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导入的艺术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几种教学方法

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几种教学方法

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几种教学方法(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几种教学方法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几种教学方法一直以来,课堂中该运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学习,成为很多教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如何打造有生命力的高中历史课堂

如何打造有生命力的高中历史课堂
0 年暑假 后我省 高中开始 了新课标 教 略转移和南京解放时 , 可 引用 毛泽 东的诗《 长 学, 新课程改革提上 了实践的 日程。然而随着 征》 和《 人 民解放军 占领南京》 的诗 句 , 让学 生 课程改革热潮的此起彼伏 ,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 积极思考理解 , 认识 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国人民 历尽沧桑 , 直至最后的胜利。借用这些材料 , 入发展 , 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 打造有 生命力 提 出问题进行分析指导 ,由浅入深 ,由表及 的高 中历史课 堂成为历史课 堂教学改革 的关 里, 激发他们学 习兴趣 , 启发他们 积极思考 。 键 。历史课堂教学是历史 教学 活动 的主渠道 , 只有学生 学得有兴趣 , 积极 主动 , 历 史课堂有 总之 ,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引用一句原话 、 生命力 ,才能更好地提 高高中历史课 堂的效 诗句、 原文, 能把历 史感渲染 得更加浓 厚 , 使 学 生既感 到历史课如饮 陈年佳酿 , 回味绵长 , 率。尤其是经过近二十年的历史教学 , 经历 了 无数各具 特色 、 不同层次 的学 生 , 使 我深深地 培养 了学生理解 和领悟能力 。 感受到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 打造有生命力 三是充分利用历史 漫画和插图 ,诱发课 堂教学 活力 , 养成独立思考探究 的精神 , 获得 的课堂是 我们高 中历史 教学改革工作 中 的一 理想 的效果 。 项重点。 第四, 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进行历 史教 学 , 在新时代 的今天 ,面对 新时代 潮流 的学 ■ 生, 如何激 发他们学 习历 史的兴趣 , 怎样 打造 是 打造高 中历 史课 堂 生命 力 的有 效手 段之 韩 有生命力的高中历史课堂 , 对我们历史教师来 继 说是任重而道远。要做到这一点 , 则需要我们 传统教 学往往是 以教师 的言语 传授 、 板 松 书成为学生接受教育 的主要途径 。诸 如此类 历史教师充分利用我们 已有 的教学资源 , 对课 的教学方式很多时候枯燥无力 ,只能依靠 老 堂教学进行周 密地设计 , 不断地探索适合 自己 师 的抑扬顿挫 与幽 默的语言来 吸引学 生 , 费 学生 的课 堂 教 学 形 式 。 力且效果不佳 。而在教育逐渐信息化的今 天, 首先 是用心设计教 学情境 ,做好课 堂导 入, 激 发学生学 习兴 趣 , 为打造高 中历史 课堂 多媒 体教学成 为我们课 堂 的一项辅助 机构 。 的生命力 准备 。俗话说 : “ 一年之 计在于春 , 一 运 用多媒体教 学 , 使很多 语言 、 行动 、 表情更 天之计在于晨 。” 那么一节充满生命力 的高 中 具有真 实感 , 给学生更直接的感官认识 , 使学 历史课堂首先就在于课 堂的开始 。 每节课 能否 生有身 临其境的感觉 。比如在 “ 伟大 的抗 日战 有个 好的开头 , 直接关 系到这节课 的成败 。因 争” 一节 , 我们可 以搜 寻很 多与之相关 的影像 资料 ,通过这些 资料使学 生对相关历史事件 此, 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 , 做好课堂导人 , 把学 有 更深 刻印象 , 既能激发学生 的爱 国热情 , 又 生 吸 引住 。 其次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创 造轻 松愉 能提高课堂效果 ,这样的课 堂教学更具有 生 命 力。 快的课堂 , 打造历史课 堂生命力 。 第 五 ,以教师为主导精心设计课堂讨论 每个 孩子都渴望有一个融洽和谐 的课堂 , 打造历史课堂生命力 。 老师应该及时发现学生 的闪光点 ,尤其是一些后进 以改善课堂形式 , 新课程改革 以来 ,课 堂讨论成为新课程教学中 生, 如果在稍有进步 时 , 教师及 时地鼓励 , 这 样可 以 让学 生放 下思想上的包袱 , 轻松上课 , 积极思考 , 踊 项教学形式 。 课 堂讨论是体现学生主体性 , 开辟宽 跃发言 。教师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 , 对他们多认可 、 松 民主的历史课堂 ,打造高 中历史课堂生命 力的重 多表 扬 , 用欣赏 的眼光看待学生 , 这样 , 教师与学生 要途径之一 。为 了在课堂教学上大显身手 ,一鸣惊 之 间的距离缩短了 ,学生也能更充分 发表 自己的意 人 , 学生积极 主动去 阅读教材 , 搜集资料 , 总结 归纳 。 见, 他们发表 出来 的意见往往是学生智慧 的火花 , 是 课堂上积极发言 , 进行讨论 。 这样不仅培养 了学生动 动 口、 动脑 的能力 , 又调 动 了学生积极思 考的好 内心深处灵感的体现。课堂上给学生表达 自己观点 手 、 同时使学生对历史知识 印象深刻 , 应用灵 活 , 的机会并给予一定的评价或肯定 ,发挥学 生的主体 习惯 , 作用 , 适应新课程 的要求。在这 个过程 中, 学生 的情 提高对历史 知识 的认识与深化的能力 ,由此打破沉 绪非 常兴奋 , 思维特别活跃 , 获取 的知识往往根深蒂 闷 , 改善 历 史 课 堂 气 氛 。 固地烙在脑海 中。而且 , 这期间 , 学生 的思维往 往会 第六 ,教师在课堂上 的艺术性 对打造历史课堂 进出火花 , 有利 于开发学生的智力。 生命力至关 重要 。 总之 , 要做到上述这些 , 对一位高中历史 教师而 第三是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 ,合理利用人 它不仅需要我们耐心备课 , 精 类历史发展过程 中遗 留下 的一些历史人物事 迹 、 历 言无疑是严峻的考验 。 也要求我们对教材 了如指掌 , 只有 史事件 、 名言警句 、 诗词歌赋及一些漫 画 、 插 图等调 心设计每一节课 , 在教材熟悉的情况下 才能找到更适合的教学方法 打 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 打造活跃 的课堂气氛。 是在 历史 教学 中适 当介 绍一 些历史 人 物事 造高 中历史课堂生命 力。它不仅需要我们有渊博 的 迹、 历史事件 , 让学生在 了解人物 、 事迹 、 事件 中激发 历史知识 , 能适时适 内容而改革教学模式 , 也要求 我 他们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 , 增强历史责任感 , 使历史 们积极学 习同行教师们的长处 ,只有这样才能合 理 利用 各种资源打造高中历史课堂生命力 。它不仅需 教学富有时代气息。 亲 二是在教学过程 中, 恰 当引用名言警句 , 诗词歌 要我们有积极 主动 的进取 心和高 昂的教学 热情 , 赋, 以激发学生求知兴趣 , 培养学生理解 、 领悟能力。 近和蔼的面对学生 ,也要求我们有机智 的头脑和灵 俗话说 “ 文史不分家 ” , 对 于有些历史 知识在传 活的应变能力 , 以便将课堂的生命力打造得活而不散 , 授过程中枯燥无味 , 但} 合当引用一些语文上 的名言警 课堂讨论有 的放矢 , 历史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而高效 。 ( 作 者 单位 : 河 北 省 玉 田县 教 研 中心 ) 句、 诗 词歌赋 , 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在讲红军战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课堂导入探析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课堂导入探析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课堂导入探析发布时间:2023-01-28T07:11:14.443Z 来源:《时代教育》2022年18期作者:解家悦[导读] 课堂导入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必然承担着解决目前历史困境的重任。

