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建筑设计管理论文3篇
有关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论文

有关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论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
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有关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论文范文一:浅谈房地产开发项目中设计管理探讨论文关键词:房地产开发设计管理质量管理产业化经济论文摘要:项目管理经济学科随着近些年来市政工程、楼盘项目等基础城市化工作建设进程步伐的加快,愈发被建筑产业化企业等所倍加重视。
基于此,文章中主要对房产开发设计阶段的项目管理方法进行了阐述,谈及了加强质量管理以及搞好协调管理等内容,以期房产项目在投产运营阶段能够保障基础营运功能与质量。
随着国家国民服务经济的大力发展,人们生活水准日益提高,对社会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的需求强度越来越高。
其中像人们赖以生存的住宅产品更是需求其质量、功能、安全等能够保证。
因此,伴随近些年来建筑楼盘的逐年增加,项目开发商与所有项目参建单位等也非常重视项目设计管理,并在设计、施工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也较大。
但是,随着当前产业化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社会各阶层群体只会对住宅商品的功能需求等愈发强烈。
所以,如果房产开发商及其他参建单位等仍在原地踏步,其市场核心竞争力提升也必然会处于滞缓状态,进而既不利于民,也不利于房产建筑企业。
为此,当前形势下,加强房产项目的设计管理所具备的指导意义与实用价值非常重大。
1 房产项目设计管理的指导意义与重要价值建筑项目设计阶段的管理有着它的重要价值与特殊涵义。
一方面,建筑设计的最终成效是由建筑设计专业人员所共同完成的,能够集结多数专业工程设计人员的智慧结晶,使建筑项目更具实用价值,满足大众需求。
另一方面,房产开发公司的项目设计人员在项目策划与设计阶段所起到的沟通、协调等作用的发挥十分重要,对项目后来的规范施工有着重要的促进效用。
如在项目设计阶段中,由于房产开发公司设计人员的介入,能够使的项目设计阶段更好的控制整个过程,充分调动各项内部资源与项目作业人员的能动性,从而更加利于项目设计管理走向成功。
房地产管理方面的论文参考房地产论文参考文献

房地产管理方面的论文参考房地产论文参考文献在现实生活中,房地产管理的地位与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下文是WTT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房地产管理方面的论文参考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房地产管理方面的论文参考篇1浅谈房地产项目管理【摘要】项目管理现代化,是房地产企业项目管理人员面临的一个问题。
项目管理是解决项目开发过程中的问题,达到进度、安全、质量及成本有效控制。
本文主要对项目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及控制进行探讨。
【关键词】房地产;项目管理一、项目管理中的四大控制:(一)安全控制安全第一,因此,安全文明的资金,一定要做到位。
形成存在不安全因素不生产的现象,把好安全生产关。
(二)进度控制进度编排要科学高效、符合客观实际。
施工组织和材料供应都要满足进度要求。
同时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要对进度控制采取强有力的督促措施和执行手段,做到日事日清。
进度例会一定要定期召开,随时处理和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千方百计的予以协调解决,不可拖延,杜绝推诿扯皮的现象。
(三)质量控制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人、材料、机械、方法及环境等五大方面。
质量控制关键要抓住参与施工的决策者、管理者和执行者,他们是质量保障体系的命脉所在。
也就是说,好的施工质量需要好的施工组织作保障,也体现了管理要以人为本的理念。
而材料、工程机械和施工工艺等可以在施工前予以明确。
(四)成本控制工程费用由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组成。
如果工程采取固定总价合同,做到了工程内容和任务明确,业主的要求和条清晰,合同总价一次性包死,固定不变。
这样,成本控制也就简单多了,关键是最大限度控制好工程变更的审批流程,尽量做到先审批变更,后施工。
重点控制好各项税费,利用好房地产开发的各项优惠政策,做到合理纳税。
二、基于上述四大控制目标,结合多年来实际项目管理的经验,我有如下两个心得:(一)务必重视沟通协调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由于涉及的分包单位、工序繁多,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作为项目管理者来说,处理这些矛盾是第一要务,而良好的沟通协调途径和方法则是法宝利器。
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措施论文

论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措施【摘要】设计管理是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项目建设过程中预控管理的关键环节。
文章结合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特点,归纳了房地产开发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以及设计变更阶段的设计管理,根据项目设计管理的实际案例,分析对房地产项目设计各个阶段进行设计管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设计管理;变更管理1方案设计阶段的设计管理建筑方案设计阶段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其主要程序如下:拟定招标设计任务书→方案招标→方案评审及咨询→方案定案→出方案报建文本→进行方案报建。
大部分房地产开发公司都在这一阶段投入大量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以求得一个满足市场需求且高效益的方案。
