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大棚自动灌溉技术

合集下载

智慧大棚简介

智慧大棚简介

智慧大棚简介引言概述:智慧大棚是一种利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

它结合了物联网、传感器技术、自动化控制等先进技术,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种植环境管理和作物生长监测手段。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智慧大棚的特点和优势。

一、智慧大棚的特点1.1 精确的环境控制:智慧大棚利用传感器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调控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确保作物在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中生长。

1.2 智能化的灌溉系统:智慧大棚配备智能灌溉系统,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土壤湿度自动进行灌溉,避免浪费水资源和过度灌溉的问题,提高水利利用率。

1.3 高效的能源利用:智慧大棚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和能量回收技术,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生产成本。

二、智慧大棚的优势2.1 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智慧大棚通过精确的环境控制和智能化的灌溉系统,可以为作物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和水分供应,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2.2 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智慧大棚可以通过监测作物生长状态和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依赖,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2.3 提供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模式:智慧大棚的高效能源利用和环境友好特点,使得农业生产更加可持续,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为未来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可行的模式。

三、智慧大棚在农业领域的应用3.1 蔬菜种植:智慧大棚在蔬菜种植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精确的环境控制和灌溉系统,可以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增加产量和品质。

3.2 水果种植:智慧大棚为水果种植提供了更好的环境管理手段,可以控制光照、温度和湿度等参数,提高水果的产量和口感。

3.3 花卉种植:智慧大棚在花卉种植中也有广泛应用,通过精确的环境控制和灌溉系统,可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延长花卉的开花期和保持花朵的品质。

四、智慧大棚的发展前景4.1 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份:智慧大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份,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农业温室大棚设计中的灌溉自动化技术

农业温室大棚设计中的灌溉自动化技术

农业温室大棚设计中的灌溉自动化技术农业温室大棚设计中的灌溉自动化技术一直是农业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传统的人工灌溉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求。

因此,引入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提高灌溉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成为当前农业温室大棚设计的重要发展方向。

一、传统灌溉方式存在的问题在传统的农业温室大棚设计中,常常采用人工灌溉的方式进行作物生长的水分供应。

然而,这种方式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首先,人工灌溉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不仅耗费时间,还容易造成浪费。

其次,由于操作人员的经验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无法做到精准的水分供给,导致作物生长不稳定。

另外,传统的灌溉方式容易受到天气、季节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无法实现持续稳定的供水,影响了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二、灌溉自动化技术的优势相比传统的灌溉方式,灌溉自动化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首先,灌溉自动化技术可以根据作物的生长需要,精确控制灌溉水量和频率,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降低水资源的浪费。

其次,灌溉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操作简便方便,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灌溉自动化技术还可以通过传感器监测土壤含水量、温度等信息,实现智能化的灌溉管理,使作物生长更加稳定和健康。

三、灌溉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目前,灌溉自动化技术在农业温室大棚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安装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灌溉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可以实现定时定量的灌溉,保证作物生长需水需量的满足。

同时,利用智能控制算法,实现对灌溉水量和频率的精准调控,避免了水肥浪费和土壤盐碱化的问题。

此外,通过与气象数据的结合,可以根据不同的气象条件进行智能调整,提高灌溉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四、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灌溉自动化技术在农业温室大棚设计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

未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灌溉自动化技术将会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智能化。

农业温室大棚设计中的灌溉将会更加智能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大棚浇灌系统方案

大棚浇灌系统方案

大棚浇灌系统方案一、引言大棚是一种用于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的控制环境设施。

为了提高大棚内作物的生长效果,自动化浇灌系统变得越来越受到农民的青睐。

本文将介绍一种大棚浇灌系统方案,该方案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浇灌作业,提高浇灌效率,节约水资源。

二、系统组成大棚浇灌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件组成:1.水泵:负责将水从水源中抽取出来,并提供足够的水压用于浇灌。

2.管道系统:将水泵抽取的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各个浇灌点。

3.喷头:位于浇灌点,负责将水喷洒到作物上。

4.传感器:用于监测土壤湿度、温度和光照强度等环境参数。

5.控制器: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息,控制水泵的开关,实现自动化浇灌。

三、系统工作原理大棚浇灌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1.控制器启动后,通过传感器监测当前环境参数。

