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信息、材料、能源专题知识点考点归纳和练习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信息和能源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信息和能源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信息和能源知识点总结一、物理信息1.信息的传递-信息的传递方式有声传递、光传递、电信号传递和无线电传输。

-信息的传递速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传递的信息量来衡量,常用单位有字节和比特。

2.信息的存储与处理-信息的存储包括磁盘存储、光盘存储、闪存存储、云存储等。

-信息的处理可以通过计算机、电子设备等进行。

3.信息的获取与安全-信息的获取包括网络、图书馆查询、实地考察等方式。

-信息的安全问题涉及网络安全、个人隐私保护等方面。

4.信息的传感与展示-通过传感器可以将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以获取信息。

-信息的展示包括液晶屏、LED显示屏、喇叭等用于显示或播放信息的设备。

二、能源知识1.能量的含义-能量是物体产生变化或做功的能力,有机械能、热能、化学能、光能、核能等形式。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可以转化但不能消失。

2.能源与能源转化-能源是指能够开发利用的能量载体,如石油、天然气、煤炭、水能、风能、太阳能等。

-能源转化包括能源的获取、储存、转换和利用过程。

3.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不断更新或不会耗尽的能源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不可再生能源是指存在数量有限且无法再生的能源资源,如石油、煤炭等。

4.能源与环境保护-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如温室气体排放、大气污染等。

-绿色能源是指对环境影响较小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5.节能与能效-节能是指尽量减少能源消耗,可以通过改进设备、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方式实现。

-能效是指能源转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有用能量与输入能量之比,实现高效能转换可以提高能效。

物理中考复习梳理 信息 能源

物理中考复习梳理  信息 能源

第二十一、二章信息的传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2-6分)考点一:电磁波1.电磁波的产生:导线中电流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产生)电磁波。

2.电磁波的传播(1)波长:在一列波的传播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做波峰,凹下的最低处叫做波谷,相邻的两个波峰(或波谷)的距离,叫做波长。

(2)波速:描述波传播快慢的物理量。

(3)传播特点: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4)传播速度:在真空中电磁波的速度c=3.0×108m/s,等于光速。

光也是一种电磁波。

3.电磁波的应用微波炉、遥控器、广播、收音机、电视、卫星通讯和移动电话等。

4.巩固练习(1)下列设备中,没有利用电磁波工作的是(C)A.收音机B.微波炉C.体检用B型超声波诊断仪D.红外线测距仪(2)关于电磁波的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微波炉利用电磁波加热食物B.石块落入水中可以产生电磁波C.有线电话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D.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2m/s(3)关于电磁波与信息技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A.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可见光不是电磁波D.日常生活中手机能发射和接收电磁波(4)手机拨打、接听电话或WiF i无线上网都是利用了电磁波;红外线、紫外线也属于这种波,电视机就是利用其中的红外线进行遥控。

(5)2016年10月17日,我国宇航员景海鹏、陈冬随“神舟一号”飞船前往“天宫二号”。

他们在“天宫二号”中讲话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他们与地面控制中心的联系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6)“共享单车”是互联网、智能手机、GPS定位系统和单车的资源整合,为人们的绿色出行带来极大方便。

装在单车上的GPS定位系统会及时把单车的位置信息通过电磁波传递给信息处理中心,再发送到我们的手机上,方便存取单车。

小明某次扫码后骑行的平均速度为18km/h。

考点二:能源1.可再生能源(1)定义: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

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专题14《能量与能源》

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专题14《能量与能源》

2011中考物理复习专题《能量与能源》一:知识点梳理一:能量的转化与守恒:1.能量的存在形式:机械能、电磁能、内能、化学能和核能等。

(1)化学能:是由于化学反应,物质的分子结构变化而产生的能量。

(2)核能:是由于核反应,物质的原子核结构发生变化而产生的能量。

2.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说明:能量的转化是有条件的,即能量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会发生转化或转移)二:能源与社会:1、自然界的能源及分类:(1)可再生能源:自然界中像太阳能、风能、水能以及动植物等这类可以长期提供或可以再生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2)不可再生能源:而像煤、石油、天然气和铀矿这类化石或矿物能源,已经消耗就很难再生的能源就是不可再生能源。

