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7课 俄国的改革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九十六篇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 俄国的改革北师大版知识点练习二十九

2019-2020年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 俄国的改革北师大版知识点练习二十九

2019-2020年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俄国的改革北师大版知识点练习二十九第1题【单选题】“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这句话反映了( )A、英国圈地运动中出现了“羊吃人”的悲剧B、俄国废除农奴制后农民一贫如洗C、日本明治维新后农民纷纷破产D、美国内战后解放的黑奴的处境【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19世纪60年代美俄两国都要解决国内的重大问题,其相同历史任务是( )A、使国家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B、为资本主义发展消除障碍C、避免国家分裂D、反抗殖民压迫【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新全球史》中写道:“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农奴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沙皇俄国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使沙皇俄国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

”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农奴制阻碍了俄国发展B、沙皇专制统治结束C、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D、改革目的是保持俄国大国地位【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成为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这个“转折”是指( )A、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B、俄国封建势力被彻底清除C、俄国农民免费获得“份地”D、俄国废除了沙皇专制制度【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普希金指出:“俄国在斧头的敲击声和大炮的隆隆声中作为一艘新下水的军舰进入了欧洲强国的行列。

”这说明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B、促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C、改变落后状况,成为军事强国D、废除农奴制度,促进经济发展【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探究历史发展的共性是历史学习任务之一,请找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它们的共同点是( )①废除农奴制;②促进资本主义发展;③允许土地买卖;④向欧洲国家学习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历史的经验表明,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最新精选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7课 俄国的改革]北师大版巩固辅导[含答案解析]二十四

最新精选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7课 俄国的改革]北师大版巩固辅导[含答案解析]二十四
①市场②劳动力③资金④原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解析】: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确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1863年1月1日起,所有南部叛乱各州的黑人奴隶一律获得人身自由。材料二:1856年3月,沙皇……在对莫斯科贵族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现行的农奴领有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奴为好。”材料三: (1)材料一选自美国内战中颁布的一部文献,文献的名称是什么?当时林肯政府的首要目标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这位沙皇是谁?他通过改革的方法来废除农奴制是哪一年?(3)材料三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一次重大改革?图片反映了这一改革中最具远见的战略眼光的措施是什么?该国强调“求知识与世界”,请举一具体措施?(4)上述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据此回答: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和日本分别面临什么社会危机?它们各自又是通过什么途径来解决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俄、日两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有何相似之处?
俄、日两国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请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联系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相关史实,你有何感想?
材料三:“八年前,当这个国家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已经证明这不是真的,我们曾处于恐惧之中---但是我们采取了行动。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
──1941年1月罗斯福总统的就职演说
材料一说的是哪个“法令”?为什么说它的实施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举出“日本新领导人”在经济、社会生活上学习西方文明的举措(各一例);简述这些举措在解决民族危机方面的重大作用。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7课 俄国的改革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十八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7课 俄国的改革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十八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7课俄国的改革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十八篇第1题【单选题】探究历史发展的共性是历史学习任务之一,请找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 )①废除农奴制②促进资本主义发展③允许土地买卖④向欧洲国家学习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19世纪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托克维尔认为:“当今世界存在着两个伟大的民族,……他们就是俄国人和英裔美国人。

这两个民族是在不知不觉中发展起来的,正当世界注意着其他地方的时候,他们却突然加入第一流民族行列。

”这“两个伟大的民族”“加入第一流民族行列”的时代背景是( )A、资本主义的兴起B、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确立C、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新全球史》中写到:“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农奴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使俄罗斯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

”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农奴制阻碍了俄国发展B、沙皇专制统治结束C、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D、改革目的是保持俄国大国地位【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借列文(同情农奴的农奴主)之口说:“现在我们这里,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

”列文所说的这些变化是因为( )A、彼得大帝改革B、十月革命C、二月革命D、1861年改革【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这次改革的直接作用是( )A、加强了俄国的中央集权B、发展了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C、增强了俄国的军事力量D、为俄国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答案】:【解析】:第6题【问答题】革命或改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19世纪60年代,为摆脱统治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东西方一些国家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潮流。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7课 俄国的改革北师大版课后练习七十二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7课 俄国的改革北师大版课后练习七十二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7课俄国的改革北师大版课后练习七十二第1题【单选题】抓住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一项要求。

19世纪中后期美国、俄国和日本三个国家的发展反映了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时代特征。

