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第1节功—学案
《功和机械能》教案

《功和机械能》教案功和机械能教案【引言】功和机械能是高中物理中的重点内容。
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这些概念非常重要,不但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而且也有助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
【课时安排】本课程分为两个部分,每个部分1个小时。
第一部分:主题:认识功和机械能知识点:功与功率,机械能的定义及种类教学目标:- 理解功及功率的概念,掌握功率的计算方法;- 掌握机械能的定义及种类;- 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重难点分析:- 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功和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是一个难点;- 对于机械能的种类,需要通过实例进行讲解,加深学生的理解。
1. 导入通过简单的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机械能的概念。
例如,一个持重物的人在爬楼梯,他们需要向上提供一定的力量,通过爬楼梯才能完成目标。
这个过程中,人不但做了功,而且还将机械能转化为了势能和动能。
2. 讲解- 功和功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机械能的定义及种类3. 练习通过一些案例让学生练习计算功和功率的公式,以加深他们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并通过特定的例子来让他们了解机械能的常见类型和转化。
4.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和思考题,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思考方法和解决方案。
第二部分:主题:机械能守恒定律知识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概念,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概念和应用;- 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意义;- 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重难点分析:-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概念和应用需要进行深入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这个重要的原理;- 通过实例呈现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场景,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这个概念。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游戏,引导学生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概念。
例如,让一个学生推一个块,通过游戏的规则,让学生发现块消失后,它的能量并没有消失,仍然存在于系统中。
2. 讲解-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概念-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3. 练习让学生进行具体的场景模拟,练习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方法。
功和能机械能守恒定律教案

功和能机械能守恒定律教案第一章:引言1.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功和能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1.2 教学内容:引入功和能的概念,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介绍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定义和意义。
1.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实例展示功和能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师通过实验或图片展示机械能守恒的现象,引导学生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第二章:功的概念2.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功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让学生能够运用功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2 教学内容:介绍功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包括力、位移和力的方向的关系。
解释功的单位和国际制单位。
2.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示例和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功的计算方法。
教师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功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能的概念3.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能的概念和分类。
让学生能够运用能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2 教学内容:介绍能的概念和分类,包括动能、势能和热能等。
解释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3.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示例和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能的概念和分类。
教师通过实验或图片展示能量守恒的现象,引导学生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第四章:机械能守恒定律4.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和证明。
让学生能够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4.2 教学内容:介绍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和证明方法。
解释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和限制。
4.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实验或图片展示机械能守恒的现象,引导学生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教师通过示例和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和限制。
第五章:应用实例5.1 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运用功和能的概念以及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能够分析实际问题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5.2 教学内容: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功和能的概念以及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得出合理的结论。
初三物理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复习学案

