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的定义和范围

合集下载

城市道路简介(路基)

城市道路简介(路基)

城市道路简介一、道路按照其作用和特点1、道路可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和乡村道路。

公路是指位于城市之外.联结城市、乡村,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

城市道路系指建在城市范围内,供车辆及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

厂矿道路系指主要供工厂、矿山运输车辆通行的道路。

林区道路系指建在林区,主要供各种林业运输工具通行的道路乡村道路系指建在乡村、农场,主要供行人及各种农业运输工具通行的道路。

2、城市道路与公路的区别区别在于其发挥的作用不同,城市道路主要为城市交通服务,而公路是联系城市和乡村的道路.一般的,城市道路由于交通量大,路幅比较宽,基本没有什么弯道,有的话半径也比较小,因为其设计时速较低和城市用地紧张.而公路在这些方面与城市道路是不同的。

二、城市道路的分类与分级我国目前将城市道路分为以下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Word 文档1、快速路系指在城市道路中设有中央分隔带,具有四条或四条以上机动车道,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体交叉并控制车辆出入,供车辆以较高车速行驶的道路,一般在特大城市或大城市中设置,主要联系市区各主要地区、市区和主要的近效区、城镇、主要对外公路。

行人不能穿越快速路,在过路行人集中地点必须设置人行地道或人行天桥。

例如振兴路、东北路,新建的东联路等。

2、主干路是指在城市道网中起骨架作用的道路。

主要用于联系城市的主要工业区、住宅区、港口、车站等客货运中心,负担城市的主要客货运交通,是城市内部的交通大动脉。

在非机动车较多的主干路上应采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道行驶的形式。

例如金马路、东北大街、3号路、5号路。

3、次干路是城市道路网中的区域性干路,次干路与主干路相联,构成完整的城市干道系统次干路既为城市区域交通集散服务,又兼有服务功能,允许两侧布置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

4、支路指城市道路网中干路以外联系次干路或供区域内部使用的道路。

各类城市道路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Word 文档三、城市道路的作用1、城市道路是城市中行人和车辆往来的专门用地,是通接城市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市巾心区、工业区、生活居住区、对外交通枢纽以及文化教育,风最金览、体育活动场所等),并与公路相连接的交通纽带。

G S X Y Z C D 分别代表的等级道路-道路xy之欧阳家百创编

G S X Y Z C D 分别代表的等级道路-道路xy之欧阳家百创编

G S X Y Z C D 分别代表: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专用公路、村道、城市道路。

欧阳家百(2021.03.07)1、G——国道,指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意义的主要干线公路。

(1)国道定义:指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意义的主要干线公路。

包括重要的国际公路,国防公路、连接首都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首府的公路,连接各大经济中心、港站枢纽、商品生产基地和战略要地的公路。

(2)国道编号:采用0、1、2、3数字编号,分为四种方式。

一类是放射状的,这些公路排序都是“1”字开头;第二类是南北向的,以“2”字开头;第三类是东西向的,以“3”字开头,第四类是“五纵七横”主干线,以“0”字开头。

2、S ——省道(1)省道定义:又称省级干线公路。

在省公路网中,具有全省性的政治、经济、国防意义,并经省、市、自治区统一规划确定为省级干线公路。

由全省(自治区、直辖市)公路主管部门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

(2)省道编号:以省级行政区域为范围编制。

省道放射线的编号,由省道标识符“S”、放射线标识“1”和两位数字顺序号组成,如S120;北南纵线的编号,由省道标识符“S”、北南纵线标识“2”(偶数)和两位线的编号,由省道标识符“S”、东西横线标识“3”(奇数)和两位县道(1)县道定义:是指具有全县(县级市)政治、经济意义,连接县城和县内主要乡(镇)、等主要地方。

(2)县道编号:一般由大写字母X开头,如县道X312线、县道X233线等。

4、Y——乡道(1)乡道定义:意思为乡村道路,一般宽度大约在3M之间,是乡村通往各地点的保障。

主要为乡(镇)内部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县道以上公路的乡与乡之间及乡与外部联络的公路。