多轮的方案竞标,内部评审,专家咨询论证等,方法不一而足,希望能磨出一个精品来。
但有时却事与愿违,要么设计成果偏离了目标,要么设计进度一拖再拖,延误了建设工期。
因此,在方案设计阶段,强有力的组织执行结构是必须的。
方案设计阶段有时可分为方案招标阶段和方案定案阶段。
不论是招标或是直接委托设计,都要对所选用的设计公司进行深入而严谨的分析,甚至不同类型设计公司的比例也要有所考虑。
从基本方案确立到最终方案的形成是一个多轮次方案的反复过程。
在此阶段,房地产公司设计规划人员及相关部门人员,对项目的各个大的价值体系进行深入的剖析,如:交通系统功能空间布局、建筑空间分布、建筑体型分析、环境景观系统、设备的设置及户型平面和立面风格等,逐一与设计院沟通,并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使方案朝着开发商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方案设计阶段要进行风险管理。
有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对项目制定的目标不现实,在实施过程中会带来进度风险。
有的公司喜欢打政策擦边球,甚至违规操作,给项目带来的风险也是致命的。
委托或筛选设计公司的过程也隐含着风险,对设计公司的了解及分析不够深入,不能取长补短,往往会造成成果与期望相差甚大,或者最初成果无法深化等。
在方案决策中对技术的选用也存在风险。
房地产项目设计管理论文

房地产项目设计管理论文摘要:作为以居住为最终目的的住宅项目,其夜间的灯光景观在做到丰富的同时,并不能统一的用壮阔、大气、明亮等标准简单的衡量。
优秀的园林光景观,尤其是豪宅,要通过有明有暗,有收有放的灯光营造,让以人性化和休闲化功能为设计前提的园林,成为居住者在夜晚与自然紧密接触的空间,让园林的灯光环境充分的衬托出园林的主题与意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技术的改善,人们对于居住的要求也逐步从以往的简单的物理要求层析上升到更加全面的要求层次。
也正是由于这些因素,才行成了当代住宅在规划和建筑设计上的新的发展方向。
规划和设计的发展趋势,其实正是由于经济、社会、技术因素的改变,人们才对居住条件要求的改变而促成的。
以往的住宅建筑设计只注意硬件的设计,却忽视了弹性件的设计,忽略了人类聚居的生活环境,甚至忘掉了软件部分,忘掉了建筑的目的和建筑中的生态平衡。
一个成功的住宅项目策划,应该是在开发资金的限度之内,使住宅区的总体规划、建筑及环境设计达到最佳,使住宅区的居住质量达到最高水平。
这是关于住宅区整体框架设计的重要步骤。
项目的规划设计,就是要制定整个工程的设计原则,给项目的最终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房地产项目设计概述确定建筑风格和楼盘特色风格是一个建筑物的个性或独特表征,它作为凝固的社会思潮深刻的体现出人类的价值观和审美倾向。
开发房地产项目要考虑地域、自然环境、风俗、目标客户年龄、文化层次及市场的稀缺等因素来确定产品的建筑风格。
实践证明,有风格的楼盘就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同。
(一)住宅设计住宅设计我国住宅基本模式:经入口玄关进入客厅,厨房、餐厅靠近入口,主要居室在内。
这个模式是从1998年至今的住宅开发中逐步确立的。
中国的住宅设计还停留在单元式住宅的阶段,与欧洲普遍的集合住宅概念相比,中国的住宅设计还是比较落后的,真正按集合住宅理念设计在中国还需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二)公共建筑规划设计公共建筑设施设计布置的内容和布局直接影响到居住生活的质量。
建筑管理论文范文精选9篇

建筑管理论文范文精选9篇建筑管理篇一1.1缺乏施工设计的质量监督和检查力度我们国家的大部分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方案都是通过采用招投标的方式获得,然后再由专业的设计组织编制而成的。
可是,有的设计组织在竞争过程中,为了获得工程项目,经常只考虑了建筑的结构样式和外观,反而忽略了施工现场的具体的地理环境和地质情况,导致了一些施工设计方案缺乏科学性,降低了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1.2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核算工作做得不彻底工程项目的各个经济数据的精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成本核算结果。
工程项目的财务方面的数据主要包括人力物力消耗、施工设备消耗和工程项目的预算成本表等方面,施工企业的财务部门就是根据这些统计资料核算项目成本的。
然而,我们国家的一些建筑企业的统计工作做得并不完善,统计资料的数据缺乏可靠性,有的甚至还出现了本质性的错误,加大了工程管理工作的难度。
2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目前我们国家在房屋建筑工程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不断地改进我们的工程管理工作,加快工程管理工作的发展速度,其中比较常用的改进措施主要有树立创新型的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观念,加大对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视,提高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水平和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的施工管理水平四种方法。
2.1树立创新性的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观念对于大多数建筑企业而言,如果想改善企业的工程管理工作,企业的最高领导者和管理者就必须要高度重视管理工作,意识到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对管理费用的投资,展开全面的人才培训工作,转变传统的管理方式,树立崭新的管理理念。
另外,建筑企业还应该制定一个合理的管理创新方案,因为房屋建筑管理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工作,我们必须要结合实践经验不断更新管理方案,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2.2加大对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视我们国家的建筑行业如果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永续存在,就应该高度重视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工作。
