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其他鉴证业务与相关服务

第十一章其他鉴证业务与相关服务
第十一章其他鉴证业务与相关服务

第十一章其他鉴证业务与相关服务学习内容:

1.验资的意义

2. 验资方法

3. 验资报告

4. 财务报表审阅的程序与方法

5. 审阅报告

6. 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的意义

7. 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的程序与方法

8. 审核报告

9. 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

10. 代编财务信息

一、验资的意义

验资是指审计人员依法接受委托,对被审验单位注册资本的实收情况或注册资本及实收资本的变更情况加以审验,并出具验资报告的过程。

验资是注册会计师的法定业务,是一项鉴证业务,是一种受托业务。

验资业务的对象是被审验单位。被审验单位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拟设立或已设立的,依法应当接受验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验资业务分为设立验资和变更验资两种类型:

?设立验资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验单位申请设立登记时的注册资本实收情况进行的审验。

?变更验资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验单位申请变更登记时的注册资本及实收资本的变更情况进行的审验。

二、验资方法

对于出资者投入的资本及其相关的资产、负债,审计人员应当分别采用下列方法进行审验:

?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在检查被审验单位开户银行出具的收款凭证、对账单及银行询证函回函等的基础上,审验出资者的实际出资金额和货币出资比例是否符合规定。对于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开募集的股本,还应当检查证券公司承销协议、募股清单和股票发行费用清单等。

?以实物出资的,审计人员应当观察、检查实物,审验其权属转移情况,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资产评估的基础上审验其价值。如果被审验单位是外商投资企业,审计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外商投资企业的规定,审验实物出资的价值。

?以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出资的,审计人员应当验证其权属转移情况,并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资产评估的基础上审验其价值。如果被审验单位是外商投资企业,审计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外商投资企业的规定,审验无形资产出资的价值。

?以净资产折合实收资本的,或以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转增注册资本及实收资本的,审计人员应当在审计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审验其价值。以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以外的其他财产出资的,审计人员应当审验出资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设立验资还是变更验资,对出资者以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审计人员都应当检查上述出资财产办理财产权转移手续的证明文件,验证其出资前是否属于出资者,出资后是否属于被审验单位。

三、验资报告

(一)验资报告参考格式

(请见教材)

(二)拒绝出具验资报告并解除业务约定的情形

审计人员在审验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当拒绝出具验资报告并解除业务约定:?被审验单位或出资者不提供真实、合法、完整的验资资料的;

?被审验单位或出资者对审计人员应当实施的审验程序不予合作,甚至阻挠审验的;

?被审验单位或其出资者坚持要求审计人员作不实证明的。

四、财务报表审阅的程序与方法

1.了解被审阅单位及其环境

2.执行询问程序

3.实施分析程序,以识别异常关系和异常项目

4.阅读财务报表,以考虑是否遵循指明的编制基础

5.获取其他审计人员对被审阅单位组成部分财务报表出具的审计报告或审阅报告

五、审阅报告

(格式请见教材)

需要明确的是,注册会计师对所审阅财务报表提出无保留结论,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注册会计师没有注意到任何事项使其相信财务报表没有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未能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阅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注册会计师已经按照本准则的规定计划和实施审阅工作,在审阅过程中未受到限制。

六、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的意义

预测性财务信息是指被审核单位依据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项或采取的行动的假设而编制的财务信息。编制预测性财务信息所依据的假设可以分为最佳估计假设和推测性假设两类。最佳估计假设是指截至编制预测性财务信息日,管理层对预期未来发生的事项和采取的行动作出的假设。推测性假设是指管理层对未来事项和采取的行动作出的假设,该事项或行动预期在未来未必发生。

七、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的程序与方法

1.确定审核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应考虑的因素

2.评估最佳估计假设

3.评估推测性假设

4.评价假设时应重点关注的对象

5.评价预测性财务信息是否依据管理层确定的假设恰当编制

6.审核预测性财务信息的一项或多项要素时的考虑

7.预测性财务信息包含本期部分历史信息时的考虑

8.获取管理层书面声明

八、审核报告

(格式请见教材)

九、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

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是指审计人员对特定财务数据的单一财务报表或整套财务报表等财务信息执行与特定主体商定的具有审计性质的程序并就执行的商定程序及其结果出具报告。

(一)执行商定程序的计划、实施与记录

1.合理制定工作计划

2.执行商定程序业务运用的程序

3.执行商定程序中的证据与工作底稿

(二)执行商定程序业务的报告

商定程序业务报告应当包括的主要内容有:

?标题;

?收件人;

?说明执行商定程序的财务信息;

?说明执行的商定程序是与特定主体协商确定的;

?说明已按照准则的规定和业务约定书的要求执行了商定程序;

?当审计人员不具有独立性时,说明这一事实;

?说明执行商定程序的目的;列出所执行的具体程序;

?说明执行商定程序的结果,包括详细说明发现的错误和例外事项;

?说明所执行的商定程序并不构成审计或审阅,审计人员不提出鉴证结论;

?说明如果执行商定程序以外的程序,或执行审计或审阅,审计人员可能得出其他应报告的结果;

?说明报告仅限于特定主体使用;

?在适用的情况下,说明报告仅与执行商定程序的特定财务数据有关,不得扩展到财务报表整体;

?审计人员的签名和盖章;

?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地址及盖章;报告日期。

十、代编财务信息

代编业务是审计人员运用会计而非审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代客户编制一套完整或非完整的财务报表,或代为收集、分类和汇总其他财务信息。

