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仪器设备的计量检定校准管理制度
检验设备仪器量具校验管理制度范文(四篇)

检验设备仪器量具校验管理制度范文以下是一个设备仪器量具校验管理制度的范本,仅供参考:设备仪器量具校验管理制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为确保设备仪器量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产品质量和工作安全,制定本制度。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的设备仪器量具。
二、校验责任和职责2.1 校验部门的职责:2.1.1 负责设备仪器量具的校验安排和执行。
2.1.2 制定校验计划和校验方法。
2.1.3 定期对设备仪器量具进行校验,记录校验结果。
2.1.4 对校验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并提出改进措施。
2.2 使用部门的职责:2.2.1 定期检查所使用的设备仪器量具的有效期和校验证书。
2.2.2 确保设备仪器量具的正确使用和保管。
2.2.3 发现设备仪器量具问题时及时报告,并停止使用。
三、校验周期和方法3.1 根据设备仪器量具的性质和使用频率,制定校验周期,并提前通知使用部门。
3.2 校验方法包括标准校验和现场校验。
3.2.1 标准校验:将设备仪器量具送往有资质的第三方实验室进行校验。
3.2.2 现场校验:由校验部门派员到现场进行校验。
四、校验标准和记录4.1 校验标准:根据设备仪器量具的类型和规格,制定相应的校验标准。
4.2 记录要求:4.2.1 对于每次校验,应填写校验记录表,记录校验的设备仪器量具的基本信息、校验方法和结果。
4.2.2 校验记录应妥善保存,便于查阅和追溯。
五、设备仪器量具维护和保养5.1 设备仪器量具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保持其正常工作状态。
5.2 维护和保养工作应记录并分类存档。
六、变更和废弃处理6.1 对于设备仪器量具的变更,应及时进行校验和记录。
6.2 废弃的设备仪器量具应进行处理和记录,并销毁证书。
七、设备仪器量具备案和管理7.1 对于所有设备仪器量具,应建立清单并按类别进行编号和备案,包括设备仪器量具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和归属部门等信息。
7.2 设备仪器量具的管理由专人负责,并定期进行点检和盘点。
仪器设备周期计量检定制度范文(3篇)

仪器设备周期计量检定制度范文(一)由计量管理人员,对本室所用仪器设备按实际情况制定出周期检定计划和建立计量器具检定一览表,并按期进行送检或自检。
检定后粘贴合格证,准用证或停用证等明显标志,并填写使用期限及检定单位。
(二)仪器设备在检定期内损坏,修复后必须重新计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三)仪器设备的检定周期按仪器设备的检定规程规定的检定周期执行,无检定规程的可按仪器说明书等文件提供的检定方法和周期进行,一般不得超过一年。
(四)仪器设备在检定周期内出现失准或可疑情况时,应同有关人员共同商讨处理。
(五)购仪器设备一时无法检定时,可以对原检定报告进行分析认可。
(六)新检定后仪器设备交使用部门使用,检定证书交资料室存档。
仪器设备周期计量检定制度范文(2)一、总则1.本制度旨在规范和统一本单位仪器设备的周期计量检定工作,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实验数据的可信度。
2.周期计量检定是对仪器设备周期性测量误差进行检验的过程,包括标准器件的检定和仪器设备的校准。
3.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需要周期计量检定的仪器设备。
二、责任分工1.科研部门负责制定并推广本制度,并负责仪器设备的选购和使用。
2.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仪器设备的周期计量检定工作,并指派专人负责日常的管理和维护。
3.计量检定部门负责仪器设备的检定工作,并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三、周期计量检定流程1.计划制定:科研部门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周期性要求,制定周期计量检定计划,并提前通知相关人员。
2.计量检定准备:计量检定部门根据计划,准备相应的标准器件和仪器设备,并根据需要进行校准。
3.仪器校验:计量检定部门按照标准程序对仪器设备进行校验,记录仪器的测量误差和准确性。
4.检定结果评定:根据校验结果,计量检定部门评定仪器设备的合格性,并出具相应的检定报告。
5.检定报告归档: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将检定报告进行归档,并保留一定的时间。
四、周期计量检定频率1.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频率和重要性,科研部门确定周期计量检定的频率。
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规定

