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第三节大气压强练习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三节大气压强实验专题训练(包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三节大气压强实验专题训练(包含答案)

第三节大气压强实验专题训练1、制作简易气压计,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1)如图所示,在玻璃瓶中倒入适量红色的水,将插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红水升到玻璃管一定的高度,但高度不够,你应________,使水上升到瓶口以上适当位置,制成了简易气压计。

(2)将简易气压计从四楼移到一楼过程中,发现玻璃管内水柱________,说明__________。

(3)小明将简易气压计放在阳光下,过一会儿,他发现玻璃管内水柱发生了变化,这一现象说明,简易气压计的测量结果会受到______________影响。

(4)如图自制的简易气压计,瓶中水面上方是空气,在图示的状态下,瓶内的气压___瓶外的大气压.小明同学将气压计从山下拿到山上后,细玻璃管内的水柱高度会____,原因是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____.2、某同学在测量某液体密度时,将两端开口、底部带有阀门K的三通U形玻璃管倒置在两个容器中,左侧容器盛有密度已知(ρ0)的液体,右侧容器盛有待测液体.先用抽气机抽出U形管内部分空气,再关闭阀门K,如图所示.请完成以下填空:(1)如图所示,液柱会上升是因为玻璃管内部气压(“大于”或“小于”)玻璃管外部气压,形成压强差.著名的实验就是采用与此装置相似原理测出大气压强.(2)为了测量右侧液体的密度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3)根据已知液体密度和测量到的物理量可得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4)空气不能完全抽空,测量结果(“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3、洗衣服时,小科发现肥皂泡在不断地破裂。

小科觉得,肥皂泡的破裂可能与肥皂泡内气压大小有关,而肥皂泡内的气压大小可能与肥皂泡的半径大小有关。

为此小科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步骤】①闭合阀门3,打开阀门1和2,吹出较大的肥皂泡A,闭合阀门2;②打开阀门3,用同一肥皂水吹出较小的肥皂泡B,闭合阀门1;③打开阀门2,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肥皂泡A变大,肥皂泡B变小。

第九章-压强-第三节-大气压强(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压强-第三节-大气压强(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9.3 大气压强(同步练习)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1.大气压强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

以下事实中主要利用了大气压强的是()A.飞镖的箭头很尖B.拦河坝的截面上窄下宽C.用吸管吸取饮料D.大型客机在空中水平飞行2.如图所示是个自制气压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带着它登山的过程中,玻璃管中液柱会逐渐上升B.玻璃管中液柱静止时,瓶内气压等于大气压C.玻璃管中液柱静止时,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D.为提高气压计测量精度,可选用更粗的玻璃管3.在实验中,常用胶头滴管吸取药液,下列现象中,“吸”的物理道理与其相同的是()A.鲜花的香味“吸”引过来很多蝴蝶B.磁铁可以“吸”引大头针等铁制品C.中医理疗拔火罐时,玻璃罐“吸”在皮肤上D.车快速驶过,尘土会被“吸”向车的尾部4.下列关于大气压的描述,错误的是()A.1标准大气压值约为105Pa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且很大C.利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煮熟,原因是压强越大,沸点越高D.用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后纸片不掉落,是因为水把纸片粘住了5.如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原来玻璃管竖直,后来让玻璃管倾斜,水银充满全管,有关尺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图,玻璃管竖直时,上端无水银的部分是真空的B.玻璃管倾斜时,外界大气压强变为74cm高水银柱C.玻璃管倾斜后,若不慎将上端碰出一小孔,则水银会向上喷出D.若换用更粗一些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变小6.冬季从保温瓶里倒出一些开水,塞紧瓶塞时,常会看到瓶塞马上跳一下。

这是因为倒出部分开水后()A.使瓶内水发生汽化,瓶内气压增大B.使瓶内水蒸气液化,瓶内气压减小C.使瓶内水蒸气受热膨胀,瓶内气压增大D.外界进入的冷空气受热膨胀,瓶内气压增大7.如图所示,小雪用放在水平面上的两个实验装置来观察并研究大气压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大气压变大时,玻璃管内的液面会上升B.乙图中大气压变小时,玻璃管内的液面会下降C.把乙装置从高山脚下拿到高山顶上,玻璃管内外液面高度差一定变小D.乙装置更能准确地测量出大气压的值8.用真空采血管抽血时,将采血针一端刺入人体静脉后,另一端插入真空采血管的胶塞,血液便会自动流入采血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同步练习基础篇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同步练习基础篇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同步练习基础篇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青藏铁路建成后,乘高原列车去西藏旅游的人越来越多。

