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仪器管理和校准基础
计量器具校准管理制度

计量器具校准管理制度目的:规范公司计量器具的校准管理,确保校准的合理性和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灵敏度、稳定性和可靠性,为产品质量提供保障。
范围:适用于公司生产、包装、仓储和检验过程中的衡器、量具、仪器等计量器具的校准。
职责:工程部:制定本规程,并保证其执行;确定校准周期,编制年度和月度校准计划,负责计量器具的外部校准工作。
质量部:监督检查计量器具的校准状态,确保在校准有效期内;组织校准偏差事件的调查。
使用部门:制定部门计量器具校准计划;建立部门计量器具台账;负责计量器具校准状态的检查,保证在有效期内;质量控制室负责玻璃量具的校准。
内容:1.定义1.1 校准:在规定条件下,确定测量、记录、控制仪器或系统的示值(尤其称量)或实物量具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参照标准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系列活动。
2. 计量器具的分类和管理参见《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3. 校准周期的确定:校准周期的确定参照以下原则:3.1 根据计量器具的分类,确定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
强制检定类器具的检定周期,由当地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制定。
当地不能检定的,向上一级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周期检定。
3.2 一般情况下,和生产相关的关键计量器具的校准周期不大于6个月,或通过风险评估及有效的,足够的历史数据证明,可缩短或延长校准周期。
根据生产工艺中的工艺精度要求和使用频次,相同的计量器具可采用不同的校准周期。
3.3 对于实验室关键精密的测量仪器,如ph计,分析天平、水分仪、电导率仪等,必须每天检查校准或每天第一次使用前进行校准,校准结果应进行相应的记录。
3.4 在确定计量器具的校准周期时,一般需考虑以下因素:3.4.1 国家计量法规。
3.4.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现行版) 。
3.4.3 制造厂商的要求和建议。
3.4.4 仪表的关键性、使用场合和使用频次。
3.4.5 仪表维护和使用记录。
3.4.6 以往校准记录所得的趋向性和漂移量的数据。
计量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的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建立一个计量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仪器准确。
范围:所有计量仪器、设备。
责任者:质量控制部、质量管理部、计量员。
规程:为加强对计量仪器、设备的管理,确保出示数据和量值的准确可靠,特对检定、校准工作作如下规定:1.检验中必须检定、校准的计量测试仪器设备可分为三类: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品种(下称强检品种);非强检须由企业规定周期自行检定的品种;由使用人在领用时作一性检定,校准的品种。
2. 属于国家规定的强制检定的品种,在政府未授权自行检定前,由企业组织人员单独造册,报计量部门,安排检定周期,施行强制检定。
根据本企业目前工作及使用状况,列入强检的品种有:天平、酸度计、分光光度计(包括紫外、红外、荧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旋光仪、玻璃液体温度计等。
详细操作见“计量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
3.非强检,但须由企业规定周期自行检定的仪器,其检定应严格按《中国药典》附录有关规定或该仪器说明书进行。
检定周期应由仪器、设备的计量性能,使用环境条件及频繁程度等因素确定。
属于此类品种并初步确定检定周期的有:永停滴定仪(一年)、片剂溶出度测定仪(二年)、片剂崩解仪(一年)等。
4.由使用人在领用时作一次性检定、校准的品种,主要是指用于容量分析的玻璃仪器,包括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刻度吸管等。
领用后须作校正,合格方能使用。
校正方法及允许误差应按有关规定进行。
为提高校正的合格率,采供部要把好质量关,质量过不了关的厂家的产品或低于一等品产品均不得采购。
标准操作规程5. 凡新进购(特别是进口的)或经修复后的仪器设备,均应检定合格(并确定检定周期后)后方能使用。
6.检定结束后,应对被检的仪器设备做出是否合格、能否使用的明确结论并在仪器设备上标以醒目标志。
几属强检品种并由法定计量部门检定的,或非强检品种由企业根据《中国药典》有关规定检定的应贴有合格证。
仅根据说明作一般性测试检定,证明其正常者的一般仪器设备均应贴上使用证。
计量器具管理和检定制度(5篇)

