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涂装工艺技术

合集下载

涂装检验(一)

涂装检验(一)

二、钢材预处理检验
干膜膜厚检验符合两个百分之九十原则: 要求90%以上的测量点测得的膜厚值必须 达到或超过规定膜厚值,余下不到10%的测量 点测得的膜厚值,必须不低于规定膜厚值的 90%。
复习思考题
1、钢材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如何进行 除锈质量检验?
2、如何检测涂层的厚度?
二、钢材预处理检验
② 除锈等级。 钢材表面的除锈等级以代表所采用的除锈 方法的字母Sa、St、FI表示; 如果字母后面有阿拉伯数字,则其表示清 除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的程度。 Sa ——喷射或抛射除锈; St ——手工和动力工具除锈; FI——火焰除锈。
二、钢材预处理检验
喷射或抛射除锈前,厚的锈层应铲除。可 见的油脂和污垢也应清除。喷射或抛射除锈 后,钢材表面应清除浮灰和碎屑。
一、概述
在船体的首部,海水对壳体产生较大的流 体动力作用,特别是对速度比较高的船舶。这 使得涂层的工作条件变得十分苛刻。 船体中部的船舷外壳表面受到比首部小的 流体动力作用,但是这个区域的涂层在船靠码 头时特别容易遭到破坏。 船底部位,由于附着海生物,易产生氧浓 差电池而引起坑蚀。海生物的排泄物助长腐蚀 之外,随其积累还会侵入船体涂膜中,从而将 涂膜破坏,也会造成严重后果。
钢板经预处理流水线除锈后,涂车间底漆 前,将标准零位板(尺寸为:70×300×1) 用胶带粘贴在经过抛丸处理的钢板(材)表 面,干燥后取下,用精密的电磁式测厚仪,测 定试验板上的漆膜厚度。
二、钢材预处理检验
试验板的贴置点应具有代表性。 测点的选择:原则上平整表面每10m2左右 检测一点,复杂表面每5 m2左右检测一点,对 于狭小舱室,小型液柜等面积较小的区域或部 件,保证每一自由面3个以上的测点,焊缝表 面、距自由边30mm的范围内和检测困难处都 不必进行检测。 船体涂层的干膜厚度用干膜厚度仪直接在 被涂面检测。检测必须在涂层完全硬化后进行。

21船体装配概述

21船体装配概述

21船体装配概述船体装配是指在船坞中将船体构件进行安装、组装、连接和调试,形成完整的船体结构的过程。

船体装配是船舶制造的重要环节之一,关乎船舶质量、效率和安全性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船体装配的详细概述。

一、船体装配的主要步骤:1.构件预制:船体各个构件(包括船体骨架、船舱结构、甲板等)在船坞外部的钢结构工厂、机加工厂等地进行预制。

预制过程中包括材料选材、切割、焊接、加工等工序。

2.构件运输:预制好的构件通过陆上或水上方式运输到船坞,并进行卸载和搬运,准备进行安装。

3.构件安装:预制好的构件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安装和连接。

其中主要包括船体骨架的组装、船舱结构的安装、甲板的铺设等。

4.船体自重:装配好的船体进行自重,即通过卸除架子和支撑物,让船体自身的重力支撑起来。

5.船体检测:装配好的船体进行各项检测,包括:船体尺寸、强度、气密性、船舶稳性、装备安装质量等方面的检测。

6.装配调试:船体安装完成后,进行各种装配设备和系统的调试工作,包括主机安装、船舶电气设备的安装等。

7.特殊船体组装: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船只,如航母、巡洋舰等军舰、豪华游艇等,还会包括雷达、导弹系统等特殊设备的组装和安装。

8.船体检验:完成各项装配和调试工作后,对船体进行综合检验,确保船体满足设计要求和航行的安全要求。

以上是船体装配的主要步骤,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并由专业的船舶制造工人进行操作。

