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15.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则素湍绿潭 湍(2)晓雾将歇歇
16.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2)________________,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3)_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4)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 选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
8. “初月出云,长虹饮涧”是什么意思?
9. 作者引用张嘉贞的话的目的是什么?
10. 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讲究用语的分寸.写出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①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② 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24小时城市书房”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25分)
(一)(共1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 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⑤此时,南方的早稻早已抽穗,农人除了给早稻增肥,还要忙着栽插中稻.“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农人们将培育好的秧苗按间隔,齐整地栽插在地里.若是高度机械化的地区,就采取机器种植了.但最重要的,是“水”.若小满雨水不丰,稻田田坎干裂,就无法栽插水稻:若雨水过丰,栽插好的稻苗便经不住大雨的袭击,秧苗轻则东倒西歪,重则被雨滴打伤.南方的小满节气,充满了对水的期许.
无论星期天还是寒暑假我都会去外公家.我们一起游戏过:跑到狮子山里捉蝈蝈、东南岭上打枣子、村外河里捉小鱼;我们一起劳动过:去“瓢头子”岭上种花生、“十亩”地里掰玉米、“清水湾”里收高粱.忘不了春天你打的槐花糕,夏天你摇的小团扇,秋天你摘的甜石榴,冬天你送的厚棉袄……
直到二零零六年五一放假期间,我回来探望您!那是老家槐花怒放的时节,乡间的小路上弥漫着甜腻腻的味道.到处都是一树树乳白的槐花.蜜蜂在花串间飞舞,蝴蝶在已经窜出麦穗的田野间嬉戏.远远地我就看见了你站在桃园外栅栏旁那棵老槐树底下,正在举目眺望着我要去的小路.背已经驼了,头发也稀疏而花白.可那是我内心最唯美的画面,定格在我心灵的帷幕上.
⑤明代江西所承担 夏税和秋粮总额居全国第一位.
A. ②③①⑤④B. ②③⑤④①C. ①⑤④②③D. ①⑤②③④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B. 平凡 荒原,孕育着崛起,只要你肯开拓;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深邃,只要你肯积累.
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1)妾妇之道____________
(2)居天下之广居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0.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
(选自《文汇报》,有删节)
14.阅读全文,说说中国年画的独特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15.第2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6.外国人对我们春节贴年画的风俗感到奇怪,请你结合第3段内容,向他们说明年画为什么流传久远深受人们喜爱.
17.文中划线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作品的题材多采用寓意或象征的手法,造型夸张具有装饰意味.
部 编 版 语 文 八年 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
一、积累运用.(共28分)
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池沼zhǎo箴言jiǎn诘问jié诲人不倦huǐ
B.俯瞰kàn追溯shù遒劲jìnɡ惟妙惟肖xiào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帮助蝴蝶晒太阳、汲取花蜜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赏析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11.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12.第④段加点的两个词语“大沙漠”“沙尘暴”的含义各是什么?请列举一个日常生活中体现“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的事例.
②我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他们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到家,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飞舞在春天的原野上.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桥墩.(dūn)辟.邪(pì)游逛.(ɡuànɡ)参.天耸立(cān)B.遒.劲(qiú)凌.空(línɡ)黏.土(nián)不辍.劳作(chuò)C.翰.林(hàn)翘.首(qiào)篡.改(chàn)恹.恹欲睡(yān)D.车辙.(zhé)炽.热(chì)猝.至(cù)利剑出鞘.(xiā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愚钝婉如深恶痛绝暴风骤雨B.劳禄窒息油光可鉴旁逸斜出C.遁形娴熟屏息敛声婆娑起舞D.秀颀躁热春意盎然气宇轩昂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B.警方发动大规模的扫黑行动,先逮捕主要领头者,瓦解对方士气,然后再以摧枯拉朽....之势扫荡余孽。
C.如今社会,就已经验证了一个很现实的道理,只有当你足够强大,整个世界才会对你和.颜悦色...。
D.如梦初醒的观众用振聋发聩....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高度的民族认同感,发扬鲜明的民族性格特征。
B.由于爱心团体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C.根治“中国式过马路”的陋习,完善道路设施,增强法律意识才是根本途径。
D.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的。
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客观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这本书发行时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B.《红星照耀中国》以客观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卷》附答案

