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海南岛开发的地理背景复习
23.海南岛开发的地理背景

海南岛开发的地理背景本章教材在序言部分中,首先介绍了我国海岛和海域资源的现状以及开发海岛和海域资源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意义。
本章以海南岛和我国南海的开发作为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对这个具体案例的分析和学习,使学生去主动探索和掌握海洋资源开发的方法,教材中的活动的提出为学生进行探索式和研究式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本节着重列出了开发海南岛的一些地理背景资料,包括优势和存在的不利因素以及开发的一些相关措施。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材分析图示)教学目标1.对我国海域和海岛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并且了解我国海洋开发的现状。
2.综合和客观地分析海南岛具备的自然资源优势,分析可持续开发的相应措施。
3.探究式学习和研究式学习能力的培养。
4.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培养1.客观分析和评价海南岛的优势和劣势。
2.了解海南岛开发的历程,了解海南岛开发过程中出现的波折,综合提出建设性的开发意见和建议。
教学重点1.客观地分析海南岛的优势、劣势,分析可持续开发的相应措施。
2.实践探究式学习和研究式学习法。
教学难点客观地分析海南岛的优势、劣势,分析该岛可持续开发的具体措施。
教学手段1.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制作汇报演示幻灯片或网页。
2.查阅相关图表资料。
3.社会调查。
4.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资料查询。
5.到图书馆查阅图书资料。
教学思路设计本节内容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结合高中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来设计相应的教学思路。
该课程开设在高中三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为雄厚的地理基础知识,并且具有了基本的学习能力;同时因为素质教育发展到现在,探究式学习和研究式学习已经成为学生获得多方面进步的一种重要的新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课程教法设计方面,知识的复习和传授已经不是本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而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应该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主要工作。
因此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要加强学生活动内容的分量,创设一个适宜的学习氛围,教师引导学生在复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综合的、具有创新性的对具体事物进行比较分析,最终归纳总结出适宜实行的相应措施。
高二地理10 1 海南岛开发的地理背景

高二地理10.1 海南岛开发的地理背景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海南岛的区位条件和资源条件,理解我国开发海岛和海域的重要意义。
理解海南岛区位条件的变化、丰富的资源条件对海南岛开发的意义。
能利用海南岛有关的位置分布图、自然条件图表资料,分析海南岛开发中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并从中掌握海岛和海域开发中应考虑的因素。
2.方法与过程:通过观察图像、搜集资料、独立思考、交流合作等过程,使学生亲身感受知识发生与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更加深入地理解和领悟知识的内涵。
通过创设自主和合作相结合的探究式学习氛围,使学生掌握运用地理信息进行案例分析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我国海岛和海域开发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海洋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海南岛开发的区位优势、热带资源优势和海洋资源优势。
三、教学难点:我国海岛和海域开发中的海洋权益,海南岛区位条件的变化。
四、教学方法:资料收集和分析法、合作探究法、读图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讲授提纲:[导入新课]由钓鱼岛风波谈起[讲解]海洋中一个孤岛,从海岸基线向四周延伸200海里,作为该国的专属经济区,拥有总计面积大约125600平方海里也就是42.5万平方千米海域的海洋资源管辖权,相当于12个海南岛的面积。
[引导阅读绪论]1.我国海岛和海域概况2.开发海岛和海域资源意义[板书]第十单元海岛和海域的开发——以海南岛为例[过渡]海岛和海域资源的开发,必须认识其地理背景,10.1 海南岛开发的地理背景[提问]海南岛原来属于那个省区?是什么时候建省的?[回答]原属广东省,1988年成立海南省。
