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调知识点总结
西南大学18年12月[0843]《复调常识》参考资料
![西南大学18年12月[0843]《复调常识》参考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c86f99469dc5022aaea00a5.png)
一.
支声性织体,一种旋律声部与在它的基础上作装饰性的变化而形成的新声部相互结合所构成的织体。
它的主要特征是主调鲜明突出,支声仅起陪衬作用。
和声或对位织体,高低两声部各有自己的旋律进行状态,因此两声部处于同样的地位,但有时同步有时又交错进行,体现出很浓厚的和声性色彩。
二.
1、复调音乐的定义与基本类型:几个具有独立意义的旋律性声部,在运动中同时结合在一起,构成丰富多样的织体形式,这种各自具有独立旋律意义的多声部音乐,称为复调音乐。
三.
在音乐作品中对置式副旋律常表现出以下特点:首先是副旋律与主旋律的节奏律动的互补性;其次是副旋律与主旋律的句式常不同;最后是副旋律与主旋律的音乐气质不同,如抒情性主旋律与舞蹈性的副旋律相配等。
四.
模进是音乐创作中一种常用的发展旋律手法。
其中自由模进用得最多,严格模进用得较少,而连续模进往往是用在音乐情绪不断发展向上的地方或高潮区。
用的巧妙,可使旋律情绪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峰。
模进就是重复,只不过重复时音高不同。
主调手法只有一个旋律是多声部结构中的主要因素, 其它声部则都是陪衬、充实主旋律的次要因素。
主调手法的基础是和声,着重依赖和声的功能力度、色彩、和弦形式的各种变化等方面求得纵向的音响艺术效果,去表达音乐内容、塑造音乐形象。
复调

第一讲绪论关键词:主调音乐、复调音乐参考分析材料:高师教材《钢琴》第一册一.认识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
分析以下材料,辨别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的基本特征。
1.活泼的快板(P.13)主调。
上方是主旋律,下方双音起和声支撑作用。
2.小白菜(P.14)复调。
两声部,前半部下方声部是上方声部的低八度模仿,后半部下方平行三度半音下行对位,起填充作用。
3.斗牛士之歌(P.32)主调。
上方是主旋律,下方柱式和弦伴奏。
4.小步舞曲(P.39)复调。
两声部,对比。
5.二月里来(P.58)复调。
两声部,对比。
6.绣荷包(P.61)复调。
两声部,对比,结合自由模仿,十二度复对位。
二.概念1.主调音乐多声部音乐中,有一个声部是主要的、占支配地位、具有鲜明的音乐形象,其它声部通过和声起衬托、补充与辅助的作用。
《活泼的快板》、《斗牛士之歌》2.复调音乐多声部音乐中,各声部都具有独立意义,通过对位相互结合、相辅相成。
《小白菜》、《小步舞曲》、《二月里来》、《绣荷包》三.复调音乐的产生及发展复调音乐最早产生于9世纪的西欧,奥尔加农为其最早形式,发展至15世纪后半期~16世纪达到高峰,其代表人物有帕里斯特里那(约1525-1594)、拉索(约1532-1594)等,该时期复调音乐以合唱风格为特点;十七、八世纪复调音乐迎来第二高峰期,其代表人物有巴赫(1685-1750)、亨德尔(1685-1759)等,复调音乐对位与和声的高度融合是其主要特点。
20世纪中复调音乐又得到新的发展,但不是帕莱斯特里纳或巴赫时代的意义,写作技法上,旋律多采取自由的与有伸缩性的发展;主题常作倒影或逆行的处理;在组成对位时,更多地使用复杂的节奏组合,这是现代复调音乐的主要特征。
四.复调音乐的类型根据不同声部旋律之间的关系及运动状态,复调音乐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对比复调构成复调的多声部之间,在音调、节奏、起伏、句逗及乐思等方面形成对比,就是对比复调。
《小步舞曲》、《二月里来》2.模仿复调同一旋律在不同的声部先后出现,就是模仿。
复调 复习资料知识讲解

复调音乐复习资料填空、定义类1.复调音乐的分类:从织体形态来划分,音乐可以分为单声形态和多声形态两部类。
在多声形态中,又可分为主调音乐和复调音乐两大类型。
2.复调音乐定义:它是由若干(两条或两条以上)各自具有独立性(或相对独立性)的旋律线,按照一定的对位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结合或相继结合),协调地流动、展开所构成的多声部音乐。
3.复调音乐发展简况(重要人物代表):十六世纪:帕里斯特列那(意大利)、拉索(比利时);十八世纪:巴赫(德国)。