与普通列车相比,高原列车内还配有供氧系统和医疗应急系统,这样做是因为高原上()A.大气压强小,空气中含氧量大B.大气压强大,空气中含氧量大C.大气压强小,空气中含氧量小D.大气压强大,空气中含氧量小2.下列事例中,哪一项与大气压无关()A.吸盘挂钩被“吸”在墙上B.纸片托住水C.跳伞运动员跳伞D.吸管吸饮料3.如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装置中,下列情况能使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发生变化的是()A.将实验转移到高山上进行B.稍稍倾斜玻璃管C.向水银槽中加入少量水银D.稍稍提高玻璃管4.小明在六盘水某学校实验室测得水的沸点是98℃,则该学校所在地大气压值()A.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B.大于1个标准大气压C.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D.无法确定5.如图所示,在大试管中盛有水,将一个小试管插在大试管中,然后倒置,小试管在水流出时不下落反而上升,主要依靠的是()A.水的分子引力B.大气压强C.手的吸引力D.两试管间的相互吸引6.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A.用吸管吸饮料B.平时嘴对着杯子喝水C.用吸尘器吸灰尘D.把塑料吸盘吸在玻璃墙壁上7.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气压为零B.是大气压支持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使它不下落C.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D.玻璃管倾斜会影响实验测量结果8.用空易拉罐来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变瘪B.用重物压易拉罐,易拉罐变瘪C.让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空气,易拉罐变瘪9.如图所示是“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A与B下部相通,内装红墨水。

《9.3大气压强》练习

《9.3大气压强》练习

《9.3大气压强》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大气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A.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B.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C.昆明市的大气压约为1.013x105PaD.第一位用实验方法测出大气压强数值的科学家是伽利略2.如图所示,取一个瓶口直径小于鸡蛋的瓶子,在瓶底铺层沙子,点燃浸过酒精的棉花,把它放入瓶中,再用剥了皮的熟鸡蛋放在瓶口,结果鸡蛋进到瓶子里,这是因为()A.鸡蛋受重力作用进入瓶里B.瓶子可以把鸡蛋吸到瓶里C.鸡蛋有弹性挤进了瓶里D.大气压把鸡蛋压进瓶里3.如图所示,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换用更粗一些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小B.若玻璃管封闭端进入少量空气,测出的压强会偏小C.若将玻璃管稍稍倾斜,则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大D.若换用密度比水银小的液体做实验,则大气压能支持液柱的高度会减小4.在物理创新实验活动中,小聪用玻璃瓶、两端开口的玻璃管、橡皮塞、红色的水自制了一个气压计,如图所示。

小聪用托盘将该气压计从一楼端上十八楼后,玻璃管中的液面()A.上升B.下降C.不变D.无法确定5.空中的氢气球,升到一定高度就会爆裂,以下正确的是()A.这一高度的大气压大,把气球压裂B.高空中的大气压小,气球向外膨胀,把气球胀裂C.高空中的温度很低,气球被冻裂D.空中的紫外线很强,将气球照裂6.三位同学在进行托里拆利实验室,一位同学不慎在玻璃管中混入了空气,另一位同学把玻璃管放倾斜了,只有一位同学操作规范,它们分别记下了水银柱的长度是76.6cm,75.6cm,74.4cm,请判断当时大气压的值相当于()A.75.6cm水银柱B.76.6cm水银柱C.74.4cm水银柱D.不能确定7.在制药时为了从溶液中提取抗生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溶液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生素不能在超过 80℃的温度下提取,应采用的方法是()A.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高于 80℃B.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 80℃C.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高于 80℃D.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 80℃8.如图为盆景的一个自动供水装置,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盘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9.3大气压强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9.3大气压强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9.3大气压强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15道)1、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大气海洋"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1标准大气压的值为1.013×105PaB.高山顶上水的沸点较高,因为那里的大气压较大C.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D.阴雨天时大气压通常偏低2、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强的是:A.护士给病人注射肌肉针B.用吸管喝饮料C.飞机的机翼设计成流线型D.用压力锅做饭3、如图为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将玻璃管稍微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低B.将玻璃管稍微向上提起但没有离开液面,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大C.向槽中继续注入少量水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小D.换用更粗一些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不变4、1.把高压锅内的水蒸气直接通往100℃的水中,如果水上方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结果(A)水的质量增加;(B)水的质量不变;(C)水的质量增加;(D)结论和通入的蒸气有关。

