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句练习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微课《比喻句》的教案

微课《比喻句》的教案

微课《比喻句》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比喻句的定义和基本结构。

2. 培养学生运用比喻句进行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认识和运用。

二、教学内容1. 比喻句的定义:比喻句是通过对比两种不同事物,用一事物来描写另一事物的句子。

2.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本体、喻词和喻体。

3. 比喻句的类型:明喻、暗喻、借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喻句的定义、基本结构和类型。

2. 教学难点:比喻句的运用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微课形式,以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媒体展示教学内容。

2. 运用实例分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比喻句的特点和运用。

3.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比喻句实例,引发学生对比喻句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比喻句的定义、基本结构和类型。

3.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比喻句,让学生了解比喻句的特点。

4. 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比喻句的运用和修辞手法的认识。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运用比喻句进行写作练习。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生活中的比喻句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喻句的用法。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比喻句的理解和运用。

3. 练习指导: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练习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提高比喻句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准备1. 制作微课视频:包括比喻句的定义、例句和练习题等内容,以便学生直观地学习。

2. 准备练习材料:设计一些有趣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准备教学工具:如投影仪、白板等,以便进行课堂演示和互动。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的表现。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评估他们对比喻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和创新性,了解他们对比喻句的掌握程度。

比喻句教学设计[全文5篇]

比喻句教学设计[全文5篇]

比喻句教学设计[全文5篇]第一篇:比喻句教学设计比喻句教学设计范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比喻句教学设计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比喻句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了解比喻句的作用,认识比喻句的特点。

2、初步判断一句话是不是比喻句。

3、培养学生写比喻句的兴趣,从而乐于表达,乐于写话。

二、教学准备:一年级《小池塘》中一段优美的比喻句。

几组形状、颜色相似物体的图片。

三、重难点:1、了解比喻句的表达特点。

2、初步学写比喻句。

四、教学过程:1、欣赏优美的比喻句。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小学一年级下册《小池塘》中这样一段话: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

太阳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鲜红的气球。

月牙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弯弯的小船。

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许多闪亮的珍珠。

写得美吗?它呀!美就美在用了四个比喻句。

那么什么是比喻句呢?2、观察句子,找出比喻句的特点。

就拿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一句来说,句子中出现了两个不同的事物,白云和白鹅。

它们具有相似之处,颜色相同、都是白色,并且形状也类似。

像这样,把两个具有相似点的不同类别的事物放在一起做比较,这样的句子就叫比喻句,也叫作打比方。

简单点说,就是把一个物体或人比喻成另一个物体。

下面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句子: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句子写了哪两样事物,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恩。

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这句话中的月儿和小船是不同种类的事物,但他们有共同之处,都是弯弯的,而且两头尖。

所以这个句子呀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比喻句。

一般来说,一个比喻句包括三个部分: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通常把被比的'事物叫作“本体”,把拿来作比的事物叫作“喻体”,把联系两者的关键词叫作“比喻词”。

3、巩固练习。

那同学们,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

这个比喻句中,本体、喻体、比喻词各是什么?请开动脑筋找一找吧!恩,真厉害!这么快就找到了。

比喻句精品教案

比喻句精品教案

课题:比喻句备课人备课时间上课时间教课内容比喻句知识与能力1、认识比喻句。

2、学会写比喻句。

教过程与方法经过学习比喻句的特色,并学会写比喻句。

学感情态度经过学习,让学生学会写比喻句,培育学生自主学目与价值观习的能力。

标教课要点教课难点经过学习比喻句的特色,并学会写比喻句。

经过学习,让学生学会写比喻句,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直接导入并揭题同学们,今日我们一同来学习新的内容《比喻句》。

二、比喻句1、比喻就是往常说的打比方,即用详细的、浅易的、熟知的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个抽象的、高深的、生分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手法。

2、比喻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

3、比喻句的基本构造分为三部分:本体 (被比喻的事物 )、喻词 (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 )和喻体 (打比方的事物 )。