二、船体装配的关键问题:1.装配精度:船体装配的关键问题之一是装配精度。

船舶船体的组装精度直接关系到船体的质量和航行安全。

装配精度要求对于船舶的不同部位、不同类型也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船型和设计要求来确定。

2.施工工期:船体装配的时间周期是对整个船舶建造工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在装配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施工过程的协调、调度和施工资源的充分利用,以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完成。

3.安全环保:船体装配过程中需要设施安全保护、技术操作防护和环境保护等措施。

附:船舶涂装词汇(中英文对照)及

附:船舶涂装词汇(中英文对照)及

附:船舶涂装词汇(中英文对照)及其它术语1图纸(船舶涂装用图纸)PLAN与船体1.1图纸名称(部分)1.1.1总布置图general arrangement1.1.2分段结构图block construction1.1.3油漆明细表painting scheml1.1.4除锈涂装工艺de-rusting procedure1.1.5隔音隔热绝缘布置图arrangement of heatand sounding insulation1.1.6甲板敷料布置图arrangement of deck covering1.1.7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安装工艺installation technique for impressed current andcathodic protection system1.1.8船体舷外标志hull marking plan1.1.9机仓布置图arrangement of engine room1.1.10水尺及载重线标志draught and load line mark1.1.11船体密性试验图hull tightness test plan1.1.12船体建造工艺孔布置图arrangement of temporary access holes for hull construstion1.2图纸词汇(部分)1.2.1中心线center line缩写C.L1.2.2基准线base line缩写B.L1.2.3肋骨符号frame space N缩写F.S.或F,N表示阿拉伯数字1.2.4比例proprotion1.2.5设计载重水线designed water line 1.2.6水尺draft mark1.2.7左port缩写P1.2.8右starboard缩写S1.3船舶部位1.3.1船体外板hull outside1.3.1.1船底bottom1.3.1.2水线boottop1.3.1.3干舷topside1.3.1.4舵rudder1.3.1.5舵杆洞rudder trunk1.3.1.6锚anchor1.3.1.7锚链chain1.3.1.8桨paddle1.3.1.9螺旋桨screw propeller1.3.2露天甲板weather decks1.3.2.1主甲板main deck1.3.2.2锚机甲板anchor deck1.3.2.3起居甲板accommodation deck 1.3.2.4艇甲板boat deck1.3.2.5驾驶甲板navigate deck1111.3.2.6罗径甲板compass deck1.3.2.7甲板室deckhouse1.3.2.8上层建筑外围壁superstructure outside well1.3.2.9烟囱funnel1.3.2.10舷墙bulwarks1.3.2.11游泳池swimming pool1.3.3舾装件fitting1.3.3.1前桅foremast1.3.3.2雷达桅radarmast1.3.3.3吊艇架boat davit1.3.3.4吊杆derrick boom1.3.3.5食品吊provision davit1.3.4各类仓柜1.3.4.1压载仓ballast tanka)双层底压载水仓double bottom ballast water tank缩写b)艏尖水仓forepeak water tank缩写F.W.T.c)艉尖水仓afterpeak water tank缩写A.W.T.d)顶边水仓ballast wing tank缩写B.W.T.1.3.4.2油柜oil tanka)主机滑油循环仓main engine lube oil circulation tankb)油类:滑油lube oil缩写L.O.船用柴油marine diesel oil缩写M.D.O.船用柴油heary fuel oil缩写F.O.液压油hydraulie oil齿轮箱油gear oilc)仓柜类:贮存柜storage tank日用柜day tank沉淀柜settling tank泄放柜drain tank溢流仓overflow tank污油仓waste oil tank油渣仓sludge oil tank注:油类和仓柜类可以组合。

船舶建造的工艺流程

船舶建造的工艺流程

船舶建造的工艺流程船舶建造的工艺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设计和规划船舶的建造开始于设计和规划阶段。