2.如果土壤湿度低于设定阈值,控制器发送信号给水泵,启动水泵开始浇灌。

3.当土壤湿度达到设定阈值时,控制器发送信号给水泵,关闭水泵停止浇灌。

4.控制器周期性地获取传感器的数据,根据实时环境参数调整浇灌策略。

系统具体的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graph LRA[启动] --> B[传感器监测]B --> C[判断土壤湿度]C -- 湿度低 --> D[启动水泵]C -- 湿度达标 --> E[关闭水泵]E -- 重复 --> B四、系统优势大棚浇灌系统的方案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节约水资源:通过自动控制浇灌策略,系统能够根据实时环境参数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浪费。

2.提高浇灌效率:系统能够根据作物生长需要,及时浇灌,保持土壤湿度适宜,提高作物生长效果。

3.方便操作: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农民只需设置好参数和时间段,系统即可自动进行浇灌作业,节省人力成本。

4.灵活可扩展:系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传感器、喷头等组件,满足不同作物的浇灌需求。

五、系统注意事项在使用大棚浇灌系统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1.合理设置浇灌策略:根据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合理设置浇灌间隔和水量,避免浇水过多或过少。

现代温室大棚自动喷灌系统及使用技术与方法

现代温室大棚自动喷灌系统及使用技术与方法

现代温室大棚自动喷灌系统的使用技术与方法在塑料日光温室大棚中,采用喷灌技术可使温棚内的水、肥、温度等互相作用,调控空气湿度,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江西省南昌市市郊蒋巷镇一家蔬菜温棚的实践证实:温棚内采用喷灌技术,既可减轻种菜者劳动强度,又可促进蔬菜增产.下面介绍这家蔬菜温棚的喷灌技术和温室大棚自动喷灌系统的使用方法供农友参考.第一:温室大棚喷灌对各种喷灌设备的要求喷灌系统设备包括水源、喷灌泵、喷头等.温室大棚对这些喷灌设备有一定的要求:①要求水源水清,无污染,无杂质;②要求喷灌泵与水源条件应配套合理, 泵与喷头工作参数应协调一致,泵与动力机、管路、传动及连接应配套合理,当流量要求不大、压力要求不高时,尽量选用单相水泵;③要求喷头抗堵塞性能好,喷水雾化均匀,与喷灌泵相匹配.温棚可根据占地面积的大小,兴建蓄水池并根据上述要求选择功率不同的喷灌泵、喷头.南昌市市郊这家蔬菜温棚为长方形,占地面积小,其选用的喷灌泵是单相供水泵,流量为8~12升/时;与泵配套的喷头工作压力为0. 18千帕,射程直径为3.5~4米;输水管选用主管径40厘米、支管径20 厘米、壁厚均为2亳米的PE管.第二:安装与检查主输水管一头安装过滤器入水池,一头安装限制阀门和喷灌泵;温棚内布置 2根支水管间距为3米,用螺栓固定在距地面2米处,并与主水管连接好;每隔3 米把1个喷头固定在弯头上连接支水管,以倒挂形式安装.喷灌系统安装好后, 检查过滤器、喷灌泵、主水管、支水管和喷头等各部位的连接部位,如紧固完好, 可放水3飞分钟进行试喷,假设发现喷头不喷水,应停止供水,检查喷孔.如是沙子等杂物堵塞,应取下喷头,除去杂物,但不可自行扩大喷孔,以免影响喷水质量.同时,检查过滤器是否完好,假设不完好须检修.第三:喷灌系统的使用喷灌泵启动后,通过阀门限制供水压力,使其保持在0. 18千帕.喷灌时间一般选在上午或下午,这时进行喷灌后地温能快速上升.喷水时间及间隔可根据蔬菜不同生长期和需水量来确定.随着蔬菜植株的增高,喷灌时间需逐步延长. 经测定,在高温季节喷灌20分钟,棚内可降温6〜8C.因喷灌的水直接喷洒在作物叶面上,便于叶面吸收,既预防病虫害,又利于蔬菜生长.如结合叶面喷施化肥, 蔬菜生长更好.第四:利用喷灌进行施肥喷灌能够随水施肥,提升肥效.宜施用易溶解的化肥,每次3~4千克.先将化肥溶解后倒入施肥罐内,因施肥罐连通支水管,所以翻开施肥阀,调节主水阀, 待水管中有水流时即可开始喷,一般1次喷15~20分钟.化肥溶液与水之比可根据蔬菜生长情况而定.喷灌施肥后,继续喷水3飞分钟,以清洗管道与喷头.五、喷灌的优点1、省水喷灌可以限制喷水量和灌水均匀性,预防地面灌时容易产生的地面径流和深层渗漏损失,因而可以提升水利用效率,节约灌溉用水.托昔物联网开创智慧农业.