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三段式烘制工艺的技术关键及操作要点
三段式烘烤

三段式烤烟烘烤:1. 变黄阶段:(1)目标要求。
烟叶基本变黄、主脉尖部1/3变软(全叶失水30%-40%)。
(2)操作过程和指标。
装炕前打开天窗、地洞,装好后关闭,酌情确定点火时间。
点火后稳烧小火,以每2h左右升温1℃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35-38℃,保持干湿差1-2.5℃左右,使烟叶变黄7-8成,然后再升温到40-42℃,维持湿球温度36-37℃,直到烟叶变化达到目标要求。
(3)技术要领。
稳定干球温度,调整湿球温度,控制烧火大小,适当拉长时间,确保烟叶变黄变软。
(4)注意事项。
对于水分大、不耐烘烤的烟叶,变黄阶段要敢于排湿,避免出现硬变黄,确保外观质量;对于素质好、耐烘烤的烟叶,要敢于提高烟叶变黄程度,使烟叶形成更多的香气基础物质,以提高内在品质。
(5)经常遇到的问题。
一是变黄和干燥不协调,或者变黄慢而失水快;或者变黄快而失水过少形成硬变黄。
二是同层烟叶变黄不均衡。
三是在烘烤水分特别小的烟叶时,若湿球温度偏低,在40℃以下可以对烤房采取补湿措施。
2. 定色阶段:(1)目标要求。
叶片全干大卷筒。
(2)操作过程和指标。
首先以平均2-3h升温1℃的速度提升温度到46-48℃,保持湿球温度37-38℃,使烟叶烟筋变黄,达到黄片黄筋叶片半干。
然后再以2h左右升温1℃的速度提温到54℃左右,保持湿球温度37-39℃稳定,达到叶片全干大卷筒。
(3)技术要领。
逐渐加大烧火,逐步加强排湿,稳定湿球温度,升高干球温度。
(4)经常遇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第一,烧火要稳中加大,不能出现猛升温或大幅度降温,以免出现挂灰、蒸片、含青等烤坏烟现象。
第二,根据烟叶变黄速度确定升稳速度。
变黄快的烟叶要快升温,快变湿,快定色;变黄慢的烟叶要慢升温,慢排湿,慢定色。
第三,下部叶在45-46℃以前达到烟筋变黄,中部叶在45-47℃达到烟筋变黄,上部叶在47-49℃达到烟筋变黄。
第四,根据鲜叶素质确定湿球温度。
素质好的烟叶湿球温度保持在39℃左右,素质差的烟叶保持在37-38℃。
三段式烘烤技巧

三段式烘烤技巧烟草在线摘自常德烟草网科学烘烤是对烟叶生产成果的一种巩固,优质烟叶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烘烤环节上,要烤出好的烟叶,必须要有好的烤房和先进的烘烤工艺。
(一)标准化烤房。
其具体指标要求有:1.烤房容量,内空长宽各为2.7米,横坚不少于4棚。
2.棚距。
底棚距离地面1.8—2.0米,棚距0.75—0.8米。
3.供热系统。
下扎式调炉应设在墙外,并高于烟卤屋面0.5米。
4.排湿系统。
冷热分布配套,热风度规格宽0.2米,高0.5米,长度与烤房长度相等。
(二)三段式烘烤工艺三段式烘烤的几个关键点:要把握好几个重要温度段的烟叶变化,35—38℃烟叶大量变黄的同时,叶片要失水凋萎,表现为发软;40—42℃叶片完成变黄,并充分发软塌架,主脉发软;46—48℃时,主脉变黄,烟叶勾尖卷边至小卷筒;54—55℃时,烟叶大卷筒,叶背面灰白色消失,变为黄色。
变黄阶段操作要点:变黄阶段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要使烟叶实现变黄;二是要使烟叶适量脱水实现变软。
烟叶变黄阶段通常分两步:第一步,烟叶装房后封严天窗地洞,不要马上点火,等到底棚烟叶叶尖变黄后再点火,点火后以每小时升温1℃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升至37-39℃,干湿温差1-3℃,直到底棚烟叶80%以上变到八成黄左右(即除叶基部、烟筋和烟筋两边为青色外,叶片呈黄色,且叶片开始发软).第二步,以每小时升温1℃的速度,将烤房温度升高到40-42℃,保持湿球温度36-37℃,通常要适量打开天窗地洞进行排湿,使烟叶既变黄又变软,即黄片青筋带青,烟叶失水发软塌架,下部烟变黄时间需60-72小时,中部烟需48-60小时,上部烟需36-48小时。