设计师根据客户的需求和要求,绘制出船舶的草图和设计图纸。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船舶的用途、尺寸、载重量和航行条件等因素。

设计过程还包括选择适当的材料和船舶的结构等。

第二步:材料采购和制备一旦船舶的设计完成,就需要采购建造所需的材料。

这些材料主要包括钢板、铝板、船舶设备和配件等。

材料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检测和认证,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可靠性。

材料准备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切割、成型和加工等工艺过程,以便适应船体的结构和形状。

第三步:船体组装和焊接在船体组装和焊接阶段,各个部件被装配在一起,形成船舶的骨架。

工人们使用专业的工具和设备,将各个部件精确地安装到船体上,并通过焊接技术将它们牢固地固定在一起。

焊接过程需要严格遵守船舶建造的标准和规定,以确保焊接的质量和强度。

第四步:设备和系统安装在船体组装完成后,各种设备和系统将被安装到船舶上。

这些设备和系统包括电气系统、通信系统、水暖系统、空调系统和驾驶设备等。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对设备进行适当的测试和调试,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第五步:涂装和装饰完成设备安装后,船舶需要进行涂装和装饰。

这一步骤旨在保护船舶的金属表面免受腐蚀和侵蚀,并提升船舶的外观和舒适度。

在涂装过程中,采用专业的涂料和防腐材料,确保船体表面的光滑和牢固。

第六步:测试和调试最后,船舶需要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调试,以确保其在海上的运行安全和性能。

包括舾装试验、船舶载重试验、漏水试验等等,对船舶的各个系统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评估。

只有通过了所有的测试和调试,船舶才能交付给客户使用。

船舶建造的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且需要高度专业知识和技术的过程。

每个步骤都需要精细的计划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船舶的质量和安全性。

船舶建造所采用的工艺和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中,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客户要求。

四种典型的喷涂工艺介绍

四种典型的喷涂工艺介绍

四种典型的喷涂工艺介绍喷涂工艺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方式,其中涉及到多种工艺和材料。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四种典型的喷涂工艺及其特点。

1. 喷漆工艺喷漆工艺是喷涂工艺中最常见的一种。

在喷漆工艺中,常用的喷枪有高压喷枪和低压喷枪两种。

高压喷枪常用于汽车喷漆、船舶喷漆等工业涂装领域;低压喷枪则常用于家庭装修、DIY制作等领域。

和其他喷涂工艺相比,喷漆工艺最大的优点之一是适用范围广,可以应用于各种材料的表面处理。

但是,喷漆工艺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需要控制喷涂厚度、防止出现色差等。

2. 粉末喷涂工艺粉末喷涂工艺是一种常用的电气化喷涂工艺。

在粉末喷涂中,喷枪会将可燃或不可燃的粉末通过空气压缩喷射到被涂物表面上。

粉末会形成一个均匀薄膜,从而起到保护或者美化被涂物的作用。

相比于喷漆工艺,粉末喷涂工艺具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可以涂装金属、陶瓷、玻璃等材料表面,以及深孔、复杂形状的工件。

此外,粉末喷涂还具有很强的防腐蚀和防腐蚀能力,且颜色选择丰富,便于实现个性化效果。

3. 烤漆工艺烤漆工艺也称为烤漆涂装,是一种常用的工业涂装方式。

在这种工艺中,先要将人造或者天然树脂材料涂抹在被涂物表面,然后通过辅助的热源将其加热形成一个完整的薄膜。

烘烤的时间和温度是关键的因素,对于具体的产品将会有相应的调整。

和喷漆工艺相比,烤漆工艺具有更好的硬度和耐磨性,涂膜质量更高。

由于通常需要进行多个步骤,因此烤漆工艺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并且所需成本也更高。

4. 钝化涂装工艺钝化涂装工艺是一种防腐涂装工艺,可以将一些金属材料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防止氧化腐蚀。