(巴赫代表作《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4.什么叫对位?“复调”也被称作“对位”,原义为“点对点”,“点对点”即是“音对音”的意思。
复调音乐的技术理论就被称为“对位法”。
5.音程性质分类:协和音程完全协和:同度、纯八度、纯五度充实的协和:大、小三六度不稳定的协和:纯四度不协和音程柔和的不协和:大二、小七度尖锐的不协和:大七、小二度暧昧的不协和:增四、减五度6.平行进行:两声部等距离同方向运动。
7.斜向进行:一个声部保持,另一声部运动。
8.经过音:在旋律连续级进上行或下行中出现的不协和音,带有“经过”的性质。
9.辅助音:在两个本位音之间级进(上行或下行)出现的不协和音,带有“辅助”的性质。
10.延留音:延留音是由前一小节用连音记号延留下来,与另一声部在强拍上形成的不协和音。
这一过程包括三个环节:预备——延留——解决11.模仿式复调内起句、应句、对句的定义起句:最先出现的声部叫开始声部,它所陈述的音乐材料称为起句。
应句:后出现的声部叫模仿声部,其旋律称作应句。
对句:由起句延续下来并与应句作对位结合的音乐材料称为对句。
12.模仿式复调两种类型:模仿分为简单模仿(局部模仿)和卡农模仿(连续模仿)两类。
13.卡农定义:原词意为“准则、规律”。
在音乐上是指不同声部按一定的时间(和音高)间隔,有规律地先后出现同一旋律,构成连续不断模仿关系的一种音乐形式。
14.倒影模仿:反方向对称(节奏和音程关系不变)的两条旋律,有如物体在水中的倒影或镜前的折射,其中一条旋律就是另一条旋律的倒影。
复调复习题及答案

复调复习题及答案1. 复调音乐的定义是什么?复调音乐是一种音乐形式,其中两个或更多的独立旋律线同时进行,每个旋律线都具有其自身的和声结构和节奏特点。
2. 什么是模仿复调?模仿复调是一种复调技术,其中一个旋律线(主题)被另一个旋律线模仿,通常在不同的音高和时间上。
3. 列举三种常见的复调形式。
三种常见的复调形式包括:对比复调、模仿复调和赋格。
4. 赋格的特点是什么?赋格是一种复杂的复调形式,以一个主题开始,随后在不同的声部中以不同的音高和节奏重复出现,通常伴随着对题或答句。
5. 什么是主题?在复调音乐中,主题是作为赋格或卡农等复调形式的基础的旋律线。
6. 复调音乐在巴洛克时期的发展如何?在巴洛克时期,复调音乐达到了顶峰,作曲家如巴赫和亨德尔创作了大量的赋格和卡农作品,这些作品展示了复调音乐的复杂性和表现力。
7. 什么是卡农?卡农是一种复调形式,其中一个旋律线精确地模仿另一个旋律线,但通常在不同的音高和时间上。
8. 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的主要区别在于,复调音乐强调多个独立旋律线的并行发展,而主调音乐则以一个旋律线为主,其他声部作为和声支持。
9. 列举一些著名的复调作曲家。
一些著名的复调作曲家包括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克劳德·德彪西和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
10. 复调音乐在现代音乐中的应用如何?尽管复调音乐起源于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但它在现代音乐中仍然有应用,特别是在爵士乐、电子音乐和某些当代古典音乐作品中。
复调知识

1、主调音乐:多声部音乐中只有一个声部是主旋律,其他的声部构成伴奏织体为主旋律服务,共同塑造音乐形象作曲四大件:和声、曲式分析、复调、配器 2、复调音乐: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旋律相结合,并通过旋律之间的对比交织和呼应,共同表达乐思3、写作技法:主调音乐:和声学复调音乐:对位法(具有独立意义,而又彼此和谐不同旋律的结合)【点对点:节奏关系音对音:音高关系线对线:句幅关系】对位法是指具有独立意义,而又彼此和谐不同旋律的结合。
4、复调音乐类型复调音乐的常见类型(1)对比式复调: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旋律的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复调音乐(2)模仿式复调:同一旋律或相似旋律在不同声部依次出现有机结合起来的音乐5、复调音乐的表现作用:(1)揭示音乐形象的重要作用。
