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收涩药(DOC)

合集下载

讲座-18收涩药学习文档

讲座-18收涩药学习文档
36
赤石脂
功效 涩肠止泄 收敛止血 敛疮生肌
适应症 久泻、久痢 崩漏便血 疮疡久溃
配伍 禹余粮 禹余粮、乌贼骨 煅龙骨、炉甘石
特点:止泻兼止血。主治虚寒性下利脓血。
37
赤石脂
本品有吸附作用,能吸收消化道内的有毒 物质、细菌毒素及食物异常发酵的产物, 保护消化道粘膜,制止胃肠道出血
38
赤石脂之使用注意
22
五味子使用注意
【一般用量与用法】2-6g,煎服。研末服,每次1-3g。 【按语】 1. 凡表邪未解、内有实热、咳嗽初起、麻疹初起者,不
宜应用。至于素有寒饮,而又外感风寒,出现咳嗽喘 急、痰多稀薄等症,可用本品与温肺散寒的干姜、细 辛等配伍,一散一敛,一方面可防肺气耗散太过,一 方面又可防止敛肺遏邪的弊害。 2. 近年来本品应用范围有所发展,临床上常用于神经衰 弱、失眠等症;对于肝炎恢复期血清转氨超过正常数 值而久不恢复者,应用本品有降低作用。
乌梅丸《伤寒论》: 乌梅、黄连、黄柏、干姜、附子、 蜀椒、桂枝、细辛、人参、当归 治蛔厥腹痛。
28
乌梅、五味子之比较
相同点:二者均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生津 止渴作用,常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不止、 阴伤消渴等症。
不同点: 1. 五味子又能滋肾固涩、益气敛汗及宁心安神,
凡肺肾两虚喘咳,肾虚之遗精、滑精,阴血亏 少之失眠多梦等症,皆可用之。 2. 乌梅能安蛔止痛、炭用能止血,多用于蛔厥腹 痛、呕吐、便血等症。
7
第一节 固表止汗药
药性特点: 味甘性平,有固表敛汗之效。
适应症: 1. 卫表不固、腠理不密,津液外溢之自汗; 2. 热盛伤阴,迫液外泄之盗汗。 禁忌症:
表邪未解,邪热内盛者忌用。
8

第十八章收涩药 02

第十八章收涩药 02

第三节 固精缩尿止带药
1 本类药物酸涩收敛,主归肾、膀胱经。以 固肾涩精、缩尿止带为主要功效,有的还 兼有尿、尿频以及崩漏、
带下等证。常与补肾药同用。 2 本类药物酸涩,对外邪内侵,湿热下注所致的遗
精、尿频不宜用。
山茱萸
来源:为山茱萸科落叶 来源: 小乔木山茱萸的成熟果 肉。主产于浙江、安徽、 河南、陕西、山东等地。 秋末冬初时采收。文火 烘或置沸水中略烫后, 及时挤出果核,干燥, 生用或酒制用。
覆盆子
来源: 来源:为蔷薇科 落叶灌木华东覆 盆子的干燥果实。 主产于浙江、福 建、四川、安徽、 陕西等地。夏初、 果实由绿变黄绿 时采收。置沸水 中略烫或略蒸, 干燥。生用。
[性味归经 :甘、酸,微温。归肝、肾经。 性味归经]: 性味归经 [功 功 效]:固精缩尿,益肾养肝。 : [临床应用 :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 . 用于肾虚不固之遗精滑精,遗尿尿频。 2 . 用于肝肾不足,目暗不明。 [用法用量 :煎服,3~ 10g。 用法用量]: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肾虚有火,小便短涩者不宜服用。 使用注意]: 使用注意 [性能特点 :本品甘酸温,入肝肾经,为能补能涩之品。 性能特点]: 性能特点 既能固精缩尿,又能补肾助阳、滋养肝肾、明目,适 用于肾虚所致的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肝肾不足之目 暗不明等证。
五味子、乌梅与五倍子
药物 五味子 乌梅 五倍子 相同点 不同点
均能敛 酸甘性温,滋补收敛之功兼备,既入肺 肺止咳, 肾经而敛肺滋肾、涩精治咳喘及自汗盗 汗、又入心经治阴血不足之心悸、失眠 涩肠止 泻,治 酸涩性平,虽无补益之功但长于生津止 渴,又能安蛔止痛为治虚热消渴、蛔厥 肺虚久 腹痛之要药,炒炭可止血。 咳,久 性寒,酸收降火治肺热痰嗽皆有效, 泻久痢 善治滑脱证兼有热者尤宜,外用还 能治子宫脱垂等证