A. 通过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使人们深刻思考是什么原因酿成这次悲剧.
B. 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是我市义务教育资源得到均衡配置.
C. 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发现、制止和干预欺凌行为.
D. 为了营造更良好的读书氛围,学校开展了“文学名著阅读”系列活动.
三、古诗文阅读(共16分)
文言文阅读.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C.濒临(bīn)鲜腴(yú)洗涤(tiáo)春寒料峭(qiào)
D.题跋(bá)簇拥(cù)擅长(chàn)自出心裁(cái)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赋闲 记载 开恳 张目结舌 殚心竭虑 一丝不苟
B. 马褂 飓风 倦怠 摩肩接踵 杳无消息 深恶痛绝
C. 暴晒 田畴 防御 惟妙惟俏 油光可鉴 为富不仁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96分)
诗歌赏析.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5. 诗中“____”一字写出了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塞上燕脂凝夜紫”从____方面(角度)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
二、说明文阅读(每题2分,共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雕镂.(lòu)悄.然(qiǎo)教诲.(huì)惟妙惟肖.(xiāo)B.濒.临(pīn)婆娑.(suō)秀颀.(qí)油光可鉴.(jiàn)C.记载.(zǎi)溃.退(kuì)喧嚣.(xiāo)不辍.劳作(chuò)D.推崇.(chóng)遒劲.(jìn)虬.枝(qiú)亭台轩.榭(xuān)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旦放假期间,前往清东陵旅游景区的游客络绎不绝....。
B.语文老师总是和颜悦色....地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
C.这篇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
3.对于下面这个句子的相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A.句子中“邓稼先”“中国”“文化”都是名词。
B.句子中“传统文化”“孕育出来”“奉献精神”都是偏正短语。
C.这个句子是陈述句。
D.这个句子的主干是∶ 邓稼先是儿子。
4.下列文化文学常识和文章内容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的,是一部纪实作品。
B.《白杨礼赞》作者是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C.《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
D.《周亚夫军细柳》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作者是宋代司马光。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传记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二、句子默写5.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选自《陶庵梦忆》,有删节)
[注]①日铸,即日铸岭,位于浙江.②棱棱,形容茶叶味道浓厚、清朗.③歙,安徽歙县.④松萝,当时的安徽名茶.⑤瀹yuè,煮.⑥箨tuò,竹笋上一片一片的皮.⑦清妃白,一种细瓷、色浅、形曲的杯子.⑧越,指浙江一带.
5. 阅读选文,用“/”标出下面句子停顿,标三处.
杂入茉莉再三较量用敞口瓷瓯淡放之候其冷
[活动二·人间有味](40分)
小青同学还与大家分享了两则与茶文化相关的文章,请你一起来品读.
任务一:品读《兰雪茶》
兰雪茶
[明]张岱
日铸①者,越王铸剑地也.茶味棱棱②,有金石之气.……(余)遂募歙③人入日铸.A扚法、掐法、挪法、撒法、扇法、炒法、培法、藏法,一如松萝④.他泉渝⑤之,香气不出.B杂入茉莉再三较量用敞口瓷瓯淡放之候其冷;C以旋滚汤冲泻之,色如竹箨⑥方解,绿粉初匀;又如山窗初曙,透纸黎光.D取清妃白⑦,倾向素瓷,真如百茎素兰同雪涛并泻也.……余戏呼之“兰雪”.四五年后,“兰雪茶”一哄如市焉.越⑧之好事者不食松萝,止食兰雪.
