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

合集下载

2020年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963生物医学基础综合考试大纲——盛世清北

2020年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963生物医学基础综合考试大纲——盛世清北

2020年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963生物医学基础综合考试大纲——盛世清北本文由盛世清北查阅整理,专注清华大学考研信息,为备考清华大学考研学子服务。

以下为2020年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963《生物医学基础综合》考研考试大纲:963《生物医学基础综合》考试范围:生物化学:生物大分子组成,代谢,合成,功能等相关生物化学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一、基础理论二、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第一节蛋白质的分子组成第二节蛋白质的分子结构第三节蛋白质的理化性质第四节蛋白质的分类三、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第一节核酸的分子组成第二节核酸的分子结构第三节核酸的理化性质四、酶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酶的结构与功能第三节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第四节酶与医学五、维生素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脂溶性维生素第三节水溶性维生素六、水和无机盐第一节体液第二节水第三节无机盐七、糖代谢第一节物质代谢总论第二节糖分解代谢第三节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第四节糖异生作用第五节血糖及其调节八、生物氧化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呼吸链第三节 ATP的生成与利用第四节胞质中NADH的氧化第五节其他生物氧化体系九、脂类代谢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甘油三酯的代谢第三节磷脂代谢第四节胆固醇代谢第五节血浆脂蛋白代谢十、氨基酸代谢第一节蛋白质的营养作用第二节氨基酸的一般代谢第三节个别氨基酸的代谢十一、核苷酸代谢第一节核苷酸合成代谢第二节核苷酸分解代谢十二、核酸的生物合成第一节 DNA的生物合成第二节 RNA的生物合成十三、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及调控第一节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第二节基因表达调控第三节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十四、细胞信号转导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细胞内信号转导相关分子第三节主要的信号转导途径第四节信号转导与医学十五、基因工程与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第一节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第二节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十六、实验指导实验一血清总蛋白测定(双缩脲法)实验二酶的专一性实验三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实验四血糖测定(葡萄糖氧化酶法)实验五血清总胆固醇测定(胆固醇氧化酶法)实验六血清甘油三酯测定(磷酸甘油氧化酶法)实验七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测定(赖氏比色法)备考清华,需要完整的资料,需要坚定的信念,更需要完善的复习策略,把书本从薄读到厚,再从厚读到薄,最后通过目录,就能就能把所有知识脉络延展,相互关联起来,检查是否有知识盲区,这中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有足够的耐力和毅力,一路有盛世清北陪伴你,你的备考不会孤单!。

清华考博辅导班: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考博资料汇集大全

清华考博辅导班: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考博资料汇集大全
清华考博辅导班将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 2018 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招生录 取名单整理如下。

以上由清华考博辅导班搜集整理。985/211 高校考博资料:考博参考书|考 试科目|招生目录|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考博经验|考博笔记等,尽在启道教 育!最后,启道预祝大家申博成功。
03 智能电网与可再生能源
康飞宇
JUNQIAO WU 张锡辉 胡洪营
SLAWOMIR W.HERMANOWICZ
王黎明 孙宏斌 吴文传 郭庆来
SCOTT MOURA
JAVAD LAVAEIYANESI
04 智能交通与物流系统 05 低碳经济与金融风险分析 06 低维材料与器件
SHMUEL OREN
缪立新 张毅 申作军 孔英 XIN GUO ILAN ADLER 刘碧录
尤政 王晓浩 LIWEI LIN 付红岩
CONNIE CHANG-HASNAIN
FENG WANG
黄翊东 罗毅 张林 黄绍伦
KHALID M MOSALAM
吴建平 江勇 朱文武

06 计算机成像与显示 0830J2 环境科学与新能源技术
戴琼海
01 纳米能源材料 02 环境科学与技术
邹小龙
成会明
0831J4 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 01 大分子平台转化医学和生物制造 02 癌症生物标记、诊断和治疗
孙伟 徐弢
SEUNG-WUK LEE
TING XU 黄来强
马岚
03 生物医学检测和成像 04 干细胞治疗与再生医学 05 集成分子诊断系统
GERARD MARRIOTT
马辉
XIAOHUA GONG
备注
600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
“环境科学与新能源 技术”、“数据科学和 信息技术”、“精准医 学与公共健康”是清 华大学自主设置的交 叉学科,已按国家有关 文件要求完成备案。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成立 明年招生博士研究生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成立 明年招生博士研究生

