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校教练车管理规章制度
教练车管理制度

教练车管理制度教练车管理制度是指针对驾校教练车辆的管理规范和流程,旨在确保教练车的安全、合规运行,提高驾校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
下面将详细介绍教练车管理制度的内容。
一、教练车配备要求1. 教练车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备安全、稳定的性能和完善的驾驶辅助设备。
2. 教练车应定期进行技术检测和维护,确保车辆状态良好。
3. 教练车应配备符合要求的教练员,教练员应具备相关驾驶资质和教学经验。
二、教练车使用管理1. 教练车使用前应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车辆各项功能正常。
2. 教练车应定期进行保养和维修,确保车辆安全可靠。
3. 教练车使用期间,教练员应严格按照交通规则和驾校要求进行教学,确保学员安全。
4. 教练车使用过程中如发生事故或者故障,应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三、教练车安全管理1. 教练车应配备安全设备,如防抱死制动系统、安全气囊等。
2. 教练车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车辆各项安全设备正常运行。
3. 教练车在行驶过程中,应注意车辆的安全距离和速度控制,遵守交通规则,确保学员安全。
四、教练车保险管理1. 教练车应购买符合要求的车辆保险,包括交强险和商业险。
2. 教练车保险应及时续保,确保保险有效。
3. 教练车发生事故时,应按照保险公司的要求进行理赔申请。
五、教练车档案管理1. 对每辆教练车建立档案,包括车辆基本信息、购买发票、保险单据等。
2. 档案应定期整理和更新,确保信息完整和准确。
3. 档案应妥善保管,防止遗失和泄露。
六、教练车违规处理1. 对于违反教练车管理制度的行为,应及时进行处理,包括警告、罚款、停用教练车等。
2. 对于严重违规行为,应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七、教练车管理制度的监督与评估1. 驾校应建立教练车管理制度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对教练车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
2. 发现问题和不足时,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提出改进意见。
总结:教练车管理制度对于驾校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教练车管理规章制度

教练车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教练车管理,确保教练车的安全和正常运行,提高教练员的教学质量,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章教练车的管理1. 教练车的配备教练车应当符合相关规定的配置要求,车辆应当保持良好的状态,能够正常行驶。
2. 教练车的保养教练车应当定期进行保养,包括每隔一定里程进行机油更换、轮胎更换等常规保养工作,保证教练车的正常运行。
3. 教练车的安全教练车的安全是最重要的,教练员应当定期检查教练车的安全设施,如安全带、灭火器、急救箱等是否完好,并且在每次使用前进行检查确认。
第三章教练员的管理1. 教练员的资质教练员应当具备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书,并且定期参加培训,提高教学水平和服务质量。
2. 教练员的操行教练员应当恪守职业道德,师德高尚,以身作则,为学员做出良好的示范。
3. 教练员的教学教练员应当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保证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并且要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第四章学员的管理1. 学员的资格学员应当符合相关法规的规定,具备上路驾驶的资格,必须持有有效的驾驶证件。
2. 学员的行为学员应当尊重教练员,听从指导,配合规章制度的执行,不得在教练车上进行违法行为或者有损教练车和教练员形象的行为。
3. 学员的学习学员应当按时参加教学,认真学习,遵守教练员的教学安排,保证学习效果。
第五章处罚与奖励1. 违反规章制度的处罚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教练员和学员,将视情况轻重给予处罚,包括警告、记过、罚款、停课等。
2. 奖励措施根据教练员和学员的表现,可以进行奖励措施,鼓励他们提高教学和学习的积极性。
第六章附则1. 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施,如有调整或者修改,以另行通知为准。
2. 对于本规章制度中未能详细规定的事项,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执行。
以上为教练车管理规章制度,希望广大教练员和学员遵守执行,共同努力,提高驾驶水平,确保交通安全。
教练车管理制度

教练车管理制度教练车管理制度是指为了规范和管理教练车的使用和维护,确保教练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驾校教学质量的一系列制度和规定。
下面将详细介绍教练车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教练车的购置与报废1. 教练车的购置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门的要求,确保车辆品质和安全性。
2. 购置教练车时,应制定详细的采购计划,明确车型、数量、配置等要求,并进行招标或询价,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3. 购置教练车后,应进行验收,确保车辆符合要求,并进行登记和备案。
4. 教练车达到报废标准时,应及时报废,并进行相应的注销手续。
二、教练车的使用管理1. 教练车的使用应按照教学计划和学员的实际需求进行安排,确保车辆资源的合理利用。
2. 教练车的使用时间、地点和教练员的分配应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避免资源浪费和冲突。
3. 教练车的使用时,教练员应按照交通规则和安全要求进行驾驶,确保学员的安全和教学效果。
4. 教练车的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车辆的保养和维修,及时处理故障和损坏,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
三、教练车的维护与保养1. 教练车的维护与保养应按照车辆制造商的要求和相关标准进行,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定期进行教练车的保养,包括更换机油、检查轮胎、制动系统、灯光等部件,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
3. 教练车的保养记录应详细记录,包括保养时间、内容、责任人等信息,以便追溯和查看。
4. 教练车的维修应及时进行,选择合格的修理厂和技术人员进行维修,确保车辆的质量和安全。
四、教练车的安全管理1. 教练车的安全设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安全带、灭火器、急救箱等设备,确保学员和教练员的安全。
2. 教练车的安全检查应定期进行,包括车辆的底盘、制动系统、灯光等方面,确保车辆的安全性。
3. 教练车的安全事故应及时报告和处理,进行调查和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故。
五、教练车的管理责任1. 教练车的管理责任应明确,包括车辆管理人员、教练员、学员等各方的责任和义务。
教练车管理制度