计量器具管理和检定制度为贯彻《____计量法》和《全国工矿企业计量管理实施办法》,确保本公司在用的计量器具的量值准确,特制订本制度。
(一)本公司流转及使用的一切计量器具必须执行周期检定制度。
(二)属国家强制检定范围内的工作计量器具,由计量室按规定向上级计量检定部门申请周期检定。
(三)非属国家强制检定范围而属公司计量室统一管理范围内的计量器具,由计量室执行周期检定、修理。
(四)计量室各专业组的计量标准器具、仪器、仪表,由专人负责按检定日期送上级计量部门检定,或请上级计量部门来矿进行检定。
(五)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根据检定规程的规定执行。
(六)凡使用中的计量器具,由计量室编制周期检定计划表,进行强制性的周期检定,计量室按计划日期提前三天通知有关工区、部门送检,有关工区、部门接通知后应及时将计量器具从保管或使用者手中收集送计量室进行周期检定。
逾期不送者,每只量具扣罚人民币____元。
凡因使用人因出公差、脱产学习、长期病假、产假、休假,各单位应在使用人离开前留下计量器具,安排他人送检,不得影响量具周检。
需要现场检定的量具,使用单位必须提供方便,协助检定工作进行。
(七)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必须按国家的检定规程进行,若无国家检定规程的,可按____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计量行政部门制订的检定规程和地方计量检定规程进行,若上述部门也无该项规程时,由计量室参照有关技术标准或使用要求制定暂行检定办法,并报上级计量主管部门____批准。
(八)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必须具有合格印证,无合格证或合格证过期一律不准使用。
(九)计量器具到检定周期,不管是否使用过必须执行周期检定。
入库检定、发放检定、巡回检定、临时检定等都不能代替周期检定。
(十)买回的标准计量器具必须送上级有关部门进行检定,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以后第年至少检定一次。
1、根据计量器具和检测仪器是使用地点、使用频率和对生产工艺的影响程度制定检定周期,检定周期可以____个月,____个月,____个月。
测绘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

**公司测绘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和使用管理制度发文文号一、测绘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1、新购仪器、工具,在使用前应到国家法定计量技术检定机构检定。
2、各种测量仪器使用前后必须进行常规检验校正,使用过程做好维护,使用后及时进行养护。
GNSS接收机、水准仪、全站仪等各种光电类、激光类仪器必须定期送到具有资质的部门进行鉴定。
鉴定时间不宜超过规定时间,以确保测量的准确和精度。
3、严禁使用未经检验和鉴定、校准不到出厂精度、超过鉴定周期,以及零配件缺损和示值难辩的仪器。
按相关规定仪器的检定周期为1年,仪器维修后及碰撞后应重新检定后方可使用。
按照项目要求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一般用仪器自带校准功能进行校准),1个月校准一次。
4、管理人员负责仪器的检定和校准,制定检定校准计划,在次年检定校准日期前,将仪器交由专业机构进行检定校准。
管理人员负责编制《测量仪器检定校准计划》,并按照一览表上的计划日期送检。
二、测绘仪器设备的使用保管4、在强烈阳光、雨天或潮湿环境下作业,务必在伞的遮掩下工作。
对仪器要小心轻放,避免强烈的冲击震动,整个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不得离开仪器,防止意外发生。
5、转站时,即使很近也应取下仪器装箱。
测量工作结束后,先关机卸下电池后装箱,长途运输要提供合适的减震措施,防止仪器受到突然震动。
6、测量仪器要设置专库存放,环境要求干燥、通风、防震、防雾、防尘、防锈。
仪器应保持干燥,遇雨后将其擦干,放在通风处、晾干后再装箱。
各种仪器均不可受压、受冻、受潮或受高温,仪器箱不要靠近火炉或暖气管。
7、当测量仪器出现下列情况为不合格已经损坏:过载或误操作;功能出现了可疑;显示不正常;超过了规定的周检确认时间间隔;仪表封缄的完整性已被破坏;光电类、激光类仪器超过使用寿命,零点漂移严重,测量结果不稳定,测量结果可靠性低时,必须申请报废;常规仪器损坏后无法修复,或仪器破旧、示值难辩、性能不稳定,影响测量质量时,必须申请报废。
8、测量仪器的申请购买及报废由工程测绘部报公司总经理,由公司总经理及主管领导负责审批,公司工程测绘部对公司的仪器配备和管理情况每半年检查一次,要求做到帐、物、卡相符,技术档案齐全。
计量仪器管理制度

计量仪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企业内部计量仪器的管理,确保计量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计量仪器的购置、领用、使用、检定、维护、校准和报废等工作。
三、管理机构1.设立计量仪器管理部门,负责企业内所有计量仪器的全面管理工作。
