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理解性默写

合集下载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理解性默写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理解性默写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理解性默写(一)鱼我所欲也(孟子)1.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告诉我们,当面临“生”和“义”的选择时,正确的做法是“舍生而取义者也”。

2.3.《鱼我所欲也》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鱼我所欲也》中点明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鱼我所欲也》中,用“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强调“生命”固然重要,但若遇到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如“义”),我是不会苟且偷生的。

6.《鱼我所欲也》中用“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两句来表明对待“万钟”的标准与态度。

7.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说高远的心灵境界并非贤德之人所独有,只是贤德之人能够一直保持这种心境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加焉丧耳。

8.《鱼我所欲也》中,孟子阐述仁人志士不肯苟且偷生、不肯逃避死亡的原因的两句是: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9.《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0.《鱼我所欲也》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1.《鱼我所欲也》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12.《鱼我所欲也》的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3.当面临生和义的选择时,孟子以《鱼我所欲也》中“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来表明态度。

14.《鱼我所欲也》中的“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表明背信弃义换来的高官厚禄不值一文。

15.《鱼我所欲也》中的“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是孟子在讲述了“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后,发出的豪言壮语。

(二)曹刿论战1.春秋时期,鲁与齐交战,起初鲁庄公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被曹刿阻止了,曹刿采取“敌疲我打”的方针,战胜了齐军,成为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有名战例。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理解性默写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理解性默写

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理解性默写(一)渔家傲(范仲淹)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同样表达、抒写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

2.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了将士们功业未成的怅惘之情。

8.面对秋景,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句,以情写景,写出自己的遐想,表现了自己对归期的向往;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9.《渔家傲·秋思》一词中以互文的形式写出将士有家难回,功业难成,哀伤流泪的(二)《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1.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文笔豪迈奔放,有江河一泻千里的气概,词中表达作5.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2.写战斗场面激烈,表现义军所向披靡(或从视角和听角着笔,描写激烈的操练演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作者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4.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与“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意思7.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由梦境回到现实,情绪一落千丈,凝8.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醉后不寐观剑回忆当年抗金战(四)满江红(秋瑾)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怨幽之情。

3.《满江红·小住京华》中,秋瑾自问自答,表达不畏世俗眼光、以英雄自勉的豪迈怀。

7.秋瑾在《满江红》中写自己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禁泪湿衣襟的句子是:(五)《鱼我所欲也》7.承上启下,从人们熟知的生活现象谈起的句子是: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诗文理解性默写《鱼我所欲也》名句理解性默写1. 本文的中心论点、主旨、观点是:舍生取义。

2. 表明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 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 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5.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指:所欲者有甚于生者,所恶者有甚于死者。

6. 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7. 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8. 承上启下,从人们熟知的生活现象谈起的句子是: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9. 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0. 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11. “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12. 在作者看来,面对高官厚禄而不辨礼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失其本心。

13. 不辨礼义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送东阳马生序理解性默写1. 说明“援疑质理”的求教之艰难,表现出作者求知的渴望与诚心的句子: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2. 写出从师求教道路之辛苦的句子: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3. 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4. 写出太学生读书环境之优越的句子: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

(与作者“行深山巨谷中”去求学相对比)5. 写出太学生教学条件之优越的句子:未有问而不告。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1唐代诗人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

2《渔家傲。

秋思》中表达同样感情的句子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

秋思》中表现将士们思家与报国矛盾心情的诗句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3、《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诗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4、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5、《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江城子·密州出猎》1、《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是: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4、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形、声两方面写军营生活及战前准备的句子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方面描写渴望驰骋沙场、英勇杀敌的战斗场面的句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7、《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直抒胸臆,表达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8、秋瑾的《满江红》中“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部编九年下册语文古诗词理解性默写

部编九年下册语文古诗词理解性默写

12.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体现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与李白“孤 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____山__回__路__转__不__见__君___,_雪__上__空__留__马__行__处_______。 13.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营帐内人们为武判官设酒宴饯别并奏起 了优美乐曲的情景的诗句是:__中__军__置__酒__饮__归__客____,胡__琴__琵__琶__与__羌__笛______。 14.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表现孙权年少继承父兄之业,统 治江东,成就一番霸业的句子是:年__少__万__兜__鍪________,坐__断__东__南__战__未__休________。 15.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用两个比喻句浓缩了国家的灾难和个人的坎坷,感 慨国家和个人的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的诗句是: ____山__河__破__碎__风__飘__絮__,身__世__浮__沉__雨__打__萍________。
16.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以大义凛然的态度,表明自己舍生取义的生死观的 诗句是:______人__生__自__古__谁__无__死____?留__取__丹__心__照__汗__青________。 17.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描写出 潼关壮景的句子是:______峰__峦__如__聚________,__波__涛__如__怒____________。 18.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感慨昔日巍峨壮观、富丽堂皇的古都宫殿 如今踪影全无,令人伤感不已的句子是: ___伤__心__秦__汉__经__行__处_____,宫_阙__万__间__都__做__了__土___________。
9._会__挽__雕__弓__如__满__月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10.马作的卢飞快,__弓__如__霹__雳__弦__惊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部编版带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部编版带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部编版带答案)《渔家傲·秋思》1.塞下秋来风景异,。