[讲解] 1988年,全国人大审议批准成立海南省;其行政区域不仅包括海南岛,还包括散布于南海的西沙、中沙、南沙等群岛及附近海域,并划定海南岛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那为什么要将海南岛及其周围海域单独分离建省呢?[学生回答]主要是为了加快海南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讲解] 1988年建省,并把海南岛划定为经济特区,在这以后,海南岛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引导阅读p105 图10.2] 分析海南岛迅速发展的经济1.产业结构的变化2.工、农、贸、旅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状况[过渡]那为什么海南岛国民经济会如此快速发展呢?主要是依托区位、资源、政策等方面的优势。
海南地理高考知识点

海南地理高考知识点海南地理是高考地理考试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了解海南地理的特点和相关知识对于高考备考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海南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资源禀赋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地理位置海南位于中国的最南端,地理坐标为北纬3°51′43″至20°05′18″,东经108°37′36″至117°10′16″。
东临北部湾,南界琼州海峡,西隔琼州海峡与广东相望,北界雷州半岛,距岛内最近的岛屿是西北方的琛航岛。
二、地形地貌海南岛大致呈南北狭长形,整个岛屿呈山地平原混合的地形地貌。
海南岛地势跌宕起伏,主要由两个山脉组成,即中央山脉和南岳岭。
中央山脉位于海南岛的中部,纵贯整个岛屿;南岳岭位于海南岛的南部,延伸至海南岛的尽头,形成了海南的最高峰——海拔1867米的五指山。
此外,海南岛还有一些小型岛屿,如西南方的西沙群岛、南方的南沙群岛等。
三、气候特点海南属热带季风气候,在全国降水最多的省份之一。
年均降水量在1500mm以上,大部分集中在5月至9月。
除了高降水量外,海南还具有高温的特点,年平均气温在22℃至29℃之间。
海南的季风有明显的区分,夏季由东南季风主导,冬季主要受到北部东北季风影响。
四、资源禀赋海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以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为主要特色。
矿产资源方面,海南岛上有露天矿、坑口矿、砂砾矿等多种矿产资源,如铝土矿、锰矿、贵金属和宝石等。
海洋资源方面,海南岛周围的海域资源非常丰富,包括众多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和海洋能源资源。
另外,海南还以丰富的旅游资源而闻名,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海南岛上的著名旅游景点包括三亚凤凰岛、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亚龙湾等。
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对于海南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海南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以及资源禀赋具有独特的特点。
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了解海南地理知识的同时,也需要关注海南在经济、旅游等方面的发展,为自己的综合素质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高二地理海南岛开发的地理背景复习

第十单元海岛和海域的开发—以海南岛为例10.1海南岛开发的地理背景学案导学【知识网络】________,四面临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理区位优势 ____香港,____台湾,内靠__________,外临______位于______________上,靠近____________连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88年划定为________海南岛开发 ________优势,农作物________的历史背景热带资源优势我国最大的__________________资源提供食品和旅游观赏资源海洋资源优势____资源为我国发展热带海洋渔业基础____资源据评估可与波斯湾媲美旅游资源别具________【重要图释】1、图10.1 “海南岛的地理位置图”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经济位置、交通位置方面掌握海南岛的区位,见教学内容表格10-1中的地理位置特征栏目。
2、图10.3 “海南岛各地气温和降水的月份分配图”从气温曲线图上可以看出,海南岛最冷月气温在150C以上,可判断它位于热带,再根据降水柱状图可知它是“夏雨型”,因此确定它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丰富的光热水资源为发展海南岛热带高效农业和特色旅游业提供了良好条件。
【知识建构】学习策略:案例对比分析法:可选择与海南岛在开发方面有着许多相同点的我国或者世界的一些开发事例作为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如搜集和整理台湾、夏威夷、斯里兰卡、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资料,对照分析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差异,借以认识海南岛开发的潜力和发展前景。
