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江南春》赏析优秀3篇
《江南春》 文章解析

《江南春》文章解析江南春,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歌颂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和温暖气息。
本文将从诗的内容分析、艺术特点以及文化意义三个方面对《江南春》进行解析。
一、诗的内容分析《江南春》是由唐代文学家杜牧所作,全诗描绘了江南春天的景色和人们的生活情景。
整首诗以四联体的形式,每个联体刻画一个独特的景象。
诗的第一联以“千里莺啼绿映红”的描写开篇,展示了春天鲜花盛开的美景。
第二联则以“水村渔市随人久”的句子描述了农村的生活画面,以及人们的劳作和生产场景。
第三联以“烟村四月闲人少”的词句表现了江南春天的宁静与宜居。
最后一联以“日暮乡关何处是”的句子作为落笔,抒发了读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从诗的内容上看,《江南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和生活场景展示,生动地再现了江南春天的美景和人们的生活情趣。
二、艺术特点《江南春》以其细腻的描写和娴熟的铺陈手法展现了诗人杜牧独特的艺术特点。
首先,诗中充满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
从“千里莺啼绿映红”到“水村渔市随人久”,再到“烟村四月闲人少”,诗中的景物描写鲜活而生动,每一句都仿佛给读者画了一幅春天的画卷。
其次,诗的结构严谨有序。
整首诗共四联,每联四句。
每一联刻画了一个景象,通过严格的写作结构给读者带来了线性的阅读体验。
最后,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节奏感。
杜牧善于运用押韵和平仄,使得诗的语言韵味十足。
同时,诗中采用了律诗的形式,使得整首诗在形式上更加完美。
三、文化意义《江南春》作为唐代文学的代表作之一,不仅仅具有艺术上的价值,更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首先,诗歌中对江南地区春天的描绘,反映了江南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
这种描写不仅仅让人感受到了江南春天的美丽,也展示了江南地区的独特魅力。
其次,诗歌中呈现的农村生活场景,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农耕经济和人们对自然的依赖。
这为我们了解唐代社会的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最后,诗歌中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了杜牧对家乡的深情厚意。
《江南春》原文翻译及赏析

《江南春》原文翻译及赏析一、协议关键信息1、诗词原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翻译版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赏析重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艺术特色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诗词原文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三、作者介绍《江南春》的作者是杜牧。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其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在晚唐成就颇高。
四、翻译版本1、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许多座古寺,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蒙胧烟雨之中。
五、赏析重点11 描绘江南美景诗开篇即以“千里莺啼绿映红”,展现了江南春天的辽阔与生机勃勃。
“千里”是虚指,极言江南地域之广。
莺啼婉转,绿树红花相互映衬,色彩鲜艳,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冲击,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的美景。
111 展现江南风情“水村山郭酒旗风”一句,描绘了江南独特的水乡与山城风貌。
水村依山傍水,山郭错落有致,酒旗在风中飘扬,充满了生活气息,展现了江南的繁华与热闹。
112 怀古幽思“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人由眼前的美景联想到南朝时期的佛教盛况。
众多的寺庙如今已在烟雨中沉寂,给人以历史的沧桑感和无常的感慨。
六、艺术特色分析12 动静结合前两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以动景为主,莺啼、酒旗飘动,充满生机;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则以静景为主,寺庙楼台在烟雨中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
动静结合,使整首诗的画面更加丰富生动。
121 色彩鲜明诗中“绿映红”鲜明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的色彩斑斓,绿树与红花相互映衬,形成了强烈的视觉效果,展现了江南春天的艳丽与繁荣。
《清明时节雨纷纷:杜牧《江南春》诗赏析》

