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

合集下载

高中美术教学设计——《玉石文化》

高中美术教学设计——《玉石文化》

高中美术教学设计—《玉石文化》(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美术鉴赏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艺术,第一讲,《玉石之分——古代玉石艺术》。

玉器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精髓部分,它不但具有艺术的审美价值,同时,具有一个民族精神内涵和寄托。

本课通过对玉石的历史介绍,使学生对玉石的艺术价值和文化积淀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激发学生对玉石的赏鉴和玉石文化的浓厚兴趣,提高其审美水平和丰富其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玉器鉴赏的一般方法,了解玉器的历史,理清“玉文化”在历史上所包含的内容的脉络,从而对古代玉石艺术做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2、过程与方法课前学生收集资料,做到初步了解玉石的常识;课堂上通过简短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玉器的艺术和历史文化内涵的探索;实物展示和多媒体教学充分体现美术的学科特色;使用分组教学,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竞赛激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

提出课后知识拓展,有利于知识的实践和内化为自身的一种素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对玉石精品的欣赏中,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初步了解祖国传统的玉石艺术的历史,知晓古代的“君子比德于玉”和民间的吉祥文化,从而以“扬弃”的态度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玉器是珍贵工艺品,学生平时不易直接接触到。

而玉器艺术最繁荣的时期,距离现在年代很远,学生不了解当时的社会观念和生活环境,难于理解玉器在当时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和具体的应用。

教学中对作为工艺品的玉器本身审美的品鉴和对古代社会的礼制、民俗做一些初步的介绍,使学生理解“君子比德于玉”的独特的人文精神内涵。

(四)教学方式通过模拟“鉴宝节目”方式和实物的展示,以激发学生对玉石品鉴的兴趣。

使用多媒体使学生对古代著名玉器的鉴赏做一较深入的体会,在视频欣赏中初步了解品鉴玉器的方法以及玉器的审美价值。

2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

2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
二、玉石的历史
最早的玉器出现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把玉从各种石头中区分出来时人类审美认识的重要发展。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北方地区的红山文化,山东半岛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东南沿海的良渚文化,把中国古代玉器艺术推上第一个高峰时期。代表贵族身份的玉琮、玉璧和玉钺。
1红山文化:最早的玉器距今7000多年。辽宁省建平县牛河梁出土的玉猪龙是红山文化后期典型的玉器制品。——玉龙、玉猪龙赏析
2良渚文化:距今5000—4000年的良渚文化与东北红山文化并驾齐驱,使中国新石器时代玉器发展到最高峰。良渚文化于1936年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
鬼斧神工个良诸玉器——玉琮制作之谜
3大汶口文化含山玉器
最早的玉制人体之一。浓眉大眼双眼皮,蒙古人种特征。双臂弯曲紧贴胸前。头戴圆冠顶有三角形纹,四周方格纹。腰系斜纹腰带,已经有纺织和服饰。耳有穿孔,似带耳饰。
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提问法
教学用具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复备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的传统艺术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并且我国的传统艺术非常的灿烂和辉煌。那你知道的传统艺术有哪些?书法、绘画、戏曲、园林、建筑、服饰、工艺美术等等。
那我们今天就先来了解传统文化其中的玉石文化。在中国玉石象征什么呀?冰清玉洁、财富权利。古时候是君子的象征。君子如玉就是从这里来的。
那关于玉的词汇有很多了?指名说说
二、新授:
板书问题:引导学生去读课文
1、玉的概念
提问:什么是玉?
说文解字对玉的定义“石之美者”谓之玉。
玉的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
由于制玉工艺被人熟知,所以充斥于日常用语之中。玉部的字多打117个,涉及到,制玉的质、声、形、方法。是字数最多得部首之一。瑾、瑜、瑶等字,是美玉的意思(同学的名字)