建筑设计质量管理论文

浅谈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摘要:质量是产品的生命,没有好的质量,产品就没有市场,只有高质量的产品,在市场上才有竞争力,建筑设计也是同样如此。
随着我国建筑施工的不断发展,极大的带动了我国建筑设计事业的进步。
建筑设计的质量的高低对于建筑质量的好坏就有根本性的影响,这就要求做好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工作。
本文就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进行分析探讨。
一、建筑设计优化管理的理念对于建筑设计来来说,其质量的高低对于最终建筑的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对于最终的建筑产品的销售情况也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只有好的建筑设计才能够获得较好的市场销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建筑的设计的要求也日渐呈现出多元化的需求,这就要求在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做好质量的优化管理工作,从而设计出具有较高质量的建筑作品。
建筑设计对于最终的建筑产品德质量以及市场竞争力具有直接的影响。
建筑设计过程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创作的过程,因此对于建筑设计来说,其质量的高低远远不是仅仅满足相关的规范以及设计标准就可以的,这些规范和标准只能说是最基本的条件。
要设计出高质量的建筑作品,就必须具备艺术的阳光以及科学的头脑,只有将这二者融会贯通才能够充分的获得创作的灵感。
对于建筑设计的质量实行优化管理,应该将优化管理贯穿于整个设计工作的始终。
强化设计工作的过程管理,改变以往事后控制对于出现的问题往往已经无法改变的局面,能够及时有效的纠正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减少设计因为设计不合格而造成的成本。
通过强化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优化管理,对每个设计环节进行优化控制,从而设计出高质量的产品。
二、健全建筑设计质量优化管理的基础1、建立法人挂帅的组织机构成立监督机构,即法人亲自挂帅,专家起主导作用的全方位的有机结合体。
设立质量检查小组,每个项目均设质检员。
以专家为主导是为了掌握专业技术的高标准高质量,法人挂帅是保证质量管理体系顺利运行。
主要目的是使这项工作经济化,制度化,责任化。
房屋建筑设计论文

房屋建筑设计论文对房屋建筑学的学科建设来说,增强学生的应用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专业素质,让学生掌握举一反三的构造设计技巧,是一个始终摆在学科重要位置的任务。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房屋建筑设计论文,供大家参考。
房屋建筑设计论文范文一:房屋建筑中装饰装修施工技术管理分析房屋建筑的装饰装修是根据其用途来决定的,所以这项技术是多元化的,其风格也是多变的,使得房屋建筑在进行装饰装修施工之后变得更加美观舒适,借以达到人们对于环境要求的最大满足。
因为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房屋建筑的装饰装修不只是简单的美观舒适,其装修质量以及环保要求也都在逐步提升。
在房屋建筑的装饰装修施工技术的管理当中,如何做到保证品质、省时环保、分工明确、科学管理等等方面是较为困难的。
若在房屋建筑中装饰装修施工的整个过程不能做到科学明确的管理,就会严重影响到施工进度以及整体品质,这对于房屋建筑的结构影响是很大的。
一、房屋建筑中装饰装修施工技术的具体特点装饰装修施工技术是作为房屋建筑工程的后期处理工程,是一项科学并且具备艺术创意与技巧相结合的系统工程,是对房屋建筑形象外在展示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房屋建筑中,装饰装修施工技术首先要进行规划设计,与需求者确认其要求符合后再进行装饰装修施工,在这个环节当中创新设计以及实际装修工程实施是其主要的组成部分。
在实施装饰装修施工中,其室内设计应当满足空间整体性的统一要求,对于建筑的本身和建筑的环境还应当加以美化,对于室内的陈设以及摆放也应当加以兼顾。
就目前的社会发展来看,科学发展在不断的进步,无论是哪一个专业领域都应当有所前进,不能停滞不前,这样是无法跟上社会的步伐的,应当放开目光向长远方向打算,房屋建筑行业中装饰装修施工技术也是同样的。
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积极的融入现代化科技以及新的创新元素,加强各方面的管理以及数据整理分析,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信息媒介及时更新技术信息,提高装饰装修施工技术水平,从而提高装饰装修施工技术的质量保证。
房建毕业设计论文

房建毕业设计论文【篇一:房屋建筑毕业设计论文】摘要本设计项目为鑫岛花园2号楼,本工程为六层框架结构,一到六层均为住宿区。
每层建筑面积为547.56㎡,总建筑面积为3285.36㎡。
建筑设计根据任务书和规范的要求,通过查阅各种文献资料,做到符合现代居住和人性化设计的要求;结构设计以结构的功能要求“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为出发点,用手算和电算两种方法进行,再对两种结果进行比较,相互检验,提高结构计算的精确度;施工组织设计以“质量、工期、成本”为目标,结合项目建设特点、具体环境条件、技术经济条件和现场施工条件,研究、完成了施工规划设计方案.