专业解决畜牧水产养殖自动限制系统、大田神植智能治理系统、花卉神植限制系统、农产品平安溯源、温室大棚智能限制等..raw. tpwlw. com WWJ. agri 50. COITH-1农业物联网解决方案咨询:132557187-23 0571-******** 86056609^2、增产喷灌可以采用较小灌水定额对作物进行浅浇勤灌,便于严格限制土壤水分,使之与作物生长需水更相适应;喷灌对耕作层土壤不产生机械破坏作用,可保持土壤团粒结构,使土壤疏松、孔隙多、通气条件好,促进养分分解、微生物活泼,提升土壤肥力;喷灌可以调节田间小气候,增加近地表层温度,夏季可降温,冬季可防霜冻,还可淋洗茎叶上的尘土,促进呼吸和光合作用,因而给农作物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到达增产的目的.3、省工喷灌可以实现高度的机械化,大大提升生产效率,尤其是采用自动化操纵的喷灌系统,更可节省大量的劳动力.喷灌取消了田间的输水沟渠,减少了杂草生长,免除了整修沟渠和去除杂草的工作;喷灌还可结合施化肥和农药,也可节省大量的劳动.4、省地喷灌管道输水,无需田间的灌水沟渠和畦坡,一般情况下,干、支、斗、农、毛渠占地约10〜15%,相比拟,喷灌可增加耕地7〜10%.5、提升产品质量我国许多地方的实践都证实,喷灌不仅能增产,还能提升产品质量.如茶叶喷灌,不仅产量得到提升,而且品位也能提升一等.果树喷灌可以大幅度提高一、二级果比例.六、喷灌的缺点和局限性喷灌也有一定缺点和局限性,主要是以下几方面;1.投资较高与地面灌溉相比,喷灌投资较高,目前半固定式喷灌如不计输变电和人工杂费,一般每亩300〜500元,全包括约500〜800元.固定式喷灌就更高,有的高达1000元/亩.2.喷灌受风和空气湿度影响大当风速在5. 5~7. 9m/s即四级风以上时,能吹散水滴,使灌溉均匀性大大降低,飘移损失也会增大.空气湿度过低时,蒸发损失加大.据美国德克萨斯州西南大平原研究中央的试验,当风速小于4.5m/s〔三级风〕时,蒸发飘移损失小于10%;当风速增至9m/s时,损失达30%.我国通过在宁夏、陕西、云南、河南、湖北、北京、福建、新疆等八个省市的统一实测,在相对湿度为30%〜62%、风速0.24〜6. 39m/s的情况下,喷洒水损失为7〜28%.3.耗能较大为了使喷头运转和到达灌水均匀,必须给水一定压力,除自压喷灌系统外, 喷灌系统都需要加压,消耗一定的能源.托昔物联网开创智慧农业.专业解决畜牧水产养殖自动限制系统、大田神植智能治理系统、花卉种植限制系统、农产品平安溯源、温室大棚智能限制等..网址: tpwlw. com g溥加 agriSO. con>,农业物联网解决方案咨询:132******** 0571-******** 86056609^附录——托普物联网简介托普物联网是浙江托普仪器旗下的重要工程.浙江托普仪器是国内领先的农业仪器研发生产商,依据自身在农业领域的研发实力,和自主研发的配套设备,在农业物联网领域崭露头角!托普物联网以客户需求为源头,结合现代农业科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GIS 信息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竭诚为传统行业提供信息化、智能化的产品与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主要有:大田种植智能解决方案、畜牧养殖治理解决方案、食品平安溯源解决方案、食用菌种植智能化治理解决方案、水产养殖治理解决方案、温室大棚智能限制解决方案等.托普物联网三大系统产品我们知道物联网主要包括三大层次,即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因此托普物联网产品主要以这三个层次延伸,涵盖了感知系统〔环境监测传感设备〕、传输系统〔数据传输处理网络〕、应用系统〔终端智能限制平台.〕托普物联网模块化智能集成系统托普物联网依据自身研发优势,开发了多种模块化智能集成系统.1、传感模块:即环境传感监测系统.它依据各类传感设备可以完成整个园区或完成对异地园区所需数据监测的功能.2、终端模块:即终端智能限制系统.它可以完成整个园区或远程限制异地园区进行自动灌溉、自动降温、自动开启风机,自动补光及遮阳,自动卷帘,自动开窗关窗,自动液体肥料施肥、自动喷药等各类农业生产所需的自动限制.3、视频监控模块:即实时视频监控系统.主要是通过监控中央实时得到植物生长信息,在监控中央或异地互联网上既可随时看到作物的实时生长状况.4、预警模块:即远程植保预警系统.可以通过声光报警、短信报警、语音报警等方式进行预警.5、溯源模块:即农产品平安溯源系统.该系统对农产品从种植准备阶段、种植和培育阶段、生长阶段、收获阶段等对作物生长环境、喷药施肥情况、病虫害状况等实施实时信息自动记录,有据可查,在储藏、运输、销售阶段采用二维码或者RFID射频技术对各个阶段数据记录,这样就能实现消费者拿到农产品时通过终端设备或网络就能查看到各类信息,才能放心食用.6、作业模块:即中央限制室.可通过总控室对整个区域情况进行监测,包括各个区域采集点参数、限制作业状态、实时视频图像、施肥喷药状况、报警信息等.欢送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农业行业的智能灌溉技术