清明时节雨纷纷:杜牧《江南春》诗赏析1. 引言《江南春》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
该诗以清明时节为背景,描绘了江南春景的美丽和人们对返乡祭祖的思念之情。
本文将从诗歌结构、意境表达和情感内核三个方面对《江南春》进行详细赏析。
2. 诗歌结构分析《江南春》是一首五言绝句,共有四个句子。
每个句子都通过描写不同景物或者情感来刻画出清明时节的特点。
整首诗各句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呼应了整体主题。
3. 意境表达3.1 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观杜牧在诗中运用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地区在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观。
例如,“小草渐长”、“绿苔滋翠”等描写生机盎然的景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天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
3.2 返乡祭祖的思念之情清明时节被视为返乡祭祖的重要时刻,这也是诗中表达的主题之一。
通过描写“行人欲断魂”的情感,在表现返乡过程中的离别之苦和思念之情。
杜牧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们的情感融合在一起,营造出深入人心的意境。
4. 情感内核《江南春》所表达的主要情感是对自然和家园的眷恋与思念。
通过对清明时节自然景色和返乡思绪的描绘,作者将自己内心深处对故土、亲人以及往事的留恋与惆怅展现出来。
这种对家园和亲人无尽眷恋的情感,引起了读者共鸣,并使他们能够体验到杜牧在诗中传递出来的悲喜交集之情。
5. 结论《江南春》作为一首脍炙人口的唐诗,通过美妙细腻的描写和曲折深沉的情感,向读者展示了清明时节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们对家园的眷恋。
这首诗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其精湛的表达,更体现了杜牧对美好事物与故土情怀的双重追求。
通过赏析《江南春》,我们能够深入理解杜牧以及他所代表的唐代文学风格,体验到他们那个时代的文化繁荣与人文关怀。
杜牧《江南春绝句》唐诗鉴赏

杜牧《江南春绝句》唐诗鉴赏杜牧《江南春绝句》唐诗鉴赏这是描写江南风光的一首七绝,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杜牧《江南春绝句》唐诗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杜牧《江南春绝句》唐诗鉴赏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诗鉴赏:“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先是写春到江南,莺啼婉转,燕语悠扬,红花绿叶,交相辉映,河水荡荡,山色佳丽,水村山郭,酒旗飘扬。
这盎然生机的天然美景,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
在这尺幅“千里”的画卷中,不仅有春莺、春花、春草、春水、春山、春风等春天的景物,而且声、色、动、静兼备,听觉、视觉的景色并置。
“水村”、“山郭”、“酒旗”、“风”等四对名词联缀使用,表现出人与自然的融为一体,人在景中,景因人而生机勃勃。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既是面上取点式的绘景,又是讽谕朝政的议论。
在细雨濛濛、烟霏云敛的江南,兀立着一座座雄伟壮丽的佛寺,庙中的古钟发出阵阵轰响,更给这江南春色增添了神奇的色彩。
“南朝”二字提领那一段历史,引发人透过历史的“烟雨”,联想到南朝统治者推崇佛教、大兴佛寺,劳财伤命,但佛寺并不能挽救病入膏盲的南朝政权,相反,昏聩荒唐的迷信活动却加速了其崩溃的步伐。
而今,留下来的南朝佛寺成为衰败历史的见证,在风雨的剥蚀下点缀着江南春光,聊供人们凭吊和游览。
《江南春绝句》短短四句,绘景明晰,聊聊几字就简练明确地展示了一幅壮阔无比的春光图。
这种有点有面、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艺术表现技法,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幅春色图。
诗的末两句写景如画,景中寓情,诗人虽一笔带过“南朝”和佛寺,却并无剑拔弩张的谴责之语,诗中只是在凭吊南朝覆灭时对“烟雨”中寺庙的来历稍加点拨,就使人能纵向想见这些佛寺建造的历史,同时也使人联想到唐王朝崇信佛教导致衰败现实,讽谕之辞含蓄地脱颖而出。
杜牧《江南春绝句》唐诗鉴赏2《江南春绝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赏析与评价

江南春赏析与评价江南春,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诗歌作品。
该诗由唐代诗人杜牧创作,被誉为“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意境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首先,我们来欣赏一下这首诗的原文: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五十乡村如梦里,十万树梨花映白墙。
