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象口诀

合集下载

脉象口诀歌

脉象口诀歌

脉象口诀歌正文脉理兮,用心细,三法四中要熟记。

人脉难,需勤理,察形辨象非容易,浮沉迟数力为中,扩充各脉真消息,此理需明未诊前,免之新医,吃脉记,经为一贯用心机,指下回声诊妙记。

浮脉:轻寻有、按无有,浮脉漂然肉上游,水帆木浮未定向,浮脉中间仔细究,有力恶风见表实,无神无力指虚浮,浮脉里有七瓣(浮紧、浮缓、浮滑、浮数、、浮迟、浮虚、浮洪),其中理性要经验。

洪脉:洪脉满指波涛似,来时力状去自然。

脉洪阳盛虽夏旺,非是火盛治灾凡。

实脉:实毕毕更属长,举按充实力最强,新病逢时是火盛,久病逢时或气痛。

长脉:长脉直过本位前,迢迢自弱类长杆,心肾身强气本状,实脉相联似剑长。

短脉:短脉象形似龟,藏头露尾脉中筋,寸尺可凭关不诊,涩微动结似相随,主病逢之为难治,概似真元气多亏。

芤脉:两边实中间空,芤形脉似软如葱,寸阳见芤血上溢,芤现迟脉下流红,芤形浮细须轻诊,睡眠浮脉像得诊,气血伤耗精神损,自汗阳虚骨蒸深。

散脉:散脉形浮无沉候,如寻至数拘不定,满指散乱似扬先,按之分散难归整,产是生早胎为堕,久病脉散必丧命。

沉脉:沉脉壮重迎指,如石投水往下沉,按之无力真元弱,有力为痛滞气侵,中寒其脉均沉类,沉紧、沉滑、沉弦、沉细、沉数、沉迟、沉微,数头机关勿误人。

微脉:细微小至如弦,沉而极细最不断,春夏少年均不宜,春冬老弱确为善。

伏脉:沉之深,伏脉游,下指推筋靠骨求,真气不行症痞结,脉丧泻之不出头。

弱脉:沉细软绵似弱脉,轻寻无板重采知,元气耗损精血虚,少年可虑白头矣。

虚脉:虚脉举指迟大软,按之无力又空洞,精神气血都伤损,病因虚法,汗多中。

牢脉:沉而伏力很强,牢形实大和弦长,劳伤微疾真精损,气喘腹疝,七情伤。

革脉:革脉肢体自浮急,象诊真似按鼓皮,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血虚或“梦遗”。

迟脉:寻肉内至来三,来往极慢微迟脉,浮迟表寒是表证,沉迟里冷必定见。

缓、结、代、涩居迟类,不究详细莫轻谈。

缓脉:缓四至通不偏,和风杨柳袅自然,欲从脉里求神气,只在从容和缓间,缓迟气血皆伤损,和缓从容为气安。

中医把脉口诀表

中医把脉口诀表

中医把脉口诀表中医把脉是一种古老的诊病方法,凭借医师在脉搏的形态、质地、频率、节律等方面的观察和判断,确定病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把脉口诀是中医把脉的基本指南,掌握这些基本的口诀有助于医师更加准确地诊断与治疗。

1、寸口脉:中医把脉的第一处是寸口脉,位于手腕正中,即拇指根部和腕横横轮之间突出的部位。

寸口脉班相应脏腑,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标志。

常见寸口脉口诀:弦脉:(硬而有弹性)多见于感冒或其他疾病的初期,病情较轻。

涩脉:(脉搏有力、有节律)多见于病情严重或病程较长者。

细脉:(与硬脉不同的是质地较为柔软)多见于气血亏虚、营养不良或贫血等病症。

弱脉:(脉搏较弱、无力、无节律)多见于虚弱、贫血等疾病。

滑脉:(脉搏捷而滑)多见于肝胆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

2、关口脉:关口脉是指在手腕正中线上,寸口脉的上方两个横指的位置。

据中医理论,关口脉是心经气血的所在处。

在诊断患者时,医师需要触摸这个区域,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常见关口脉口诀:紧脉:(节律强有力)多见于急性疾病,如感冒、发热等。