1.范围适用于公司检测、计量仪器、器具检定、校验和校准。
2.目的规范仪器设备的检定和校准程序,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使得检测数据和结果具有良好的溯源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3.引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国家计量局[1987]量局法字第188号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国家计量局[1987]量局法字第188号发布4.术语和定义4.1检定:查明和确认检测计量仪器、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或出具检定证书。
4.2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4.3溯源性:测量结果或标准量值的属性,它使测量结果或标准量值通过连续的比较链与给定的参考标准联系起来,给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国家或国际标准,比较链中的每一步比较都有给定的不确定度。
5.工作职责5.1 检测中心:负责对检测中心、生产部所使用的检测仪器、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及校准管理,设备检定和校准过程文件存档管理。
5.2 检测中心经理:负责对检测室内的检测仪器、计量器具的检定及校准申报和证书存档。
6.工作内容6.1检测、计量设备的检定6.1.1检测中心设备保管人收集需要检定的计量设备(如分光光度计、天平、恒温干燥箱、原子吸收光谱仪等),分类整理,交《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计划表》给检测中心化验主管确认后报检测中心经理审核。
6.1.2 生产部收集需要检定的计量设备,交《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计划表》报检测中心经理审核。
6.1.3 对非强制检定设备(如温度计、刻度吸管、移液管等),可以由检测中心采用市级以上计量检定单位检定合格的计量设备进行校准。
(目前尚无计量设备的可委托第三方检定)6.1.4强制性检定计量器具由检测中心联系县级计量检定中心检定或校准,检定或校准合格后领取合格证书及合格证标签,合格证标签粘贴于相应的计量设备上,合格证书留设备使用部门存档备查。
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校验管理制度(5篇)

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校验管理制度化验室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规范检验、试验秩序和行为,实现生产分析检验和试验活动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准确提供质量数据,达到质量体系符合性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化验室一切检验和试验活动全过程及与之相关的活动过程。
三、管理要求1、检验程序1、1按规定要求采取样品,并做好登记和标识。
1、____对于外购化工料,依据质量安全环保部质检组发下来的委托单,到现场核对实物,按规定采样。
1、____对外购大宗原材料和内部互供料,接到生产调度或有关装置岗位人员的采样电话通知后到现场采样。
1、____对于过程检验和试验,按《分析频率》的规定到生产装置现场采样。
1、____对成品检验和试验,按《分析频率》或质量管理要求到生产装置现场或指定部位采样。
1、15接到生产装置或调度临时生产加样通知时,按要求到指定部位采样。
1、16采样作业,要执行《化验室采样、留样及样品室管理制度》。
1、2采样后,按规定的标准和试验方法进行检验和试验。
然后,按要求备好保留样品,并做好标识。
1、3检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那些影响检验结果准确度的因素诸如尘埃、温湿度、振动、噪声等要密切注意,并严加控制。
杜绝主观随意性,注意样品处理的安全性和操作安全性以及仪器的灵敏性和稳定性。
操作时,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1、4检测过程中,要按方法规定进行双平行或多平行测定,其结果应符合方法精密度要求。
数据处理与结果计算要遵循数字修约规则,有效数字不得随意舍弃。
1、5若发现检测结果异常或实验偏差与方法规定有偏离时,检验人员不要轻易下结论,应认真查记录、查计算、查操作、查试剂、查方法、查样品,找出原因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复验。
1、6要认真及时填写好质量记录。
所有原始记录必须使用专用表格,书写工整、清楚、真实、准确、完整。
不准用铅笔记录,不得随意涂改、乱写、乱画和折叠。
当发生笔误时,用“--”注销,并在“--”上方由本人更正。
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管理制度模版

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管理制度模版一、目的与范围1. 为确保试验和计量设备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制定本管理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试验和计量设备的管理。
二、管理原则1. 试验和计量设备的选购、验收、使用和维护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
2. 所有试验和计量设备的台账必须完善,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购置日期、检定周期等。
3. 试验和计量设备必须按照规定的检定周期进行检定,检定结果必须记录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4. 试验和计量设备的使用前必须进行校验,校验结果必须记录。
5. 试验和计量设备必须按照规定的环境条件使用,禁止超载使用或任意改变设备参数。
6. 试验和计量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必须按照规定进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设备验收管理1. 试验和计量设备的验收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在验收过程中必须对设备的性能、精度进行检查。
2. 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必须记录,并及时进行处理。
3. 验收合格的设备必须进行贴标,并录入设备台账。
四、设备购置管理1. 试验和计量设备的购置需要经过审批程序,必须明确需求、制定采购方案,明确设备的性能指标和技术要求。
2. 购买设备时必须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并明确设备的参数、保修期、售后服务等。
3. 购置设备的资金必须按照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核算和流转。
五、设备使用管理1. 试验和计量设备的使用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操作。
2. 设备的使用必须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禁止私自调整设备参数。
3. 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必须及时记录并报告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4. 设备使用完成后必须进行清洁、保养,并妥善保管。
六、设备维护管理1. 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必须由专人负责,明确维护的频率和内容。
2. 设备维护保养必须按照制定的维护计划进行,维护记录必须详细、准确。
3. 维护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
七、设备检定管理1. 试验和计量设备必须按照规定的检定周期进行检定。
2. 检定工作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检定单位进行,检定结果必须准确记录。
试验检测设备仪器周期计量检定制度