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3.,燕然未勒归无计。

4.,人不寐,。

5.《渔家傲·秋思》中表达戍边将士“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卫国志向的句子是:,。

6.唐代诗人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渔家傲·秋思》中表达同样感情的句子是:,。

7.《渔家傲·秋思》中表现将士们思家与报国矛盾心情的诗句是:,。

8.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9.《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诗句是:,。

10.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

11.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

《江城子·密州出猎》1.为报倾城随太守,,。

2.持节云中,?3.,西北望,射天狼。

4.《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5.《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两句:,。

6.《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是:,,。

7.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是,,。

8.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醉里挑灯看剑,。

2.五十弦翻塞外声,。

3.,。

可怜白发生!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形、声两方面写军营生活及战前准备的句子是:,。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古文理解性默写(全册共5篇古文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古文理解性默写(全册共5篇古文带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古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班级:姓名:教材目录:(古文背诵篇目)9.鱼我所欲也/《孟子》11.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20.曹刿论战/《左传》21.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22.出师表/诸葛亮《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1. 本文的中心论点、主旨、观点是:2. 表明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4. 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5.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指:6. 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7. 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8. 承上启下,从人们熟知的生活现象谈起的句子是:9. 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10. 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11. “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12. 在作者看来,面对高官厚禄而不辨礼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3. 不辨礼义的接受万钟是为了:《送东阳马生序》理解性默写:1、揭示作者小时候学习就很勤奋或统领全文,为全文奠定下基调语句:2、文中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3、用学习态度和学习条件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学习刻苦句子:456、表明作者坚守信用,决不耽误还书日期的句子:7、写作者求师心切的句子:8、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的原因的句子:9、表明叩问之师的确是德隆望尊的严师的句子:10、表现平时求教时恳切和虔诚的句子:11、表明老师发怒,自己谦和的态度和请教的情节:12、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而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或揭示精神追求战胜物质贫困)的句子:13、写跋涉之苦的句子:14、写冷冻之苦的句子:15、写衣食简陋的句子:《曹刿论战》理解性默写1、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2、"齐人三鼓"曹刿才同意击鼓进军的理由:3、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4、曹刿进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5、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6、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邹忌讽齐王纳谏》理解性默写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描写邹忌外貌的句子: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邹忌经过思索,找出妻、妾、客认为自己比徐公美的原因的句子是: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齐王受邹忌启发,用悬赏的方法广泛征求臣民意见的句子是:4、《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最后收到了效果的句子是:《出师表》理解性默写:1、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2、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3、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4、《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5、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6、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7、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②③(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古诗词理解性默写+++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古诗词理解性默写+++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九年级下册诗歌理解性默写练习(一)渔家傲(范仲淹)1.《渔家傲·秋思》中与唐代诗人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同样表达、抒写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的句子:,。

2.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

3.“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不禁让人想起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是:,。

4..《渔家傲·秋思》中表达戍边将士“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卫国志向的句子是:,。

(二)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1.《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的句子是:,。

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是:,,。

4.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写出了诗人与随从出猎时装束的威武和气势之盛。

(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1.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形、声两方面写军营生活及战前准备的句子是:,。

2.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意义相近的诗句是:,。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与“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意思相同的句子是:,。

(四)满江红(秋瑾)1.秋瑾的《满江红》中“,”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2.《满江红·小住京华》中,秋瑾自问自答,表达不畏世俗眼光、以英雄自勉的豪迈气概的诗句是: ,。

3.秋瑾的《满江红》写出国家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句子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下理解性默写1.渔家傲·秋思》中表达戍边将士“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卫国志向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2.唐代诗人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渔家傲·秋思》中表达同样感情的句子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渔家傲·秋思》中表现将士们思家与报国矛盾心情的诗句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4.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5.《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诗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6.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7.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8.《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9.《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两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10.《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1.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是: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12.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1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形、声两方面写军营生活及战前准备的句子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1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1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直抒胸臆,表达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16.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渴望驰骋沙场、英勇杀敌的战斗场面的词句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17.秋瑾的《满江红》中“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18.秋瑾的《满江红》中“为篱下黄花开遍”一句是化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怨幽之情。