二,传统艺术的根脉

二,传统艺术的根脉

学生预习——导学
• 1 玉是怎样鉴定的吗?
• • • • • • • • 2 玉与玉器有何区别?玉器的设计创作采用怎样的方法? 3 中国最早的玉在那个时代吗? 4 为何中国人特别喜欢玉? 5 什么是陶器?什么是彩陶? 6 陶器和瓷器有下列区别? 7 我国瓷器在造型和装饰艺术上有何特色? 8 什么是青铜器?青铜器是怎样分类的? 9 春秋战国青铜艺术有何特点? 秦汉青铜艺术的代表作 品是?
良渚文化玉器:
• 距今5000—4000年的良渚文化与东北红山 文化并驾齐驱,使中国新石器时代玉器发 展到最高峰。良渚文化于1936年发现于浙 江余杭良渚镇(现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 渚镇),良渚文化以夹细砂的灰黑陶和泥 质次胎黑土陶为主要特征,大量玉器出土 也是其重要特征之一。
良渚文化玉器
红山文化:
• • • • •

你理解玉吗?何为玉器?
• 古人有黄金有价玉无价,藏金不如藏玉, • 佩玉以求避邪除凶,食玉以求长生不死,穿玉衣以求尸体不朽。 • 玉有硬玉、软玉、碧玉、水晶等,用玉原料制作的工具、装饰品、祭 器、陈设品等通称为玉器。 • A货就是天然翡翠,B货就是染色处理过后的翡翠,C货就是树脂、玻 璃仿冒的翡翠饰品。 • 玉根据其硬度、色彩有红色玉有火玉或赤玉之名;水晶又称水玉;白 色大理石则称汉白玉;带红的称翡、绿色的称翠,合称翡翠

这件玉鹰1998年在安徽含山县铜陵凌家滩出土,它产生于 新石器时代,距今已经有5500年。鹰外表健美,性情凶猛,象 征勇敢和力量。鹰的两翼好像是两个猪头,也有专家认为应该 是大象头。它的中央有一个八角星纹,这可能是太阳崇拜的象 征。我们常常提到的“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的说法,有可 能被突破,提早至少500年,因为宗教、艺术、城市的诞生 等,正是文明发生的重 要表征。 所以,这个玉鹰虽小, 却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 凝聚着难以想象的重大 意义。

高中美术鉴赏2课_传统艺术的根脉

高中美术鉴赏2课_传统艺术的根脉

早在商代,已经创制出了原始 青瓷,到东汉时期,在浙江地区, 烧制成功真正意义上的青瓷器。 施于瓷器上的青釉,是含有铁 质的矽酸盐,在窑内烧制时,经过 还原火使器物表层呈现光亮的不同 程度的青色,所以称为青瓷。
宋代是瓷器艺术发展的高 峰时期,名窑遍及南北各地, 各有自己独特的成就,其中最 重要的是汝窑、官窑、哥窑、 钧窑和定窑,多是为宫廷烧造 御用瓷器的官窑。
欣赏彩陶作品,分析其造型、纹饰、色彩的特点
舞蹈纹彩陶盆
彩陶壶(新石器时代)
旋涡纹尖底瓶
鱼纹盆
彩陶翁
素陶 继彩陶艺术之后,山东地区大汶口文 化和龙山文化的黑陶器与白陶器以其材质和造 型之美把原始社会的陶器艺术推向最后一个高 峰。大汶口文化晚期(公元前2800-前2500年)已 使用快轮制造陶器,制成薄胎磨光黑陶高柄杯 和白陶鬻等贵重器物。到龙山文化时期,黑陶 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提高,一些典型器物薄如蛋 壳而且厚薄均匀,器形规整。黑陶的制造是在 烧制过程应用了烟熏法和渗碳技术,使之变得 乌黑光亮。
与鼎配合使用的簋是盛食器,有些像 现代的碗,在周代很受重视,数量多,造 型变化丰富。有的簋上的铭文涉及当时的 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如出土于陕西临潼 的利簋,铭文涉及武王伐纣的日期和当时 的天象,成为判定商周年代分界的重要依 据之一。利簋的造型庄严华美,细部的设 计和纹饰都显示出制作者力图表明这件器 物非凡意义的用心。
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思想界 十分活跃,青铜器也走下神坛,成为 贵族“钟鸣鼎食”生活的点缀,风格 趋向于富丽、豪华。而冶金铸造技艺 的进步、铁工具的出现则为青铜器新 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春秋战国的青铜器造型奇巧,手法趋向写实, 纹饰易于理解。
莲鹤方壶(春秋)
十五连盏灯(战国)