和其他涂装工艺不同的是,钝化涂装工艺不需要将一层涂装剥离,也不需要任何机械设备。

除了防腐作用,钝化涂装工艺还能够增加金属表面的附着力和耐磨性。

但是,它并不是一种通用的涂装工艺,只能用于特定的材料和场合。

总结喷涂工艺是表面处理的一种常见方式,通过不同的技术和材料可以形成不同的涂层,达到保护或者美化的效果。

涂装工艺感悟心得体会(2篇)

涂装工艺感悟心得体会(2篇)

第1篇一、引言涂装工艺作为一种重要的表面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建筑、家具等行业。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涂装工艺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为一名涂装工艺从业者,我在多年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涂装工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在此,我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分享一些涂装工艺的感悟心得体会。

二、涂装工艺的重要性1. 保护金属表面涂装工艺的主要作用是保护金属表面,防止其受到腐蚀、氧化等损害。

通过涂装,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从而延长金属制品的使用寿命。

2. 提高美观度涂装工艺不仅可以保护金属表面,还能提高产品的美观度。

通过不同的涂料和涂装工艺,可以赋予金属表面丰富的色彩和质感,满足消费者对美观的需求。

3. 适应不同环境涂装工艺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如高温、低温、酸碱等。

通过选择合适的涂料和涂装工艺,可以使金属制品在各种恶劣环境下保持良好的性能。

三、涂装工艺的要点1. 涂料选择涂料是涂装工艺的核心,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涂装效果。

在选择涂料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基材:根据金属材质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涂料。

(2)环境:考虑涂装环境,如温度、湿度、腐蚀性等。

(3)用途:根据产品用途,选择具有相应性能的涂料。

2. 涂装工艺涂装工艺主要包括前处理、涂装和固化三个阶段。

(1)前处理:包括除油、除锈、磷化等,确保金属表面清洁、无油污、无锈蚀。

(2)涂装:根据涂料特性,选择合适的涂装方式,如刷涂、喷涂、浸涂等。

(3)固化:根据涂料固化机理,选择合适的固化方式,如加热固化、室温固化等。

3. 涂装设备涂装设备是保证涂装质量的关键。

常见的涂装设备有喷枪、喷房、烘干炉等。

选择合适的涂装设备,可以提高涂装效率和效果。

四、涂装工艺的感悟心得1. 涂装工艺是一项系统工程涂装工艺涉及到多个环节,包括涂料选择、涂装工艺、涂装设备等。

只有将各个环节紧密衔接,才能保证涂装质量。

2. 涂装工艺要求精细操作涂装工艺对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较高。

木材在船舶制造中的应用

木材在船舶制造中的应用
复合材料:木材与其他复合材料相结合,可以提高船舶的性能和耐用性。
智能化制造: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制造技术在船舶制造中的应用将越 来越广泛,木材也将受益于此。
定制化需求: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定制化木材在船舶制造中的应用 将越来越广泛。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美观度和艺术价值。
木材可以通过热处理、化学 处理等方法进行改性,提高
其性能和耐用性。
耐腐蚀
木材具有天然的耐腐蚀性,可以抵抗海水的侵蚀 木材的耐腐蚀性使其在船舶制造中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木材的耐腐蚀性使其在船舶制造中不需要频繁更换,降低了维护成本 木材的耐腐蚀性使其在船舶制造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减少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复合材料:将木材 与其他材料复合, 提高船舶结构的强 度和耐久性
智能化设计:利用 现代科技,实现木 材结构的智能化控 制和监测
绿色能源:利用木 材的可再生性,开 发绿色能源,降低 船舶的能源消耗
木材在船舶制造中的未来发展趋势
环保型木材: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环保型木材在船舶制造中的应用将越 来越广泛。
木材的表面处理和涂装
添加 标题
木材表面处理:打磨、抛光、上漆 等
添加 标题
涂装材料:水性漆、油性漆、粉末 涂料等
添加 标题
涂装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涂装材 料、控制涂装温度和湿度等
添加 标题
涂装工艺:喷涂、滚涂、浸涂等
添加 标题
涂装效果:提高木材的耐磨性、耐 腐蚀性、耐候性等
木材在船舶结构中的应用技术
现代的应用
现代船舶制造中,木材主要用于装饰和内饰
木材在现代船舶制造中,主要用于甲板、船舱、船体等部位的装饰和内饰
木材在现代船舶制造中,主要用于船体结构、甲板、船舱等部位的装饰和内饰