农业行业的智能灌溉技术

农业行业的智能灌溉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灌溉技术在农业行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智能灌溉技术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实现对农田中的灌溉水量、施肥时间等进行智能化管理和调控,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农业行业的智能灌溉技术及其应用。

一、智能灌溉技术的原理与特点智能灌溉技术依靠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设备,对农田中的土壤湿度、气温、降雨量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并结合农作物的需水量和生长阶段,实现灌溉水量的精确控制和调节。

与传统的固定灌溉系统相比,智能灌溉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 精确控制:智能灌溉技术能够根据农田土壤的实际湿度情况,结合农作物的需水量进行智能化的水量调控,实现对灌溉水量的精确控制,避免了传统固定灌溉系统中水量过多或不足的问题。

2. 节水环保:智能灌溉技术通过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和气象条件等参数,根据农作物的需水量进行智能化的水量调节,避免了传统固定灌溉系统中的浪费现象,实现了节水环保。

3. 自动化管理:智能灌溉技术能够实现对农田灌溉的自动化管理,减少了人工操作的繁琐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力成本。

4. 远程监控:智能灌溉技术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对农田灌溉过程的远程监控和管理,即使离开农田,农民也能随时掌握农田的灌溉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

二、智能灌溉技术在农业行业中的应用智能灌溉技术在农业行业中的应用广泛,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还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保护环境。

以下是智能灌溉技术在农业行业中的几个典型应用:1. 粮食作物生产:智能灌溉技术可以根据粮食作物的需水量和生长阶段,控制灌溉水量,确保农田的土壤湿度在适宜的范围内,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 蔬菜种植:智能灌溉技术可以根据不同蔬菜品种的需水量和生长特点,控制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保持土壤湿度的稳定性,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3. 水果种植:智能灌溉技术可以根据水果种植的需水量和生长周期,合理制定灌溉计划,确保水果的充分供水,提高水果的产量和品质。