中药学-18收涩药

中药学-18收涩药

第三节
固精缩尿止带药


一、含义:凡具固精、缩尿、止带之功, 以治疗遗精、滑精、遗尿、尿频以及带 下等证为主的药物,称固精缩尿止带药。 二、特点及效用: 这类药物酸涩收敛,主归肾、膀胱经。具 有固精缩尿止带之功。主要适用于肾虚 不固,膀胱失约所致的遗精、滑精、遗 尿、尿频以及带下等滑脱之证。
一、特点:酸、甘,微温。本品既具收敛之性以 秘藏精气固摄下元,又具有补益之功以滋养精 血而助元阳之不足,长于固摄精气,是治疗肝 肾不足,精气失藏的要药。 二、应用: 1、用于精气失藏之证。 2、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腰膝酸软。 用量用法:5~10g,急救固脱20~30g,煎服。 使用注意:命门火炽,素有湿热及小便不利者不 宜用。

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莲须:甘、涩,性平。功能固肾涩精。主用于遗 精、滑精、带下、尿频。 莲心:味苦,性寒。功能清心安神,交通心肾, 涩精止血。主用于心火亢盛;心肾不交,失眠 遗精;血热吐血。 莲房:苦、涩,性温。功能止血化瘀。主用于崩 漏、尿血、痔疮出血、产后瘀阻、恶露不尽。 荷叶:苦、涩,性平。功能清暑利湿,升阳止血。 主用于暑热病证、脾虚泄泻和多种出血证。
第十八章 收涩药


一、含义: 凡具收敛固涩作用,以治疗滑脱不禁病证为主的药物称为收 涩药或称收敛固涩药。 二、分类: 本章药物根据其作用特点,可分为(固表)止汗药、敛肺涩 肠药、固精缩尿止带药三类。 三、特点及效用: 味多酸、涩,性温或平。主归肺、脾、肾、大肠经。具收敛 固涩之功,用于滑脱不禁之证。 四、应用: 收涩药多属治标之品,临床应用时需与相应的补益药配伍, 以期标本兼顾。 五、使用注意:收涩要易恋邪,使用时应注意勿使“闭门留 寇”
一、特点:酸、涩,性平。功能敛肺生津,止泻 安蛔,长于安蛔止痛,是治疗蛔厥腹痛的常用 药。 二、应用: 1、用于肺虚久咳。 2、用于久泻久痢。 3、用于气阴两虚的烦热口渴以及暑热烦渴。 4、用于蛔厥腹痛。 用量用法:3~10g,煎服。止泻止血宜炒炭用。 使用注意:外有表邪,内有实热积滞者均不宜用。

