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骨盆的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妇产科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妇产科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妇产科名词解释及简答题妇产科护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1.子宫峡部: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的最狭窄部分,称子宫峡部。

在非孕期长约1cm。

子宫峡部的上端因解剖上较狭窄,称为解剖学内口;下端因黏膜组织在此处由宫腔内膜转变为宫颈黏膜称为组织学内口。

峡部属于宫体。

2.真骨盆:以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骶岬上缘的连线为界,分界线以下为真骨盆(小骨盆)。

3.会阴:指口与肛门之间的软组织,包括皮肤、肌肉及筋膜,也是骨盆底的一部分。

4.月经:在内分泌周期性调节下,子宫内膜发生了从增生到分泌的反应。

如不发生受精和孕卵着床,内膜则衰萎而脱落伴有出血,如此周而复始发生的子宫内膜剥脱性出血。

5.性周期:又称月经周期,是两次月经第1日的间隔时间。

6.子宫附件:女性内生殖器中的输卵管和卵巢被合称为子宫附件。

7.自净作用:指上皮在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影响下增生变厚,增加抵抗病原体侵入的能力,同时上皮细胞中含有丰富的糖原,在杆菌的作用下,分解成乳酸,维持正常的酸性环境,使适应于弱碱性环境中繁殖的病原体受到抑制的一种女性的自身防御功能。

8.性成熟期:又称生育期,约从18岁开始,持续30年左右。

此期特征为卵巢功能成熟并分泌性激素,引起周期性排卵和行经。

9.妊娠:是胚胎和胎儿在身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

10.受精:与卵子结合的过程。

11.蒙氏结节:怀胎早期上的皮脂腺肥大形成散在的小隆起,称蒙氏结节。

12.生理性贫血:妊娠时血容量增加时,应血浆增加多于红细胞的增加,血浆约应增加100ml,红细胞约增加500ml,使血液稀释出现生理性贫血。

13.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孕妇长工夫仰卧位,可引起转意血量减少,心搏量下降,血液下降。

14.胎产式:胎儿身体纵轴与母体身体纵轴之间的关系称胎产式。

15.胎先露: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称胎先露。

16.胎方位:胎儿先露部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称胎方位。

17.围生期:从怀胎满28周(即胎儿体重≥1000g或身长≥35cm)至产后1周。

解剖学名词解释(1)

解剖学名词解释(1)

解剖学名词解释1.椎孔:椎体和椎弓共同围成。

2.椎间孔:相邻椎弓根的上、下切迹共同围成。

内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3.骶管裂孔:是骶管下端的裂孔。

孔的两侧有向下突的骶角,骶管麻醉针常由裂孔插入。

4.板障:为颅盖骨内、外板之间的松质骨,有板障静脉经过。

5.颅囟:新生儿颅顶各骨交接处,间隙的膜较大,称颅囟。

6.冠状缝:由额骨和两侧顶骨连接构成。

7.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微向前突的骨嵴,平对第2肋,是计数肋的标志。

8.肋角:肋骨体后份急转处。

9.鼻旁窦:位于鼻腔周围骨内的骨腔,并开口于鼻腔。

10.翼点:翼点在颅的侧面,额、顶、颞、蝶骨会合处最为薄弱,构成“H”形缝的小环形区称翼点,位于颧弓中点上方两横指(或3.5~4cm)处。

其内面常有血管沟,脑膜中动脉前支由此沟通过。

11.骺线:长骨骨干与骺相邻的部分称干骺端,幼年时有骺软骨,成年后骺软骨骨化,骨干与骺融为一体,其间遗留一线,称为骺线。

1.骨盆:骨盆由左右髋骨和骶、尾骨以及其间的骨连接构成。

补充:骨盆可由骶骨岬向两侧经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至耻骨联合上缘构成的环形界线,分为上方的大骨盆(又称假骨盆)和下方的小骨盆(又称真骨盆)。