关键词框架,要求,目标,建筑设计,结构设计abstractthe design project is the seventh comprehensive dormitory of baima iron mine, it’s a building of framework ,whose first tofifth floor without except owens a area of 547.56 squaremeters ,the total area is3285.36 square meters.on the basis of requirement of tasks and norms and by means of consulting various documents ,the architectual design have done to conform withthe requirements of modern office and humanized design .taking the structure`s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that is safety , applicability and durability as a starting point, the structure design took two methods of hand and computer to count , and then compared the two resultsand tested mutually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structure calculation.on the purpose of the quality, time, cost ,combining features of the building project, specific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echnical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with site conditions,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researched and then completed of the construc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program.keywords framework, requirements, objectives, architectural design, structural design目录摘要 ....................................................................................................... .. (1)abstract ............................................................................................. (2)1 工程概况 ....................................................................................................... . (1)1.1 设计概况: .................................................................................................... (1)1.2 结构承重方案选择 (1)1.3 主要构件选型及尺寸初步估算 (2)1.3.1. 主要构件选型 (2)1.3.2. 梁﹑柱截面尺寸估算 (2)2 板的设计 ....................................................................................................... . (4)2.1楼面荷载计算 ....................................................................................................... . (4)2.2材料选用 ....................................................................................................... (4)2.3荷载组合系数: .................................................................................................... (4)2.4板的荷载确定 ....................................................................................................... . (4)2.5. 板的内力计算 ....................................................................................................... . (6)2.5.1 楼板区格划分及编号 (6)2.5.2 楼板的弯矩计算 (7)2.6楼板的配筋计算 ....................................................................................................... . (13)3 次梁计算 ....................................................................................................... . (15)3.1 次梁选取 ....................................................................................................... (15)3.2 材料选用 ....................................................................................................... (15)3.3 荷载组合系数 ....................................................................................................... . (15)3.4 荷载统计 ....................................................................................................... (15)3.5 内力计算 ....................................................................................................... (15)3.6 配筋计算 ....................................................................................................... (16)4 框架的计算 ....................................................................................................... . (17)4.1框架计算简图的确定 (17)4.1. 