说明:目前世界能源消耗中90%以上是不可再生能源。

其中:石油大约占40%,煤大约占35%,天然气大约占20%,而我国的能源结构主要以煤为主,其比重大约是煤75%,石油17%,天然气3%,其他(水电、核电、新能源发电)占6%,结构不合理。

(3)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的能源叫做一次能源。

二次能源: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由一次能源转化而来的能源叫做二次能源。

(4)常规能源和新能源:常规能源:像煤、石油、天然气以及水能等人类已经使用多年的能源叫做常规能源。

新能源:像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人类最近才开始开发使用的能源叫做新能源。

2、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能源利用的进步导致了人类文明的跃进。

(1)先是钻木取火,从人类利用自然火到人工火的转变,导致了以柴薪作为主要能源的时代的到来;(2)蒸汽机的发明是人类利用能量的里程碑,人类从此步入以机械动力大规模代替人力和畜力的时代。

人类的主要能源由柴薪向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转化;(3)20世纪40年代,物理学家发明了可以控制核能释放的装置——核反应堆,人类开始了以核能为代表的又一次能源革命。

初中物理《能量和能源》知识点总结含习题(精华版)

初中物理《能量和能源》知识点总结含习题(精华版)

第二十章能量和能源第一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1、自然界存在着多种形式的能量。

尽管各种能量我们还没有系统地学习,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有所了解,如跟电现象相联系的电能,跟光现象有关的光能,跟原子核的变化有关的核能,跟化学反应有关的化学能等。

2、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和转移。

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的内能转移到低温物体。

运动的甲钢球碰击静止的乙钢球,甲球的机械能转移到乙球。

在这种转移的过程中能量形式没有变。

3、在自然界中能量的转化也是普遍存在的。

滑滑梯,由于摩擦而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气体膨胀做功的现象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水力发电中,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在火力发电厂,燃料燃烧释放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化学能→水的内能→机械能→电能);在核电站,核能转化为电能;电流通过电热器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电流通过电动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4、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最重要的定律之一。

第二节能源与社会1、能源:凡是能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

(1)分类:①按能源的利用方式分为:a. 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中可以获取的能源)(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核能;内能、太阳能、海洋能、生物质能)b. 二次能源:(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经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如:电能)②按是否可再生分:a. 不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核能)b. 可再生能源:内能、太阳能、海洋能、生物质能③按开发早晚的情况还可分为:a. 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b. 新能源(太阳能、水能、潮汐能、地热能、核能)。

④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是千百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

⑤生物质能:由生命物质提供的能量。

第三节开发新能源1、原子和原子核:(1)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电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中子不带电。

新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1)

新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1)

新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重难点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学习目标】1、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能源,人类利用能源的过程,不同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2、了解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3、了解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4、能说出不同能源的特点;5、了解在现实生活中能量转化与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

【要点梳理】要点一、能源凡是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都可以叫做能源。

要点诠释:1、人类利用能源的历程:(1)钻木取火是人类从利用自然火到利用人工火的转变,导致了以柴薪为主要能源的时代的到来。

(2)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以机械动力代替人力和畜力,人类的主要能源从柴薪向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转化,利用化石燃料的各种新型热机的问世,使化石能源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

(3)物理学家发明了可以控制核能释放的装置---反应堆,拉开了以核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利用的序幕。

2、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像化石能源一样,风能、太阳能、地热能以及核能,是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这些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统称为一次能源。

我们使用的电能,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所以称电能为二次能源。

我们今天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是千百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所以称为化石能源。