同时注意:本课共出现了多幅统计图表,可尝试进行图表转换、图文转换,学会同一地理内容不同的表示方法,提高图表的解读能力。
一、地理区位优势导学程序:海南岛区位优势表现在哪里?近20年来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是什么?原理透视:.1、区位概况:海南岛近似椭圆,五指山为最高峰。
高三地理 第十单元 10.2海南岛的开发和保护 大纲人教版

第10单元海岛和海域的开发——以海南岛为例10.2 海南岛的开发和保护知识归纳⎪⎪⎪⎪⎪⎪⎪⎩⎪⎪⎪⎪⎪⎪⎪⎨⎧⎪⎩⎪⎨⎧⎪⎩⎪⎨⎧⎪⎩⎪⎨⎧监测加强海洋环境的管理和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展扶持生态环保产业的发海洋环境保护胜地业基地和度假休闲旅游建成热带高效农族风情景观特征以及海湾与少数民地形特点和热带风气候根据海南岛中高周低的建成新兴的工业省份发展开放型经济和经济区政策根据海南岛的区位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数民族风情旅游带热带生物自然景观带少山地丘陵带热带农业带丘陵和台地环带型经济地带以港口建设为主的外向海陆交界处的海岸带合理布局产业海南岛的开发和保护,,,——————学法建议本节教材主要讲述海南岛的开发和保护。
在开发上一是要结合海南岛资源环境具有环带状分布的特点而因地制宜,有所侧重地布局产业:二是要按照经济特区的要求在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发展具有海南岛特色的经济。
在保护上要按照生态环保要求,把海南岛建成生态型的海岛,使海岛及其海域在人为保护下持续永久地发展。
学习本节教材时要运用“海南岛的环带开发布局”图,掌握海南岛的产业布局具有环带分布的特点,运用“海南岛的热带高效农业”图,掌握海南岛的农业经济的特色,运用“海南岛的旅游资源”图,掌握海南岛的旅游经济的特色。
潜能开发[例1]海南岛开发和建设的方向是A 建设成为我国的“硅岛”,发展电子、宇航工业B 建设成为我国新兴工业省份C 建设成为我国热带高效农业基地D .建成度假休闲旅游胜地思维诊断解答此题常见的错误是认为A 选项所述也应是海南岛开发和建设的方向。
其实海南岛就其目前的经济基础、科技力量等因素来看,把它建成我国的“硅岛”是不现实的。
B 、C 、D 三项所述是海南岛开发和建设的方向。
[答案] BCD思路分析①海陆交界处的海岸带,因经济基础和运输条件较好,便于内外联系,是海南岛重点开发的地带;②海南岛的中南部以山地为主,主要以发展林业为重点;③海南岛重点开拓的国际市场是周边市场,即东亚和东南亚市场;④海南岛中部主要是杂粮林业区,茶叶主要分布于海南岛东北部的丘陵地带;⑤海南岛周边海域油气资源丰富,发展重化工是理所当然;⑥新加坡与海南岛因自然、经济等方面的差异,故新加坡的发展道路不可能完全作为海南岛开发和建设的方向。
高中地理 10.1《海南岛开发的地理背景》素材 旧人教版选修2

第十单元海岛和海域的开发──以某某岛为例10.1 某某岛开发的地理背景相关素材海岛和国家海洋权益海岛及其资源对于国家海洋权益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的主权权益,二是资源利益。
例如,日本海洋产业研究会在其编写的《迈向海洋开发利用新世纪》〔海洋,1988年,第176页〕一书中这样描写海岛及其资源的价值:“从海洋开发利用观点看,日本的岛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岛屿在确保日本200海里经济区中占有重要位置。
例如,北方四岛、礼文岛、奥尻岛、佐渡岛、隐岐岛、壹岐岛、对马岛、五岛以及西南诸岛,对扩展日本与苏联〔俄罗斯〕、朝鲜、韩国、中国等邻国海洋经济区间的边界线起到重要作用。
另外,伊豆群岛、小笠原群岛、南马岛、大东诸岛等,对日本在南太平洋上扩大经济区起到重要作用。
假如这些岛屿不存在,日本海洋经济区只限制在四个主岛海岸200海里水域以内,那么,其面积将从现在的约451万平方千米变为250万平方千米,减少了200万平方千米。
〞这份报告充分反映了日本政府的观点,并且受到政府的重视。
其中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警惕和重视。
一是不顾两国政府达成的谅解,蛮横无理地将主权属我的钓鱼岛群岛划入日本管辖海域X围之内;二是所拟东海陆架的专属经济区划界的主X是违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原那么的,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某某岛的海岸带生产力布局依据资源条件组合最优、开发基础较好、投资较省、效益较好的原那么,确定某某岛海岸带城市、工业和港口建设重点区域有三个。
〔1〕某某市。
包括琼山区和澄迈的老城,可建成全省的政治、经济、交通、科教和文化中心。
选择东水港、秀英港建成以重型工业、电力工业、化工工业、原材料工业为主的港湾工业区。
老市区及琼山府的发展以行政、商业、旅游为主,包括轻工、电子等无污染工业。
〔2〕某某市。
以得天独厚的滨海旅游资源开发为主,建成在国内占特殊地位的热带海滨旅游城市。
除完善亚龙湾、大东海、天涯海角等旅游区的设施外,应进一步开发西瑁洲、东瑁洲的海岛旅游资源。
【高中地理】高考复习海岛和海域的开发ppt

3.旅游业
①资源特色: 热带海滨和岛屿以及少数民族风情。 ②旅游项目:规划建设生态旅游
区,发展海洋生态游和热带雨
林考察游。
③旅游市场:
以国内市场为基础,稳定发展港 澳市场,重点开拓东亚和东南亚周
边市场,积极拓展欧美市场,发展
出境旅游。
四、海洋环境保护
措施:
生态环保 1、扶持_____________ 产业的发展;
2、提高公众环境意识,鼓励公众主动参与环 人为破坏环境 问题; 境保护,减少和杜绝______________ 管理和监测 及时了解 3、加强海洋环境的____________, 海洋环境变化.