2.肋弓:为第8~10肋前端的肋软骨依次与上位肋软骨连结而形成弓状的软骨结构。

3.足弓:由跗骨和跖骨借其连结而形成凸向上的弓,可分为前后方向的内、外纵弓和内、外侧方向的一个横弓。

增加足弓的弹性,形成具有弹性的“三脚架”。

4.胸骨下角:是两侧肋弓在中线构成向下开放的角。

5.耻骨下角:为两侧耻骨弓之间的夹角。

女性耻骨下角为90°~100°,男性为70°~75°。

6.椎间盘:是连结相邻两个椎体的纤维软骨盘。

它由中央部的髓核和周围部的纤维环构成,具有“弹性垫”的作用。

1.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腱膜下缘增厚卷曲,连于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称腹股沟韧带。

2.斜角肌间隙:前、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的间隙,有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脉通过。

妇产科护理学名词解释

妇产科护理学名词解释

妇产科护理学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确定并针对个案、家庭、新生儿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需要及调适,向他们提供具有安全性和高质量的健康照顾,尤其强调提供促进家庭成员间的凝聚力和维护身体安全的母婴照顾。

2、妇产科护理学:一门诊断并处理女性对现存和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为妇女健康提供服务的科学,也是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真骨盆:骨盆以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骶岬上缘的连线为界,分界线以下部分为真骨盆。

4、月经周期:两次月经第一日的间隔时间。

5、月经:(menstruation):随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规律月经的建立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

6、双合诊:是盆腔检查中最重要的项目。

检查者一手示指和中指涂擦润滑剂后伸入阴道内,另一首放在腹部配合检查。

7、妊娠: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

8、着床(implantation):晚期囊胚侵入到子宫内膜的过程,也称孕卵植入。

9、胎方位: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称胎方位,简称胎位。

10、蒙氏结节(Montgomery tubercles):妊娠早期乳房开始增大,充血明显,孕妇自觉乳房发胀。

乳头增大、着色,易勃起,乳晕着色,乳晕上的皮脂腺肥大形成散在的小隆起,称蒙氏结节。

11、初乳(colostrums):在妊娠后期,尤其近分娩期,挤压乳房时可有数滴稀薄黄色液体溢出,称初乳。

12、早孕反应(morning sickness):妊娠早期(约停经6周左右),约有半数妇女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或伴呕吐,尤其于清晨起床时更为明显,称为早孕反应。

一般于妊娠12周左右自行消失。

13、席汉综合征(Sheehans syndrome):当产后发生大出血,休克时间过长,就可造成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后遗症,表现为消溲,乏力,脱发,畏寒,闭经,乳房萎缩等,严重者可致死。

临床上称之为席汉综合症。

14、黑加征(hegar’s sign):妊娠6~8周时,阴道粘膜及子宫颈充血,呈紫蓝色,阴道检查子宫随停经月份而逐渐增大,子宫峡部极软,子宫体与子宫颈似不相连,称黑加征。

骨盆的组成名词解释_概述及解释说明

骨盆的组成名词解释_概述及解释说明

骨盆的组成名词解释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骨盆是人体重要的解剖结构之一,它位于躯干和下肢之间,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骨盆由多个骨头、肌肉和软组织构成,并承载着人体的重量并传递上半身的力量。

它在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以及参与运动等方面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骨盆的组成名词解释部分,包括骨盆的定义、骨盆的骨骼组成以及骨盆的肌肉与软组织组成。

接着会给出对整个骨盆结构进行概述,包括其在人体中的重要性、形状和结构特点以及功能和作用。

最后,将解释几个与骨盆相关的概念和术语,如髋臼和髋关节、髂骨、坐骨、耻骨之间的关系和功能,以及直肠后膈和前腹膜囊室等。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和解释有关于骨盆的组成部分,在解剖学、生理学和医学领域中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

通过本文,读者将了解到骨盆的结构、功能以及与健康和疾病相关的重要性。

此外,本文还展望了未来骨盆研究的方向和发展趋势。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骨盆,并认识到其在人体中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2. 骨盆的组成名词解释2.1 骨盆的定义骨盆是人体下部位于腰椎和股骨之间的重要结构,由多个骨骼和软组织组成。