第十八章 收涩药

第十八章  收涩药

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梅的近成熟果实。
药 材 乌 梅
诃子为使君子科植物 诃子的成熟果实。
药 材 诃 子
乌梅与诃子比较
共性:
药性:酸、涩,平。主入肺、大肠经 功用: 1. 敛肺止咳,用治肺虚久咳。 2. 涩肠止泻,用治: 久痢久泻,罂粟壳,如固肠丸
乌梅
★★★
1.止泻(祛邪)、止咳力不及诃子 2.生津止渴,用治: 热病伤阴或虚热消渴,配天花粉、麦冬、人 参,玉泉丸 3.安蛔止痛,用治: 蛔虫腹痛、呕吐, 乌梅丸 4.收敛止血,用治: 便血、崩漏下血等,单用即有效。
用法: 生用:长于生津止渴 炒炭用:长于止泻、止血
诃子 ★★
1. 酸涩苦,平性偏凉 2. 既收又降,又具清肺之功,能敛肺下气止 咳及清肺利咽开音,为治失音之要药。 肺热或痰热之咽喉不利、失音。每与桔梗相须为用, 如诃子汤。 (1)肺热咽痛声嘶 配硼砂、青黛、冰片等,如 清音丸 (2)痰火久咳失音 配瓜蒌、贝母、青黛等,如 诃黎勒丸
海螵蛸 ★★★
一.药性: 咸、涩,味温 二.功用: 1. 固精止带,以止带为见长。用治
肾虚遗精、滑精,配补肾固涩药 肾虚或脾肾虚损之带下不止
2.收敛止血,用治多种内外出血证, 吐血、便血,常与白及等分为末服,如乌及散 崩漏,常与棕榈炭、五倍子等同用,如固冲汤 外伤出血,可单用研末外敷。 3.收湿敛疮,用治湿疹、湿疮、久溃不愈等。 4.制酸止痛,用治胃痛吐酸,治疗胃溃疡
2. 收敛固涩
固精止遗:用治肾虚之遗精、遗尿。 补肝肾 用治肝肾亏损、冲任不固之崩漏下血、 固冲任 月经过多 敛汗固脱:用治大汗不止,体虚欲脱者,敛汗力 强,大剂量应用能敛汗固脱,为防止元气虚脱 之要药。
桑螵蛸是螳螂 科昆虫大刀螂、 小刀螂或巨斧 螳螂的干燥卵 鞘。

2015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第一部分 常用单味中药 第十八章 收涩药

2015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第一部分 常用单味中药 第十八章 收涩药

天星医考之《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第十八章收涩药概述【药性特点】味多酸涩,性温或平,主入肺、脾、肾、大肠经。

有敛耗散,固滑脱之功。

【功效】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收敛止血、止带等作用。

【适应证】滑脱不禁之证【使用注意】收涩药性涩敛邪,故凡表邪未解,湿热所致之泻痢、带下、血热出血、以及郁热未清者,均不宜用,误用有“闭门留寇”之弊。

【配伍】收涩药为治标之品,由于引发滑脱不禁之证的根本原因为正气虚弱,临证应用时,常与相应补虚药配伍,以补涩并举、标本兼顾。

如气虚自汗、阴虚盗汗者,当分别于补气药、补阴药配伍;肺虚或肺肾两虚的久咳虚喘者,当配补肺气或补肺益肾之品;脾肾阳虚的久泻、久痢者,当配伍温补脾肾药;肾虚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者,当配补肾药;冲任不伺、崩落下血者,当配补肝肾、固冲任药。