弱脉:(脉搏微弱,不连贯)多见于营养不良、失眠、神经衰弱等疾病。

滑脉:(脉搏捷而滑)多见于肝胆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

细脉:(脉搏细小、脆弱)多见于营养不良、脾虚等疾病。

弦脉:(有弹性的脉搏)多见于感冒、过劳等疾病。

3、尺口脉:尺口脉位于前臂掌面的掌背动脉旁边,医师通常用中、食指来摸尺脉,并根据患者的脉搏情况来判断病情。

常见尺口脉口诀:滑脉:(心气灵活、开阔)多见于健康人或情绪愉悦的人。

弱脉:(脉弱而无力)多见于营养不良、贫血等疾病。

涩脉:(按压过程中有力度的脉搏)多见于病情严重者。

细脉:(质地较柔细)多见于营养不良、贫血等疾病。

坚脉:(质地较硬,有强有力的脉搏)多见于病情严重者,如癌症等。

以上是中医把脉的主要口诀,每一种口诀均有着特殊的诊断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把脉是一门综合性诊断技能,医师需要结合其他症状、体征和病史等综合情况,才能对患者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号脉口诀顺口溜大全

号脉口诀顺口溜大全

号脉口诀顺口溜大全
号脉口诀顺口溜大全
一脉两脉三脉四,血管变化心知透。

力度小,浅按摩,慢慢找到最佳脉。

脉来时,要细心观,频率快慢需分明。

脉搏弱,气血少,身体虚,要调养。

脉搏强,气血旺,阳气盛,要保养。

沉细脉,气血瘀,循环差,需疏通。

浮大脉,阳气亢,心火旺,要降温。

徐脉急,阴虚火,气血虚,要补养。

脉象变,体质弱,阴阳失调需调理。

脉搏有规律,身体健康需保持。

号脉口诀,记心头,医者艺,患者求。

号脉是中医的一种重要诊断方法,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可以了解患者的体质、气血运行情况以及疾病的发展趋势等。

号脉时需要注意力度、频率、脉象等方面的变化,通过观察和感受,来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

根据号脉的经验和规律,可以总结出一些口诀和顺口溜,便于医生和学习中医的人记忆和理解。

这些口诀和顺口溜涵盖了脉搏的各种变化和可能的病理情况,为中医诊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例如,口诀中提到的脉搏弱、气血少、身体虚,需要调养的情况,提示患者可能存在气血不足的问题,需要通过调整饮食、运动、药物等来补充气血。

口诀中还提到的脉搏强、气血旺、阳气盛,需要保养的情况,提示患者可能存在阳气过旺的问题,需要注意调节饮食、生活习惯等,避免过度养阳。

此外,口诀中还提到了一些特殊的脉象变化,如沉细脉、浮大脉、徐脉急等,这些脉象变化可能对应着不同的病理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

口诀和顺口溜的运用使得中医诊断更加生动有趣,也方便了医生和学习者的记忆和理解。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其他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的辨证施治。

医宗金鉴脉诊口诀

医宗金鉴脉诊口诀

医宗金鉴脉诊口诀
医宗金鉴脉诊口诀是中医诊断方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医宗金鉴脉诊口诀:
春脉浮,夏脉长,长夹浮带,常属平。

秋脉沉,冬脉短,短沉沉带,脾胃病。

阴脉细,阳脉多,细多脉数,热多胃溏。

阴脉钝,阳脉疾,钝疾无力,肺疾多肥。

拘带脉滑,沉紧驶腊,腰腿疼痛,心腹沉下。

画脉多征,事舌见真,春画胃肝,夏为心肺,秋画大肠,冬画小肠,十有三命,脾胃肾西,阴里巨显,条理最精。

滑为痞症,沉紧有脑,轻者畏服,遥为忧著,画指重症,状见心火。

这是一个用于辨别脉象的助记口诀,通过观察脉搏的浮沉、长短、细钝、快慢等特征来判断疾病的归属和病情的轻重,从而指导治疗。

不同的脉象特征对应着不同的脏器和疾病,医生根据脉象来进行诊断和治疗。

然而,口诀只是一个辅助工具,实际操作中还需要结合临床经验和综合分析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

28脉的记忆口诀—中医执业医师二试必背!

28脉的记忆口诀—中医执业医师二试必背!