传统艺术的根脉

传统艺术的根脉

青花 萧何月下追 韩信梅瓶
青 花 龙 纹 高 足 杯
青 花 凤 首 扁 壶
青 花 龙 纹 碗


釉里红瓷器
明代 斗采鸡缸杯
青花斗彩团莲纹碗
斗彩瓷盘
黄 底 三 彩 双 龙 纹 盘
粉 彩 八 桃 过 枝 盘
清 代 制瓷工艺在颜色釉方面较前代有
了更多的创新和发展,出现了 五彩、素三彩、珐琅彩、粉彩。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瓷器
瓷器的发展
商代出现了原始瓷器 东汉至三国是瓷器发
展史上的重要时期
三国以后到南北朝
瓷器进入了一个辉煌发 展的时期,南方有了青 釉瓷,北方有了青瓷
商代
青釉弦纹瓷尊
白釉武士俑
白釉象首龙柄壶
隋 代瓷器在数量、质量、品种上较南北朝时期都有很大进步。
隋代瓷器的釉色比魏晋南北朝时期瓷器的釉色清亮、干净。瓷器 造型丰富多彩,品种大增。
越 窑 邢 窑 执 壶 划 花 四 量 罂 瓶
唐 代烧制瓷器的地域扩大,产品增多,青瓷、白瓷、三彩陶
代表了唐代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唐代瓷器作为商品广泛流传 到海外,瓷器“自唐代始而有窑名”。
唐 代
高足瓷灯
唐 代
三彩鸭形香薰
唐 代
三彩壶


1、 官 窑 2、 哥 窑 3、 钧 窑 4、 汝 窑
传统艺术的根脉 ——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
良渚文化
兽面纹玉琮
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
玉璧:圆形,有孔,良渚文化的玉璧光洁无饰,突出了材质自身之美。
良渚文化
商代俏色玉雕
俏色工艺是玉石雕刻的 重要技巧,它要求工匠 艺术家要善于相石、因 材设计。利用玉石不同 部位色彩、纹理,设计 天然浑成特色的造型。

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1

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1

玉器地位发展:装饰品到财富权位精神象 征“君子比德于玉” 比附于社会道德 。 1:玉的仁温和柔润有光泽。 2:玉智也材质密致坚刚。 3:玉忠也材质通透性。 4:玉礼也重量感。 5:玉乐也玉撞击的声音。
欣赏玉石工艺的形式美及文化追求
庄严的礼仪
玉器制作方法和审美追求。 1:制作方法:脚蹬手磨。先秦称琢玉宋代称 碾玉今称碾琢。 2:制作过程:开料粗坯。大形 。细作。抛 光。收位。 3:审美追求:玲珑剔透华丽之美。 朴素之 美 大圭不琢。
思考题:
日常语汇中有哪些与玉有关系,它体现了 什么样的审美观念?
玉龙
玉环
怎样欣赏玉器作品
1、材质:色泽度 纹理 硬度 2、精工度:三分料七分工 碾琢得怎样(层 次 轮廓 线条 造型 点线 面来观察)工艺细 腻 圆弧有度 手感平滑 3、美协度:比例 结构 纹样 主题 寓意 惟妙 惟肖 灵动逼真
作品欣赏 《翠玉白菜》
《内形石》
玉石白色部分被雕成菜帮,绿 色部分被雕成菜叶和昆虫,白 色与绿色 部分过渡十分巧妙自 然。
无论色彩和纹理都能乱真,人们似乎 都 能闻到红烧肉的 香味。
Hale Waihona Puke 总结:中国传统玉工艺历史悠久,品种浩 瀚,成就卓越,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以玉的质地来比喻人的美德,是我国特有 的历史现象,使本来就精美的玉器更增添 了深层次的审美意蕴。 课后作业:调查社会上流行的玉石类工艺 品,从审美意义上分析哪些成功。哪些失 败,原因何在?
课程结束
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器和青铜艺术
玉石之分——古代玉器
(1课时)
玉器艺术常识与背景介绍
课文涉及相关常识介绍(概念、起源、种类、发展) 玉:石之美者。 玉器:以硬玉、软玉、碧玉、水晶等为原料 而制作的工具、装饰品、祭器、陈设品等。 课文描述内容的年代背景与社会背景 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殷商时期已达到很 高水准。北方地区的红山文化、山东半岛的大汶 口文化、龙山文化,东南沿海的良渚文化,把中 国古代玉器艺术推上了第一个高峰时期。战国、 两汉、明清。