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时代特征的是(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B、无产阶级斗争的加强C、改革促进经济的繁荣D、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19世纪后期,日本推翻幕府统治后,实行明治维新,其中使天皇政府权力得到加强的措施是( )A、“废藩置县”B、允许土地买卖C、“文明开化”D、发展近代工业【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 这是由于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 )A、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B、地主不许买卖农奴C、农奴的份地必须出钱赎买D、地主不许干涉农奴的生活【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1861年改革和明治维新都是两国历史上重大转折是因为( )A、都通过改革从封建社会走上资本主义社会B、都是资产阶级性质改革C、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D、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属于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不同点的是( )A、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B、走上了资本之义发展的道路C、摆脱了严重的民族危机D、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19世纪中期,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所承担的共同的历史使命是( )A、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B、推翻各国的封建统治C、建立资本主义殖民体系D、镇压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学生甲: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对这次改革应肯定为主。

学生乙:这次改革是对农奴的一次剥夺,所以应基本否定,你的正确判断是( )A、甲乙俩人观点都错B、甲对,乙错C、甲乙俩人观点都对D、甲错,乙对【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探究历史发展的共性是历史学习任务之一,请找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 ) ①废除农奴制②促进资本主义发展③允许土地买卖④向欧洲国家学习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臭名昭著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的残酷掠夺。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第17课俄国的改革课件(共19张PPT)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第17课俄国的改革课件(共19张PPT)



资产阶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劳 沙皇专制没有改变,封 动力、资本等) 建残余严重。 级 “份地”所有权归地主, 触动了地主的根本利益, 地主 农民
地主可以得到农民缴纳 不能随意交换和买卖农 的赎金 民。 只有份地使用权,需支 获得人身自由 付高额赎金,经济负担 沉重。
三、意义
(一)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二) 影响:
作业 优化设计:第17课选择题和材料题第8题
预习第18课填空
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和海军,开办 军事 炮兵学校,海军学校培养专门军事人才 消极影响:强化了沙皇专制制度 性质:是一场封建性质的改革,并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 发展文化教育 其他 改革。 社会习俗
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农奴为农奴主劳作
农奴的贫困生活
在农奴制改革前夕,有这样一个地主,人们问他为什么不使用 打谷机时,他回答说:“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它需要修理, 还要喂马匹(用马匹来带动机器),而农奴一文钱也不需要花 费。” ——《俄国农奴制的废除》
部分地主→资本家
部分农奴→工人
为满足统治者欲望而生产→为追求利润而生产 社会性质:封建农奴制→资本主义社会
马克思指出:“欧洲一些合法政府只是在革命的压 力下或由于战争的关系才能废止农奴制。”1861年 改革就是一个例子。这次改革不仅缓解了统治危机, 也装上了两个把俄国拖到资本主义道路上的轮子。 这两个“轮子”分别是( ) A. 自由劳动力、引进的西方先进技术 B. 完全开放的市场、大量的土地赎金 C. 自由劳动力、大量的土地赎金 D. 引进的西方先进技术、大量的土地赎金
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农民暴动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 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 下解放农民。

精选2019-2020年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7课 俄国的改革北师大版练习题第三篇