5、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容易被梳子"粘"起,下列现象中"粘"的原因与其相同的是()A.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B.在干燥的天气里,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粘"在身上C.电视里讲解棋类比赛时,棋子可以"粘"在竖直悬挂的棋盘上D.用硬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后,纸片"粘"在杯口上6、如图所示,用塑料管可以把瓶子中的水吸到嘴里,这是由于:A.人对水产生吸引力的作用;B.吸管本身有吸水的作用;C.大气压作用在水面上的结果;D.水压的作用.7、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下列情况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的是A、往水银槽中多加些水银B、从山脚移到山顶做实验C、将玻璃管稍微倾斜一些D、将水银槽内的玻璃管轻轻上提8、(山西省)某同学估测大气对面积是0.27米2课桌上表面的压力,大约是()A.2.7×102牛B.2.7×103牛C.2.7×104牛D.2.7×105牛9、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A.马德堡半球实验B.用注射器注射药液C.用吸管吸饮料盒中的牛奶D.吸盘可以压在光滑的墙上10、下列实例中,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A.小王将新鲜空气吸入肺里B.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C.小李用图钉把地图钉在墙上D.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11、(2012春•焦作期末)把装满水的量筒,口朝下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抓住筒底向上提,在筒口离开水面前量筒露出水面部分()A.充满水B.有水,但不满C.没有水D.依次出现上述现象12、如图是同学们在家庭实验室中的一些小制作、小发明,对其解释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用圆珠笔芯制作的密度计,它的刻度是越往上越小B.乙图是制作的水气压计,试管口的塞子要多打孔与大气相通C.丙图是用注射器制作的潜艇,其原理是通过吸水、排水的方法改变其重力,实现沉与浮的D.丁图是一个冷热水混合淋浴器,它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3、吸盘式挂衣钩能紧贴在玻璃板、油漆过的木板或墙壁的瓷砖上,但不能紧贴在粗糙的水泥墙壁上。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压强 第3节 大气压强 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压强 第3节  大气压强 同步练习(含答案)

大气压强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12小题)1.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A.“玉兔号”在月球上留下“足迹”B.菜刀磨得锋利C.用吸管吸饮料D.潜水时穿潜水服2.下列实验中,与大气压强有关的是()①马德堡半球实验;①托里拆利实验;①用一纸片盖住装满水的杯口,迅速倒置后纸片不下落;①在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的不同高度处扎两个孔,从两孔流出的水喷射距离不同A.只有①①B.只有①①C.只有①①①D.只有①①①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由实验直接得出的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两个铜半球之间的摩擦力很大C.在常温常压下做托里拆利实验,可以测得玻璃管内水银面的高度差为760cmD.在太空中的宇宙飞船上不能做液体压强实验4.在武汉抗疫期间,医院采用负压救护车接送新冠患者时。

“负压”说的是救护车的医疗舱内的气压比车外的大气压()A.大B.小C.一样大D.无法确定5.如图所示“擦窗机器人”的质量为2kg,“机器人“通过真空泵将其“腹部”吸盘内的空气向外抽出,进而牢牢地吸在竖直玻璃上。

当吸盘与玻璃的总接触面积为2×10-2m2、吸盘在此面积上对玻璃的压强为1.5×104Pa时,以下结论正确的是(g取10N/kg)()A.吸盘内的气压等于外面大气压B.吸盘对玻璃的压力为20NC.玻璃对吸盘的弹力为300ND.若真空泵继续向外抽气,则擦窗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将持续变大6.云南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震后党和政府及时组织人员进行了科学施救,在采取的救护措施和用到的器材中,包含了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救援人员用一种大剪刀将钢筋剪断,刀口很锋利,它可减小对钢筋的压强B.护士用针筒抽取药液时,药液因受到针筒的吸引力作用而进入针筒C.救援车匀速吊起废墟物体,废墟物体受到的力是平衡力D.医生用B超检查伤员内脏是否受到损伤,是利用了次声波7.实验课上,老师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大气压的值。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第3节 大气压强 练习题(带解析)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第3节 大气压强 练习题(带解析)