主要构件选型 ....................................................................................................... .. (18)4.2梁柱线刚度计算 ....................................................................................................... . (18)4.2.1柱线刚度的计算 (18)4.2.2梁线刚度的计算 (18)4.2.3梁柱相对线刚度 (18)4.3荷载的确定 ....................................................................................................... (20)4.3.1恒载 ....................................................................................................... (20)4.4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的何在传递 (21)4.4.1 板传均布荷载计算 .................................................................................... . (21)4.4.2框架竖向恒荷图 (31)4.5风荷载计算 ....................................................................................................... (32)4.5.1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 (32)4.5.2风荷载作用下的位移验算 (33)4.5.3 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35)4.6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 (38)4.6.1荷载的确定 ....................................................................................................... (38)4.6.2地震作用的计算(d值法) (38)4.7框架的内力计算 ....................................................................................................... . (42)4.7.1恒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43)4.7.2活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43)4.7.3恒荷载作用下框架弯矩计算 (43)4.7.4恒荷载作用下框架弯矩计算 (43)4.7.5恒荷载作用下框架剪力计算 (43)4.7.6恒荷载作用下框架剪力计算 (43)4.7.7恒荷载作用下框架轴力计算 (43)4.7.8恒荷载作用下框架轴力计算 (43)4.8框架的内力组合 ....................................................................................................... . (43)4.8.1框架梁内力组合 (43)4.8.2框架柱内力组合 (43)4.9框架梁的配筋计算 ....................................................................................................... (54)4.9.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54)4.9.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55)4.10框架柱的截面设计 (57)4.10.1截面尺寸复核 (58)4.10.2正截面设计 (58)4.10.3斜截面设计 (60)5 楼梯的计算 ....................................................................................................... . (60)5.1梯段板的设计(tb-1) (61)5.1.1梯段板数据 ....................................................................................................... (62)5.1.2确定板厚 ....................................................................................................... . (62)5.1.3荷载计算 ....................................................................................................... . (62)5.1.4内力计算 ....................................................................................................... . (62)5.1.5配筋计算 ....................................................................................................... . (62)5.2平台板设计 ....................................................................................................... (63)5.2.1确定板厚 ....................................................................................................... . (63)5.2.2荷载计算 ....................................................................................................... . (63)5.2.3内力计算 ....................................................................................................... . (63)5.2.4配筋计算 ....................................................................................................... . (63)5.3平台梁设计 ....................................................................................................... (63)5.3.1确定梁尺寸 ....................................................................................................... (63)5.3.2荷载计算 ....................................................................................................... . (64)5.3.3内力计算 ....................................................................................................... . (64)5.3.4配筋计算 ....................................................................................................... . (64)6 基础设计 ....................................................................................................... . (64)6.1初步选择基底尺寸 ....................................................................................................... (65)6.2验算持力层地基承载力 (65)6.3计算基底净反力 ....................................................................................................... . (65)6.4配筋计算 ....................................................................................................... . (66)7 施工组织设计 (67)7.1工程情况描述 ....................................................................................................... .. (68)7.1.1建筑概况 ....................................................................................................... . (68)7.1.2结构概况 ....................................................................................................... . (68)7.1.3施工部署 ....................................................................................................... . (69)7.2施工项目经理部组织设置 (70)7.2.1部署原则 ....................................................................................................... . (70)7.2.2项目经理部 ....................................................................................................... (70)7.2.2项目部主要部门职能 (71)7.3施工方案及部署 ....................................................................................................... . (72)7.4施工进度计划 ....................................................................................................... .. (81)7.5施工进度计划的支持性技划 (81)7.5.1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81)7.6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 (86)7.6.1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86)7.6.2施工用电 ....................................................................................................... . (88)7.6.3施工用水 ....................................................................................................... . (88)7.6.4临时设施 ....................................................................................................... . (88)7.7技术组织措施 ....................................................................................................... .. (88)7.7.1质量保证措施 (88)7.7.2施工安全措施 (90)7.7.3文明施工措施 (91)7.7.4雨季施工措施 (93)7.7.5工期保证措施 (94)参考文献 ....................................................................................................... ........ 96 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地产建筑设计管理论文3篇第一篇:房地产设计管理的思考1国内房地产项目设计管理现状经过设计单位对设计工程的施工进行监督,将有利于实现工程的设计意图,以及实现对工程质量的提高,这也是国际上通用的做法,允许获得监理资质的设计单位对自身设计的工程进行施工和管理。