船舶建造工艺实验报告(3篇)

船舶建造工艺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使学生了解船舶建造的基本工艺流程,掌握船舶分段的类型、建造方法以及装焊技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意识。

二、实验内容1. 船舶分段类型与建造方法1.1 分段类型根据船舶分段的外形特征和组合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平面分段:由平直板列上装有骨材的单层平面板架组成。

- 曲面分段:由曲面板列上装有骨材的单层曲面板架组成。

- 半立体分段:由两层或两层以上板架所组成的非封闭分段,或由单层板架带有一列与其成交角的板架所构成的分段。

- 立体分段:由两层或两层板架所组成的封闭分段,或由平面(或曲面)板架所组成的非环形立体分段。

- 总段:主船体沿船长方向划分,其深度和宽度等于划分处的型深和型宽的环形立体分段。

1.2 建造方法- 正造法:分段建造时的位置与其在实船上的位置一致。

- 反造法:分段建造时的位置与其在实船上的位置相反。

2. 船舶装焊技术2.1 装焊概述船体分总段装焊是将零件、预装好的部件在胎架上组合焊接成分段或总段,以供船台装配。

它是船体建造中的重要工艺阶段,又称中合拢阶段。

2.2 装焊方法- 手工电弧焊:利用手工操作电弧进行焊接的方法。

- 气体保护焊:在保护气体保护下进行焊接的方法。

- 氩弧焊:利用惰性气体氩作为保护气体的焊接方法。

3. 实验步骤3.1 准备工作-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船舶建造工艺流程。

- 熟悉船舶分段类型、建造方法和装焊技术。

- 准备实验材料、工具和设备。

3.2 实验操作-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分段类型和建造方法。

- 将零件和预装好的部件放置在胎架上。

- 进行装焊操作,确保焊接质量。

- 检查焊接接头质量,并进行修整。

3.3 实验记录- 记录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焊接时间、焊接电流、焊接电压等。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学生掌握了船舶分段的类型、建造方法和装焊技术。

2. 学生能够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分段类型和建造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舶涂装工艺为了提高船舶的涂装质量,加强对实际生产的工艺指导,特制定本规。

1 围本规规定了钢质船舶的工艺准备、人员、工艺要求、工艺过程和检验。

本规适用于新建钢质船舶的涂装,其他钢结构物涂装时也可参照使用。

2 规性引用文件CB/T 3513-93 船舶除锈涂装质量验收技术要求CB/T 3798-1997 船舶钢质舾装件涂装要求Q/SWS 42-017-2003 船舶膜厚管理工艺规ISO8501-1 未涂覆过的钢材在涂装油漆及和油漆有关产品前的预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等级SSPC Vis 1-89 钢表面喷丸清理的目视标准SSPC Vis 3 动力或手动工具清理钢表面的目视标准3 工艺准备3.1 船用涂料的一般要求3.1.1 船用涂料应由专业涂料生产公司生产。

提供给船厂的每批涂料必须密封包装,包装桶上应印有产品名称、牌号、颜色、出厂批号、储存期等,进口涂料应有中文标识。

3.1.2 每批船用涂料必须附有质量保证书。

3.1.3 船用涂料的各项性能指标应符合涂料生产公司提供的产品说明书的规定。

3.2 船用涂料的代码为方便涂装设计的表达,各种船用涂料可以用1~3位英文字母作为代码。

涂料代码参见附录A(资料性附录)。

3.3 船体各部位涂层配套根据船体各部位所处环境的腐蚀条件,应选用合适的涂层配套。

涂层配套示例参见附录B(资料性附录)。

4 人员4.1 操作人员和检验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并经过相关专业培训、考试或考核取得合格证书,方可上岗操作。