试验检测设备仪器周期计量检定制度1. 引言试验检测设备仪器是各类试验和检测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试验检测设备仪器进行周期性的计量检定是必要的。
本文旨在介绍试验检测设备仪器周期计量检定制度的相关内容。
2. 目的和依据2.1 目的试验检测设备仪器周期计量检定制度的目的是保证试验检测设备仪器的准确度、可靠度和合理使用,以提高试验检测结果的质量和可信度。
2.2 依据试验检测设备仪器周期计量检定制度的制定依据包括国家有关计量法规、法规文件以及相关标准,如《计量器具管理办法》、《计量器具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
3.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试验检测单位和实验室内的试验检测设备仪器。
4. 周期性检定4.1 检定周期试验检测设备仪器的周期计量检定周期应根据设备仪器的性质、使用环境和重要性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常用设备仪器的周期计量检定周期为一年。
4.2 检定机构选择试验检测设备仪器的周期计量检定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检定机构进行。
检定机构应具备国家认可的计量检定能力,并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检定工作。
4.3 检定项目和要求试验检测设备仪器的周期计量检定项目应根据设备仪器的类型和用途确定,具体项目和要求可参照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
常见的周期计量检定项目包括测量准确度、示值误差、重复性等。
4.4 检定结果处理试验检测设备仪器的周期计量检定结果应及时记录,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处理。
当检定结果超出允许误差范围时,应采取相应的校准、调整或更换设备仪器,以确保其准确度和可靠性。
5. 质量管理要求5.1 设备仪器管理试验检测单位应建立健全设备仪器管理制度,包括设备仪器的采购、验收、标识、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要求。
设备仪器应有专门的存放位置,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5.2 计量检定记录管理试验检测单位应建立健全计量检定记录管理制度,确保检定记录的完整和可追溯。
计量检定记录应包括设备仪器的基本信息、检定项目、检定结果等内容,并妥善保存。
实验室仪器设备定期检验、检定制度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1.目的制定本制度目的是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检验、检定进行管理,确保所有计量检测设备正常、稳定的工作,确保所有检测数据准确、有效。
2.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计量检测设备的检定/校准的管理。
3.职责3.1设备管理员负责计量设备的统计、编号、标志管理。
3.2设备管理员负责质监中心所有计量检测设备的送检工作和有关计量设备档案的管理。
4.工作要求4.1计量检测设备的统计设备管理员及技术负责人编制检定及校准《检测仪器设备计量台帐》,该台帐包括仪器名称、出厂编号、位号、规格型号、国别厂家、精度等级、测量范围、检定周期、检定部门、检定日期、级别、备注,设备管理员编制质监中心《设备台帐》,该表包括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出厂编号、出厂日期、设备位号、技术指标、制造厂、购置日期、保管人、备注,设备管理员每年一次对上表进行跟踪和修改。
4.2检测设备的编号所有出具分析数据的设备都有唯一的标识编号,计量检测设备编号为仪器编号,分析检测设备编号为“YXX”,其中“Y”表示此编号为班组编号,“XX”表示设备的流水号;4.3设备标识每一台设备都应有明显的标志表明其状态,设备标志有四种:合格、准用、停用、设备完好标识。
4.3.1“合格”——经检定/校准确认合格的计量检测设备,正常使用期间,使用绿色的合格标识。
4.3.2“准用”——一经检定/校准部分计量技术指标合格,降级或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计量检测设备,使用黄色的准用标志。
4.3.3“停用”——经检定/校准确认不合格、未经计量检定、封存、暂时不用或超出确认间隔的计量检测设备、设备性能无法确定者及设备损坏者使用红色的停用标志。
4.3.4“设备完好标识”——仅起到特定功能(如加热、制冷、旋转、搅拌)的设备,没有明确的计量特性,正常使用期间,使用黄色设备完好标识。
[明确标识填写即查即用]。
4.3.5设备标志应当粘贴在设备主要部件的明显位置以表明该设备的状态,标志是唯一的,同一设备的某些附件由于长期不用的原因,应粘贴停用标志。
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3篇)