4、比喻句又有明喻、暗喻、隐喻之分。

5、有本体、喻体、喻词的句子叫比喻句。

三、比喻句的特色1、常有比喻词,有“像似的“”像同样”“好似”“是”“变为”“忧如”“真象” 等。

若出现题时,一般会“把 ...... 比作 ...... ”用“...... 来比作 ...... ”2、有“仿佛“”像”“是”一类词的句子,不必定都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要点要看句子里是不是在“打比方”。

四、比喻句的作用1、比喻说理浅易易懂,令人简单接受。

2、比喻能把一些不好想象的东西详细地说出,借其余近似事物加以说明,令人更为清楚理解。

教3、比喻状物能使归纳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

4、起到修饰文章的作用。

学5、使事物形象,生动,突出特色,衬着气氛,侧面衬托。

五、判断是不是比喻句的方法过“三看一比法:”一看有没有“本体,”二看有没有“喻词,”三看有没有“喻体”,一比:比性质。

程六、举例子并练习1、解说例题女同学像鲜花同样漂亮。

本体:女同学喻体:鲜花比喻词:像3、做练习七:总结。

低年级比喻句微课教案(五篇范例)

低年级比喻句微课教案(五篇范例)

低年级比喻句微课教案(五篇范例)第一篇:低年级比喻句微课教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认识一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做比喻句,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打比方,相信同学们对它也不陌生,就是把一个事物比喻成另外一个事物。

它可以把一些不好理解的东西说得通俗易懂,也可以让句子更加生动。

比喻句最简单的句式是:什么像什么。

比如弯弯的月亮像小船,弯弯的月亮我们叫本体,小船我们叫喻体,像是比喻词。

所以我们说比喻句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

我们再来看几个句子:树上的苹果又大又红,就像红灯笼一样。

树上的苹果到底有多大多红呢?啊,就像红灯笼一样。

这样一说,我们很快就能理解苹果有多大多红了呢。

你看,比喻句不仅能让句子更加生动,还能更加简洁呢。

有的事物变换多样,我们会把它比喻成好几样东西,比如:朵朵白云有时像一群白兔,有时像几只绵羊。

那白云还像什么呢?看看孩子们写的吧。

你看孩子们平时多善于观察生活呀!比喻句的形式多样,除了用“什么像什么”,我们还可以说“……如……”,“……似……”,“好像”“仿佛”“什么是什么”,比如“光阴似箭”,把时间比作射出去的箭,来形容时间很快。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说月光像白霜一样,还有的会把本体去掉,如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课文《乡下孩子》的开头“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其实是在说乡下孩子就像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就像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

理解了这句话,那么我们还可以怎么仿写呢?看看孩子们的答案吧!写得多好啊!看了这么多比喻句,你们有没有发现,比喻句本体和喻体是有相似的地方的。

理解了比喻句,同学们在日常的口语中也可以用比喻句来表达,比如老师提问美丽的丽字怎样记住时,就有孩子说丽字的上面一横就像妈妈的眉毛,下面两个一样的东西就像妈妈的眼睛,非常美丽。

你看,不仅把抽象的汉字说得非常形象,还锻炼了想象力呢!同学们,你们学会比喻句了吗?第二篇:比喻句微课微课教学设计系列名称小学语文句子专项训练本微课名称比喻句知识点描述比喻句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方式,在人教版三年级的教材中随处可见。

比喻句课程设计

比喻句课程设计

比喻句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比喻句的定义、类型和作用,掌握比喻句的基本结构,能够识别和运用比喻句进行语言表达。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写作实践,运用比喻句进行创意表达,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比喻句带来的语言美感,培养对语言的热爱和欣赏能力,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人教版语文教材为例,主要涉及以下部分:1.比喻句的定义和基本结构2.比喻句的类型和作用3.比喻句的运用和创意表达4.比喻句的阅读和分析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比喻句的定义、类型和作用,以及比喻句的运用和创意表达。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比喻句的例子,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3.案例分析法:教师展示经典的比喻句作品,学生分析其优点和特点。

4.实验法:学生动手练习运用比喻句进行创意写作,教师点评和指导。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人教版语文教材,提供比喻句的基本概念和例子。

2.参考书:精选的比喻句作品集,供学生阅读和分析。

3.多媒体资料:比喻句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辅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比喻句。

