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听诊方法及病症分析

合集下载

肺部杂音听诊要点

肺部杂音听诊要点

肺部杂音听诊要点
一、肺部听诊要点。

1.位置:应双肺左、右分开听诊,每肺部分别从上、中、下听诊,要把上下缘听诊清楚。

2.强度:应听空腔实音,一般杂音的发出位置、大小、强弱要注意观察。

3.质:要辨明是呼吸音、杂音及心音,形成综合印象。

4.伴性:注意观察杂音是否伴有哮鸣音、嘶索音等伴性音。

5.变化:如有杂音,可改变病人体位后比较变化,以及容易发现少见的杂音及病变。

二、听诊的一般步骤。

1.聆听各肺部的呼吸音,分辨出平静呼吸音、加强呼吸音及湿罗音;
2.当听到有杂音时要多聆听,应注意杂音的强弱及其变动、伴性及发出部位;
3.比较双肺的强弱,及其变化;
4.注意听及不同位置的杂音,如极少量的杂音可到更深的位置听诊;
5.深呼吸及咳痰后重复聆听,尤其是胸腔积液患者要注意深层位置的杂音变化;
6.如关注某一部位,建议定位灵敏的胸膜悬雍听诊法,可发现少见的杂音及病变。

肺部听诊及心脏听诊内容进修下[参考]

肺部听诊及心脏听诊内容进修下[参考]

肺部听诊及听诊肺部的内容1.听诊方法:嘱受检者微张口,稍做深呼吸,注意每个部位听诊1~2个呼吸周期。

2.听诊顺序:一般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从外向内,从左向右,由前胸到侧胸及背部(部位同叩诊,前胸、侧胸在每个肋间,至少应听诊3个部位,后胸每个肋间至少2个部位),左右对称部位进行对比听诊。

3.呼吸音:A支气管呼吸音:正常人在喉部、胸骨上窝和背部第6、7颈椎及第1、2胸椎附近可听到此种呼吸音。

如在其他部位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则为异常。

B肺泡呼吸音:正常人除了支气管呼吸音及支气管肺泡音分布部位外,其余肺部均为肺泡呼吸音。

肺泡呼吸音增强,减弱或消失,呼气音延长,呼吸音增粗均为异常。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C支气管肺泡呼吸音:此种呼吸音为支气管呼吸音与肺泡呼吸音的混合呼吸音。

正常人在胸骨两侧第1、2肋间隙,肩胛间区第3、4胸椎水平以及肺尖前后部可听到此种呼吸音。

如在其他部位听到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则为异常。

4.啰音:是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

可分为干啰音和湿啰音。

正常人听不到啰音。

5.语音共振:嘱受检者用一般的声音强度重复发“Yi”长音。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正常可听到柔和、模糊的声音。

检查时要在两侧胸部对称部位比较听诊,如发现增强、减弱则为异常。

6.胸膜摩擦音:听诊胸膜摩擦音通常部位是腋中线胸部的下部,正常人无胸膜摩擦音。

肺部听诊:按锁骨中线、腋前线、腋中线三条线,上、中、下三个部位左右对称(共18个)。

背部听诊:肩胛间区脊柱上下左右四个部位,腋后线、肩胛线上下左右八个部位,共12个听诊区,双侧对照听诊。

心脏听诊:二尖瓣听诊区在左侧第五肋间隙与左锁骨中线偏内侧三尖瓣听诊区:在胸骨体下端偏左侧主动脉瓣听诊区:在胸骨右缘第二肋间隙第二听诊区在胸骨左缘第三肋间隙肺动脉瓣听诊区:在胸骨左缘第二肋间隙。