第二课 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人教版美术鉴赏教案

第二课 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人教版美术鉴赏教案

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人教版美术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玉器、陶瓷和青铜器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2.能够辨识和欣赏传统玉器、陶瓷和青铜器的艺术魅力;3.提高学生的造型观察和审美能力;4.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传统的理解和认同。

二、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玉器、陶瓷和青铜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2.掌握玉器、陶瓷和青铜器的造型特点和鉴赏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第一课时1.介绍中国传统艺术中玉器、陶瓷和青铜器的地位和发展历程;2.分析玉器的造型特点和鉴赏方法;3.展示并鉴赏玉器作品。

第二课时1.分析陶瓷的造型特点和鉴赏方法;2.展示并鉴赏陶瓷作品。

第三课时1.分析青铜器的造型特点和鉴赏方法;2.展示并鉴赏青铜器作品。

1.梳理玉器、陶瓷和青铜器的联系和区别;2.综合鉴赏三种艺术品。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展示法;3.构思创作法。

五、教学流程第一课时1. 课前准备1.整理玉器相关的图片和介绍材料。

2. 新知讲授1.讲解玉器的发展历程和地位;2.分析玉器的造型特点和鉴赏方法;3.展示并鉴赏玉器作品。

3. 巩固训练1.学生自己带来玉器作品进行鉴赏;2.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玉器模型。

4. 课后作业1.带来一篇关于玉器鉴赏的文章。

第二课时1. 课前准备1.整理陶瓷相关的图片和介绍材料。

1.讲解陶瓷的发展历程和地位;2.分析陶瓷的造型特点和鉴赏方法;3.展示并鉴赏陶瓷作品。

3. 巩固训练1.学生自己带来陶瓷作品进行鉴赏;2.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陶瓷模型。

4. 课后作业1.带来一篇关于陶瓷鉴赏的文章。

第三课时1. 课前准备1.整理青铜器相关的图片和介绍材料。

2. 新知讲授1.讲解青铜器的发展历程和地位;2.分析青铜器的造型特点和鉴赏方法;3.展示并鉴赏青铜器作品。

3. 巩固训练1.学生自己带来青铜器作品进行鉴赏;2.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青铜器模型。

