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安全风险分类等级清单分类依据

合集下载

项目工程风险等级划分规范标准

项目工程风险等级划分规范标准

XXX地铁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指导标准一、编制依据依据XXX下发的《XXX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重点建设环节质量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建技[XXX]XXX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参照《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50652-2011)、《XXX轨道交通地下工程质量安全风险控制指导书》的有关标准,同时结合XXX地铁以往的地下工程经验,制定本标准。

二、风险分类及分级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设计风险因素应从地下工程自身风险以及周边环境两方面等考虑,归纳为自身风险和环境风险两类。

根据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损失、社会影响等,将风险源的等级由高至低分为Ⅰ、Ⅱ、Ⅲ、Ⅳ级。

三、自身风险地下工程的自身风险是指由于地下工程自身建设要求或施工活动所导致的风险。

自身风险等级主要考虑地质条件、工程埋深、工艺特点、结构特性(如地下结构层数、跨度、断面形式、覆土厚度)等风险因素。

其中,明挖法和盖挖法可按地质条件、基坑深度作为分级参考依据;盾构法以隧道相互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连续掘进长度等作为分级参考依据;暗挖结构根据隧道的长度、地质复杂程度、环境条件等作为分级参考依据。

(一)基坑工程安全风险分级:Ⅰ、Ⅱ、Ⅲ、Ⅳ级Ⅰ级: 明(盖)挖法基坑开挖深度H≥25m;Ⅱ级: 明(盖)挖法的基坑开挖深度20m≤H<25m;Ⅲ级: 明(盖)挖法的基坑开挖深度14m≤H<20m;Ⅳ级 :明(盖)挖法的基坑开挖深度5m≤H<14m。

注:当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时,风险等级可上调一级。

(二)盾构隧道安全风险分级:Ⅰ、Ⅱ、Ⅲ级1、Ⅰ级(1)处于非常接近状态(距离≤0.3D)的并行或交叠盾构隧道;(2)较长范围(长度≥100m)浅埋(盾构覆土厚度≤0.7D)的盾构隧道;(3)连续掘进长度超过1.5km的盾构隧道;(4)较长范围(长度≥150m)内开挖断面70%以上存在密实承压水砂层;(5)超长(长度大于18m)盾构区间联络通道;上方有重要建(构)筑物、河流等的盾构区间联络通道。

安全风险(含非煤矿山)分类分级标准

安全风险(含非煤矿山)分类分级标准

附件1
忻州市金属矿山风险管控分级标准(地下矿山)
危险源类别包括:1、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 3、机械伤害 4、起重伤害 5、触电6、透水 7、淹溺 8、灼烫 9、火灾10、高处坠落 11、冒顶片帮12、坍塌13、放炮 14、火药爆炸 15、中毒和窒息16、粉尘17、地质灾害18、其它伤害
忻州市金属矿山风险管控分级标准(露天矿山)
忻州市金属矿山风险管控分级标准(排土场)
忻州市尾矿库风险管控分级标准
尾矿库风险分级判别标准
重大风险:现坝高60m以上的尾矿库;
较大风险:现坝高30m以上60m以下尾矿库;
一般风险(低风险):坝高30m以下的尾矿库,未使用的基建库;
忻州市油库管控分级标准
加油站风险管控分级标准
忻州市煤化工企业风险管控分级标准
忻州市石灰氮企业风险管控分级标准
忻州市顺酐、精苯企业风险管控分级标准
忻州市气体企业风险管控分级标准
忻州市合成氨企业风险管控分级标准
忻州市醋酸盐、糠醛企业风险管控分级标准
附件4
忻州市冶金机械等行业安全风险管控分级标准(试行)
37。

安全隐患分级分类标准

安全隐患分级分类标准

安全隐患分级分类标准本标准规定了安全隐患的分级分类标准,包括事故危险等级、事故隐患等级、风险评估等级、安全管理等级和安全评价等级等方面。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政府和其他组织的安全管理工作,为安全隐患的识别、评估和控制提供指导。

1. 事故危险等级事故危险等级是根据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影响等因素,将事故危险程度划分为五个等级,即: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和轻微。

具体划分标准如下:* 特别重大:一次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重伤,或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 重大:一次事故造成10人以上、29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99人以下重伤,或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 较大:一次事故造成3人以上、9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49人以下重伤,或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 一般:一次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或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 轻微:一次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或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下的事故。