(2)促进乐思形成连续不断的发展(3)加强乐曲结构的统一性《保卫黄河》声部对位是多声部复调写作的基础,对比二声部写作又是二声部对位的基础也是创作中比较多的形式之一学习写作对比式二声部时,首先要选择或创作一个完整的旋律做依据或者做主题,这个旋律称为指定旋律,而为指定旋律写作另外一个旋律则称之为对位旋律6、节奏:用强弱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叫做节奏可以脱离音高而存在7、节奏型:在音乐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叫节奏型8、节奏对位:对位旋律写出的节奏,节奏型与指定旋律的组合形式9、节奏型的分类(就旋律的强拍来说,它可能形成四种形式)(1)让板:强拍上运用休止、延留、小节切分的手法所形成的强拍无强音的形成叫做让板(2)均分:后一小节上的强拍上音符的时值等于前一小节弱拍音符的时值叫均分(3)停留:后一小节强拍音符的时值长于前一小节弱拍音符的时值叫停留(4)细分:后一小节强拍音符的时值短于前一小节弱拍音符的时值叫细分10、节奏型组合的两种好型式:(1)强拍无强音与强拍有强音的组合(2)均分、停留、细分三种形式相互组合11、节奏的繁简对位(1)上繁下简(2)上简下繁(3)繁简交织12、音高对位:指定旋律与对位旋律之间的和声、音程的性质音程的性质:完全协和音程:(1)极完全协和:同度、纯八度,常用于乐曲的开始与结束以加强调性的稳定感,写作中不易过多的连续使用,否则会削弱二声部的复调性,同度避免中间的创作运用,一般只用于开头结尾(2)完全协和:纯四、五民族调式中纯四度可比较自由的使用,纯五度不能平行进行,纯四度具有不稳定性,在写作中需要解决后使用(3)不完全协和:大小三六,多不超过三次,否则会削弱复调性,一般用在强拍位置,也可以用在乐曲的开始和结尾13、不协和音程的解决:(1)经过音的解决:位于弱拍或弱位夹置于两个不同的协和音程之间,依次呈上行或下行行进解决(2)辅助音:位于弱拍或弱位夹置于两个相同的协和音程之间,呈先上后下或先下后上级进解决(3)换音的解决:位于弱拍或弱位夹置于两个不同的协和音程之间,先(上行、下行)级进后反向跳进或先(上行、下行)跳进后反向级进解决(4)倚音的解决:位于强拍或强位需要上行或下行级进解决的协和音程(5)延留音的解决:延留音由预备、延留、解决三部分组成,且在同一声部延留音于预备音为同音反复的形式,在延留音上形成不协和音程,下行级进解决到协和音程上二度延留音:用在下方声部级进解决到三度四度延留音:上下声部均可使用解决到三度或五度,用下方声部时避免以纯五度作预备音程七度延留音:通常用在上方声部解决到六度,用在下方声部时避免以纯八度作预备音程,防止出现平行八度九度延留音:上下声部均可使用,解决到八度或十度,用在上方声部时避免以纯八度作预备音程,防止出现平行八度14、一音对一音第一类:1、能够运用的音程大小三、大小六、纯五、纯八、同度。
复调基础_精品文档

• 2、一般性旋律形态。
• 特点:曲调简洁自然,节奏平稳,类似民
歌或歌曲中的声乐化旋律。
• 旋律的结构不仅可以使用连贯的句法,也
可以使用对称性,方正性的句法;旋律的
调式调性要统一。
• 3、衬托性旋律形态。
• 特点:节奏律动性强,音调流畅,句法连
贯,起着陪衬烘托主要旋律的作用。自身 独立性差,只能依附于其他旋律。
• 重点:轴
• 自然调式中三全音列中间位置的那个音是
最佳轴音。调式中的三全音这对极端特征
音程正好互换位置,仍可得以保持。而维 持旋律的调式特点。
二、紧缩模仿
• 应句的时值是起句时值成一定倍数的缩小,
缩小后的音乐主题更加紧凑,也更具有活 力。当起句时值较长、宽松时,适合使用 这样的变形手法。
三、扩大模仿
声部(这一声部可以保持原来的位置,也 可以进行到新的位置,以级进为佳)构成 协和音程的关系。
四、不协和音程的解决进行
• 不协和音程的解决以级进方式为最佳。
• 1:纯四度——进行到大、小三度或纯五度
(一声部保持、一声部斜向)。 六度(或两声部同时反向级进)。
• 2、二度——进行到三度或纯一度。 • 3、七度——进行到八度或六度。 • 4、增四度——以进行到小六度为最佳。 • 5、减五度——以进行到大三度为最佳。
声性风格音调写成的起句,可采用五声性 的调式进行模仿。它以五声音列为序,在 视小三度级进的情况下,小三度与大二度 自由替代。
第六章 模仿式二声部的写作
第三节 变形模仿
一、倒影模仿
• 反向对称(节奏和音程关系不变)的两条
旋律。即应句模仿起句声部时,其旋律以 某音为轴心加以倒转,形成旋律方向的变 化。
第四章 单对位写作的多样化
复调基础——精选推荐

复调基础陇东学院⾳乐学专业课程标准复调基础说明: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乐专业及教育专业本科学⽣的必修课之⼀。
通过教学使学⽣获得有关复调⾳乐的理论知识,掌握分析各类复调⾳乐作品和写作⼆声部为主的复调⾳乐的基本技术的能⼒。
2.教学⽬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能正确认识⾳乐作品中各种复调现象和分析复调⾳乐作品,并能流畅地写作对⽐式复调⼆声部和模仿式复调⼆声部,学习综合应⽤各种复调⼿法为单声部民歌及青少年歌曲编写合唱。