五味子【性昧归经】酸,温。

归肺、肾、心经。

【性能特点】味酸收涩,性温质润,敛、补兼备,入肺肾经。

上能敛肺止咳平喘,下能滋阴涩精止泻,内能生津宁心安神,外能固表收敛止汗。

【功效】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

【主治病证】(1)肺虚久咳或肺肾不足的咳喘。

(2)津伤口渴,消渴。

(3)表虚自汗,阴虚盗汗。

(4)肾虚遗精,滑精。

(5)脾肾两虚的五更泄泻。

(6)虚烦心悸、失眠多梦。

【用量】2~6g。

【使用注意】本品酸温涩敛,故表邪未解;内有实热,咳嗽初期及麻疹初发慎服。

【药理】本品有镇咳、祛痰、镇静、保肝、扩张血管、调节心肌细胞能量代谢、调节免疫功能、抗溃疡、抗衰老等作用。

乌梅【性味归经】酸,平。

归肝、脾、肺、大肠经。

【性能特点】味酸涩敛,性平不偏,既入肝、脾经,又入肺与大肠经。

上能敛肺气以止咳,下能涩大肠而止泻,并能收敛以止血。

又因酸味独重,还善安蛔、生津。

【功效】敛肺,涩肠,生津,安蛔,止血。

【主治病证】(1)肺虚久咳。

(2)久泻久痢。

(3)虚热消渴。

(4)蛔厥腹痛。

(5)崩漏,便血。

【用量用法】3~9g。

止泻止血宜炒炭,生津安蛔当生用。

18.收涩药

18.收涩药

3.用于虚热消渴。本品善生津液,止烦渴。治虚热烦渴,可单 用煎服,或配伍人参天花粉、麦冬等养阴益气、除烦止渴之品同用, 如玉泉丸。
4.用于蛔厥腹痛,呕吐。因蛔虫得酸则静,本品味极酸,故有 安蛔止痛、和胃止呕作用。治蛔虫引起的腹痛、呕吐、四肢厥冷之
蛔厥证,常配伍花椒、干姜、黄连等,共奏安蛔止痛之功,如乌梅 丸。现代用乌梅丸治胆道蛔虫证,有较好的疗效。
[性能特点与使用注意]本品辛香温燥而涩,有涩 而不滞气、行而不破气的特点,能暖脾胃,降浊气,
固大肠,止泻痢。既可治脾肾阳虚之久泻久痢、五 更泄泻;又可治胃寒气滞之脘腹胀痛、食少呕吐。
但湿热泻痢者不宜服用。
禹余粮
[性味归经]甘、涩,平。归胃、大肠经。 [功效]涩肠止泻,收敛止血;止带。 [临床应用] 1.用于久泻,久痢:常与赤石脂同用,即赤石 脂禹余粮汤。
5.用于崩漏下血,便血,尿血等出血证。本品有收敛止血作用。 单用或配伍应用均可。治妊娠胎漏,可以本品研末服,或与棕榈炭、 血余炭等同用;治便血,可用本品研末,艾汤送服,或与槐花、地 榆等配用。
此外,本品外用有解毒、消肿、收湿、敛疮、止血等功效,可用 于疮疖肿毒、湿疮流水、溃疡不敛、肛脱不收、子宫脱垂等,可单 用研末外敷或煎汤熏洗,也可与枯矾同用。
[性能特点]本品苦酸涩平,既能入肺而敛肺止咳,下气 降火,利咽开音,又能入大肠而涩肠止泻,为肺虚久咳、 久咳失音、久泻久痢的常用药。
肉 豆 蔻(Roudoukou)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大肠经。 [功效与临床应用] 1.涩肠止泻——用于久泻,久痢。 (1)治脾肾虚寒之久泻久痢,常配伍人参、肉桂、
糯稻根须
[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肝、肺经。 [功效]固表止汗,退虚热,益胃生津。 [临床应用] 1.治自汗,盗汗。本品既能养心阴、敛心液,又能补肺气、