它连接着躯干和下肢,承担着支撑身体重量、保护内脏器官、稳定姿势以及传递上半身力量至下半身的功能。

2.2 骨盆的骨骼组成骨盆主要由三块大型扁平骨骼组成:髂骨(ilium)、坐骨(ischium)和耻骨(pubis)。

这些骨板通过关节连接在一起。

其中,两侧的髂骨与尾椎相连形成了一个大圆形凹陷,称为髋臼(acetabulum),该凹陷与股骨头结合构成了重要的球窝关节——髋关节。

2.3 骨盆的肌肉与软组织组成除了三块主要的扁平骨外,还有许多重要的肌肉和软组织参与构成了完整的骨盆结构。

一些主要肌群包括骨盆底肌群、腹股沟肌群和臀大肌等。

这些肌群的收缩和松弛控制着骨盆的动态稳定性,对正常行走、保持姿势平衡和进行各种生理功能起到重要作用。

以上是关于骨盆的组成名词解释部分的内容,详细介绍了骨盆的定义、骨骼组成以及肌肉与软组织组成。

妇产科真骨盆的名词解释

妇产科真骨盆的名词解释

妇产科真骨盆的名词解释妇产科真骨盆,又称骨盆,是指位于人体躯干下部分的一个重要结构。

它是由骶骨、坐骨和耻骨组成的,形状呈碗状。

妇产科真骨盆在生物学上具有重要的功能,对女性的生殖系统和相关器官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解释妇产科真骨盆的结构、功能以及与妇科疾病相关的重要性。

一、妇产科真骨盆的结构妇产科真骨盆分为两部分:小盆和大盆。

小盆位于下腹部,大盆位于臀部以上。

骨盆包括右骶骨、左骶骨、两坐骨和耻骨。

这些骨头通过关节连接在一起,形成了骨盆的基本结构。

骨盆两侧的坐骨通过耻骨联合形成骆驼峰骨,这是妇产科真骨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支撑着子宫、阴道和其他妇科器官,同时保护了盆腔内的重要血管和神经。

妇科疾病、妊娠和分娩都会对骨盆产生一定的压力和影响。

二、妇产科真骨盆的功能妇产科真骨盆在女性的生殖系统中起着重要的支撑和保护作用。

它保持了子宫、卵巢和其他相关器官的位置,并为它们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基础。

骨盆还是肌肉、韧带和其他软组织的附着点,这些结构帮助维持妇科器官的正常功能。

除了提供结构支持,妇产科真骨盆还参与到分娩过程中。

在分娩时,骨盆的韧带和关节会放松,从而扩大骨盆的通道,使胎儿能够通过盆腔顺利出生。

此外,骨盆还为腹股沟和骨盆底肌肉提供力量,帮助产妇推动胎儿。

三、妇产科真骨盆与妇科疾病相关性骨盆疼痛是妇科疾病中常见的症状之一,与妇产科真骨盆的功能和结构有关。

骨盆疼痛可能是由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等疾病引起的。

这些疾病会对妇科器官施加压力,导致骨盆区域的疼痛和不适。

妇科手术和分娩也会对妇产科真骨盆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剖腹产和阴道分娩后,骨盆的韧带和关节可能会松弛,导致骨盆下垂。

这种情况下,妇产科医生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修复或进行其他治疗措施。

四、保护和维护妇产科真骨盆的重要性保护和维护妇产科真骨盆的健康非常重要。

首先,保持良好的姿势和体重有助于减轻骨盆的负担。

合理的运动和适当的体育锻炼也对保持骨盆健康至关重要。

妇产科护理学基本知识

妇产科护理学基本知识

(4)脐带:为连接胎儿与胎盘的带状器官。胎儿借助脐带自胎盘吸
取母体营养和进行代谢物质的交换。(1静2动)
正常妊娠期有多少日?如何测定预产期
娠几周可听到胎心音及
感到胎动? 妊娠18〜20周时在孕妇 腹壁可听到胎心音,此 时孕妇可感到胎动。