3.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由复调⾳乐分析和复调写作基础两⼤部分组成,分四个单元、四章、⼗六节进⾏。
4.总学时本课程在第三学年第⼀学期开设,学程为⼀学期。
每周上课2学时,共36学时。
5、教学⽅法教学采⽤集体课⽅式,以理论讲授为主,结合乐谱分析和作品录⾳分析,并组织学⽣开展课堂讨论。
内容第⼀章绪论(8学时)要求和说明:掌握复调⾳乐及其类型,基本特点及在作品中的应⽤形式。
第⼀节复调⾳乐的历史概况1、复调⾳乐的概念2、复调⾳乐发展简况3、复调⾳乐的类型第⼆节复调⾳乐的各种类型1、复调⾳乐的基本特点2、复调⾳乐在作品中的应⽤形式第三节复调⾳乐与主调⾳乐的关系第四节复调⾳乐的应⽤形式及其表现作⽤思考题:1、主调⾳乐与复调⾳乐的主要区别?2、复调⾳乐可以分为哪⼏种基本类型?第⼆章单对位基础训练(12学时)要求和说明:掌握复调⾳乐中单对位基础知识,基本特点及基本练习。
第⼀节单对位的基本原则1、对位的含义2、⾳程性质分类3、声部运动关系4、⾳点结合及声部运动的基本原则和禁忌第⼆节⼀⾳对⼀⾳写作1、⼀⾳对⼀⾳的严格写作训练2、“⼀对⼀”写作练习的注意事项第三节⼆⾳对⼀⾳写作1、经过⾳与辅助⾳2、经过⾳与辅助⾳的使⽤3、“⼀对⼆”的严格写作训练第四节四⾳对⼀⾳写作1、⼀⾳对⼆⾳的综合练习2、⼀⾳对四⾳的综合练习第五节切分⾳对位写作1、延留⾳2、延留⾳的常规处理3、延留⾳的装饰解决第六节⾃由(华彩)对位1、⼀⾳对旋律华彩的练习思考题:1、对位的含义是什么?2、单对位写作训练。
高中音乐复调音乐的构成与表现技巧

高中音乐复调音乐的构成与表现技巧复调音乐是指在音乐作品中出现两个或更多的独立旋律,这些旋律相互交织,创造出复杂而丰富的声音效果。
在高中音乐学习中,理解复调音乐的构成和学会运用其表现技巧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就高中音乐复调音乐的构成和表现技巧展开讨论。
一、复调音乐的构成复调音乐的构成包括对旋律、和声以及声部的处理。
在复调音乐中,每个声部都独立有着自己的旋律,同时与其他声部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作品的整体。
1. 旋律的构成:复调音乐通常由多个独立的旋律线构成,这些旋律线在时间和空间上交织在一起。
旋律的构成需要注意其独立性和相互关系,每个旋律线都应该有自己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同时又要与其他旋律线相协调。
2. 和声的处理:和声在复调音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关系到不同声部之间的音程、和弦的搭配以及和弦进行的变化。
合理的和声处理可以增强音乐的表现力,使其更富有层次感和情感。
3. 声部的处理:每个声部在复调音乐中都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它们分别承担着旋律、和声和节奏等方面的功能。
对于每个声部的处理,需要注重其独立性和协调性,即使在旋律线相交织的情况下,也要保持每个声部的独立性和清晰度。
二、复调音乐的表现技巧复调音乐的表现技巧涉及到旋律的呈现、和声的运用以及节奏的处理等方面。
掌握这些技巧可以使演奏或演唱的作品更加生动和具有感染力。
1. 旋律的呈现:复调音乐的旋律线一般是独立的,每个声部都有其自己的旋律轮廓和表达方式。
在演奏或演唱时,需要注意旋律的鲜明性和准确性,通过合理的音准和音色控制来表现旋律的特点。
2. 和声的运用:和声在复调音乐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通过合理的和弦选取和和声进行的变化来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演奏者或演唱者需要理解和声结构,掌握和弦的搭配和进行的规律,以便在演奏或演唱中准确地表达出音乐的情感。
3. 节奏的处理:节奏是复调音乐中另一个重要的要素,它关系到声部之间的相互配合和整个作品的节奏感。
在演奏或演唱中,需要注重节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通过合理的节奏处理来展现作品的韵律和动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调知识点总结
一、复调音乐的基本概念
复调音乐是指在音乐作品中同时存在两个或更多个独立的声部,并且这些声部有着各自独立的旋律线和和声关系。
在复调音乐中,不同的声部可以同时进行不同的旋律和节奏,但它们又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整体的和声结构。