定色阶段操作要点:定色阶段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叶片干燥,从而将黄色固定下来,同时要防止出现褐色。
具体操作方法:进入定色阶段后,以3小时1℃的速度缓慢升温,逐渐开大天窗地洞,使烟叶边升温边变黄边排湿,下部烟升温速度可稍快,上部烟可稍慢,到46—47℃时,全房烟叶全黄,如未达到全黄,可在此温度段稳定一段时间,使烟叶全黄,特别是下部叶,因低温变黄程度低,定色升温较快,一般都要在46—47℃稳定一段时间才能使烟叶全黄,之后以每两小时升温1℃的速度升到54—55℃,并稳定下来,湿球温度稳定在39℃直到叶片全干,全房烟叶大卷筒,叶片正面与背面颜色基本一致。
烤烟三段式烘烤工艺的技术关键及操作要点

一、三段式烘烤的基本要求1.变黄阶段烟叶变黄阶段通常分两步:第一步,烟叶装满炕后,要封严天窗地洞,点火后,以每小时升温1℃的速度将烤房温度升到34~38℃,保持湿球温度比干球温度低1-2.5℃,直到底棚烟叶80%以上变到八成黄左右,即除叶基部、烟筋和烟筋两边为青色外,叶片呈黄色,且叶片开始发软。
第二步,将烤房温度升高到40—42℃,保持湿球温度36—37℃。
通常要适量打开天窗地洞进行排湿,使烟叶达到既变黄又变软,即黄片青筋微带青、主脉发软。
此阶段要特别重视使烟叶主脉变软,防止出现烟叶只变黄不变软的硬变黄现象发生。
整个变黄阶段要稳烧小火,对于水份大的烟叶要敢于大胆排湿,保持干湿球温度差可以比正常烟叶扩大1—2℃;对于水份小的烟叶,除了严密保湿外,必要时还可以向烤房内加水补湿,并大胆提高烟叶的变黄程度。
2.定色阶段定色阶段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叶片干燥,从而将黄色固定下来,同时要防止出现褐色。
因此要逐渐加大烧火,逐步开大天窗、地洞,不断加大排湿量。
房内温度在以平均2~3小时升温1℃的速度提高到54—55℃,湿球温度缓慢升高并保持在37-40℃。
烘烤烟叶水份大时,湿球温度应控制在37—38℃。
在46—48℃左右,烟叶要达到黄片黄筋且勾尖卷边至小卷筒。
在此温度之前,升温速度宜慢(平均3小时左右升温1℃),湿球温度应控制在37—39℃,使烟筋充分变黄;此后升温速度可加快到1-2小时升温1℃,湿球温度保持在37—40℃。
在54—55℃,要延长足够的时间,一方面要使烟叶达到大卷筒,也要特别注意使叶背面灰白色变为黄色(主要是较厚的烟叶)。
此阶段湿球温度过高将导致烟叶烤坏,过低既不利于烟叶质量,也会造成燃料浪费。
定色阶段要大排湿时,必须开大天窗、地洞,烧大火;小排湿时,要关小天窗、地洞,烧小火;气温高的白天,开大天窗、地洞,火力减小;气温低的晚间(尤其凌晨)进行大排湿时,尽可能加大烧火,维持需要的温度和温度指标;但在火力已加足,仍然不足以使温度上升,且湿球温度也降低时,可以关小地洞,减少通风量。
烤烟三段式烘烤流程的技术关键及操作要点

烤烟三段式烘烤流程的技术关键及操作要点1. 引言烤烟是一种特殊的农作物,其烘烤过程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烟叶的质量和口感。
本文将介绍烤烟的三段式烘烤流程,并探讨其中的技术关键和操作要点。
2. 三段式烘烤流程概述烤烟的烘烤流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枯燥期、颜色发酵期和根流动期。
每个阶段的烤烟烘烤时间、温度和湿度都有所不同,技术关键和操作要点也各有侧重。
2.1 枯燥期枯燥期是烤烟烘烤的第一阶段,其目的是将烟叶中的水分蒸发掉。
在枯燥期,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是关键。
烟房内的温度应控制在45°C至55°C之间,湿度控制在40%至60%之间。
此外,通风要良好,确保烟叶蒸发的水分能够及时排出。
操作要点包括定时检查温湿度设备的正常运行、调整通风口的开度以及定期翻动烟叶。
2.2 颜色发酵期颜色发酵期是烤烟烘烤的第二阶段,通过发酵过程使烟叶的颜色发生变化。