(1)辨析下面几种说法,有错 一项是()
A.《愚公移山》一文中,智叟嘲笑愚公“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毛”指草木
B.《白杨礼赞》是我国著名现代文学家茅盾的作品,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C.“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用两个“一何”,对松柏 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 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鸡枞(zōnɡ)濒临(bīn)盎然(àn)禁锢(ɡù)B. 鲜腴(yú)俯瞰(kàn)侏儒(rú)佃农(diàn)C. 洗涤(tiáo)炽热(zhì)锃亮(zènɡ)镌刻(juān)D. 遏制(è)窒息(zhì)酒肆(sì)悄然(qiāo)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今年十一假期, 前来秦始皇陵兵马俑游玩的人络绎不绝。
B. 小草虽然是微不足道的角色, 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所钦佩和赞颂。
C.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 情节起伏跌宕, 抑扬顿挫。
D.上海一人工湖惊现巨幅“中国地图”, 这一巧妙设计可谓独具匠心。
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当我走到路口时, 看到一片热闹的景象。
B. 一进屋子, 我看到的第一眼是一幅油画。
C.这次比赛的胜利, 将决定我们能否进入决赛阶段。
D.从咿呀学语, 到走入学校, 再到进入社会, 学习伴随每个人的一生。
5.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一触到水, 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 似乎他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句中加点词语都是动词)B. 挑拨离间、目眩神迷、有益无损、人情世故。
(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一样)C.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 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致知。
”(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D.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 就像丽江古城中, 一个银匠, 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句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6.下面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塑料袋虽小, 但折射着环保的大命题。
②“一个人对待塑料袋的态度, 直接反映出他的环保意识的强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同的一项是()A. 仲裁./记载.书籍./满院狼藉.殚.精竭虑/肆无忌惮.B. 交卸./防御.频.道/濒.临绝望惟妙惟肖./春寒料峭.C. 踌.躇/田畴.签.字/油光可鉴.为.富不仁/为.虎作伥D. 檀.木/擅.长嘹.亮/眼花缭.乱抑扬顿挫./不辍.劳作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由衷推崇密匝匝长途跋涉锐不可挡B. 躁热洗涤懒洋洋正襟危坐不折不挠C. 蒙昧琐屑黑黝黝因地制宜和颜悦色D. 斟酌鄙视热乎乎交头结耳屏息敛声3.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2)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春望》)(3)故园难舍。
崔颢江河巡逻意难平,那是诗人《黄鹤楼》上“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的遥望。
(4)春水初生,白居易信马踏春钱塘湖畔,“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一个姹紫嫣红的春天款款而至。
(5)李清照《渔家傲》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云涛翻滚的壮美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词人要像大鹏鸟那样乘风高飞。
