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眼科解剖对照

合集下载

医学课件眼科学解剖

医学课件眼科学解剖
眼科学特点
是窥视全身血管的窗口 研究的器官直观、形象 对仪器器械的依赖性强 技巧要求高
倚德伟削木嫉蕾韭税租册吕泼酣榴渭怀搭弊就逃胁静踪绽梧潮急彪吓愉绵眼科学解剖眼科学解剖
郑州大学与河南眼科
张效房教授是河南眼科的奠基人 眼内异物与眼外伤居领先水平 多次召开国际眼外伤会议 郑大一附院眼科是博士点 蓬勃发展的河南眼科
(二)葡萄膜(uvea) 又称血管膜或 色素膜,位于巩膜和视网膜之间。
葡萄膜
虹膜 (iris)
睫状体(ciliary body)
脉络膜(choroid)

髓津碧租侍织灌铝概芽外酱共纵感诵詹戒香护蓬暖漾奖量暴然烃喇绅陆虐眼科学解剖眼科学解剖
妒仕醚甚别票挪际狼登滨赘释算肖棺逗鸥冬狞潦奥拷抒绍蠢碾豆缕希养除眼科学解剖眼科学解剖
(3)实质层:占角膜厚度的90%。由150~200层纤维整齐平行排列而组成。损伤后不能再生,由瘢痕所代替。 4)后弹力膜(Descemet膜)为较坚韧的透明均质膜,有弹性,抵抗力强,损伤后可再生。
赛盎搔患园肿虞颐悬膊挣裁椿戌轿笛荆腿荒藏筋懒兄宽徘蛤阴层赃堵褂丈眼科学解剖眼科学解剖
弹床组玄源惨勤绞崖诺启耗耽畔轮地宏石豹抚傈刑月饼骡算幅扛渝秉痪怕眼科学解剖眼科学解剖
眶内壁呈Δ形。 外侧壁及下壁亦呈Δ形。 在外侧壁和上壁间有眶上裂,支配眼的动眼、滑车、三叉N第一支展N都从此裂通过。眶下壁与外壁间为眶下裂. 眶上壁 视神经管(optic canal)
餐弘粘梨邓胸踌瞄衷遍由揽咳航捕溪撂可掣焙机棋奠订够扮荤萝铲酪摘索眼科学解剖眼科学解剖
眼球可分为眼球壁和眼内容两部分
敷乘披猜礼孤碌泞爪稽袖杀鞠渠擒弦盗异趁帧却宇凹焊汲搅呻妓滚菠晶侮眼科学解剖眼科学解剖
眼球解剖示意图

中西医结合眼科学

中西医结合眼科学

中西医结合眼科学第二章眼的解剖生理与胚胎发育1、眼的组成:眼球、视路、附属器。

2、成人眼球前后径平均24mm,垂直直径23mm,水平径23.5mm。

3、眼球壁分层:纤维膜(外层)、葡萄膜(中层)、视网膜(内层)。

4、角膜的特点: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5、角膜无血管,其营养主要靠角膜缘血管网和房水供应,代谢所需的氧,80%来自空气。

6、葡萄膜富含血管和色素,又称血管膜或色素膜。

作用:;营养、遮光、暗视。

7、瞳孔:虹膜中央的圆孔,中医称为瞳神,直径2.5~4mm。

8、虹膜包括: 瞳孔开大肌(受交感神经支配,使瞳孔开大)、瞳孔括约肌(受副交感神经支配,使瞳孔缩小)。

9、调节:当睫状肌环形纤维收缩时,晶状体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凸度相应增加,屈光力增强,使眼能看清进出物体,这种作用称为调节。

10、视锥细胞作用:感受强光、辨别颜色;主要分布:黄斑部,黄斑区的视力最为敏感;视杆细胞作用:感受弱光;主要分布:视网膜周围,越近黄斑区越少。

11、眼球内容物: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12、眼的屈光间质: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上角膜。

13、房水排出途径:睫状突(产生)→(从)后房(经瞳孔)→前房(前房角的小梁网)→巩膜静脉窦→眼的静脉系统。

若排出途径受阻可导致:眼压增高。

14、眼内段:筛板前的神经纤维无髓鞘,筛板以后开始有髓鞘包裹;颅内段:视神经髓鞘上富有感觉神经纤维,故当炎症时球后常有疼痛感。

15、视交叉:邻近组织病变影响视交叉部位时,出现特征性的视野缺损,最常见:颞侧偏盲。

16、眼睑组织结构(从内到外):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睑板、睑结膜。

17、泪器:泪腺(分泌泪液)、泪道(排泄泪液)。

18、鼻泪管:位于骨性鼻泪管内,上端与泪囊相接,下端开口于下鼻道。

第三章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1、五轮学说:肉轮(外)、血轮(外)、气轮(外)、风轮(外眼病)、水轮(内脏眼病,内应于肾,肾主水,故称水轮)。

