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是研究航空宇宙领域相关科学和技术的学科。
它涉及到航空器设计制造、航空器运行控制、航空器材料与结构、航空器动力系统、航空航天测控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与技术。
在当今社会,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对于国家的经济、国防建设以及科技进步都有重要影响。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各个学科的支撑。
其中,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电子工程、力学等学科对于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机械工程提供了航空器的设计制造理论和方法,材料科学研究航空器的材料强度、抗疲劳性能等关键问题,电子工程负责航空器的测控系统与自动控制装置研究,力学学科研究航空器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和结构安全性。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方向众多。
其中,航空器设计制造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的重要方向之一。
它包括航空器的整体设计、结构设计、飞行控制设计等,旨在研究如何设计出更安全、更高效、更环保的航空器。
此外,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还涉及到航空器运行控制研究,这是为了保证航空器在飞行过程中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还致力于研究航空器的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的设计、推进系统的研究等。
此外,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还关注航空器的材料与结构研究,以提高航空器的强度、降低重量、提高使用寿命。
为了推动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的发展,需要加强相关实验室的建设和装备更新。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的研究需要大量的实验研究来验证理论成果,因此实验室设备的更新是关键。
同时,加强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也非常重要。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属于高端学科,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
因此,各高校应加强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的专业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我国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航空宇航技术的进步将推动航天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将带动航空产业的壮大。
航空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航空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一、引言航空空间科学技术是指涉及航空航天技术、航空工程、空间科学等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是人类在探索宇宙和利用宇宙资源的过程中所创造出的一系列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航空空间科学技术在人类生产、生活、文化、社会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和影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航空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1. 航空科学技术的发展航空科学技术是航空空间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始于20世纪初的飞行器制造、气动力学和航空工程等领域,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如今已成为一门跨学科的科学,主要包括飞行器设计、制造和测试、气动力学、航空材料、飞行控制、空气动力学和航空发动机等方面。
2. 航天科学技术的发展航天科学技术是指应用于地球轨道上的人造卫星、火箭、空间站和宇宙飞船等领域的技术。
20世纪50年代,人类首次成功发射了人造卫星,标志着航天科学技术的正式诞生。
此后,人类先后完成了宇宙探索、载人航天、太阳系探测、空间科学研究等一系列任务,取得了极其重要的科学和技术成果。
3. 航空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航空空间科学技术不断的向高速度、高素质、高度集成、节能环保等多方面发展,具有以下发展趋势:(1)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出现,能降低重量、提高强度和刚度,增强航空航天器的适应性和适用性。
(2)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航空空间科学技术带来了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等新技术和新应用。
(3)生态环境保护:航空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同时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污染排放和能源消耗等方面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航空空间科学技术的应用1. 航空空间科学技术在国防建设中的应用航空空间科学技术在国防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卫星导航、通信和侦察、高速和高空飞行器、航空发动机、武器系统等方面。
这些技术的发展对于提升国家军事实力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北理工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2017修订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500)一、学科简介与研究方向本学科的前身是北京理工大学1958年成立的“导弹总体”和“火箭发动机”专业。
1981年“导弹设计”和“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1988年“导弹设计”被评为部级重点学科。
1993年“导弹设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获得博士学位授权。
2003年“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3年“飞行器设计”二级学科被评为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2007年“飞行器设计”被评为国防特色学科和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2007年批准设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
现已形成了“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领域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本学科现有教师88名,其中高层次人才5名,教授20名,副教授50名。
本学科已形成由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973首席科学家为带头人,学术造诣深厚、队伍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富于创新的学术群体。