2.计量仪器管理部门有权对企业其他部门的计量仪器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时有权要求及时整改。
3.计量仪器管理部门负责编制计量仪器清单,确保清单的准确性和及时更新。
四、计量仪器的购置1.计量仪器的购置需填写计量仪器购置申请表,包括计量仪器的名称、型号、用途、数量和预计购置时间等信息。
2.购置计量仪器时应严格按照国家强制性计量认证要求进行选择,确保计量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选择具备相应维修能力的供应商。
3.计量仪器的购置需经计量仪器管理部门审核批准,购置完毕后需填写计量仪器购置登记表,并将相关信息录入计量仪器清单。
五、计量仪器的领用和使用1.任何部门需要领取计量仪器时,必须填写计量仪器领用申请表,包括计量仪器的名称、数量、领用原因等信息,并经计量仪器管理部门审批后方可领用。
2.领用计量仪器的部门必须妥善保管计量仪器,并按照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不得擅自改动计量仪器的参数设置等。
3.计量仪器领用后需在计量仪器清单中做相应记录,并及时更新清单中的仪器状态。
六、计量仪器的检定和校准1.计量仪器的检定和校准需按照国家相关法规进行,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计量仪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计量仪器的检定和校准计划,并组织实施。
3.检定和校准时需选择具备资质的第三方计量检定机构进行,确保检定和校准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4.检定和校准完毕后需将结果及时记录,并在计量仪器清单中进行相应更新。
七、计量仪器的维护和保养1.计量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应按照厂家的要求进行,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
2.各部门负责保持计量仪器的清洁,并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对仪器进行保养。
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规定

1.范围适用于公司检测、计量仪器、器具检定、校验和校准。
2.目的规范仪器设备的检定和校准程序,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使得检测数据和结果具有良好的溯源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3.引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国家计量局[1987]量局法字第188号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国家计量局[1987]量局法字第188号发布4.术语和定义4.1检定:查明和确认检测计量仪器、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或出具检定证书。
4.2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4.3溯源性:测量结果或标准量值的属性,它使测量结果或标准量值通过连续的比较链与给定的参考标准联系起来,给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国家或国际标准,比较链中的每一步比较都有给定的不确定度。
5.工作职责5.1 检测中心:负责对检测中心、生产部所使用的检测仪器、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及校准管理,设备检定和校准过程文件存档管理。
5.2 检测中心经理:负责对检测室内的检测仪器、计量器具的检定及校准申报和证书存档。
6.工作内容6.1检测、计量设备的检定6.1.1检测中心设备保管人收集需要检定的计量设备(如分光光度计、天平、恒温干燥箱、原子吸收光谱仪等),分类整理,交《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计划表》给检测中心化验主管确认后报检测中心经理审核。
6.1.2 生产部收集需要检定的计量设备,交《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计划表》报检测中心经理审核。
6.1.3 对非强制检定设备(如温度计、刻度吸管、移液管等),可以由检测中心采用市级以上计量检定单位检定合格的计量设备进行校准。
(目前尚无计量设备的可委托第三方检定)6.1.4强制性检定计量器具由检测中心联系县级计量检定中心检定或校准,检定或校准合格后领取合格证书及合格证标签,合格证标签粘贴于相应的计量设备上,合格证书留设备使用部门存档备查。
仪器仪表的检定和校准管理规程

仪器仪表的检定和校准管理规程1. 目的本规程目的是建立仪器仪表的检定和校准管理办法,对公司内部的所有的仪器仪表进行有效的计量管理,使其能客观正确地反映生产中的实际数据和信息,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保证产品的制造质量。
