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元日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新版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元日课件

写古诗 2.积累:节日的古诗 (《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元日
【宋】 王安石
元日
学习要求: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美。 理解诗意,品味诗中景。 了解作者,感受诗中情。 学习方法: 一大声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二轻声读,理解诗句。
元日
补充资料: 屠苏: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 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日取出 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据说喝此酒 可以避瘟疫。 新桃换旧符:桃符,古代风俗,农历正月 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tú)、” 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 来压邪。桃符“后来指春联。
元日
资料链接: 王安石:宋代著名政治家、诗人。21岁中 进士,当过十多年地方官,做了许多利国 利民的事情。公元1070年被任命为宰相, 不顾大官僚地主的反对推行新法。《元日》 就是作者拜相推行新政时写的,意借新年 新气象隐喻自己的雄心大志。在他的心目 中,新政就犹如诗中的阵阵春风,能够强 国富民。
四年级上苏教版《元日》PPT教学课件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
千门万户憧憧日,总把旧桃换新符。
A、两首诗都写的是农历大年初一
B、两首诗都写的是阳历的元旦
C、《元正诗》写农历大年初一,《元日》写阳历元旦
D、《元正诗》写阳历元旦,《元日》写农历大年初一
10、解释有误的项是 C
A、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仲春”指夏历二月。
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旧俗指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C、子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左衽”指衣襟左掩,为当时中原一带的风俗。
D、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菹醢”指古代一种酷刑,把人杀死后剁成肉酱。
2020/12/10
6
11、填写“四君”的称谓
当此之时,齐有 孟尝 ,赵有 平原 ,楚有 春申 ,魏 有 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而重士 ,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B、关河空锁祖龙居,关河指函谷关和黄河。
C、南取百越之地,我国古代南方和东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曾统 称百越之地。
D、天门中断楚江开,楚江指流经安徽一带的长江。
2020/12/10
3
4、说法有错误的项是 C
A、《核舟记》中说舟底有“天启壬戌秋日”字样,“壬戌”是干支纪 年,“天启”是帝王年号,这是使用干支和帝王年号相结合的纪年 法。
主义和浪漫主义优秀传统的代表。
A、②④⑥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③⑤⑥
2020/12/10
2
2、说法正确的项是 D
A、古人坐姿与今人的跪姿相似。《鸿门宴》中“项王按剑而跽”的“跽 ”和《孔雀东南飞》中“府吏长跪告”的“长跪”是一样的姿式和礼节。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元日PPT课件(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课件)

新年的第一天是什么节日?
仔细观察,看看图上画了什么?
读古诗,读准确,读流利。
元日 bào 爆竹声中一岁除,
tú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fú 总把新桃换旧符。
理解词语意思
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
1、诗人选择了哪些富有节日 特点的事物来描写春节热闹景象的?
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
四、能量守恒定律 1、实验:掉在地上的弹性小球越跳越低。 在课堂上讨论“掉在地上的弹性小球为什么越跳越低”这一问题 时,有 三位同学发表了不同看法。
小强说:“这是因为小球每一次落回到地面时,地面都会把一部分 能量 给小球,只不过每一次给的能量在不断减少,所以就越跳越低。” 小雅
说:“这是由于小球每次落下时都损失了一部分能量,所以越 跳越低。” 小敏说:“都不对,小球并没有获得或损失能量,只不守它本身的 能量 转化成了空气、地表、它本身的其他形式的能量,致使它的动能 越来越 小,所以越跳越低。” 请你分析一下。哪位同学的说法是正确的? [答]:…… 2、分析思考:一杯放在桌上的热水冷却,此过程有能的转化吗?热水 的 热能消失了吗? [答]:……
。
4、结论:分析丁烷燃烧后的产物可知:丁烷中一定含有
元素。 六、阅读书本 36 页“阅读”材料,用线划出甲
醛、氯氟烃、乙醇和甲 醇的用途及危害。
七、课后活动:课外开展有机物的再利用调查实践活动,写一份以“有 机物的再利用——让生活更美好”为题的倡议书进行环保宣传。
课堂跟踪: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D、C2H4
4、据悉,目前我国生产的配制酱油中的致癌物---氯丙醇含量严重超标, 为
此欧盟国家将限制中国酱油出口到欧洲市场。在酿制酱油中绝对不 含氯丙醇
仔细观察,看看图上画了什么?
