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美术发展的新特点

合集下载

(完整版)中国美术史纲要复习思考题答案1

(完整版)中国美术史纲要复习思考题答案1

中国美术史纲要复习思考题答案1.中国原始时代美术的主要特征:混沌性,具体体现在两方面:1)不是纯粹的唯美而创造的,它对人们的实际生活和宗教观念有密切关系,是实用与审美的结合物。

2)原始时代的美术各门类尚未明确分化,雕塑、绘画与器物浑然一休,相互依存。

2.从旧时器时代人类的石器制造看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

北京猿人是旧石器时代的早期代表,他们主要采用单向打击技术制作石器,虽然很粗糙,但包含着对称、平衡等基本的美的形成因素,是主体内在精神和创造力的显现。

丁村人他们的造型技术和对造型样式的认识比北京猿人有明显的进步,山顶洞人他们对物质材料的驾驭能力不断提高,并直觉按照美的法则创造出美的造型。

3.何为仰韶彩陶?简述仰韶彩陶各期的造型和纹饰特征。

仰韶得名于何南省渑池县仰韶,它包括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

早期:西安半坡村:圆底钵、折腹盆、造型风格朴实愿望,纹饰有几何纹、人面纹、鱼纹、鹿纹、代表作:《人面鱼纹盆》《鹿纹盆》中期:庙底沟,代表器型:大口小底、曲腹盆、纹饰风格由半坡的写实向变形发展,纹饰有动物纹主要是鸟纹和蛙纹。

晚期:马家窑,分为三类:1)马家窑2)半山3)马丁。

器型:盆、钵、瓶、瓮,纹饰有:涡状纹、水波纹、重幛纹。

代表《舞蹈纹彩陶盆》。

4.怎样认识彩陶的艺术成就?彩陶艺术的最大特点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彩陶造型,简洁、凝重、气魄宏伟,体现出朴素、单纯、健康、饱满的艺术风格,纹饰主要有三种类1)线描2)平涂3)综合。

5.《舞蹈彩纹陶盆》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是青海大通孙家寨出土的仰韶文化马家窑的造型代表,它以极强的绘画性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成为原始时代量重要的艺术品之一,它距今六、七千年前,陶盆内壁绘声绘色有每组五人的三组人物手拉手,步调一致地跳着舞,有强烈的节奏感和欢快的气氛,生动的再现了狩猎舞蹈的场面。

6.简述原始时代雕塑的主要内容和代表性作品的艺术特点。

原始时代雕塑作品除了与人类的物质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形象外就是人们所崇敬的氏族成员形象,体现了远方人类对自身的形态、面貌、力量的初步认识。

中国美术史----朝代分析

中国美术史----朝代分析

魏晋南北朝美术发展的新特点.佛教传入中国,佛教艺术勃然而兴,出现了新疆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等一批艺术石窟,丰富了我国民族传统艺术.1、人物画在继承汉代绘画传统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注重传神。