脾脏的位臵:正常脾脏一般不能触及(除极少数由于移位或下垂外),如在左肋缘下们及者,均表示脾脏肿大。

临床上将肿大的脾脏分为轻、中、高3度。

双肺听诊标准

双肺听诊标准

双肺听诊标准
双肺听诊的标准包括以下步骤:
1. 对左右肺叶进行全面的听诊检查,顺序是由肺的上部向肺的下部、两侧对比的进行听诊。

2. 一般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从外向内,从左向右,由前胸到侧胸及背部进行听诊,部位同叩诊,前胸、侧胸在每个肋间,至少应听诊3个部位,后胸每个肋间至少2个部位。

3. 左右对称部位进行对比听诊。

4. 在听诊过程中,正常会听到清晰的呼吸声。

如果出现支气管病变、肺部感染、心衰等情况,呼吸音会表现出粗重,能够听到干鸣音或湿啰音,甚至是痰鸣音。

这些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提供指导,以便正确执行双肺听诊并做出准确的诊断。

如需获取更具体的信息,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专家。

肺部听诊及心脏听诊内容学习下

肺部听诊及心脏听诊内容学习下

肺部听诊及听诊肺部的内容1.听诊方法:嘱受检者微张口,稍做深呼吸,注意每个部位听诊1~2个呼吸周期。

2.听诊顺序:一般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从外向内,从左向右,由前胸到侧胸及背部(部位同叩诊,前胸、侧胸在每个肋间,至少应听诊3个部位,后胸每个肋间至少2个部位),左右对称部位进行对比听诊。

3.呼吸音:A支气管呼吸音:正常人在喉部、胸骨上窝和背部第6、7颈椎及第1、2胸椎附近可听到此种呼吸音。

如在其他部位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则为异常。

B肺泡呼吸音:正常人除了支气管呼吸音及支气管肺泡音分布部位外,其余肺部均为肺泡呼吸音。

肺泡呼吸音增强,减弱或消失,呼气音延长,呼吸音增粗均为异常。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C支气管肺泡呼吸音:此种呼吸音为支气管呼吸音与肺泡呼吸音的混合呼吸音。

正常人在胸骨两侧第1、2肋间隙,肩胛间区第3、4胸椎水平以及肺尖前后部可听到此种呼吸音。

如在其他部位听到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则为异常。

4.啰音:是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

可分为干啰音和湿啰音。

正常人听不到啰音。

5.语音共振:嘱受检者用一般的声音强度重复发“Yi”长音。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正常可听到柔和、模糊的声音。

检查时要在两侧胸部对称部位比较听诊,如发现增强、减弱则为异常。

6.胸膜摩擦音:听诊胸膜摩擦音通常部位是腋中线胸部的下部,正常人无胸膜摩擦音。

肺部听诊:按锁骨中线、腋前线、腋中线三条线,上、中、下三个部位左右对称(共18个)。

背部听诊:肩胛间区脊柱上下左右四个部位,腋后线、肩胛线上下左右八个部位,共12个听诊区,双侧对照听诊。

心脏听诊:二尖瓣听诊区在左侧第五肋间隙与左锁骨中线偏内侧三尖瓣听诊区:在胸骨体下端偏左侧主动脉瓣听诊区:在胸骨右缘第二肋间隙第二听诊区在胸骨左缘第三肋间隙肺动脉瓣听诊区:在胸骨左缘第二肋间隙。

脾脏的位置:正常脾脏一般不能触及(除极少数由于移位或下垂外),如在左肋缘下们及者,均表示脾脏肿大。

临床上将肿大的脾脏分为轻、中、高3度。

肺部听诊[指南]

肺部听诊[指南]

肺部听诊1.听诊方法:被检查者取坐位或卧位,微张口平静均匀呼吸。

检查者从肺尖部开始听诊,听诊顺序为由上而下,从前胸到侧胸,再听背部,同时应左右、上下对比。

必要时可嘱被检查者做深呼吸或咳嗽几声后进行听诊,以鉴别听诊音的性质。

例如听到少量或不对称的啰音,可嘱患者咳嗽数声后昕诊,如啰音消失,提示为气道内分泌物或坠积性因素所致。

2.正常呼吸音:健康人体肺部可听到气管砰吸音、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和肺泡呼吸音。