精选2019-2020年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7课 俄国的改革北师大版练习题第三篇
D、中国洋务运动
【答案】:
【解析】:
下列哪些历史事件促使该国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 )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②美国南北战争③俄国农奴制改革④日本明治维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促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事件是( )
A、大化改新
B、1861年农奴制改革
C、明治维新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
材料三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
根据材料二,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0000国生产的铁和法国生产的一样多,俄国生产的煤为法国生产的四分之三。……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答案】:
【解析】:
材料一: 材料二:1933年,美国总统签署了《国家工业复兴法》,对恶性竞争的企业界、不适应生产力要求的生产关系、深陷贫困的劳工以及尖锐的劳资关系进行了规定,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邓小平:“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根据材料一的两幅图片,说出:19世纪60年代初期,俄、美两国在经济发展中存在怎样的阻碍?它们分别是怎样解决的?(2)根据材料二中的两段材料,分别说出:20世纪30年代,苏、美两国经济发展形成了怎样的模式?(3)以史为鉴,认真分析材料一、二,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7课 俄国的改革北师大版练习题第五十篇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7课 俄国的改革北师大版练习题第五十篇
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2009年2月12日,奥巴马参加林肯诞辰200周年纪念活动,并表示他特别感激林肯,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中国网援引英国广播公司报道。
材料一中的“法令”是由哪位沙皇颁布的?依据材料一概括该法令的核心内容。
【答案】:
【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农奴主也好,自由派也好,他们所关心的都是防止农民革命,想用和平的方法,以让步和妥协为代价使俄国的农村转入资产阶级的逐渐改革,从而把权利和土地留在地主手中。——《苏联通史》第二卷材料二: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19时整,戈尔巴乔夫摊开了早已准备好的辞职书,他宣布:“亲爱的同胞们!公民们!鉴于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后形成的局势,我停止自己作为苏联总统的活动。……我坚决……主张保留联盟国家,保持国家的完整性。事态却沿着另一条道路发展,肢解国家和分裂国家的方针占了上风……”——张建华《俄国史》
系的是( )
A、宋词的繁荣---涪陵易学的隆盛
B、清朝对边疆治理的加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文艺复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D、农奴制的废除---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
【解析】:
简述彼得一世改革的概况。
【答案】:
【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俄国革命对20世纪随后年月中的重大事件及全球冲突的影响之大,并不亚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尽管1914年~1918年的战争是这场革命的决定性的近因之一。……布尔什维克党的革命理念吸引了许多信徒,远超出俄国本身的领土,1917年的俄国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能够与1789年的法国革命相比拟。……在殖民地,它启示了一个新的开端,即不通过资本主义或西方模式而能走向现代化的一条新道路,也即在世界范围内奋起反对西方霸权的一个步骤。——引自(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材料二 俄罗斯(沙俄——苏俄——苏联——俄罗斯)的历史发展,不仅改变着自身,而且影响着世界进程。材料三“俄国(苏联)的崛起的历史可以简单概括为:一次比一次耀眼的崛起腾飞;一次比一次出人意料的失势陨落。” ——引自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材料中“俄国革命”发生的原因。(2)材料一中1917年的俄国革命与1789年的法国革命在性质上有何区别?(3)试依据材料一论证材料二的观点。(4)列举史实说明材料三中俄国(苏联)在经济上的“一次比一次耀眼的崛起腾飞”。

部编版2020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俄国的改革》教案 北师大版

部编版2020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俄国的改革》教案 北师大版

第17课俄国的改革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基本史实。

2.把握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的历史作用。

3.明确顺应历史潮流,适时作出变革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难点:体会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教学过程:导语:17世纪,英国经过长期曲折的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制度;18世纪后期,美国打败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取得民族独立,建立起联邦制的资本主义制度;法国经过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彻底摧毁了封建制度,建立起民主共和制。

欧美资本主义制度普遍建立后,开始迅速向全球进行殖民扩张。

资本主义的浪潮逐渐席卷全球。

到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已成为全世界不可阻挡的潮流,它将在全球扫清发展的障碍,落后国家和地区要么就发展起来,要么就将成为资本主义的殖民地。

俄国是如何面对这一世界大潮流的呢?央视曾经热播的纪录片《大国崛起》再现历史上九大国的崛起。

大国崛起的方式各不一样,其中有两个国家是通过改革开始崛起的。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俄国改革崛起的因果历程。

第17课俄国的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1.俄国的变迁出示灯片,讲述俄国的历史发展进程(如右图)。

师:18世纪初,俄国在北方战争中打败瑞典;18世纪后期,在对土耳其人的战争中取胜;同时,三次参与瓜分波兰,疆域西拓,渗入中欧。

你知道究竟是什么措施使俄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增强,从而为侵略扩张准备了条件吗?(彼得一世改革)2.彼得一世改革彼得一世的改革内含要包括哪些?彼得一世的改革有什么作用?出示普京对彼得一世的评价,体会彼得一世对俄国的影响。

师:彼得一世的改革推动了俄国经济的发展,使俄国迅速强大起来,并随即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1.改革背景原因分析——农奴制的腐朽教师讲述俄国农奴制的腐朽状况,学生了解。