智能温室大棚灌溉系统

智能温室大棚灌溉系统

现代农业有十分不错的发展前景,很多现代化的设备,研究,或者农业相关的人才都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农业的进步。

以前的作物一年1季或一年2季成熟,如今越来越多的农场以及农田引入了温室大棚,季节的变化对植物的生长周期的影响也大幅降低,有的作物一年4季都可以产出,其中温室大棚的作用毋庸置疑。

那么其中比较受欢迎的智能温室大棚灌溉系统是什么呢?智能温室大棚系统又是什么?下面南京淋达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智能温室大棚灌溉系统其实是智能温室大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模块。

智能温室大棚灌溉系统,其本身属于自动控制,首先通过传感器监测,用户通过传感器反馈的数据,来判断农作物的干旱情况,然后通过后台直接打开灌溉系统,合理的灌溉!灌溉有数据支撑!灌溉更加科学和规范!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一、系统背景温室大棚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

因此对种植作物生长环境的要求要严格的多。

大多数农户加温、浇水、通风等,全凭感觉。

人感觉冷了就加温,感觉干了就浇水,感觉闷了就通风,没有科学依据。

农业进入信息化时代后,对温室内部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CO2浓度及光照等农业环境信息的采集也越来越重视。

因此,将物联网技术引入温室大棚中来,实现温室种植的模块化管理。

二、系统概念该系统可以时时远程获取大田或者温室大棚内部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及视频图像,通过模型分析,可以自动控制温室湿帘风机、喷淋滴灌和内外遮阳、顶窗侧窗、加温补光等设备。

同时,系统还可以通过手机、PDA、计算机等信息终端向管理者推送实时监测信息、报警信息,实现温室大棚信息化、智能化远程管理,充分发挥物联网技术在设施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保证温室大棚内环境适宜作物生长实现精细化的管理,为作物的高产创造条件,帮助客户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三、系统功能01温室环境时时监控通过电脑或手机远程查看温室的时时环境数据,包括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光照度、二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等。

智慧大棚解决方案及案例

智慧大棚解决方案及案例

智慧大棚解决方案及案例智慧大棚是一种融合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现代化农业管理系统,通过智能化设备和传感器来监测和控制大棚环境,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智慧大棚解决方案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其中的几个,并列举一些实际案例。

1.多传感器数据采集与云端分析:智慧大棚中,会安装多个传感器用于监测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并将这些数据通过物联网传输到云端进行分析与处理。

这样的解决方案能够实时监测大棚内的环境变化,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进行智能调控,提高农作物的生长效果。

比如育雏场的智能孵化大棚,通过传感器监测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根据养殖者设定的参数自动调节环境,提高育雏成功率。

2.智能自动灌溉系统:通过安装土壤湿度传感器和水肥一体化设备,智慧大棚可以实现自动灌溉和营养液供应。

传感器监测土壤湿度,并根据设定的湿度阈值自动开启或关闭灌溉系统。

此外,还可以根据大棚内植物的需水量和营养需求,精确供给适量的水和肥料。

例如荷兰的智能温室大棚,通过精确的自动灌溉和控温系统,减少了能源的使用,并提高了作物的产量。

3.遥感监测和预警系统: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智慧大棚可以监测并预警各种自然灾害如干旱、虫害等。

通过遥感数据的分析,可以提前预警并制定相应的防御措施,减少损失。

例如,中国农业大学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合作开发的智慧农业系统,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实时监测土壤水分、氮素含量等指标,为农民提供精准的调控建议。

4.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大棚内的环境、作物生长和疾病发展等数据进行分析,智慧大棚可以提供决策支持,帮助农民科学种植和精细管理。

数据分析可以预测作物生长趋势、预测病虫害发生的风险,并提供相应的治理方案。

比如中国农工商中华全国农业信息化标准化研究技术委员会研发的智慧大棚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数据分析,为农民提供种植方案、农事操作指导和市场供需信息等,帮助农民提高产量和增加收益。