代编业务既非审计业务也非审阅业务,不包含任何保证成分,因此不属于鉴证业务。

第十一章其他鉴证业务与相关服务

第十一章其他鉴证业务与相关服务学习内容: 1.验资的意义 2. 验资方法 3. 验资报告 4. 财务报表审阅的程序与方法 5. 审阅报告 6. 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的意义 7. 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的程序与方法 8. 审核报告 9. 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 10. 代编财务信息 一、验资的意义 验资是指审计人员依法接受委托,对被审验单位注册资本的实收情况或注册资本及实收资本的变更情况加以审验,并出具验资报告的过程。 验资是注册会计师的法定业务,是一项鉴证业务,是一种受托业务。 验资业务的对象是被审验单位。被审验单位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拟设立或已设立的,依法应当接受验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验资业务分为设立验资和变更验资两种类型: ?设立验资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验单位申请设立登记时的注册资本实收情况进行的审验。 ?变更验资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验单位申请变更登记时的注册资本及实收资本的变更情况进行的审验。 二、验资方法 对于出资者投入的资本及其相关的资产、负债,审计人员应当分别采用下列方法进行审验: ?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在检查被审验单位开户银行出具的收款凭证、对账单及银行询证函回函等的基础上,审验出资者的实际出资金额和货币出资比例是否符合规定。对于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开募集的股本,还应当检查证券公司承销协议、募股清单和股票发行费用清单等。 ?以实物出资的,审计人员应当观察、检查实物,审验其权属转移情况,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资产评估的基础上审验其价值。如果被审验单位是外商投资企业,审计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外商投资企业的规定,审验实物出资的价值。 ?以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出资的,审计人员应当验证其权属转移情况,并

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指南课件

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指南课件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目录

第一章总则 《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第3101号——历史财务信息审计或审阅以外的鉴证业务》(以下简称本准则)第一章(第一条至第四条),主要说明本准则的制定目的、适用范围和总体要求,以及其他鉴证业务的保证程度。 一、本准则的适用范围 本准则第二条指出,本准则适用于注册会计师执行历史财务信息审计或审阅以外的鉴证业务(以下简称其他鉴证业务)。 其他鉴证业务是指除历史财务信息审计和审阅业务以外的鉴证业务。如果将历史财务信息审计和审阅看作是“基本”的鉴证业务,那么其他鉴证业务便是鉴证对象相对“特殊”的业务。简单地说,其他鉴证业务的鉴证对象信息不是历史财务信息。 二、注册会计师执行其他鉴证业务的总体要求 本准则第三条规定,注册会计师执行其他鉴证业务,应当遵守《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和其他鉴证业务准则,以及职业道德规范和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 (一)遵守《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和其他鉴证业务准则 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准则由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统领,按照鉴证业务提供的保证程度和鉴证对象的不同,分为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和其他鉴证业务准则。 《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与本准则之间存在上下级次关系。《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统驭历史财务信息审计和审阅业务以及其他鉴证业务。注册会计师在阅读、理解和运用本准则时,应当结合《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 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历史财务信息审计或审阅以外的其他鉴证业务,根据鉴证业务的性质和业务约定书的要求,提供有限保证或合理保证。其他鉴证业务主要包括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审核、内部控制鉴证等。本准则统驭其他鉴证业务。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其他鉴证业务时,应当遵循本准则和相关具体准则的要求。 (二)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与相关服务业务的协调与冲突分别有哪些

1、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与相关服务业务的协调与冲突分别有哪些 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 鉴证业务包括历史财务信息审计业务、历史财务信息审阅业务和其他鉴证业务。 鉴证业务要素,是指鉴证业务的三方关系、鉴证对象、标准、证据和鉴证报告。 1.三方关系。三方关系分别是注册会计师、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注册会计师对由责任方负责的鉴证对象或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的信任程度。 2.鉴证对象。鉴证对象具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如财务或非财务的业绩或状况、物理特征、系统与过程、行为等。不同的鉴证对象具有不同特征。 3.标准。标准即用来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或计量的基准,当涉及列报时,还包括列报的基准。(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 4.证据。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是注册会计师提出鉴证结论的基础。 5.鉴证报告。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鉴证对象信息(或鉴证对象)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符合适当的标准,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发表能够提供一定保证程度的结论。 鉴证性服务是为客户公司提供的,旨在改善其信息内容和质量的独立的专业性服务,包括鉴证服务和代编会计报表。鉴证服务包括审计、审查、执行商定性规定。 其他服务包括咨询服务和其他服务如税务服务。 咨询服务也称管理咨询服务,是执业者利用其技术能力、教育、观察、经验和咨询程序的知识提供的专业服务,包括咨询、顾问服务、执行服务、交易服务、员工和其他支持服务、产品服务。 其他服务主要有税务服务,包括税务申报表编制、纳税筹划和纳税申报等。 审计业务与相关服务业务的关系问题是人们探讨已久的问题,集中体现在非审计业务是否会损害审计的独立性方面$2001年,随着安然公司等财务舞弊案的揭露,依据萨班斯法案规定,SEC已经禁止了会计师事务所为同一家公司提供审计服务同时提供的部分非审计业务,萨班斯法案指出,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在向证券发行人提供审计服务的同时提供非审计服务是违法的,这些非审计服务包括:簿记以及其他与会计记录或财务报告有关的服务;财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改进;评估服务%公允意见%慈善捐赠报告;保险精算服务;内部审计外包服务;管理职能或人力资源管理;经纪%经销%投资顾问或投行服务;与审计无关的法律和专家服务;其他任何委员会认为法规不许可的服务$ 冲突体现在 (一)高收费的咨询业务与审计业务的独立性发生冲突,199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表了题为《将审计业务拓展成为咨询业务》的指导性文章,鼓励审计师对其从业作用进行更广泛的诠释,并向/公司业务顾问0方向转型。在高额收到咨询服务费的同时,不免让人质疑在真正面对客户弄虚作假时注册会计师(所)独立性和公正性。他们往往害怕失去咨询服务这块大蛋糕,作为妥协只好在财务审计方面网开一面。由于审计与咨询业务没有完全分开,关系过于亲密、缺乏独立性的结构,难免会导致会计师事务所与客户相互勾结。在收取巨额咨询服务费的情况下,会计公司很难如实发表审计意见,披露被审计公司财务报表的不准确性或存在的误导因素。审计师不得不在新业务的开拓者和传统鉴证人两种角色之间苦苦挣扎,双重压力导致了金融欺诈诉讼案的频繁发生。 ( 二) 注册会计师与客户形成共同利益和审计独立性发生冲突注册会计师为客户公司提供非审计业务, 实际上是给注册会计师以另一种角色接触客户提供了现实途径。为客户提供的非审计服务的角色使注册会计师心为管理当局而思, 行为管理当局而为,这种结果使注册会