18章收涩药

18章收涩药

皆以豆蔻命名,味辛性温,归脾胃经,均能 温中行气,都可用治中焦虚寒气滞、脘腹胀 痛、食少呕吐等证。但二者科属来源不同, 作用有别: 肉豆蔻──为肉豆蔻科高大乔木植物肉 豆蔻的成熟种仁,固涩之力较强,长于涩肠 止泻,又常用治脾胃虚寒、久泻不止,脾肾 阳虚、五更泄泻等证。 白豆蔻──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豆 蔻的成熟果实,行气之力较强,又长于化湿, 温中止呕,也常用治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的 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
(2)脾虚不固者+配芪、术、龙骨等如固冲 汤 大汗不止,体虚欲脱证。本品能敛汗固脱。 治大汗虚脱者,常与人参、附子、龙骨等同 用如来复汤 此外,本品亦治消渴证,多与生地、天花 粉等同用。
山茱萸与吴茱萸比较 •以茱萸命名,皆性温,归肝经,但二者科属 来源不同,功用相差很大: 山茱萸──为山茱萸科落叶小乔木植物山 茱萸的成熟果肉。本品酸涩微温质润,其性 温而不燥,补而不峻,既能补肾益精,又能 温肾助阳;既能补阴,又能补阳,为补益肝 肾之要药。其又能收敛固涩,也常用治肾虚 不固所致遗精、遗尿,肝肾亏损,冲任不固 所致的崩漏下血、月经过多等。此外,本品 亦可用治消渴证。 吴茱萸──为芸香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 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接近成熟的 果实。本品辛散苦泄,性热祛寒,既散肝经 之寒邪,又解肝气之郁滞,功擅散寒
B莲子
个性:本品甘平益心脾,味涩固精止泻, 用治脾肾虚损不固,功近芡实,兼有养心安 神之功
功用:
1.益肾固精 肾虚遗精,遗尿
莲子有益肾固精作用。常与芡实、龙骨等同 用,如金锁固精丸 2.补脾止泻 脾虚食少,久泻
本品既可补益脾气,又可涩肠止泻。用治上 述之证,常与参、茯苓、白术等同用
3止带
带下病
本品既补脾益肾,又必涩止带。脾虚带下, 配参、术等同用;脾肾两虚带下,配参、山 药、芡实等同用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中药学22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中药学22

第十八章收涩药概述概念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作用,用以治疗各种滑脱病证为主的药物,称之为收涩药。

药性味多酸、涩,寒温,主归肺、大肠、脾、肾经。

作用及适应证有收敛固涩作用。

有敛汗固表------卫气虚自汗,阴虚盗汗,汗多虚脱。

敛肺止咳、平喘-----肺气虚及肺肾两虚久咳虚喘。

涩肠止泻--------大肠气虚不固之久泻久痢。

固精缩尿--------肾虚精关不固的遗精,滑精,膀胱失约遗尿,尿频。

止带止崩漏-------崩漏,带下以及疮疡久溃不敛。

配伍原则:收涩药偏重治病之标,目的在于及时敛其耗散,防止因滑脱不禁而导致正气衰竭,变生他证。

故多需配扶正药以治其正虚之本,以期标本兼顾。

如气虚自汗、阴虚盗汗,配补气药、补阴药;肺虚或肺肾两虚的久咳虚喘,配补肺气或补肺益肾之品;脾肾阳虚的久泻、久痢,配温补脾肾药;肾虚遗精滑精、遗尿尿频,配补肾药;冲任不固,崩漏下血,配补肝肾,固冲任药。