天姥山下天姥水,舞风舞雨舞春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象。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繁花似锦,山水如画的景象,展现出了江南春天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以描绘春天的景象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诗中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五十乡村如梦里,十万树梨花映白墙”、“天姥山下天姥水,舞风舞雨舞春风”等句,都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情厚意,以及对江南风光的独特感受。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诗的艺术特点。
首先,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流畅,表现了诗人的高超的艺术修养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其次,诗中的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
再次,诗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使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想象力。
最后,诗中的韵律优美,节奏感强,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最后,我们来评价一下这首诗的艺术价值。
《江南春》是一首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它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意境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使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
同时,它也展现了诗人对江南风光的独特感受,使人对江南的风土人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因此,这首诗不仅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也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综上所述,《江南春》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意境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江南春》诗词原文及赏析

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803年~805年),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出身于世代官僚地主家庭。
二十六岁中进士,为弘文馆校书郎。
后来除在地方上做十年幕僚外,又在黄、池、睦、湖等州做过刺使,还曾在中央任过监察御史,膳部、比部及司功员外郎等职,终于中书舍人。
着有《樊川文集》。
杜牧是晚唐一位着名诗人。
青年时期的杜牧,怀有经邦济世之志,喜读兵书,为人刚直不阿,敢于指陈时弊。
后来,由于卷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之中,使他的政治主张未得旋展,终于堕入颓废享乐、纵情声色的生活里面。
杜牧在文学方面,主张文以致用,强调内容为主,形式为辅,提倡言之有物,朴实无华的文风;反对无病呻吟,片面追求形式。
在晚唐追求浮丽柔靡的文坛上,他主张"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以豪迈俊爽,拗峭清丽独树一格。
他的七律和七绝都写得很成功,而七绝尤为凝炼、自然,很多名篇为后人所传诵。
由于他在诗歌方面成就较高,后人把他与杜甫相提,称为"小杜",或为李商隐并提,称为"小李杜".杜牧虽然写了一些进步诗篇,但也写了不少消极颓废、趣味低下的作品,这些含有糟粕的诗歌,应引起注意,给予批判。
[注释]啼:叫。
山郭:修建在山麓的城池。
酒旗:酒帘,高悬在酒店外的标帜。
南朝:公元420-589年,南方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的总称。
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
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大概数字。
楼台:指佛寺中的建筑。
烟雨:如烟般的蒙蒙细雨。
江南春古诗赏析

江南春古诗赏析《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是杜牧千古传诵的名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江南春古诗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注释】1.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这里指城镇。
2.南朝:东晋后在建康(今南京)建都的宋、齐、梁、陈四朝合称南朝。
当时的统治者都好佛,修建了大量的寺院。
3.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
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
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大概数字。
4.楼台:指寺庙。