常见的化石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

常见的一次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等。

常见的二次能源有:电能。

要点二、核能质子、中子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原子核十分牢固,要使它们分裂或者重新组合是极困难的。

但是,一旦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分裂或者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相互结合,就可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就是核能。

核能是新能源,它有两种主要形式:核裂变能和核聚变能。

要点诠释:1、核裂变:快速的裂变反应可以引起猛烈的爆炸,原子弹就是利用快速裂变制成的,我们还可以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把核能用于和平建设事业。

能源与材料(解析版)-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精讲与必刷题型精练(全国通用)

能源与材料(解析版)-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精讲与必刷题型精练(全国通用)

专题28 能源与材料【核心考点精讲】1、能源(1)概念:凡是能为人类提供能量的物质都叫做能源。

(2)能源与能量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能源的利用过程实质上就是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能量则是物体做功本领的量度。

(3)生活中常见的能源:煤炭、石油、天燃气、汽油、柴油、热力、电力等。

2、新能源(1)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例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2)相对于传统能源,新能源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对于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3、能源的分类(1)产生方式角度划分一次能源: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例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核能。

二次能源: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经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例如,电能、乙醇汽油、氢能、沼气。

(2)是否可再生角度划分可再生能源:可以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获取的能源,例如,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潮汐能。

不可再生能源: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例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

4、材料(1)当材料的微粒小到纳米尺寸时,材料的性能就会发生显著变化。

例如:提高强度、硬度,降低烧结温度,提高材料磁性等。

(2)超导材料:①电阻为零的材料。

②应用:可实现远距离大功率输电,如超导磁悬浮列车。

(3)半导体材料①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例如:硅、砷化家、锗等,具有单向导电性。

②应用:发光二极管、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机器人、条形码扫描器、微处理器等。

【必刷题型精练】1.(2022•广东中考)关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B.电能是一次能源C.水力发电是将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太阳释放的能量是核裂变产生的解:A、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能源,不能在短时间内形成,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 错误;B、电能需通过消耗一次能源才能获得,是二次能源,故B错误;C、水力发电机发电时是将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C正确;D、太阳释放的能量是氢核聚变产生的,故D错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信息的传递、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信息的传递、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知识点总结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一节电话一.电话及电话交换机1.电话的组成话筒:声信号变成变化的电流(声信号变成电信号)。

听筒:变化的电流变成声音(电信号变成声信号)。

2.电话的工作原理:(1)声音(振动)→话筒→变化的电流→听筒→振动(声音)(2)通话时,一方的话筒和另一方的听筒是串联的。

3.电话交换机(1)为了提高电话线路的利用率而发明的(2)用来实现两部电话之间的转换(3)使用交换机,可以大幅度的减少电话线的数量4.电话“占线”原因(1)对方电话没有扣好(2)对方正在通话(3)电话交换机忙二.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1.模拟信号:在话筒将声音转换成信号电流时,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情况完全一样,模仿声音的“一举一动”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叫模拟信号。

2.模拟通信:使用模拟信号的通信方式叫模拟通信,例如:传统的市话通话,长途通话。

3.数字信号: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数字信号。

4.数字通信:使用数字信号通信的方式叫数字通信,例如电子计算机是利用二进制码识别信息和处理信息。

15.模拟通信在加工,放大和传输过程中抗干扰能力差,噪声大,失真大;而数字信号形式简单,抗干扰能力强,噪声小,失真小。

6.电话交换机间的信息是靠数字信号传递,而电话与电话机之间的信息传递靠模拟信号,但是不论哪种通信都需要电话线。

第二节电磁波的海洋一.电磁波1.电磁波的产生:导体中电流的迅速变化在空间激起电磁波(变化的电流产生电磁波)。

2.电磁波性质:是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物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传播不需要介质。

