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培养留取事项

合集下载

尿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全面完整版)

尿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全面完整版)

尿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全面完整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全面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二、尿培养标本的采集【护理目标】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标本无污染,患者安全。

【操作重点步骤】1.核对医嘱与患者。

2.评估患者心理状况、膀胱充盈情况。

3.告知患者/家属尿标本采集的目的和配合方法。

4.按严格无菌操作要求进行尿标本采集:女患者留中段尿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垫便盆,按导尿法清洁、消毒外阴部,再用2%碘伏消毒尿道口。

嘱患者自行排尿,弃前段尿液,护士用试管夹夹住无菌试管,留取中段尿约lO mL。

留尿前后均将无菌试管及管塞在酒精灯火焰上消毒,盖紧管塞送检。

男患者留中段尿应注意把尿道口周围及包皮彻底消毒。

【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护理操作和解释表示理解和满意。

2.标本留取方法准确。

3.送检及时。

尿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操作流程要点说明尿动力学检查流程尿动力学检查是研究排尿状况、分析排尿异常的重要检查,其检查流程如下:一、简要询问病史及必要查体,明确检查目的及检查项目;二、检查尿动力学检测仪的工作状况,必要时对尿流率仪;压力传感器;泵;UPP拉杆进行标定、校准;连接压力传感器(3个)、连接管(3个)泵管及灌注管三、向患者简要介绍检查情况,减少患者焦虑、恐惧的心理,取得患者的配合;四、一般先行尿流率检查,客观评价排尿状况;五、检查前准备工作:1.体位检查体位可选择半卧位、座位或立位。

如果需要排尿期的检测,尽可能选择患者所习惯的排尿体位。

检查中如变换体位,会引起膀胱压力零点的变化,分析结果时应予以注意。

2.嘱患者去除外裤、内裤,截石位躺在检查床上;准备一次性导尿包一个及各种测压管3. 碘伏常规消毒,2%利多卡因凝胶(1支)表面麻醉尿道置入膀胱测压导管;测定残余尿量;4.直肠测压管外套阴茎套经直肠置入;导管置入直肠10~15cm,球囊可用适量生理盐水充盈。

球囊内无气泡,如直肠已切除,可将测压管置入阴道、回肠或结肠造瘘内。

简述尿细菌定量培养的尿标本留取方法及注意事项。

简述尿细菌定量培养的尿标本留取方法及注意事项。

简述尿细菌定量培养的尿标本留取方法及注意事项。

尿细菌定量培养是一种用于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细菌的方法,也被称
为尿液细菌计数法。

该方法是通过实验室将患者的尿样进行培养,然后计
数尿液中存在的细菌数量。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是否患有尿路
感染等疾病。

留取尿标本的方法:
1.准备工具:清洁毛巾、肥皂、消毒液、无菌尿杯。

2.尿液采集前,请注意清洁自己的手部,并将外阴部用温水和肥皂清
洗干净。

3.将采集尿液的尿杯置于你的外阴部下方,紧贴皮肤,采集中段尿液。

尽量不要采集开始或结束时的尿液。

4.安全直线称取15毫升的尿液样品,并注明尿液的采集时间和日期。

5.立即将尿液带到实验室,因为长时间的储存会使细菌数量减少。

1.尿液采集应尽量避免细菌的污染,因此,使用无菌杯子进行采集时,不应接触任何物体。

2.采集尿样时,女性要特别注意不要将阴道分泌物掺入尿中,男性应
注意不要将精液或前列腺液掺入尿中。

3.他人无法为您采集标本时,您应确保清洁且使用无菌尿杯进行采集。

4.若您已正在接受抗生素或其他抗生素治疗,应尽可能避免采集尿液
标本做尿液细菌定量培养。

5.搜集样品之前,您应检查是否填写且标注好委托单信息,需要保持威望和正确性。

总之,尿液细菌定量培养法是对尿液中是否有细菌进行检测的有效方法,是确诊尿路感染等疾病的重要手段。

因此,在采集标本时要遵循正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以避免失误或误差。

同时医生在进行此项检测时也要依据标准化的流程进行。

尿培养留取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尿培养留取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尿培养留取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尿培养留取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方法
1、直接尿检
护士将采集器中的液体采集容器倒入陶瓷培养基(含有5~7特异的抗生素)、培养液瓶中,其采集器中素有液体都要采集,保持全面采集,以防留取不全;
2、尿量太少时,可以用消毒棉纱或棉球蘸取尿液,蘸取尿液时,不要触摸尿液,以免细菌污染;
3、两种保存培养液的方法:
(1)用试剂盒:将尿液置于指定位置后,把试剂盒的空瓶及培养基一并放入,用橡皮堵住试剂瓶口,以免液体流出;
(2)用液体室:将尿液置于指定位置后,把培养液瓶及培养基放入液体室,用橡皮堵住液体室口,以免液体流出。