总结起来,智慧大棚解决方案通过传感器监测、数据分析和智能控制等技术,能够实现智能化管理和优化农作物的生产过程。

大棚蔬菜节水灌溉新技术

大棚蔬菜节水灌溉新技术

大棚蔬菜节水灌溉新技术大棚温室蔬菜灌水使用大水漫灌,存在着用水量大、病害严重、降低室温、影响蔬菜品质等弊端,随着人们要求食用更安全、有营养的高品质蔬菜,微水灌溉新技术已被越来越多的菜农所采用。

一、灌水新技术简介1、大棚渗水灌溉:大棚蔬菜渗水灌溉试验推广几年来,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

其作法为:用管径为10—15毫米,管壁上扎有间距为35厘米,孔径为1.2毫米的水平单眼塑料细管做毛管,每1米间距布设1条,埋入地下8—10厘米土壤中,两侧种植蔬菜。

毛管首部与管径为38毫米的塑料支管用三通联接,支管首部安装同径闸阀并与水源接通。

蔬菜灌溉时开启闸阀即可。

这种灌水方法,棚内灌溉设施总需投资约570元/亩,是一项人人会作,家家能用的廉价灌溉新技术。

2、“润佳”小型滴灌系统:“润佳”小型滴灌系统由中外合资企业设计制造,广泛适用于大棚温室蔬菜灌溉。

系统设计只需1米压力水头,90%的滴灌均匀度。

系统设计简单,安装灵活,每套灌溉设施(包括水源工程)成套购买,分为1/2亩、2/3亩和1亩3种。

用户需要做的只是向水箱加水,打开阀门灌溉作物。

3、双翼软管微滴灌:用双翼软管微灌带作用灌水器,广泛适用于日光温室、大棚等小面积田地,一家一户使用很方便,已在全国推广数万亩。

主要特点是抗堵塞性能好,采用地下水源可不用过滤设备,运行水压低(1—3米水柱),田间各级管道采用片状盘卷的薄壁软管,体积小、重量轻,由于不需要投资昂贵的水源净化和过滤设备,因而大大地方便了一家一户单独使用,符合目前我国农村现状。

二、棚内灌水系统布置日光温室蔬菜种植一般为南北向,种植畦较短,因而灌水毛管的布置长度一般为6—8米,而支管布置为东西向,长度为日光温室长度。

日光温室内蔬菜种植一般为每一双垄铺一地膜,地膜下设一条毛管或微灌带,有时也布置两条毛管。

双垄的中心距常为1米左右,因而典型的滴灌毛管布置间距为1米。

管径一般选用支管为25—40毫米,毛管选用10一15毫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大棚自动灌溉技术
摘要:该技术应用于农业大棚灌溉中,模拟厂房吊车技术,用输水车代替吊车对大棚中任意位置处的需水作物进行灌溉,与传统管灌相比,无需在田间埋设任何管道沟渠,整个灌溉过程都是自动的,无需人工干预操作,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科学化,对作物按需供水,有效减少农业灌溉水用量,提高水的利用效率,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因此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和推广空间。

关键词:按需供水输水车升降管自动化节水灌溉
中图分类号:s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674-098x(2012)07(a)-0145-01
1 设计背景
中国是农业大国,水是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

但是,中国的水资源比较贫乏,人多水少且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尤其在近十几年,随着我国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的水问题日趋严峻,水利对全局的影响更为重大,因此在农业生产中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是当务之急,大势所趋。

近几年,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发展很快,管灌是一种用管道代替田间沟渠的灌溉技术,灌水时利用在田地里埋设的管道系统把水送到田间,该技术具有节水、节能、省地等功能。

但是管灌技术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水经输水管道进入田地后,仍沿用传统的漫灌的方式,并没有真正解决水资源浪费的问题;此外,我国东北、西北地区,冻土层深普遍在2m以下,为满足管道防冻
要求,输水管要埋在2m以下处,这样不但增大了水头损失,而且给施工带来困难,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