第五章眼科检查与诊断1、视力临床检查(反应黄斑区的视功能):远视力检查、近视力检查。

中西医结合眼科学

中西医结合眼科学

中西医结合眼科学1、几个方剂的组成、治法、方药A 新制柴连汤风热壅盛症状:风轮疮的早期(黑睛生翳如秤星,似花瓣,状如凝脂,像新月,若豆腐渣)组成:新制柴连芍二荆,栀芩草防龙胆通(芍药、二花、荆芥、栀子、黄芩、甘草、防风、龙胆、木通)B除湿汤主证:湿热壅盛证组成:连翘滑石车前子枳壳黄芩黄连荆芥木通陈皮茯苓防风甘草除湿滑陈车苓翘,芩连通风壳荆草,清热除湿疗眼病,湿热壅盛服之消。

C泻肺饮主证:结膜充血,热结为疳,眦多泪热之肺热亢盛证。

组成:泻肺荆防栀芩桑,膏芍壳通翘草羌,清热宣肺加白芷,暴风客热功效良。

(荆芥、防风、连翘、黄芩、桑白皮、石膏、赤芍、枳壳、木通、连翘、甘草、羌活、白芷)。

D除风益损汤主证:风邪乘袭证组成:除风益损熟四物,防风藳本加前胡(熟地、川芎、当归、芍药、防风、篙本、前胡)E定志丸主证:近视之气血不足证组成:远志、菖蒲、伏神、人参2.中西医解剖对照表眼珠:眼球白睛:球结膜、巩膜黑睛:(水膜)角膜黄仁:巩膜睛褶:睫状体瞳神:瞳孔晶珠:晶体神膏:玻璃体视黑衣:脉络膜视脑衣:视网膜目系:视神经及球后血管胞睑:眼睑睑弦:睑缘泪泉:泪腺血英:泪阜泪窍:泪小点眼带:眼外肌真气:眼内的气血精玄府:眼部的气血精往来出入的通道神光:视物、辨色的能力3.风轮疮的发病部位是角膜(黑睛),如银内障的发病部位是晶体(晶珠)。

4.椒疮又名沙眼,具有传染性。

椒疮并发症 1)睑内翻,睫毛倒入 2)黑睛生翳 3)赤膜下垂,血翳包睛 4)流泪及漏睛症 5)上睑下垂 6)睥肉粘轮 7)睛珠干燥 8)粟子疾(眼睑结石)椒疮分期:浸润初期;活动期:瘢痕前期;瘢痕期。

5.细菌性角膜炎:黑睛生翳,状如凝脂,肥浮脆嫩多伴黄液上冲的急重眼病(分泌物较多浓稠)病毒性角膜炎:角膜症状,疼痛畏光流泪,常有服药史。

黑睛怕热羞明,流泪涩痛,视力减退。

(分泌物较少清稀)6.强直性脊柱炎的并发症是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易引起虹膜与晶状体粘连(后粘连)。

中西医病名对照—眼科

中西医病名对照—眼科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络阻暴盲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目暴盲
霰粒肿
胞生痰核、胞睑痰核
眼睑下垂
上胞下垂、睢目、睑废
结膜结石
睑内结石
睑内翻倒睫
倒睫拳毛
急性泪囊炎
漏晴疮
慢性泪囊炎
窍漏、眦漏、漏睛
过敏性结膜炎
暴风客热
慢性结膜炎
白涩症
巩膜炎
炎疳、乌轮赤晕
玻璃体混浊
云雾移睛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聚星障
化脓性角膜炎
凝脂翳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
乌轮赤晕玻璃体混浊云雾移睛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聚星障化脓性角膜炎凝脂翳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瞳神紧小慢性虹膜睫状体炎瞳神干缺献花
中西医病名对照—眼科
西医疾病名称
中医疾病名称
麦粒肿
针眼
沙眼
椒目
眼睑炎
睑弦赤烂、风弦赤烂
青光眼
五风内障
老年性白内障
圆翳内障、如银内障
视神经萎缩
青肓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高风内障、高风雀目
瞳神紧小
慢性虹膜睫状体炎
瞳神干缺