(6)陶渊明《饮酒(其五)》中,描绘傍晚时分山间云雾缭绕,鸟儿结伴归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1)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认为,《红星照耀中国》为美国等西方国家打开了认识中国的新窗口。
“卓绝的中国精神”促进了西方对中国认知的改变。
结合书中的具体内容,谈谈哪些地方表现了“卓绝的中国精神”。
(写出两处即可)(2)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你认为鲁迅给予该书这么高评价的原因是什么? 5.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通过阅读刘慈欣的作品,使我们看到恢宏的科幻世界,感受到诗意的英雄主义情怀。
(成分残缺,应把“通过”或“使”删去)B. 这学期我读了不少诗歌、小说、散文和文学作品。
(分类不当,应将“诗歌、小说、散文和”或“和文学作品”删去)C.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努力攻克技术难关,取得了约500项左右的专利成果。
(语义重复,应把“约”或“左右”删去)D. 同学们一起来到养老院探望老人和他们的生活状况。
(搭配不当,应把“探望”改为“探访”) 综合性学习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2018年12月28日,一场“新媒体艺术+文化遗产”的展览“万物有灵·清华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成果展”在深圳创意园正式拉开帷幕。
敦煌莫高窟、《韩熙载夜宴图》、《千里江山图》、甲骨文……历史长河沉淀下的这些瑰宝将在世人面前揭开神秘面纱。
古老的文化遗产将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重现缤纷万千的色彩和生机灵动的魅力。
在时间的侵蚀力量面前,文化遗产得到了真正永恒的生命传承。
——央广网【材料二】2019年4月2日起,故宫博物院端门数字馆恢复开放参观。
据悉,端门数字馆落成于2015年,是国内第一家将古代建筑、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的全数字化展厅,运用Al 、VR 等多种先进技术,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故宫体验。
其实,近年来故官本着“根植于传统文化,紧扣人民群众大众生活”的原则,不断推出大众乐于享用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展览与产品,如4月7日落下帷幕的故官博物院“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如故宫娃娃、折扇团扇、文具用品等一从刷屏的文化节日、成为网红的文创产品,到引发热潮的进宫活动,正是“文化+科技”新型文化产品的创造,让600年历史的故宫更为年轻,也让传统文化走近寻常百姓。
——《北京日报》【材料三】故宫博物院端门数字馆徽标(1)文学社在举办弘扬传统文化征文活动,请你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提炼两句话作为你所投稿件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妈妈在宣传海报上看见材料三的端门数字馆徽标,她一时没看明白,请你把自己对徽标的理解讲给妈妈听。
要求:解说合理,语言连贯得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妈妈的信黎戈①吃饭的时候,妈妈突然低下头,有点儿羞涩地说:“我昨天找换季衣服,翻了好几个抽屉,居然翻到当年我给你写的信。
”妈妈顿了一下说,“真想不到,我当时居然有那么多话要对你说,好像怎么写也写不完。
”②我连忙让她把信拿出来给我看。
妈妈从床下拖出箱子,里面有几封信。
信封上写着我的学校、班级,还有我的名字,名字后面写着“女儿”。
不记得自小腼腆的我是怎么在众目暌睽之下收信的。
③皮抢过信纸,想大声地读出来,我立刻制止了她,怕她外婆也就是我妈会觉得不好意思。
我把发脆的信纸展开,上面是妈妈年轻时的字迹。
原来宇也会老。
妈妈现在手的力道不足,记性也差,字的棱角没了,字体是软的,还有很多错别字。
她年轻时的宇,看起来十分隽秀。
看落款是1990年,那年我13岁,妈妈去上海探亲,后来转道去云南。
她舍不得买卧铺票,三天三夜的火车,坐得腿全肿了。
妈妈就是在这旅途中,从上海到昆明,一直在给我写信。
④写了什么呢?“女儿,那天你帮妈妈推行李到火车站,妈妈很高兴,我的女儿终于长大了。
”“你该考过期中考试了吧?考得怎么样呢?妈妈很想念你,一定给你带礼物。
”这样矜持克制、几乎没有什么修饰语的表达,却已经远远超过了她日常的抒情程度,足以让现在的妈妈觉得有点儿尴尬了。
我爸爸特别善于言谈,热衷于表达。
从小,家里都是爸爸的声音:发号施令,对我们狂暴怒吼,醉酒后骂街;很少听到妈妈的声音,她几乎是一个悄无声息的存在。
⑤妈妈的爱,是春风化雨,无声无息。
皮刚出生的时候,被推出产房,所有等候的家属都拥过来,亲啊,抱啊。
我妈却只是在床边转了一圈,默默观察了一番,然后就悄然出门了。
等所有人亲完、抱完、赞美完,终于发现我们带来的奶瓶尺寸不对时,妈妈已经赶在超市关门之前,买回了新奶瓶。
她高度近视,又担心我,急着往回赶,一脚踩进水洼,弄湿了半条裤腿。