2、以线造型基础的方法不仅在艺术实践中贯穿始终,而且进一步提高到理论上予以充分的肯定。

3、绘画题材范围扩大,以文学作品为题材的绘画创作也趋于成熟,出现了顾恺之等杰出画家.4、山水画萌芽。

山水逐渐从人物画种而兴起。

5、建立中国绘画理论体系的雏形.出现了一批中国绘画史上划时代的理论家和绘画理论著作,如王微《叙画》、谢赫《画品》和,宗炳《画山水序》.总之,魏晋南北朝的美术,对唐以及以后来中国绘画的繁荣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是中国艺术(绘画)从雅拙走向成熟的桥梁.第一批画家出现”士大夫”三国: 曹不兴(佛画)西晋: 卫协、张墨(人、佛)东晋: 戴逵父子顾恺之三绝1、画出人的内在2、传神(眼神)3、高古游丝描4、“春蚕吐丝”般的线描5、画法画理:体现了朴素的现实主义美学<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烈女仁智图>“顾陆” 密体”张僧繇(南朝) ——吴道子(唐)” 疏体陆探微”秀骨清像”“吴带当风,曹衣出水”书法“二王”:王羲之《兰亭序帖》王献之《中秋帖》唐代绘画方面:1、人物画和道释壁画继先代之后而加以发扬.2、山水画在晋以后来的基础上继续发展.3、花鸟画脱颖而出,继山水之后以独立的姿态登上画坛.4、石窟陵墓壁画到初盛都有新的发展.5、唐代的绘画实践显示了唐代美学的实绩.人物画初唐,阎立本《步辇图》《历代帝王图》这一时期人物画不仅继承和发展了中原的传统,而还不断地吸收了边区各族和外来艺术的影响,不断发展.盛唐,是人物画最光辉的时期.宗教画吴道子《送子天王图》世俗画家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反映贵族生活.晚唐仕女画发展,周妨《簪化仕女图》.山水画展子虔《游春图》现存年代最早的山水卷轴画李思训李昭道父子“青绿山水”尝试由2D 转向3D 构图金碧山水王维创破墨“泼墨山水”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花鸟画薜稷(鹤)、韩幹(马)、韩滉(牛)书法初唐四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P148五代十国1、各小王朝的贵族地主阶级,自知其权势不保、用“及时行乐”来求精神的解脱.绘画上山水花鸟画的兴盛2、山水方面画家师法大自然,根据不同地区的山川状貌、气候特点,创造了多种风格的山水画,并发展了水墨山水画的特殊表现形式,皴、擦、点、染的技巧.3、花鸟方面,彻底摆脱了唐代作为装饰艺术的要求,写实风格大大加强,宗教画相应衰落.人物画继承唐遗风,细润精雅的格调占上风,能反映揭示社会本质.院体画和风俗画出现.宫廷画院■始于五代,盛于两宋。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公元220年,曹操的长子曹丕篡汉称帝,建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

22l年刘备称帝,建都成都,国号汉,史称蜀。

222年孙权称帝,建都建业,国号吴,史称吴。

三家鼎峙,互相攻伐,史称三国。

经过几十年战争,至265年,司马炎篡魏称帝,同年灭蜀,改国号为晋,建都长安,史称西晋,280年灭孙吴,结束三国混战的局面,统一全国。

晋室经八王之乱于317年被迫南迁,建都建业,史称东晋,与北方五胡十六国隔江对峙。

南方历宋、齐、梁、陈之更替,北方经北魏、东魏、西魏、北周、北齐之变迁,史称南北朝。

581年杨坚代北周称帝建隋,589年攻灭南方最后一个王朝陈,统一全国,建都长安,结束长达三百多年的混战局面,为唐代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既是一个大混战的时代,又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代;既是外来文化源源输入和科技文化大发展的时代,也是文学艺术不依附于权势而进入自觉的时代;同时,也是宗教迷信大泛滥的时代。

当时的思想界极为活跃。

科学文化及文学艺术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魏晋世道混乱,武人弄权,多务实际,礼教束缚遂被打破。

曹氏父子推波助澜,力倡通脱,通脱即随便之义,文人思想随之解放,清谈之风大兴,魏晋风度成为时代思想解放之标志。

南北隔江对峙,战争频仍,生灵涂炭,人们心情苦闷,急需精神寄托之所,佛教乘隙而兴,开窟造像活动相继而起,翻译佛经、研讨佛理形成风气。

注重自我心灵净化,成为社会各阶层特别是文人学士思想行为的突出特点。

与汉代文人相比,魏晋六朝文人淡漠世事,隐居之想颇浓,其思想由外用变为内省,影响于艺术,则表现为艺术已不全为称扬礼教而作,陶冶性情的娱乐功能被强调出来,两汉之载道文艺观变为魏晋六朝之缘情文艺观。

载道强调文艺的从属地位,缘情则突出文艺本身的特性,文艺的独立性得到增强。

山水诗画的兴起,开辟了新的审美领域,山水、花鸟呈现出独立发展的趋势。

山水被视为卧游之景、畅神之具。

人物画由两汉的重外形变为重神韵,以形写神说、气韵生动说应运而生。

魏晋南北朝美术史心得体会

魏晋南北朝美术史心得体会

魏晋南北朝美术史心得体会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美术作品体现了当时社会背景、思想观念和审美追求的变化。