4.2 操作人员和检验人员应熟悉本规要求,并严格遵守工艺纪律和现场安全操作规程。

55工艺要求5.1 造船涂装工艺阶段:a)a)钢材预处理;b)b)分段涂装;c)c)总段涂装;d)d)船坞涂装;e)e)码头涂装;f)f)交船前涂装。

5.2 钢材预处理5.2.1 钢材预热温度控制在40℃左右。

5.2.2 经抛丸或喷丸除锈后的表面质量应符合CB/T 3513-93的要求。

5.2.3 钢材抛丸或喷丸除锈后应立即涂上车间底漆,车间底漆的厚度应符合涂装说明书的规定。

5.2.4 涂有车间底漆的钢材必须待车间底漆干燥后才能起吊运输,因机械原因所破坏的车间底漆涂层应手工补涂。

5.3 分段涂装5.3.1 分段涂装必须在结构完整性交验和规定的分段预舾装工作完成以后进行。

5.3.2 为便于磨料清理和通风换气,必要时,可在征得船东和船级社同意后,增设工艺孔。

5.3.3 分段涂装结束后,应在涂层充分干燥后才能启运。

对分段中非完全敞开的舱室,应测定溶剂气体的浓度,在确认达到规定的合格围后,才能启运。

5.3.4 底部分段必须在外板的涂层充分干燥以后才能运送至总段平台或坞合拢。

放置时,墩木处宜采用耐溶剂性能好的软性材料衬垫。

5.4 总段涂装5.4.1 总段涂装必须在总段结构完整性交验和规定的总段预舾装工作完成以后进行。

5.4.2 总段合拢焊缝在涂料施工后,必须达到油漆说明书中规定的干燥时间,才可下坞合拢。

5.5 船坞涂装5.5.1 分段间的大接缝及分段涂装阶段未作涂装的水密焊缝,应在密性试验结束以后进行修补涂装。

5.5.2 船舶下水后如果不再进坞,则水线以下的部位(包括水线水尺)应涂装完整。

5.5.3 船体外板水线以上区域,面层涂料应在坞阶段涂装。

涂装前,对舷旁排水孔应设置适当的临时导水管或木栓塞住排水孔,直至涂装结束,涂膜完全干燥为止。

5.5.4 为防止不同涂层的交界处(如水线区与干舷区之间)不合理迭加,涂层应当按生产设计规定的顺序进行迭接。

5.5.5 船体外板的脚手架、下水支架,如果有部分焊在外板上,下水前需切割拆除,磨平焊脚,做好修补涂装。

5.5.6 船体外板涂装时,对牺牲阳极、声纳探测器、螺旋桨、外加电流保护用的电极等不需涂装的部位,作好遮盖,以免被涂料沾污。

5.5.7 下水后处于水下部位的液舱部的涂层,应在下水前修补涂装结束,否则应采取措施,在钢板温度高于露点3℃的条件下作修补涂装。

5.5.8 水线、水尺、船名、港籍名以及船壳外的各种标记,应仔细刷涂,在出坞放水前应完全干燥。

5.6 码头涂装5.6.1 液舱部涂装如果在船坞阶段未完成,需在码头阶段进行修补,则作业时应采取通风、除湿措施,严格防止舱壁结露。

5.6.2 机舱舱底涂层修补工作应在试车前完成。

5.6.3 室甲板与露天甲板应在接近交船时进行涂装。

涂装施工时应分区进行,以免影响通行。

施工后的表面在涂层完全干燥以前要严禁人员通行。

涂层干燥后应铺上覆盖物,避免不必要的践踏。

5.7 交船前涂装主要是修补涂装,涂膜在损伤后要及时进行表面处理,并修补油漆。

5.8 舾装件涂装5.8.1 舾装件,除规定不必涂漆之外(如不锈钢制品、有色金属制品、镀锌件等),上船安装前,都必须先经过表面处理和涂好防锈底漆或涂完面漆。

不允许未经表面处理和涂漆的钢质舾装件上船安装。

5.8.2 舾装件上船安装前所涂的底漆或面漆应符合CB/T 3798-1997的要求。

5.8.3 外购设备或一般舾装件,应在订购时向制造厂提供表面处理和涂漆的技术要求。

对涂料品种、膜厚、颜色等均应作出规定,必要时应派质检人员前往检查验收。