3.电磁波传播的速度c=3×108m/s,电磁波的波长为λ,波速c=λf,其中f是电磁波的频率。

4.电磁波的波谱:γ射线,X射线,紫外线,红外线,微波,短波,中波,长波。

二.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1.发射:将要传输的电信号(音频信号,图像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载波)上,再通过天线发射到空中的过程。

初中物理信息、材料、能源专题复习课件

初中物理信息、材料、能源专题复习课件
10.微波通信:微波比无线电波的频率更_高___,传递信息
更多,需要每隔_5_0__km建一个中转站,才能把信息一直传 递下去。
11.卫星通信:可以弥补微波通信的不足,在地球周围至
少配置__3__颗同步通信卫星,信号就可覆盖全球。
12.光纤通信:频率_单__一____,方向高度__集__中___的光叫激光,利
重要指标。 31.软铁磁化后,磁性很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性 材料。而钢等物质 在磁化后,磁性能够保持,称为 硬磁性 材料。硬磁性材料可以做
成 永磁体 ,还可以用来记录信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磁记录 与人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录音带、录像带 、电脑中的磁盘、打
电话的磁卡、 银行信用卡 ,还有磁卡式车票等等,都是用磁来记 录信息的。磁记录技术提高了工作效率,给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 便。
转换,如太阳能电池。 21.能源对环境的影响:大量燃烧化石能源势必造成_大__气__污__染____ 和__温__室__效__应____的加剧,过分依靠柴薪能源,会加剧水土流失和
沙漠化。
22.未来理想能源的条件: (1)必须足够_丰__富__,__能__保__证__长__期__使__用____, (2)必须足够__便__宜__、__能__使__多__数__人__用__得__起_______, (3)相关技术必须_成__熟__、__能__大__规__模__使__用__________, (4)必须足够__安__全__、__清__洁__,__不__能__严__重__影__响__环__境__________________。 23.纳米:纳米是 长度单位,1nm = 10-9 m 。纳米是用来度量 分子间的距离。
7.广播的发射:无线电广播电台将音频电信号用调制器加 载到高频电磁波上,通过_天__线___发射到空中。 8.电视信号的发射:话筒将__声__信__号___变成电信号,摄像 机将_图__象___变成电信号。发射机将这些电信号加载到高频 __电__磁__波____上,通过天线发射到空中。 9.移动电话(手机):它利用_电__磁__波____来传递信息,既是无 线电的发射台,又是接收台,其通话需要_基__地__台____转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能源、材料专题复习(2课时)一、知识考点1.电话的组成:最简单的电话由______和______组成,靠______沿着导线把信息传到远方,电话是1876年______发明的。

2.电话的工作原理: ,为了提高电话线路的利用率,实现任意两用户互相通话,发明了_________________。

3.两种通信方式:模拟通信和_______通信。

4.产生:导线中迅速变化的电流能在周围空间产生电磁波,它是传递各种信息的载体。

5.传播: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金属容器对电磁波有________作用。

6.波速c、波长λ、频率f三者的关系:c=λf,电磁波的波速c=________________。

7.广播的发射:无线电广播电台将音频电信号用调制器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通过______发射到空中。

8.电视信号的发射:话筒将_________变成电信号,摄像机将______变成电信号。

发射机将这些电信号加载到高频__________上,通过天线发射到空中。

9.移动电话(手机):它利用_________来传递信息,既是无线电的发射台,又是接收台,其通话需要_________转接。

10.微波通信:微波比无线电波的频率更____,传递信息更多,需要每隔____km 建一个中转站,才能把信息一直传递下去。

11.卫星通信:可以弥补微波通信的不足,在地球周围至少配置____颗同步通信卫星,信号就可覆盖全球。

12.光纤通信:频率_______,方向高度_______的光叫激光,利用激光在特殊的管道——___________里实现信息传播的通信,叫光纤通信。

13.网络通信:计算机可以高速处理大量信息,把计算机连在一起,可以进行_______通信,目前人们经常使用的网络通信的形式是__________。

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叫__________。

14.能源:凡是能够提供_______的物质叫做能源。

15.能源的划分:①按是否能循环再生分为_______能源和___________能源;②按是否直接从自然界获取分为_________能源和_________能源,化石能源属于______________能源,生物质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能源。