【译文】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快地歌唱,丛丛绿树映衬着簇簇红花,依山傍水的村镇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南朝时建的成千上万的寺庙,正沐浴在如烟细雨中。
【赏析】江南,顾名思义,就是长江以南。
而唐诗宋词里的江南,主要是指今天的苏南、浙北一带,这是人文意义上的“江南”。
打开地图你就知道,它是以太湖为中心,长江、运河、钱塘江和东海环绕的一块地方。
“千里莺啼绿映红”,很多人一说江南,首先想到的就是小桥流水、庭院深深,精致是精致,但江南并不只是这种小格局。
一个“千里”,畅快淋漓,原来江南也可以这么气贯长虹。
这种感觉,很像我们现在看无人机在高空拍摄的照片。
要知道,杜牧的时代并没有那玩意,大诗兄很佩服他的想象力和代入感。
“南朝四百八十寺”,有人说这是讽刺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小朝廷迷信佛教,或者是讽刺当时的李唐朝廷。
这么解释,当然也可以。
不过,大诗兄觉得,倒也不必想太多。
我的直觉是,佛教传入中国,更加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也带来了文化、建筑、雕塑、绘画上的多样性和融合发展。
直到现在,你看南京的鸡鸣寺、杭州的灵隐寺、苏州的寒山寺,烟雨笼楼台,这些江南寺院的美,真的可以延续千年。
杜牧江南春赏析(优秀3篇)

杜牧江南春赏析(优秀3篇)杜牧《江南春》赏析篇一《江南春》是苏教版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的内容。
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
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
色彩鲜明,情味隽永。
一首七言绝句,能展现出这样一幅广阔的画卷,真可谓“尺幅千里”了。
作者在描绘千里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的同时,也慨叹南朝的覆亡,寄托了讽喻之意。
第一、自学古诗,整体感知1、介绍作者:杜牧(803-852)唐代诗人。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
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2、学生自由诵读古诗。
1、播放优美的春天的视屏,让学生用所学过的词语描绘刚才所看到的情景。
第二、情景引入过渡:春天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墨客所描绘和歌颂的对象,在同学们的记忆中又有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2、指名背诵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3、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
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检查学习效果(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2)分组读。
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
4、再读古诗,结合旁边的注释,理解词语或诗句的意思。
5、学生交流收获,提出不懂的地方。
第三、反复诵读,体会诗意(一)前两行——晴景、写今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想想“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
2、学生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集体订正。
3、理解“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虚指,在这指的是辽阔的江南地区。
4、体会第一句诗的意思。
可指名让学生说(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
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5、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
(二)后两行——雨景、怀古1、提问,诗歌的后两行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晴景吗?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及时的补充背景知识(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牧《江南春》赏析优秀3篇杜牧《江南春》赏析篇一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学会本课的一个生字,并能理解运用3 、在朗读中感受江南美丽春景的同时感受作者借古讽今,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兴亡之感教学重难点:1 、带着想象诵读诗歌,体会江南春景2 、领会诗人借古讽今的艺术手法教材分析:本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人描绘了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的同时,也感叹南朝的覆灭,流露兴亡之感,寄托讽喻之意。
教学用时: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PPT 出示几张春天的图片。