5.8.4 舾装件上船安装后,如果发生局部涂层破坏,应用同类型的涂料进行逐层修补。

5.8.5 舾装件安装后,周围区域或部件涂装面漆时,应注意保护好不该涂漆的部位(如机械活动面、铭牌等)。

6 工艺过程6.1 涂装前表面处理6.1.1 钢材预处理6.1.1.1 钢材预处理流水线流程:清洁、预热、抛丸除锈、自动涂装、后加热、钢板运输。

6.1.1.2 钢材在原材料阶段的表面预处理(一次除锈),可采用抛丸、喷丸或酸洗方式进行。

6.1.1.3 厚度大于或等于6mm的钢板、型材,应采用抛丸流水线进行预处理,现场记录检验表也可采用喷丸方式进行预处理;厚度小于6mm的钢板、型材,可在薄板抛丸流水线上预处理或采用酸洗方式除锈,也可在组装成部件、分段以后采用喷丸方式进行除锈;管材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喷丸或酸洗方式除锈。

6.1.1.4 钢材表面预处理前应除去表面的油污、水分和杂物。

6.1.1.5 抛丸或喷丸可采用钢丸、钢丝段、棱角砂等磨料。

6.1.1.6 抛丸或喷丸后的表面,必须清除所附着的丸粒、灰尘等杂物。

6.1.1.7 未经预处理的钢材在组成部件、分段后,如果以喷丸方式进行除锈,其表面质量应与相应部位的二次除锈质量相当。

6.1.1.8 酸洗除锈后的表面质量应符合CB/T 3513-93的要求。

6.1.1.9 按6.1.1.7、6.1.1.8规定除锈后的表面应及时涂上规定的防锈底漆。

6.1.2 二次表面处理6.1.2.1 结构表面缺陷处理处理因切割焊接装配后产生的问题。

对结构表面缺陷处理至少包括以下容:a)a)锐边打磨光滑;b)b)粗糙焊缝打磨光顺;c)c)飞溅和焊渣的去除和打磨;d)d)裂缝和凹坑;清除钢板表面所有可见油类、油脂、污垢和其他可溶性污物。

若有厚重的油脂,可先用工具除去,再用表2的方法除去剩下的油脂。

表2 溶剂清洗的方法6.1.2.3 二次除锈6.1.2.3.1 二次除锈的主要方式为喷丸(砂)除锈和动力工具除锈。

6.1.2.3.2 应尽量在天气情况良好时和室工场进行二次除锈作业,除锈结束后应清除表面的油污、尘埃等异物,并应及时涂上规定的底漆。

6.1.2.3.3 二次除锈作业时,对各部位的具体工艺要求见表3。

表3 二次除锈工艺要求6.1.2.3.4 船体各部位二次除锈等级应符合规格书中的有关要求。

6.1.2.3.5 规格书中经常出现的喷射国际标准要求见表4。

表4 喷射除锈等级国际标准6.1.2.3.6 规格书中经常出现的打磨除锈国际标准要求见表5。

表5 打磨除锈等级国际标准6.2 涂装作业6.2.1 涂装作业环境6.2.1.1 涂装工作应尽可能在天气情况良好时进行,气候潮湿或气温较低的季节应在室进行。

6.2.1.2 雨天、雪天、雾天不应进行露天涂装。

6.2.1.3 一般情况下,对于环氧、焦油环氧涂料,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不应进行涂装;对于环氧类涂料的涂装,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选用冬用型;对于水性涂料,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不应进行涂装;对于其它涂料的涂装,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应采取措施对涂料进行预热处理。