28脉的记忆口诀—中医执业医师二试必背!关于“28脉的记忆口诀—中医执业医师二试必背考点”相关内容,相信参加中医执业医师二试考试的考生都在关注,为方便大家了解,在此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内容:一、浮脉类(轻取即得浮脉主,浮洪濡散芤革全)1.浮脉:举之有余按不足,表证为主虚阳浮。

2.洪脉:脉体阔大实有力,来盛去衰热盛主。

3.濡脉:濡脉浮细软无力,虚证湿困二类主。

4.散脉:浮取散漫而无根,脉力不匀伴至数,脏气将绝元气散。

5.芤脉:浮大中空如葱管,伤阴之际如失血。

6.革脉:中空边坚浮搏指,亡血失精半产崩。

二、沉脉类(重按始得沉脉类,沉脉伏脉弱与牢)1.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得,沉脉主里是唯一。

2.伏脉:重按推至筋骨得,邪闭厥病与痛极。

3.弱脉:弱脉沉细无力软,阳气虚衰气血虚。

4.牢脉:沉按实大而弦长,疝气癥积阴寒积。

三、迟脉类(一息不足四至迟,迟缓涩脉与结脉)1.迟脉:迟脉一息不足四,寒证亦见邪热聚。

2.缓脉:脉来怠缓息四至,平人脾虚与湿病。

3.涩脉:迟滞不畅往来艰,精伤血少为虚证,气滞血瘀痰食阻。

4.结脉:迟而时止无定数,寒痰瘀血气血虚,阴盛气结症候全。

四、数脉类(五至以上数脉征,数疾促动4类分)1.数脉:五至以上不足七,热证亦主里虚证。

2.疾脉:脉来急疾七八至,热证亦主里虚证。

3.促脉:数而时止无定数,阳亢脏衰痰瘀食。

4.动脉:脉短如豆是动脉,滑数有力痛惊恐。

五、虚脉类(应指无力虚脉类,虚脉细脉微代短)1.虚脉:举按无力指松软,虚脉虚证一对一。

2.细脉:脉细如线指明显,气血俱虚与湿证。

3.微脉:似有似无极细软,气血大虚阳气衰。

4.代脉:迟而中止有定数,跌仆痛惊脏气衰。

5.短脉:不及本部首尾短,无力气损有力郁。

六、实脉类(应指有力实脉类,实滑弦紧长大6)1.实脉:举按充实而有力,实证平人两类全。

2.滑脉:往来流利指圆滑,痰湿食积与实热,青壮年脉或孕妇。

3.弦脉:端直以长按琴弦,肝胆病疼或痰饮,疟疾老年健康者。

中医号脉口诀50句

中医号脉口诀50句

中医号脉口诀50句
1. 浮脉轻取可得呀,就像水面上的浮萍,你看那感冒的人不常常就是浮脉嘛!
2. 沉脉得重按才感觉到,哎呀,就像石头沉在水底一样,那些身体虚弱的人好多是沉脉呢!
3. 迟脉跳得慢悠悠的,好比蜗牛在爬呀,像阳虚的人不就容易有迟脉嘛!
4. 数脉跳得可快啦,像小鹿在奔跑一样,发热的时候常常会有数脉哦!
5. 滑脉摸起来圆滑流利,就像珠子在滚动似的,怀孕的妇女好多会有滑脉哟!
6. 涩脉那感觉涩涩的,就像走在崎岖小路上,血少的人有时会出现涩脉呀!
7. 洪脉来势汹汹,像洪水一样,高热的人不就容易出现洪脉嘛!
8. 细脉细细弱弱的,像丝线一样,血虚的人好多都是细脉呢!
9. 弦脉绷得直直的,像琴弦一样,生气的时候不就容易弦脉嘛!
10. 濡脉软软的,就像棉花一样,湿气重的人常见濡脉呀!
我觉得中医号脉口诀真的是中医的一大瑰宝呀,通过这些简单易懂的口诀,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身体的状况呢!。