拥有“深空自主导航与控制”工信部重点实验室、“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无人机自主控制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以及“国防科技工业微细结构加工技术研究应用”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制导兵器技术”国防科技创新团队。
相关实验室主要有:飞行器总体综合实验室、飞行器虚拟设计实验室、喷气推进实验室、发射技术实验室、系统与仿真实验室、制导武器系统实验室等。
本学科承担大批国家和国防重大、重点项目,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3项国家973计划项目,20余人次担任重点武器装备型号研制系统总设计师和副总设计师,年均科研经费超过1亿元,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奖20项。
本学科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1篇,为国防科技工业培养了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本学科研究对象包括卫星、飞机、无人驾驶飞行器、导弹、制导弹药等各种类型的飞行器。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追逐飞天梦想

、
在航 空航 天相 关的科研院所从
事飞行器设 计、动力装置 、飞行器制造 以及人机环境等的设 计和研 究工作 。 职位 :工程师 、研究 员。 航天 系统 单位 有航天一院 、航天二 院 、航 天 三 院 …… 至航 天 十一 院 。其 中 ,中国航 天科技集 团下属 5 研究 院 个
& Asrn uisS in e& T c n lg to a t ce c c e h oo y)
一
火箭 等 )设计 、航 空 宇航 推进 理 论 与 机械 工程设计 、实验测试和计算机应用
级学科 本科学制4 ,毕业授 予工学 工 程 、航 空宇 航制 造 工程 、人机 与环 年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是2 世纪初期 0 科体系。该学科培养具备扎实的数学 、
排名解读
第一梯 队:北京航 空航 天大学、西
这 类单位如 沈阳飞机制造公 司 、成
都飞机 制造公司 、西安飞机制造 公司、
掌握从事航空航天环境模拟 、控制与生
命保障 系统设计与研 究所必需 的基本知 陕 西 飞机 制 造 公司 、上海 飞机 制 造公 识和技能。 司 、哈 尔滨 飞机 制造公司 、石家庄飞机
等方面 的基本训 练。飞行器 制造 工程专
本理论和知识 。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
学士学 位。
境工程二级 学科为主干的高度综合的学 业主要学 习制造工程和 飞行器制造的基
2
工程专业主 要学 习航 空航天生理 、空间 环 境工程 、人机 系统 工程 等基础理论 ,
职 位 :技术人 员、工程师 。
大学 、清华大学等 。
航 空宇航科 学与技术
追逐飞天梦想
文 I 刘征
专业设置 :在本科阶段 ,多数院校 开设了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飞行器动力 工程 、飞行器制造工程和飞行器环境与
航空宇航培养方案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代码:0825授工学硕士学位)一、培养目标本学科面向国家航空航天科技重大战略需求,立足大连理工大学的学科专业优势和特色,培养能够在国内航空航天科技和工程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基础扎实、视野广阔的复合创新型人才。
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备坚实的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基础理论和较宽广的专业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学科专业的外文资料;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了解本学科的理论研究进展和工程技术前沿动态;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试验研究等手段分析和解决本领域科学和技术问题的能力,具备对所从事的工作进行清晰阐述和系统总结的能力。
能够在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领域从事教学、科研、设计、制造、管理及相关的工作。
二、学科群、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是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科技领域之一,具有明显的多学科领域高度综合的特点。
航空航天科技的发展对于国家安全及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我国重大科技专项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国家对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领域高级人才的需求也非常迫切。
本校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拥有较完善的专业实验设备与仪器。
近三年来承担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和重要的军工和工程攻关项目等6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60余篇,近三年各类科研经费总计2000余万元。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近几年重点发展的研究方向包括:飞行器气动与推进、高速飞行器热防护、先进飞行器结构与材料、飞行器动力学、飞行器控制与仿真、飞行器人机环境工程。
三、培养方式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以课程学习和参与科学研究为主,重点进行科学研究方法、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负责制。
导师(组)负责研究生日常管理、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制订和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组织安排开题、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
北航航空学院研究生培养计划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飞行器设计(082501)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适用学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5)飞行器设计(082501)飞机适航设计(99J1)飞行动力学与飞行安全(0825Z1)旋翼飞行器设计(0825Z2)二、培养目标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
2.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在飞行器设计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自学能力,掌握飞行器总体设计、结构设计、气动弹性、飞行力学及飞行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造就一批高层次、复合型、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航空航天领域的工程技术研究型人才。
3.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素质。
三、培养方向飞行器总体设计1.航空器总体综合设计与优化2.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综合设计3.飞行器隐身技术4.飞行器效能评估与战斗生存力设计5.微小型飞行器6.飞行器发展战略7.飞行载荷与静气动弹性修正8.气动弹性优化飞行器结构设计1.结构优化设计2.结构可靠性3.复合材料结构设计4.智能结构与结构控制5.飞行器结构与机构动力学设计及试验6.颤振设计7.气动伺服弹性与主动控制8.耐久性与损伤容限设计9.结构热设计与防护10.主动控制起落装置设计11.飞机适航符合性验证飞行动力学与控制1.航空器操纵与稳定性2.航空器飞行动力学与控制3.飞行品质与飞行模拟4.临近空间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5.大迎角飞行动力学6.非线性飞行动力学与控制。
