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术活动(拓印菊花)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美丽的菊花》含反思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菊花,了解菊花的特征和种植环境。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绘菊花的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体验绘画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菊花的特征,学会观察和描绘菊花。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用恰当的颜色和线条表现菊花的美丽。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菊花图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光线充足的绘画空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菊花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菊花的特征,如花瓣、颜色、形状等。
2. 讲解:讲解菊花的种植环境、生长过程等,让幼儿了解菊花的大自然属性。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绘画菊花,重点讲解绘画技巧,如颜色搭配、线条运用等。
4. 绘画环节: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用画笔和颜料描绘菊花。
5. 展示与评价:将幼儿的画作展示出来,让大家共同欣赏,并给予积极评价。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对菊花的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部分幼儿能够观察到菊花的细节并描绘出来。
在绘画过程中,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得到了发挥。
但也有个别幼儿对绘画技巧掌握不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总体来说,本次教学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幼儿在观察、描绘菊花的过程中,体验到了绘画的乐趣,对大自然充满了热爱。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寻找大自然的菊花,让幼儿亲身体验菊花的美丽。
2. 邀请园内园艺师进行专题讲座,让幼儿更加深入了解菊花的种植和养护。
3. 开展菊花主题的诗歌朗诵活动,培养幼儿的文学素养。
七、家园共育:1. 家长协助幼儿在家中种植菊花,观察菊花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的责任心。
2. 家长鼓励幼儿在家中进行菊花绘画创作,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
3. 家长与幼儿一起参加户外菊花展览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菊花特征的理解和绘画技巧的掌握。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菊花》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菊花》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菊花的外形特征,并了解其象征意义
2.锻炼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
3.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二、教学重点
1.认识菊花的外形特征
2.锻炼幼儿的绘画技能
三、教学准备
1.菊花图片、图书或者实物
2.绘画工具(彩色笔、蜡笔、彩色纸等)
3.布置好的教室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
教师拿着实物或者图片向孩子展示,然后引导孩子们谈论菊花的特点和美丽。
2. 讲解
教师为幼儿介绍菊花,包括花的颜色、形状、花瓣长度等,同时也向幼儿们介绍菊花的象征意义,让孩子们了解到菊花不仅有美丽的外表,还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3. 绘制
教师将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画出属于自己的菊花,可以使用颜料、彩色笔等,同时鼓励孩子们互相交流,在他人的作品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向优秀的作品学习。
4. 发表
孩子们完成绘制之后,教师将让他们口诵自己的画作及自己对菊花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点评和赞赏,让孩子在这个互动的环境中学会表达。
五、教学总结
在这次美术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让孩子们了解了菊花的特点、象征意义,同时又让孩子在自由的环境中发挥想象,展现自己的绘画才华,让他们在绘画中不断锻炼自己的手眼协调能力,从而增强了他们的创造和想象能力,全面提升了幼儿的综合素质。
经过这个教案的学习,相信孩子们不但对菊花有了更深的理解,同
时对美术也有了更深的兴趣,希望通过这样的教育活动,能够在孩子们的心里留下一片阳光和快乐。
小班美术《菊花》活动教案及反思

“小班美术《菊花》活动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观察、体验,了解菊花的形状、颜色等基本特征。
2.培养幼儿对手工制作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教学主题:菊花2.教学材料:菊花图片、画纸、画笔、剪刀、胶水、彩泥等。
三、教学过程1.引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秋天有什么特点吗?(引导学生回答)师:秋天到了,许多花朵都凋谢了,但是有一种花却依然盛开,那就是菊花。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画菊花,好不好?2.观察菊花师:我们来观察一下菊花的形状和颜色。
请大家看这些图片,说说你们看到的菊花有什么特点?生1:菊花的花瓣很多。
生2:菊花有红色、黄色、白色等。
生3:菊花的花瓣是螺旋状的。
师:很好,大家都观察得很仔细。
菊花的颜色丰富多彩,花瓣层层叠叠,非常美丽。
3.画菊花师:下面,我们就来动手画一画菊花。
请大家拿出画纸和画笔,先画出一个大大的圆形,当作菊花的中心。
师:然后,我们用画笔在圆形周围画出许多花瓣,注意花瓣的形状和大小要有所不同哦。
生1:老师,我不会画花瓣。
师:没关系,你可以先画一个三角形,然后再在三角形的基础上画出花瓣的形状。
师:画完花瓣后,我们可以给菊花涂上漂亮的颜色。
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哦。
4.制作菊花师:除了画菊花,我们还可以用彩泥来制作菊花。
请大家拿出彩泥,先搓成一个圆形,然后用手轻轻按压,使其变成一个平面。
师:我们用剪刀在彩泥上剪出许多小花瓣,再用手轻轻按压,使其粘在圆形上。
师:同学们,你们的作品都完成了吗?让我们一起展示一下吧!请大家把自己的作品放在桌子上,我们来欣赏一下彼此的作品。
师:你们的作品都非常漂亮,每个人都能画出不同颜色的菊花,制作出独特的菊花作品。
希望大家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观察、体验,让幼儿对菊花的形状、颜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达到了教学目标。
2.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创造力。
幼儿园小班美术优质课教案《菊花》2篇2