脉象28种顺口溜

脉象28种顺口溜

脉象28种顺口溜
1. 弦脉细如发,虚寒为关键。

2. 洪钟波浪声,实热当思量。

3. 多沉多软脉,湿热难舒畅。

4. 无力细沉脉,气滞贲门忙。

5. 濡乌流火光,痰湿脉中藏。

6. 李时中风脉,虚实兼见章。

7. 数动兴蛰伏,搜寻等时将。

8. 舌下黄苔厚,热毒藏其中。

9. 汗多无气力,阳虚有风凉。

10. 亮白无光泽,阴虚血少浪。

11. 红赤有蚤腧,阳明肠中藏。

12. 扁舌无苔胖,胃阳不分明。

13. 甘滑苔腻黄,阳虚有寒凉。

14. 红粉无草事,寒湿气郁藏。

15. 连绵力不持,病久经脉亡。

16. 脉缓薄瘦索,血瘀疼痛当。

17. 直呼有腰痛,风湿藏其中。

18. 样式转痛疾,痰瘀壅胸肺。

19. 寒风而舌红,胃中冷气藏。

20. 无痛实如弦,寒滞气沉长。

21. 唇边目赤痛,肝火有郁藏。

22. 弦细脉来虚,木火气血忙。

23. 冬天冷于水,脾肾水湿藏。

24. 鼓腹有结块,肠中积聚痛。

25. 脉象口燥痰,病在中焦藏。

26. 长痰滞气浊,元气饥渴争。

27. 临床阳寸说,正气口中轻。

28. 阳虚两虫绕,气血失和平。

把脉入门必背口诀

把脉入门必背口诀

把脉入门必背口诀把脉入门概述1、浮脉口诀:浮轻取,重按无,浮如木在水中浮,浮而有力多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

沉脉口诀沉重按,脉才显,如石投水必下潜,沉而有力为冷痛,沉而无力是虚寒。

迟脉口诀迟脉来,一息三,脉来极慢记心间,迟司脏病或多寒,虚实之间仔细研。

2、首先要弄清脉的搏动原理,二十多种脉像光靠死记硬背可不行。

脉动就是动脉的搏动,动属阳,切脉其实就是感觉体内阳气的盛衰。

静脉血经下腔静脉回流右心房,再入右心室再经肺静脉入肺,红细胞与氧原子结合后再由肺动脉入左心房,再入左心室,再进入主动脉供给全身其他器官。

切脉中独取寸口指的就是切手太阴肺经经过的桡动脉搏动开端。

三部九侯就是摸身体其他各处脏器经络循行部分的动脉搏动。

肺是红细胞和氧原子结合的地方,人体运行就是一个不断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所以肺脉的变化反应了身体内的整体变化,所以可以用来指导如何调节人体阴阳。

你可以把血管想像为水管,正常情况水通过水管,靠近管壁就会压力明显可看做阳气,管道中央压力较小可看做阴血,如果阴虚轻轻摸就能感觉到搏动(浮脉,毛脉)。

如果阳虚管壁压力小,要用劲按的比较深才能感觉到搏动(沉脉,石脉)。

如果血不足,气失血养,气也少,血也少,就会流动不顺畅(涩脉,芤脉)。

久病气虚搏动压力小(细脉,小脉),血液流动缓慢(迟脉,缓脉)。

阴虚阳亢(疾脉,长脉),血行不畅有瘀阻(结脉,代脉)。

风属阳邪,会使脉跳过于有力,寒属阴邪,有收引的性质会使脉跳动紧绷,火属阳会使脉快速跳动,湿属阴邪会使脉缓慢或出现停顿,暑为阳邪但多夹湿会使脉紧小慢涩。

口诀切脉法,有真传,二十八脉不一般,浮沉迟数四纲脉,各脉分属要精研。

有浮统五脉要明勘(濡、革、洪、微、散)沉含四脉重方得(伏、细、牢、弱)浮中沉里四脉焉。

(虚、实、芤、长)浮脉浮轻取,重按无,浮如木在水中浮,浮而有力多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

沉脉沉重按,脉才显,如石投水必下潜,沉而有力为冷痛,沉而无力是虚寒。

迟脉来,一息三,脉来极慢记心间,迟司脏病或多寒,虚实之间仔细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浮脉类
轻取即得浮类主,浮洪芤革及散濡。