4. 课后作业1.带来一篇关于青铜器鉴赏的文章。

高中美术_传统艺术的根脉教学课件设计

高中美术_传统艺术的根脉教学课件设计
传统艺术的根脉
——玉器、陶瓷和 青铜器艺术
古代玉器艺术
•小说玉器 •玉文化
1
玉2
•鉴宝
3
•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玉,石之美者。"
• 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的:区分了玉与石。
• 玉包括硬玉与软玉两类,软玉指透闪石和阳起石,硬玉 指翡翠。
一、北方地区:红山文化 二、山东半岛: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 三、东南沿海:良渚文化
新石器时代晚期玉器艺术高峰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琮
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
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通高8.9厘米、上射径17.1—17.6 厘米、下射径16.5—17.5厘米、 孔外径5厘米、孔内径3.8厘米。
(红山文化)《玉龙》高26厘米 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 内蒙古翁牛特旗博物馆藏
• 日常语汇中有哪些与玉有关系, 它体现了什么样的审美观念?
玉文化
•比德于玉 •大圭不琢
古 代 陶 器 与 瓷 器
"china"
有观点认为中国的英文“China”是 来自瓷器“china”,而瓷器一名又是 得自“昌南”,即中国古代瓷器的主要 产地之一。但事实正相反,英文中的瓷 器一词china是从中国一词China转化 来的。不过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瓷器与中 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
古代陶器与瓷器
•小说陶、瓷 •陶瓷文化
1
陶瓷 2
3
•历史沿革及种类
• 陶:用含铁量一般在3%以上的普通粘土,温 度一般在900℃左右烧制的陶制品。
• 瓷:一般在3%以下的瓷土即高岭土, 在 1300℃的高温烧成的胎体上施釉而成的器具。
彩陶:
原始社会的先民在日用陶水 器、食具上施加彩绘,创造了 一个绚丽的彩陶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中陶器又分为彩陶和素陶
(一)彩陶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特点: 陶器以卷唇盆和园底的盆、钵、及小口 细颈大腹壶、直口 鼓腹金底瓶为典 型器物,造型比较 单纯 其纹饰主要有: ①动物纹 ②几何纹 ③编织纹
《彩陶人面鱼 纹盆》
《彩绘船形壶》
(一)彩陶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特点:
最大的特点是曲腹 形较多,绘制的部位 多数集中在口沿和腹 部外壁,不像半坡类 型那样绘在器物内壁。
《鹳鸟石斧彩陶瓮 》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特点: 彩绘部位多在器的口、颈、肩与上腹 部位,纹样以几何形图案最多,动物和人 物次之。马家窑文化彩陶富于浓厚生活气 息。器形特点:上大下小。
《舞蹈彩纹盆》
《彩陶漩涡纹瓮》
马 家 窑 文 化 半 山 类 型
四 系 双 耳 同 心 丹 纹 罐
彩陶充分展现了在实用基础上简单朴素 的美感,。其纹饰更是体现了原始先民对多 样统一,对比与和谐,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 的高度概括。
《郎窑红釉观音尊》
《彩粉九桃天球瓶》
粉彩镂空蟠螭纹 象耳转心瓶
粉彩开光 四季山水盖罐
郎窑红一种红釉瓷器。釉凝厚,玻璃感强,佳 品呈鲜红色。器底书写年款有“大明宣德年 制”、“大清康熙年制”两种,但数量不多。 粉彩是中国清代以来的彩绘瓷品种。创始于康 熙朝,盛于雍正、乾隆时期。属釉上彩,图 案绘制采用渲染法,注重表现题材的阴阳向 背,绘制前,在装饰部位以“玻璃白”打底, 以使彩色图案呈色柔和。
陶器与瓷器有什么区别?
1. 原料不同 (陶:粘土 瓷:瓷土) 2. 烧制温度不同 (陶:1000度以下 瓷:1200度以上) 3.质地不同 (陶:质地疏松 瓷:质地细腻) 4. 用釉不同 (陶:无釉或低温釉 瓷:高温琉璃釉) 5.产生的年代不同 (陶器产生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已有11700多 年的悠久历史。 瓷器产生在大约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距今 3000多年。
素陶 继彩陶艺术之后,山东地区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黑陶 器与白陶器以其材质和造型之美把原始社会的陶器艺术推向最后 一个高峰。大汶口文化晚期(公元前2800-前2500年)已使用快 轮制造陶器,制成 薄胎磨光黑陶高柄杯和白陶鬻等贵 重器物。 到龙山文化时期,黑 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提高,一些典 型器物薄如蛋壳而且厚薄均匀,器形规整。黑陶的制造 是在烧制过程应用了烟熏法和渗碳技术,使之变得乌黑 光亮。
古代中国以玉 来比喻人的美好 品德和高尚人格,所以古人以佩玉 为尚。
玉器的制作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体现为两种不同的审美追求。 一种是追求玲珑剔透的华丽之美。
另一种是突出玉的天然材质,追求至 大至高的朴素之美。
“大圭不琢”的观念在工艺美术创 造中很重要。对于玉材天然美质的鉴赏, 也被用于对人的品评,如形容具有纯真 质朴素质 的人“如璞玉浑金”。璞 就是包在玉材外面的石皮,“璞玉浑金” 指的是未琢的玉、未冶炼的金(铜),外 表朴素无华而具有内在的美。
大圭不琢
“四大名玉”
• 新疆癿“和田玉”。有白玉、黄玉、青玉、墨玉等一系列品种, 尤以白玉为代表,玉质居世界软玉之冠。 • 辽宁岫岩县产出癿“岫玉”、 • 河南南阳产出癿 “独山玉”,又称"南阳玉"或"南玉"。 • 湖北郧县等地产出癿“绿松石”。又名绿宝石
总结:先民们把玉从石头中区分开来,是人类审美认识 上的一个重要发展,同时也是人类对物质材料的体形、 质感、色彩,以及对称、秩序感等造型规律的认识与 掌握。玉在旧石器时代已经产生,p5新石器时代推上 第一个高峰时 期,夏商周时期与青铜器 一样成 为权利和神权的象征。
商代俏色玉雕
白玉墨玉俏色童子
比德于玉
孔子说:“君子比德如玉焉”,说明玉器在 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什么样的地位?
君子以德比玉
• • • • • • • • • • • • 孔子曰:“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 温润而泽,仁也。 慎密以栗,知也。 廉而不刿,义也。 垂之如坠,礼也。 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 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 孚尹旁达,信也。 气如白虹,天也。 精神见于山川,地也。 圭璋特达,德也。 天下莫不贵者,道也。”
最早的原始陶器出现的地方
江西万年县仙人洞
湖南道州玉蟾岩
1、中国陶的种类(彩陶、素陶)