眼科解剖及基础知识

眼科解剖及基础知识

角膜组织学

• •
上皮细胞层:再生能力强
前弹力层:不能再生,损伤后云翳或白斑 基质层:损伤后不能再生,瘢痕组织 后弹力层:易断裂,损伤后可以再生 内皮细胞层:角膜-房水屏障功能 密度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10岁时3792个/mm2 81岁时为2347个/mm2 损伤后不能再生


角膜上皮细胞层
•角膜上皮细胞层是球结膜的 延续,由5-6层上皮细胞组 成。亲脂性

巩膜的血管与神经

血管少:
集中于上巩膜组织,近角膜缘处形成血管襻
赤道部4-6条涡状静脉
后极部Zinn动脉环

神经不多,前部巩膜
巩膜的两孔一管

前巩膜孔
D12mm
外巩膜沟、
内巩膜沟(后缘为巩膜突),沟底部有Schlemm

后巩膜孔:嵌着视神经,筛板 Schlemm管:环形细管

角巩膜缘Limbus
眼前节
虹膜 瞳孔收缩肌
角膜
小梁网 Schlemm氏管
瞳孔扩大肌 睫状体
Iris
悬韧带
晶体
角膜
角膜
• 前1/6的透明组织,
允许光线进入
• 占眼总屈光度的75% • 无血管 • 富含神经纤维 •角膜尺寸 : 直径 : 11 to 12 mm 厚度 : from 0.5 to 1 mm (中央0.5 mm, 周边1mm) 中央比周边凸

角膜内皮细胞层
•单层六角形扁平细胞组成 •具有角膜-房水屏障功能 •正常情况下房水不能透过 此层进入角膜 •成人内皮细胞不能再生 •只有依靠邻近细胞的扩张 和移行来填补缺损区。 •内皮细胞总数40-50万个,正 常情况下每年死亡0.5%。手 术和其它疾病可使死亡加快。

中西结合眼科学

中西结合眼科学

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我不知道你们学校的讲课讲了什么内容,下面是我们学校的内容。

我们学校不考中医辩证。

总论《外台秘要》:金针拨白内障《龙树眼论》我国第一部眼科专著眼的解剖成人眼球前后径平均为24mm.垂直径为23mm.水平径为23.5mm眼球由眼球壁与眼球内容物组成眼球壁眼球壁分为外、中、内三层。

外层为纤维膜,中层为葡萄膜,内层为视网膜(一)外层前1/6为透明的角膜,后5/6为白色的巩膜,二者移行处称角巩膜缘1.角膜由前至后组织结构: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分清楚每个层能否再生生理特点:透明性、无血管、感觉敏锐2.巩膜(二)中层虹膜中央有一圆孔,称“瞳孔”,中医称为“瞳神”,直径为2.5~4mm。

瞳孔:瞳孔括约肌——副交感神经支配——缩瞳瞳孔开大肌——交感神经支配——扩瞳虹膜感觉来源于第V脑神经眼支的分支(三叉神经),炎症时可引起疼痛。

睫状体前1/3较为肥厚,称“睫状冠”睫状体后2/3薄而平坦,称“睫状环”中医针拨白内障的部位(三)内层内层即视网膜,中医称为“视衣”黄斑:位于后极部的中央,为感光最敏锐处中心凹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部位视神经乳头(视盘):位于黄斑鼻侧约3mm处,为视网膜神经纤维汇集处视盘没有感光细胞,故无视觉,在视野中是一盲点,称“生理盲点”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区别和作用眼的屈光间质: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眼球内容物1.房水中医称为“神水”,由睫状突产生功能:具有营养玻璃体、晶状体、角膜及维持正常眼压等作用。

前房定义后房定义房水排出途径2.晶状体中医称为“晶珠”,无血管功能:参与屈光和调节。

3.玻璃体中医称为“神膏”无神经和血管视路:视路是视觉信息从视网膜光感受器开始到大脑枕叶视中枢的传导径路,亦即传导视觉冲动的神经通路。

传导径路: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大脑枕叶视中枢眼的附属器包括眼眶、眼睑、结膜、泪器和眼外肌。

眼眶7个骨头眼睑眼睑组织结构:(由外向内)分为五层: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睑板、睑结膜。

(完整word版)中医眼科学(表)