浮脉表征虚阳浮,举之有余按不足。

洪脉阔大实有力,来盛去衰热盛独。

浮大中空葱管如,失血伤阴芤脉布。

中空边坚革搏指,亡血失精产崩枯。

散漫无根力不均,脏绝元散有至数。

濡脉浮细软无力,虚证湿困要记住。

二、沉脉类
重按始得沉类记,沉伏弱牢四般齐。

沉脉轻取皆不应,重按始得病主里。

重按筋骨得伏脉,邪闭厥证并痛极。

沉细无力软弱脉,气血俱虚及阳气。

沉按实大弦长牢,阴寒内积疝癥积。

三、迟脉类
迟类一息无四至,迟缓更有脉涩结。

不足四至是迟脉,寒证多见热邪稀。

一息四至怠缓脉,平人脾虚与病湿。

涩脉亦属迟脉类,往来迟滞脉艰涩。

精伤血少涩脉主,气滞血瘀内痰食。

结脉迟而时一止,止无定数心中记。

寒痰瘀血气血虚,阴盛气结结脉医。

四、数脉类
数类一息足五至,促动更有脉数疾。

数脉五至不足七,数脉热证兼虚里。

一息七八急疾脉,疾脉数脉治同一。

促脉数而时一止,止无定数与结异。

阳热亢盛痰食积,脏气衰败与瘀滞。

脉短如豆滑数力,疼痛惊恐短脉体。

五、虚脉类
应指无力虚类脉,虚细更有短微代。

虚脉举按皆无力,应指松软气血衰。

细脉如线指明显,气血俱虚湿证猜。

似有似无极细软,微脉气血阳并衰。

迟而中止定数代,伤痛惊恐脏衰来。

不及本部首尾短,无力气损力郁态。

六、实脉类
应指有力实类囊,实滑弦紧与大长。

举按充实皆有力,实脉实证平人当。

滑脉往来更流利,应指圆滑孕妇相。

痰湿食积与实热,青年壮年不可忘。

弦脉琴弦端直长,老年痰饮痛肝胆。

绷急弹指如转索,紧脉宿食痛实寒。

首尾端直超本位,长脉平人热实阳。

脉体宽大无汹涌,大脉病进及健康。

一、浮脉类(轻取即得浮脉主,浮洪濡散芤革全)
1.浮脉:举之有余按不足,表证为主虚阳浮。

2.洪脉:脉体阔大实有力,来盛去衰热盛主。

3.濡脉:濡脉浮细软无力,虚证湿困二类主。

4.散脉:浮取散漫而无根,脉力不匀伴至数,脏气将绝元气散。

5.芤脉:浮大中空如葱管,伤阴之际如失血。

6.革脉:中空边坚浮搏指,亡血失精半产崩。

二、沉脉类(重按始得沉脉类,沉脉伏脉弱与牢)
1.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得,沉脉主里是唯一。

2.伏脉:重按推至筋骨得,邪闭厥病与痛极。

3.弱脉:弱脉沉细无力软,阳气虚衰气血虚。

4.牢脉:沉按实大而弦长,疝气癥积阴寒积。

三、迟脉类(一息不足四至迟,迟缓涩脉与结脉)
1.迟脉:迟脉一息不足四,寒证亦见邪热聚。

2.缓脉:脉来怠缓息四至,平人脾虚与湿病。

3.涩脉:迟滞不畅往来艰,精伤血少为虚证,气滞血瘀痰食阻。

4.结脉:迟而时止无定数,寒痰瘀血气血虚,阴盛气结症候全。

四、数脉类(五至以上数脉征,数疾促动4类分)
1.数脉:五至以上不足七,热证亦主里虚证。

2.疾脉:脉来急疾七八至,热证亦主里虚证。

3.促脉:数而时止无定数,阳亢脏衰痰瘀食。

4.动脉:脉短如豆是动脉,滑数有力痛惊恐。

五、虚脉类(应指无力虚脉类,虚脉细脉微代短)
1.虚脉:举按无力指松软,虚脉虚证一对一。

2.细脉:脉细如线指明显,气血俱虚与湿证。

3.微脉:似有似无极细软,气血大虚阳气衰。

4.代脉:迟而中止有定数,跌仆痛惊脏气衰。

5.短脉:不及本部首尾短,无力气损有力郁。

六、实脉类(应指有力实脉类,实滑弦紧长大6)
1.实脉:举按充实而有力,实证平人两类全。

2.滑脉:往来流利指圆滑,痰湿食积与实热,青壮年脉或孕妇。

3.弦脉:端直以长按琴弦,肝胆病疼或痰饮,疟疾老年健康者。

4.紧脉:绷急弹指如转索,实寒疼痛与宿食。

5.长脉:首尾端直超本位,阳气有余或阳证、热证实证与平人。

6.大脉:脉体宽大无汹涌,病进健康两相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