幼儿园小班美术优质课教案《菊花》 (2)幼儿园小班美术优质课教案《菊花》 (2)精选2篇(一)教案名称:《菊花》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真实的菊花,培养幼儿对菊花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2. 引导幼儿用画笔和颜料进行简单的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集中注意力。
4. 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教学准备:1. 真实的菊花或图片、海报等。
2. 彩色纸张、颜料、画笔等绘画材料。
3. 音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与幼儿一起观察真实的菊花或展示菊花的图片,引起幼儿对菊花的兴趣。
2. 引发幼儿的思考:菊花是什么颜色的?有几片花瓣?花瓣的形状是怎样的?二、示范与指导(10分钟):1. 给每个幼儿发放彩色纸张、画笔和颜料。
2. 示范绘画菊花的基本步骤:首先在纸上画出菊花的形状,可以用大圆和小圆搭配,然后用各种颜色的颜料给花瓣上色。
3. 给幼儿逐步指导,引导他们按照示范进行绘画。
三、实践与表现(15分钟):1. 让幼儿自由发挥,以自己的方式绘画菊花,可以选择不同的颜色和形状。
2. 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提问,引导幼儿观察菊花的细节,如花的中心、花瓣的排列等。
3.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描述自己画菊花的感受和想法。
四、小结与延伸(10分钟):1. 展示幼儿的绘画作品,让幼儿互相欣赏,鼓励他们表达对彼此作品的赞美和肯定。
2. 通过欣赏和讨论,引导幼儿再次观察菊花的形象和特征。
3. 教师可以播放与菊花相关的音乐,让幼儿跟着音乐舞动,感受菊花的美好。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幼儿在观察真实的菊花和绘画菊花的过程中,培养了对菊花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另外,绘画活动也促进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通过观察和欣赏作品的环节,幼儿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得到了提升。
在后续的活动中,可以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花卉的艺术创作,丰富幼儿的美术经验。
幼儿园小班美术优质课教案《菊花》 (2)精选2篇(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黑与白这两种基本颜色的感知和认知能力;2. 培养幼儿对黑与白的区别和相似之处的观察和比较能力;3. 培养幼儿对黑与白的配合和搭配的审美和创造能力;4. 提升幼儿的绘画技巧和表现能力。
《菊花》小班美术教案

《菊花》小班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菊花的形状、颜色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培养学生用撕、粘、画等手法创作菊花的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撕纸、粘贴和绘画的基本技巧,创作出美丽的菊花。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1. 菊花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彩纸、颜料、画笔、剪刀等绘画材料。
3. 教学PPT。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菊花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菊花的形状、颜色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简要讲解菊花的形态特征,让学生了解菊花的基本结构。
3. 示范:教师演示如何用彩纸撕出菊花的瓣,并用颜料涂上颜色,粘贴在纸上。
4. 创作: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动手制作菊花。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制作菊花的质量:花瓣形状、颜色搭配、创作思路等方面。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等方面。
3. 学生对菊花的认识和喜爱程度:观察、表达、欣赏等方面。
评价方法: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自评相结合。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菊花展,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家长和同学,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2. 邀请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创作表现,增进家校合作。
3. 开展菊花知识竞答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菊花的生长过程、品种等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欣赏和描述菊花。
3. 适当增加户外活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真实的菊花,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八、教学拓展:1. 让学生尝试用其他材料和手法创作菊花,如泥工、沙画等,丰富学生的创作经验。
幼儿园小班美术优质课教案《美丽的菊花》2篇