2. 事故隐患等级事故隐患等级是根据隐患可能导致的事故危险程度,将事故隐患分为三个等级,即:重大隐患、较大隐患和一般隐患。

具体划分标准如下:* 重大隐患:可能导致特别重大或重大事故发生的隐患。

* 较大隐患:可能导致较大或一般事故发生的隐患。

* 一般隐患:可能导致一般事故发生的隐患。

3. 风险评估等级风险评估等级是根据评估结果,将风险程度分为五个等级,即:极高风险、高度风险、中度风险、低风险和极低风险。

具体划分标准如下:* 极高风险:评估结果为极高风险的项目,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 高度风险:评估结果为高度风险的项目,应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制定严密监控措施。

* 中度风险:评估结果为中度风险的项目,应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加强监控措施。

* 低风险:评估结果为低风险的项目,应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定期检查监控措施。

安全防范风险等级划分和分级标准

安全防范风险等级划分和分级标准

安全防范风险等级划分和分级标准安全防范风险等级划分和分级标准一、引言安全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中的重要问题,而风险则是安全面临的挑战。

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风险随时可能出现,对个人、组织和社会都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风险进行等级划分和分级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围绕安全防范风险的等级划分和分级标准展开讨论,并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解析这一重要问题。

二、风险等级划分的基本概念1. 什么是风险等级划分?风险等级划分指的是将不同的风险按照其危害程度、概率和影响范围等因素进行分类和划分,从而为安全防范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风险等级划分,可以帮助个人和组织更清晰地认识和评估风险,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和管理手段,以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减轻其影响。

2. 风险等级划分的意义风险等级划分的意义在于对不同风险进行科学分类和评估,有助于提高风险防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通过明确风险的等级和分级标准,可以帮助个人和组织更好地认识风险,制定相应的防范策略,并及时应对风险事件,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三、风险等级划分的主要标准和方法1. 根据危害程度划分危害程度是风险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之一。

一般来说,危害程度越大的风险,其等级就越高。

根据危害程度的不同,可以将风险划分为轻微风险、一般风险、较大风险和严重风险等级。

2. 根据概率划分风险发生的概率也是进行等级划分的重要考量因素。

一般来说,风险的发生概率越大,其等级就越高。

根据概率的大小,可以将风险划分为低概率风险、中等概率风险、高概率风险和极高概率风险等级。

3. 根据影响范围划分风险事件的影响范围也是进行等级划分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影响范围越广,其等级就越高。

根据影响范围的大小,可以将风险划分为局部影响风险、区域影响风险、全国影响风险和全球影响风险等级。

四、风险等级划分的实际应用1. 个人风险防范对于个人而言,风险等级的划分可以帮助其更清晰地认识和评估可能遇到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项目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清单柏林庄精选全文完整版

项目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清单柏林庄精选全文完整版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JGJ162第7节
12
施工用电
未进行防护
触电
B级/
橙色
执行专项施工方案和技术规,遵守操作规程,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检查验收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JGJ46-2005第4节
13
施工
升降机
未安装起重量限制器或起重量限制器不灵敏
起重伤害
B级/
橙色
执行产品说明书和技术规规定,安全技术交底,检查、验收
《安全生产法》、《省安全生产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三项制度》
2
作业人员违章操作
生产安
全事故
A级/红色
加强三级安全教育、岗前教育,履行签字手续,调岗。或直接辞(劝)退出场
《安全生产法)、《省安全生产条例》、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三项制度》
3
项目部人员或工长、班组长违章指挥,强令他人冒险作业
3
脚手架
工 程
脚手架搭设不符合专项方案要求
坍塌
B级/
橙色
执行专项施工方案或技术规,遵守操作规程,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组织检查验收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令第37号
4
脚手架
工程
高处作业吊篮安全装置不齐全或不灵敏
高处坠落
B级/
橙色
执行说明书和技术规,遵守操作规程,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组织检查验收
10
模板工程
混凝土浇筑顺序未按方案执行
坍塌
B级/
橙色
进行安全技术交底,遵守专项方案或操作规程,适时检查并纠正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JGJ162

安全风险分级管理法律法规与标准要求

安全风险分级管理法律法规与标准要求

风险控制
控制措施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 控制措施,以降低或消除风险。
监控与检查
对实施控制措施的效果进行监控与 检查,以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更新与改进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和改进控制 措施,以保持其适应性和有效性。
04
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工具和技术
风险矩阵法
定义:风险矩阵法是一种用于评估风险的方法,它将风险事件的发生概 率和可能造成的后果按照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分别进行评估,然后组合 在一起以确定风险等级。
应用范围:风险地图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风 险管理、危机管理、决策分析等,用于帮助组织全面 了解和分析潜在的风险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 管理和控制。
05
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实践案例
某石油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实践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某石油公司通过实施安全风险分级管理,提高了企业整体 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降低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控制。
风险地图法
风险地图法通常采用条形图或饼图形式,将风险事件 按照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分别展示在不同的维度上, 并在图上标注出相应的风险等级和分布情况。
定义:风险地图法是一种以图表形式展示风险信息的 方法,它将风险事件按照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分别展 示在两个维度上,从而形象地展示出不同风险事件的 风险等级和分布情况。
该石油公司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结合企业实际 情况,建立了安全风险分级管理体系。该体系包括危险源 辨识、风险评估、风险分级、制定控制措施等环节,确保 了企业安全生产的有效性。通过实施安全风险分级管理, 该石油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事故率大幅 下降,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安全风险等级划分4个等级颜色标准