在颜色发酵期,温度的控制是关键。
烟房内的温度应保持在25°C至35°C之间。
此外,还需要留意湿度的变化,确保湿度在50%至70%之间。
操作要点包括定时检查温湿度设备的正常运行、保持室内通风畅通、控制烟叶的湿度以及定期翻动烟叶。
2.3 根流动期根流动期是烤烟烘烤的最后阶段,主要是使烟叶内部的水分均匀分布。
在根流动期,湿度和通风的控制是关键。
烟房内的湿度应控制在60%至80%之间,通风要保持一定的流速。
操作要点包括定时检查湿度设备的正常运行、调整通风速度和通风口的开度以及定期翻动烟叶。
3. 技术关键烤烟烘烤过程中的技术关键主要包括以下几点:3.1 温度控制不同阶段的烤烟烘烤需要适宜的温度。
温度过高会导致烟叶烤焦,温度过低则影响烟叶的干燥速度和质量。
因此,合理控制温度对烤烟烘烤非常重要。
3.2 湿度控制湿度对烤烟的烘烤同样非常关键。
湿度过高会导致烟叶发霉,湿度过低则会使烟叶发生裂纹。
合理调节湿度可以保证烟叶的质量和口感。
3.3 通风控制良好的通风可以使烤烟烘烤效果更好。
烟叶三段式烘烤技术要点

烟叶三段式烘烤技术要点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烟叶"三段式"烘烤技术要点一、变黄阶段1.技术关键变黄阶段是增进和改善烟叶质量的重要阶段。
技术关键是稳住温度,调整湿度,控制烧火,延长时间,确保烟叶变黄变软。
促进烟叶叶内物质充分转化,形成丰富的香气基础物质,促进烟叶适量失水变黄,确保变黄程度与失水程度协调,打好烟叶外观质量的基础。
2.操作要点烟叶装炕后,要关闭天窗地洞,在气温较高的季节(28℃以上),维持10小时-12小时不点火,靠烤房内自然温度与烟叶呼吸放热使烟叶变黄,防止点火后升温过快过高出现底青,为此不可装热炕。
当装烟后烤房内温度在32℃以下时应及时点火,点火后一般以℃/小时-℃/小时的升温速度升至36℃-38℃,维持干湿球温度差在1℃-℃,延长时间,直至底棚甚至二棚烟叶基本全黄。
即除了叶基部微含青、叶脉为青白色外其余全为黄色。
下部烟变黄程度达7成至8成黄;中部烟叶变黄程度8成至9成黄,上部烟变黄程度9成至10成黄,且叶片充分凋萎,主脉变软,方可转火进入定色阶段。
此期约需时间36小时-72小时。
3.注意事项操作过程中注意升温要稳,并提前1℃-2℃封火稳温。
重视稳温保湿变黄,提高变黄程度,既要防止烟叶脱水过快过度难以完全变黄,而出现底棚烤青,又要防止脱水过慢导致变黄过慢、养分消耗过度。
当湿度偏大需排湿时,应充分发挥天窗的蒸散排湿作用,尽量迟开地洞,防止出现温度不稳和底青。
当湿度偏小时,应注意烤房严密保温,必要时可在地上泼水增湿。
烟叶变化达不到规定要求时,不可急于升温。
当烟叶变黄脱水不一致,应及时调竿、拔竿,提高烟叶变黄均衡性。
二、定色阶段1.技术关键定色阶段是决定烟叶质量的关键阶段。
技术关键是加大烧火,加强排湿,稳住湿球温度,升高干球温度。
在保持湿球温度适宜且稳定的前提下,主要靠干球温度的升高降低炕内湿度。
要稳定加大烧火,加强烟叶脱水和排除。
贵州六盘水烟叶“三段十点”烘烤工艺

贵州六盘水烟叶“三段十点”烘烤工艺烤烟对于烟叶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环节,它直接影响着烟叶的质量和口感。
而在贵州六盘水地区,有着一套独特的烟叶烘烤工艺——“三段十点”。
这种烘烤工艺以其独特的方式和精湛的技艺,使得在全国范围内享有盛誉。
烟叶“三段十点”烘烤工艺,顾名思义就是将整个烤烟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十个关键点。
这种工艺不仅在温度、时间、烟叶的处理过程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更是注重了烟叶在整个烘烤过程中水分的减少和烟叶的香气和口感的保持。
我们来看看“三段十点”工艺的具体过程。
第一段的前五点是指控制烘烤的温度和湿度。
在刚开始的烘烤过程中,烤烟房内的温度要控制在60℃,湿度要控制在70%左右,这样可以避免烤烟过程中烟叶迅速失去水分,导致烤烟烘干不均匀。
此时的烤烟工人需要不断地观察烟叶的情况,及时调整烘烤参数,确保烟叶的质量。