二、注意事项
1、留取尿液前,必须做手消毒,并戴一次性口罩、手套及面罩;
2、尿量不宜太大,一次留取于小容积的容器中,以免搅拌液体;
3、留取时间越早越好,尽量在尿液取出后2小时内完成,若时间延长超过4小时,细菌活性会变差,无法准确结果;
4、尿液应保持有效温度,常温下留取,即可对小肠菌群的培养有较好的效果;
5、尿液一旦采集完毕,应立即发送至实验室。

24h尿标本留取方法宣教

24h尿标本留取方法宣教

24h尿标本留取方法宣教
24小时尿标本的留取方法如下:
1. 准备一个有刻度的3000ml-5000ml的洁净容器,最好使用带有刻度的容器,清洁且无化学污染。

2. 于清晨7时排空膀胱,即弃去第一次的尿液,从第二次开始留,第二次尿夜中加入防腐剂。

3. 继续收集尿液至次晨7时排尽最后一次尿。

4. 记录24小时的总尿量,使用量杯测量并记录下来。

5. 取样前要搅拌或摇晃尿液,让尿液混合均匀,让检查结果更准确。

6. 混匀标本后,留取适量尿液至指定的标本管,一般40-50ml,用于送检。

其余尿液则可以弃去。

7. 在收集标本的过程中注意避免污染。

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获取准确信息。

尿标本的采集要点

尿标本的采集要点

尿培养标本的采集要点1、中段尿采集法:是临床上最多采用的方法。

①女性:成年女性用肥皂水清洗外阴部,再用灭菌水或1︰1000高锰酸钾水溶液冲洗尿道口,无菌纱布擦拭,然后弃去前段尿,留取中段尿10 ml左右于无菌容器内,立即加盖送检。

②男性:先用肥皂水清洗尿道口,后用清水冲洗,即可采集中段尿。

包皮过长者,为防止包皮内细菌的污染,可将包皮翻开冲洗,再取中段尿于无菌容器中,加盖立即送检。

③儿童:在多数情况下,仅冲洗外阴是不够的,故采集标本较为困难.尿中细菌明显增多,可高度怀疑为尿路感染;无菌时则可排除尿路感染;菌数居中时,有必要用导尿或膀胱穿刺尿液做培养。

2、膀胱穿刺采集法:采集中段尿完全避免污染是很困难的,当中段尿培养结果与临床病例相矛盾时,为排除标本采集过程中可能的污染,可用耻骨上膀胱穿刺取尿。

此法主要用于尿液中厌氧菌培养。

3、直接插导管采集法:一般插入导管后先让尿流弃15 ml左右再留取培养标本。

尽量不要采用导管采集标本,极容易将尿道细菌丛进入膀胱,增加医源性感染危险。

4、滞留导管采集法:用70%酒精消毒导管口,用针筒抽取5~10 ml尿,置无菌容器中送检。

长期留置尿管患者,应在更换新尿管时留取标本。

滞留导管会使膀胱带有细菌,尽可能不采用。

5、肾盂尿采集法:确定菌尿是否来自肾脏。

可用尿管采集肾盂尿,首先充分冲洗膀胱,以最后一次冲洗尿作对照,后用导尿管插入输尿管,分别标记左右侧,各收集三次尿;如果输尿管菌数比对照尿菌数多或第三次尿中菌数比第一次多,该菌尿可能来自肾脏;反之,如果第一次尿菌数多于第三次尿菌,则可能来自膀胱。

此法一般应该由专科医师采集。

6、集尿法:尿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时,可取一清洁容器,留取24 h尿取沉渣10~15 ml 送检。

尿培养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有:①采集标本应在抗菌药物使用之前,防止药物对细菌的抑制作用;②尿液标本的采集和培养中最大的问题是杂菌的污染,故应严格进行无菌操作;③标本采集应尽快送检,一般不超过1 h,否则由于细菌繁殖的影响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④注意不要让外阴消毒剂混入标本,引起抑菌后果;⑤尿液标本中不得加防腐剂,否则会影响检出的阳性率.。

尿培养的留取方法及注意事项

尿培养的留取方法及注意事项

尿培养的留取方法及注意事项尿培养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实验室检查方法,用于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细菌或真菌等微生物。

正确的留取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于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诊断的正确性非常重要。