注意: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

因此乡道属于农村公路,农村公路包括乡道,乡道不等于农村公路。

(2)乡道编号:由大写字母Y开头,后面加三位数字组成,如乡道Y794线、乡道Y342线等。

5、Z——专用公路(1)专用公路定义:是由工矿、农林等部门投资修建,主要为该部门使用的公路,分别称为厂矿公路、林区公路等。

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

城镇道路复习知识点1、何为城镇道路:修建在市区、路两侧有连续建筑物、用地下沟管排出地面水、采用连续照明、横断面上布置有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道路2、城镇道路的主要功能:交通功能、布置基础设施、美化城市、通风采光防火3、城镇道路按骨架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4、城市按市区和郊区的非农业人口总数划分为:①大城市(50万以上人口)②中等城市(20~50万人口)③小城市(不足20万人口)5、红线:道路横断面范围内各种工程设施与街区的沿街建筑物的分界线6、方格网式(棋盘式)道路系统:①优点:布局整齐、便于建筑布置和方向识别;交通组织简单方便、机动灵活;不会形成复杂的交叉口、不会造成市中心交通压力过重;道路定线比较方便②缺点:直线性系数较大;对角线方向交通不便;限制主次干道的明确分工7、横断面形式:①单幅路②双幅路③三幅路:用两条分车带分隔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车流,将车行道一分为三,中央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④四幅路:适用于快速路与近郊区的过境道路8、高峰小时交通量:一年内(或一日内)的最大小时交通量,用以研究道路交通的不均匀性9、自行车的非机动车道宽度为1m10、对于圆曲线半径R小于等于250mm的城镇道路,应在圆曲线内侧加宽11、当道路中线纵坡小于0.3%时,可在道路两侧车行道边缘1~3m宽度范围内设置锯齿街沟12、环形交叉口:在交叉口中央设置一个中心岛,用环道组织渠化交通的一种重要形式特点:进入环形交叉口的不同交通流,只允许按照逆时针方向绕中心岛作单向行驶;交通运行上以较低的速度合流并连续进行交织行驶,直至所要去的路口分流驶出13、立体交叉工程的经济效益:①修建立体交叉平均年投资费用应小于交叉口全年的经济损失总额②修建立体交叉的成本回收期限T为T=R-Ke/K-m (年)14、互通式立体交叉:没有设匝道连接上、下道路,相交道路上车辆可以转弯行驶,全部部分消灭冲突点,个方向行车干扰较小15、苜蓿叶形立交主要适用于高等级道路之间的互通立交16、对于砂性土的压实效果:振动式较好,夯击式次之,碾压式较差对于黏性土的压实效果:宜选用碾压式和夯击式,振动式较差甚至无效(轮胎式压路机即碾压式压路机)17、半刚性基层:基层的刚度介于柔性路面材料和刚性路面材料之间(前期柔性,后期刚性)18、在邻近桥梁或其他构造物处或其他道路相交处应设置横向胀缝19、排水系统体制:合流制、分流制20、一般情况下排水管道的最小覆土厚度在车行道下位0.7m,在人行道下为0.6m21、雨水口一般在直线道路上的间距为25~50m。

城市道路的定义和范围

城市道路的定义和范围

城市道路的定义和范围
城市道路是指城市中供车辆、行人通行的道路,包括车行道、人行道、高架路、公共广场、街头空地、路肩及其附属的配套管理设施等。

根据城市道路管理条例的规定,城市道路的范围包括己经征用或划拨的红线范围内的道路建设用地。

城市道路的范围通常是根据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的需要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城市道路的范围包括大、中、小城市以及大城市的卫星城等规划区内的道路、广场和停车场等,但不包括街坊内部道路。

城市道路与公路的分界线为城市规划区的边线,而城市道路也包括城市与卫星城等规划区以外的进出口道路。

总之,城市道路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范围和定义根据具体的法规和规划而有所不同。

在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中,需要综合考虑城市道路的功能、交通流量、地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城市道路的范围和定义,以实现城市交通的顺畅和安全。