4.实验设备:写作纸张、彩笔等,供学生进行创意写作练习。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以下方式:1.平时表现评估:教师将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讨论表现和提问回答等方面进行评估,占总分的30%。

2.作业评估:学生需完成一篇运用比喻句的创意写作,教师将根据写作内容、创意和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估,占总分的30%。

3.考试评估:在课程结束后,将进行一次比喻句知识的考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占总分的40%。

六、教学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逐步讲解比喻句的定义、类型和作用,以及比喻句的运用和创意表达。

修辞比喻(教案)

修辞比喻(教案)

修辞-比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喻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比喻进行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认识和运用。

二、教学内容:1. 比喻的定义和类型。

2. 比喻的构成和作用。

3. 比喻的运用和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比喻的定义、类型和作用。

2. 难点:比喻的运用和创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比喻的概念、类型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比喻句,引导学生理解比喻的运用。

3. 练习法:让学生动手创作比喻句,提高运用比喻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比喻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讲解比喻的概念、类型和作用,让学生理解比喻的基本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比喻句,让学生体会比喻的魅力。

4. 练习:让学生动手创作比喻句,互相交流、点评。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比喻在表达中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兴趣,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比喻案例和练习题。

2. 准备黑板和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和讲解。

3. 准备评价学生练习的准则。

七、教学步骤:1. 复习: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确保学生对比喻的基本概念有清晰的理解。

2. 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找出并分析课文中使用的比喻。

3. 互动讨论:邀请学生分享他们找到的比喻,并讨论其效果和意义。

4. 创作练习:给学生提供一些关键词或情境,要求他们创作包含比喻的句子或短文。

5. 展示和反馈:学生展示他们的创作,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强调创作的创意和比喻的恰当性。

八、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在家中寻找并记录三个日常生活中的比喻句子。

2. 让学生写一篇短文,运用比喻描述一个他们熟悉的人物或场景。

九、评价方法: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和讨论中的参与情况。

比喻句教案设计范文

比喻句教案设计范文

比喻句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喻句的定义和基本结构。

2. 培养学生运用比喻句进行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比喻句的定义和分类。

2.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

3. 比喻句的运用和创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比喻句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结构。

2. 难点:比喻句的运用和创作。

四、教学方法:1. 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例子讲解比喻句的定义和特点。

2.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运用比喻句,提高表达能力。

3. 创编法:鼓励学生创造自己的比喻句,培养创造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比喻句的定义、分类和例子。

2. 练习材料: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比喻句。

3. 创作纸张:供学生创编比喻句使用。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夸张等。

2. 提问:你们听说过比喻句吗?比喻句有什么特点?二、讲解比喻句(10分钟)1. 讲解比喻句的定义:比喻句是通过比较两个事物的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形容另一个事物。

2. 介绍比喻句的分类:明喻、暗喻、借喻。

3. 举例说明每种比喻句的特点和用法。

三、练习运用比喻句(15分钟)1.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比喻句进行表达。

2. 引导学生注意比喻句的结构和语气的运用。

四、创作比喻句(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每组创作一个比喻句。

2.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用生动有趣的事物进行比较。

3. 分享各组的比喻句,互相欣赏和评价。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比喻句的定义、分类和运用方法。

2.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运用比喻句进行表达。

3. 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其他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比喻句的定义和分类有了基本的了解,并能运用比喻句进行表达。

但在创作比喻句时,部分学生仍显得有些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以指导和练习。

要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提高对语言的感知和创造力。

四年级语文《比喻句》优质教案

四年级语文《比喻句》优质教案

四年级语文《比喻句》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比喻句的概念和特点;2. 能够认识和分析文章中的比喻句;3. 能够运用比喻句来描述事物和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比喻句的概念和特点;2. 比喻句在文章中的应用;3. 运用比喻句来描述事物和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创设情境,引出比喻句的概念。

2. 理解比喻句(10分钟)- 讲解比喻句的定义和特点,通过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3. 分析文章中的比喻句(15分钟)- 给学生发放一篇富含比喻句的短文,让他们找出并分析其中的比喻句。

4. 运用比喻句来描述事物(20分钟)- 教师指导学生选择一个简单的事物,并要求他们用比喻句来描写该事物。

5. 运用比喻句来描述情感(20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情感的表达方式,然后让他们用比喻句来描述一种情感。