实践教学上不仅仅在要在实践上身体力行,解家悦(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烟台,264000)摘要:课堂导入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必然承担着解决目前历史困境的重任。

实践教学上不仅仅在要在实践上身体力行,还要在理论上不断丰富自己,对课堂导入的理论进行多维度的分析,不仅可以丰富导入方法,还可以进一步解决实际教学中的施教困境。

历史教师应在增加课堂导入方法的多样性、合理规划时间、加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师素养、合理有效以及改善教学环境五个方面进行进一步反思从而提升课堂导入效果。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课堂导入;教学策略An Analysis of classroom introduction in middle school history teachingXie Jiayue(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Ludong University, Yantai, Shandong 264000, China)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teaching link, classroom introduction is bound to undertake the task of solving the current historical dilemma. In practical teaching, we should not only practice in practice, but also enrich ourselves in theory. By analyzing the theory of classroom introduction in multiple dimensions, we can not only enrich the introduction method, but also further solve the teaching dilemma in practical teaching. History teachers should further reflect on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increasing the diversity of classroom introduction methods, reasonably planning time, strengthen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mproving teachers' literacy, being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and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nhance the effect of classroom introduction.Key words: Middle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Introduction in class; Teaching Strategies引言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开端和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导入起着“凤头”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浅析高中历史课堂导入法