第3节大气压强一、单选题1.下列实例中,不能用大气压强解释的是()A.“吸盘式”挂钩能吸在瓷砖上B.吸管能吸饮料C.茶壶的壶身和壶嘴构成连通器D.活塞式抽水机抽水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船闸是应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B.大气压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大C.最早测定大气压数值的是德国科学家马德堡D.装有相同液体的连通器,各部分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3.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A.船闸B.用吸管喝饮料C.吸盘挂物钩吸在墙上D.覆杯实验4.图是测量大气压强的装置,玻璃管长约1m,槽内装有水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装置是一个连通器B.第一次利用此装置测出大气压强的科学家是帕斯卡C.玻璃管竖直放置时测出的标准大气压强一定为760mm水银柱高D.将此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管内外水银柱液面高度差减小5.下列数据明显不符合实际的是()A.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B.一名普通八年级学生所受的重力约为50000NC.一张试卷平铺对桌面的压强约为1PaD.1标准大气压的值约为1.013×105Pa6.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克服重重困难成功登顶,实现我国专业测绘人员首次登珠测高,关于登山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身着厚厚的羽绒服,可以减少热量散失,保持体温B.携带氧气瓶供氧,可以减小山顶气压偏低带来的危险C.脚穿带冰爪的登山靴,可以增大摩擦,利于攀登D.登山靴的冰爪底部非常锋利,可以增大压力,利于插入冰雪中7.下列现象或实例与大气压无关的是()A.马德堡半球实验B.拦河大坝做成上窄下宽C.托里拆利实验D.用吸管吸饮料8.关于大气压强,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小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实了大气压强的存在C.在托里拆利实验中,一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等于高度差为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D.当玻璃管倾斜时,水银柱的高度与长度都会变长9.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下列哪种情况能够玻璃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发生变化的是()A.将管倾斜B.将管变粗C.向水银槽加少量水银D.外界大气压发生变化10.下列事例,没有利用大气压的是()A.用吸管吸饮料B.用抽水机抽水C.拦河坝“下宽上窄”D.塑料吸盘“粘”在墙上二、多选题1.下列有关大气压的说法和现象中,表述正确的是()A.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其大小等于76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B.在高山上用普通锅煮不熟饭,因为高山上大气压小,锅内的水更容易沸腾C.用吸管喝瓶装饮料时,实际上是靠大气压把饮料从瓶中“压”上来的D.人潜水的深度不能太大,这是因为大气压随着水的深度的增加而增大2. 如图是测定大气压值的实验装置,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在操作规范、一个标准大气压下,h2的高度应为760mmB.将玻璃管倾斜一定角度不影响实验测量结果C.将它从山下移到山上,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大D.如果不小心管顶破了一个洞,管中的水银将从上面喷出3.小刚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一些现象,并做出了解释。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压强 9.3大气压强-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压强 9.3大气压强-练习(含答案)

测试题(1)1.用嘴吸装矿泉水的空塑料瓶的瓶口,瓶会变塌.空塑料瓶变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用注射器抽吸密封在药瓶中的药液,医生先向药液中注入一些空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13-43,烧瓶中的水刚停止沸腾,现将注射器的活塞向外拉,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4.2003年5月22日,国内各大报纸报道了中国登山队再次登上高度为8848.13m 的珠峰。

登山运动员从高山顶返回到山脚宿营地时,随身携带的气压计的数值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宋朝的著名文学家范成大到海拔3 700m 的峨眉山旅游,发现在山上“煮米不成饭”,他认为是因为山上的泉水太寒冷,故有“万古冰雪之法汁”之说,其实这是由于高山上的气压 导致水的 的缘故。

6.如下图所示,表示出了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情况,一架“波音747”客机正常飞行在9km 高度,此时飞机所处高度的大气压值约为 ,由图还可以分析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是: 。