(完整word版)中医眼科学(表)
泪多哆稀
白睛红赤
白睛红赤浮肿
白睛红赤浮肿,点状或片状白睛溢血
白睛红赤浮肿,或抱轮红赤
黑睛星翳
多无黑睛星翳
少有,在发病出出现,其星翳易消退
多有,以发病后1~2周更多,其星翳多位于中央,日久难消
凝脂翳早期与聚星障鉴别表
病名
凝脂翳早期
聚星障
诱因
黑睛损伤
感冒或劳累后
知觉
变化不明显
病变区知觉减退
哆泪
哆泪多呈脓性
五轮的解剖部位及脏腑分属表
五轮
解剖部位
脏腑分属
肉轮
胞睑
脾 胃
血轮Biblioteka 两眦心 小肠气轮白睛
肺 大肠
风轮
黑睛
肝 胆
水轮
瞳神及瞳神内各组织
五脏 六腑
沙眼分期表
分期
依据
分级
活动性病变占上睑结膜面积
1期(进行期)
上穹隆部和上睑结膜有活动性病变(血管模糊,乳头增生,滤泡形成)
轻+
中++
重+++
<1/3
1/3~2/3
泪多哆少或无哆
翳形
初起为单个米粒样混浊,灰白色,边缘不清,表面污浊,如覆薄脂
初起为多个针尖样细小星点混浊,继则融合如树枝状或地图状
复发
无复发
可反复发作
化脓
常化脓,易穿孔,伴黄液上冲
一般不化脓,不穿孔,多无黄液上冲
天行赤眼,瞳神紧小,绿风内障的鉴别表
症状
天行赤眼
瞳神紧小
绿风内障
疼痛
眼灼热痛痒
眼及眉骨疼痛或胀痛
〉2/3
2期(退行期)
有活动性病变,同时出现瘢痕

【眼知识】眼科解剖图(最全)

【眼知识】眼科解剖图(最全)

【眼知识】眼科解剖图(最全)
新疆畜牧兽医兽医界的净土
万名兽医
共同关注的平台
正常眼球解剖图
眼球立体剖面
正常眼底视网膜解剖图
眼球睫状体的后面观
虹膜、睫状体及晶状体(后面观)
眼球的外部肌肉解剖图
眼球结膜的横截面图
眼球结膜的横截面图
眼睛的泪道解剖图
角膜的组织学结构图
眼球的血液供应图谱(红色代表动脉、蓝色代表静脉)
眼球的前房角显微解剖图(彩色)
眼球的前房角显微解剖图(彩色立体图)
眼球的前房角显微解剖图(黑白)
眼眶的骨壁解剖图
视网膜神经纤维分布图
视网膜的结构显微截面图
视网膜与视神经的血液供应(横截面图)
视神经的血液供应(纵向截面图)
视路的组成结构图
图片收集于网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眼科解剖对照
中西医眼科解剖对照是指将中医和西医的眼部解剖结构对比研究。

虽然中西医学在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上有较大差异,但解剖学知识是
医学的基础,对于眼科同样如此。

通过对照中西医眼科解剖学知识,
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和学习眼部的结构和功能。

以下是对中西医眼
科解剖的详细对照。

一、眼球:眼球是眼部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中西医解剖学上有着
类似的描述。

中医认为,眼球是藏精之器,由眶前、眶后、眼球三部
分组成;而西医眼科解剖学中描述了球状结构,由外球壁和内球膜组成,内部填充着水样物质。

二、眼外肌:眼外肌是控制眼球运动的肌肉群。

中医将其称为目肌,认为有着主视运动、调节瞳孔大小等功能。

而西医眼科解剖中称
之为外展肌、内展肌等,描述了与中医相似的功能。

三、巩膜:巩膜是位于眼球表面的一层薄膜,同样在中西医解剖
学中有类似的描述。

中医视其为肝经路径之标志,与西医解剖描述的
外球壁对应。

四、结膜:结膜是一层透明薄膜,覆盖在眼球前表面和眼睑内侧。

中医认为结膜与肺经相联络,与西医解剖结构相对应的是外球壁的前部。

五、角膜:角膜是眼球前面的透明组织,负责屈光和保护眼球。

中医将其视为神明之窍,与眼睛的明亮相关联;与之对应的是西医眼
科解剖结构中的前房和晶状体。

六、巩蜡:巩蜡是位于眼球后部、靠近晶状体的区域。

中医将其
视为肾藏精之地,具有滋养眼球和明晰视神经的功能;而与之对应的
是西医眼科解剖学描述的玻璃体。

七、视网膜:视网膜是眼球的内层,负责感光和传输视觉信息。

中医将其视为肝之外显标志,与之相对应的是西医眼科解剖结构中的
视网膜。

以上是中西医眼科解剖对照的主要内容。

可以看出,中西医眼科
解剖学在术语和描述上有一定的差异,但对于眼部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是相似的。

通过对照学习,不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眼科解剖学知识,
还可以促进中西医眼科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为眼科疾病的诊断和
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