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1)仪器设备、计量器具均须按照国家标准计量部门的有关规定施行定期检定,凡没有检定合格证或超过检定有效期的仪器设备、计量器具一律不准使用。
(2)各检测室对仪器设备、计量器具编制周期检定日程表,并负责组织定期检定工作,对检定合格的仪器设备、计量器具,检定合格证应随同仪器设备、计量器具一起妥善保管。
(3)新购置的仪器设备、计量器具应先进行检定,并合格后方可使用。
(4)检定周期有效期内的仪器设备、计量器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失准时,经调整或修理后,必须重新进行检定。
(5)凡经过计量检定(包括自检)合格的仪器设备贴上(绿色)合格证并检定日期和周期,仪器设备某一精度、量程不合格,但能满足检验工作所需量程的或降级使用者等可贴上(黄色)准用证,仪器设备已损坏或经计量检定不合格,以及仪器设备性能无法确定者,贴上(红色)停用证。
(6)对自查的仪器、设备要制定校验规程并做好记录。
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2)是指对企业或单位的仪器设备进行计量管理的规范和制度。
这个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仪器设备的精度、可靠性和准确性,以提高生产和服务的质量。
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仪器设备的计量管理责任和职责:明确设备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责任分工明确。
2. 仪器设备的登记和管理:对企业或单位的仪器设备进行统一的登记和管理,包括设备名称、型号、编号、来源、购置日期、使用部门、保管人员等信息。
3. 仪器设备的计量周期和方法:根据设备的特性和使用情况,确定设备的计量周期和计量方法。
一般来说,大型设备和关键设备的计量周期要较短,常用设备和一般设备的计量周期可以适当延长。
4. 仪器设备的检定和校准: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对仪器设备进行检定和校准。
检定和校准要委托合格的计量机构进行,确保检定和校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5. 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制定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计划,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验仪器设备的计量检定校准管理制度实验仪器设备是科研和实验室工作中的重要工具,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的精准度和可重复性。
为了保证实验仪器设备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计量检定、校准管理制度。
下面将从计量检定与校准的概念、管理流程、具体操作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计量检定与校准的概念
计量检定是指通过对仪器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检验,判断其是否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的过程。
而校准是指通过与已知标准或者与其他准确设备进行比较,来确定仪器设备的测量误差并进行调整的过程。
计量检定与校准是确保仪器设备准确度的重要手段。
二、计量检定、校准管理流程
1.确定检定、校准周期:根据仪器设备的用途、精准度要求和工作环境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检定、校准周期。
2.选择合格的检定、校准机构:选择具备国家资质认证的检定、校准机构进行检定、校准工作。
3.检测仪器设备性能:检定过程中,对仪器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检测,确定其准确度和可靠性。
4.发布检定报告:检定机构将检定结果编制成检定报告,报告中包括检定结果、检定误差、重要参数等信息。
5.编制校准记录:根据检定报告的结果,对仪器设备进行校准,记录校准后的测量误差和调整方法。
6.建立校准档案:建立仪器设备的校准档案,包括校准日期、校准机构、校准结果等信息。
7.定期复检:按照制定的检定、校准周期,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复检,以确保其准确度和可靠性。
三、具体操作细节
1.仪器设备管理:建立统一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包括设备借用、维
护保养、备品备件等,确保仪器设备正常运行。
2.管理制度培训:对实验人员进行计量检定和校准的相关培训,提高
其对仪器设备计量检定和校准的认识和操作能力。
3.检测仪器设备性能: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对仪器设备的各项性能
指标进行检测,包括精度、重复性、稳定性、测量范围等。
4.校准方法选择:根据仪器设备的不同特点和需要,选择适合的校准
方法,确保校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5.数据分析和处理:对检定和校准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识别
异常数据,确保报告和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仪器设备更新:根据检定和校准结果,对需要修理、淘汰或更新的
仪器设备进行及时处理,以确保测量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总之,建立一套完善的计量检定、校准管理制度,对于保证实验仪器
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合理的管理流程和操作细节,能够确保仪器设备的计量检定和校准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高实验结
果的可靠性和精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