安全风险等级划分4个等级颜色标准

安全风险等级划分4个等级颜色标准安全风险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可能会对人身安全或财产造成威胁或危害的可能性。

为了更好地识别和评估各种安全风险,人们通常会采用分级的方式进行分类和标准化。

在安全管理和风险评估中,通常会将安全风险分为不同等级,并采用颜色标准来进行标识和提示。

在安全管理中,通常会将安全风险分为4个等级,并采用不同的颜色标准来进行标识和提示。

这种等级划分和颜色标准的应用,可以帮助人们更直观地理解安全风险的严重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在这里,我们将深入探讨和分析安全风险等级划分4个等级的颜色标准,并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为大家进行详细介绍和解读。

一、安全风险等级划分1. 低风险(绿色):低风险意味着可能性较低,而且一旦发生也不会造成严重的伤害或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预防措施来降低风险。

2. 中风险(黄色):中风险意味着可能性适中,一旦发生可能会造成一定的伤害或损失。

需要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来进行应对和管理。

3. 高风险(橙色):高风险意味着可能性较高,一旦发生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伤害或损失。

需要采取严格的措施和管理来减轻风险。

4. 极高风险(红色):极高风险意味着可能性非常高,一旦发生将会造成严重的伤害或损失。

需要采取最严格的措施和管理来防范和避免风险的发生。

二、颜色标准的意义和作用颜色标准是一种直观的标识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清晰地理解和识别不同等级的安全风险。

通过颜色标准的应用,可以让人们在第一时间内就能够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管理。

在日常生活中,颜色标准也广泛应用于各种安全警示标识、安全标志和安全提示牌中,比如交通标志、化工安全标志、劳动防护标志等。

这些颜色标准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安全意识,还为人们提供了有效的安全保障。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面临各种不同等级的安全风险,而颜色标准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识别和评估这些风险。

建设工程施工风险等级划分

建设工程施工风险等级划分

建设工程施工风险等级划分一、前言建设工程是指按照规定的工程建设工艺、工程规范和工程施工图纸,采用合理的工程材料、设备和施工工艺,组织生产力发挥最大效益,实现产品的生产过程。

建设工程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先导,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因此,建设工程的施工风险等级划分对于保障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设工程施工风险等级划分的基本概念1. 施工风险:施工风险是指在工程建设和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可能导致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意外事件的可能性。

施工风险的大小取决于施工现场的环境、设备、材料、人员等各个方面的状况和情况。

2. 施工风险等级划分:施工风险等级划分是根据建设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因素的严重程度,将施工风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采取相应的控制和管理措施,从而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三、建设工程施工风险等级划分的主要内容建设工程施工风险等级划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施工风险的分类:根据施工现场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将施工风险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人身伤亡风险、财产损失风险、环境污染风险等等。

2. 施工风险的等级划分:根据施工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影响,将施工风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如一般风险、较大风险、重大风险等等。

3. 施工风险的评估:对施工现场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和评估,确定其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为施工风险等级划分提供依据。

4. 施工风险的控制和管理:根据施工风险的等级和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和管理措施,降低施工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从而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四、建设工程施工风险等级划分的依据和原则1. 依据:建设工程施工风险等级划分的依据主要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施工标准、施工技术规范等,以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特点。

2. 原则:建设工程施工风险等级划分应当遵循科学、客观、公正、合理的原则,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影响来划分施工风险的等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安全风险分类等级清单分类依据
一、a类项目(施工周期超过3个月)
1、3000万(含)以上的限上投资项目。

2、1000万以上的成本项目。

3、涉高含H2S区域项目、罐区隐患治理工程、海上石油工程。

4、建质【2009】87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中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的项目。

5、直接作业环节中涉及≥3项,且其中≥3项达到最高作业等级的项目。

6、其他施工工艺和环境复杂、施工过程中存在重大风险的中小型项目。

二、b类项目
1、1000万(含)以上,3000万以下的限下投资项目。

2、建质【2009】87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中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的项目。

3、直接作业环节中涉及≥3项,且其中两项达到最高作业等级的项目。

4、其他施工工艺和环境较复杂、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大风险的中小型项目。

三、c类项目
a类、b类项目以外的其他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