第一段的后五点是指在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之后,烟叶需要进行均匀的烘烤。
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搅拌烟叶,让烟叶表面的水分均匀地蒸发,避免烟叶出现烘干不均匀的问题,影响烤烟的品质。
第二段的前五点则是指在烤烟初期水分蒸发完之后,需要继续控制好烤烟房内的温度和湿度。
此时温度需要控制在80℃左右,湿度需要控制在60%左右。
这个阶段需要特别细心,一旦温度和湿度控制不好,烟叶很容易出现过烘、发黄等质量问题。
第二段的后五点则是指烟叶烘烤过程中对温度和湿度的再次控制,烤烟工人需要根据烟叶的情况,随时调整烤烟房内的温湿度,确保烟叶烤烘得到最佳状态。
第三段的后五点是指烟叶烤烘过程中,烟叶表面的水分已经基本蒸发完,需要继续烘烤以使烟叶内部的水分蒸发。
这个阶段需要控制好烟叶的烘烤时间和烘烤温度,确保烟叶在烤烤过程中不发生变形和质量下降的情况。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三段十点”烟叶烘烤工艺对烟叶的烤烘过程有着严格的要求,同时也需要烤烟工人有着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
只有这样,在烤烟的过程中才能够确保烟叶的质量和口感达到最佳状态。
烤烟三阶段烘烤工艺的技术关键及操作要点

烤烟三阶段烘烤工艺的技术关键及操作要点概述烤烟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烘烤工艺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烟叶的干燥程度、香气和口感。
烤烟的烘烤工艺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初烤、反烤和推烤。
本文旨在介绍烤烟三阶段烘烤工艺的技术关键和操作要点。
初烤阶段初烤阶段的目标是将烟叶中的水分蒸发掉,使烟叶开始逐渐变干。
以下是初烤阶段的技术关键和操作要点:1. 温度控制:初烤阶段的温度应控制在50℃至70℃之间。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烟叶损失香气,过低的温度则会延长初烤时间。
应时刻监测烤烟房内温度并进行调整。
2. 通风控制:初烤阶段需要适当的通风来加速水分蒸发。
通风口的大小和开度需要根据烟叶湿度和温度进行合理的调整,以保持适宜的通风效果。
3. 烟叶摆放:将烟叶均匀地摊放在烤架上,避免叶片叠加和交叉。
烤架的高度应适当,以保证烟叶能够均匀地受热。
反烤阶段反烤阶段的目标是使烟叶内部的水分逐渐向外部扩散,加速烟叶干燥。
以下是反烤阶段的技术关键和操作要点:1. 温度控制:反烤阶段的温度应控制在55℃至75℃之间。
温度过高可能导致烟叶脱水不均匀,温度过低则会延长烘烤时间。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温度。
2. 湿度控制:在反烤阶段,烟叶的湿度逐渐下降。
应根据烟叶的湿度情况调整湿度控制装置,保持适宜的湿度。
3. 翻动烟叶:为了使烟叶脱水均匀,需要定期翻动烟叶,将底部翻到上部,上部翻到底部。
一般建议每隔2至3小时进行一次翻动。
推烤阶段推烤阶段是烘烤工艺的最后一个阶段,其目标是使烟叶的水分达到理想的干燥程度,并形成独特的香气。
以下是推烤阶段的技术关键和操作要点:1. 温度控制:推烤阶段的温度应控制在70℃至90℃之间。
温度过高会导致烟叶变黄或烤焦,温度过低则会影响烟叶的干燥速度和口感。
应持续监测温度并进行调整。
2. 通风控制:推烤阶段的通风应适度减小,以保持烟叶内部的相对湿度。
过大的通风量会加速烟叶干燥,影响烟叶的品质。
通风口的大小和开度应适当调整。
3. 烘烤时间:推烤时间需要根据烟叶的湿度和温度来确定。
烤烟三段式烘烤工艺

口 映自曲妇脚翩口口
995
年第
期
` 9
烤 烟 三 段 式 烘 烤 工 艺
口 西波
“
三 段式 烘 烤 工艺 是 在 吸 取 国 外优质烟 烘 烤
, , .