一、留取方法:1. 必须用干净的容器收集新鲜的尿液。

最好使用无菌尿采集器或者干净的玻璃瓶。

2. 在收集尿液前,要先进行外阴部清洁。

女性患者应该将阴道用棉球或纱布清洁干净,从前向后擦拭,避免将肛门和直肠的细菌带入尿液中。

3. 收集尿液时,应该将首段尿排除,然后收集中段尿。

首段尿中含有较多的细菌和杂质,而中段尿较为清洁。

4. 尽量避免将容器接触到外部物体,以免污染尿液。

5. 如果需要进行24小时尿液收集,则需要在第一次排尿后开始收集,并记录每次排尿的时间和尿量。

在收集过程中,应该将尿液保存在冰箱中,以防止细菌的生长。

二、注意事项:1. 尿液应该尽快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以免细菌的增殖和死亡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 在送检前,应该将尿液保存在4℃以下的环境中,以防止细菌生长。

3. 如果需要进行多次尿培养,应该在每次培养前进行外阴部清洁,以防止细菌污染。

4. 对于使用药物治疗的患者,应该在收集尿液前告知医生,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停止药物使用。

5. 在收集尿液时,应该避免将尿液中的杂质和细菌带入容器中,以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6. 如果尿液外观异常,如混浊、有异味等,应该及时告知医生,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三、总结:正确的留取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于尿培养的检测结果和诊断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在进行尿培养时,应该注意外阴部清洁,收集中段尿液,避免污染和细菌生长等问题。

同时,应该及时告知医生尿液的异常情况,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留取尿培养的正确方法

留取尿培养的正确方法

留取尿培养的正确方法
留取尿培养的正确方法如下:
1、无菌操作:留取尿培养标本时,应进行无菌操作。

在留取尿液前,
应先对外阴进行冲洗,使用无菌容器留取中段尿。

2、避免使用抗菌药物:在留取尿培养标本前,应避免使用抗菌药物。

因为抗菌药物可能会抑制或杀死尿液中的细菌,从而影响尿培养的结果。

3、采集晨起第一次尿液:通常采集晨起第一次尿液送检,这样尿液
在膀胱内停留6-8小时或以上,使细菌有足够时间繁殖。

4、及时送检: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以避免细菌在体外繁殖而影
响结果。

如果不能立即送检,室温保存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4℃保存不得超过8小时。

5、避免混入防腐剂或消毒剂:在留取尿标本时,应避免在尿中混入
防腐剂或消毒剂,因为这些物质可能会影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尿培养留取事项

尿培养留取事项

温馨提示
中段尿培养的取材:
在未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标本,最好留取早晨清洁中段尿,采集前先用肥皂水清洁外阴及尿道口周围,自然排尿,让尿流不间断,留取中段尿不少于1亳升,置于无菌杯中送检。

导管尿培养的取材:
1.直接插入导管导尿:医护人员无菌插入导管后先让尿液流出15亳升弃去,再留取尿液送检培养。

2.滞留导尿管收集尿液:用75%酒精消毒导管口,夹住导管口10~20分钟,用注射器从导管口抽取5~10毫升置于无菌杯中送检。

导尿管留置时间延长易导致引起患者尿道感染不一致的微生物定植生长,需置入新的导管后再采集;
切不可取尿袋内的尿液送检。

尿液标本留取和运送的注意事项:
1.尽可能留取晨尿或在膀胱内停留4小时以上的尿液,可以降低培养结果的假阴性率;
2.留尿前,尽可能减少因液体摄入稀释尿液所致的尿菌计数偏低;
3.混浊脓尿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时,均应留取第一次晨尿,且连续留取3天;
4.尿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新鲜尿液应在2小时以内送检,或置于4度冰箱8小时内送检。

特别是晚上尽量不要送尿培养。

5.请在化验单上注明标本类型:中段尿或导管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
中段尿培养的取材:
在未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标本,最好留取早晨清洁中段尿,采集前先用肥皂水清洁外阴及尿道口周围,自然排尿,让尿流不间断,留取中段尿不少于1亳升,置于无菌杯中送检。

导管尿培养的取材:
1.直接插入导管导尿:医护人员无菌插入导管后先让尿液流出15亳升弃去,再留取尿液送检培养。

2.滞留导尿管收集尿液:用75%酒精消毒导管口,夹住导管口10~20分钟,用注射器从导管口抽取5~10毫升置于无菌杯中送检。

导尿管留置时间延长易导致引起患者尿道感染不一致的微生物定植生长,需置入新的导管后再采集;
切不可取尿袋内的尿液送检。

尿液标本留取和运送的注意事项:
1.尽可能留取晨尿或在膀胱内停留4小时以上的尿液,可以降低培养结果的假阴性率;
2.留尿前,尽可能减少因液体摄入稀释尿液所致的尿菌计数偏低;
3.混浊脓尿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时,均应留取第一次晨尿,且连续留取3天;
4.尿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新鲜尿液应在2小时以内送检,或置于4度冰箱8小时内送检。

特别是晚上尽量不要送尿培养。

5.请在化验单上注明标本类型:中段尿或导管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