彩陶
仰韶文化 马家窑文化
素陶(黑、白、印纹陶)
大汶口文化 山东龙山文化
半坡
庙底沟
马家窑 半山 马厂
彩陶 原始社会癿先民在日用陶水器、食具 上施加彩绘,创造了一个绚丽癿彩陶艺术世界。 彩陶最初出现在大西北癿泾水、渭水流域,距今 约八千年左右。到距今七千年至五千年癿仰韶文 化时期,中国彩陶进入兴盛时期,并向西北地区 推衍,出现了灿 烂癿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 经历马家窑一半山一马厂前后相承癿三种文化类 型,大约一千二百多年癿发展衍变,而进入尾声。
衣玉食”“抛砖引玉”等等这些词语中,那个玉字不是代表美
好的、高尚的字眼?那么玉为什么能够如此运用呢? • 它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旧石器时代的先民在制作石器的过程中,发现有些 石材质地坚韧,具有美丽的色彩与光泽,让人看了 感到愉悦,便将其珍重地区别开来,用以制作 装饰品或祭祀神灵的礼器,他们将这类石材 称作“玉”。 因此,玉既是“石之美者”。 把玉从各种石头中区分出来是人类 审美认识的重要发展。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北方地区的红山文化,山东半岛的大汶 口文化、龙山文化,东南沿海的良渚文化,把中国古代玉器艺术 推上第一个高峰时期。
玉的种类
• 硬玉(硅酸钠铝):专指翡翠 • 软玉(硅酸钙锰):透闪石和阳起石组成的材料。 • 广义上的玉不仅包括硬玉和软玉,也包括蛇纹石、青金石、玛瑙、
• 珊瑚、大理石、钻石、玛瑙、水晶、琥珀、绿松石、珊瑚、珍珠等宝石。 玉的用途 据不同形制和用途可大致分为礼器、仪仗、工具、用具、装饰品、艺术品以及 杂器等7类 礼器:玉琮、圭、璧、环、瑗、璜、玦、簋、盘等; 仪仗:戈、矛、戚、钺、刀等; 生产工具:斧、凿、锛、锯、刀、纺轮、铲、镰等; 日常生活用具:臼、杵、梳、耳勺、匕、觽等; 装饰品: 玉环、玉球、玉镯、玉璜、玉玦、玉珠、玉管等等。 艺术品:玉龙、玉虎。 杂器:玉链、玉琀等。
黑陶
在器物烧成的最后一 个阶段,从窑顶徐徐加 水,使木炭熄灭, 产生浓烟,有意让烟炤 熏黑,而形成的黑色陶 器。 它是继彩陶之后,中国 新石器时代制陶业出现 的又一个高峰
龙山文化《三足黑陶鼎 》
素陶——龙山文化
黑陶
(二)素陶(黑、白陶)
白陶
用高岭土 烧制,质地洁白细腻。白陶是当时 奴隶主贵族使用癿生活器皿,至西周已渐消失。
清顺治青花花鸟纹盖罐
清康熙青花山水人物纹盖罐
清康熙青花万“寿”字大尊
康熙青花“红拂传”图棒槌瓶
清康熙青花雉鸡牡丹纹凤尾尊
清雍正青花枯树栖鸟图梅瓶
顺治青花加官进爵图盘
清康熙青花山水人物图方瓶
清雍正青花釉里红松竹梅纹瓶
乾隆青花八仙过海图葫芦瓶
清雍青花龙穿花纹撇口尊
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如意耳扁壶