读古诗,读准确,读流利。
元日 bào 爆竹声中一岁除,
tú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fú 总把新桃换旧符。
理解词语意思
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
1、诗人选择了哪些富有节日 特点的事物来描写春节热闹景象的?
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
四、能量守恒定律 1、实验:掉在地上的弹性小球越跳越低。 在课堂上讨论“掉在地上的弹性小球为什么越跳越低”这一问题 时,有 三位同学发表了不同看法。
小强说:“这是因为小球每一次落回到地面时,地面都会把一部分 能量 给小球,只不过每一次给的能量在不断减少,所以就越跳越低。” 小雅
说:“这是由于小球每次落下时都损失了一部分能量,所以越 跳越低。” 小敏说:“都不对,小球并没有获得或损失能量,只不守它本身的 能量 转化成了空气、地表、它本身的其他形式的能量,致使它的动能 越来越 小,所以越跳越低。” 请你分析一下。哪位同学的说法是正确的? [答]:…… 2、分析思考:一杯放在桌上的热水冷却,此过程有能的转化吗?热水 的 热能消失了吗? [答]:……
。
4、结论:分析丁烷燃烧后的产物可知:丁烷中一定含有
元素。 六、阅读书本 36 页“阅读”材料,用线划出甲
醛、氯氟烃、乙醇和甲 醇的用途及危害。
七、课后活动:课外开展有机物的再利用调查实践活动,写一份以“有 机物的再利用——让生活更美好”为题的倡议书进行环保宣传。
课堂跟踪: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D、C2H4
4、据悉,目前我国生产的配制酱油中的致癌物---氯丙醇含量严重超标, 为
此欧盟国家将限制中国酱油出口到欧洲市场。在酿制酱油中绝对不 含氯丙醇
《元日》ppt课件

恭贺新禧 张灯结彩 普天同庆 辞旧迎新
鞭炮连天 欢聚一堂 喜气洋洋 欢天喜地
曈曈日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桃 旧符
王安石:宋朝政治家、文学家。20岁以前, 随父亲南北各地游历,了解老百姓的疾苦。21 岁中进士;当过十年地方官,做了很多有利于国
家和老百姓的事情。49岁时被任命为宰相,推
元 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爆竹 声中 一岁除 , 屠苏 春风送暖入屠苏。
屠苏:屠苏酒。古时候的风
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 在井里,元日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 屠苏酒。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 上,据说可以避瘟疫。 喝此酒有个规矩,按先幼后长的顺 序依次饮酒。
元 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梅花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小练笔
1:过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感受春节的快乐,幸福,热闹的场面。)
行新的政法,限制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增加国家收入,让农 民可以不再受大地主的剥削,日子比较好过一些。在新法推行中 一直受到大地主和保守派的反对和攻击,但是新法还是取得了一 些成绩。
《元日》这首诗就是在他做宰相推行新法取得了一些成就的 时候写的。
诗意: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旧 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到了; 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 屠苏酒。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 户;为庆祝新春,人们总要拿新 的春联换下旧的春联。
2:你们最喜欢春节里的什么节目?为什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24、古诗两首《元日》课件

学习目标
• 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 2、我能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 •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 人的感情。
总 把 新 桃 换 旧 符 。
千 门 万 户 曈 曈 日 ,
春 风 送 暖 入 屠 苏 。
爆 竹 声 中 一 岁 除 ,
( 宋 ) 王 安 石
作者
学法
学诗
王安石,字介甫, 号半山,抚州临川人,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 想家、文学家,“唐宋 八大家”之一。在文学 方面,王安石不仅在理 论上独树一帜,而且在 创作实践上别具一格, 给后人留下1540多首诗 歌、800多篇散文的丰 富文化遗产。
熟读诗文
理解诗意 体会诗情
借助拼音和字典,读正 确,读流利。
独 钓 寒 江 雪 。
孤 舟 蓑 笠 翁 ,
江面的一叶孤舟上,一位披着蓑衣戴着斗
笠的老人,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 钓。
再读读诗句,把四句诗中的第一个字连 起来读读看,你们有没有新的发现?
千 山鸟飞绝, 万 径人踪灭。
孤 舟蓑笠翁,
独 钓寒江雪。
在这样一个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日子里,没有 飞鸟,不见行人,渔翁为什么不呆在家里取暖, 偏要出来钓鱼呢?