金融学第五章第六章金融机构体系商业银行练习题

第五章金融机构体系 一、填空题 1、凡专门从事各种金融活动的组织,均称()。 2、()是由政府投资设立的、根据政府的决策和意向专门从事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银行。 3、我国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是()、()、()、()。 4、我国第一家民营性质的商业银行是()。 5、一国金融机构体系的中心环节是()。 6、专业银行的存在是()在金融领域中的表现。 7、()是西方各国金融机构体系中的骨干力量。 8、()是专门对工商企业办理投资和长期信贷业务的银行。 9、不动产抵押银行的资金主要是靠发行()来筹集的。 10、()是通过金融渠道支持本国对外贸易的专业银行。 二、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中国人民银行具体职责的是() A、发行人民币 B、给企业发放贷款 C、经理国库 D、审批金融机构 2、投资银行是专门对()办理投资和长期信贷业务的银行。 A、政府部门 B、工商企业 C、证券公司 D、信托租赁公司 3、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是在()年。 A、1983 B、1984 C、1985 D、1986 4、下列不属于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范围的是()。 A、发行金融债券 B、监管其他金融机构 C、买卖政府债券 D、买卖外汇 三、多选题。 四、简答题。 1、直接融资中的中间人与间接融资的金融中介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2、简述一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第六章商业银行 一、填空题 1、1845 年,中国出现的第一家新式银行是()。 2、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是()。 3、当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建立起新的银行体系时,中国信用领域占统治地位的金融机构是( ) 。 4、银行相互之间的资金融通被称作()。 5、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现金存款以及从中央银行获得的再贴现和再贷款叫做()。 6、存款货币的创造是在商业银行组织的()的基础上进行的。 7、商业银行经营的三原则是()、()和()。 8、商业银行为了保持资金的高度流动性,贷款应是短期和商业性的,这种经营管理理论叫做()。 9、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是()的银行体制。 10、银行根据客户的要求,买进客户未到付款期的票据的业务,叫做()。 二、单选题

国际贸易实务课后答案详解-第十一章--汇付和托收

第十一章汇付和托收 一、思考题 1.试写出T/T、M/T、D/D、D/P、D/A、T/R、O/A的英文全文、中文译名,并分别简述其基本含义。 答:(1)电汇(telegraphic transfer,T/T)是由汇款人委托汇出行用电报、电传、环球银行间金融电讯网络(SWIFT)等电讯手段发出付款委托通知书给收款人所在地的汇入行,委托它将款项解付给指定的收款人的一种汇付方式。 (2)信汇(mail transfer,M/T)是指汇出行应汇款人的申请,以信汇委托书或支付通知书作为结算工具,通过邮政航空信件方式寄发给汇入行的一种汇付方式。 (3)票汇(remittance by banker’s demand draft,D/D)是指汇出行应汇款人的申请,以票据作为结算工具,开立以其代理行或其他往来银行为付款人的银行即期汇票,列明收款人名称、金额等,交由汇款人自行寄交给收款人,凭票向付款行取款的一种汇付方式。 (4)付款交单(documents against payment,D/P)是指出口人的交单须以进口人的付款为条件,即出口人将汇票连同货运单据交给银行托收时,指示银行只有在进口人付清货款时才能交出货运单据。 (5)承兑交单(documents against acceptance,简称D/A)是指出口人的交单以进口人的承兑为条件,进口人承兑汇票后,即可向银行取得货运单据,待汇票到期日才付款。 (6)信托收据(trust receipt,T/R)是进口人借单时提供的一种书面信用担保文件,用以表示出据人愿意以代收银行的受托人身份代为提货、报美、存仓、保险、出售,同时承认货物的所有权仍属银行。 (7)货到付款也称“赊账交易”(Open Account transaction,简称O/A),是指在签订合同后,出口人先将货物发出,进口人收到货物后立即或在约定的一段时间后通过银行付款。 2.“在国际货物买卖中,对买卖双方来说,汇付是一种最安全的支付方式”,这种认识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这种认识不正确。理由如下: 汇付方式属于商业信用性质。银行仅凭汇款人的指示转移相关款项,并不负责单据的传递,更不承担任何付款或担保责任。使用汇付方式完全取决于买卖双方中的一方对另一方的信任,并在此基础上向对方提供信用和进行资金融通。 3.为什么说汇付和托收分属顺汇和逆汇,但又都属商业信用性质? 答:(1)汇付和托收分属顺汇和逆汇的原因 汇付又称汇款,是指订立商务合同后,进口人(汇款人)通过银行向出口人(收款人)汇寄款项的做法。由于汇款业务中使用的结算工具(委托通知、票据)的传递方向与资金的流向相同,所以汇付方式属于顺汇。 托收是指由接到委托指示的银行处理金融单据和/或商业单据以便取得承兑或付款,或凭承兑或付款交出商业单据,或凭其他条件交出单据。由于托收业务中使用的结算工具(托收指示书和汇票)的传送方向与资金的流动方向相反,所以托收方式属于逆汇。 (2)汇付和托收都属于商业信用的原因 因为汇付结算货款的过程中和托收业务中,银行都只是提供服务而不提供信用,所以汇付和托收都属于商业信用性质。 4.试比较凭单付汇与一般汇付和跟单托收的异同。