2003年1月7日我国第一条跨海铁 路——粤海铁路全面贯通,它将海 南铁路与全国连成了一体。读图回 答问题: 1)此通道穿过图中的A是﹎ 琼州 ﹎海 峡,粤海铁路组成的这部分是属于 空间 ﹎资源的利用方式。此部 海洋﹎ 分通道建成后可能会引起哪些海洋 环境问题? 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 2)通道建成后,会给海口市和四塘村带来哪些变化?试分 析原因。 经济发展;城镇规模扩大 通道建后与全国铁路连成 一体,将使两地与全国联系迅速、便捷,经济腹地扩 大;另外两地为过海通道的两端点,故加快了两地的 人流与物流的汇集与分散。
经济条件和运输 条件好
丘陵和台地 面积大,地形平坦, 热带农业生产基地 环带 土壤较好 物种丰富,水源区, 山地丘陵带 少数民族聚居区 林业和旅游业
三、发展特色经济 1.新兴工业
发展方向
培育和发展支柱工业 建设现代大工业体系 建设西部工业走廊, 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大力发展生态型工业 和高技术产业
2.特色农业(热带高效农业)
B、政策区位
为促进海南岛社会和 经济发展,1988年成立了 ﹍﹍,包括海南岛和散布 于南海的西沙、中沙、 南沙等群岛、岛屿及其 附近海域,并划定为海 南岛﹍﹍ ﹍﹍.
高二地理 102海岛和海域的开发

归纳
海南岛具有环带开发布局的特点:
环带名称
海岸带
丘陵和台地环 带
资源特色
经济条件和运 输条件好
产业布局
港口建设,发展外向型 加工工业
面积大,地形平坦, 热带农业生产基地 土壤较好
山地丘陵带
物种丰富,水源区, 少数民族聚居区
林业和旅游业
高二地理 102海岛和海域的开发
A.利用热带山区的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发展旅 游业
B.开发淡水
C、恢复和保护热带森林植被
D.大力发展工业
7.下列关于海南岛开发和建设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大力开发矿产,建成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B.建设成为新兴的工业省份、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和
度假休闲旅游胜地
C、逐步建成国内外影响大、吸引力强的避暑、观光
高二地理 102海岛和海域的开发
三、发展特色经济
3.特色农业(热带高效农业)
农业基地 瓜菜生产基地
具体内容 ①为城镇居民和旅游者供应蔬菜的基地; ②面向大陆市场的冬季蔬菜基地
热带水果基地 菠萝、龙眼、芒果、香蕉、荔枝等生产加工
热带作物基地 育种繁殖基地
①纤维作物:剑麻;②油料作物:椰子、油 棕;③香辛作物:胡椒、香茅;④饮料作物: 可可、咖啡、茶叶
入和产品输出
C、这里城市集中,既是促进内陆资源开发的前沿,又是开发
海洋资源的基地
D.这里多山地丘陵,生物物种资源丰富,适宜建设热带森林
植被
5.海南岛的海岸带在开发上的重点是:A
A.大力建设港口
B.大力建设工业加工区
C、大力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D、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高二地理 102海岛和海域的开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单元海岛和海域的开发—以海南岛为例10.1海南岛开发的地理背景学案导学【知识网络】________,四面临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理区位优势 ____香港,____台湾,内靠__________,外临______位于______________上,靠近____________连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88年划定为________海南岛开发 ________优势,农作物________的历史背景热带资源优势我国最大的__________________资源提供食品和旅游观赏资源海洋资源优势____资源为我国发展热带海洋渔业基础____资源据评估可与波斯湾媲美旅游资源别具________【重要图释】1、图10.1 “海南岛的地理位置图”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经济位置、交通位置方面掌握海南岛的区位,见教学内容表格10-1中的地理位置特征栏目。
2、图10.3 “海南岛各地气温和降水的月份分配图”从气温曲线图上可以看出,海南岛最冷月气温在150C以上,可判断它位于热带,再根据降水柱状图可知它是“夏雨型”,因此确定它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丰富的光热水资源为发展海南岛热带高效农业和特色旅游业提供了良好条件。
【知识建构】学习策略:案例对比分析法:可选择与海南岛在开发方面有着许多相同点的我国或者世界的一些开发事例作为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如搜集和整理台湾、夏威夷、斯里兰卡、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资料,对照分析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差异,借以认识海南岛开发的潜力和发展前景。