从渔翁身上,你看到了一种 什么精神?
创作背景:柳宗元21岁中进士,当时国政 治治腐败黑暗,柳宗元和几个血气方刚的 年轻人,立志改革腐败的政治,救国救民 于水深火热之中,却遭到皇帝和权臣的反 对迫害,被贬到永州,当时的永州非常偏 远,极度贫穷,柳宗元无职无权,无能为 力。他想到自己报国的崇高理想不能实现 而又无人理解,心里非常难过,非常悲愤。 《江雪》这首诗,就是在这个时候、这种 情况下写的。
万 径 人 踪 灭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元日》ppt课件

恭喜新禧 鞭炮连连 张灯结彩 欢聚一堂 普天同庆 喜气洋洋 辞旧迎新 欢天喜地
家王 ,安 文北 石 学宋 : 家政 。治
屠苏: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 酒,吊在井里,元日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用红布把 渣滓包起来挂在门上,据说可以避瘟疫。
喝此酒有个规矩,按先幼后长的顺序依次饮酒。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
除, 春风送暖入屠
以前,
王安石:宋朝政治家、文学家。20岁
疾苦。21
随父亲南北各地游历,了解老百姓的
于国
岁中进士;当过十年地方官,做了很多有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宰相,推
家和老百姓的事情。49岁时被任命为
行新的政法,限制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增加国家收 入,让农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
除, 春风送暖入屠
作业:
1.收集整理王安石的古诗,选择 自己喜欢的一首看看诗人写了什 么景,又言什么志,抒什么情?
2. 把你今天画在脑中的景象用 手中的画笔画在纸上。
家王 ,安 文北 石 学宋 : 家政 。治
家王 ,安 文北 石 学宋 : 家政 。治
屠苏: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 酒,吊在井里,元日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用红布把 渣滓包起来挂在门上,据说可以避瘟疫。
喝此酒有个规矩,按先幼后长的顺序依次饮酒。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
除, 春风送暖入屠
以前,
王安石:宋朝政治家、文学家。20岁
疾苦。21
随父亲南北各地游历,了解老百姓的
于国
岁中进士;当过十年地方官,做了很多有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宰相,推
家和老百姓的事情。49岁时被任命为
行新的政法,限制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增加国家收 入,让农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
除, 春风送暖入屠
作业:
1.收集整理王安石的古诗,选择 自己喜欢的一首看看诗人写了什 么景,又言什么志,抒什么情?
2. 把你今天画在脑中的景象用 手中的画笔画在纸上。
家王 ,安 文北 石 学宋 : 家政 。治
古诗《元日》课件ppt

NG
爆竹声中一岁除,
1
元
2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日
3
(宋)王安石
4
01
“元”在字典中的解释有以下六 种,你认为在这里是哪种解释?
02
开始的,第一。
元日:农历正 月初一,即春
节。
0 3 为首。 0 5 元素。
04
主要、根本。
06
构成一个整体的。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
迎着和煦的春 风,开怀畅饮
屠苏酒。
千门万户曈 曈日
这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 阳的光照之中。“曈曈日”,指由暗转明的朝阳。 结尾一句描述转发议论。桃符:指画有神荼、郁垒 两个神像或写有这两个神像名字的桃木板,正月初 一清晨挂在门上,以求“避邪”。这也是古代民间 的一种习俗 。
泊船瓜洲
墙角 数枝 梅为,有 暗香 钟来山。
凌寒 独自 梅开花。
春风
遥知 不是 京雪口, 瓜洲 一明水月 间,
01
朗读、背诵、默写古诗;
02
收集几首描写我国传统节日的古诗。
作业:
屠苏:指屠苏酒。古代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 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曈曈日:初升时光亮而温暖的太阳。
新桃,旧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 上神茶、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现在 则指春联。
认真观察课文插图, 跟同桌说说你看到了 什么,感受到什么。
人们总要拿新的春联换下旧的春联。
诗意:
写作背景:
1
当时王安石不顾官僚大 地主的反对实行改革。 推行新的政法,这样, 既可以农民不再受大地 主的剥削,日子比较好 过一点,也巩固宋王朝 的统治,增加国家的收 入。《元日》这首诗就 是他做宰相推行新法成 功是写的。
爆竹声中一岁除,
1
元
2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日
3
(宋)王安石
4
01
“元”在字典中的解释有以下六 种,你认为在这里是哪种解释?