道路交通设计二道路的一般概念

道路交通设计二道路的一般概念

城市 锦州 葫芦岛 朝阳 长治 衡水 济宁
主干道长度 km 56.43
16.475 38.73 75.4 36.569 88.0
次干道长度 km
49.853 26.088 32.96 27.38 25.945
59.7
支路长度 km
42.411 19.187 25.63
30.0 24.8 65.3
道路级配比
(1)国道(National Trunk Highway)
又称国家干线公路:是指具有全国性政治、
经济意义的主要干线公路,包括重要的国际公路、
国防公路,联结首都与省、自治区首府和直辖市的
公路,联结各大经济中心、港站枢纽、商品生产基
地和战略要地的公路。
.
42
.
43
由国家干线公路组成的公路网,共70余条, 分三类:
.
4
快速路:为城市远距离交通服务,有较高的车速和通行能 力。进出口采用全部控制或部分控制。
.
5
主干路: 连接城市各 主要组成部 分和分区的 干路,以交 通功能为主, 是城市道路 的骨架
.
6
次干路:起到联通主干路、为主 干路集散交通流的作用。次干路 兼有服务功能,对主干路的功能 进行补充和加强。
中等城市

1.0~1.2 1.2~1.4
道路中机动车道 条数(条)
为交通所需的 道路宽度
大 >200


≤200
中等城市
大 >200


≤200
6~8 4~6
— 35~40 35~. 40
6~8 4~6
4 40~50 35~45
4~6 4~6 2~4 35~45 25~40

G S X Y Z C D 分别代表的等级道路

G S X Y Z C D 分别代表的等级道路

G S X Y Z C D 分别代表: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专用公路、村道、城市道路。

1、G——国道,指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意义的主要干线公路。

(1)国道定义:指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意义的主要干线公路。

包括重要的国际公路,国防公路、连接首都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首府的公路,连接各大经济中心、港站枢纽、商品生产基地和战略要地的公路。

(2)国道编号:采用0、1、2、3数字编号,分为四种方式。

一类是放射状的,这些公路排序都是“1”字开头;第二类是南北向的,以“2”字开头;第三类是东西向的,以“3”字开头,第四类是“五纵七横”主干线,以“0”字开头。

2、S ——省道(1)省道定义:又称省级干线公路。

在省公路网中,具有全省性的政治、经济、国防意义,并经省、市、自治区统一规划确定为省级干线公路。

由全省(自治区、直辖市)公路主管部门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

(2)省道编号:以省级行政区域为范围编制。

省道放射线的编号,由省道标识符“S”、放射线标识“1”和两位数字顺序号组成,如S120;北南纵线的编号,由省道标识符“S”、北南纵线标识“2”(偶数)和两位数字顺序号组成,如S201,指省域内南北向省道;省道东西横线的编号,由省道标识符“S”、东西横线标识“3”(奇数)和两位数字顺序号组成,如S301,指省域内的东西向省道。

3、X ——县道(1)县道定义:是指具有全县(县级市)政治、经济意义,连接县城和县内主要乡(镇)、等主要地方。

(2)县道编号:一般由大写字母X开头,如县道X312线、县道X233线等。

4、Y——乡道(1)乡道定义:意思为乡村道路,一般宽度大约在3M之间,是乡村通往各地点的保障。

主要为乡(镇)内部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县道以上公路的乡与乡之间及乡与外部联络的公路。

注意: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

因此乡道属于农村公路,农村公路包括乡道,乡道不等于农村公路。

(2)乡道编号:由大写字母Y开头,后面加三位数字组成,如乡道Y794线、乡道Y342线等。

城市道路专业基础知识

城市道路专业基础知识

一、道路专业基础知识和设计理念
2.道路基础知识
2.5 平面设计
城市道路平面设计考虑因素
周边环境—河道蓝线、水位;沿线小区开口,地块标高 新老道路衔接 横断面过渡
交叉口设计 人行通道
公交站台 渠化设计
地下管线
一、道路专业基础知识和设计理念
2.道路基础知识
2.5 平面设计 道路平面线形宜由直线、平曲线组成,平曲线宜由圆曲线、缓和曲线组成。道 路平面设计应处理好直线与平曲线的衔接,合理设置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超高、加宽
一、道路专业基础知识和设计理念
2.道路基础知识
2.6 纵断面设计
桥梁控制标高
沿线地块出入 口标高 交叉口控制标高
桥中心高程=控制水位+梁高+铺装层厚度+横坡影响+纵坡影响+净空 最低点控制标高:63.7+0.5+0.2+0.015*15+0.016*5+2.5
一、道路专业基础知识和设计理念
2.道路基础知识
城市道路:根据《城市道路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城市道路是指城市供车辆、 行人通行,具备一定技术条件的道路、桥梁及其附属设施。
一、道路专业基础知识和设计理念
1.道路的概念
属于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道路。如厂矿道路、机场道 路、港区道路等,凡是社会机动车可以自由通行的,均按照道路进行管理。
(1)道路纵断面设计应满足城市竖向规划要求,与临街建筑立面布置相适应,有 利于沿线范围内地面水的排除。公路也要考虑排水要求
(2)道路纵坡应平顺、圆滑、视觉连续,起伏不宜频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3)道路纵断面设计应根据道路等级,综合考虑交通安全、节能减排、环保效益 和经济效益等因素,合理确定路面设计纵坡和设计高程