⑥妈妈不善言语,却有耐心和慧心。
皮周岁的时候,还不能完整地表达,坐在小推车上老是哭,我们都不明白是为什么。
妈妈仔细观察后,调整了推车的角度、散步的路线。
后来有一天,妈妈给皮缝了一个小垫子,皮不哭了,也不在椅子上扭来扭去了。
原来是因为车座套的布料薄,她的小屁股怕冷。
妈妈终于读懂了不会说话的皮的心思。
⑦我新婚时,妈妈常常穿过整座城市来看我。
她舍不得坐车,骑将近一个小时的自行车,穿越城市来我这里,带来各种洗净的肉和菜——一只鸡,洗得干干净净,内脏装在小塑料袋里,葱姜全都处理好了。
那只鸡我一直没吃,过年时把它带到了婆家,漫天的年夜鞭炮声中,我想妈妈,不知她的餐桌上有没有炖鸡。
在这些菜旁,常常有妈妈写的字条,写的都是菜的做法和处理方法,或是给我带了什么东西,放在哪里。
这些留言条,才是妈妈给我写得最多的信吧,也是她一贯的表达方式:切实、简单、不言爱。
⑧而我一直到了今时,在做了母亲、历经人生沧桑之后,才能在妈妈这个不习惯说想念和爱的人的留言条里,读出爱,读出想念,读出我离家后她的孤独。
⑨我是一个长期浸淫于语言,并且大量生产语言的人,可是我知道,最深的爱,往往没有语言的外壳,就像妈妈对我这样。
① 。
② 。
妈妈不发一言,却总在想我需要什么。
一盆热水、一个安静的空间,都是妈妈给我的信,上面写着爱与关怀。
(有删改)7. 请按照时间顺序概括妈妈的爱与关怀都表现在哪些方面。
8. 爸爸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结合第④段画波浪线的句子简要分析。
9. 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第⑤段和第⑦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A】我妈却只是在床边转了一圈,默默观察了一番,然后就悄然出门了。
(从词语运用的角度)【B】她舍不得坐车,骑将近一个小时的自行车,穿越城市来我这里,带来各种洗净的肉和菜——一只鸡,洗得干干净净,内脏装在小塑料袋里,葱姜全都处理好了。
(从描写方法的角度)10. 联系上下文,请在结尾横线处补写出两条妈妈对“我”无言的爱与关怀的具体内容。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风筝——写在云端的千年传奇①风等,又名纸鸢、纸鹞等,是中国人发明的,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大约在12世纪,中国风筝传到了西方,此后经过不断发展,逐渐发展出各具特色的东西方风筝文化。
在风筝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与风筝工艺不断融合,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风筝文化。
②在历史上,风筝的用途曾有过多次变化。
根据史书记载,风筝最初用于军事。
到了唐代中期,社会进入繁荣稳定的发展阶段,风筝的功用开始从军事转向娱乐,同时由于纸业的发展,风筝的制作材料也由丝绢转而开始使用纸张。
随着风筝逐渐走向民间,它的类型也丰富起来。
宋代,风筝的流传更为广泛,在扎制和装饰上也都有了很大发展;同时,由于社会上对风筝的需求,风筝制作发展为一种专门的职业。
明清时期,我国风筝发展进入鼎盛阶段,风筝在大小、样式、扎制技术、装饰和放飞技艺上都有了巨大进步当时的文人亲手扎绘风等,除了自己放飞外,还赠送亲友,并认为这是一种极为风雅的活动。
③此外,放风筝还是一种游艺竞技娱乐和民俗活动。
从它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民俗文化的一个侧面。
风筝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与诸多民俗事项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受着民俗文化的巨大影响。
这既表现在风筝的题材和扎绘方面,也表现在风筝的放飞技艺方面。
④风筝还是一些礼俗的极好载体,其中,关于庆寿、贺喜方面的风筝就有数十种,祝福长者健康长寿的,有老寿星风筝、寿桃风筝、百寿图风筝等;鸳鸯风筝、日月龙凤风筝、龙风呈样风筝等,则用来表达对新郎、新娘的美好礼愿。
人们不但将这些风筝送上蓝天,还精工细做,作为寿礼、贺礼相赠。
⑤因风筝在全国范围内较为普遍,故有“南鹞北鸢”之说;但由于各地生产条件和生产方式的不同,受当地诸多民俗文化和地缘关系的影响,风筝形成了明显的地方特色。
在我国,放风等的季节还受岁时节令的影响,南方放风争在重阳节前后,北方放风筝在清明节前后。
至于放风筝的动因,又有不同:潍坊人放风筝图个吉利太平,京津人放风筝则有“放晦气”一说。
⑥据考证...,广东阳江的风筝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
阳江背山面海,旷野辽阔,到处都是天然的风筝放飞场。
由于山海之间的特定地理环境,每年中秋至重阳期间,是风筝上天的最佳时间,放风筝自然成了民间活动。
南有阳江,北有潍坊。
山东潍坊是中外闻名的世界风筝之都。
潍坊的风筝历史很久远,其源头可以追溯到鲁国思想家墨翟制作的第一只“木鸢”,距今已有2000多年。
清朝中叶,潍坊开始出现专门从事风筝制作的民间艺人。
相传有位姓陈的哑巴艺人扎的风筝新颖好看,放得又高又稳,远近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