教练车管理制度引言概述:教练车管理制度是指为了保障驾校教练车辆的安全性和教学质量,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教练车管理制度的实施能够有效地提高驾校教学质量,保障学员的安全,促进道路交通安全的发展。
本文将从教练车购置与配置、教练车维护与保养、教练车使用与管理、教练车强制报废等四个方面,详细阐述教练车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教练车购置与配置1.1 教练车购置:教练车购置应根据驾校教学规模和需求,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车型,并确保车辆具备良好的安全性能和教学设备。
1.2 教练车配置:教练车应配备双操纵装置、倒车雷达、行车记录仪等必要设备,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安全性。
1.3 教练车保险:驾校应为教练车购买足够的保险,包括车辆损失险、第三者责任险等,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
二、教练车维护与保养2.1 定期检查:驾校应建立教练车定期检查制度,包括日常维护和定期保养,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2.2 维修保养记录:驾校应建立教练车维修保养记录,详细记录每次维修保养的时间、内容和费用,以便追溯和管理。
2.3 保养责任:驾校应明确教练车保养的责任人,确保保养工作的及时性和质量。
三、教练车使用与管理3.1 教练车使用范围:教练车应仅限于驾校教学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确保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
3.2 教练车使用记录:驾校应建立教练车使用记录,记录每辆教练车的使用时间、地点和教练员信息,以便追溯和管理。
3.3 教练车使用规范:驾校应制定教练车使用规范,包括教练员的驾驶行为规范、学员的乘车规范等,以确保教学过程的安全和有序进行。
四、教练车强制报废4.1 报废标准:驾校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车辆状况,制定教练车报废标准,确保教练车在达到使用寿命或出现严重安全隐患时及时报废。
4.2 报废程序:驾校应建立教练车报废程序,包括报废申请、报废审批和车辆注销等环节,确保报废工作的规范和及时性。
4.3 报废记录:驾校应建立教练车报废记录,详细记录每辆教练车的报废时间、原因和处理方式,以便追溯和管理。
驾校车辆管理安全规章制度

驾校车辆管理安全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驾校车辆管理,确保学员和教练员的人身安全,保障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教练车辆的管理和使用。
第三条驾校车辆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车辆安全性能良好,保障学员和教练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四条驾校应设立车辆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校教练车辆的管理工作。
领导小组由校长、分管副校长、车辆管理负责人、教练员等组成。
第二章车辆管理第五条驾校应定期对教练车辆进行维护和检测,确保车辆安全性能良好。
车辆维护和检测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第六条教练车辆应配备必要的设施和设备,包括副制动踏板、副喇叭、副离合等。
车辆设施和设备应保持完好,不得随意拆除或更换。
第七条教练车辆应定期检查灭火器,确保灭火器有效。
教练员应熟练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提高应急灭火能力。
第八条教练车辆在训练过程中,应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确保训练安全。
教练员应严格执行教练车训练前、训练中和训练后的三检制度,严禁带故障训练。
第九条教练车辆应在车身明显位置张贴“正在训练”标志,以便其他车辆和行人识别。
第十条非教练车辆应停放在指定地点,严禁非训练用车进入教练场训练区。
违反规定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三章用车管理第十一条教练员应按照教学计划合理安排用车,确保车辆合理利用。
教练员不得擅自将教练车辆用于非教学活动。
第十二条教练员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守教学规程,确保学员安全。
教练员不得酒后执教,不得让学员酒后训练。
第十三条教练员应定期对所驾车辆进行保养,确保车辆安全性能良好。
教练员应掌握车辆的基本维修技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四条教练员应妥善保管车辆钥匙,不得将钥匙随意借给他人。
车辆钥匙丢失或损坏的,教练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第四章事故处理第十五条发生交通事故的,教练员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及时报警。
驾校教练车管理制度