2. 职责公司质检部负责仪器仪表的检定和校准工作,各个相关部门,主要是使用仪器仪表的部门应配合质检部的计量管理工作。
3. 适用范围公司用于物品的接收、产品的制造、质量检验、验证工作和设备管理工作中的所有的仪器仪表的检定和校准。
4. 内容4.1计量检定和校准是计量管理体系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企业计量设备检定和校准工作实施统一管理是保证计量设备量值统一、准确可靠的重要措施。
4.2生产和检验过程中使用的仪器仪表是精密度很高的设备,仪器仪表是否符合生产的需要,是否能表达实际的信息和数据,对产品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
4.3 仪器仪表应由公司质检部的质检员负责检定和校准,按照计量器具的分类进行检定和校准的管理;4.4 仪器仪表按照生产的需要,安排定期的大修,属于主要的仪器仪表,大修内容要归入设备档案;4.5 公司所有的仪器仪表,按照计量管理的原则,每年应由质检员组织实施定期的年检;4.6 公司所有的仪器仪表,由质检员负责建立仪器设备台帐,标明设备名称、型号、购置年限、放置位置、计量管理等级、负责人等内容;4.7 对于公司自己实施的计量校验工作中所使用的标准工具,必须加强维护、保养和定期检验,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贮存和保管;4.8 进行校验的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培训,具有适当的资格证明;4.9 对于校验不合格的仪器做修理或更换,需要报废的仪器仪表由使用部门填写报废申请,按照公司的相应管理规程实施报废程序。
计量检测仪器设备周期校准管理规定

计量检测仪器设备周期校准管理规定1. 规定目的本规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计量检测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使用计量检测仪器设备的单位和个人。
3. 校准周期校准周期根据计量检测仪器设备的精度、稳定性和使用频率确定。
一般情况下,校准周期为一年。
对于需要更高精度和稳定性的仪器设备,校准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短。
4. 校准标准校准应按照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进行。
对于没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仪器设备,应参考国际标准或其他可靠的技术文件进行校准。
5. 校准方法和程序校准应使用准确可靠的方法和程序进行,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准程序应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工作:保证校准环境符合要求,检查校准仪器的状态和准确性。
- 校准操作:按照标准和程序进行校准操作,记录校准数据和结果。
- 校准结果评定:根据校准数据和标准进行结果评定,确定校准是否合格。
- 校准记录:记录校准数据和结果,包括校准日期、人员、校准方法和程序等信息。
6. 校准管理责任校准管理责任由检测实验室或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
负责人应有相应的资质和经验,并保证校准工作的执行和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7. 校准结果验证校准结果应进行验证,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验证方法可以包括与其他准确性较高的仪器设备进行比对校准或请第三方机构进行验证。
8. 校准结果使用校准结果应及时记录并连续使用。
如果校准结果超过有效期或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及时进行重新校准或修复,并记录相关信息。
9. 违规处理对于未按照本规定进行校准或记录校准信息不完整的单位和个人,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追责和处理。
10. 监督检查相关部门和组织将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对校准管理进行评估和审查,确保本规定的有效执行。
11. 附则本规定的解释权归本单位所有。
平时应加强对计量检测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自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极限误一范围, 测量极限误差就是指测量结果的误差极限范围。
一般认为在测量中任意测量一次,测得值对真值的 差不会超过±3σ即:
δlim= ±3σ
测量列算术平均值的测量极限误差为:
δlim(x)= ±3σ (x) 多次测量的结果Xe可表示为:
Xe=X ±3σ (x)
有效数字位数:
因为15.53的3字已经不是十分准确,保 留过多,毫无意义!