我们知道,目前的装载厂房上部大多设有吊车梁,吊车梁上有吊
车轨道,吊车可通过轨道在吊车梁上来回行驶,达到在厂房内自由
装载、运输重物的作用。

因此,模拟厂房吊车技术,我们希望设计出一项应用于农业大棚
的自动化节水灌水技术,用输水车代替吊车,输水车可在大棚上部
来回自由移动,当大棚里某出检测出土壤含水量低于作物需水量时,输水车及时地对其补充水量以满足作物用水要求。

该技术无需在田间埋设管道或沟渠,对作物进行按需供水,可达到有效利用水资源,减少生产成本,节约灌溉用水,避免水资源浪费的目的。

2 设计原理
2.1 输水车工作原理
该灌溉技术模拟厂房吊车技术,将吊车用输水车代替,输水梁置
于大棚两侧的牛腿柱上,输水梁上设有输水车轨道,装有水的输水
车可通过轨道在输水梁上左右自由行驶,又因为输水梁可在牛腿柱上前后自由移动,输水梁带动输水车,因此输水车就可自由移动到
大棚的任意位置处进行灌溉。

另外,输水车上的安装有信号感应器,当感应器接收到某处土壤缺水的信号时,输水车就会自动移动到需水处的上方,便于进行下一步的输水工作。

2.2 升降输水管工作原理
输水车上设有升降输水管,当输水车上的感应器接收到土壤缺水
的信号时,输水车就会自动移动到需水土壤处的上方,然后升降输水管开始下延,直至输水管道到达需水土壤处。

另外,输水车与输水管之间通过电磁阀来控制连通。

当电磁阀打开时,输水车与输水管连通,这样输水车里的水就可通过延长后的升降输水管传递到需水处的土壤中以补充土壤水分。

升降管可选择竹节式电动推杆,它的工作原理为:电动机经齿轮减速后,带动一对丝杆螺母,把电机的旋转运动变成直线运动,利用电动机正反转完成推杆动作,从而完成升降功能。

2.3 土壤水分检测仪
土壤水分检测仪器采用decagon公司的ec-5土壤水分传感器,其工作原理为:水分检测仪发射处一定频率的电磁波,电磁波沿探针传输,到达土壤底部后返回电磁信号,检测探头输出的电压,由于土壤介电常数的变化取决于土壤的含水量的大小,因此由输出电压和水分的关系就可计算出土壤的含水量。

2.4 工作步骤
该技术模拟厂房吊车技术,用输水车代替吊车,是一项应用于农业大棚的自动化节水灌水技术,其工作过程为:
(1)当大棚中的土壤水分检测仪测出某处的土壤含水量低于作物需水量时,检测仪发出电磁信号;
(2)输水车感应器接收土壤缺水信号后,输水车通过输水梁及其上的输水轨道移动到需水处土壤的上方;
(3)输水车上的升降输水管开始下延,直至输水管道底部到达需
水的土壤处;
(4)升降输水管里的电磁阀打开阀门,输水车与输水升降管连通,输水车上的水经升降输水管进入土壤中,补充土壤水,直至满足作物正常需水量。

当大棚内其它位置处土壤含水量低于作物需水量时,上述过程重复循环进行,这样即可保证整个大棚里作物的正常生长用水。

2.5 创新特色
(1)创造性的模仿厂房吊车技术,用输水车代替吊车,将其应用于农业大棚灌溉技术中,为农业灌溉提供了新思路。

(2)实现了对作物按需供水的目标,达到了有效利用灌溉水的目的,大大降低了农业大棚的灌溉用水量,节约水资源,避免水资源的浪费,符合现代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趋势。

(3)较于传统形式的管灌,此技术无需安装埋设任何输水管道,减少灌水的工程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4)作物灌溉的整个工作过程都是自动的,无需人工干预操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劳动,与传统灌溉技术相比,更为现代化和科学化,因此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和推广空间。

参考文献
[1] 张明炷.土壤学与农作学.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 赵昕.水力学.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3] 陈亚红,陈鲁庆.田间低压管灌技术的应用[j].浙江水利科技,2003.
[4] 李伟花.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