幼儿园小班美术优质课教案《美丽的菊花》 (2) 幼儿园小班美术优质课教案《美丽的菊花》 (2)精选2篇(一)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美丽的菊花,培养幼儿观察、感知和表达的能力。
2. 提高幼儿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
3. 培养幼儿对颜色的感知和运用的能力。
4. 培养幼儿艺术创造和表现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菊花的形态和颜色。
2. 学习用颜色画菊花。
3. 制作菊花的手工作品。
三、教学准备:1. 菊花的图片或实物。
2. 彩色纸、颜料、颜笔、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出示菊花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菊花有什么特点?颜色是什么样的?让幼儿了解菊花的形态和颜色。
2. 培训(15分钟)(1)教幼儿用颜色画菊花的方法:先用铅笔画出花的轮廓,再上色。
可以用不同的颜料或颜笔,让幼儿根据菊花的颜色特点进行涂色。
(2)教幼儿用彩纸剪刀制作菊花的手工作品:将彩纸对折,剪出花的轮廓,再剪出花瓣和花蕊的形状,用胶水将花瓣和花蕊粘贴到轮廓上。
可以用不同颜色的彩纸制作出五彩斑斓的花朵。
3. 练习(15分钟)让幼儿分成小组,进行练习。
教师可以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幼儿动手尝试。
4. 制作(15分钟)幼儿按照自己的创意和喜好,用颜色画菊花或制作菊花的手工作品。
5. 展示与分享(10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教师可以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肯定和鼓励。
五、教学延伸:1. 借助教材或故事,扩展幼儿对菊花的认识。
2. 带幼儿到花坛、园艺区等地,观察和欣赏真实的菊花。
3. 引导幼儿用其他艺术形式表达菊花的美丽,比如舞蹈、音乐等。
4. 参观艺术展览或美术馆,让幼儿感受更多的美丽和艺术。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得以观察、感知和表达美丽的菊花。
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表达和创造能力。
此外,通过展示与分享,让幼儿增强了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促进他们的发展。
小班菊花美术课程教案及反思

小班菊花美术课程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小班菊花美术课程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菊花的特点和形态。
2. 培养学生对菊花美感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3. 提升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菊花的形态和特点介绍。
2. 观察菊花的颜色和纹理。
3. 学习绘制菊花的基本步骤。
4. 创作自己的菊花作品。
教学准备:1. 菊花的图片或实物样本。
2. 绘画纸、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3. 画板、画架等辅助工具。
4. 教学反思表格。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观察菊花的图片或实物样本。
- 提问学生对菊花的了解和感受。
2. 知识讲解(10分钟):- 介绍菊花的形态和特点,如花瓣的形状、颜色等。
- 引导学生观察菊花的颜色和纹理。
3. 绘画技巧讲解(15分钟):- 演示绘制菊花的基本步骤,如先画轮廓、再填充颜色等。
- 强调细节的表现和色彩的运用。
4. 创作时间(20分钟):- 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自由创作自己的菊花作品。
-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不同的表现方式。
5. 展示与分享(10分钟):- 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和感受。
- 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提供建议和指导。
6. 教学反思(5分钟):- 教师填写教学反思表格,记录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 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
教学反思:本次小班菊花美术课程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学生们对菊花的形态和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菊花的颜色和纹理。
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展现了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然而,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学生在绘画技巧上还需要更多的指导和练习。
其次,在创作时间安排上,有些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完成作品。
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在下次教学中加强技巧讲解和个别辅导,同时合理安排创作时间,以提升学生的绘画水平和创作能力。
小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美丽的菊花》

小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美丽的菊花》小班美术优质课教案教学内容:《美丽的菊花》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菊花这种花卉;2. 培养学生的美感和观察力;3. 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菊花的照片或实物;2. 彩色纸、颜料、画笔、水杯、画板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菊花的照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菊花的外貌特征和生长环境,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10分钟):讲解菊花的形状、颜色和花瓣的排列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和感知。
3. 示范(10分钟):在黑板上或大纸上画一朵菊花,需要包括花瓣、花蕊和茎。
老师一边画一边讲解绘画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4. 绘画实践(20分钟):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使用彩色纸和颜料进行绘画实践,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
5. 展示评价(10分钟):学生完成作品后,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展示,互相欣赏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菊花这种花卉,培养学生的美感和观察力,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介绍菊花的外貌特征和生长环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表达欲望。
在绘画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中,我通过示范和讲解,指导学生如何绘画一朵菊花,引导他们观察和感知菊花的形状、颜色和花瓣的排列方式。
在绘画实践中,学生积极参与,展现了自己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展示评价环节,学生之间互相欣赏和评价,增强了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部分学生对菊花的形态和颜色理解不深,对绘画技巧掌握不够熟练。
下次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引导他们多观察和思考,提供更多的绘画示范和练习机会,帮助他们提高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较好的,学生通过绘画实践,增强了对菊花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