6.2.1.4 在潮湿表面上不允许进行涂装。

涂装施工应在相对湿度不超过85%时或钢板表面温度高于露点3℃时进行。

6.2.1.5 特种涂装应在涂料厂商推荐的环境条件下进行。

6.2.1.6 涂装作业时和涂层干燥前,施工表面应避免被周围的粉尘污染或被水滴溅湿。

6.2.2 涂装作业准备6.2.2.1 发料与领料6.2.2.1.1 涂料应严格按照工艺图册规定的品种、牌号、颜色和定额数量发放领取。

6.2.2.1.2 稀释剂应根据工艺图册规定的品种和比例发放领取。

6.2.2.2 开罐6.2.2.2.1 涂料在开罐前确认涂料的品种、牌号、颜色符合工艺图册,并记录批号。

6.2.2.2.2 涂料应根据实际需要量,在涂装作业即将开始时开罐,避免浪费。

6.2.2.3 搅拌涂料使用前,应使用机械搅拌使其均匀。

若为双组分涂料,应先搅拌均匀, 加入固化剂后再次搅拌均匀。

6.2.2.4 混合熟化双组分甚至3组分涂料要按规定比例混合。

混合熟化过程:a)a)涂料搅拌均匀;b)b)倒入一半固化剂搅匀;c)c)倒入剩下的固化剂搅匀;d)d)必要时加入稀释剂搅匀;e)e)按规定放置一定时间进行熟化(预反应);f)f)过滤喷涂。

注意使用时间不要超过规定,以免胶化报废。

熟化时间和混合使用时间随温度上升而缩短,需注意厂商说明。

高温季节须避免在太阳暴晒下施工。

6.2.2.5 稀释通常涂料开罐就可使用,无需稀释。

有以下情况可以加稀释剂:a)a)冬季在温度低时;b)b)手工或空气喷涂时;c)c)特意降低膜厚时;以上操作均需在厂商指导下进行。

6.2.2.6 过滤为了除去涂料中仍残余的难分散的较大颗粒,结皮或其它异物。

可按以下方法解决:a)a)经过过滤网倒入另一空桶;b)b)喷涂时,在漆泵吸口处加滤网或过滤器;c)c)使用完后,用溶剂清洗;d)d)喷涂特殊涂料时,如玻璃鳞片涂料,需拆去滤网。

6.2.2.7 遮蔽6.2.2.7.1 分段大接缝及密性试验前的水密焊缝,不允许涂各种防锈涂料、面漆,涂装前应予以遮蔽。

6.2.2.7.2 喷涂作业时,对不应涂漆的部位,应予以遮蔽。

6.2.3 涂装施工6.2.3.1 涂装施工主要有刷涂、辊涂、无气喷涂等方法。

下列一个或几个因素决定了施工方法的选择:a)a)工件的尺寸和类型;b)b)待涂区域的可接近程度;c)c)待涂区域的形状;d)d)(喷涂施工中的)过喷涂可能会造成关键区域的损坏或对周围环境的破坏;e)e)涂料的类型。

6.2.3.2 刷涂6.2.3.2.1 刷涂施工通常用于:a)a)不可能进行辊涂或喷涂的区域或局部修补;b)b)角和边的切割处;c)c)为了在裂缝或腐蚀麻坑处取得良好的渗透作用;d)d)灵敏度高的仪器、电机、机械和仪表周围等关键区域;e)e)对焊接处、铆钉、螺栓、螺母、棱边、法兰、角落等的预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