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楚辞讲义共23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逐汉北,他到鄢郢(今宜城)拜谒先王庙,有感而发。当时三四十岁
。〕 3.写作《离骚》时的屈原:(1)被疏远後又经历了
较多的斗争;(2)有行动自由;(3)未离开郢都;(4) 仍保持继续求索与斗争的精神状态;(5)四五十岁。
4.《离骚》的结构与内容
第一段:“帝高阳之苗裔兮……岂余心之可惩”。以象征手法 写实。首述身世、心志,为全诗定一基调;次言欲为美政而取信于怀王,结 义于同侪,皆归于失败;终则表白矢志不渝。
(2)以《九歌》歌“九功”之德。《左传·文公七年》: “《夏书》曰:‘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勿使坏。’ 九功之德皆可歌也,谓之九歌。六府、三事,谓之九功。水、火、金、 木、土、谷,谓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这是晋 郤缺对赵宣子说的话。〕这是儒家将《九歌》礼乐化的解释。——教化 之用。
三、屈原的作品
(一)《离骚》 1.“离骚”的含义〔古人解之,离有二义:遭(以“离”同
“罹”)、别。骚有三义:愁、忧、扰而忧。则离骚之义为“遭忧”或 “因别而忧”。今人解之,或以离骚为“牢愁、牢骚”,如游国恩;或 以之为“避忧”,如钱锺书。〕
2.创作年代 据汉人说法,为屈原遭怀王疏远时作〔①金开诚说,作 于wk.baidu.com原四十二岁到五十一岁之间。〕。〔②一说屈原曾在楚怀王时被
1.《九歌》的来源与功用 关于《九歌》来源的说法有二: (1)夏启得之于天。《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南海之外,赤水 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 得《九辩》与《九歌》以下。”郭璞注云:“皆天帝乐名也,开登天而窃 以下用之也。”这是《九歌》作为祭神用曲的神话化。——娱神之用。
一、楚国:先秦长江文化的代表
1.地域与沿革
(1)地域〔在长江、汉水流域。据《战国策·楚策一》,楚国极盛
时,“地方五千里”:今湖北、湖南、安徽、江苏全部,陕西、河南、四川、 贵州各一部,均为其领土。从当时版图看,几至二分天下有其一。战国时的 “横则秦帝,纵则楚王”之说。以此形势,楚国亡,楚人不服,秦灭六国以后, 流传一句俗语:“楚虽三户,灭秦必楚。”〕;
第二段:“女媭之婵媛兮……余焉能忍与此终古”。在想像世界中 重演现实,发抒愤懑。女媭责备,可见虽为至亲亦不理解;陈词重华,无奈 之下求知于先王;重华不答,独自求索〔五次“求女”——帝宫玉女、巫山神女 、宓妃、有娀氏之佚女、有虞氏之二姚。〕,终归于失败。
第三段:“索藑茅以筳篿兮……蜷局顾而不行”。首言灵氛、巫咸 之占,见楚国之弊败,非远走无以君臣遇合,抱负伸张。次言楚国现实,君 庸臣昧,绝难作为;再次,真欲往而睹故国,终不忍弃。
(2)沿革:颛顼→重黎(帝喾之臣,受封为祝融,平共工乱不 力,得罪被杀)→吴回(重黎弟,袭祝融号)→季连(芈姓,吴回孙,生活 于夏代,居楚,或曰在今河南滑县)→鬻熊(西周初立国于荆山,在今湖北。 周称之荆蛮或蛮荆,常与之战)→熊绎(鬻熊曾孙。居楚蛮,在今湖北、河南 一带。受封于成王,为子爵,地位低下)→熊渠(于周夷王时封三子为王,厉 王时废王称号)→熊通(当东周时,杀侄自立。在位三十七年时称王,史称楚
尾声:不见容于楚国,欲治〔为“美政”〕不能,欲弃不忍,只得在想
像中与先贤同游。以此结束全诗。〔彭咸之身份、意义不易确定。过去认为是殷商之 贤臣,有谏不从,自溺而亡,未必。〕
5.《离骚》的艺术特色
(1)象征、比、兴手法的运用; (2)雄奇瑰丽的想像; (3)执着追求,独立不迁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二)《九歌》
二、屈原与《楚辞》
1.屈原〔名平,字原,一字灵均。〕 (1)身世〔屈原在《离骚》中自述生平说:“帝高阳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 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我们从中可以推测出他的出生年月 和祖上身世。〕
(2)官职和事迹〔《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他“博闻强志,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曾任左徒和三闾大夫。事迹:1.“王甚任之”。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2.被疏 远。起草宪令而为上官大夫所陷害,被怀王疏远,作《离骚》。3.张仪 之事(商於之地;丹淅之战;失汉中;秦楚之战,魏攻而齐不救;秦楚议 和;怀王放张仪,屈原谏之;诸侯共击楚)。4.怀王入秦(秦昭王与楚 婚,骗怀王入秦。屈原谏止,公子子兰劝行。怀王入楚,死。)。5.放 逐(顷襄王即位,子兰之相,屈原遭放逐。
2.《楚辞》 (1)“楚辞”一语的含义〔“楚辞”一语最早见于《史记
·酷吏列传》。本二义:一、战国至汉代人为屈原所写之作;二、把屈原
自己的作品也包括在内。後世一般用第二义。〕:①诗体〔1.楚地特色
(宋·黄伯思《翼骚序》云:“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 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2.神奇瑰丽的浪漫色彩;3.抒情色彩
进取;二,感情强烈。〕
(3)信巫鬼,重淫祀(《汉书·地理志》) (4)受中原文化影响〔大体沿用中原宗法制度与礼制思想。
又如楚悼王之任用吴起。〕
(5)有别于中原的文学传统〔一,语言上突破了四言诗的格
局。如《孟子·离娄上》记载的楚歌《孺子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 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二,感情强烈。如《诗经·周南·汉 广》缠绵而热烈,《诗经》中颇为少见。又如刘向《说苑》所载《越人歌》 中有“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句。这是楚译越人之歌,与《楚 辞》如出一辙。〕
。〕;②作品〔屈原、宋玉之作以及两汉人之仿作。〕;③诗集。
(2)《楚辞》篇目及流传 ①《楚辞》作者及篇目〔能够确认为屈原的作品有:《
离骚》、《九歌》(11篇)、《天问》、《九章》(9篇)。其它或多 或少存在争议。〕
②流传:淮南王刘安《离骚传》、刘向《楚辞》、 王逸《楚辞章句》、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楚辞集 注》……
武王,为楚称王之始。此先于楚武王十九年,《春秋》开始记载楚国历史)→楚
庄王(春秋五霸之一)。
2.文化
(1)居长江流域,物产丰饶〔一,重群体,轻个人意识不若中
原之甚;二,受中原文化影响,但相对而言,不拘礼法,喜标新立异;三,物 质生活相对充裕,手工业发达,艺术基础深厚。〕
(2)其俗剽轻,易发怒(《史记·贷殖列传》)〔一,开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