(1)支气管呼吸音:颇似将舌抬高后张口呼吸时所发出的“哈”音,其强度响亮,音调高;吸气时弱而短、呼气时强而长,吸气与呼气比为1:3。

正常人在喉部肭骨上窝、背部第6颈椎至第2胸椎附近均可听到,越靠近气管区域音响越强。

(2)肺泡呼吸音:颇似上齿咬下唇呼吸时发出的“夫”音,其音响柔和吹风样,音调低;吸气时音响较强,音调较高、时限较长;呼气时音响较弱,音调较低、时限较短;吸气与呼气比为3:1。

正常人大部分肺野均可听到。

(3)支气管肺泡呼吸音:亦称混合呼吸音,是支气管呼吸音与肺泡呼吸音的混合音。

吸气音和呼气音的强弱、音调、时限大致相等。

一般说来,支气管肺泡呼吸音的吸气音与肺泡呼吸音的吸气音相似,其呼气音与支气管呼吸音的呼气音相似。

正常人在胸骨两侧第1、2肋间隙、肩胛间区的第3、4胸椎水平及肺尖可听到。

3.异常呼吸音(1)病理性肺泡呼吸音:为肺脏发生病变时所引起的肺泡呼吸音减弱、增强或其性质改变。

①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见于呼吸运动障碍、呼吸道阻塞、肺顺应性降低、胸腔内肿物、胸膜疾患等;②肺泡呼吸音增强:见于运动、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贫血、代谢性酸中毒等;③呼气音延长:见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局部呼气音延长见于局限性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如支气管肺癌;④断续性呼吸音:又称齿轮性呼吸音,见于肺炎、肺结核、支气管肺癌、胸膜粘连等;⑤粗糙性呼吸音:见于支气管炎或肺炎早期。

(2)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在正常肺泡呼吸音分布的区域内听到了支气管呼吸音,即为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

肺部听诊实验报告总结

肺部听诊实验报告总结

肺部听诊实验报告总结引言肺部听诊是临床医生常用的一种诊断技术,通过听取患者胸部的呼吸音和肺部的杂音,可以判断肺部是否存在异常,并进一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肺部听诊器对不同患者进行听诊,探究不同肺部疾病的特点和对应的听诊表现。

实验方法1. 实验仪器:肺部听诊器、听诊胸饰、录音设备等。

2. 实验对象:10名不同肺部疾病的患者。

3. 实验流程:根据实验对象的不同肺部疾病类型,选择合适的呼吸区域进行听诊,并记录下不同呼吸阶段的听诊结果。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我们将不同肺部疾病的听诊表现总结如下:1. 响亮清晰音患者无明显呼吸困难,呼吸音响亮清晰。

2. 肺部炎症- 支气管炎:在听诊胸饰上听到啰嗦湿润的喘息音和哮鸣音。

- 肺炎:听诊处可以闻到湿润的啰嗦声和哮鸣音。

3. 气管狭窄- 喉炎:听诊胸饰上呼吸音较响,伴有喘息音和刺激性咳嗽声。

- 支气管狭窄:听诊处呼吸音较弱,可伴有喘息音和刺激性咳嗽声。

4. 干性细湿性肺栓塞- 干性细湿性肺栓塞:听诊处呼吸音较弱,可闻到隔间音和撤机音。

5. 肺性及不肺性水肿- 肺性水肿:听诊处可闻到湿性喘鸣音、湿性啰嗦音及湿性吼叫音。

- 不肺性水肿:听诊处无湿性喘鸣音,可能伴有困难呼吸以及胸骨后闷闷的心音。

6. 气胸- 气胸:听诊胸饰下呼吸音减弱或消失,伴有重压感和消瘦。

7. 肺不张- 肺不张:听诊胸饰处呼吸音减弱或消失,伴有重压感和肺下叩浊音。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通过肺部听诊器对不同肺部疾病的患者进行听诊,总结出了不同疾病的听诊表现。