第三章 生药的鉴定上课讲义

第三章生药的鉴定 一、单项选择题 1、某些含有较多草酸钙或碳酸钙结晶药材为了控制无机杂志限量,尤其应当测定( )。 A、总灰分 B、生理灰分 C、炽灼残渣 D、酸不溶性灰分 E、以上都不是 2、目前在中药的真伪鉴别中应用广泛,简便易行的色谱方法是( )。 A、纸色谱 B、薄层色谱 C、气相色谱 D、高效液相色谱 E、吸附柱色谱 3、要确证纤维素细胞壁,应加下列哪种试液( )。 A、间苯三酚、浓盐酸 B、苏丹Ⅲ试液

C、氯化锌碘试液 D、三氯化铁试液 E、水合氯醛试液 4、观察粉末中淀粉粒的形状,最适合的装片方法是( )。 A、乙醇装片 B、水合氯醛透化装 C、稀碘液装片 D、水装片 E、5%KOH 装片 5、加稀盐酸能产生气泡的结晶体是( )。 A、草酸钙结晶 B、碳酸钙结晶 C、硅质晶体 D、菊糖结晶 E、橙皮甘结晶 6、2015版《中国药典》规定挥发油测定法有甲、乙二法,下列哪种药材适合用乙法测定( )。 A、薄荷 B、丁香 C、干姜 D、当归 E、白豆蔻 7、在植物组织细胞中的小类球状物,遇

碘试液显棕色或黄棕色,遇硝酸汞试液显砖红色,此球状物是( )。 A、淀粉粒 B、挥发油滴 C、糊粉粒 D、菊糖 E、粘液质 8、中药鉴定用供试品的取样至少是检样量的( )。 A、8倍 B、5倍 C、3倍 D、2倍 E、1倍 9、测定生药中灰分含量时,供试品需粉碎通过( ),并将颗粒混合均匀。 A、二号筛 B、三号筛 C、四号筛 D、二号至三号筛 E、直径不超过3mm 的颗粒 10、测定生药中水分含量时,供试品需粉碎通过( ),并将颗粒混合均匀。A、二号筛B、三号筛C、四号筛D、二号至三号筛E、直径不超过3mm 的颗粒

阐述生药鉴定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

1、阐述生药鉴定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 答:目的在于确定药材的真伪、评定药材品质的优 劣和制定其质量标准,以保证生药品种的真实性和药用的安全性,同时发掘利用新药源。任务:1、鉴定生药的真伪优劣。2、考证发掘生药学遗产,整理生药品种。2、制定生药质量标准,促进生药标准。3、保护和寻找利用新药资源,发展生药事业。 2、味连、雅连、云连三种商品药材在来源、产地、性状及显微特征上有何区别?答:1、来源:都来源于毛茛科植物,味连来源于黄连的干燥根茎,雅连来源于三角叶黄连的干燥根茎,云连来源于云连的干燥根茎。2、产地:味连主产四川石柱县,雅连主产四川洪雅、峨眉等地,云连主产云南德钦、碧江。 3、性状:味连多分枝,聚集成簇,形如鸡爪,表面粗糙,有“过桥”。雅连多单枝,微弯曲,“过桥”较长,顶端有残茎。云连多单枝,弯曲呈钩状,较细小,“过桥”较短。 4、显微特征:味连和雅连的皮层、中柱鞘部位均有石细胞散在,雅连髓部含石细胞,而云连不含石细胞。 3、叙述生药麻黄的植物来源、药用部位、主要活性成分?答:麻黄来源于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和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主要活性成分含生物碱,有左旋麻黄碱和右旋伪麻黄碱。 4. 描述生药的性状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主要包括有生药材的性状、大小、色泽、表面、质地、断面、气味、水试、火试等。 5. 试述商品黄连的种类、原植物来源、主要的有效成分以及粉末鉴定特征?答:主要有三种,分别为:味连来源于黄连的干燥根茎,雅连来源于三角叶黄连的干燥根茎,云连来源于云连的干燥根茎。主要的有效成分有小檗碱、无机元素、酚类物质如阿魏酸、绿原酸。粉末鉴定特征:1、石细胞类圆形、方形、多角形;2、中柱鞘纤维;3、木纤维细长;4、木薄壁细胞不规则形;5、鳞叶表皮细胞;6、具网纹、孔纹导管;7、多单淀粉粒。 6、阐述生药采收、加工和贮藏与生药品质的关系?答:1、生药的采收,药用植物中的有效成分的含量可因其生长发育阶段或季节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直接影响生药的品质。2、生药的加工:生药的加工便于包装、运输和贮藏,达到医疗用药的目的,应当严格保证生药的品质。3、生药的贮藏:为了防止生药的发霉、虫蛀、变色、走油等严重影响生药品质的现象,生药的贮藏十分重要。 7、试述冬虫夏草的来源、性状及含有的主要有效成分?答:冬虫夏草来源于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性状:虫体似蚕,外表深黄色至黄棕色,有环纹20到30条,头部红棕色,有足8对,其中部4对最明显,质脆,易折断,断面叫平坦,淡黄白色;子座单枝,呈细长圆柱型,有细纵皱纹,基部长将虫头包被,质柔韧,断面类白色;气微腥,味微苦。主要有效成分:核苷类如腺苷、嘌呤,虫草酸如D-甘露醇,氨基酸类如谷氨酸,虫草多糖如D-甘露糖。 8、黄连、黄柏粉末显微特征有何异同?答:相同点:均具有木栓层细胞,射线细胞,石细胞,淀粉粒等。不同点:黄连皮层较宽,中柱鞘纤维成束,维管束外韧型环列,木质部细胞木化,具有鳞叶表皮细胞,导管等。黄柏皮层较窄,草酸钙方晶较多,具有纤维及晶纤维,黏液细胞,筛管等。 9.黄柏药材分为川黄柏和关黄柏,二者性状鉴别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哪一种质量最佳?答:川黄柏呈板片状,黄褐色至黄棕色,表皮具有细密的纵棱纹,断面纤维性,呈片状分层,嚼之有粘性,可使唾液染成黄色。关黄柏外表皮黄绿色至淡黄棕色,较平坦,具不规则的纵棱纹,皮孔痕小而少见,偶有灰白色粗皮残留,断面鲜黄色或黄绿色其中以川黄柏的质量最佳。 10、对人参的三种商品:生晒参、红参、野山参的性状鉴别异同点进行比较。答:相同点:药用部位都是根茎,主根都成圆柱形或纺锤形。不同点:生晒参上部有疏浅断续的