注意事项性味酸涩,具有敛邪的副作用,故热病多汗,痢疾初起,食滞泄泻,火扰精泄,湿热溺涩,以及崩漏带下等属实热邪盛者,均当忌用。

另,邪气末尽,过早使用,有“闭门留寇”之弊,亦应慎之。

收涩药分类偏于止汗的药物麻黄根浮小麦相同点收敛止汗,用于自汗、盗汗。

各药特点麻黄根专于止汗,除内服外,还可研粉外扑。

浮小麦兼能益气,除热,还可用于骨蒸劳热。

使用注意表邪未尽者忌用。

考点:适当关注麻黄根与浮小麦功效的区别及麻黄根的用法。

偏于敛肺止咳平喘的药物五味子★★★★★、五倍子药性味酸,五倍兼涩,五味子性温,五倍子性寒。

功用相同点具有多方面收敛固涩功用,尤能敛肺止咳平喘,又能敛肺止汗,涩精止遗,涩肠止泻,用于肺虚久咳、自汗盗汗、遗精滑精、久泻不止。

各药特点五味子`①敛肺之中又有滋肾作用,用于肺肾两虚之喘咳;② 益气生津止渴,用治津伤口渴及消渴。

③宁心安神,用于阴血亏虚的心烦、失眠、多梦。

④涩肠止泻,尤长用于脾肾阳虚的五更泄泻。

五倍子①敛肺之中又有敛肺降火及止血作用,故又用于肺热痰嗽及咳嗽咯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八章收涩药一、最佳选择题1、罂粟壳煎汤内服的用量是A、10~15gB、15~20gC、0.1~O.5gD、3~6gE、6~12g2、能补肾助阳,固精缩尿的是A、五倍子B、石榴皮C、桑螵蛸D、海螵蛸E、诃子3、内服涩肠止泻,外用收湿敛疮的是A、赤石脂B、石榴皮C、椿皮D、金樱子E、肉豆蔻4、治滑脱不禁之证时,收涩药常配伍A、补虚药B、理气药C、清热药D、活血祛瘀药E、利水渗湿药5、覆盆子除益肾固精外,还能A、止血C、清热燥湿D、止痛E、明目6、能治气虚自汗,骨蒸劳热的是A、金樱子B、乌梅C、麻黄根D、浮小麦E、赤石脂7、能治肺虚久嗽,久咳失音的是A、诃子B、麻黄根C、覆盆子D、五味子E、莲子8、能涩肠止泻,温中行气的是A、麻黄根B、肉豆蔻C、五味子D、芡实E、罂粟壳9、既涩肠止泻,又敛肺利咽的是A、莲子B、诃子C、桔梗D、射干E、罂粟壳10、具有固精缩尿,涩肠止泻,固崩止带的是B、罂粟壳C、覆盆子D、赤石脂E、桑螵蛸11、诃子治疗涩肠止泻时宜A、生用B、醋炒C、炒炭D、蜜炙E、煨用12、芡实的功效是A、益气、除热止汗B、益肾固精,补脾祛湿C、清热燥湿、杀虫D、益肾固精、明目E、补益肝肾、收敛固涩13、乌贼骨不具有的功效是A、收敛止血B、温中行气C、固精止带D、制酸止痛E、收湿敛疮14、莲子肉的功效是A、清心除烦B、补益肝肾C、养心安神D、涩肠止泻E、益气养阴二、配伍选择题1、A.化瘀止血B.涩肠止血C.敛肺涩肠D.补脾止泻E.补肾助阳<1> 、椿皮的功效是A B C D E<2> 、莲子具有的功效是A B C D E<3> 、乌梅具有的功效是A B C D E2、A.诃子B.罂粟壳C.五倍子D.五味子E.乌梅<1> 、能敛肺,涩肠,止痛的是A B C D E<2> 、能敛肺,涩肠,敛疮的是A B C D E<3> 、能敛肺,涩肠,安蛔的是A B C D E3、A.石榴皮B.五倍子C.金樱子D.五味子E.浮小麦<1> 、既敛肺降火,又敛汗止血的药是A B C D<2> 、既敛肺滋肾,又生津宁心的药是A B C D E<3> 、既除热止汗,又益气的药是A B C D E三、综合分析选择题1、患者,女,28岁。

白带绵绵不止,量多质清稀。

<1> 、宜选用的药物是A、当归B、麦冬C、白芍D、龟甲E、莲子肉<2> 、若患者素有虚喘之证,宜配伍治疗的药物是A、山药B、刺五加C、龟甲D、龙眼肉E、仙茅四、配伍选择题1、既能治崩漏,又能治湿疮的是A、海螵蛸B、赤石脂C、五倍子D、莲子E、桑螵蛸2、收涩药主要适用A、自汗、盗汗B、久泻、久痢C、遗精、遗尿、尿频D、久咳、虚喘E、体虚崩带不止3、能止汗的药物有A、覆盆子B、莲子肉C、麻黄根D、糯稻根E、浮小麦4、海螵蛸的功效是A、收敛止血B、固精止带C、制酸止痛D、收湿敛疮E、补肾助阳答案部分一、最佳选择题1、【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罂粟壳【性能特点】本品酸涩收敛,性平不偏,既入肺、肾经,又入大肠经。