同时注意:本课共出现了多幅统计图表,可尝试进行图表转换、图文转换,学会同一地理内容不同的表示方法,提高图表的解读能力。
一、地理区位优势导学程序:海南岛区位优势表现在哪里?近20年来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是什么?原理透视:.1、区位概况:海南岛近似椭圆,五指山为最高峰。
北面与雷州半岛隔琼州海峡相望。
海南省是我国最南的一个省份,辖海南岛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岛,陆地面积3.4万平方公里,人口787万人。
海南岛有多民族聚居,主要少数民族为黎族等,海南是黎族唯一的聚居地。
学习时掌握北纬20°纬线、东经110°经线经过的地区、琼州海峡、台湾海峡,马六甲海峡,雷州半岛,东南亚地区、我国的邻国、港澳、台湾、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向东经台湾海峡到日本,向西经马六甲海峡到南亚、西亚、非洲的航海线。
2、区位优势: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经济位置、交通位置方面分析,如表10-1所示:3、政策优势海南省于1988年3月成立,并同时划定其为海南经济特区。
20多年来,依托政策优势,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基本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农业比重下降,工农业、贸易等均得到迅速发展,发展最快的行业是国内旅游业。
如表10-2所示。
10-2:发展迅速的海南岛经济导学程序:和祖国大陆相比较,海南岛最具优势的热带资源是什么?这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原理透视:1、自然环境特点:海南岛位于200N以南的热带海洋中,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热带气候区,占全国热带土地面积的42.5%,岛上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夏长冬暖,1月均温大于16℃,生长期长,一年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降水集中5-10月,东部降水(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于西部沿海(背风坡)。
原始自然植被以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为主。
海南岛的人口是台湾的三分之一,但台湾的十分之七是山地,海南的十分之七是耕地,如果再将沿海滩涂利用起来,海南热带农业土地资源的前景非常广阔。
2、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有利方面是光热充足,农作物可一年三熟,发展热带高效农业;不利因素是夏秋季台风活动频繁,冬春季有低温危害热带作物的生长。
3、海南省是我国最大的热带物种基因库,热带作物非常丰富,热带农业资源繁多。
热带水果有香蕉、龙眼、荔枝、菠萝;热带经济作物有橡胶、剑麻、可可、咖啡、蔗糖和反季节瓜菜;还有热带花卉和热带海淡水养殖。
三、海洋资源优势导学程序:海南岛具有优势的海洋资源是什么?对海南岛的可持续发展有什么意义?原理透视: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岛和海域的开发,对建设海洋经济强国意义重大,而海南省是全国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份,管辖海域面积占全国海洋国土的2/3,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能源,为海南岛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海洋资源类型:如表10-3所示。
表10-3:海南岛海洋资源类型2、岛屿的成因:海南岛的可开发的空间资源中岛屿众多,这里用表10-4复习区域地理中的岛屿的类型。
表10-4:岛屿按成因分类海洋岛火山岛由海底火山喷发物堆积露出水面而成。
面积不大,地势陡峻夏威夷群岛、澎湖列岛、火烧岛、兰屿等珊瑚岛在热带浅海地区的珊瑚虫遗骸堆积而成。
面积很小,地势低平,从岸礁→堡礁→环礁发育。
南海海域的南沙、中沙、东沙、西沙群岛的大部分,澳大利亚的大堡礁。
【经典例题】例1 琼州海峡位于( )A、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B、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之间C、台湾岛和澎湖列岛之间D、中沙群岛和西沙群岛之间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琼州海峡的空间位置,要求考生必须熟记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空间位置。
答案:A例2 读海南岛图(图10-1),回答下列问题:⑴海南岛最著名的盐场是_____盐场,这里有利于晒盐的自然条件是_____。
⑵椰林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的_____地带,其原因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⑶在海南岛拟建一纯碱厂,此厂应建在____附近,根据是纯碱厂的布局需要__________。