第六章 商业银行

第六章商业银行 一、填空题 1、1694年成立的是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银行,也是现代银行产生的象征。 2、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是1897年成立的中国,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银行事业的创始。 3、商业银行主要通过以下两条途径产生:一是,二是。 4、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5、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职能是建立在职能和职能的基础之上的。 6、商业银行的业务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7、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可以分为和两大类。 8、和共同组成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是商业银行用于应付日常提存的现金资产。 9、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和其他资产。 10、传统中间业务包括、、、和。 11、狭义的表外业务大致可分为、、 等资产转换业务,衍生工具的交易以及与等有关的投资银行业务。 12、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是、和。 13、西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 以及四个阶段。 14、1988年通过的对表内资产和表外业务都确定了不同的风险权数以及相应的资本充足率,它是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完善与统一的标志。 二、单项选择题 1、是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银行,也是现代银行产生的象征。 A、德意志银行 B、法兰西银行 C、英格兰银行 D、日本银行 2、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A、信用创造 B、支付中介 C、信用中介 D、金融服务 3、下列不属于商业银行的交易存款。 A、支票存款 B、储蓄存款

C、NOWs D、CDs 4、下列不属于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 A、库存现金 B、准备金 C、存放同业款项 D、应付款项 5、下列属于商业银行狭义的表外业务。 A、信托业务 B、融资租赁业务 C、信用卡业务 D、承诺业务 6、信托与租赁属于商业银行的。 A.资产业务 B.负债业务 C.中间业务 D.表外业务 7、下列属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 A、备用信用证 B、信贷便利 C、信用卡业务 D、承诺业务 8、70~80 年代美英等国的通胀率都在两位数以上,这从以下哪一方面影响并促成金融创新? A.使经济环境中的风险增大 B.使金融管理环境变化 C.使国际金融业飞速发展并使竞争日趋激烈 D.促使金融业的技术进步 9、下列金融创新当中,不属于规避利率风险的创新的是 A.大额可转让提单(CDs) B.货币市场共同基金(MMMF) C.利率定价模式的创新 D.“回购协议”交易 10、下列金融工具的创新当中,不属于规避金融管制的创新的是 A.自动转账制度(ATS) B.信用卡 C.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NOW) D.回购协议 三、多项选择题 1 、商业银行的功能主要有()。 A 、信用中介与支付功能 B 、社会福利与慈善功能 C 、信用创造与政策功能 D 、服务性功能 E 、政策调节与社会调节功能 2 、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是()。 A 、服务范围日益扩大和银行业务全球化 B 、高新技术广泛应用 C 、证券化趋势明显和金融监管放松 D 、盈利水平越来越高 E 、经营风险逐渐加大 3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是()。 A 、安全性 B 、社会性 C 、流动性 D 、政策性 E 、盈利性 4 、西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主要经历了()等阶段。

资产损失鉴证业务准则

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鉴证业务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鉴证业务活动,根据《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57号)、《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和《注册税务师涉税鉴证业务基本准则》(国税发[2009]149号,以下简称基本准则)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鉴证业务(以下简称“资产损失鉴证业务”),是指鉴证人接受委托人的委托,通过执行基本准则及本准则(以下简称执业规范)规定的鉴证程序和鉴证方法,依照税法和适当标准,对被鉴证人的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事项进行审核、确认,评价和证明其鉴证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并出具鉴证报告的业务。 第三条本准则所称鉴证人,是指接受委托人的委托,执行资产损失鉴证业务的税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税务师。 本准则所称被鉴证人,是指拥有或控制发生损失资产的纳税义务人。 本准则所称资产损失,是指被鉴证人在实际处置、转让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合理损失(以下简称实际资产损失),以及被鉴证人虽未实际处置、转让资产,但符合税法规定条件计算确认的损失(以下简称法定资产损失)。 第四条本准则所称鉴证事项,是指鉴证人所审核、确认、评价和证明的资产损失税前扣除事项,具体范围依据双方约定。 第五条鉴证人开展资产损失鉴证业务,应当遵守税法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符合执业规范的要求。 第六条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鉴证的目的,是通过对被鉴证人的资产损失纳税申报事项进行鉴证,以增强税务机关对该纳税申报事项的信任,降低被鉴证人的涉税风险。 第七条鉴证资产损失应区分属于清单申报的资产损失还是属于专项申报的资产损失。 第八条应关注被鉴证人资产损失内部核销管理制度是否建立健全,评价资产损失税前扣除证据材料的收集、整理、编制、审核、申报、保存情况。

生药学各章详细习题并答案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生药” 2.“中药” 3.“草药” 4.“道地药材”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十六世纪以前对药学贡献最大的著作( ) A.《本草图经》 B.《本草纲目拾遗》 C.《本草纲目》 D.《证类本草》 2.《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所著,其中收载药物( ) A.730种 B.1082种 C.1892种 D.12092种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生药”: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材。 2.“中药”:中医用以治病的药物,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 3.“草药”:局部地区民间草医用以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 4.“道地药材”:来源于特定产区的货真质优的生药。 二、单项选择题: 1.C 2.C 第一章生药的分类与记载