肺部听诊是一种简便、无创伤的诊断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明确肺部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然而,仅凭听诊结果无法确定病情,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和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判断。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不同类型肺部疾病的听诊特点,以提高肺部听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诊断依据,为肺部疾病的早期发现和干预提供支持。

《诊断学》肺部听诊及综合病症 ppt课件

《诊断学》肺部听诊及综合病症  ppt课件

8
肺部听诊
四、啰音 为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
1.湿啰音
(1)产生原理: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稀薄分
音。
泌物,形成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
(2)特点:

断续、短暂、连续

吸气时明显、也可出现于呼气早期

部位较恒定

性质不易变
ppt课件
9
肺部听诊
四、啰音
(3)分类
按音响强度分:响亮性湿啰音
非响亮性湿啰音
肺部听诊
三、异常呼吸音
1.异常肺泡呼吸音
(1)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胸廓活动受限
原因
呼吸肌疾病 支气管阻塞
压迫性膨胀不全
腹部疾病
ppt课件
6
肺部听诊
三、异常呼吸音
(2)肺泡呼吸音增强
双侧肺泡呼吸音增强:呼吸运动及通气功能增强
一侧肺泡呼吸音增强:一侧肺病变,健侧肺代偿性肺泡呼
吸音增强
(3)呼吸音延长:
按呼吸道腔径大小和渗出物多寡分:
粗湿啰音 :发生于气管、主支气管或空洞部位,多见于吸
气早期
中湿啰音 :发生于中等大小的支气管,多出现于吸气中期
ppt课件
10
肺部听诊
四、啰音
2.干啰音
(1)产生原理: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或部
分阻塞,空气进出时产生湍流所 致
(2)常见原因:炎症、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管腔内
特点:呼气相比吸气相,时相长,音响强,音调高
出现部位:气管走行区如喉部、胸骨上窝背
部第6,7颈椎、第1,2胸椎附近
3.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性质:兼有支气管呼吸音和肺泡呼吸音特点
的混合呼吸音

肺部听诊

肺部听诊

1.干性罗音
特点 吸气、呼气均可听到,呼气时更明显;有易变性,咳 嗽常可使罗音消失,部位容易变换,在短时间内其数量也可增多 或减少。 临床意义 全肺布满干罗音,见于广泛性支气管狭窄加支气 管哮喘。部面经常存在干性罗音是局限病变伴有支气管狭窄的特 征,如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等。
2.湿性罗音又名水泡音(吸气性爆裂音)
(二)正常呼吸者
正常人三种呼吸音 支气管呼吸音(管性呼吸音)、 肺泡呼吸音 、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1.支气管呼吸音(管性呼吸音)
性质:支气管呼吸音(bronchial breathing sound)很象将舌 根部抬高而呼气所发出的哈音。 特征:管性呼吸音较肺泡呼吸音音调高且音响强。呼气较吸气 音响强且音调高,音时也长。 产生规律:管性呼吸音是由于吸入或呼出的气流,在声门及气 管或主支气管形成的湍流所产生的声音。声门为呼吸道上部的一 个三角形狭窄裂孔,吸气时声带开放,声门变宽,吸气较快,因 而音时较短,而呼气时由于声门狭窄,呼气较慢,所以音时较长。 分布部位:此种呼吸音在正常人的喉部、胸骨上窝、背部第六 一七颈椎及第一、二胸椎附近均可听到。
3.支气管肺泡呼吸音(混合性呼吸音)
性质 支气管肺泡呼吸音(bronchovesicular breathing sound)是肺泡呼吸音与支气管呼吸音的混合声音,吸气音性质 与肺泡呼吸音的吸气音性质相似,但音响较强,音调较高。呼气 音的性质与管性呼吸音的呼气音性质相似。但是音响较弱,音调 较高。 特征 较肺泡呼吸音强,音调较高,音时较长,呼所与吸气 的时相大致相等。 产生机理 在大气管接近体表而又被肺组织所复盖的部位, 管性呼吸音与肺泡吸音均可传导,由不同比例的肺泡呼吸音与管 性呼吸音混合而成。 分布部位 正常人在胸骨角、背部肩胛间区上部(第三一四 胸椎水平)可以听到。右肺尖部的呼吸音很似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此乃由于右侧支气管较短、直且较窄,距体表及声门较近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部听诊方法及病症分析
一、听诊基本情况
听诊器:供听人体心、肺等器官活动声响变化
患者体位:坐位或卧位
检查顺序:肺尖开始,自上而下
前胸-侧胸-背部
两侧对称部位进行比较
二、听诊内容
听诊内容包括支气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1、支气管呼吸音
●产生机制:吸入的空气在声门、气管或者主支气管形成湍流所产生的声音
●特点:似口腔呼吸发出“ha”的音响,吸气相小于呼气相(1:3),呼气音响强,音调高●声音性质:管样
●分布:喉部、胸骨上窝,背部第6,7颈椎及第1,2胸椎附近
●听诊部位:主气管
2、肺泡呼吸音
●产生机制:空气在细支气管和肺泡内移动的结果。