(至少写出两点)图13-437.把玻璃杯盛满水,用硬纸盖住,再倒过来,如图13-44(a ),纸片能将杯中的水托住,之后,若将杯子慢慢转动,如图(b )(c ),则( )A .杯子刚一转动,纸片就不能将水托住B .杯子转动到图b 所示位置时,纸片才不能将水托住C .杯子转动到图c 所示位置时,纸片才不能将水托住D .杯子转到任何位置,纸片都能将水托住8.把装满水的量筒浸入水中,口朝下,如图13-45那样抓住筒底向上提,在筒口离开水面前,量筒露出水面的部分( )图13-45图13-44A.是空的B.有水,但不满C.充满水D.以上都有可能9.下列现象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强的是:()A.钢笔吸墨水B.用吸管吸饮料C.抽水机把水从低处抽往高处D.用高压锅煮食物10.登山运动员徒手攀登海拔较高的山峰,在继续攀登海拔4 000m 以上高度时,尽管经过充足的休息后再爬,但是越往上爬越感觉到乏力,出现头晕、耳鸣和恶心等现象,其主要原因()A.山峰陡峭,人体能量消耗大B.高处气温太低C.高山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D.该运动员体质太差11.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量的大气压强值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A.玻璃管放得不竖直 B.玻璃管内混入少量空气C.水银槽内的水银太多 D.玻璃管粗细不均匀12.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A.堵住茶壶盖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就不容易被倒出来B.用塑料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口中C.人潜水时感觉胸口很闷D.两块玻璃板的表面用水浸湿,将两块合在一起,很难分开答案 1.吸出瓶中一些空气后,瓶中气体压强变小,外界大气压将瓶压瘪2.增大瓶中药液上方的压强3.水又重新沸腾水的沸点随着气压的减小而降低4.变大5.沸点降低6.31kPa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在3km以内,每升高1km,大气压降低约10kPa7.D 析:因为大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8.C 析:量筒内的水面上方没有空气,作用在量筒外水面上的大气压把量筒内的水托住了.9.D 10.C 11.B 12.C测试题(2)1.大气压强无处不在,人们在生活、生产实践中也经常利用大气压来工作,请你举出两个实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3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第三节大气压强练习题-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三节大气压强巩固提升训练一、选择题1、如右图所示,艾力同学将自制气压计从山脚下带到山顶的过程中,气压计的水柱和外界气压的变化分别是A.上升,降低 B.下降,升高C.上升,升高 D.下降,降低2、2012年9月,我国第一膄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交付海军。

歼—15飞机在“辽宁舰”进行起降飞行训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歼—15能升空是因为它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B.歼—15能降落是因为它改变了自身重力C.随着歼—15上升高度增加,机舱外大气压增大D.随着歼—15上升高度增加,机舱外大气压减小3、晓明用塑料管可以把盒中的牛奶吸到嘴里,这是由于A.晓明对牛奶产生吸引力的作用B.吸管本身有吸牛奶的作用C.大气压作用在牛奶液面上的结果D.牛奶压力的作用4、下列是与气体压强有关的现象或应用,解释不正确的是A.高压锅煮饭时锅内气压可以大于标准大气压B.用吸管吸饮料时,用力吸的作用力是排出管内空气C.向纸桥下方吹气纸桥会被“吹”塌下 D.小汽车高速行驶时对地面压力增大5、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吸盘都保持静止,但所挂钩码已是吸盘所能提起的最大重物。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砝的重力B.乙图中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砝的重力的1/2 C.利用甲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D.利用乙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6、下列选项对应的与气体压强有关的说法中,与实际不符的是()A.用高压锅能增大锅内气压,降低沸点 B.吸盘能吸在墙壁上是利用大气压的作用C.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D.托里拆利最早测出了大气压的值7、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甲图试管内水沸腾后,撤掉酒精灯,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水又沸腾了,说明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B.乙图吸盘能将物体挂在墙上不掉下来,是因为重力与大气压力彼此平衡C.丙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中,若有空气进入玻璃管内,则测出的大气压强值比实际值偏小D.丁图提供的信息说明大气压强是天气预报的重要气象要素之一8、图7为小明发明的给鸡喂水自动装置,下列是同学们关于此装置的讨论,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瓶内灌水时必须灌满,否则瓶子上端有空气,水会迅速流出来B.大气压可以支持大约10米高的水柱,瓶子太短,无法实现自动喂水C.若外界大气压突然降低,容器中的水会被吸入瓶内,使瓶内的水面升高D.只有当瓶口露出水面时,瓶内的水才会流出来9、一位小朋友手里拿着的氢气球不小心脱手升到了空中,当气球升到高空时发生了破裂。

以下关于气球升到高空破裂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高空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减小,将气球压破B、高空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C、高空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D、高空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减小,将气球压破10、下列 2 3 4 5幅图对应的与气体压强有关的说法中,与实际不符的是11、右图所示是某同学制成的“自动给水装置”,它是用一个装满水的塑料瓶子倒放在盆中,瓶口刚好被放水浸没,其瓶中水面能高于盆内水面,主要由于()A.瓶的支持力的作用 B.瓶的重力的作用 C.水的浮力的作用 D.大气压的作用12、小华想用空易拉罐来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变瘪 B.将密封易拉罐置于深水中,易拉罐变瘪C.让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 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空气,易拉罐变瘪13、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装有适量水的瓶中。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瓶内气压等于瓶外大气压B.瓶内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C.细玻璃管中液柱上升可能是瓶外气压升高D.细玻璃管中液柱上升可能是瓶外气温升高14、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水都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如图3所示)。