提问:你知道19世纪中期俄国为什么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了吗?(学生回答)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材料二:1863年1月1日起,……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材料三:政府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自由,为了迅速发展工商业,出钱建立了大批工厂,扶植保护私人企业,修建铁路,发展邮政和电讯事业,并派出了庞大使团出访美国和欧洲,学习他们发展生产的经验和治国政策。请回答:(1)材料一、二、三分别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三次历史事件的领导者分别是谁?(2)以上三次重大事件的直接目的分别是什么?它们的共同历史作用是什么?(3)通过学习以上三个事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至少两点)
A、彼得大帝改革
B、十月革命
C、二月革命
D、1861年改革
【答案】:
【解析】:
发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农奴制改革,其相同点是( )
A、改革前都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
B、农民都可以用赎买的方式得到土地
C、都提倡“文明开化
D、都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答案】:
【解析】:
“臭名昭著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的残酷掠夺”。这里列宁评价的是( )
19世纪60年代俄国、日本的两次改革对两国产生什么共同影响?
【答案】:
【解析】: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南北战争
C、俄国1861年改革
D、俄国二月革命
【答案】:
【解析】:
铭记神来之笔。
1861年,俄国废除______,实现了该国历史的重大转折;19世纪60年代,日本通过______摆脱了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命运。
【答案】:
【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主题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材料二: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肯定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规定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联邦最高法院。材抖三: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使俄罗斯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三版)下(1)材料一、二分别出自哪一法律文件?它们有何共同作用?(2)材料三中“使俄罗斯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指什么事件?【主题二: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材料四……美国独立以后,维护和扩大种植园黑人奴隶制同限制和废除黑人奴隶制之间的斗争,随着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越来越成为美国历史中的中心问题。从1850年妥协案的成立到1877年南方重建的结束的近三十年,是美国历史中自由雇佣劳动制同种植园黑人奴隶制进行决战的时期,这一决战的高潮是……(3)材料四中“高潮”是美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主题三:资本主义制度的调整】材料五1933年底,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中写道:“如果您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将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摘自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大国崛起·美国》(4)你认为“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是什么?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有何地位?【主题总结】(5)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和调整】的探究,你认为巩固和完善某种社会制度的途径是什么?
【答案】:
【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四19世纪60-70年代,为摆脱统治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东西方一些国家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潮流。 亚历山大二世林肯明治天皇材料五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两个后来成为世界争霸对手的苏联和美国都先后面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他们为了抗衡危机、挽救国家现有的政治制度、维护社会的稳定,在经济、社会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请回答:(1)材料四中的三位人物分别与什么改革(革命)相关?这些事件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2)材料五中提到的两个国家的改革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两个改革各自有什么特点?
材料二反映的是俄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答案】: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分别写出19世纪60年代俄国、日本的两次改革名称?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亚历山大二世是如何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
日本1868年的改革中,最能体现其改革性质的措施是?
【答案】:
【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叛乱地区)“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上述人等的自由。”材料二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材料三“大凡国家之强弱,系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在于是否勉励人民之工业。所以归根结底是依靠政府管理的诱导奖励之力。”——大久保利通(1)据材料一,分析材料出自何文件?该文件的颁布,有何历史作用?(2)依据材料二,分析该法令是俄国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期间颁布的?(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久保利通的观点在日本明治维新措施中是如何体现的?(2分)日本明治维新后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答案】:
【解析】:
下列国家中,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是( )
A、日本、俄国
B、美国、日本
C、英国、俄国
D、俄国、法国
【答案】:
【解析】:
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借列文(同情农奴的农奴主)之口说:“现在我们这里,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列文所说的这些变化是因为( )
B、《共产党宣言》
C、美国独立战争胜利
D、法国《人权宣言》颁布
【答案】:
【解析】:
美国内战前和俄国1861年改革前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障碍是( )
A、缺乏自由劳动力
B、企业设备陈旧
C、资金不足
D、缺乏人才
【答案】:
【解析】:
请找出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 )
A、都是对农民的掠夺
【答案】:
【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阐述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原则,指出一切人生来是平等的,人人有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权,人民有变更或废除旧政府,建立新政府的权利。
材料二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
回答:
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什么文件?颁布于哪国革命战争时期?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7课俄国的改革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九十六篇
针对某一事件,列宁说:“臭名元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的无耻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当时的一位官员则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这一事件是( )
A、俄国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制改革
B、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C、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答案】:
【解析】:
俄国农奴制改革文件规定:“在……法庭尚未成立以前,由地主监督自己领地上的秩序,他们有审判和执行判决之权。”该规定反映了这次改革( )
A、结束了沙皇统治
B、保留了封建残余
C、缓和了地主与农民的矛盾
D、保证了农民的民主权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