02
开始的,第一。
元日:农历正 月初一,即春
节。
0 3 为首。 0 5 元素。
04
主要、根本。
06
构成一个整体的。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
迎着和煦的春 风,开怀畅饮
屠苏酒。
千门万户曈 曈日
这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 阳的光照之中。“曈曈日”,指由暗转明的朝阳。 结尾一句描述转发议论。桃符:指画有神荼、郁垒 两个神像或写有这两个神像名字的桃木板,正月初 一清晨挂在门上,以求“避邪”。这也是古代民间 的一种习俗 。
泊船瓜洲
墙角 数枝 梅为,有 暗香 钟来山。
凌寒 独自 梅开花。
春风
遥知 不是 京雪口, 瓜洲 一明水月 间,
01
朗读、背诵、默写古诗;
02
收集几首描写我国传统节日的古诗。
作业:
屠苏:指屠苏酒。古代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 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曈曈日:初升时光亮而温暖的太阳。
新桃,旧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 上神茶、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现在 则指春联。
认真观察课文插图, 跟同桌说说你看到了 什么,感受到什么。
人们总要拿新的春联换下旧的春联。
诗意:
写作背景:
1
当时王安石不顾官僚大 地主的反对实行改革。 推行新的政法,这样, 既可以农民不再受大地 主的剥削,日子比较好 过一点,也巩固宋王朝 的统治,增加国家的收 入。《元日》这首诗就 是他做宰相推行新法成 功是写的。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5 元日》课件

苏教版
四年级 语文 上册
25
古诗两首—元日
资料宝袋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 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 主张变法,推行富国强兵政策。
预习检查
1、检查自读课文情况(齐读)。 2、检查识字(指名读)。
字词乐园
爆 屠 符
字词乐园
指导读写 爆:bào,右下不要写成“水”。辨 字:瀑、曝。
二、学习新课 学习第一首诗《元日》。 4、解释“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 桃换旧符”的意思。 千家万户被旭日 的光辉普照着,每年 春节总要拿新春联换 掉旧春联。
课文详解
二、学习新课 学习第一首诗《元日》。 5、这首诗寄托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寄托了诗人执政变法、除旧变 新、强国富民的政治抱负和乐观自 信的情感。
课文详解
轻松说内容
《元日》主要描绘了春节人们放 爆竹、畅饮屠苏酒、把新桃换旧符等 热闹景象。
图解结构
25 古诗两首
特点—状物
元日 景象—言志
爆竹声声除旧 桃符年年更新
概括主题
《元日》通过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形 象的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写法点拨
怎样做到动静结合: 再写静态景物的位置、形状、大 小、色彩时,也要抓住景物在瞬间的 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的变化,这 样就会栩栩如生,美妙无穷。
课文详解
二、学习新课 学习第一首诗《元日》。 2、解释“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 暖入屠苏”的意思。
课文详解
在阵阵爆竹声中送 走旧岁迎来新年,人们 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 畅饮屠苏酒。
二、学习新课 学习第一首诗《元日》。 3、“新桃”“旧符”分别指什么?
课文详解
“新桃”即桃符,古代风俗,农 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 “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 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桃符” 后来指春联。“旧符”指旧的春联。
四年级 语文 上册
25
古诗两首—元日
资料宝袋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 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 主张变法,推行富国强兵政策。
预习检查
1、检查自读课文情况(齐读)。 2、检查识字(指名读)。
字词乐园
爆 屠 符
字词乐园
指导读写 爆:bào,右下不要写成“水”。辨 字:瀑、曝。
二、学习新课 学习第一首诗《元日》。 4、解释“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 桃换旧符”的意思。 千家万户被旭日 的光辉普照着,每年 春节总要拿新春联换 掉旧春联。
课文详解
二、学习新课 学习第一首诗《元日》。 5、这首诗寄托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寄托了诗人执政变法、除旧变 新、强国富民的政治抱负和乐观自 信的情感。
课文详解
轻松说内容
《元日》主要描绘了春节人们放 爆竹、畅饮屠苏酒、把新桃换旧符等 热闹景象。
图解结构
25 古诗两首
特点—状物
元日 景象—言志
爆竹声声除旧 桃符年年更新
概括主题
《元日》通过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形 象的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写法点拨
怎样做到动静结合: 再写静态景物的位置、形状、大 小、色彩时,也要抓住景物在瞬间的 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的变化,这 样就会栩栩如生,美妙无穷。
课文详解
二、学习新课 学习第一首诗《元日》。 2、解释“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 暖入屠苏”的意思。
课文详解
在阵阵爆竹声中送 走旧岁迎来新年,人们 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 畅饮屠苏酒。
二、学习新课 学习第一首诗《元日》。 3、“新桃”“旧符”分别指什么?