肺泡弹性的变化和气流的振动是肺泡
呼吸音形成的主要因素。

●特点:声音似上齿咬下唇吸气时发出的“fu”声
◆吸气相大于呼气相(3:1)
◆吸气声响比呼气强,音调高
●分布:正常人胸部除支气管呼吸音部位和支气管肺泡呼吸音部位外,其余部位均属于肺
泡呼吸音
●声音性质:吹风样
●听诊部位:大部分肺野
3、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产生机制:兼有支气管呼吸音和肺泡呼吸音特点的混合性呼吸音
●特点:吸气音和肺泡呼吸音相似,但音调较高且较响亮
◆呼气音和支气管呼吸音相似,但强度较弱,音调接近
◆吸气相等于呼气相(1:1)
●分布:胸骨角附近1、2肋间及背部肩胛间的3、4胸椎水平及肺尖前后部
●声音性质:吹风样及管样
●听诊部位:主支气管
三、病症
1、湿啰音
●产生机制: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稀薄分泌物形成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或由于
小支气管因分泌物粘着而闭陷,当吸气时突然张开并重新充气时形成爆破音。

●特点:断续而短暂,一次常连续多个出现,于吸气时活吸气终末较明显,部位恒定,性
质不易变,咳嗽后减轻或消失
●分类:
◆粗湿罗音(大水泡音):发生于气管、主支气管或空洞部位,出现在吸气早期,见
于肺结核空洞、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昏迷或临终前无力排痰
◆中湿罗音(中水泡音):发生于中等大小支气管,出现在吸气中期。

见于支气管肺
炎、支气管炎等
◆细湿罗音(小水泡音):发生于小支气管,出现于吸气后期。

见于细支气管炎、支
气管肺炎、肺淤血、肺梗塞
◆捻发音:是一种极细而均匀一致的湿罗音,出现于吸气终末,如在耳边用手捻搓一
束头发产生的声音。

是由于细支气管壁和肺泡壁分泌物存在而相互粘着闭陷,当吸气时被气流重开重新充气而产生的细小爆裂音,见于细支气管和肺泡炎症或充血,如早期肺炎、肺淤血、肺泡炎等。

2、干啰音
●产生机制:由于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空气吸入和呼出时发出湍流
的声音
●特点:音调较高,持续时间长,呼气时明显,部位不恒定,性质易变
●分类一:
◆高调干啰音(哨音),起源于支气管、细支气管
◆低调干啰音(鼾音),飞箭音,鸟鸣音,哮鸣音,起源于气管、主支气管●病因:双侧-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心源性哮喘
◆单侧-支气管哮喘或肿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