16.原子结构:原子由带正电的________和带负电的_______组成,原子核由_______和_______组成。

17.核能:使原子发生分裂或聚合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叫核能,获得核能有两种途径:即原子核的_______和__________。

18.链式反应:核裂变中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瞬间可释放出巨大能量,可以制成原子弹,如果对链式反应加以控制,可建成________,聚变也称为热核反应,据此可以制成氢弹。

19.太阳能: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_____________,释放巨大的能量就是太阳能的能量来源。

20.太阳能的利用:化石能源、水能、风能都来源于___________。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又安全的能源,目前人类利用太阳能源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采用光_____转换,如用集热器加热水,二是光____转换,如太阳能电池。

21.能源对环境的影响:大量燃烧化石能源势必造成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加剧,过分依靠柴薪能源,会加剧水土流失和沙漠化。

22.未来理想能源的条件:(1)必须足够______________(2)必须足够___________(3)相关技术必须___________(4)必须足够_______________。

23.纳米:纳米是单位,1nm = m 。

纳米是用来度量分子间的距离。

24.当材料的微粒小到纳米尺寸时,材料的性能就会发生显著变化。

如:提高强度、硬度,降低烧结温度、提高材料磁性等。

25.超导材料:是一种为零的材料。

超导材料的应用:可实现远距离大功率电,如超导磁悬浮列车。

26.半导体材料:是导电性能介于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

如:硅、砷化镓和等。

27.半导体材料可制成、、集成电路等。

28.半导体二极管具有导电性。

29.半导体材料的应用:太阳能电池、机器人、条形码扫描器、微处理器等30.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材料时的变形行为及其的能力,通常包括弹性与、脆性与等。

有些材料当受力达到一定值时,会断裂,其无明显的塑性形变,这种性质叫做脆性。

例如,轻轻一瓣,饼干会变成碎片。

所以,是选择材料的重要指标。

31.软铁磁化后,磁性很容易消失,称为材料。

而钢等物质在磁化后,磁性能够保持,称为材料。

硬磁性材料可以做成,还可以用来记录信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磁记录与人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录音带、、电脑中的磁盘、打电话的磁卡、,还有磁卡式车票等等,都是用磁来记录信息的。

磁记录技术提高了工作效率,给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二、典型例题例l、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传递信息利用的是( )A.次声波 B.超声波C.红外线 D.微波【解析】卫星是利用电磁波中的微波来传递信息,因为卫星在太空中,真空不能传递声波,如用红外线与地面通信,遇到障碍物,信号会受到影响。

例2、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它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目前核电站都是通过聚变反应来利用核能的B.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以控制的C.原子核分裂或聚合时释放出核能D.核能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解析】目前核电站都是通过核裂变的链式反应加以控制来发电的,故A选项说法错误,其他三个选项说法均正确。