6. 练与巩固(15分钟)- 让学生完成一些练题,巩固对比喻句的理解和运用。

7. 总结与反思(5分钟)- 综合讨论比喻句的应用,学生分享研究心得和体会。

四、教学资源1. 比喻句的定义和例子的教学PPT;2. 含有比喻句的短文;3. 比喻句的练题。

五、教学评估1.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的表现;2. 学生完成练题的准确率和合理程度。

六、拓展延伸1. 邀请学生自行查找更多比喻句的例子,并进行分享;2. 引导学生尝试运用比喻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创作和表达。

以上是本次四年级语文《比喻句》优质教案的内容和安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比喻句,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喻句1.比喻句: 就是( ),用( ) ( ) ( )的事物来代替( ) ( )的事物.2.比喻句的特点:①把( )比作( );②必须有( )。

3.比喻句的句式:什么像( ),( )或( )。

4.基本结构:( ) ( ) ( )5.比喻句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 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 )的两个事物;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 )。

6.比喻句的答题模式: 运用了()的修辞,将()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课堂练习一、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看他的样子,好象有什么喜事似的。

()2、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3、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4、她长得很像我邻居的小妹妹。

()5、星星像孩子的眼睛眨呀眨。

()6、他的性格很像他爸爸。

()7、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8、百灵鸟在枝头欢乐地歌唱。

()9、小姑娘有一颗金子一样的心。

()10、老师像妈妈。

()二、指出下面比喻句把什么比喻成什么,用什么比喻什么。

1、鲜红的队旗像燃烧的火焰。

这句话把()比作()2、这句话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抚慰了我受伤的、幼小的心灵。

这句话把()比作()3、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

这句话把()比作()4、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这句话把()比作()5、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这句话把()比作(),把()比作()三、想一想,写一写。

1、她急得像。

2.节日的北京,。

3.红红的柿子像挂在枝头。

4天上的星星像。

5.弟弟的脸蛋像。

比喻句练习题一、下列句子有的是比喻句,有的不是比喻句,请在括号内分别打上“√’’(表示是)或“×”(表示不是)。

1.漓江的水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 ) 。

2.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一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

( ) 3.我见过不少的大榕树,但是像这样大的榕树却是第一次看见。

( )4.粗大的雨点,像鞭子一样毫不留情地抽打着一切。

( )5一道蓝色的闪电唰地撕开了夜幕,接着传来一声惊雷,好像闪电也要看看这位雷锋式的战士。

( ) 6.从它站立的姿势可以想象它失足落水那一瞬间的情景。

( )7.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 )8.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 )9.敌人控制的“三九一”高地,像一颗毒牙。

( )10.大粒的沙石生气似地敲打着窗玻璃。

( )二、读下列比喻句,完成后面的练习。

1.一块拔地而起的巨石,像一支巨大的竹笋。

这句话把_ __ 比作_ __ 2.工人们愤怒极了,像山洪一样往里冲。

这句话把_ __ 比作_ __ 3.武松提起铁锤股大小的拳头只顾打。

这句话用__ __比喻__ _ 4.浪涛像顽皮的小孩似的跳跃不定。

这句话用__ __比喻__ _ 5.好像为了衬托那令人目眩的蓝色,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

这句话用比喻三、读下列句子,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1.发令枪一响,他像( )样冲出了起跑线。

2.老师( )般的关怀终于感动了他。

3.他瘦得像( ),哪里还挑得起重担子。

4.这人说话如同( ),又快又响亮。

5.我心里犹如( ),说不出是个啥滋味。

四、用比喻的方法把下列句子写具体,写生动。

1.雨下得很大。

2.眼睛明亮。

3.问题很复杂。

4.天气闷热。

5.心里很高兴。

一、读下面的短文,填恰当的比喻句:进入天山,蓝天衬着矗立的巨大雪峰,在太阳底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二.阅读短文《恐龙》,回答问题。

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

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

梁龙的身体很长,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走起路来,好像是一架移动的吊桥。

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尾巴上还有四支利剑一样的尾刺。

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大角,一只长在鼻子上方,另外两只长在眼睛上方,每只角都有一米长——这样的脸型,让任何动物都望而生畏。