初三物理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复习学案姓名:1.某人用20N的力将重为15N的球推出去后,球在地面上滚动了10m后停下来,这个人对球所做的功为()A.0JB.200JC.150J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2.机械师设计制造的任何机械都遵循____原理,使用机械的目的是省____或者省____,但不能省____。
3、下列叙述中能够提高机械效率的是()A、增加有用功B、减小机械间的摩擦C、减小总功D、使用最省力的机械4、一台起重机将重6000N的建筑材料提升到10m高的楼房上,做的额外功是40000J,总功是多少?机械效率是多少?5.如图,把重为10N的物体推上高为0.5m的斜面,斜面的长为1m所用的推力为12N,沿斜面向上,求推力所做的功和斜面的机械效率?6. 一个工人用图所示的滑组将800N的重物以0.5m/s的速度匀速提高了2m,人对绳的拉力为250N,求:(1)有用功是多少?(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3)拉力的功率是多大?7. 如图所示,重为500N的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150N,为使物体匀速移动,必须在绳端加60N的水平拉力,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甲、乙两辆功率相等的汽车,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匀速通过的距离之比s甲:s乙=2:1,那么()A.两辆汽车的牵引力F甲:F乙=1:2B.两辆汽车的牵引力F甲:F乙=2:1C.两辆汽车做的功之比W甲:W乙=1:2D.两辆汽车做的功之比W甲:W乙=2:110.跳伞运动员在匀速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势能增大,动能减小,机械能不变B.势能减小,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小C.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机械能不变D.势能增大,动能不变,机械能增大11.小明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让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处和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则()A.要探究动能与物体速度的关系应选用甲图,因为质量相同,速度相同B.要探究动能与物体速度的关系应选用甲图,因为质量相同,速度不同C.要探究动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选用乙图,因为速度相同,质量相同D.要探究动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选用乙图,因为速度相同,质量不同。
第十五章 功和机械能复习导学案

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说出功及功率的概念,能用生产、生活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及功率的含义。
2、能正确理解机械效率的含义。
3、理解功的原理,知道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4、会用W=FS、P=W/t、η=W有/W有这些公式及变形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重点:机械效率和机械能的转化。
学习难点:功、功率、机械效率的综合计算。
课前预习1、在力学中,做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二是。
功的物理量符号是,单位是,2、和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其计算公式是,除了理想机械外,任何机械的效率总是 1,这是因为使用任何机械除了做外,都不可避免的要做功。
3、功率是表示的物理量,功率的单位是。
一台机器的功率是400w,其物理意义是。
4、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运动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和有关。
5、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和有关。
6、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物体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弓拉的越弯,放手后箭射得就越远,可见,弓拉的越弯,它的能就越大。
7、雨滴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雨滴的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
(填“变大”或“变小”“不变”)学完本章你有哪些疑问?11、。
2、。
课内探究自主学习:1、在什么情况下力不做功?要说做了功必须满足的条件有哪些?2、你能正确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吗?3、仿照前面学过的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想一想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方法有哪些?合作探究:1、小组讨论:机械效率总小于1往往是由于那些因素造成的?说一说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有哪些?2、列举生活中见过的能量转化现象,并说出它的能量转化方式。
3、为什么说使用机械并不能省功,举例说明。
使用斜面省力,但需要多做功,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精讲点拨:1、在修建奥运会场馆时要用起重机,起重机把8000N的重物竖直向上匀速提升5m后又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2m,在这一过过程中钢丝绳向上的拉力对物体做功多少焦?点拨:本题重点考察对物体“做功”这一概念的正确理解,知道物体做功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力和在力的方向上前进的距离。
15-1、功

F
F
拉小车前进
有成效 将货物提高 汽车受阻力滑行 f
下列图中人对物体做了功吗?
F 没有成效
甲图:有力, 但没有在力 的方向上移 动距离
F
乙图:有力, 有距离,但没有 在力的方向上 移动距离
劳而无功
垂直无功
小铁球开始阶段受力F作 用,至A点处撤去外力后, 由于惯性,它仍可经B运动 至C,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 移动了S 的距离,推力是否 对铁球做功了?
解:W=F· s =G· h =10N×4m =40J
达标检测,当堂过关
1.对功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力对物体做的功越多。 B.物体通过的路程越多,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对物 体做的功越多。 C.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此力对物体一定做功。 D.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 动一定距离,这个力才对物体做了功。
第十五章 (一)力学中的功(阅读教材P104页
~P105,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 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 的作用就显示出成效,我们就说这个力 对物体做了 功 ;请举出几个做功的例 子。 例:小车在马的拉动下移 动了一段距离,马的拉力 对车做了功。
马拉车前进
2.下列现象中,什么力对物体移动有贡献?
什么力对物体做了功? 推力 ①人推小车前进 __________ 拉力 ②起重机吊起重物 __________ 结论: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 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 就显示出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 功。