今后,全球的研究生将有机会在深圳同时接受中美两大顶级学府——清华大学和伯克利加州大学教授们的共同指导。

昨天,两所高校在深圳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创建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

两名校将注入师资据介绍,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的主体,依托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但所有的教学与研究工作,都可以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伯克利加州大学两个校区开展。

新学院致力于创建符合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的研究生教育,并通过清华、伯克利两校师资的投入,积极应对和解决全球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和社会发展问题。

学院初期拟围绕纳米技术与纳米医学、低碳与新能源技术、大数据与未来互联网等方向建立跨学科研究中心。

联合中心将精心遴选相关领域符合要求的清华大学教师、伯克利加州大学教师以及在全球范围内招聘教师,并邀请工业界导师加入。

明年招首批博士生学院面向全球招生,为学生提供优越的科研环境,鼓励学生在跨学科研究和国际化的氛围中培养创新性思维和创造力。

研究生们将在两校教授和工业界导师的共同指导下,收获在清华和伯克利两校中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宝贵经历,在“社会-学校”多元协同、不同学科门类“大交叉平台”上培养创意创新创业能力。

据了解,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将于今年底前正式启动,计划明年首批招收50名博士研究生,2016年开始举办硕士研究生项目,并逐步达到培养规模。

伯克利加州大学是世界顶尖大学之一,在2014年《泰晤士报》世界大学声誉排名中位列全球第6。

校长表态:克利大学校长杜宁凯两校可以基于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借助大学-政府-企业国际协同创新模式,以培养创新型的全球科技领袖和未来企业家,由此为未来技术和教育变革创造一个独特的全球生态环境。

伯克利加州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合作历史悠久且卓有成效,共建的深圳学院将致力于开展创新教育与跨学科研究,携手应对中美两国乃至全球共同面临的复杂的社会与经济挑战。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数据科学与信息技术(数据科学交叉学科硕士项目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数据科学与信息技术(数据科学交叉学科硕士项目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数据科学与信息技术(数据科学交叉学科硕士项目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数据科学与信息技术(数据科学交叉学科硕士项目)培养方案(2016年6月修订)一、适用学科、专业:数据科学与信息技术(学科代码99J3)数据科学交叉学科作为面向信息技术与跨学科前沿交叉领域的国际化高端人才培养项目,适用学科、专业包括:计算机与数据科学类、电子信息技术类、机械工程类(含仪器仪表)和人文与社会科学类等。

二、培养目标通过课程学习和研究实践,具备数据科学与信息技术相关科技领域较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具备在智能传感、信息器件、信息处理、网络技术、数据科学、人机交互等领域开展创新性工作的能力,创办相关高新技术企业的能力和管理全球性产业的能力,培养全球科技、工程领袖和未来企业家,为解决区域和全球性重大挑战输送高素质人才。

三、学习年限与学位设置采用全脱产的培养方式,培养地点在深圳和加州伯克利。

学习年限2~3年,不超过清华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最长修业年限。

按照以下两种方式的一种设置。

1、全程在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学习,完成各培养环节,并满足清华大学硕士学位授予要求的学生将被授予清华大学“数据科学与信息技术”学术型硕士学位。

2、第一学年在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学习,第二学年到加州伯克利大学学习(9个月),第三学年回到清华学习。

完成各培养环节,并同时满足清华大学和加州伯克利大学硕士学位授予要求的学生,可获得清华大学与加州伯克利大学双硕士学位。

四、培养方式数据科学交叉学科硕士研究生项目采用前沿交叉研究与创新实践紧密结合的教育模式,实行导师组负责制。

培养环节主要包括:基础课程、专业模块、工程领导力、专题研究、企业实践、毕业论文等环节。

五、学位学分要求研究生在攻读全日制的数据科学交叉学科硕士期间,总学分不少于24学分。

具体如下:1、公共必修课 5学分2、专业必修课程不少于15学分3、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不少于1学分4、必修环节 3学分攻读全日制的数据科学交叉学科硕士项目的研究生,可以向加州伯克利大学申请攻读工程硕士项目,如获得加州伯克利大学工学院工程硕士项目录取,且修满该校学位要求学分,可向该校申请工程硕士学位。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硕士统考攻略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硕士统考攻略