第一节生药的分类 简答题: 生药学多采用按天然属性及药用部分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其优点为何? 答案: 答:按天然属性及要用部分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便于学习和研究生药的外形和内部构造,掌握各类生药的外形和显微特征及其鉴定方法。 第二节生药的记载 填空题: 1.基源项包括、、和。 2.生药的拉丁名通常由和两部分组成。 答案: 填空题: 1.原植(动)物的科名植(动)物名称学名药用部分 2.动植物学名药用部分 第二章生药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合成 第一节生物的出生代谢产物与次生代谢产物 一、名词解释: 1.初生代谢 2.次生代谢 二、填空题: 1.初生代谢产物包 括、、、、、。 2.次生代谢产物包 括、、、、、、。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初生代谢:合成必需的生命物质的代谢过程。 2.次生代谢:利用初生代谢产物又产生对生物体本身常常无明显作用的化合物的过程。 二、填空题:

生药鉴定的意义

第一节生药鉴定的意义 生药鉴定就是依据国家药典、有关资料规定或有关专著等对生药进行真假、纯度和优良度的鉴定。 为中药品种的确定和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在保证生药品种的真实性、用药的安全性及新药源的开发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药典》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英文简称是Chinese Pharmacopoeia,英文缩写是Ch.P. 共已发行了9个版本:1953年版、1963年版、1977年版、1985年版、1990年版、1995年版、2000年版、2005年版、2010年版。 基本内容: 1.药材及其制品标准/名称、来源、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炮制、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禁忌、注意事项、贮藏等。 2.成方及单味制剂/同上 第二节中药鉴定的一般程序与方法 取样原则:⑴中药材: ①总包件100件以下的,取样5件; ②100~1000件的,按5%取样; ③〉1000件的,超过部分按1%取样; ④贵重药材或〈5件的一般药材,逐件取样。 ⑤破碎的、粉末类药材,至少在不同部位抽取2~3份样品,一般药材100~500 g;粉末药材25g,贵重药材5~10g。 1.取样:⑵中成药 ①液体制剂:一般取样200ml; ②固体制剂:片剂200片、丸剂10丸、胶囊20个、粉状制剂100g 。 ③贵重药酌情取样 取样方法: ①固体药材从包件四角、中间等分别取样。 ②液体药材混匀后取样,不易混匀者按不同部位取样。 ③贵重药品逐渐取样。 说明:取样量为检验所需的3倍以上,1/3供检验用,1/3供复核用,1/3留样保存。 2. 生药的常规检查 1. 杂质检查与药用部分不符的以及泥沙等无机杂质。 2. 水分、灰分、浸出物、有效成分的含量来确定。 生药优良度的检查 2. 生药的限量检查 1. 砷盐的检查浓度一般不宜超过百万分之十 2. 重金属的检查铅汞浓度一般不宜超过百万分之二十 3.农药残留的检查有机氯、有机磷浓度一般不宜超过百万分之零点几 4.其他有害物质黄曲霉二氧化硫等 第三节生药的原植物鉴定 又称来源鉴定(origin identification)法,是中药鉴定的基础。运用分类学知识对中药的来源

第六章商业银行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是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银行,也是现代银行产生的象征。 A、德意志银行 B、法兰西银行 C、英格兰银行 D、日本银行 2、是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银行事业的创始。 A、中国通商银行 B、中国交通银行 C、户部银行 D、中国实业银行 3、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A、信用创造 B、支付中介 C、信用中介 D、金融服务 4、下列不属于商业银行的交易存款。 A、支票存款 B、储蓄存款 C、NOWs D、CDs 5、下列不属于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 A、库存现金 B、准备金 C、存放同业款项 D、应付款项 6、下列属于商业银行狭义的表外业务。 A、信托业务 B、融资租赁业务 C、信用卡业务 D、承诺业务 7、信托与租赁属于商业银行的。 A.资产业务B.负债业务C.中间业务D.表外业务 8、下列属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 A、备用信用证 B、信贷便利 C、信用卡业务 D、承诺业务 9、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区别在于能接受。 A.储蓄存款 B.原始存款 C.活期存款 D.定期存款 10、最典型的全能型商业银行国家。 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德国 1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如果提高定期存款利率,则货币创造乘 数。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不确定 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 1、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有。 A.结算 B.信托 C.存款 D.贷款 E.汇兑 2、商业银行进行存款创造的前提是。 A.吸收活期存款 B.部分准备金制度 C.非现金结算 D.存款乘数 3、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于。 A.自有资金积累 B.各项存款 C.同业借款 D.央行借款 4、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包括。 A.存款 B.贷款 C.投资 D.租赁 E.结算 5、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是。 A.社会性 B.盈利性 C.流动性 D.安全性 6、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有。 A.备用信用证 B.贷款承诺 C.贷款出售 D.信托咨询 7、以下是影响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能力的因素。 A.原始存款 B.财政存款 C. 法定准备金率D超额准备金率. E. 现金漏损率 8、现代银行的形成途径主要包括。 A.政府出资设立 B. 由原有的高利贷银行转变形成 C.按股份制形式设立 D.政府与私人部门合办 9、下列所列业务中属于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中承诺业务的是。 A.贷款出售 B.债券承销 C.信贷便利 D.票据发行便利 10、资产管理是商业银行的传统管理办法,其理论发展主要经历了 不同的阶段。 A.商业贷款理论 B.可转换性理论 C. 资产组合理论 D.预期收入理论 第三部分判断改错题 1、在我国政府机关、企业单位的所有存款都不能称之为储蓄存款。() 2、储蓄存款和储蓄是两个相同的概念。() 3、今后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竞争的重点是负债业务。() 4、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能力不受任何条件限制。() 5、商业银行的信用中介职能并不改变货币资金的所有权,而只是把货币资