复调音乐一般包括两种基本形式,即对位法和自由复调。
对位法是指两个或更多个声部以相互呼应的方式进行音乐表现,常见的对位法包括卡农和赋格等。
而自由复调则是指不受固定的对位规则和结构约束,各声部可以自由地进行旋律和和声的处理。
复调音乐的基本特征包括:
1. 多个独立的声部同时进行;
2. 声部之间相互关联,形成和谐的整体声音;
3. 音乐作品中存在较为复杂的和声结构和和音关系。
二、复调音乐的发展历史
复调音乐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欧洲的教堂音乐和宗教歌曲。
在当时的音乐实践中,教堂唱诗班和歌手们常常会使用多声部的和声方式进行演唱,以求声音的丰富和层次感。
随着文艺复兴时期的到来,复调音乐逐渐成为了音乐创作和表演的主要形式之一。
在巴洛克时期,复调音乐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众多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大师如巴赫、亨德尔等,都创作了许多著名的复调音乐作品。
到了古典和浪漫时期,复调音乐发展的趋势逐渐向着更加丰富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在古典时期,莫扎特和海顿等作曲家依然延续了复调音乐的传统,但在作曲技巧和音乐表现方面都作出了更多的突破和创新。
到了浪漫主义时期,复调音乐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作曲家们在复调音乐中融入了更多的情感和表现手法,使得复调音乐在音乐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三、复调音乐分析方法
复调音乐的分析是音乐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复调音乐分析中,我们可以从旋律、和声、节奏和结构等多个方面出发,对音乐作品的各个要素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一般来说,复调音乐分析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旋律分析:通过分析不同声部的旋律线,可以了解每个声部的音乐表达和发展规律。
同时,也可以对旋律的音程、音符和音响进行详细的分析。
2. 和声分析:和声分析是复调音乐分析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不同声部之间的和声关系,可以了解整个音乐作品的和声结构和和声发展规律。
3. 节奏分析:复调音乐作品中的节奏是多样和丰富的,通过分析不同声部的节奏特点和变化规律,可以了解各声部在音乐中的节奏作用和表现力。
4. 结构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是指整个作品的组织和发展规律,包括乐曲的主题、变奏、重复和发展等方面。
通过结构分析,可以了解音乐作品的整体构成和发展过程。
四、复调音乐演奏技巧
在复调音乐的演奏中,声部的处理和和声的表现是演奏者需要特别注意的方面。
复调音乐中的声部通常会有不同的旋律线和节奏,演奏者需要在演奏过程中做到各声部的清晰分离和整体和声的统一。
同时,在对位法和自由复调的演奏中,演奏者还需要掌握一定的音乐技巧和表现手法,使得音乐作品可以得到更好的表现。
在复调音乐的演奏中,掌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1. 声部处理和分离:在演奏过程中,需要着重处理好各个声部的音乐表达和发展,使得每个声部都能够清晰地呈现出来。
2. 和声表现和统一:在复调音乐的演奏中,需要做到声部之间的和声关系和整体和声的统一,以产生更好的音乐效果。
3. 对位法和自由复调的表现:在对位法和自由复调的演奏中,演奏者需要掌握好不同的表现手法和音乐技巧,以使得音乐作品可以得到更好的表现。
综上所述,复调音乐作为一种古老而复杂的音乐形式,一直以来都备受音乐学者和爱好者们的关注。
通过对复调音乐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分析方法和演奏技巧等方面的总结和探讨,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复调音乐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从而更好地欣赏和演奏复调音乐。
希望本文能够对对复调音乐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