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A.探究的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B.探究的假设: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C.探究的问题:研究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的关系D.探究的假设:大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15、小亮同学从超市买来一个玻璃瓶装的铁皮盖罐头.想把瓶盖打开,可是怎么也拧不动.小亮的哥哥用螺丝刀沿瓶盖的边轻轻撬了几下,一拧就打开了,这主要是因为用螺丝刀撬瓶盖可以A.增大瓶盖直径,减小瓶盖侧壁对瓶的压力 B.减小瓶盖与瓶口的接触面积C.减小瓶内外气体的压力差 D.由于撬了盖的一边.而增大了盖的另一边的压力16、如图所示是在外界环境为1标准大气压条件下做的托里拆利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A点处压强为零 B.B点处压强为76cm水银柱C.C点处压强为lOcm水银柱 D.C点处压强为86cm水银柱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如果水银柱高度不等于76cm,就说明实验是有误差的B.在高山上烧水,水的沸点一定低于lOO℃C.在同一座教学楼内,用气压计测不同楼层的大气压,结果应当是一样的D.一只氢气球在升空过程中,体积会渐渐变大,到达一定高度可能会自动破裂18、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大气压会把不够坚固的房顶压垮;B、用气压计改成的高度计在宇宙航行中是不能使用的;C、在标准大气压下做托里拆利实验,使用的玻璃管长75厘米左右; D、在高山上不容易煮熟饭,说明那里的水沸点高。

19、图1所示的各种事例中,跟大气压无关的是二、填空1、如图所示,在一只一次性纸杯中盛满水,杯口盖上硬纸板后,倒转过来,发现纸板不掉下来,水不洒出来。

纸杯倒置后,水对纸板的压强 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来水对杯底的压强。

纸板不掉下来,水不洒出来是受到了______ 作用。

如果纸杯倒置后,在杯底用铁钉扎个洞,纸杯 ______ (填“会”或“不会”)掉下来。

2如图为一物理兴趣小组自制成的水气压计.瓶内气体压强p内 ______p大气压(选填“<”、“>”或“=”).当带着它从一楼到五楼时,玻璃管内水柱高度的变化情况是 ______(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3、在长约1米、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如图9所示。

(1)为了测得大气压的值,这时必须测量__________。

如果将此装置拿到比地面低得多的矿井底部,则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也利用此装置,把水银换成水,将玻璃管灌满水后倒插在水槽内时,管中的水柱_________下降,如果这时在管顶开一个小孔,水柱______向上喷出。

(均选填“会”或“不会”)4、小虎同学利用注射器(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1)实验时,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 如图所示,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L,则大气压的值可表示为 p= ______ .(3)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筒内漏进了少量空气.则测得的大气压值______ (进填“偏大”、“偏小”或“不变”)(4)实验室有甲、乙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 cm2和2 cm2,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 N,实验时应选用 (选填“甲”或“乙”)注射器,理由是 _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小玮想估测大气压的大小,她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A. 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这就是大气对吸盘的压力。

B. 将蘸水的塑料挂衣钩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

C. 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缓慢向上拉,直到吸盘脱离玻璃板面。

D. 量出吸盘与玻璃板接触面的直径,计算出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为S。

E. 根据p=,计算出大气压的大小p。

(1)小玮由于疏忽,将前三项的顺序写颠倒了,正确的顺序是 ______ 。

(2)实验中小玮将蘸水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的目的是____________(3)如果实验中小玮所用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是10cm2,她 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测出大气压的大小(设大气压约为1.0×105Pa)。

(4)要测出大气压的大小,你认为实验中所选吸盘的面积应尽量______(选填“大一些”或“小一些”)。

(5)小玮通过实验测出的大气压值与1标准大气压值相差很大。

她分析,可能是测得的吸盘的面积不准确,也可能是吸盘与玻璃板面脱离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不准确,还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

(6)小玮又把玻璃板分别斜放、立放,使弹簧测力计向不同方向拉吸盘,也都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这说明大气压的方向是____________ 。

6(多选)、图12为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A.将玻璃管稍微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不变B.将玻璃管稍微向上提起但没有离开液面,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大C.向槽中继续注入少量水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小D.换用更粗一些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