V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硕士统考攻略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由清华大学与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于2014年9月7日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创建,面向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和社会发展问题,联合高等学院、政府和企业界开展跨学科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

学院将探索“大学-政府-企业”三方合作的培养模式,整合高校、政府和产业界的资源,建立一个国际化的人才培养与研究平台。

学院围绕“环境科学与新能源术”、“数据科学与信息技术”、“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建立跨学科研究中心,进行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未来将根据发展需要,拓展建立其他跨学科研究方向。

一、报考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2019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9年9月1日)或2年以上的,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但必须满足以下条件:a.在核心期刊上以第一或第二作者发表过文章;b.辅修过所报专业本科的全部主干课程;c.本人英语水平证明。

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二、考试1.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2.初试时间按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进行,初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3.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4.初试成绩满足要求的考生都必须参加复试,复试统一安排在清华大学,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5.复试包括外国语听力、口语测试和综合复试。

综合复试将采取面试加专业知识综合笔试方式。

专业知识综合笔试覆盖范围参见招生专业目录中的备注栏。

2020年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961物理-化学方向基础综合考试大纲——盛世清北

2020年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961物理-化学方向基础综合考试大纲——盛世清北

2020年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961物理-化学方向基础综合考试大纲——盛世清

本文由盛世清北查阅整理,专注清华大学考研信息,为备考清华大学考研学子服务。

以下为2020年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961《物理-化学方向基础综合》考研考试大纲:961《物理-化学方向基础综合》
考试内容:
961 《物理-化学方向基础综合》主要考试内容:力学、热学、电磁学、振动和波、波动光学、狭义相对论和量子物理基础等相关基础知识。

考试大纲:
1.质点运动学
2.质点动力学
3.刚体的定轴转动
4.气体动理论
5.热力学基础
6.静电场
7.稳恒磁场
8.电磁感应
9.振动学基础
10.波动学基础
11.波动光学
12.狭义相对论
13.量子物理基础
备考清华,需要完整的资料,需要坚定的信念,更需要完善的复习策略,把书本从薄读到厚,再从厚读到薄,最后通过目录,就能就能把所有知识脉络延展,相互关联起来,检查是否有知识盲区,这中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有足够的耐力和毅力,一路有盛世清北陪伴你,你的备考不会孤单!。

盛世清北-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考研难度解析

盛世清北-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考研难度解析

盛世清北-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考研难度解析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是一所新兴的学院,包含三个招生专业,19年招生25个,2020年招生71个,明显的扩张迹象。

关于报考难度的话,只能说,清华的考研难度,普遍较高,想要一次考研成功,还需要掌握伯克利深圳学院全面信息,做好难度解析,知己知彼,才能取得胜利。

2019年,清华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正式揭牌成立,作为清华大学国内唯一的异地办学机构,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是深圳市与清华大学市校合作进一步升级。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由清华大学与深圳市委市政府携手成立,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面向全球延揽优秀教师和研究生,通过高层次的国际合作,高水平的人才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实践,建设国际一流研究生院,助力清华大学“双一流”建设,为深圳市、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增添创新动力。

学院初期围绕“环境科学与新能源技术”、“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建立跨学科研究中心,进行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未来将根据发展需要,拓展建立其他跨学科研究方向。

一、招生目录盛世清北老师解析:1、“环境科学与新能源技术”、“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是清华大学自主设置的交叉学科,面向未来的社会发展需求并已按国家有关文件要求完成备案的新型学科。

2、0812J3 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考试科目发生变化,专业课科目由943 传感与测控基础综合或 940 光电子基础综合或 937 数据科学基础综合变更为961物理-化学方向基础综合或 962 数学-数据方向基础综合。