说到雪,说到冰想到的都是塞北,说到春,想到的更多的自然是“江南”。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江南的春。
(2 )解题《江南春》,顾名思义就是江南的春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春天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美)你觉得江南的春天,会给人什么样的感受?(美!)(2 )带着自己的感受吟诵诗歌。
(3 )指导朗读。
七言绝句应该怎样断句?(千里——莺啼——绿映——红)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1 )一看:朗读诗歌,你看到了什么?(绿叶衬着红花,绿水环绕的村庄,背靠青山,酒家的旗子在春风中微微摆动。
放眼望去,南朝建立的寺庙,在烟雨迷蒙之中若隐若现。
)千里:与“十里”作比较。
四百八十:概数,说明很多。
(2 )二听:莺啼、人声(3 )三闻:花香、酒香(4 )四想:江南的春天真美。
总结:在诗人的笔下,江南的春天是如此的美妙。
可看、可听、可闻、可想。
那我们就一边读一边看,一边读一边听,一边读一边闻,一边读一边想吧。
过渡:在如此美妙的江南美景面前,我们感到的仅仅是美,仅仅是无限的遐想。
但是我们的是诗人想到的远远不止这些。
四、拓展延伸、(1 )介绍写作背景(2 )学习借古讽今的艺术手法杜牧《江南春》赏析篇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1个生字“旗”,认识2个生字“莺、郭”。
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美。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慨叹南朝的覆灭,流露兴亡之感,寄把讽喻之意。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歌曲《春天在哪里》,音乐《水调歌头》屏幕出示相关古诗。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听、唱《春天在哪里》。
2、说春天。
3背春天的诗。
你们关于春天的诗知道得可真多,这个月诵读之星该评给谁呢?这可难位老师了,不过没关系,接着往下比。
4、池州“千载诗人持”有哪些诗人在此留下了不朽的诗篇呢?(其中重要的有2人:大诗人李白写下了秋浦歌十七首。
杜牧在我们池州做过刺史,关心人民疾苦,贡献最大的算他的《清明》诗,因为有了《清明》我们池州的杏村才名扬千古,名扬四海,感谢杜牧。
)5、今天学习杜牧的江南春板书:江南春,唐,杜牧,七绝二、读古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反复读(对照拼音读准生字音、并想办法记住字形,尤其是生字“旗”字,还可以给诗标上平仄,吟诵吟诵)。
2、指名读生字,说字意,组词。
(给二类字说意思,组词,一类字记字形,组词)。
记字形,书空写。
3、指名读古诗。
4、根据平古诗仄反复吟诵。
指名说感受,再读,评价。
三、体会古诗意境美(一)学习1—2句1、(古诗穿越千年,还那么有魅力,是因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反复吟诵1、2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哪些词语向你传递着这样的信息呢?2、生汇报。
“千里”,写出了范围之广,是虚指,指整个江南广袤的大地。
“莺啼”1、想象一下,你听到了什么?黄莺在鸣叫,在哪里,怎样地鸣叫),指导完整地说,我听到了黄鸢在里地鸣叫。
2、谁来模仿一下,(一个一个地鸣/集体鸣)根据声音说诗句或词语。
(师评:这是“几处早莺争爱树”,这是“两个黄鹂鸣翠柳”,这是“上有黄鹂深树鸣……)3、我走到哪都能听到清脆婉转的莺啼,给我带来了美好的听觉享受,这就是“千里莺啼”。
“绿映红”1、想象一下那是怎样的画面?2、“千里绿映红”呢?(到处是绿树簇拥着红花)3、指导看图,小结(鲜艳的红与明亮的新绿互相映衬,色彩明丽,给人强烈地视觉冲击,带来了美好的视觉享受)。
4、你想用哪些诗句来表达你看到的美景呢?(百般红紫斗芳菲日出江花红胜火桃红复含宿雨水上桃花红欲燃)“水村山郭”1、想象一下,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你看到的画面?2、也可以用诗句来表达你看到的画面。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过渡:美好环境中,人们的生活一定也很美吧?从哪儿看出来呢?)“酒旗风”1、酒旗迎风招展,表示这儿是酒店。
2、迎风招展的酒旗仿佛在告诉我们这儿怎样?(这儿谈笑风生,人声鼎沸,这儿歌舞升平,这儿美酒飘香,这儿人来人往……)3、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放入诗中,用你的声音告诉大家!指名轮读1、2句。
(又听到了,又看到了,这还是画吗?分明是来到了唐朝的江南呀!)4、读1、2句,看插图,引导说诗意,指名说、齐说。
(广袤的江南大地上,到处是莺歌燕舞,到处是花红柳绿,到处是依山傍水的山村和城市!到处是酒旗招展、招揽着南来北往的客人)5、看到这巨幅江南春画卷展现在你的眼前,想送给他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好吗?(春深似海、世外桃源、生机勃勃、春意盎然、春光无限、春色无边、莺歌燕舞、诗情画意、春光明媚……)6、你体会到诗人的什么心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景有多美,爱就有多深)过渡语:是呀,这样一位有政治才华的爱国诗人,生不逢时,生活在江河日下的晚唐,生活在一个迷信佛教寺宇奢丽的晚唐,社会沉闷压抑,有识之士受到排挤。
杜牧熟读史书,看透时局而又无法力挽狂澜。