19.《定风波》中写作者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顶风冲雨,从容前行的句子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20.《定风波》中写归途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子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21.《定风波》中描绘了这样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一边是料峭春风,丝丝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些些暖意,在写景中传达出人生的哲理:寒冷中有温暖,逆境中有希望,忧患中有喜悦。

22.《定风波》中词人认为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人生的一切风雨,也就无所谓风雨无所谓晴了的句子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3.《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把国家兴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渔唱,表达作者内心寂寞悲凉的心情的句子是: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24.《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作者以饱蘸着久历艰难和劫后余生的血泪的笔触,概括国家和个人的激剧变化的情况,写下的感慨深沉的句子是: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25.《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组成一幅富有空间感的恬静、清婉、奇丽的画面,将充满闲情雅兴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反映了出来的词句是: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26.《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大大地拓展了感慨的内涵,使之超越了自身的经历和友情的范围,而把目光转向历史和人生,去作哲理性的思考的词句是: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27.《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侧面显示诗人对现实的极度不满,同时表达自己内心寂寞悲凉的情绪,以景语来代替叙事抒情的词句是: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28.《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表达作者因岁月流逝、功业无成而生的愁思与抑郁,也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与痛苦的诗句是: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29.《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作者幻想飞入月宫,砍去枝叶婆娑的桂树,洒向人间的月光更多;形象、委婉地表达作者要扫清朝廷一切投降势力,把光明带给人民的报国理想和坚定信念的诗是: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30.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怀才不遇的内心矛盾的句子是:被白发,欺人奈何?31.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词中寥廓的意境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及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有相同意境的句子是: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32.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词中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侧面图的句子是: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33.《十五从军征》中揭露汉代兵役不合理的诗句是: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34.《十五从军征》中写近景(极其荒凉)的诗句是: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35.《十五从军征》更加深刻的表现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的句子是: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36.《十五从军征》诗中和贺之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37.《十五从军征》老兵来到已经不成其为“家”的家中,见到这样一幅破败荒凉的画面: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38.《十五从军征》暗示老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是: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39.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或以春景写冬景)的两句诗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0.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1.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42.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或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4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赞扬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并战而胜之的句子是: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44.历代诗人常常喜欢登临古迹,借以抒情言志。

杜牧曾发出“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感慨,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也曾有物是人非的嗟叹。

45.“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这两句诗与我们学习过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同样表达以死明志的决心。

46.过零丁洋》中表明作者以死明志的决心且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7.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势危急和个人命运坎坷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48.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巧借地名,写出了形势险恶和境况孤苦的句子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49.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概与孟子“舍生取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对孟子“舍生取义”生死观的最好诠释。

50.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曲中,对在离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深表同情且点明该曲主旨的句子是: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51.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52.《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潼关的雄伟气势,暗示它是兵家必争之地的诗句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53.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54.文天祥《南安军》中表示了誓不投降的决心的诗句是: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55.文天祥《南安军》中运用对比手法,突出诗人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元人的蔑视的诗句是: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56.《南安军》化用了杜甫“国破山河在”的诗句,且蕴蓄着极深厚的爱国自信心的诗句是: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57.《别云间》写作者几年来的生活遭遇,表达无限哀怨而又无可奈何心情的两句是: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58.《别云间》中表现诗人至死不渝的战斗精神的诗句是: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59.《别云间》以落地有声的铮铮誓言作结,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精忠报国的赤子情怀,给后继者以深情的勉励的诗句是: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60.《别云间》中作者坦露对故乡、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的诗句是: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61.夏完淳的《别云间》中,表现出诗人的英雄气节和豪迈情怀的句子就: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62.夏完淳的《别云间》中,抒发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情感的诗句是: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63.《山坡羊·骊山怀古》曲中再玩骊山和阿房宫旧址荒凉景象的语句是: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

64.《山坡羊·骊山怀古》曲中表明作者对历史兴亡的大彻大悟,对王朝争权夺们的否定(表现诗人感时伤怀的情绪,慨叹历史更迭的无情和必然)的语句是: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65.《朝天子·咏喇叭》形象的写出宦官欺压百姓,把百姓搜刮的倾家荡产的句子是: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66.《朝天子·咏喇叭》一诗中,借咏喇叭讽刺宦官狐假虎威,为害军民的句子是: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67. 《鱼我所欲也》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68. 《鱼我所欲也》中,为什么一个人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_69.《鱼我所欲也》中,用“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强调“生命”固然重要,但若遇到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如“义”),我是不会苟且偷生的。

70.《鱼我所欲也》中用“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两句来表明对待“万钟”的标准与态度。

71. 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说高远的心灵境界并非贤德之人所独有,只是贤德之人能够一直保持这种心境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加焉丧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