961 初复试专业综合考试内容:大学物理等相关基础知识(重点考察理科基础),适用于能源、环境、材料及光电、传感器等研究方向。

962 初复试专业综合考试内容:数据科学等相关基础知识,适用于电网、大数据、物流、低碳金融政策分析、机器学习、工业工程等研究方向。

3、0830J2 环境科学与新能源技术考试科目发生变化,专业课科目由941 材料物理基础综合或 942 材料工程基础综合或 937 数据科学基础综合或 815 化学或 816 环境微生物学变更为961物理-化学方向基础综合或 962 数学-数据方向基础综合。

2020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考研招生目录大纲参考书分数线考研经验考研难度解析-盛世清北

2020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考研招生目录大纲参考书分数线考研经验考研难度解析-盛世清北

2020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考研招生目录大纲参考书分数线考研经验考研难度解析-盛世清北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是一所新兴的学院,包含三个招生专业,19年招生25个,2020年招生71个,明显的扩张迹象。

关于报考难度的话,只能说,清华的考研难度,普遍较高,想要一次考研成功,还需要掌握伯克利深圳学院全面信息,做好难度解析,知己知彼,才能取得胜利。

2019年,清华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正式揭牌成立,作为清华大学国内唯一的异地办学机构,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是深圳市与清华大学市校合作进一步升级。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由清华大学与深圳市委市政府携手成立,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面向全球延揽优秀教师和研究生,通过高层次的国际合作,高水平的人才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实践,建设国际一流研究生院,助力清华大学“双一流”建设,为深圳市、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增添创新动力。

学院初期围绕“环境科学与新能源技术”、“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建立跨学科研究中心,进行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未来将根据发展需要,拓展建立其他跨学科研究方向。

一、招生目录盛世清北老师解析:1、“环境科学与新能源技术”、“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是清华大学自主设置的交叉学科,面向未来的社会发展需求并已按国家有关文件要求完成备案的新型学科。

2、0812J3 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考试科目发生变化,专业课科目由943 传感与测控基础综合或 940 光电子基础综合或 937 数据科学基础综合变更为961物理-化学方向基础综合或 962 数学-数据方向基础综合。

961 初复试专业综合考试内容:大学物理等相关基础知识(重点考察理科基础),适用于能源、环境、材料及光电、传感器等研究方向。

962 初复试专业综合考试内容:数据科学等相关基础知识,适用于电网、大数据、物流、低碳金融政策分析、机器学习、工业工程等研究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环境科学与新能源技术、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2019年6月修订,适用于2019级博士研究生)一、适用范围适用于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招收的环境科学与新能源技术、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三个交叉学科领域(以下简称: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包括国际学生、港澳台学生)。

二、培养目标培养学术领袖和未来产业科学家,为解决区域和全球性重大课题输送高素质人才。

三、修业年限修业年限需要符合《清华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的要求。

四、培养方式及学位授予本项目为全英文项目,所有专业课程采用全英文授课。

博士生由清华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和学院全时教授组成的导师(组)共同指导,论文研究工作在清华大学和伯克利加州大学两地完成。

博士生完成培养方案要求,并通过学术指导委员会(AAC)和清华大学的批准后,可获得清华大学博士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以及伯克利加州大学的学习证明。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第一学期开始时,学生在提交个人培养计划前,须与导师(组)探讨并选择一个本专业的研究领域作为其主要的培养领域。

所选的领域将决定学生选择本领域(major)和交叉领域(cross)的课程。

每个培养领域都是交叉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的结合。

一共有三个交叉学科专业分别对应三个中心。

每个专业分别有三个基于三个研究方向建立的领域。

三个研究方向如下:1)方向一:物理科学与技术2)方向二:数据科学与技术3)方向三:生医科学与技术三个方向在三个专业的应用层面衍生出九个培养领域。

D1T1是交叉学科专业的环境科学与新能源技术的物理科学与技术培养领域,D1T2是交叉学科专业的环境科学与新能源技术的数据科学与技术培养领域,D1T3是交叉学科专业的环境科学与新能源技术的生医科学与技术培养领域,D2T1是交叉学科专业的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的物理科学与技术培养领域,D2T2是交叉学科专业的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的数据科学与技术培养领域,D2T3是交叉学科专业的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的生医科学与技术培养领域,D3T1是交叉学科专业的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的物理科学与技术培养领域,D3T2是交叉学科专业的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的数据科学与技术培养领域,D3T3是交叉学科专业的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的生医科学与技术培养领域。