随着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开发商们为了解决设计管理缺失的问题,通过建立自己的开发部、建筑部、工程部进行对建筑生产的全程监管,导致了设计部门随意性强、规范性差等不良现象的滋生。
另一方面,目前的设计经营模式靠的是关系,缺乏竞争,从而导致设计单位轻视技术水平的提供方面,而是抱着侥幸的心态,只要工程不出太大的问题,方案的好坏、造价的高低没有太大的影响,这将逐渐使优化设计失去压力。
同时,当前的设计收费模式是按照面积或者造价的比例进行计取,几乎抛开了投资的节约和设计质量的关系,这种局面严重造成了对设计方案经济分析的不认真等不良情况。
为了追求高标准,相关人员不重视方案设计阶段的结构合理性,导致总体土建成本大大提高,再加上结构工程师随意增大安全系数,并且忽视结构设计方案之间的比较与优化,一味的以固定思维模式予以设计,最终导致业主方投资额的严重浪费。
施工条件的不足,方式的不规范,不仅仅影响到了工程的进度,同时也影响到了工程的质量。
因此,优化对房地产项目的设计管理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2房地产项目设计管理的影响因素房地产项目设计管理在房地产开发中是一个重要环节,其本身的工设计管理工作具有周期长、涉及面广、工作复杂和易被忽略等特点。
同时也在规划设计过程中直接影响着房产建筑的销售和获得的效益,但是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仍然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2.1所选设计单位的实力首先,我国采用的是设计低收费模式。
有些开发生为了谋取私利,节约成本,刻意的压缩设计费,雇佣一些实力不强的小公司进行设计,从而达到谋取私利的目的。
其实,这些小公司大部分都是采用挂靠设计院的办法,打着华而不实的旗帜。
投标时用低价接受设计任务,然后在拉拢几个几乎没有经验的毕业生组建团队进行设计。
经常导致设计的质量不过关而延误工期,因小失大,最后受到牵连的还是开发商本身。
另外,开发商拿地后,为了尽快达到回笼资金的目的,不顾设计规范所需要的设计周期规律,擅自加快设计进程,难以保证设计的质量。
实际上,规划设计阶段所需要涉及的工作内容,仅仅按照设计周期定额所包含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设计师盲目的迎合开发商,只顾进度而不顾质量,没有经过认真的规划和全面的分析研究,稍有不慎将会偏离开发商的设计目标,不仅不能保证规划设计的质量,而且会带来经济的损失以及工期的延误。
其次,部分开发商盲目的追求高水平设计院,而没有将设计质量好、中标率高的设计院考虑在内,在房地产开发阶段,往往会造成设计任务过于饱和。
全院上下疲于奔命,工作人员不能正常休息。
设计师们设计任务繁重,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考虑设计当中的某些细节问题,有的甚至不合格。
各专业人员也无暇顾及对设计项目进行会议研讨。
导致设计图中矛盾重重,设计冲突,给施工带来严重影响。
2.2缺乏完善的设计管理体系部分中小型房地产企业通常都是经过其他行业转变而成,由于时间的不足,使企业未能建立起完善的符合标准的设计管理体系。
更有甚者盲目的模仿照搬照抄某些知名房地产企业的设计管理模式。
这种按部照搬的舶来品没有经过根据企业自身特点的改良,不切合实际情况,非但不能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反而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导致责任划分的不明确,企业内部各部门无法正常的运行。
2.3设计理念缺乏有效沟通当前形势下的设计院缺乏根本的市场营销意识以及成本意识,到项目所在地进行实地的调研考究的情况少之又少,很多情况都是经过网络媒体联系或是召开研讨会议来进行设计工作,对于不同的设计无法用到不同的理念进行相应的处理。
甚至采取抄袭其它项目的设计,毫无新意和创新理念。
如果企业的设计管理人员没有将公司前期精心策划、定位的设计理念准确的传达给设计院,没有及时反映方案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造成的结果可能是设计出来的产品与开发商所期望的大相径庭,严重影响房地产项目的投资效益。
2.4设计图审核质量不高介于中小房地产企业的技术力量薄弱等因素,企业中各专业领域的技术人员配置参差不齐,专业知识水平不足,在加上忽视对图纸审核的,导致接到图纸后无所适从,不知道从那些方面进行审查以及审查什么内容,只是粗略的看图,甚至装装样子敷衍了事。
存在侥幸心理,等到发现问题时再进行解决,最终导致问题一旦出现不能够及时发现出错所在,出错原因等,仅仅依靠设计院的变更,毫无预防控制意识。
3提高房地产项目设计管理措施为了提高房地产项目设计管理效益,应着重以下几方面:3.1建立标准化的设计管理流程建立标准化的工作流程能够确保工作中不出现漏项,保证工程设计各方严格执行。
改变传统的串联化设计模式,同时进行设计统筹、整合环节,以此达到理想的规划效果。
同时,使下阶段工作的执行部门对上阶段工作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在管理过程中,根据不同部门所擅长的领域不同对设计单位做好选择,针对设计的具体目标从中进行择优选用,能者居之力求做到公平合理。
3.2设计变更的控制执行困难效率低是设计变更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为设计与责任方关系密不可分,经常受到其它部门的影响;在工程中,由于设计变更导致滞后进度的情况时有发生。
为此相关部门要建立基本的设计变更管理流程。
设计变更控制的内容包括:变更不符合国家规范的部分、现场难以实现的部分、不能达到功能要求的部分以及客户需要改进的和不符合当前需要的部分。
3.3成本控制管理成本控制对发展商有着重要的影响,作好成本控制能够很大程度的提高项目带来的利益。
为了获得最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保持项目质量、成本以及进度三者在项目运行过程中的平衡。
切忌头重脚轻只重视品质而忽略成本或是只追求成本而不顾品质的现象。
3.4设计质量控制对设计设计质量的控制一方面要依靠设计单位自身的质量保证体系,同时也涉及到发展商的设计管理工作。