通过学习魏晋南北朝的美术史,我对这个时期的艺术表现形式、内容和风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魏晋南北朝的美术作品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时代氛围和审美情趣。

这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对传统礼制和儒家经典的信仰逐渐疏远,而在隋唐之前的古老艺术传统也开始发生变化。

艺术家们表现出了对于物质世界和人性的关注,追求自由、率真和真实。

他们的作品文雅而不拘束,富有个性和情感,舒展自如,表现出一种宁静、自然和恬淡的审美意境。

其次,魏晋南北朝的美术作品在表现形式上多样丰富。

绘画、雕塑和陶瓷等不同的艺术门类都有着各自的表现特点。

绘画方面,以山水画为主流,通过笔墨和线条勾勒出山水的壮丽和奇特,表现出艺术家的个性和审美情趣。

雕塑方面,以佛像和墓室壁画为代表,富有神秘、宏伟和厚重的气息。

陶瓷方面,以青瓷和白瓷为主,色彩明亮纯净,形制简约而雅致。

这些不同的表现形式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魏晋南北朝的艺术风貌。

再次,魏晋南北朝的美术作品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精神内涵。

艺术家们通过作品表达了对于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感慨和思考。

他们主张自由和独立的个性,追求人格的完善和内心的宁静。

同时,他们也关注社会的变革和民众的疾苦,通过艺术作品传递思想和情感,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这种社会意义和精神内涵使得魏晋南北朝的美术作品不仅是艺术的表现,更是时代背景下的思想和文化的折射。

最后,通过学习魏晋南北朝的美术史,我对艺术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新的认识。

艺术不仅是审美享受和视觉的愉悦,更是一种思想的表达和文化的传承。

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传递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展现自己的审美观和创作理念。

通过观赏和研究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变化,了解人类的情感和思维方式,从而扩展自己的视野和思考角度。

艺术作为一种表达和交流的方式,能够超越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与人们产生共鸣,引发共同的思考和探索。

中国美术史_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中国美术史_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1、彩陶:是指在橙红色的器壁上用赤铁矿与氧化锰颜料绘制图案,烧成呈黑色或褐色,具有热烈明快的格调的陶器.它是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然后入窑烧制。

在橙红色的胎地上呈现出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的高度统一,达到美化装饰效果。

这样的陶器通称彩陶。

2、画像石(砖):是指汉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享祠、碑的壁面上以及墓室表面的装饰绘画性雕刻.是指汉代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石阙、享祠碑的壁面上以及墓室表面的砖石上的装饰绘画性雕刻。

3、“吴带当风,曹衣出水”:是说“画圣”吴道子创造出一种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加强了物象的分量感和立体感,所画人物、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三国两晋曹不兴所画人物其特点画衣纹稠叠即衣纹稠叠如贴在身上一样. 吴带当风:吴道子是盛唐最杰出的画家。

他在宗教画上成就突出。

他用笔技法上,他创造交一种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加强了物象的份量感和立体感,所画人物、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故有“吴带当风”之称。

4、金文:铸或刻在殷、周时期青铜器上的铭文.5、南宋四家:以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为代表的院体山水画,开创了山水画艺术的新风格.他们四人被称为.6、“三远”:郭熙的山水画论透视原则和空间处理的重要法则即深、高、平.8、饕餮纹:也称兽面纹,是一些被夸张了的或幻想中的动物头部的正面形象.是青铜器上最具特色的装饰纹样。

它是一些被夸张了的或者幻想中的动物头部的正面形象。

这些变形了的、风格化了的、幻想的、可怖的动物形象,在静止状态中积聚着紧张的力,好象在瞬间就会迸发出凶野的咆哮,体现了“狞厉美”( 李泽厚语)。

9、骨法用笔:通过用笔捉取人物的骨象法则,进而揭示他的风神韵度.10、《人物龙凤帛画》:此画于1949年在湖南陈家大山楚墓中发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绘画之一. (战国)这副画高28厘米、宽20厘米,图中画一细腰女子,身穿宽袖长衣,头后挽这一个垂髻,衣服和冠都有装饰物.妇人两手向前伸出弯曲向上,作合掌状,左侧而立,女子左上方画有一展翅扬尾的凤鸟和一仅现一足的龙.此画表现楚国贵族妇女祈祷飞腾的龙凤引导她的灵魂登天升仙。