妊娠的月份以4周为1个月,共10个月,
即280日左右。预产期月份预算为末次月 经的月份减3或加9。预产期日期预算为 末次月经第1天的日期加上7。
高血压、蛋白尿及水肿
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 主要临床表现,所以要 注意观察,以便早期发 现和治疗。
名词解释
(1)胎产式: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 称胎产式。 (2)胎先露: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 分称胎先露。 (3)胎方位: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指定部位)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称胎方位,简称 胎位。 (4)早产:是指妊娠在满28周至不满37周之间分娩者。 (5)早产儿:是指出生时胎龄达到28周,但未满37周,体重在1000〜2 500g的活婴。 (6)羊水过多:凡在妊娠任何时期内羊水量达到或超过2000mL者。 (7)羊水过少:足月妊娠时羊水量少于300mL者。 (8)跻带脱垂:是指胎膜破裂后,脐带脱出于宫颈口外,甚至降至阴道或外阴者。 (9)胎膜早破:是指在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羊水自羊膜腔流出。 (10)恶露:产后随子宫蜕膜的脱落,血液、坏死蜕膜组织经阴道排除体称恶露。
卵巢肿瘤的并发症有哪些?
卵巢肿瘤昨并发症有蒂扭转、破裂、感 染、恶变。
先兆流产:指妊娠28周以前出现阴道流血或下腹痛,子 宫颈口未开,妊娠产物尚未排出,有希望继续妊娠者。
难免流产:指流产已不可避免,多由先兆流产发展而 来。 不完全流产:指部分妊娠物已排出体外,尚有部分残留 在子宫腔内。 完全流产:指妊娠物已全部排出。

妇产科护理学知识点

妇产科护理学知识点

(二)1、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内、外生殖系统及其相关组织。

2、骨盆由左右两块髋骨和1块骶骨及1块尾骨组成。

骨与骨之间有三种4个关节:耻骨联合、1对骶髂关节、骶尾关节。

以上关节均有韧带附着,骶、尾骨与坐骨结节之间的骶结节韧带和骶、尾骨与坐骨棘之间的骶棘韧带较为重要,骶尾关节活动度最大。

3、骨盆作用:保护内脏;承受并传导重力;(在女性)构成骨产道。

4、骨盆分界:以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骶岬上缘的连线为界,以上为假骨盆(大骨盆),以下为真骨盆(小骨盆)。

测量假骨盆的某些径线,可作为了解真骨盆大小的参考。

真骨盆的标记有:①骶岬:第一骶椎向前凸出,是骨盆内测量的重要依据点;②坐骨棘:坐骨结节内上方,坐骨后缘中点突出的部分,可经肛门或阴道检查触到;③耻骨弓:夹角为耻骨角,正常为90°〜100 °。

5、骨盆的平面:①骨盆入口平面:横椭圆形,前方为耻骨联合上缘,两侧为髂耻线,后方为骶岬,测量前后径,平均正常直径11cm;②中骨盆平面最狭窄,纵椭圆形』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坐骨棘,后为骶骨下端,测量横径(坐骨棘间径)10cm;③出口平面由两个不在同一平面的三角形组成,前三角形的顶端时耻骨联合下缘,两侧是耻骨联合降支,后三角的顶端是骶尾关节,两侧是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间径为两三角形的共同底边,9cmo6、骨盆的类型:女性型最常见、男性型、类人猿型、扁平型。

7、骨盆底分三层:1)外层为一层筋膜(会阴浅筋膜)、三对肌肉(坐骨海绵体肌、球海绵体肌、会阴浅横肌)和肛门外括约肌组成。

这层肌肉的肌腱会合于阴道外口与肛门之间,形成中心月 _____ 2)中层即泌尿生殖膈,由上下两层坚韧的筋膜及一层薄肌肉(会阴深横肌、尿道括约肌)形成。

3)内层即盆膈,由肛提肌及其筋膜组成,每侧肛提肌由耻尾肌、髂尾肌和坐骨肌三部分组成。

8、会阴:又叫会阴体,指阴道口与肛门之间的软组织,包括皮肤、肌肉及筋膜,也是骨盆底的一部分。

会阴体厚3〜4cm,呈楔状,内层为会阴中心腱。

妇产科名词解释

妇产科名词解释

胎儿娩出的骨产道。

于正常位置。

3~4cm,由外向内逐渐变窄呈楔形,表面为皮肤及皮下脂肪,内层为会阴中心腱,又称会阴体。

和骶结节韧带。

hCG是一种糖蛋白激素,β-hCG亚基羧基端最后的24个氨基酸片段为hCG特有。

受精后第6天滋养细胞开始分泌微量hCG,在受精后10日可自母血清中测出。

着床后的10周血清hCG浓度达高峰,持续约10日迅速下降。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生殖细胞肿瘤等也可产生。