首先,应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提高设计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其次,保证工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准确无误,进行确认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此外设计管理部门要建立标准化的质量控制手段,做到对图纸和文件的详细审核。
4结束语总而言之,房地产项目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不仅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同时设计管理工作在房地产项目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深入分析同行业中较成熟企业的项目管理工作,并且与自身特点相结合,从而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益。
第二篇:房地产开发设计管理分析1.设计管理中的资源管理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设计管理最大的资源就是所外聘的设计单位,而在开发阶段的资源管理中,设计管理的第一步就是选择设计单位,选择合适的设计单位,就意味着开发阶段中设计管理已经成功了一半。
在选择设计单位的时候,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要详细的根据项目面对的市场以及产品地位,收集有关的资料,针对项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设计单位。
(2)要对开发阶段所需的设计费用进行有效的控制,要切实的根据建设项目的要求,确定合理的设计费用。
(3)对于已经进行过合作的设计单位,可以建立相连的信息数据库,从而合理的选择设计单位与设计人员,有效的降低沟通成本。
在设计单位选择过程中,较多选用的是设计招标,一方面通过方案比选来考察设计单位与项目的契合程度,并通过设计方案体现设计单位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设计费用的竞争性报价,有效地降低设计费用。
2.设计管理中的任务管理在房地产的开发过程中,企业最关注的就是客户的需求、建设的成本以及完工时间等方面的情况,这些要求需要设计单位通过技术语言转化到图纸中,而设计任务书就是向设计单位提出这些要求的书面文件。
设计任务书的内容一般包括项目概况、项目定位分析、项目产品要求、项目技术要求、项目设计的时间要求、项目的成本要求等方面,同时还应对项目当地的政策等情况进行说明,使设计单位能够全面、完整地理解建设单位的意图。
项目设计过程中,往往出现对设计任务书不够重视,对设计单位的要求往往以口头表达,并未经过认真推敲,这样就容易引起设计方案反复修改,造成时间和成本的极大浪费。
因此一份完善的设计任务书,有利于设计单位更好地理解和贯彻建设单位的意图,避免过程中的反复。
3.设计管理中的进度管理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讲,时间是保证企业获得利润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土地成本及建设成本积压,产生较大的资金成本,另一方面项目的开发周期越长,项目需要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就更多如市场行情以及政策出现变化等,这些都使得房地产开发商希望加快建设进度,提高周转速度,而设计进度是项目进度管理的关键一环。
加强设计阶段的进度管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制定合理的设计计划。
结合项目的总体开发要求制定合理的设计计划,如根据项目的计划开盘时间和开工时间确定设计成果的完成时间。
设计计划要综合考虑设计方案调整、设计成果报批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并考虑必要的设计周期来确定。
通过合理的设计计划,来指导设计各个阶段的工作安排;在过程中发现进度出现偏差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纠偏。
(2)标准化设计。
标准化设计是加快设计进度的重要措施,成熟的建设单位通过经验的积累,形成一系列标准化的文件,在设计过程中可以直接进行引用,既能保证设计品质,又能加快设计进度。
常见的标准化文件有标准化户型设计、标准化立面设计、标准化建筑节点设计等等。
(3)增加设计阶段不同分项设计的穿插。
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的专业较多,加大不同工种设计穿插的力度,一方面可以缩短设计周期,另一方面可以在过程中加强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避免设计方案的反复。
比如总图设计过程中,景观设计可以同步开展;又如户型设计过程中,装修平面布置可以同步进行。
4.设计管理中的成本管理成本是房地产开发的生命线,决定了一个项目能否盈利。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往往有一个误区,即对施工建设过程中的成本管理高度重视,而对设计过程中的成本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事实上,项目的成本有约80%是在设计阶段确定的,项目的规划方案、结构形式、技术选型等诸多对成本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均在设计阶段确定。
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重点应做好以下工作:(1)加强设计方案成本对比,择优选用。
设计方案需要充分理解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在规划条件允许的范围内,选择能够符合项目定位,成本最优的产品。
比如车库是选择全地下室还是半地下室,房屋建造的层数等问题,这一阶段的成本对比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往往被忽视,但却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加强技术选型论证。
对一些涉及成本、安全、品质等方面的重大技术问题,应通过技术选型论证的方式进行专题研究,必要时可邀请专家参与。
比如基坑维护方案的选型,基础形式选用,主体结构的选型等,这些问题对成本有着重大影响,选择恰当不仅可以有效节约成本,还能够降低施工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