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2课时垂线的画法人教新课标

合集下载

第5单元 第2课时 画垂线(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5单元 第2课时 画垂线(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第5单元第2课时画垂线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垂线的概念,知道垂线是一条直线,它与另一条直线相交,且交点与直线上的任意一点连线垂直。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数学活动,发现并掌握画垂线的方法。

3. 让学生能够运用垂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垂线的概念2. 画垂线的方法3. 垂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画垂线的方法,并能运用垂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垂线的概念,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墙角的线、交叉路口的红绿灯等,引导学生发现垂线的存在。

-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垂线?它们有什么特点?2. 探究垂线的概念- 学生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垂线的特点。

- 教师总结:垂线是一条直线,它与另一条直线相交,且交点与直线上的任意一点连线垂直。

3. 学习画垂线的方法- 学生分组探究,如何画出给定直线的垂线。

- 教师讲解并示范画垂线的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 学生独立练习画垂线,教师巡回指导。

4. 垂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出示实际问题,如给定一条直线和一个点,如何画出过这个点的垂线。

-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 教师点评并总结解题方法。

5. 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垂线的概念、画法及应用。

- 强调垂线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画垂线的方法。

2. 观察生活中的垂线,与家人分享垂线的特点和应用。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数学活动,让学生掌握了垂线的概念、画法及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同时,要注重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2 垂线、平行线的画法(一)-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2 垂线、平行线的画法(一)-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2 垂线、平行线的画法(一)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垂线、平行线的定义,学会用直尺和圆规画垂线、平行线。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垂线、平行线的定义,学会用直尺和圆规画垂线、平行线。

2. 教学难点:理解垂线、平行线的性质,运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具:直尺、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

2.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生活实例导入新课,如: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垂线和平行线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垂线、平行线的画法。

2. 探究新知(1)认识垂线①展示垂线的定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垂线的特点。

②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垂线的性质,如:垂线与平行线之间的夹角为90度。

(2)认识平行线①展示平行线的定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平行线的特点。

②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平行线的性质,如: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3. 演示画法(1)教师演示用直尺和圆规画垂线、平行线的方法。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体会画法。

4. 练习巩固(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垂线、平行线的定义及画法。

6. 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中的课后练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数学活动,使学生掌握了垂线、平行线的定义及画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表达和操作机会,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耐心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2课时 画垂线 人教版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2课时   画垂线  人教版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2课时画垂线人教版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会用三角板画指定直线的垂线。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点用三角板画指定直线的垂线。

三、教学难点垂线的画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课本插图,并提出问题:“怎样画一条直线的垂线?”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要画一条直线的垂线,需要使用三角板。

2. 探究新知(1)认识垂线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垂线的定义,并提问:“什么样的线段叫做垂线?”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其中一条直线叫作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2)画垂线的步骤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三角板画一条直线的垂线?”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画垂线的步骤:步骤一:将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步骤二:沿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

步骤三:标出直角符号。

(3)动手操作教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用三角板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并检查学生的操作是否正确。

3. 巩固练习教师出示一些直线,让学生用三角板画出它们的垂线,并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用三角板画指定直线的垂线,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个方法,并在生活中运用。

五、布置作业1. 让学生用三角板画出家里的直线物品的垂线,如门、窗等。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垂线的定义: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其中一条直线叫作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2. 画垂线的步骤:步骤一:将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步骤二:沿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

步骤三:标出直角符号。

七、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掌握了用三角板画指定直线的垂线的方法。

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他们都能够正确操作。

2024年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第2课时 画垂线》教学课件

2024年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第2课时 画垂线》教学课件
答:过幸福镇向公路作垂线段 修路最短。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做一做
1. 右 图 中 , 小 明 如 果 从 A 点 过 马路,怎样走路线最短?为什 么?把最短的路线画出来。
(教材P59 T1)
答:沿着A点到对面的垂直线段走路线最短,因为从直 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
2.请用在例3中发现的规律,检验下面各组直 线a、b是否互相平行。 (教材P59 T2)
__垂__直__的线段最短。
A
距 离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 它的长度叫作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2)下图中,a∥b。
a
b
自主探究 • 想一想:这组平行线之间
可以画多少条垂线段,它 们的长度有什么特点。 • 分组进行测量验证。 • 交流测量结果,概括规律。
a
b
端点分别在两条平行线上,且与平行线 垂直的所有线段的长度都_相__等___。
三组直线a、b都互相平行。
巩固运用
1. (教材P61 T4)
(1)画三条互相平行 的直线。
(2)画两条互相垂直 的直线。
(画法均不唯一)
(教材P62 T6)
2.测定跳远成绩时直线的距离
直线
3.分别过点A画BC的垂线。(教材P62 T9)
4.要从幸福镇修一条通往公路的水泥路,怎样修路 最短呢?在下图中画出来。(教材P63 T11)
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
边重合 点重合 画垂线 标直角符号
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
做一做
你能分别过下面的点,画出相应直线的垂线吗?(教材P58)
3 (1)从直线外一点A,到这条直线画几条线段。
量一量所画线段的长度,哪一条最短?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2课时 画垂线(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2课时 画垂线(教案)