三、达标检测1.福州江滨大道缤纷园入口处,安装了两盏“风光互补”景观节能灯,如图所示,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太阳能电池板.关于节能灯的设计解释合理的是 ( )A.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小风扇是用来给太阳能电池板散热的C.小风扇是风力发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D.蓄电池在夜晚放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2.石墨烯又称单层墨,它仅由一层碳原子组成,具有许多奇特的属性,包括极强的拉力,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硬度最大,熔点超过3000℃等,这种高新材料有可能代替硅成为新的半导体材料.发现石墨烯的两位俄裔科学家因此获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根据石墨烯的特性,你认为石墨烯不能用来制成 ( )A.高压输电线 B.坚韧的防弹衣C.发光二极管 D.保温隔热材料3.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倡导“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的今天,人类特别重视太阳能的利用 B.超导材料可应用于电饭锅和远距离输电线C.卫星导航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主要依靠电磁波D.光纤具有抗干扰、信号衰减小的特点,适用于远距离、大容量信息传输4.关于能源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量使用石油产品会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应该停止开采石油B.和平利用核能特别要注意防止核泄漏,以免造成环境污染C.修筑拦河坝建造水电站利用水能发电,有百利而无一害D.天燃气是一种清洁能源,人类可以无穷无尽地开发5.下列实例中,材料的选用与描述的物理属性不相符的是 ( )A.电线的线芯用铜制成,是因为铜的导电性好B.房屋的天窗用玻璃制成,是因为玻璃的透光性好C.水壶的把手用胶木制成,是因为胶木的导热性好D.划玻璃的刀刃用金刚石制成,是因为金刚石的硬度大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视广播和移动通信都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B.微观粒子按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原子核、原子、夸克C.超导体和电磁铁都属于高新技术材料D.中考实行网上阅卷,条形码扫描器中的光敏二极管使用的是半导体材料7.把两种不同的金属片插入柠檬,制成“水果电池”,用电压表测量水果电池的电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果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水果电池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水果电池把内能转化为电能D.金属片B是水果电池的正极8.“霸王举鼎”是宿迁市的标志性雕塑之一.这段历史故事已被搬上荧屏,剧中大鼎的道具最适合用下列哪种材料制作 ( )A.石头B.铁C.铜D.泡沫塑料9.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液化石油气(LPG)是一种清洁燃料,使用这种燃料的汽车,排出的尾气污染较小B.如果大量利用太阳能,可能使太阳能在短期内消耗殆尽C.必须用六颗同步卫星才能实现全球通信D.塑料和银都是很好的绝缘材料10.纳米材料是由纳米颗粒经过特殊制备得到的,室温下外形相同的纳米铜比普通铜可多拉长50倍而不断裂的事实,表明纳米铜具有较好的 ( ) A.导电性B.导热性 C.延展性 D.弹性11.常见的能源,属于可再生的是 ( )A.风能 B.石油C.煤炭 D.天然气12.能源、信息、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太阳能、风能和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B.光纤通讯是依靠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C.在通常情况下,铜、碳棒和陶瓷都属于导体D.秦山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1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半导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B.超导体是一种电阻很大的材料C.纳米技术是大尺度范围内的科学技术D.超导材料用于输送电力可以降低电能损耗14.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两位研究石墨烯材料的教授,石墨烯是一种神奇的物质,是人类至今发现的厚度最薄、强度最高的材料.针对这一发现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你认为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A.“石墨烯为什么很薄?”B.“如何提取石墨烯这种物质?”C.“石墨烯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D.“石墨烯的强度与石墨烯的厚度、面积有什么关系”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钟表中的发条可以储存时钟运转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于制成发条的材料具有很好的延展性B.橡胶是一种很好的弹性材料,用橡胶轮胎可以大大减轻汽车的震动与颠簸C.铜是一种很好的导体,是因为它具有较高的硬度D.银锭具有很高的硬度,所以可以将其拉成丝16.核电站是利用核燃料的原子核发生_______(填“裂变”或“聚变”)释放出大量的核能并最终转化为电能的,地震会产生_______波,具有很大的能量。

“3.11”日本大地震并引发的大海啸,致使福岛核电站严重受损,核泄漏造成的_______辐射使周边环境严重污染,因此核能利用与核电安全是人类应同时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17.日本大地震引起的核安全事故,实质上是可控核反应由于地震干扰变得难以控制而造成.目前人类主要是利用通过_______变反应释放的核能;核能属于___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18.2011年3月11日,日本仙台以东海域发生大地震并引发海啸。

海浪具有巨大的_______能,致使福岛核电站冷却系统受损,反应堆温度升高,用海水冷却反应堆是利用_______方式来改变反应堆的内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