沿海地区有利于建设工业加工区,从环境因素考虑,重化工区应主要分布在__沿海。
⑷海南岛___部有著名的铁矿产地,其品位特点是__________。
⑸海南岛南部的三亚附近的著名旅游景点是_____。
解析:⑴盐场一般选建在风大、向阳、云雨天少、蒸发旺盛的泥质海岸处。
我国南方盐场多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
⑵—⑸各题应结合海南岛的资源及环境特征、工业联系、等知识做出正确选择。
答案:⑴莺歌海地处夏季风的背风坡,晴天多,蒸发旺盛⑵东部沿海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平原分布广,土壤较好⑶莺歌海盐场接近原料地(盐场)西⑷西品位高,为著名的富矿⑸鹿回头【高考备考训练】一、选择题(第1-4题为单项选择题,第5-6题为双项选择题)1、有关我国海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图10-1A、面积大的岛屿少,面积小的岛屿多B、多数岛屿常住人口少,有待开发C、我国岛屿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100D、多数岛屿远离大陆海岸2、关于海南岛地理区位优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我国充分开发利用南海资源的基地B、是大西南走向世界的前沿C、处在日本到新加坡的中段,直接面向南亚,靠近国际深水航道D、近傍香港,内靠我国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3、分别是我国最北和最南的经济特区是()A、厦门和汕头B、上海和海南岛C、厦门和海南岛D、深圳和珠海4、关于海南岛资源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丰富的热带生物资源;②较丰富的矿产和沿海大陆架油气资源;③全国最为丰富的光照和热量资源;④独特的热带旅游资源;⑤丰富的水资源和水能资源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④⑤5、形成海南岛自然环境环带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离海远近的差异B、地势高低的差异C、纬度位置的差异D、人类活动的差异6、下列关于海南岛的叙述,错误的是()A、我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B、我国最大的天然温室C、生物资源,物种资源全国第一D、石油探明储量全国第一,可与波斯湾媲美二、综合题7、读海南岛图(图10-2),回答问题:⑴填注:①琼州海峡②雷州半岛③海口④三亚⑤莺歌海图10-2⑵海南岛的地形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土地利用类型是。
⑶海南岛是我国的热带宝岛,光照充足,日均温≥10℃积温在___℃以上。
最冷月的平均气温超过___℃。
农作物的熟制可以达到______。
⑷海南岛的气候类型是_____,气候特点为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8、填表并回答(1)完成下表(2)两岛上的主要少数民族分别是、(3)两岛的主要物产和旅游胜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布在岛上的主要盐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共同原因是什么?(5)下列对海南岛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有()A.海南岛将建成新兴工业省份B.海南岛长夏无冬,太阳光线一年中直射两次C.海南岛的水源地主要分布在滨海地带,因为这里距海近,有丰富的降水D.海南岛位于海陆交界处的海岸带,是重点开发地带E.受地势高低和离海远近的影响,自然环境具有环带状分布的特点F.海南岛冬季较长时间受冬季风影响,造成低温危害(6)关于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雄、基隆是台湾的重要港口B.台湾东北部海域的钓鱼岛和赤尾屿自古就是中国领土C.台湾东部海岸日照充足,是种植甘蔗的良好区域D.台湾的地形以山地为主,主峰阿里山是我国东部的最高峰E.台湾海峡是我国东海域和南海海域的分界线F.台湾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外向型”经济G.北回归线经过台湾岛的中部,气候条件优越10.1 海南岛开发的地理背景1、D2、C3、C4、C5、A B6、C D7、⑴略⑵中间高四周低,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组成环形层状地貌多种多样⑶8400 16 一年三熟⑷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暖干燥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8、(2)台湾为高山族、海南为黎族(3)台湾阿里山、日月潭、海南、天涯海角(4)台湾的布袋盐场和海南的莺歌海盐场、受地形影响,处于背风的雨影区,晴天多,降水少,蒸发旺盛,易晒盐(5)ABDE4分(6)AB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