第2课时画垂线(教案)教学内容教材P58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垂线的定义,学会用三角尺准确地画垂线。

2.能灵活运用绘图方法来画图,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力,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垂线的画法。

教学难点理解画垂线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示范、讲解、合作探究、动手操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和垂直,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垂直呢?预设:在同一个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师:看我们的数学书,每相邻的两条边都是怎样的?预设:互相垂直。

师:你们能画出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画垂线。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在新课开始前,通过复习垂直的概念,引导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互相垂直的本质就是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

这不仅是知识上的回顾,同时也为学生后面学习画垂线奠定了基础。

二、探究新知探究点垂线的画法1.独立尝试画垂线。

师:认真思考,怎样才能保证画出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呢?预设:学生会说出必须画出直角,那么就需要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或量角器了。

师:用上你们想到的工具画一画吧!(学生独立尝试画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教师巡视)预设:学生可能会选择利用一把三角尺上的直角来画,也可能想到用两把三角尺拼起来画,还会想到用量角器来画。

师:大家是怎么画的?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同桌间互相说一说后教师指名回答)预设:学生会发现要想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必须要借助直角,而用一把三角尺上的直角来画是最简单的方法。

设计意图在本教学环节中,教师充分重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的画法。

这是一个开放的教学环节,学生通过尝试画图,初步感受到画垂线的实质就是让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用一把三角尺来画比较简单,为后面教学生总结画垂线的方法积累相应的活动经验。

【同步备课】第五单元第2课时画垂线(教案)四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同步备课】第五单元第2课时画垂线(教案)四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同步备课】第五单元第2课时画垂线(教案)四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刻理解教学的重要性和方法。

在本次教学中,我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以达到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内容是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二个课时,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画垂线的方法和技巧。

教材中详细介绍了垂线的定义、特点以及如何画垂线。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垂线的概念,掌握画垂线的方法,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垂线的知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次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画垂线的方法,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垂线的概念和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直尺、三角板、白板等教具,同时要求学生准备好纸笔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在黑板上画一个直角,然后提问学生,如果我们要在这个直角上画一条垂线,应该怎么做呢?2. 讲解示范:我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现场演示如何画垂线,并解释垂线的概念和特点。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现场画出垂线,并解释其原理。

4. 例题讲解:我会用一些具体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垂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小组讨论:我会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画垂线的方法和技巧。

六、板书设计我会用白板,清晰地写出垂线的定义和画法,以及垂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有关画垂线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提升技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次教学的效果,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垂线的知识。

同时,我也会寻找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让学生在课后能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总的来说,我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垂线的知识。

在教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画垂线”的内容时,我以第一人称来描述我的教学设计和思路。

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引入,比如在黑板上画一个直角,然后提问学生如何在这个直角上画一条垂线。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2课时 画垂线》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2课时 画垂线》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2课时画垂线》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垂线的性质,理解垂线与平行线的区别。

2. 培养学生运用垂线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垂线的性质2. 画垂线的方法3. 垂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垂线的性质、画垂线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垂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平行线的性质,引导学生思考: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除了平行关系外,还有其他特殊的关系吗?2. 探究垂线的性质(1)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墙壁和地面,找出垂直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垂线现象。

(2)教师给出垂线的定义,让学生举例说明垂线的性质。

3. 学习画垂线的方法(1)教师示范如何用直尺和铅笔画垂线。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画垂线,教师巡回指导。

4. 巩固练习(1)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垂线的性质和画法。

(2)教师挑选几道题目进行讲解,强调解题思路。

5. 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进行补充和点评。

6. 课后作业(1)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

(2)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五、教学反思1. 本节课学生对垂线的性质和画法掌握较好,但部分学生在画垂线时仍存在不准确的情况,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垂线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略注:本教案适用于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第2课时画垂线》。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进行调整。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画垂线的方法”这一部分。