驾校教练车管理制度驾校教练车管理制度为了提高驾校教练车的使用效率,确保教练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规范驾校教练车的管理,根据相关规定制定以下驾校教练车管理制度:一、教练车的购买和配置1. 驾校教练车一律由驾校统一购买,并根据教练车数量和学员人数合理配置。
购买时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合格车型,并定期进行车辆年审。
2. 教练车必须安装二次培训设备,以保证学员和教练员的安全。
并根据车辆数量和教练员人数合理配置。
3. 驾校教练车车辆保证安全配置齐全,包括安全带,防盗锁,灭火器,急救箱等。
二、教练车的驾驶员选取和培训1. 驾校教练车驾驶员必须具备正式教练员资格,并且持有相应级别的驾驶执照。
2. 驾校教练车驾驶员要通过岗前培训,掌握相关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知识。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考试,提高驾驶技能和服务能力。
3. 驾校教练车驾驶员必须维持良好的驾驶习惯和仪表端庄,严禁酒后驾车,违法行驶以及使用手机等干扰驾驶的行为。
三、教练车的使用和维护1. 驾校教练车的使用必须按照规定的课程和时间进行。
驾驶员不能擅自改变课程计划或者违规使用车辆。
2. 教练车在行驶过程中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和道路安全法律法规,并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和态度。
3. 驾校教练车必须定期进行车辆保养和维修,保证车况良好。
在发现车辆故障时,应及时上报,并暂停使用,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教练车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包括车身、发动机、刹车系统、轮胎等关键部件的检测和更换。
5. 教练车必须保持车内外的清洁卫生,尤其是驾驶室内要保持整洁,方便学员和教练员的使用。
四、违规处理和责任追究1. 驾校教练车驾驶员违反交通规则、道路安全法律法规,导致事故的,将会被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并可能面临驾驶资格暂停或撤销的处罚。
2. 驾校教练车驾驶员在职务任期内,对教练车的安全负有直接责任。
发生故障、事故等情况时,必须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3. 教练车驾驶员对车辆的保养和维修负有直接责任,如果发现故障或者车辆破损,应及时上报,保证车辆的安全性。
驾校规章制度管理制度范本(范文10篇)

驾校规章制度管理制度范本(范文10篇)驾校规章制度管理制度范本篇1为加强教练车管理,延长教练车使用寿命,保证教练车的完好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教练车的使用1.教练车必须汽车证件齐全,技术性能状况良好,并具有统一的教练车标识。
2.未经批准,不准挪用教练车进行客货运输。
3.与培训无关的人员不准乘坐教练车。
4.教练车必须在规定的`路线进行训练。
二、教练车维护1.教练车坚持实行日常维护,一级维护和二级维护等。
2.日常维护由教练员负责。
3.一级维护由教练员协助修理厂进行修理工作。
4.二级维护由修理厂负责。
三、教练车检查(一)教练车检查是指对教练车车容、安全性能、安全状况及使用情况的人工检查。
(二)检查内容1.教练车的车容与车貌。
2.车辆转向、制动和灯光状况等技术状况。
3.发动机异常响声。
(三)检查方法和要求1.教练车检查采取教练员自检,训练队内教练车互检、学校抽检的方法。
2.教练员坚持训练前、训练中和训练后的“三检”制。
训练队每月组织一次互检,学校每季度组织一次抽检。
3.检查中发现故障要及时排除,确保教练车安全。
四、教练车更新教练车严格按照国家报废年限进行更新,更新教练车要与考试车型保持一致。
驾校规章制度管理制度范本篇2为加强对学员学籍的管理,维护教学程序,保护学员的合法权益,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和驾驶培训管理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学员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学员必须按教学纲完成培训学时。
2、学员不得私自发动和单驾驶车辆。
3、学员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4、不得酒后驾车。
5、实事求是填写培训记录和教学日志。
6、不得穿高跟鞋、拖鞋参加操作训练。
7、学员在学习期间不准宴请学校人员,也不准向其送礼8、学员应积极映学校在教学、服务和廉教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学员学籍管理1、到学校报名填写学员登记表,并签定培训协议,交纳培训费和考试即取得学籍。
2、学籍保留期限为2年,从缴纳培训费之日起计算,学员在有效期内可参加培训。
教练车管理制度

