置换价记录乙酰水杨酸对混合脂肪酸甘油酯的置换价。

讨论在什么情况下制备栓剂需测定药物对基质的置换价。

2.栓剂的各项质量检查结果记录于表10-1。

表10-1 三种栓剂质量检查结果名称外观重量(g)重量差异限度(合格否)融变时限(min)乙酰水杨酸栓剂吲噪美辛栓剂洗必泰栓剂五、讨论六、思考题实验十一滴丸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操作1.处方与处方分析2.画出实际操作流程图3.实验记录:药物重:基质重:水浴温度:冷却液温度:注射器滴管口与冷却液液面距离: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 滴丸的外观:2. 记录丸重及总重,计算滴丸的收得率及重量差异限度。

(1)丸总重:收率:(2)重量差异限度检查(见表11-1)表11-1 丸重及重量差异丸重W(g)100*(W-Wa)/Wa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平均丸重Wa3. 讨论质量情况并分析影响质量的因素。

五、思考题1.滴丸在应用上有何特点?2.制备滴丸时如何选择基质和冷却液?3.影响滴丸的成型、形状与重量的因素有哪些?在实际操作中是如何控制的?实验十二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操作1.处方与处方分析2. 画出实际操作流程图3.实验记录: 药物重: 基质重: 95%乙醇用量: 水浴温度: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显微镜观察:绘图表示每种样品加水前后形态上的改变(填表12-1)。

表12-1 各种样品的显微观察图样品加水前形态加水后形态简要文字说明STPVP物理混合物共沉淀物2. 溶出试验结果:(1)将磺胺噻唑、1:3物理混合物、1:3共沉淀物不同时间在282nm 处吸收度及累积溶出百分率(即%100⨯∞A A t)填于表12-2:(2)以时间t 为横坐标,累积溶出百分率(即%100⨯∞A A t)为纵坐标作图(图12-1),比较各样品溶出速率。

图12-1各种样品的溶出曲线3. 对所得实验结果进行讨论五、思考题1.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有哪些?各适用于什么性质的药物?2.共沉淀物提高难溶性药物溶出速度的机理有什么?3.固体分散体在药剂学中有什么应用?4. 共沉淀法与熔融法相比有何优缺点?实验十三微囊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内容与操作1.处方与处方分析2.制备工艺四、实验结果1、观察及绘制不同条件下微囊的形态,记录该溶液的pH值①鱼肝油初乳:②加入A液后:③pH逐渐降低直至4左右时,微囊的形成及其形态变化的过程:④加入B液后:⑤加入蒸馏水之后,微囊的形态⑥加入甲醛固化之后,微囊的形态⑦微囊成品(最终产品)的形态2、微囊成品的粒径大小及其分布①微囊的粒径(总个数)微囊直径<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 (μm)数(个)频率(%)②微囊的粒径:③以分布的频率(%)为纵座标,微囊的直径(μm)为横座标,绘制微囊囊径直方图方块图五、讨论六、思考题实验十四微球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内容与操作1.处方与处方分析2.制备工艺四、实验结果1、观察并绘制不同条件下微球的形态①滴加司盘80前:②加入司盘80后,微球的形成及其形态的变化③加入甲醛-异丙醇后,微球的形态④微球成品(最终产品)的形态2、微球成品的粒径大小及其分布①微球的粒径(总个数)微球直径<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 (μm)数(个)频率(%)②微球的平均粒径:③以分布的频率(%)为纵座标,微球的直径(μm)为横座标,绘制微球球径直方图方块图五、讨论六、思考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