有效数字位数:
乘除后有效数字位数 △在乘除计算中,计算结果有效数字位数,应与
各数值中的有效数字的位数最少的相同。而与 小数点的位置无关。 如:0.212×2.04688×12.528=5.43638277968 其结果应写为:
间接测量法是通过对被测量的量有函数关 系的其它量的测量,能得到被测量值的测量 方法。如:通过测量液柱高度来求得压力量 值。
测量方法
绝对测量法 计量器具可以直接测得被测量的整个量值,这种测量称
为绝对测量。 相对测量法
计量器具仅指示被测量相对于标准量的偏差,从而得到 被测量的方法称为相对测量。例如用接触式干涉仪检定量 块。 接触测量法/非接触测量法 离线测量法/在线测量法
练习3
请讲出下列数据的有效数字位数:
1.050
0.0005
5.000
8.24
1.007
3.2180
有效数字位数:
加减后有效数字位数 △在加减计算中,计算结果的小数点后位数
,应与各加减数值中的小数点后的位数 最少的相同。 如:0.0213+2.0657+15.53其结果应写为 :
17.62 思考:为什么?
d.不能单独使用词头。
计量单位使用方法
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规则 e.词头不能重叠使用。 f.量值应正确表述。 如:①5~7kg不应写为5kg~7kg;
②64±6mm不应写为64 mm ±6mm; ③1.75m不应写为1m75亦不应写为 1m75cm。(但非十进制可以,6时30分)
计量单位使用方法
练习2 判断改错:
(上式称为系统误差传递式)
间接测量列的数据处理
若各直接测量值存在随机误差则函数也 相应存在随机误差。根据误差理论,函数标 准偏差σy与各直接测量列测得值的标准偏差 σ x1, σ x2,… σ xn 的关系如下 : σy = √ (f/ x1) 2 σ x1 2+( f/ x2) 2 σ x2 2+…. (f/ xn) 2 σ xn 2
变值系统误差可用抵消法消除。
偶然误差
偶然误差 在一定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
时,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以不可预定的方 式变化的测量误差。 偶然误差一般呈正态分布且有界。 偶然误差可通过概率和数理统计方法, 估算其范围,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处 理,减少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粗大误差
粗大误差 超出在规定条件下预计的测量误差。
直接测量列的数据处理
步骤: 判断系统误差。若发现则加以消除; 求算术平均值; 求残余误差; 计算单次测量的标准偏差; 判断并剔除粗大误差; 求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确定测量结果。
间接测量列的数据处理
函数误差的基本计算式 y=f(x1, x2, …… xn) 该函数的增量可用全微分表示 dy=(f/ x1)dx1+( f/ x2)dx2+…. (f/ xn) dxn 若各直接测量值存在系统误差Δx1, Δx2,… Δxn则 函数(被测值)也相应存在系统误差Δy : Δy=(f/ x1) Δx1+( f/ x2) Δx2+…. (f/ xn) Δ xn
剂量当量
希(沃特)
Sv
A/V
其他表 示式例 V.S Wb/m2
Wb/A
cd.sr lm/m2 S-1
J/kg J/kg
国际单位制-词头
所表示的因数 1018 1015 1012 109 106 103 102 101
词头名称 艾 拍 太 吉 兆 千 百 十
词头符号 E P T G M k h da
所表示的因数 10-1 10-2 10-3 10-6 10-9 10-12 10-15 10-18
词头名称 分 厘 毫 微 纳 皮 飞 阿
词头符号 d c m µ n p f a
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
量的名称 时间
平面角
旋转速度 长度 速度 质量
体积 能 波差 线密度 土地面积
单位名称
分 时 天(日) (角)秒 (角)分 度 转每分
差。 标准偏差
多次测量,反映数据分散程度的量。 公差
某一数据允许的变动范围。
标准偏差
标准偏差 Σ≈S=√∑δi2/(N-1) δi=Xi-μ
μ为参考真值 常用算术平均值估计真值。
标准偏差