国际贸易实务判断题及答案

国际贸易实务判断题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 判断正误 1.国际贸易术语只是用来确定商品的价格构成和交货条件,它不涉及所有权转移和货款的收付等问题。 ( ) 2.<2000年通则)是国际商会制定的用以规范贸易术语的法规,对于合同的当事人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 ) 3.当合同中的规定与国际贸易惯例发生冲突时,要以惯例为准。 ( ) 4.<华沙一牛津规则)是国际法协会制定的用来规范各种贸易术语的法规。( ) 5.<2000年通则)在<1990年通则)的基础上,根据国际贸易飞速发展的需要,对常用的贸易术语进行了重大的调整。( ) 参考答案 1.√ 2. X 3. X 4. X 5.X。 第二章货物的质量 判断正误 1.某外商来电要我提供芝麻一批,按含油量45%,含水分12%,杂质3%的规格订立合同,对此,在一般情况下,我方可以接受。 ( ) 2.按照买方来样复制一样品供买方确认,这一样品称为复样。 ( ) 3.为了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需要,我方出口商品,应尽量采用按买方样品成交。( ) 4.在出口贸易中,为了明确责任,最好采用既凭样品买卖,又凭规格买卖的方法

成交。 ( ) 5.在合同中规定的品质机动幅度和品质公差范围内,货物的品质差异一般不另行增减价格。 ( ) 参考答案 1.X 2.X 3.X 4.X 5.√ 第三章货物的数量 判断正误 1.毛重是指净重加上皮重。 ( ) 2.《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成员国之间进行交易,若卖方交货数量少于约定的数量,只要卖方在规定的交货期届满前补交了原来少交的货物,则在任何情况下,买方都无权提出损害赔偿的请求。 ( ) 参考答案: ◇1.√2. X 第四章货物的包装 判断正误 ◇1.溢短装部分的货物,除非合同另有规定,一般按合同价格计算。 ( ) 2.货物外包装上的标志就是运输标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唛头。 ( ) 3.我国生产的出口商品,在采用定牌出口时,一般不需注明“中国制造”的字样。 ( ) 10.运输标志一般由卖方确定并制作,不必在合同中规定。 ( ) 参考答案 1.√2.X 3.X 4.√

《生药学》教学大纲

《生药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生药学是根据药学专业的特点和需要,在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应用近代科学知识和方法,介绍生药学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掌握生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具有对中药真伪优劣的独力分析、鉴定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药的来源、采收加工、性状特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功效以及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教学中,对代表性的生药要着讲解,其他生药则比较地进行讲解,使学生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在教学中适当结合课堂讨论,自学,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科学地观察问题、分析总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共68学时,其中课堂教学48学时,实验20学时。 三、教学内容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绪论(2学时) (一)生药学的研究对象 (二)品种对生药品质的影响 (三)生药学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章生药的分类与生药的记载(1学时) (一)生药的分类 (二)生药的记载项目与拉丁名 (1)记载项目 (2)生药的拉丁名 第三章生药化学成分(3学时) (一)生物的初生代谢与次生代谢产物 (二)生药的化学成分:糖类及苷类、皂苷类、强心苷类、生物碱类、醌类、香豆素类、黄酮类、萜类和挥发油类、其他成分 (三)植物化学成分的生源与生物合成(自学) 第四章生药的鉴定(4学时) (一)生药鉴定的目的和意义 (二)生药鉴定的依据及《中国药典》收载生药的标准 (三)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方法

(四)中成药鉴定 第五章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2学时) (一)植物组织培养 (二)植物细胞培养 (三)毛状根培养 (四)药用植物的大规模快速无性繁殖 (五)利用组织和细胞培养技术生产药用成分 第六章生药的采收、加工与贮存(2学时) (一)生药的采收与产地加工 (二)生药的贮存。 第七章我国的生药资源及其开发利用(2学时) 了解我国生药资源概况;生药资源开发的层次与途径;中药和天然药物、天然保健食品、中药化妆品、海洋生药资源与其他方面的开发利用; 生药资源的综合利用;生药活性成分的高通量筛选。 了解我国生药资源保护现状;与生物资源保护有关的国际公约、政策和法规;生药资源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第二篇各论 第八章根与根茎类生药(5学时) 大黄、何首乌、黄连、当归、党参、半夏、人参、川贝母、三七、丹参、天麻、黄芪板蓝、根柴胡、白芍、桔梗、川乌、甘草的来源、产地、采收加工、化学成分、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含量测定和药理作用。 第九章茎木类生药(1学时) (一)沉香的来源,采收加工、理化鉴别、含量测定及功效。 第十章皮类生药(2学时) (一)肉桂的来源,采收加工、理化鉴别、含量测定及功效。附桂枝 (二)黄柏的来源、采收加工、化学成分、显微特征、含量测定、药理作用。 (三)香加皮的来源及药理作用。 第十一章叶类生药(1学时) (一)番泻叶和侧柏叶的基原、产地、性状、显微、理化鉴定、主要化学成份、药理作用及功效等。

鉴证业务

鉴证业务: 一、含义 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的信任程度的业务。 上述定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理解: 1.鉴证业务的用户是:预期使用者。 2.鉴证业务的目的是:改善信息的质量或内涵,增强除责 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的信任程度。 即以适当保证或提高鉴证对象信息的质量为主要目的,而不涉及为如何利用信息提供建议。 3.鉴证业务的基础是:独立性和专业性。 鉴证业务通常由具备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的注册会计师来执行,注会应独立于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 4.鉴证业务的“产品”是:鉴证结论。 二、鉴证对象信息 (一)含义:按照标准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和计量的结果。 (二)鉴证对象与鉴证对象信息举例: 当鉴证对象是被鉴证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时,鉴证对象信息就是责任方按照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标准)对鉴证对象进行确认、计量和列报(包括披露)而形成的财务报表(鉴证对象信息)。