课文详解
“新桃”即桃符,古代风俗,农 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 “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 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桃符” 后来指春联。“旧符”指旧的春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 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2013-12-24
总把/新桃/换旧符。
闭上眼睛,仔细 聆听,你眼前出现 了怎样一幅画面?
2013-12-24
你能用你所掌握 的成语来描述画面 里的景象嘛?
2013-12-24
张灯结彩 欢聚一堂 普天同庆 喜气洋洋 辞旧迎新 欢天喜地
2013-12-24
2013-12-24
开智慧之源 养浩然之气 立奋斗之志
作业:
• 1、背一背,填一填 • 和煦的阳光普照大地,家家户户忙着张贴 • 大红春联。当你沉浸在这样祥和的气氛中, • 我想到的诗句是: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 换旧符。这首诗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王安 石) • 写的《 元日 》,描写了他在 春节 这 • 一天看到的有趣的风俗,如: 放鞭炮 、 喝屠 苏 、和 贴春联 。 • 2、收集整理王安石的古诗,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 看看诗人写了什么景,又言什么志,抒什么情?
换桃符
2013-12-24
自学指导(二)
• 1、小组讨论,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句的意 思。 • (方法提示:请结合课文插图和自己的生活 经验想象诗歌画面,并把想象到的内容用通俗 的语言描述出来) • 2、两人一组,尝试演一演王安石创作《元日》 的画面。 • 3、边读边品味文字带给你的感受,思考诗中 的哪些文字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2013-12-24
的快乐,这是一个
民族所特有的温暖。
元 日
宋 王安石
谁“暖”?
读者“暖”:文字的传递
爆竹/声中/一岁除,
这是汉语言的无穷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年的经典传递过来
的温暖。 总把/新桃/换旧符。
2013-12-24
魅力,这是吟诵千
自学指导(三)
•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方法提示:试以相关词语或诗句来说明)
• • • •
2013-12-24
展示交流要求: 回答不重复 补充有新意 仪态要大方 声音要洪亮
总结体会
《元日》这首诗描写 了新年热闹喜庆、万 象更新的动人景象, 抒写了诗人强国富民 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 情绪,抒发了诗人力 图革新政治的思想感 情。
你还知道 王安石的哪 些作品呢?
2013-12-24
舞 狮
拜 年
放烟火
挂灯笼
贴春联
年夜饭
整
体
感 知
2013-12-24
作者在诗中分别描 绘了哪几幅春节的画 面?
爆竹声中一岁除
据说,古代人们把竹子放在火上烤会发 出很大的响声,人们借此来吓跑野外的猛兽。
后来在火上烧烤竹子,就渐渐演变成在 过年的时候燃放爆竹,去除过去一年里的各 种灾祸、病痛等,新的一年就能平平安安, 健健康康。
2013-12-24
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个压缩省略的句式, “新桃”省略了“符”字, “旧符”省略了“桃”字,交 替运用,这是因为七绝每句字 数限制的缘故。 为庆祝新春,人们总要拿 新的春联换下旧的春联。
2013-12-24
总把新桃换旧符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 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到 了;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 怀畅饮屠苏酒。旭日的光辉普 照千家万户;为了庆祝新春, 人们总要拿新的春联换下旧的 春联。
迎着和煦的春风,品着新年的吉祥酒
孩子们想到来年学习进步,成长快乐, 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不禁吟道——
春风送暖入屠苏
年轻人想到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不禁吟到——
春风送暖入屠苏
老年人想到来年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 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不禁吟道——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初升的太阳把它的明亮耀眼的光辉洒向千 家万户,人们都出门来迎接朝阳。
2013-12-24
元 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2013-12-24
我会读
爆竹(bào ) 屠苏 tú ) (
曈曈日 桃符 (tóng) ( fú )
元 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2013-12-24
2013-12-24
2013-12-24
诗中哪些文字给你留下 深刻的印象?