”
至 6 8 ℃
,
不 超过 7 0 ℃
:
,
严防 温 度 过 高 使烟叶烤 红
’
,
.
2 ) 湿度 要 求 (
保持 4 3 C
。
,
超高 要 加 强 控制 过
。
,
技 术 的 基础 上 结 合我 国 烤烟生产 的 特性 形成 的 适 合于规 范 化 生产水平 较 高 的 烟 叶烘 烤 新工 艺 经 过多年 的试验验证 与拱烤实践 能 明 显 提 高烤 后 烟 叶 的 商 品 等 级
增 进烟叶香吃 味 一
、 “ 。 ,
低时 要 关 小 夭窗 地 洞
(3 )
“
,
,
过快
不 能掉 温
,
刻 度量 程 短
误 差 小于
,
1℃
。
三 段 式烘烤 工 艺使 用 该
。
2 ) 湿 度 要 求 下 中 部 叶 湿球 温 度 上 升 至 4 ( 0 ℃ 开 始排 湿 湿 球保持 4 0 ℃
, ,
温 度计 方 便 实 用
四
、
效 果更 佳
,
;
上 部叶
。
,
湿球 温度 上 升
烘 烤 出现问题 的 原 因分 析
。
,
,
黄程 度 而 定
燥
,
,
8 一7 2 小时 约 4
:
。
。
第二 阶 段 正 确 撞 制 温 湿 度 使 变黄 烟 叶 失 水 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烤烟三段式烘制工艺的技术关键及操作要
点
1. 引言
烤烟是一种经济作物,对于烘制过程的控制非常重要。
三段式烘制工艺是一种常用的烤烟烘制工艺,具有较高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三段式烘制工艺的关键技术和操作要点,帮助生产人员正确进行烤烟的烘制。
2. 工艺关键
三段式烘制工艺主要包括升温段、稳温段和降温段。
以下是三段式烘制工艺的关键技术:
2.1 升温段
- 温度控制:在升温段,烘房温度应逐渐升高,以达到适宜的烤烟烘制温度。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烤烟的烘制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准确掌握升温速度和终点温度。
- 通风调控:升温段需要适度增加通风量,以保持烤烟表面的湿度,促进烘干效果。
过多或过少的通风都会对烤烟的烘制产生负面影响。
- 湿度控制:烘烤过程中,湿度的控制对于烟叶质量和干燥程度至关重要。
在升温段,湿度控制要合理,避免烟叶过早失去水分导致质量下降。
2.2 稳温段
- 温度控制:在稳温段,烤房温度应保持在适宜的烤烟烘制温度。
温度过高会导致烟叶变脆,过低则会影响烤烟质量,因此需要严格控制稳温段温度。
- 通风调控:稳温段需要适度减小通风量,以保持烤烟的湿度和形状。
过多的通风会导致烤烟失去水分,过少则会导致烟叶湿度过高,影响烘干质量。
- 湿度控制:稳温段要根据烤烟的湿度合理控制通风量,保持湿度适宜,促进烘烤效果。
2.3 降温段
- 温度控制:在降温段,烤房温度逐渐降低,使烟叶冷却并固定水分。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烤烟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降温速度和终点温度需要精确掌握。
- 通风调控:降温段需适度增加通风量,以促进烟叶的均匀冷却和水分固定。
过多或过少的通风都会对烤烟的干燥质量和色泽产生负面影响。
- 湿度控制:降温段要适时调整湿度,保持烟叶的适宜湿度,防止烟叶失水或水分过多。
3. 操作要点
以下是操作三段式烘制工艺的一些重要要点:
- 合理安排升温、稳温和降温时间,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烤烟质量下降。
- 监测和记录烘房温度、湿度和通风量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和控制。
- 保持烤烟的形状和结构完整,避免烟叶密度过高或过低影响烘干效果。
- 定期检查烤房设备的运行状态并进行维护,确保烘干效果和安全性。
- 严格控制烟叶的水分含量,避免过低或过高导致烤烟质量下降或储存困难。
4. 总结
三段式烘制工艺是一种常用的烤烟烘制工艺,准确把握其关键技术和操作要点对于烘制效果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控制升温、稳温和降温段的温度、通风量和湿度,烤烟可以得到更好的干燥质量和口感。
生产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要点,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以提高烤烟烘制工艺的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