三、鉴证业务的三方关系人 1.注册会计师 2.责任方(在直接报告业务中,责任方是指对鉴证对象负 责的组织或人员。例如,被鉴证单位的管理层) 3.预期使用者(指预期使用鉴证报告的组织或人员)责任 方可能是预期使用者,但不是唯一的预期使用者。 是否存在三方关系人是判断某项业务是否属于鉴证业务的重要标准之一。若某项业务不存在除责任方之外的其他预期使用者,那么该业务不构成一项鉴证业务。 鉴证业务还会涉及委托人,但委托人不是单独存在的一方,委托人通常是预期使用者之一,委托人也可能由责任方担任。 四、鉴证业务的种类 (一)按照鉴证业务的保证程度分为: 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 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 1.绝对保证、合理保证和有限保证的概念界定 2. 正确理解合理保证和绝对保证 3.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和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的区别: (1)目标不同 (2)证据收集程序不同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药学专业(独立本科段)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自学考试大纲 专业代码:B100805课程代码:5524目录 Ⅰ、课程性质和学习目的 (2)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2) 一、绪论 (2) 二、药用植物学基础 (2) 三、生药学基础 (4) 四、药用植物类群和重要生药 (6) 五、动物类和矿物类生药 (8) 六、药用植物生物技术 (8) 七、生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9) Ⅲ、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10) 一、关于教材 (10) 二、关于参考书目 (10) 三、关于考核目标的表达 (10) 四、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0) 附录题型示例 (10)

I、课程性质和学习目的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是研究药用植物形态、解剖、资源、分类以及生药生产、品质评价、化学成分和医疗用途等的科学。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药用植物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以及生药品质评价的基本知识与实验操作技能。能进行生药原植物鉴定和显微鉴定。熟悉鉴别生药常用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生药的生产、合理开发和利用天然资源的途径和方法。了解药用植物及生药在进行生药的基源、品种来源、品质评价、栽培及寻找开发药源等方面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及我国天然药物资源的概况,为从事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奠定基础。 II、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绪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熟悉学习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方法;了解我国古代重要本草著作;了解我国近代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发展史。 二、课程内容 1.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 2.我国古代重要本草著作简介。 3.我国近代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发展史。 4.学习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1)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概念;(2)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研究的内容;(3)学习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 2.领会:(1)我国古代重要本草著作;(2)近代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发展史。 第一篇药用植物学基础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植物细胞的形态和基本构造:原生质体(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植物细胞的后含物、细胞壁;掌握植物组织(分生组织、基本组织、保护组织、分泌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和维管束及其类型。 二、课程内容 1.植物细胞的形态和基本构造。 (1)原生质体: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 (2)植物细胞的后含物:淀粉、菊糖、蛋白质、脂肪和脂肪油、晶体。 (3)细胞壁:细胞壁的分层、纹孔和胞间连丝、细胞壁的转化。 2.植物的组织的概念。 3.植物组织的类型:分生组织、基本组织、保护组织、分泌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 4.维管束及其类型:韧皮部、木质部。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1)原生质体的概念、组成和功能;细胞质的概念与组成;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后含物的概念、种类及其药用价值、鉴别方法等;细胞壁的组成和功能、纹孔和胞间连丝的概念、细胞壁的特化与鉴别方法;(2)植物组织的概念;(3)植物组织的类型:分生组织、基本组织、保护组织、分泌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4)维管束的概念及类型。 2.领会:(1)细胞的显微构造和超微构造(或亚显微构造)的概念和主要特点。(2)细胞器(质体、液泡)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第二章根的形态与显微构造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正常根与变态根的形态与类型;掌握根尖的构造、根的初生构造、侧根的形成、根的次生构造;熟悉根的生理功能;了解根的异常构造、根瘤和菌根。 二、课程内容 1.根的形态与功能 (1)正常根的形态与类型 (2)变态根的形态与类型

涉税鉴证业务指引

涉税鉴证业务指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税务师事务所及其具有资质的涉税服务人员(以下简称“涉税服务人员”)提供涉税鉴证服务行为、提高执业质量、防范执业风险,根据《涉税专业服务监管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13号发布),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税务师事务所及其涉税服务人员承办涉税鉴证业务适用本指引。 第三条税务师事务所及涉税服务人员提供涉税鉴证业务,应当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采集涉税专业服务基本信息和业务信息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49号,以下简称“49号公告”)要求,向税务机关报送《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人员)基本信息采集表》和其他相关信息。 第四条税务师事务所及涉税服务人员提供涉税鉴证业务,实行信任保护原则。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及涉税服务人员有权终止业务: (一)委托人违反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的; (二)委托人提供不真实、不完整资料信息的; (三)委托人不按照业务结果进行申报的;

(四)其他因委托人原因限制业务实施的情形。 如已完成部分约定业务,应当按照协议约定收取费用,并就已完成事项进行免责性声明,由委托人承担相应责任,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及涉税服务人员不承担该部分责任。 第五条鉴证人提供涉税鉴证业务服务,应当遵循涉税鉴证业务与代理服务不相容原则。承办被鉴证单位代理服务的人员,不得承办被鉴证单位的涉税鉴证业务。 第六条税务师事务所及其涉税服务人员提供涉税鉴证业务,应当遵循《税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规则(试行)》相关的规定,在业务承接、业务计划、业务实施、业务结果等鉴证服务各阶段,充分考虑对执业风险的影响因素,使执业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第二章业务定义与目标 第七条本指引所称涉税鉴证业务是指:鉴证人接受委托,按照税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规定,对被鉴证人涉税事项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鉴定和证明,并出具书面专业意见。 涉税鉴证业务包括:企业注销登记鉴证、土地增值税清算鉴证、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鉴证、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鉴证、高新技术企业专项认定鉴证、涉税交易事项鉴证、涉税会计事项鉴证、税收权利义务事项鉴证和其他涉税事项鉴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