九个培养领域详见下表:每个领域要求两种课程学分的类型:major 和cross。

全日制普博生(入学前具有硕士学位的博士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要求学位学分不少于19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不少于6学分,必修环节4学分,所选领域的专业课程不少于9学分(其中,major不少于6学分,cross不少于3学分)。

除了满足以上19学分的要求之外,国际学生仍要求修读2学分的汉语课程。

全日制直博生(入学前不具有硕士学位的博士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要求学位学分不少于29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不少于7学分,必修环节4学分,所选领域的专业课程不少于18学分(其中,major不少于12学分,cross不少于6学分)除了满足以上29学分的要求之外,国际学生仍要求修读2学分的汉语课程。

对于清华大学提前攻博生,学位学分要求同全日制直博生。

同时,入学前修读的所有TBSI的博士课程均可认定为博士培养方案的课程。

入学前修读的非TBSI课程需要经过学分转换方可认定为博士培养方案的课程。

学分转换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导师同意;2)授课教师同意;3)最多可申请转换4门专业课;4)最多可申请转换9学分(major最多6学分,cross最多3学分)。

六、主要培养环节及要求1.个人培养计划博士生入学后三周内,应在导师(组)指导下选择课程并完成个人培养计划的制定,经导师(组)确认签字。

学习计划交学院教学办公室备案前需通过教学办主管负责人核准。

在执行计划过程中,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变动,须征得导师(组)及学院教学办负责人同意,在每学期选课期间修改。

修改后的个人培养计划,仍须经导师(组)及教学办主管负责人确认签字后送学院教学办审核备案。

2.资格考试博士生应在入学后的两年内参加并通过资格考试。

由学院Core-PI们组成资格考试委员会,考核学生对从事前沿科学研究所需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博士生需通过资格考试后方可申请参加选题报告与论文工作进展考试,以及申请去伯克利加州大学学习。

3.选题报告与论文工作进展考试选题报告与论文工作进展考试是博士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旨在确保学生获得博士学位之前正在开展有效的研究工作。

考试内容包括书面报告和口头汇报,重点介绍论文的选题报告和目前的研究工作。

选题报告与论文工作进展考试委员会是由导师(组)指定的4位学院Core-PI组成,重点考核博士生论文选题的合理性,评估论文进展,并对学生完成选题方向上博士学位论文的能力进行综合考察。

考试截止时间:最晚须于第四学年结束前完成该考试。

学院鼓励学生提前一年或更早通过该考试。

学生自通过考试起至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不少于一学期。

4. 年度研究进展报告已完成资格考试的博士生,和到期未完成资格考试的博士生,需每年提交年度研究进展报告,由导师(组)评估,对于研究进展未达预期者由培养委员会组织进一步评估,并将评估意见通知指导教师及本人,指导教师及学生本人需根据评估意见改进或提高。

5.学位论文工作及答辩相关要求1.博士生学位论文研究的实际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2年。

学位论文要求英文撰写。

2.在学期间的学位论文相关的创新成果应满足导师(组)根据相关研究领域特色设定的要求。

3.博士学位论文评审:博士学位论文经导师(组)写出详细的评阅意见外,还应将论文送5位国内外同行专家评阅。

学位论文通过导师(组)审查和同行专家评阅并全部收回评阅意见后,方可申请答辩。

4. 博士生学位论文通过评审后,需进行学位论文答辩,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应由导师(组)提名并经学术指导委员会主席审批。

5. 博士生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方可申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

附录:附录一、博士生修读科目及学位学分要求全日制普博生(入学前具有硕士学位的博士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要求学位学分不少于19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不少于6学分,必修环节4学分,所选领域的专业课程不少于9学分(其中,major不少于6学分,cross不少于3学分)。