2013-12-24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在震天动地的爆竹声中,把迎春 的气氛渲染得格外热烈欢快,使 人读了也如置身于欢天喜地的现 场,会被噼噼啪啪的鞭炮声闹得 心花怒放,喜笑颜开,诗人这一 句起得不同凡响。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2013-12-24
带着感受读
元 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2013-12-24
王安石特别有才华,不仅文章写得好,在政治 上也很有抱负,通过他的努力,这一年他终于当 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这时的王安石特 别高兴,心想:手中有了权力,就可以为老百姓 多做好事。大年三十的晚上,户外飘着鹅毛大雪, 户内的王安石喝着自家酿的屠苏酒,一杯接一杯。 渐渐地进入了梦乡。突然,一种声音把他吵醒。 你听!好热闹的鞭炮声,诗人睁开眼睛,温暖而 明亮的阳光透过窗户,斜射在早已准备好的新春 对联上,红红的对联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的醒目。 这时的王安石睡意全无,披衣而起开始吟诵:
2013-12-24
总把/新桃/换旧符。 递过来的温暖。
写作背景
在王安石担任宰相之后,积极 推行新法,《元日》就写于这一年 的春节。在他的心目中,新的国家 政策好像春风浩荡,阳光普照,一 定会给国家带来了欣欣向荣、人民 安居乐业的新气象,此时此刻,王 安石的心情怎样? 兴 奋 激 动 充 满 信 心
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 “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 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结句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 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 “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 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 更新的景象。
我们就来找找这“暖”意来 自何方。从诗中哪些地方可 以让我们感受到暖?
2013-12-24
元日
教者:夏旻
学习目标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朗读、背诵本诗。 2、通过讨论及合作交流,学会“屠苏、曈曈日、 桃符”等生词,理解诗意。 3、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 景象,体会本诗所描写的场景和所表达的感情。
作者介绍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 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 人。21岁中进士,当过十 多年地方官,曾于宋神宗 时担任宰相推行变法改革, 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 学家,“唐宋八大家”之 一。
2013-12-24
爆竹声中一岁除
年旧在 来的噼 到一噼 了年啪 。过啪 去的 了爆 ,竹 新声 的中 一,
2013-12-24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2013-12-24
迎着和煦的春风,品着新年的 吉祥酒,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孩子们喝着屠苏酒,会说—— 年轻人喝着屠苏酒,会说—— 老年人喝着屠苏酒,会说——
元 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长一岁的快乐
春风送暖 春风/送暖/入屠苏。 屠苏的力量
放鞭炮的热闹
千门/万户/曈曈日, 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2013-12-24
元 日
宋 王安石
谁“暖”?
王安石“暖” 新法推行成功。 的快乐,这是一个 心系天下的智者传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这是一个成功者 千门/万户/曈曈日,
“元”在字典中的解释有以下六种, 你认为在这里是哪种解释? (1)开始的,第一。 (2)为首。 (3)主要、根本。 (4)元素。 (5)构成一个整体的。 (6)货币单位。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自学指导(一)
• 1、把整首诗读通、读顺。 • 2、通过自己的朗读,试着把节律画出来。 • 3、边读边把不懂的字或词用圈圈起来。 • 4、小组讨论并思考诗中描绘了几幅春节的画面。
2013-12-24
资料库:
• 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
• 屠苏:指屠苏酒。古代习俗,大年初一全
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 瘟疫,求得长寿。
• 曈曈:太阳初升时光亮耀眼的样子。 • 新桃,旧符:现指春联。古代一种风俗,
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茶、郁 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放鞭炮
2013-12-24
春风送暖入屠苏
屠苏:屠苏酒,它是除夕之夜,人们将最新 鲜的屠苏草放进酒中,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 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 长寿。
喝屠苏
2013-12-24
曈曈:太阳初升时光亮耀眼的样子 千门万户曈曈日
迎红日
2013-12-24
总把新桃换旧符
桃符:在桃木板上写上神灵的 名字,悬挂门旁,用来压邪。 后来,演变成春联。
2013-12-24
元 日
宋 王安石
谁“暖”?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2013-12-24
元日
宋 王安石
谁“暖”?
爆竹/声中/一岁除,
千门万户:千家万户
春风/送暖/入屠苏。 这是如阳光般普照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