浅析高中历史课堂导入法
学 园 l C D MY AE A
21年1 01 0月
浅析高 中历史课 堂导入 法
周蕾娜 安徽省 来安 中学
【 摘 要】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良 好的课堂导入设计可以快速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还可以营造
良好 的课 堂氛围,使学 生能够积极主 动地投入 到学 习中。本文针对高 中生的身心特 点,探讨在高 中历史课 堂上 应用课 堂导入 的

史学科 的一个 特性 , 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这一特性 , 利用 历史的典故 、名人轶事 ,通 过讲 故事的形式作为课堂导 入 ,可以激发学生强烈 的学 习热情 。如 《 金与南宋对峙时的
2 温 故 知 新 导入 法 .
顾名思义 ,这一 导入方法需要教 师能够熟练掌握 整个 教 材 的知识体系 , 以前所学 的知识点 在本课之前做合 理的迁 将 移 ,即对 旧知识起 到有效 的复 习作用 ,对新知识又可 以起 到 承上启下的作用 , 在增 强对 旧知识 印象的同时 ,为新知识 的 学 习打下 良 的基础 。 好 例如 , 秦朝 的统 治 》 《 课例 , 以公元 前 3 6年的秦孝公任命商 鞅变法这一知 识点为切入点 ,引导学 5 生对变法 的内容和影响进行知识性 的回顾 , 其涉及三个方 面: 第一 ,建立县制 ,加 强新兴地主 阶级 的中央集权制 ;第 二 ,
方法 与手段 ,以供参考 。
【 关键词 】 课堂导入
高中 教学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7 — 80(0 1 2 — 07 0 64 4 1 2 1 ) 0 09 — 2
学 的主 旨也就是重 心内容 ,有针对性 、有 目的性 , 切不能离 题过远 。所设 问题 可以采用 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 的方式 解决问题 ,快速地集 中学生 的注意力 。例如 , 第一次世界大 《 战 》课例 ,教师先在 黑板上写下 “ 趁火打劫”这一成语 ,然 后让学生猜其涵义 。学生们 对成语的解释五花A I ,众说纷 .1 ' 纭 ,教师对此避而不答 ,然后再连续抛出问题 :“ 战后损失 一 惨 重的有哪些 国家 ,趁火 打劫的又是哪些国家 ,他们获得 了 哪些 好处 ?”让学生带着一连串的疑问进入下 面的学 习。

高中新课程历史课堂导入的几种方法应用

高中新课程历史课堂导入的几种方法应用

高中新课程历史课堂导入的几种方法应用摘要:高中历史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逻辑能力等方面加以强化。

因此教师就需要依据高中学生的学习特征,优化教学方式,采用更具趣味性的课堂导入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文分析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采用的几种课堂导入方式,以便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导入;高中生;历史;方式在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很多教师会平铺直叙的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导致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影响了历史教学的质量。

因此教师就需创新课堂导入环节,充分的应用多种导入方式,让历史教学更加丰富。

一、利用历史故事导入新课高中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对趣味性的内容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就可以在学习新课之前,通过历史小故事,将学习的内容引出来;引导学生在故事的思考中,探索学习的内容,掌握历史知识并树立出清晰的学习脉络。

比如:在学习“秦—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一些与秦国相关的历史人物的故事。

如:吕不韦、赵高、蒙毅等;或者也可以讲发现秦始皇兵马俑的过程,研究等方面的故事,让学生能够对秦国的统一有初步的认识,并调动学生对新课学习的热情。

在高中历史教材中融合了很多历史人物和历史事迹等,如果教师能够将其应用到新课的导入环节中,则能够引导学生将其与历史时间联系起来,降低历史知识的学习难度。

二、借助多媒体引出新课的学习内容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多媒体具有直观化与形象化的特征,能够将比较枯燥和难懂的知识点,采用小视频以及动态化的图片形式展示出来,让历史教学更加丰富与多元。

因此教师可以在新课导入环节中,为学生播放一些影视资料、图片等,让学生对历史知识有直观的感受。

比如:在学习晚清阶段的历史知识时,教师可以先在多媒体中展示圆明园被烧毁之前和烧毁之后的图片对比;播放一些纪录片,让学生能够感受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列强侵华战争的残酷。

高中历史课教学方法有什么

高中历史课教学方法有什么

高中历史课教学方法有什么高中历史课教学方法有什么高中历史课有哪些教学方法呢?其实,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新教材的特点,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探究性学习。