除了满足以上19学分的要求之外,国际学生仍要求修读2学分的汉语课程。

课程设置具体详见附录。

全日制直博生(入学前不具有硕士学位的博士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要求学位学分不少于29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不少于7学分,必修环节4学分,所选领域的专业课程不少于18学分(其中,major不少于12学分,cross不少于6学分)除了满足以上29学分的要求之外,国际学生仍要求修读2学分的汉语课程。

课程设置具体详见附录。

对于清华大学提前攻博生,学位学分要求同全日制直博生。

同时,其硕士期间修读的所有TBSI的博士课程均可认定为博士培养方案的课程。

入学前修读的非TBSI课程需要经过学分转换方可认定为博士培养方案的课程。

学分转换需要提供1)导师同意;2)授课教师同意;3)专业课的学分转换不超过4门课程;4)最多9学分可以转换。

(1)公共必修课■思想政治课组(a):普博生【2学分】: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90680032)2学分直博生【3学分】: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90680032)2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60680021)1学分■职业发展类课程[1学分]职业发展与专业表达(66000022)2学分创意创新创业与创客创投概论(66000011)1学分■英语[2学分]英文专业写作与表达2学分■创新训练营(b) [1学分]创新训练营(76000041)1学分■汉语[2学分] 国际学生必修国际学生必须提供汉语水平证明或者通过选修汉语课程来达到汉语的水平要求。

(2)必修环节【4学分】资格考试1学分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1学分学术活动(c)2学分(3)所选领域的专业课程普博生【不少于9学分】⏹所选领域的Major “M” 课程6学分⏹所选领域的Cross “C” 课程3学分直博生【不少于18学分】⏹所选领域的Major “M” 课程12学分⏹所选领域的Cross “C” 课程6学分注:所有博士生必须选修所选领域的1学分的100系列课程。

这一学分可以算作其major或者cross 中的一个学分,但不能同时计算。

导师(组)和CSE同意后,学生最多可以用3学分cross课程代替major课程或者用3学分major课程代替cross课程。

除了以下列表中的课程,在征得导师(组)的同意后,学生可以修读学院的新增课程,以及不超过3学分的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及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开设的专业课程。

(4)补修课程凡欠缺本专业本科基础的博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组)指导下补修有关课程。

补修课可记非学位课程学分。

(a)注:港澳台学生按要求选修“思想政治课组课程”;或所要求学分用“中国概况课”课组(课程编码:00000007)中的课程替代2-3学分,不足部分学分用专业课学分替代。

国际学生可免学“思想政治课组课程”,其学分用“中国概况课”课组(课程编码:00000007)中的课程替代2-3学分,不足部分学分用专业课学分替代。

具体要求及“中国概况课”课组请详见《清华大学港澳台学生、国际学生(研究生)免学及免修课程说明》。

(b)注:鼓励学生组成跨学科领域的团队,进行跨学科领域、开放式的研究型或应用型的课题研究。

(c)注: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院的各类学术活动,学术活动共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由学院组织的重大活动,学生需要全部参加;第二类是学术诚信与道德讲座。

所有学生必须通过参加至少两次由学院组织的关于学术诚信与职业道德讲座或者是由学院或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或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开设的相关课程;第三类是科研研讨会,学生每学期至少参加8次。

每次学术活动结束后,学生需要写不少于300字的总结。

最终的学术报告包含每次学术活动的总结以及出勤记录,并于每学期末一并提交给教学办公室备案。

学术活动每学期都会举行,成绩将以“通过”或“不通过”的形式记录。

学生每年最多可以获得1学分,总学分要求是2学分。

附录二、课程目录以下表格列出了学院目前开设的专业课程。

每门课程是major或cross,取决于学生的所选领域。

九个领域是下表中的第五栏至第十三栏。

每个学生根据各自的所选领域匹配表格中的栏目时,需要满足major和cross的学分要求。

例如:一个来自专业一及方向三(DIT3)的学生,应该根据表格中的第七栏选修专业课程。

除以下列表中的课程,在征得导师(组)的同意后,学生可以修读学院的新增课程,以及不超过3学分的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及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开设的专业课。

67891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