教练车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教练车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驾校教练车辆的安全运行和教学质量,提高学员学车的安全性和效率而制定的管理规定。
本制度旨在规范教练车的使用和管理流程,确保教练车的正常运行和维护,提升驾校的教学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教练车管理责任1. 驾校负责人驾校负责人是教练车管理的最高责任人,他/她应确保教练车管理制度的执行,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情况。
2. 教练车管理员教练车管理员是负责具体管理教练车的人员,他/她应具备相关资质和技能,负责教练车的日常维护、保养和管理工作。
3. 教练员教练员是教练车使用的主要人员,他们应严格遵守教练车管理制度,确保教练车的安全运行和学员的安全教学。
三、教练车管理流程1. 教练车购置驾校负责人应根据实际需求和经济状况,制定教练车购置计划,并购买符合相关标准的教练车辆。
2. 教练车登记教练车管理员应在教练车购置后,及时将车辆进行登记,包括车辆型号、车牌号码、发动机号码等信息,并建立教练车档案。
3. 教练车保险驾校负责人应为教练车购买必要的保险,包括交强险和商业险,确保教练车在发生事故时能及时获得赔偿。
4. 教练车维护教练车管理员应制定教练车维护计划,定期对教练车进行保养和维修,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5. 教练车使用教练车使用前,教练员应检查车辆的各项功能和安全设备是否正常,确保车辆在教学过程中的安全性。
教练员应遵守交通规则,不得违法驾驶。
6. 教练车教学教练车使用时,教练员应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计划,进行科学、系统的教学,确保学员能够掌握驾驶技能和交通安全知识。
7. 教练车检查驾校负责人和教练车管理员应定期对教练车进行检查,包括车辆的安全性能、车况和教学设备等,确保教练车的良好状态。
8. 教练车事故处理如果教练车发生事故,教练员应立即报告驾校负责人和保险公司,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事故处理和赔偿。
四、教练车管理制度的执行和监督1. 内部监督驾校负责人应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对教练车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驾校教练车管理制度
驾校教练车若是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轻则缩短教练车使用寿命,影响教学质量,重则伤人、丧命,所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教练车管理应该做到:1、十项管理制度;
2、使用七个原则;
3、日常维护的八个程序;
4、检查五个细则;
5、四项检测和更新要求。
(一)教练车十项管理制度
1、按规定定期进行教练车安全技术检验。
2、对教练车应进行强制维护,定期检测、计划检修。
3、建立教练车安全技术档案。
4、每辆教练车定专人进行教学,准教人员不得随意更换教练车辆进行教学。
5、严禁将教练车交无操作准教证的人员操作及教学。
6、无学员证的学员严禁上路操作教练车。
7、随时检查教练车附刹车系统连接情况、转向、制动系统出现故障时,应修复完好后方能教学。
8、教练车配备灭火器。
9、教练车训练期间,严格按中午12点以前、晚上8点以前归校,除考试、修理点修车外,教练车不允许在外过夜。
10、教练车停放要按指定地点依次停放整齐,不得乱放,
(二)教练车的使用七个原则
(1)教练车必须达到牌证齐全,技术性能良好,交有交通部门规定的统一教练车标识。
(2)教练车以教学为主,未经批准,不准挪用教练车进行客货运输。
(3)亲戚及教职工与培训无关不准乘坐教练车。
(4)教练车必须在规定的路线进行训练。
(5)教练车出车前、收车后,教练员带领学员,对车辆要进行全面检查,紧固螺丝方向,制动部位要细致检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才能出车训练。
(6)公务用车,由教部科安排,驾校职工履行公务需要,由主任安排,主任,副主任用车经科技学校领导或办公室同意后才能使用,个人用车一律征得科技学校办公室同意,否则不得派车。
(7)教练车在道路训练中发生事故,要及时向驾校汇报,以便随时报案。
(三)教练车的日常维护的八个程序
(1)教练车坚持实行日常维护,一级维护和二级维护等。
(2)日常维护由教练员负责。
(3)一级维护由教练员协助学校保修厂进行修理工作。
(4)二级维护由学校修理厂负责。
(5)教练车维护内容按照交通部门的规定。
(6)教练车维护后要认真填写车辆技术档案。
(7)教练车训练期间,要经常保持清洁卫生,车容车貌整洁,配置齐全有效。
(8)长时间不用车辆,教练员要将蓬布收到驾驶室内,蓄电池按教培科指定地点存放维护保养。
(四)教练车的检查五个细则
(1)教练车检查是指对教练车的车容、安全性能、安全状况及使用情况的人工检查。
(2)检查内容:车容车貌、转向、制动、灯光的技术状况;灭火器、副制动踏板、副后视镜、副加速踏板、副离合器踏板使用性能。
(3)教练车检查采取教练
员自检,训练队内教练车互检,学校安全部门抽检的方法。
(4)教练员坚持训练前、训练中和训练后“三检”制。
训练队每月组织一次互检,学校每季度组织一次抽检。
(5)检查中发现故障要及时排除,确保教练车安全。
(五)教练车检测和更新四项要求
(1)教练车每年参加一次安全技术性能检测。
(2)教练车严格按照国家报废年限进行更新,更新教练车要与考试教练车型保持一致
(3)教练车由教培科提前通知教练员,做好准备,按时参检,并办理相关手续。
(4)对于小车教练车、货车教练车、客车教练车要按各种要求的检测和更新执行。
精品文档word文档可以编辑!谢谢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