他的内心受着怎样的煎熬呀,当一切美景笼罩在迷蒙的烟雨中时,诗人远眺掩在苍茫烟雨中的楼台踪影,感慨万千。
(二)学习3、4句1、反复吟诵3、4句。
2、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寺楼台烟雨)3、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两句的意思。
(放眼望去南朝留下的四百八十寺,又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中呢?)4、前2句写的是眼前春景,后两句就与古代历史联系起来了,我们可以用两个字来说明——写今,怀古。
5、诗人为什么要怀古呢?6、作者生活的晚唐,统治者当时也太迷信佛教寺宇奢丽。
南朝统治者因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求神灵保佑江山稳固。
结果这些林立的寺庙不仅没有改变他们必然灭亡的命运,还加速了统治者的灭亡。
这真是对南朝统治者的极大讽刺,三百多年过去了,作者重提此事,仅仅是讽刺南朝统治者吗?言外之意,警告当朝的统治者不要再重蹈覆辙,否则必将加速灭亡。
这种写法叫借古讽今。
7、烟雨中的楼台,仿佛在说:南朝统治者呀,;当朝统治者。
8、“烟雨”想象一下,用一个词来形容你想象到春雨的样子,古诗句也行?(轮说)(小雨润如酥,画船听雨眠,润物细无声)。
9、师小结“烟雨”如梦如烟,如烟如雾让我想起了“无边丝雨细如愁”既写雨,也是写愁,那种愁呀,无边无际,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笼罩着千里江南、笼罩在作者的心头。
前两句景色有多美,诗人爱就有多深,爱有多深,忧国忧民情感就有多浓。
他在《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中写到“百感中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同时这样美好景色中也感受到作者对国家命运和前途充满着幻想,虽愁却不消沉,体现了作者诗歌俊爽的风格。
10、让我们再次走进诗中,走进诗人的心灵深处,齐诵全诗。
11、古诗还可以配乐唱,根据诗的情感选用合适的音乐播放《水调歌头》伴奏。
四、品艺术美这首诗有动静的映衬,色彩的映衬、山水的映衬、城郭的映衬,“千里”是空间上的拓展,“南朝”是时间上的追溯,前两句写今、后两句怀古,借古讽今。
诗人以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而又气势恢宏的江南春画卷,给人立体的艺术享受。
五、课外延伸杜牧七绝咏史诗,成就最高,创作了许多“二十八字史论”这誉的优秀作品。
希望同学们课后更多地走进杜牧其人,其诗。
板书设计江南春唐杜牧写今七绝“二十八字史论”平长仄短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怀古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赏析篇三一同学们好!老师好!谁来读一读今天要学的这首诗的题目,我指着板书期待着。
我依次请了高莹、蒋诚读了以下,然后请同学们齐读。
接着我问:由这三个字,你想到了什么?江南。
徐凯的插嘴让大家一笑。
我又指了另一个同学来回答。
我想到了江南的景色非常美丽。
我以强调的方式肯定了他。
于是又请。
我想到了江南的美景。
一个女生说道。
我想到了江南的春天是怎么样的。
成成说。
我期待。
我想到了山上的小树披上了嫩绿的颜色,遍野的油菜花全部开了,金黄金黄的。
师:哦,在你心目中,江南的春天是这样的美。
是吗?还有发表的吗?蒋诚:江南的小菜。
蒋雨雯:忆江南。
我请他们背,结果大家结结巴巴的。
这时,蒋雨雯说音乐书上有的,这样学生很快将注意力放在了音乐书上,有手快了已经拿出书来在找了,李淑华首先举起手,我请她读了一遍。
此时大家都已经找到。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我给起了个头,大家读了起来。
结果同学们将最后的能不忆江南的忆江南又读了两遍,他们当做在唱歌了。
我稍作提醒,就转入正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同样也是唐代的诗人(生说杜牧)他的作品,下面请大家读一读,能不能将它给读正确读流利了。
生开始读。
■二一分钟后,我指挥,生停读。
第一个起来读的是蒋昀廷,她读得好,大家鼓掌了。
但是细细一听,发现她将烟雨的烟读成了音。
我没有及时指出来,是因为自己不够用心。
接着是徐凯读,他将郭读错了,我请大家读一遍,并指出这是《射雕英雄传》里有一个姓郭的,叫郭靖!这个名字里是指姓,在诗句里面是什么意思呢?山郭的郭就不是姓了。
是靠山的城墙。
副班长说。
这里,山是靠山的意思,郭是城墙的意思。
连起来的意思就是靠山的城墙。
我作了一个简单的明示!接着我和大家一起念了两遍这个生字。
下面我又请黄达愿来读,其实我实在检查他的学习。
果然读得不准确,也不流利。
掌声,这掌声是一种鼓励,也是同学们的一种友好的习惯。
我请他再读一遍,并帮助他,然后又请了两位后进生读。
我指着旗问孩子知道怎么读吗?他们当然能读。
我突然叫起来一个同学,问他知道我叫他们干什么吗?他说不知道。
不知道,依然举手,说明你很自信,是吗?那家伙点点头,要知道他平时极少举手的。
你怎么把这个字给记住?把日期的期右边的月改成左边的方。
有学生说错。
达愿指着窗外的旗杆上的国旗说,看看那个就知道了。
马上有人反对:看那个只能知道旗帜的样子,又没有告诉我们怎么写这个字?又一人方法不对。
接着又一高人出现:旗帜是方方正正的,所以用方字旁我这时总结:其实这个字分三部分来记忆,第一部分是方字旁,第二部分是撇横,第三部分是其。
我们来看,方这个偏旁表示意思,那么其表示的是读音。
是的,这个字是一个形声字,大家在记忆一下。
现在跟着我来写写看。
■三我看读准已经可以了,于是转向理解诗歌的意思:咱们听好,有人说诗是最精练的语言,这样一首诗把标点符号,题目都算进去,总共的字数是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