道路分级标准

道路分级标准

道路分级标准道路是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其分级标准对于交通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道路分级标准是根据道路的功能和使用要求,将道路划分为不同等级,并对不同等级的道路提出相应的要求和标准。

道路分级标准的制定,有利于合理规划道路网络,提高道路使用效率,保障交通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一、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是城市内部连接各个区域的主要通道,其分级标准主要包括快速路、主干道和支路三个等级。

快速路是城市主要交通干道,其设计速度高,通行能力大,主要用于城市快速通行和连接城市主要区域。

主干道是连接城市各个区域的次要干道,其设计速度较快速路低,通行能力适中,主要用于城市主次干道的连接。

支路是连接城市各个小区域的道路,其设计速度较低,通行能力较小,主要用于城市内部的小区域通行。

二、乡村道路。

乡村道路是连接乡村各个村庄和农田的重要通道,其分级标准主要包括一级乡村道、二级乡村道和三级乡村道三个等级。

一级乡村道是连接乡村主要村庄的主要通道,其道路宽度较大,路面平整,适宜机动车通行。

二级乡村道是连接乡村次要村庄和农田的次要通道,其道路宽度适中,路面平整度较一级乡村道低,适宜小型车辆通行。

三级乡村道是连接乡村各个农田和村庄的小路,其道路宽度较窄,路面平整度较低,适宜非机动车通行。

三、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是连接城市和城市、城市和乡村之间的重要通道,其分级标准主要包括一级高速公路、二级高速公路和三级高速公路三个等级。

一级高速公路是连接城市和城市之间的主要通道,其设计速度高,通行能力大,主要用于城市之间的快速通行。

二级高速公路是连接城市和乡村之间的次要通道,其设计速度较一级高速公路低,通行能力适中,主要用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连接。

三级高速公路是连接乡村和乡村之间的小路,其设计速度较低,通行能力较小,主要用于乡村之间的小区域通行。

道路分级标准的制定,有利于提高道路使用效率,保障交通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道路分级标准,为人们出行提供更加便利的交通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道路的定义和范围
城市道路是指连接城市内部各个区域的交通路线,其范围包括主干道、支路、街巷等。

这些道路的设计和规划是为了方便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

主干道是城市道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连接着城市的各个主要区域。

这些道路通常宽敞平坦,车流量大,车速较快。

主干道上设有交通信号灯、标线、标志等交通设施,以保障交通的有序进行。

行人也可以通过人行横道安全地穿过主干道。

支路是连接主干道和居民区的道路,起到分流车流和提供便捷出行的作用。

支路通常比主干道窄小,车流量相对较少,车速也较低。

支路两侧常常是住宅区、商业区或公园等。

街巷是城市道路网络中的细分部分,通常用来连接居民区内的各个小区域。

街巷的宽度较窄,多为单向或单车道,车速较慢。

街巷两侧常种植着树木和花草,给人一种宜人的感觉。

城市道路的设计和规划需要考虑到交通流量、交通方式、道路宽度、交通设施等多个因素。

合理的道路设计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此外,道路沿线的交通设施也需要合理设置,如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交通标志等,以便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出行。

城市道路的建设和维护是城市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定期检修和维护道路,包括修补路面破损、清理道路垃圾、修剪绿化带等,可以
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改善城市形象。

城市道路是连接城市各个区域的重要交通路线,包括主干道、支路和街巷等。

合理的道路设计和规划可以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保障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出行。

城市道路的建设和维护是城市管理的重要任务,需要持续关注和投入。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我们可以为人们创造一个便捷、安全、宜居的城市道路网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