善敛肺而止咳,能涩肠而止泻,且止痛力强,为治痛证要药。

然有毒易成瘾,故内服宜谨慎。

【功效】敛肺,涩肠,止痛。

【主治病证】(1)肺虚久咳。

(2)久泻久痢。

(3)心腹筋骨诸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

止咳宜蜜炙用,止泻、止痛宜醋炒用。

2、【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桑螵蛸【性能特点】本品甘咸性平,入肝、肾经,善补肾助阳、固涩下焦,为治肾阳亏虚、精滑不固之要药。

【功效】固精缩尿,补肾助阳。

3、【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赤石脂的功效。

赤石脂味甘、酸、涩,性温,具有涩肠止泻、止血、止带,外用收湿敛疮生肌的功效。

4、【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收涩药为治标之品,由于引发滑脱不禁之证的根本原因为正气虚弱,故临证应用时,常与相应的补虚药配伍,以补涩并举、标本兼顾。

如气虚自汗、阴虚盗汗者,当分别与补气药、补阴药配伍;肺虚或肺肾两虚的久咳虚喘者,当配补肺气或补肺益肾之品;脾肾阳虚的久泻、久痢者,当配温补脾肾药;肾虚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者,当配补肾药;冲任不固、崩漏下血者,当配补肝肾、固冲任药。

5、【答案解析】覆盆子【性能特点】本品酸收甘补,微温质润,入肝、肾、膀胱经。

既收敛固涩,又滋养肝肾,且略兼助阳,为涩敛兼补阴阳之品。

善治滑脱诸证、肾虚阳痿及肝肾不足之目暗不明。

【功效】益肾,固精,缩尿,明目。

【主治病证】(1)肾虚不固的遗精滑精、遗尿尿频。

(2)肾虚阳痿。

(3)肝肾不足的目暗不明。

6、【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浮小麦【性能特点】本品甘补凉清,专入心经。

善益气除热而止汗,既治阳虚自汗、阴虚盗汗,又疗骨蒸劳热,尤为汗出不止多用。

【功效】益气,除热止汗。

【主治病证】(1)气虚自汗,阴虚盗汗。

(2)骨蒸劳热。

7、【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诃子【性能特点】本品苦降酸涩,平而偏凉,入肺与大肠经,煨用与生用功别。

煨用善涩肠止泻,兼下气消胀,主治久泻、久痢、脱肛。

生用既敛肺气、止咳逆,又下气降火、利咽开音,主治久咳、咽痛、失音,无论肺虚或兼热者均宜。

【功效】涩肠,敛肺,下气,利咽。

【主治病证】(1)久泻,久痢,便血脱肛。

(2)肺虚久咳,咽痛,失音。

8、【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肉豆蔻【性能特点】本品辛行温涩,入脾、胃、大肠经。

既善温中涩肠,治阳虚久泻;又能温中行气,治虚寒气滞,实为标本兼顾之品。

【功效】涩肠止泻,温中行气。

.9、【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诃子的功效。

诃予苦降酸涩,具有敛肺、涩肠、下气、利咽的功效。

10、【正确答案】 A金樱子【性能特点】本品酸涩收敛,性平少偏,功专固涩下焦,善治下焦滑脱不禁诸证。

【功效】固精缩尿,涩肠止泻,固崩止带。

11、【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诃子【功效】涩肠,敛肺,下气,利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敛肺清火开音宜生用,涩肠止泻宜煨用。

12、【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芡实【性能特点】本品甘补涩敛,性平少偏,入脾、肾经,药力平和。

能补脾兼祛湿,益肾兼固精,有补而不腻、涩而不留湿之长,主治脾虚久泻及肾虚下元不固诸证。

【功效】益肾固精,补脾祛湿。

13、【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海螵蛸【功效】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

14、【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莲子肉【功效】补脾止泻,益肾固精,止带,养心安神。

二、配伍选择题1、<1>、【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本组题考查收涩药的功效。

椿皮味苦、涩,性寒,能清热燥湿、涩肠,止血,止带,杀虫;莲子味甘、涩,能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乌梅味酸,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止血的功效。