中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01)1. 中国新石器时代最突出的美术创造是___陶器____,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仰韶文化2. 战国时期的《人物龙凤帛画》出土地点是___1949___年在__长沙陈家山_____3. 《步辇图》中所花的皇帝是____唐太宗李世民___4. 吴道子的生活时代是___唐朝____5. 五代荆浩所著的山水画论是__《笔法记》_____6.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所画的城市是__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_____7. 顾闳中传世的著名画卷是__《韩熙载夜宴图》_____8. 白描画卷《五马图》的作者是__李公麟_____9. 南朝谢赫提出“六法”中的艺术最高准则是___气韵生动____10. 中国古代三大石窟是___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____11. 我国唐代最享盛名的青绿山水画家是__李思训_____12. 《捣练图》的作者是___张萱____13. 五代南唐山水画家董源的传世作品有__《潇湘图》_____14. 中国古代皇帝中最爱好花鸟画而且在花鸟画中具有相当成就的是___宋徽宗赵佶____15. 明末以画肖像而著名的画家是___曾鲸____16. 清初在水墨大写意花鸟画中抒发家国之痛的是__八大山人_____17. 元代前期倡导书画同法,并在绘画、书法上都有较高造诣的是___赵孟頫___18. 阎立本生活的年代是___初唐____19. 展子虔《游春图》的艺术形式是___青绿重彩____20. 湖州竹派的开创者是___文同____21. 黄公望创作的著名山水画长卷是___《富春山居图》____22. 倡导“南北宗说”的画家是____董其昌___23. 新石器时代半坡型彩陶的典型装饰纹样是____《人面鱼纹彩陶盆》___24. 敦煌莫高窟北魏时期的佛本生故事作品有__鹿王本生、尸毗王本生_____25. 唐代以画仕女著称的画家有__张萱、周昉_____26. 唐代王维被誉为“___文人画的鼻祖_______”27. 北宋初年以画寒林平远著称的山水画家是___李成____28. 以生动自然的花鸟形象打破黄筌画风对宫廷绘画垄断的北宋画家是___崔白____29. 北宋画家郭熙的山水画理论被辑成《林泉高致集》一书。

中国美术史纲要 复习思考题答案

中国美术史纲要 复习思考题答案

中国美术史纲要复习思考题答案黄宗贤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默认分类2010-01-17 19:15:07 阅读24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教材:黄宗贤编著《中国美术史纲要》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一、各章复习思考题第一章1.我国原始时代美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从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石器制造看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

3.何谓仰韶彩陶?简述仰韶彩陶各时期的造型和纹饰特征。

4.怎样认识彩陶的艺术成就?5.《舞蹈纹彩陶盆》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6.简述原始时代雕塑的主要内容和其代表作品的艺术特点。

7.我国有哪些主要的原始岩画?其表现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二章1.奴隶制时代青铜器有哪几种主要类型?青铜“礼器”的用途及艺术精神是什么?2.列举青铜纹样的种类及装饰手法。

什么是饕餮纹?3.青铜艺术大致可分为几个时期?各时期有哪些艺术特色和重要的代表作品?4.“三代”绘画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有何主要特点?第三章1.简述中国封建制度形成初期美术发展概况。

2.《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驭龙帛画》的主题是什么?有何艺术特色?3.战国时期青铜器纹饰的主要内容和艺术形式有何新特点?4.西汉马王堆T形帛画有怎样的艺术特色?5.为什么汉代墓室艺术极为兴盛?墓室绘画表现的主要题材内容是什么?6.列举至少五件你认为最重要汉代墓室壁画,并简述其内容和艺术特色。