1cm,其下端与宫颈管内腔相连。

于停经6~8周行双合诊检查;发现子宫稍大,子宫峡部极软,感觉宫颈与宫体之间似不相连,称为黑加征(Hegar sign),是早期妊娠特有的变化。

屈曲交叉与胸腹前。

整个胎体成为头端小、臀端大的椭圆形。

式。

(枕先露为枕骨、面先露为颏骨、臀先露为骶骨、肩先露为肩胛骨) 与母体骨盆前后左右横的关系。

28周先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常为暗红色或血性白带,无妊娠物排出,随后出现阵发性腹痛或腰背痛。

妇检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

出现阴道流液(胎膜破裂)妇检宫口已扩张,有时可见胚胎组织或胎囊堵塞于宫颈口内,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基本相符或略小。

反应消失,孕妇腹部不见增大,原有胎动消失,妇科检查子宫小于停经周数,听不到胎心,B型超声检查可协助确诊。

3次及3次以上的自然流产。

8~12周居多,胚泡与管壁分离,整个胚泡剥离落人管腔,并经输卵管逆蠕动,经伞端排出至腹腔为输卵管妊娠完全流产,出血不多。

若妊娠产物部分仍附着于输卵管壁,形成输卵管妊娠不全流产可致反复出血。

6周左右居多.胚泡生长发育时绒毛侵蚀管壁肌层穿破浆膜,形成输卵管妊娠破裂,出血多。

短期内发生大量腹腔内出血导致休克。

28周至不足37周间分娩者。

(无皮肤损伤的瘙痒是ICP的首发症状)、黄疸,皮肤抓痕,少数可有消化道症状。

10百分位数以下或低于其平均体重2个标准差的新生儿。

SGA。

4000g。

间的动静脉吻合支,血液从动脉向静脉单向分流,使一个胎儿成为供血儿,另一个胎儿成为受血儿,造成供血胎儿贫血、血容量减少、脱水及羊水量少,可因营养缺乏而死亡,受血胎儿血量增多,心脏肥大,出生后常死于先天性心力衰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骨盆的名词解释
真骨盆是人体解剖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由一组骨骼组成的区域,包括髂骨、耻骨和坐骨。

这一区域在人体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不仅是支撑躯干的基础,还承担着保护内脏器官和稳定躯体姿势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真骨盆进行解释。

首先,我们可以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理解真骨盆。

真骨盆位于骨盆腔的下方,是
人体骨骼结构中的关键部分。

髂骨是真骨盆中最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由髂嵴、耻骨联合和耻骨撑组成。

坐骨是位于骶髂关节的后部,起到支撑身体的作用。

耻骨则位于前部,它与坐骨和髂骨相连,形成了稳定的骨盆结构。

真骨盆的形状和结构对人体的姿势和运动起着重要的影响。

由于真骨盆承受着
上半身的重量,因此其稳定性和健康状况对于保持身体平衡和功能正常至关重要。

一些不正确的姿势或骨盆畸形可能导致腰痛、关节疼痛和运动功能受限等问题。

其次,真骨盆在人体内脏器官的保护和支撑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作为内
脏器官的基础,为腹腔和骨盆腔提供了一个稳固的支撑平台。

通过保持骨盆的稳定性,真骨盆可以减轻内脏器官受到外界撞击或压力的影响,从而保护它们的完整性和功能。

此外,真骨盆还与女性的生殖系统密切相关。

女性的骨盆相对较宽大,这是为
了容纳子宫和其他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功能需要。

在妊娠期间,骨盆的变化和扩张使得胎儿能够通过产道顺利出生。

因此,真骨盆的健康状态对于女性的生育健康至关重要。

除了生理功能,真骨盆还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

例如,医
生可以通过观察和测量骨盆的形态和尺寸来诊断妇科疾病、泌尿系统问题以及骨盆骨折等。

通过研究真骨盆的变化和异常,医学界能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总之,真骨盆是人体解剖学中一个重要而复杂的概念。

它不仅是人体骨骼结构
的基础,还支撑着身体的重量、保护内脏器官和维持姿势平衡。

对于了解人体结构、
保持健康以及诊断疾病,深入掌握真骨盆的概念至关重要。

通过对真骨盆的研究和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进而为人类的健康研究和医学发展做出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