<2>、【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本组题考查收涩药的功效。

椿皮味苦、涩,性寒,能清热燥湿、涩肠,止血,止带,杀虫;莲子肉甘、涩,平。

归脾、肾、心经,补脾止泻,益肾固精,止带,养心安神;乌梅味酸,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止血的功效。

<3>、【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本组题考查收涩药的功效。

椿皮味苦、涩,性寒,能清热燥湿、涩肠,止血,止带,杀虫;莲子味甘、涩,能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乌梅味酸,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止血的功效。

2、<1>、【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本组题考查收涩药的功效。

以上诸药均为收涩药,罂粟壳除能敛肺、涩肠外,还具有良好的止痛功效;五倍子酸涩收敛,具有敛肺,涩肠固精、敛汗止血、收湿敛疮的功效,此外其性寒清降,还能降火;乌梅味酸涩敛,能敛肺、涩肠、生津、止血、安蛔。

<2>、【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本组题考查收涩药的功效。

以上诸药均为收涩药,罂粟壳除能敛肺、涩肠外,还具有良好的止痛功效;五倍子酸涩收敛,具有敛肺,涩肠固精、敛汗止血、收湿敛疮的功效,此外其性寒清降,还能降火;乌梅味酸涩敛,能敛肺、涩肠、生津、止血、安蛔。

<3>、【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本组题考查收涩药的功效。

以上诸药均为收涩药,罂粟壳除能敛肺、涩肠外,还具有良好的止痛功效;五倍子酸涩收敛,具有敛肺,涩肠固精、敛汗止血、收湿敛疮的功效,此外其性寒清降,还能降火;乌梅味酸涩敛,能敛肺、涩肠、生津、止血、安蛔。

3、<1>、【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五倍子【功效】敛肺降火,涩肠固精,敛汗止血,收湿敛疮。

<2>、【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五味子【功效】收敛固涩,益气生津,滋肾宁心。

<3>、【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浮小麦【功效】益气,除热止汗。

三、综合分析选择题1、<1>、【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莲子肉【主治病证】(1)脾虚久泻、食欲不振。

(2)肾虚遗精、滑精,脾肾两虚之带下。

(3)心肾不交的虚烦、惊悸失眠。

<2>、【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固涩药为治标之品,由于引发滑脱不禁之证的根本原因为正气虚弱,故临证应用时,常与相应的补虚药配伍,以补涩并举、标本兼顾。

如气虚自汗、阴虚盗汗者,当分别与补气药、补阴药配伍;肺虚或肺肾两虚的久咳虚喘者,当配补肺气或补肺益肾之品;脾肾阳虚的久泻、久痢者,当配温补脾肾药;肾虚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者,当配补肾药;冲任不固、崩漏下血者,当配补肝肾、固冲任药。

四、配伍选择题1、【正确答案】 AB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相似药物的共同功效。

以上诸药均为收涩药,其中海螵蛸、赤石脂、五倍子既能收敛止血,又能收湿敛疮,适用于崩漏带下、湿疮溃疡。

2、【正确答案】 ABCDE【答案解析】收涩药适用于久病体虚、正气不固所致的自汗、盗汗、久泻、久痢、遗精、滑精、遗尿、尿频、久咳、虚喘,以及崩带不止等滑脱不禁之证。

3、【正确答案】 CDE【答案解析】覆盆子【功效】益肾,固精,缩尿,明目。

莲子肉【功效】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

麻黄根【功效】收敛止汗。

糯稻根【功效】止汗退热,益胃生津。

浮小麦【功效】益气,除热止汗。

4、【正确答案】 ABCD【答案解析】海螵蛸【性能特点】本品咸入血,涩固脱,性微温,入肝、脾、肾经。

功长收涩,尤善止血止带,治崩漏带下效佳,堪称妇科之良药。

此外,内服又善制酸止痛,外用又能收湿敛疮。

【功效】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