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高中历史课教学方法一、悬念性较强的导入方法教师设置悬念,导入新课,能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追根问底的习惯。

当然,设置的悬念要和授课的内容相互照应,结构浑然一体。

例如在讲述一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一课时,可这样导入新课:开始不提历史,而是板书成语“趁火打劫”在黑板上方,然后提问学生这是什么意思,并解释成语。

学生解释成语易如反掌,但他们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历史课不讲,而讲起成语来,急待着回答。

在这“玄虚”中话题一转,设问:一战后哪些国家损失惨重有哪几个国家趁一战之火,“劫”得了哪些好处带着这些问题,好奇的学子们积极主动地进入了课堂。

二、谈话导入法上课伊始,教师可先通过对一个历史片段的描绘,诱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历史环境,然后师生共同谈论熟悉的人和事,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亲切感。

谈话法导入新课的方法有二种。

1.从大家熟悉的电影小说谈起,唤起他们的回忆,增强感性认识,然后导入新课学习。

如《鸦片输入和禁烟运动》一课就可通过对电影《林则徐》的描述来开头。

现在有不少历史题材的电影,历史课中可以充分利用,来加强教学效果。

2.概括谈话法。

结合教材重点,先向学生概括展示本章节的主要内容,提出一些学生们熟悉的问题,使他们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求知的兴趣。

如上《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课时,可先简略介绍一下唐朝的全貌:“唐,是同学们都比较熟悉的一个王朝,每当提到它,我们就会联想到许多动人的故事;善于纳谏的唐太宗,中国唯一的女皇武则天,伟大诗人李白,杜甫的千古绝唱,乘风破浪的日本遣唐使船,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等等。

它的古老文明千余年来影响着中国,影响着东方,日本至今还保留着某些唐朝风俗习惯,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代。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初探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初探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初探导入新课,是教学过程一个重要的环节。

一节课有个好的开端,像一场戏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序幕。

精美的导课艺术,像磁石深深把学生吸引住,像金钥悄然开启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以最佳心理状态进入新课的学习。

那么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生动地导入课文,吸引学生?笔者在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

一、联系旧知,导入新课这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导课方法。

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知识有严密的逻辑联系,历史课也不例外。

在上新课之前,我总是将上节课或前几节课所学知识与学生共同复习,温故知新,顺势导入。

这既使学生复习了旧知识,又使学生找到了新旧知识的关联之处,使新旧知识形成一个初步的体系,起到了“架桥铺路”的作用。

如《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一课的导语我是这样来设计的:“明清两朝已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的社会因素产生,首先在思想领域里被敏感地反映出来了,产生了反封建君主专制的早期民主思想,对中国传统学说儒学进行批判。

那么在此之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儒家学说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呢?”这样的设问既能使学生回忆并巩固这一专题的前几课知识点,又能使使学生形成对中国传统主流文化儒家学说在古代发展演变的整体概念。

二、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思维起于疑难,这种疑问是启迪学生思维的“启发剂”,它使学生的思维由潜伏转入活跃,处于积极探究状态。

教师在导课时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达到启迪思维的目的。

教师运用设疑导课应该注意的是问题应有针对性,要针对教材的关键、重点和难点设疑。

比如可以由学生熟悉的或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提出问题,探究它的由来。

或结合教材重点,把新课中最能引起同学兴趣的内容,用设问句的形式,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

其次要有一定的难度,使学生处于思考状态。

也可以使用拓展材料,提出问题。

例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课的导语可这样设计:“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叫什么?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是谁?他为什么要自称是皇帝呢?”这一连串的问句,造成强悬念,牢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顺利而迅速地导入了新课的学习。

摭谈高中历史课堂导入方法与原则

摭谈高中历史课堂导入方法与原则

摭谈高中历史课堂导入方法与原则作者:丁惠荣来源:《成才之路》2012年第33期英国教育学家洛克说:“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课堂导入便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犹如戏剧的“序幕”,起着创设情境、集中注意和渗透主题的作用。

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正确巧妙地导入新课,能抓住学生的心弦,让学生情绪高涨、精神振奋,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产生积极的学习心态,从而更容易接受课堂教学知识,有助于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效。

笔者将“高中历史课堂的导入”作为微型课题进行研究,发现采用如下导入方法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故事导入法心理学研究表明,形象思维仍占中学生思维的主导地位,形象、生动的故事很容易引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启迪思维。

如教学《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一课时,可以从周幽王为博美人笑,“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导入,引出该课的重点内容“分封制”。