根据以上实例,你得到“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力 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功和机械能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功和机械能在课程学习中,功和机械能是非常基础但也非常重要的物理知识点。
本文将会介绍功和机械能的定义、计算方式和应用等方面,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一、功的定义和计算方式1. 定义在物理学中,功是由力所做的工作。
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从开始位置运动到结束位置时力所做的工作即为功。
2. 计算方式通常情况下,当力与物体运动方向一致时,力所做的功的计算方法为:W=F×S其中,W表示功,F表示力,S表示力所作用的距离。
若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不一致,则需使用以下公式:W=F×cosθ×S其中,θ为力和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二、机械能的定义和计算方式1. 定义机械能指物体的势能和动能之和。
物体的势能与位置有关,动能则与物体运动状态有关。
做功的力可以将物体的势能转化为动能,这样物体的机械能也就发生了变化。
2. 计算方式物体的机械能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E=K+U其中,E表示机械能,K表示动能,U表示势能。
对于物体在高度为h处时的重力势能可用以下公式表示:U=mgh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高度。
而静止物体的动能(即动能为0)可用以下公式表示:K=0.5mv2其中,v表示物体运动速度。
三、功和机械能的应用1. 功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使用功来描述力所做的工作。
例如,我们用锤子敲钉子的时候,锤子施加的力就可以被看做是对钉子做功的力。
在机械学、物理学等领域,如机械传动的设计与计算、机床加工理论等等,都广泛地应用了功的知识。
2. 机械能的应用机械能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工程和物理等领域,其中物体的高度、速度、势能和动能等因素与机械能处理密切相关。
工程师和物理学家们往往利用机械能原理设计机械、发电站、发电机、水轮机和风力发电机等等。
比如,自行车骑行时,人的能量(人的食物能)会转化成机械能,帮助车辆前进。
在圆锥滑道上放球体,自开始滚落到落地时的重力能转化成动能,此后球体进入回升段,动能继续向势能转化,再到最高点时即为势能最大,而球体重力落地时,又会由势能转换为动能。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第十五章机械能第一节、功1、功定义:在物理学中,把和的乘积。
2、公式:3、单位:,1J= N·m,1J的物理含义是:4、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二。
5、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
第二节、机械效率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总功、有用功、额外功的关系:2、机械效率的定义:和的比值。
公式:注意:(1)W有用 W总,η1(填“<”、“>”或“=”)(2)机械效率用百分数表示3、(1)竖直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备用公式:(力的关系式),(距离的关系式)其中:F: G物: G动: n:S: h:(2)斜面机械效率的计算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其中:F: G物:S: h:4.实验:探究竖直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1)需要哪些实验器材:(2)如何拉动弹簧测力计?(3)表格设计(4)机械效率:η= (5)影响因素:、、(6)增大机械效率的方法:、5.实验: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1)需要哪些实验器材:(2)如何拉动弹簧测力计?(3)表格设计(4)机械效率:η=(5)影响因素:、、(6)增大机械效率的方法:、第三节、功率1、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
2、功率定义:。
3、公式:主单位:常用单位: 1 kw= w4、测量功率方法:(器材、步骤、表达式)第四节、动能和势能1、动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和2、势能:(1)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和。
(2)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而具有的能。
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3)和统称为机械能。
第五节、机械能及其转化。
15-1-1功

第十五章
功和机械能
功
2功的含义: 功的含义:
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 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 这个力的作用下通过了一段距离 作用下通过了一段距离, 这个力的作用下通过了一段距离, 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或者 成效,( 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或者 说达到了目的) 说达到了目的)力学中我们就说这 个力做了功。 个力做了功。 3.功包含的两个要素:(缺一不可 缺一不可) 功包含的两个要素 缺一不可 ①力作用在物体上 ②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
3.起重机将1000N的重物匀速竖 .起重机将 的重物匀速竖 直提升5m后 直提升 后,又把重物水平移动了 2m,则起重机对重物所做的功是 ] ,则起重机对重物所做的功是[ A.7000J . B.5000J . C.3000J . D.2000J .
4、体重为600N的小明静止吊在单上, 、体重为 的小明静止吊在单上, 的小明静止吊在单上 若两手与杠的接触面积是0. 若两手与杠的接触面积是 .008m2。 (1)他两手承受的压强是多少? )他两手承受的压强是多少? (2)当他用 .2s的时间做一次标准的 )当他用1. 的时间做一次标准的 引体向上使身体上升0. , 引体向上使身体上升 .5m,他做了多 少功? 少功?
质量60㎏的雪橇上装载了340 质量 ㎏的雪橇上装载了 的货物,一匹马拉着它将货物匀 ㎏的货物 一匹马拉着它将货物匀 速运到5000m 外的货场 如果雪 外的货场.如果雪 速运到 橇行进中受到的摩擦力1200N. 马 橇行进中受到的摩擦力 运货物做的功. 运货物做的功
1.如图 做了功的是 如图,做了功的是 如图 做了功的是(
)
2.在下列几种情况中,力对物体做功的 .在下列几种情况中, 是[ ] A.冰球在光滑的冰面上匀速滚动 . B.出手后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推力在 .出手后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 对它做功 C.学生背着书包站在匀速行驶的公共汽 . 车上 D.用手从地面提起水桶,手的拉力对水桶 用手从地面提起水桶, 用手从地面提起水桶 做功 F. 小孩用力推箱子,箱子未被推动 小孩用力推箱子, E.用力将重物竖直举起 用力将重物竖直举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章第一节功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物理意义,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
◆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功的两要素,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难点: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探究功的原理。
【教学准备】
细绳、弹簧测力计、杠杆和支架、钩码、滑轮、刻度尺等。
【课前预习】
1、杠杆可以分为几类?各有什么优缺点?
2、前面我们学习了简单机械,有的能省力,有的能省距离,仔细观察你所见到的机械,看有没有既能省力,又能少移动距离,即能省功的?