这是因为在学生学习垂线的性质之后,能够准确地画出垂线是检验他们是否真正理解垂线性质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以下是关于画垂线方法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5.2垂线的画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5.2垂线的画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5.2 垂线的画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作为一名四年级的数学教师,我深入研究了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教材,针对第5.2节“垂线的画法”的内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方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到教材第73页的例题以及“做一做”部分,主要讲述垂直的定义,垂线的特点,以及如何利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出垂线。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垂直的概念,掌握垂线的特点,并且能够独立地画出垂线。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垂线的画法,难点是理解垂线与水平线、斜线的区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直尺、三角板、白板笔等教具,同时要求学生准备好练习本和铅笔。

五、教学过程1.实践情景引入:我展示了教室的黑板,指出黑板的两边是垂直的,然后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为什么黑板的两边是垂直的吗?”3.随堂练习:我让学生拿出练习本,按照我刚才的方法,尝试画出垂线。

4.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画出了垂线的示意图,并在旁边写上了“垂线”两个字。

5.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道作业题:请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出一条垂线,并标注在练习本上。

六、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出一条垂线,并标注在练习本上。

答案:略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了本节课的教学,认为学生对垂线的画法掌握得比较好,但在理解垂线与水平线、斜线的区别上还有待加强。

因此,在下一节课中,我将继续通过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垂线的特点。

八、教学内容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垂线的画法,理解了垂线的特点,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实践情景的引入,这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垂线的存在和应用。

例题的讲解,这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垂线的画法。

在这个过程中,我使用了直尺和三角板,这是因为这两个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画出垂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2课时垂线的
画法人教新课标
教学内容
教材第58页例2(垂线的画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把握“过直线上一点作直线的垂线和过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垂线”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画垂线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教学难点
学会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教学预备
三角板、直尺、量角器等,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差不多学习了平行和垂直的有关知识,谁来说一下什么是平行?什么是垂直?
找一找,周围哪些地点存在垂直的关系?指一指。

让学生列举周围存在垂直现象的例子。

小结:互相垂直的例子在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而且我们还能够利用三角尺来验证它们之间是否互相垂直,那我们能不能利用它来给一条直线画垂线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画垂线的方法。

(板书:画垂线)。

二、新课教学
例2:你能画出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吗?
引导学生摸索,并动手在小组内画一画。

有的学生用两把三角尺来画,也有的学生借助量角器来画。

问:如何才能确定所画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呢?
归纳:只有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才能互相垂直,因此在画这两条直线时,只要保证它们相交的角度是直角即可。

提出问题:你能用一把三角尺画也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吗?
1、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让学生自学教材第58页例2第1题: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

学生试画,教师巡视,关心指导学困生正确使用三角尺。

找学生板演,且讲述操作步骤,教师给予相应提示。

小结:(进一步强调重点要领)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沿着直线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直角顶点和直线上的已知点重合;从直角的顶点起,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确实是已知直线的垂线。

注意强调学生画出垂线后要标上直角符号“┐”。

即时练习:过直线上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指名到黑板上试画过直线上的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画。

教师巡视指导。

反馈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画出垂线的。

3.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例2:第2题: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提出问题:学生差不多把握了过直线上A点作垂线的画法了,假如点A在直线外,这条垂线该如何画?你能利用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的方法来完成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的任务吗?
学生小组进行交流讨论画法,然后在图上独立完成过直线外A点的垂线。

交流反馈时,教师结合学生的作图过程讲解画垂线图的方法和步骤: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沿直线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另一条直角边过A点;从直角的顶点起,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新画出的这条直线确实是过线外A点所求的垂线。

即时练习: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反馈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画出垂线的。

三、课堂练习
58页做一做
1、在直线上取一点,过这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2、在直线外取一点,过这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成?
-----学会了画垂线的方法。

作业布置
61页练习十8、9题
板书设计
垂线的画法
画垂线的方法和步骤: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仿照,才能不断地把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专门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晰,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如此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觉有的幼儿不用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夸奖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用心听,用心记。

平常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如此幼儿学得生动爽朗,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经历,又进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沿着直线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直角顶点和直线上的已知点重合;从直角的顶点起,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确实是已知直线的垂线。

观看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打算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明白得的观看内容。

随机观看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味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小孩一边观看,一边提问,爱好专门浓。

我提供的观看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亮,大小适
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看,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看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关心幼儿学习正确的观看方法,即按顺序观看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点重点观看,观看与说话相结合,在观看中积存词汇,明白得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看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模样的,有的小孩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小孩说“乌云跑得飞速。

”我加以确信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确实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如何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看,让幼儿把握“倾盆大雨”那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看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如此抓住特点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看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体会联系起来,在进展想象力中进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大夫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看对象。

课后反思: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专门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因此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样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现在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