7.什么是画像砖和画像石?其分布情况如何?列举代表性地区的画像砖(石)作品,并简述其内容和形式特点。

8.略谈秦陵兵马俑的艺术风格。

9.请谈一谈你对霍去病墓石雕艺术的认识。

10.汉代绘画的主要艺术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11.战国及秦汉时代有哪些重要的陶塑和铜雕作品?第四章1.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魏晋时期的审美风尚较之前代发生了哪些变化?3.请谈一谈顾恺之在艺术理论和实践上的成就。

4.“六法论”的内容和意义体现在那些方面?、5.试谈山水画兴起的原因。

6.中国早期佛教艺术兴起的原因何在?我国有哪些主要的佛教石窟?7.简述莫高窟早期壁画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和绘画技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和绘画技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和绘画技法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标志着中国历史上从古代向中世纪的转变过程。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美术和绘画技法也经历了很多的变化和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本文将从艺术的发展历程、创新和技法三个方面,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和绘画技法。

一、艺术的发展历程魏晋南北朝时期,受道教、佛教的影响,表现手法更为灵活。

中国的美术和绘画技法也因此在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的变化和创新,艺术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

随着文化的不断融合,早期的古典风格也逐渐演变为新的艺术形式。

这一时期的画家们不仅在表现人物形象中进行了探索,而且还涉及到风景、花鸟等诸多方面,形成了具有浓郁的文人气息的艺术风格。

二、创新一方面,在绘画的技法上,尤其是在山水画的表现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画家们,对于景物的描画更加细腻入微,更加贴近自然,塑造的山水形象更加逼真。

在绘画材料的运用上,这一时期的画家们还采用了水墨、宣纸等新的材料,这些新材料的运用,使得绘画表现更加生动,而且画面的表现力和美感更加丰富。

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的画家们在表现人物形象的时候,强调了心态和情感的表现。

在人物形象的描绘上,他们不再局限于面部的描写,而是加大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表达,在人物角色和情感表达方面更加得心应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技法在这一时期的绘画技法中,范宽、顾恺之、王羲之等人的影响非常大。

他们的绘画风格不仅在当时影响深远,而且直接影响到了后世的中国美术艺术。

其中,范宽的画作,既突出了动物的特点,又表现了自然的美感,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书法方面,魏晋南北朝时期也形成了非常独特的风格。

王羲之的书法风格温润、流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艺术风格,成为后世书法发展的重要演变。

总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和绘画技法,尤其是在山水画上的表现,为中国美术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过程中,画家们探索了许多技法,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晋南北朝美术发展的新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转折点之一。

在这个时期,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变迁和文化思想的转变,艺术表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

1. 多样化的题材和风格: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作品的题材和风格变得多样化。

在绘画方面,以山水画为主要形式,表现了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追求。

同时,人物画、花鸟画等题材也得到了发展。

在雕塑和器物制作方面,不再局限于宗教主题,出现了更多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人物的形象。

2. 客观写实的观察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作品注重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描绘,追求真实和细腻的表现。

在绘画方面,画家们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追求表现山水景色的真实感和立体感。

在雕塑和器物制作方面,艺术家们努力追求形象的逼真和细节的精细。

3. 个性化的艺术表达: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家们开始注重个性化的表达和创作风格的独特性。

绘画中,画家们追求自己独特的笔墨风格和表现手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绘画派别。

在雕塑和器物制作方面,艺术家们通过创新的形式和工艺技术,展现了自己的独特创作风格。

4. 文人雅士的审美追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雅士对艺术的追求和欣赏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们对艺术有着独特的审美追求,
注重艺术作品的内涵和意境,追求雅致和高尚的艺术表达。

这种审美观念的影响使得艺术作品更加注重表达情感和思想,具有了更深层次的内涵。

5. 艺术与宗教的结合: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传入对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相结合,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佛教艺术。

在绘画方面,佛教题材成为了重要的创作内容,表现了信仰和教义。

在雕塑和器物制作方面,佛教造像和佛教用具的制作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

总的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题材和风格,注重客观写实的观察力,追求个性化的艺术表达,受到文人雅士的审美追求和佛教艺术的影响。

这些新特点使得艺术作品更加丰富多样,具有了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更高的艺术价值。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发展为后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