3、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实验就能验证使用机械不能省功?
【新课引入】
如上图,用细绳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前进,木块受到几个力的作用?作出它的受力示意图,哪个力对木块的移动作出了贡献?
在力学中,我们把对木块的移动作出贡献的这个力,说它对物体做了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功的一些知识。
【自主学习】:功
1、让学生自学课本第一、二自然段,完成以下问题:
力学主要是研究的关系。
如果一个作用中物体上,物体在
,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请学生观察教材图15.1-1中力做功和15.1-2中力不做功的实例,分析、总结一下力学中的做功有哪些共同特点?小组内讨论总结。
我们的结论是要想做功必须同时具备和。
【小组互动】
1、举例说明在你的周围有哪些做功的例子?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对生活观察得最仔细。
(让各小组对举出的例子互评,正确的予以肯定,错误的进行指正。
)
【想想议议】
1、接下来看老师这里的几个例子是否有做功的情况存在?
(1)你把书包举高过程的中是否对书包做功?
(2)举在高处停留不动的过程中是否做功?
(3)张明同学提着书包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移动一段距离,张明对书包做功了吗?(4)李强同学用脚踢足球,足球在地面上滚动了一段距离,脚对足球做功了吗?(5)小球在光滑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受什么力的作用?是否做功?在水平方向上是否受力?是否做功?
通过以上几个实例我知道有三种情况不做功:
1、
2、
3、
【自主学习】:功的计算
1、做功必须有力和距离,那么我们猜想一下,力学中的功的大小可能与哪些
因素有关呢?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
在力学中,把叫做功。
力学中的“功”的公式是
“功”的单位是
1焦耳的物理意义是。
2、出示焦耳的照片,了解焦耳的事迹和成就。
焦耳(1818~1889)是英国物理学家。
1818年12月24日生于索尔
福。
他父亲是酿酒厂的厂主。
焦耳从小体弱不能上学,在家跟父亲学酿
酒,并利用空闲时间自学化学、物理。
他很喜欢电学和磁学,对实验特
别感兴趣。
后来成为英国曼彻斯特的一位酿酒师和业余科学家。
焦耳可
以说是一位*自学成才的杰出的科学家。
焦耳最早的工作是电学和磁学
方面的研究,后转向对功热转化的实验研究。
1866年由于他在热学、电学和热力学方面的贡献,被授予英国皇家学会柯普莱金质奖章。
【学以致用】
1、质量为50Kg的雪橇上装载了350Kg的货物,一匹马拉着它将货物匀速运到了
3000m外的货场。
如果雪橇行进中受到的摩擦力是800N,求马运货时做的功。
(g=10N/Kg)
小贴士:①在使用公式求功之前,要明确哪个力做功。
②要搞清力的大小:对于本题来说,要写出拉力等于摩擦力等于多少。
③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2、一质量为2000Kg的小车在拉力作用下沿水平路面前进了400m,做了3×105J 的功,求拉力的大小和重力所做的功。
【课内探究】功的原理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使用简单机械有的能省力,有的能省距离,根据课前预习考虑一下,它们能不能在省力的同时也省距离,也就是能省功呢?
【想想议议】
为了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就需要比较什么?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需要计算哪些量?我们该怎样来探究?需要选择哪些实验器材?(学生讨论后,阐明自己小组的结论,教师选取两个思路清晰的小组上台演示。
下面的同学帮他们做好记录和计算。
)
图1 图2
小贴士:◆使用机械对物体做的功等于不用机械时人直接对物体所做的功,使用机械时所做的功是指人对机械做的功。
◆探究杠杆做功时,手的拉力方向要始终竖直向上。
这样虽然砝码和手的运动轨迹都
是圆弧,但是由于重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手的拉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上,所以它们
做功的距离是沿力的方向的距离,即h和s,而不是弧长或弦长。
师生评价实验过程与方法,教师点拨,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使用机械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时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这个结论叫做功的原理。
它是一切机械都遵循的普遍原理,是人们经过很长时间的研究,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得出的。
所以不可能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学到了
;我需要注意。
【课内练习】
1、一台起重机将重6000牛的建筑材料提起10米后又向前移动了20米,整个过程中哪一段路程上做功了?做了多少功?哪一段路程上未做功?为什么?
2、估算一下你上楼到教室时,克服自身重力做多少功?做一次引体向上做多少功?将掉在地上的课本拾起来,放到桌面上做多少功?
【课后延伸】
为什么“使用机械所做的功”总是“稍大于不用机械所做的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