1.请用“﹏﹏”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2.文中写恐龙的特点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摘抄一句比喻句:3.这段话中介绍了()()()()四种恐龙。

4.你知道了恐龙有哪些特点()()三、阅读短文《石榴》片段,回答问题。

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

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1.照样子写词语。

郁郁葱葱:()()()越开越密:()()()2.用“﹏﹏”划出文中的比喻句。

这句话用来比喻。

3.从文中找出下面字的反义词。

稀()远()空()4.这一段主要写了石榴从抽枝→()→()的生长过程。

2、松鼠松鼠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它是一种非常美丽的小动物。

它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

一身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抹过油。

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

(1)这段话共有__ ___句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你用“”画出来。

(3分)(2)文章从_____ 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这些方面写松鼠的美丽的。

(4分)(3)在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填在括号里。

(8分)()的大尾巴()的小面孔()的毛()的小眼(4)请仿照上面的短文,用几句话写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

(1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北大荒的秋天原野热闹非凡。

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梁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

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生活在这里的人,喜欢用“”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这里的、、,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2、短文第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请你用“”画出来。

3、用“~~~~”线划出文中的比喻句。

4、文中从,,这几个方面写出了原野的热闹非凡。

5、仔细想想,你认为北大荒的原野还有那些“沉甸甸的宝物”呢?5、满天的乌云,黑压压地压下来。

树上的叶子一动也不到,蝉一声也不叫。

忽然,一阵狂风吹得树枝乱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闪电越来越大。

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天亮起来了。

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脸上感到一阵凉爽。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蝉叫起来了,蜘蛛又坐在网上了。

池塘里水满了,明晃晃的像面大镜子。

青蛙也叫起来了。

1、填空()的乌云()的彩虹()的空气()的镜子2、这篇短文共有个自然段。

第1段到第段写雷雨前,第段到第段写雷雨中,第段到第段写雷雨后。

3、摘抄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4、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横线上。

6、好问的李四光李四光和小伙伴在一块石头后面捉迷藏。

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们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

突然,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了兴趣:这么大的石头,是从哪儿来的?李四光跑去问老师老师想了想说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爸爸告诉他:“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1)给短文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4分)(2)用“”画出李四光的疑问。

(2分)(3)老师和爸爸的回答肯定吗?。

从、、三个词可以看出来。

(4分)(4)照样子写词语。

(4分)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分享:小学语文排比句、夸张句和拟人句辅导练习一,指出下列各句运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

1.夕阳还舍不得将最后一线余辉收回去,继续从西山顶上探蓿半个脸儿,伴随着这美丽、沉静而又活跃的山村。

2.我就是长着一个心眼,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

3.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

4.大伙儿都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云。

5.这是枫树、野柿树携带满枝的果实,在迎接寒冬的到来。

6.白桦树“哗哗’’地,在扬科的头上不住地号叫。

7.学好了语文,我们才会读书看报,才会写信写日记,才会写好作文。

8.我的心激动得要跳出胸膛。

9.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10。

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

二、指出下面这段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小草儿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的,一直连着天际。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三,下列句子中有的修辞手法运用得不恰当,请找出来并在括号内打上“×”(表示不恰当)。

1.群山肃立,江河挥泪,辽阔的祖国大地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 )2.人群在欢跃,泥土也从地下伸出头来朝着人们微笑。

( )3.刚踏进校门,崭新的教学大楼就向我们鼓掌表示欢迎.( )4.黄河掀起了万丈狂澜。

( )5.盔立正l”老师的一声口令,震得整个操场都摇晃起来。

( )6.这天气可真冷,都快把我冻僵了。

( )7.我们今天的学习,不是为自己,不是为父母,不是为家里,也不是为兄弟姐妹。

( )8风越刮越猛,刮得人站也站不稳;雨越下越大,打在脸上又凉又冷;人越来越少,都躲到屋子里去了( )9.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而在有些人却是出风头第一,休息第一,与自己第一。

( )10.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集体,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东西一样爱护集体,我们要像爱护国家财产一样爱护集体。

( )7根据拼音写词语。

qi fu de_____波浪shu lian de_____操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