二、时事导入法现在的中学生兴趣比较广泛,“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因此,教师可以联系当前国内、国际的社会热点问题导入新课,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如教学《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一节时,可以针对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和安倍晋三参拜供奉14名第二次世界大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这一时事发问:“他们为什么要参拜靖国神社?这一举动为什么会引起亚洲邻国的愤怒?”这样,就自然导入新课。

三、歌曲导入法音乐能熏陶人的性情,抒发人的情感,通过欣赏歌曲导入新课,往往能使学生身临其境。

如教学《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时,可以用低沉而悲壮的《松花江上》导入,将学生带入“国破山河碎”的历史情境中;教学《发达的古代农业》时,可以用大家熟知的黄梅戏《天仙配》中《夫妻双双把家还》导入;教《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时,可以用《春天的故事》导入等。

四、悬念导入法教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在课堂伊始巧布悬念,让学生进入“愤悱”状态,有效导入新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课堂导入的艺术
一、不可忽视的课堂导入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头,在整体教学组织结构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虽然导入只是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但作用不能忽视。

导入不能是例行公事走走过场,或者干脆不用导入直接传授新知识。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导入新课应起到导引学生“心向”,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使学生尽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导课艺术讲究的是“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像磁石把学生吸引住,后边的课上起来也就顺了,并且不同特点的导课会产生不同的教学功能。

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背景知识,精心选择和设计教学活动开展的“切入点”,导入新课。

导课要有针对性,具有针对性的导课才能满足学生的听课需要。

导课应当针对的教学实际有两方面:其一是要针对教学内容而设计,使之建立在充分考虑与所授教材内容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而不能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

其二是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知识能力基础、爱好兴趣的差异程度。

比如小学一、二年级,最好多从讲点故事、寓言、做点游戏入手,中学生多从联想类比、启发谈话、设置疑难入手等。

如果导课时,教师的态度、语言和蔼可亲,所讲内容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日常事理,学生听起来一定能如亲临胜地。

二、新课导入的形式与方法
导课艺术的具体形式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关键在于注意内容的
趣味性和方法的多样性,在于教师精心设计、灵活运用。

1.联系旧知,导入新课
这是导课艺术中最基本的方法。

各种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各个学科的知识,都有严密的逻辑联系,历史课也不例外。

在上新课之前,我总是将上节课或前几节课所学知识与学生共同复习,在此基础上顺势揭示新课题。

这既使学生复习了旧知识,又使学生找到了新旧知识的关联之处,使新旧知识形成一个初步的体系,起到了“架桥铺路”的作用。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情绪的触发,与教学情境关系极大。

上课时,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渲染课堂气氛,把学生置于特定的环境之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教材内容。

这些方式包括名人名言、吟诗歌、扮演角色等。

学生都渴望获得认可与欣赏,喜欢表现自我,所以,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讨论他们所熟知的问题,就给了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运用这样的导入方法,学生更有参与的兴趣,同时,为了能在课堂上发言,学生会更加注意积累平常生活的知识经验,挖掘这些经验的知识内涵,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构建知识体系。

并且,这一过程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对学生将来的学习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如在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时,我首先问:“同学们,大家都喜欢体育,你喜欢哪一项目?北京奥运会看过吗?你知道奥运会与希腊有什么
关系吗?”话音刚落,课堂气氛马上就活跃了起来,同学们对这个
话题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七嘴八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整节课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度过。

3.利用教材,导入新课
教材中的导语文字流畅生动,富于启发性。

利用教材中的导语能恰如好处地引出课题,把学生的思路抓住,尽快地进入学习高潮,引发学生思考。

另外,乡土教材包括的内容大多发生在学生的周围,学生对此都比较熟悉,利用乡土教材进行教学,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对学生的影响极大。

在导课中运用乡土教材,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4.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课堂好比是舞台,在教学过程中,引入音乐,应用旋律,可营造一种氛围,引起学生思想、情感和心理情绪的共鸣,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让每一个同学“入戏”。

历史教材中包含着真挚的感情。

教学中,教师若能以“情真词切”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内心体验,便可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产生极为良好的成效。

如在讲述《鸦片战争》时,由于这是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历史上遭受外国列强侵略的历史,给中国人民留下了许多痛心疾首的往事。

这时教师可接着说:“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这段历史,并以此为戒,奋发向上,努力学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随之导入新课。

以上几种导入法,虽然形式各异,但殊途同归,目的都是使中学历史教学化抽象为具体,寓趣味于严肃。

精彩的课堂导入是一节成
功历史课的开始,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历史教师要紧紧抓住课堂导入这把金钥匙,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启课堂教学,才能引领学生步入历史知识的殿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