飞行安全1.适航性2.飞行环境与模拟3.空中交通管理4.飞行安全与飞行事故分析5.驾驶策略与飞行训练新技术6.飞行试验技术7.试飞取证技术四、培养模式及学习年限为保证培养质量,飞行器设计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或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制。
导师(组)负责制订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组织开题报告、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点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1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3哈尔滨工业大学
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清华大学(含北京协和医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航空研究院
082501 飞行器设计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硕士点
国家重点学科
哈尔滨工业大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北京理工大学。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考研科目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考研科目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考研科目是考察考生在航空宇航领域的学术理论与研究能力的科目。
该科目涵盖了航空航天学的基础理论、工程应用和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创新研究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考研科目的内容和要求。
一、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的学科体系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包括了飞行器设计、航空动力学、航空制造、飞行器控制、空气动力学、航空材料等多个学科领域。
考生在备考中需全面了解这些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和研究前沿,把握学科发展的脉络和主要问题。
二、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考研科目的试题形式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考研科目的试题形式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和论述题等。
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填空题和计算题则要求考生对公式和计算方法有深入的了解和应用。
而论述题则考察考生对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思路和创新能力。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考研科目的试题难度较大,不仅要求考生熟练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经验。
因此,考生需要在备考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动手实践和科研训练,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研究能力。
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考研科目的备考重点备考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科目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和工程技术能力,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包括航空制造工艺、飞行器结构设计、空气动力学原理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2. 科研能力的培养:通过参与科研项目、课题研究和学术论文的撰写,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实践经验的积累:通过参加实验课程、科研实践和工程项目等,积累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增强自己的工程技术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考研科目的学习方法为了高效备考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考研科目,考生可以采取以下学习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注重动手实践和实验操作,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是研究航空航天领域的相关科学和
技术的学科。
它涵盖了航空飞行原理、航天器设计与制造、航空航天材料、飞行器控制与导航、航空航天电子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在现代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对于飞
行的梦想与探索。
人类一直以来都渴望能够像鸟一样自由地在天空中飞翔。
因此,人类从古代开始就尝试了各种方式来实现这个愿望。
在中国古代,尧舜禹等帝王已经开始研究飞行器的构造,他们以蜈蚣、孔雀之类动物的样貌为基础,设计了一些模拟鸟类飞行的机械。
然而,古代的科技水平还无法实现真正的飞行。
直到19世纪末,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航空飞行的梦想逐渐
变成了现实。
著名的莱特兄弟就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发展的重要先
驱者。
他们在1903年12月17日成功飞行了世界上第一架受
人操纵的飞机。
从那时起,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开始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是航空器与航
天器的设计与制造。
通过对飞行器的结构、气动特性、能源系统等进行研究和设计,可以使飞行器具有更好的性能和安全性。
例如,飞行器的节能减排技术、材料强度与重量的优化技术等都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的重要研究内容。
此外,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还涉及到航空航天器的控制与导航技术。
飞行器的自动飞行、导航与定位技术、卫星导航技术等都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中的重要内容。
这些技术可以提高飞行器的精度和安全性,使得飞行更加安全和高效。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还可以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航空宇航技术的进步可以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同时,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还对国家的安全和国防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总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学科领域,它涵盖了众多与航空航天相关的科学和技术知识。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既体现了人类对于飞行的追求和探索,也推动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将会取得更为重大的突破和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