误差理论证明,测量列算术平均值xi的标 准偏差σx与单次测量的标准偏差σ有下列 关系:
σx = σ / √ N σx 比σ小√ N 倍,其分布较集中;因此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提高测量精密度 的主要措施之一。
1n mile=1852m(限航程)
1kn=1n mile/h=(1 853/3 600)m/s(限航行)
1u=1.6605655×10-27 ㎏ 1t=103㎏
1L=1dm3 =10-3m3
1Ev≈1.6021892×10-19J
1tex=1 g/km
1ha=10 000 m2=0.01km2
计量单位使用方法
上式称为随机误差的传递式
间接测量列的数据处理
若各直接测量值的随机误差服从正态分布。 则函数的测量极限误差计算公式为: δlim(y) =
F Ω S
其他表示 式例 S-1
Kg.m/s2
量的名称
磁通量 磁通量强度 磁感应强度
N/m2
电感
N.m
摄氏温度
J/s
光通量
A.s
光照度
W/A
放射性活度
单位名称 韦(伯) 特(斯拉)
享(利) 摄氏度 流(明) 勒(克斯) 贝可(勒尔)
单位符号 Wb T
H ℃ lm lx
Bq
C/V
吸收剂量
戈(瑞)
Gy
V/A
海里
节
原子质量单位 (吨)
升
电子伏
分贝
特(克斯)
公顷
单位称号
Min h d (″)
(′) ( °) r/min
n mile
kn
u t
L, (I)
eV
dB
tex
ha
换算关系及说明
1min=60s 1h=6min 1d=24h 1″=(π/648000)rad 1′=60″=(π/10800)rad 1°=60′=(π/180)rad 1r/min=(1/60)s-1
法定计量单位和词头名称 a.读写的顺序原则上是与该单位的国际 符号表示的顺序一致。(但乘方形式的 单位名称,要把指数名称读在指数所表 示的单位之前)
如:密度单位kg/m3,其中文名称为“ 千克每立方米”
计量单位使用方法
b.单位的国际符号中的数字符号(“·”、“/” 、 “Xn”)的读写 乘号(“·”)无对应的符号,即不需读写 除号( “/” )对应读写“每”字,无论 分母中有几个单位,“每”字只出现一次 乘方中的指数的响应名称一般是数字加“次 方”两字,但如果是长度单位的2次幂或3次幂 ,且用以表示面积或体积时,则相应读写为“ 平方”和 “立方”。
这种误差是由于某种不正常的原因所造 成的,如读数错误、突然振动等。
粗大误差明显歪曲了测量结果,应予以 剔除。
可疑测定值的舍弃
3σ法则(又称拉依达准则) |X-x|< 3σ 则为可信值
练习6
请用3σ准则法确定是否有可疑值 ( σ=0.08166) 20.42 20.45 20.48 20.36 20.40
立体角
球面度
单位符号 rad
sr
国际单位制-导出单位
量的名称 频率 力;重力
单位名称 赫(兹) 牛(顿)
压力,压强; 应力 能量;功;热
功率;辅射 通量 电荷量
电位;电 压;电动 势 电容
电阻
电导
帕(斯卡) 焦(耳) 瓦(特) 库(仑) 伏特
法(拉) 欧(姆) 西(门子)
单位符号 Hz N
Pa J W C V
计量单位使用方法
法定计量单位和词头的组合书写形式 a.相乘形式
不能加词头的单位不应放在最前面。 如:瓦特小时应为“W·h”不应为“h ·
W” 若组合单位中某单位的符号又同时是词头符号 ,并有可能发生混淆时,亦不应放在最前面。 如:力矩的单位应写为N·m,不能写为MN( 以免误为兆牛)。
计量单位使用方法
有效数字
有效数字:所谓有效数字就是从仪器上能 直接读出(包括一位估计读数在内)的 几位数字。
1.0005g
五位有效数字
0.5000g
四位有效数字
0.0540g
三位有效数字
0.0054g
二位有效数字
0.5g
一位有效数字
规律
数字1、2、3…9都可作为有效数字,只 有“0”比较特殊。 一般0在数字中间或数字后面都是有效数 字。 0在数字前面时,它只是定位数字,用来 表示小数点的位置,而不是有效数字。
20.20 20.30 20.38 20.44 20.40
精度
1. 正确度定义:重复测量的平均值与真实值的差。 系统误差的影响程度
2. 精密度定义:重复测量时,其测量数据间差异的程度。 随机误差的影响程度
3. 准确度-综合影响程度(不确定度或极限误差表示)
正确度和精密度
偏差、标准偏差和公差
偏差 是指某一测量值减其参考真值所得的代数
人
量 仪器 环境 观察
为
具
疏
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