青瓷是中国传统颜色釉器品种之一。因釉呈 青色而得名。又因烧制火候的不同把握,通 常以绿色、偏黄色、偏灰色居多。 釉里红中国传统彩绘瓷品种。在坯上绘以纹 饰,再罩以透明釉,以高温烧成,图案效果 呈白地红花或红地白花。
《 凤 首 壶 》
《釉里紅三魚紋 高足杯》
青花是以氧化钴为原料在 坯胎上绘成图像,施加透明釉 后,在约1300℃高温下以还原 焰烧成的釉下彩瓷器。在洁白 的胎质上绘 出的青色图像, 具有一种素洁、高贵而又绚烂 的艺术效果。
《 龙 山 白 陶 鬶 gui》
商代白陶刻几何纹瓿 bù
千峰翠色——古代青瓷器 瓷器的烧造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的又一重 大贡献。 瓷器与 陶器性质大不相同, 瓷器是以瓷土(高岭土)和石英、长石 等为原料,塑造或模制成型,施釉后, 在1200℃以上的高温下烧制而 成的。其胎质细密,叩之声音 清彻,不吸水 或很少吸水。
二、中国瓷器的发展



商(原始瓷,选料、制作不精,釉色容易脱落) 东汉(烧成 标准的青釉瓷器,并能烧造出黑釉 瓷) 魏晋南北朝(制瓷工艺有很大进步, 南越北邢/ 南青北白) 唐(秘色瓷) 宋(中国瓷器的繁盛时期,五大窑 ) 元明清(青花瓷器是瓷器生产的主流,景德镇窑, 粉彩)
中国原始瓷器最初出现于商代中期(原始瓷, 选料、制作不精,釉色容易脱落。)
瓷器是从陶器癿基础上发展而来癿,烧 瓷技术是烧 陶技术癿提高与延伸,瓷 器脱胎于陶器,它癿发明是中国 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 陶器癿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癿。
早在商代,已经创制出了原始青瓷, 到东汉时期,在浙江地区,烧制成功真 正意义上的青瓷器。 施于瓷 器上的青釉,是含有铁 质的矽酸盐,在窑内烧制时,经过还原 火使器物表层呈现光亮的不同程度的青 色,所以称为青瓷。
《 原始瓷刻纹筒形罐 》
东汉时期 烧成标准的青釉 瓷器,并能烧 造出黑釉瓷, 但未盛行。
《青瓷井》
魏晋南北朝(制瓷工艺有很大进步,南越青北邢白。)
《青釉莲花尊 》
《青釉堆塑谷仓》
唐代(“秘色瓷”盛行五代)
《五曲葵口秘色瓷盘》
宋代:中国瓷器的繁盛时期,丝绸之路使得文人生 活安逸 最具代表的是五大窑:汝窑、哥窑、定窑、钧窑、 官窑
良渚文化玉琮 璧
中国古代讲求碧玉无瑕,而天然的玉 很难做到没有瑕疵,无瑕的美玉通常是 加工的结果。因才施艺、剜脏去绺是 玉石加工的原则,同时也体现在经过精 心琢磨的玉器的别具匠心上。
将天然的玉石加工成无暇的美玉就需要“剜脏去绺”、 “因材施艺”,而“巧色”与“俏色”是指合理利用玉 石的天然色泽展现玉材之美。
汝窑
汝窑:
北京故宫藏汝窑天青釉圆洗
故宫藏汝窑天青釉弦纹樽
哥 窑
钧窑
长颈瓶
象鼻瓶
钧窑玫瑰紫釉花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